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克提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智,就是要能够运用理智去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 
    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让儿童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懂得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 
    智慧的培养指的是一种本领的培养,它使人能干而有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务,要把孩子培养成坦白、公正和聪慧的人。 
    洛克认为勇敢和坚忍是绅士必备的美德,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也即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使之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够做到刚毅、果断、勇敢。 
    洛克主张对儿童实施德育时家长要做榜样和示范;要充分练习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要和儿童讲道理,还应该给儿童奖励,这包括尊重、称誉和赞扬,但洛克反对体罚。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责备、斥责也可保留,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 
    在智育方面,洛克强调把孩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他主张,不仅要向学生多方面地传授知识,使之增长学问,还要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发展论证概括的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他认为“正确的思考,比多知道一些更有价值”。值得重视的是洛克关于设置手工劳动课的意见。他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技能技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木工、园艺、农业等实际操作本领。 
    关于智育的方法,洛克认为关键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 
    在教育方法上,他非常重视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他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只有当一种良好的习惯已经形成之后,才能再培养另一种习惯。几种习惯同时培养,会造成夹生饭,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对儿童的不良习惯,懒惰和任性,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姑息、迁就。 


第三部分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孩子的命运在父母手中
    孩子在幼年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 
    在社会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是好人,有的人是坏人,有的人无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人和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了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如果母亲爱打扮,其女儿必然也是爱打扮的。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可以说,孩子一生的命运在父母手中,父母若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品德,为开拓他们的美好前程积极创造条件,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我们说家庭是一所学校,但家庭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来不得半点浮躁,也不能求速成。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它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论、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同样是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了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根据上述两种情况让我们来做一个设想,珠克家族中的某个人,当他还是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那这个人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反之又会怎样?家族最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两个英国家族留给后人的启示。 


第三部分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
    洛克非常重视健康教育,提出“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这是对人生幸福的一种言简意赅的描述。拥有身体和精神双方面的健康,就可以拥有一切;而如果身体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就算得到了一切也没有用。在精神方面不尽健全的人肯定无法找到完美的途径把事情做得漂亮;而如果天生体质不尽如人意,再有能力也注定做起事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此,洛克提出了一套保持健康的建议: 
    ——孩子穿衣服不能过暖或过紧 
    孩子刚刚生下来的时候,脸部的耐寒能力并不比身体的其他部分更强。后来脸之所以比其他部分更能耐寒,只是因为老是露在外面而习惯了温度的变化。只要从小就形成了习惯,有许多看上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孩子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如果孩子从小就穿着紧紧的衣服,对身体百般约束,长大后很少能有健美的身材,尤其是女孩子。 
    ——学会游泳 
    孩子长到了能够游泳的年龄,而且又有人教他的话,理所当然地应该学会游泳。会游泳除了使人获得一种技能以备不时之需外,对于健康也十分有益。 
    ——多进行室外活动 
    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成长中的儿童。越多地在户外活动,孩子就长得越健康,适应力就越强。 
    ——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很多父母过早地就规定“男孩子不能玩布娃娃”、“女孩子一定要文静”等家规,这种情形可能会把孩子的某种潜力的萌芽毁掉。如果家长用性别的枷锁把孩子禁锢起来,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都限制在各自的性别范围之内,这很容易使孩子的思维活动变得僵硬。 
    ——清淡的饮食 
    洛克认为孩子最好吃清淡的食物,少吃肉,如果孩子非吃不可,每天也只能吃一次,一次只吃一种肉,最好是清淡的牛肉、羊肉,肉里不要加太多的调味品。 
    早餐晚餐给孩子吃牛奶、酸奶、稀粥、面包、蔬菜最合适。需要注意的是,每种食物都要清淡,最好不要放糖,一切刺激性的、能使人兴奋的东西最好都要尽量避免。孩子的所有食物中,盐都不可多放。 
    洛克主张三餐时间最好不要固定,而应当每天都变换。如果孩子在正餐之外还要吃饭,那就准备好新鲜的干面包。 
    洛克认为水果应当在饭前或者在两顿饭之间吃,孩子还可以把水果当早餐吃,但要和面包一起吃。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吃成熟了的水果。 
    ——规律的睡眠 
    睡眠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儿童最应该多多享受的。孩子在幼小时多睡觉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可以爱睡多久就睡多久。但长大后,就不该再放任其睡懒觉。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益于健康。 
    孩子睡的床应该是硬的,不要铺过厚的褥子,睡硬床有助于孩子身板长得挺拔。 
    ——不要轻易吃药 
    不要用给孩子吃药的方法来预防疾病,这个建议比各种补药和食品要好得多。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千万不要看到孩子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请医生,滥用药物。 
     


第三部分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最有效的奖惩方法
    很多家长把身体上的痛苦与快乐当作奖惩手段支配孩子,这种方法是不恰当的,当然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洛克主张一定要用温存的语言,耐心热情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劝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习惯,切记不可声色俱厉、简单粗暴地责备和训斥他们,以免伤害儿童脆弱幼嫩的心灵和正在成长中的自尊心。他提出的奖惩方法具有一种力量,一旦发挥作用,效果是永久性的,下次你就再也不会因此而苦恼了。这种奖惩方法就是使孩子知道羞耻和光荣。孩子一旦懂得了受尊重与羞辱的区别,尊重和羞辱对他们的心理就成为一种最为强有力的刺激。家长一旦能让儿童爱惜名誉,惧怕羞辱,就等于使他具备了一种真正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会永久性地发挥作用,使他们走上正轨。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件事看上去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我们花费一番精力去探求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绝对值得的。这是洛克教育上的一大秘诀。 
    ——孩子比成人更爱面子 
    儿童对于赞扬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在比我们想像的更早的幼年时期就具有这一敏感。他们觉得,自己能被别人看得起,尤其是被父母或者自己所依赖的人看得起,是一种莫大的快乐。所以,假如做父母的看见孩子的行为得体或表现良好,就应该适时地给他们几句赞扬;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或者做了错事,除了父母,孩子身边其他的人,也都用冷淡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感觉到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这种办法如果能坚持下去,收到的效果要比贸然地吓唬或者打骂他们要好得多。威吓或者打骂用多了,孩子就会对它失去恐惧。如果孩子的羞耻感没有被培养起来,使用暴力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家长应该禁止用暴力教训孩子的方式。 
    ——让孩子懂得优秀的人可以得到可爱的东西 
    使孩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受到尊敬是值得喜悦的,而遭到羞辱是应当感到耻辱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会在心灵上约束孩子的行为。当孩子不同的行为和表现值得受人尊重或者应该遭到羞辱的时候,各种使孩子感到可爱的或者讨厌的事物,应该紧紧跟随其后到来。 
    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表现或好或坏,所以特意地去加以奖励或惩罚。而是家长或孩子周围的人对孩子的举止、表现自然而然的一种反应,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本身值得尊重或只能遭到奚落,伴随着不同的行为必然会到来的结果。用这种自然得体的办法去教育儿童,就能使他们明白:凡是行为良好、值得人尊重的人,他们必然会被每个人所喜爱。自然而然地得到各种可爱的东西。相反,如果有人表现不得体、被人瞧不起,自己不爱惜自己的名誉,他就无法避免遭受别人的轻视和冷淡。结果他喜欢的和能使他获得满足的一切东西,他都不可能得到。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样一条规律:惹人喜爱的事物只有品行优秀的人才可以得到,才可以享受。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利用儿童自然的欲望,达成一种积极的效果,借助合理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行。如果父母懂得利用这种方法,使孩子们闻过而知耻,使孩子乐于被人尊重,爱惜自己的名誉,他们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有德行的人。 
    要执行这种办法,要排除的一大困难就是对儿童的溺爱和无原则地让步。儿童犯了过失,遭受到父母冷漠之后,不应该让他们从这种无知的、无原则的抚慰中找到安慰,否则,其结果必然是父母费心给他们培养出的品德全都给摧毁了。当孩子确实犯了过错,父母给他冷淡的脸色的时候,其他人都应该一致地对他表示冷淡,不能够给他同情。直到儿童自己真心实意地承认过错,请求原谅,并真正地改正了过失,才应该让他恢复名誉。假如能够把这种方法坚持执行下去,相信根本就用不着去对孩子呵斥或打骂。孩子出于寻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的本能,自然而然地很快就能学会用正确的言行去博得大家的称赞。至于那些遭到别人反对的言行,他们会很明白自己一旦做了就会让自己难受,哪怕你根本不去打骂或者吓唬他们,他们自己都会避免这类事情。这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于,让孩子养成谦虚知耻和从善如流的心理,他们对于那些自知做了会使自己被人瞧不起的事情,自然就会避之唯恐不及。 


第三部分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建立平等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应该存在起码的尊重,这种尊重表现出来就是双方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哪怕是在家庭内部,父母与孩子中间也应该存在平等。 
    有一次洛克去英国旅游,在一个饭馆用餐时曾目睹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因为姐姐先坐到了一个位置上而不高兴,站在那里不愿坐另一个位置。孩子的妈妈便蹲下去对他说:“这两个座位其实是一样的,对吗?既然姐姐已经坐下了,你为什么一定要坐她那个呢?下次再有机会让你先坐,好吗?”孩子眨眨眼睛,看看座位,确实没有什么两样,也就坐下来,高高兴兴地吃饭了。后来,无论在朋友家里,在儿童游乐场,还是在公园散步,看到大人们与小孩说话时,总是蹲下来,与孩子处在一个水平上。还往往用双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对望着,和颜悦色,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孩子们也似乎都很懂事,眨眨眼睛,频频点头。 
    后来,洛克与一位英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谈起这件事,专家解释说:“与孩子说话当然要蹲下来呀!他们年龄太小,还没有长高,只能是大人蹲下来,才能平视着说话,我们从小父母都是这样同我们说话,否则怎样能平等地交流呢?小孩也同我们一样是独立的人,应当得到尊重与平等对待。”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权利主体,应当受到尊重。我们常看到父母抱着孩子向别人展示,自己满面笑容,孩子却不高兴,因为他可能想睡觉或者想自己去玩,而我们成人却往往凭自己的兴趣任意安排他的生活。 
    父母认为应该出去散步了,即使这时孩子正在高兴地玩耍,父母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硬是打断他的活动,把孩子打扮一番就带他出去了;孩子正在从事一项工作,例如把小石子装到桶里去,这时,母亲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她,于是,母亲要求孩子立即把散乱一地的石子收拾起来,然后孩子被带到客厅见客人…… 
    父母不断地突然闯进孩子的环境之中,去打搅他们,并且不跟他们商量就操纵他们的生活。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父母过分看重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 
    要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要因为自己的关心而过度频繁地打断孩子玩耍的兴趣,置孩子自身的需要于不顾。这是父母自私的一种表现。在孩子反对时仍坚持成人的立场,完全无视孩子的权利,这样必然会导致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父母和孩子是可以建立起朋友式的平等关系的,这种与未成年的、尚未独立生活的,但却几乎成熟了的孩子们的亲密融洽关系,是共同生活的理想方式,而它的形成,要靠双方的努力。 
    如果我们要做出一项与孩子有关的决定时,持公平公正态度的父母会尽量遵循或者至少要考虑到孩子的意见,他们会充分与孩子进行讨论和交流,听取孩子的想法,然后谨慎地作出决定。 
    一个孩子的话值得我们记取:“我时常能感觉到父母尊重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尽管很清楚最后到底谁说了算数——他们说的算数,但他们仍然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意见是有价值的。” 
    另一位母亲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我让女儿和我们一起吃饭,把她和大人同样对待。吃饭时的谈话也是选择她能懂的话题,平等地与她谈话。有的家庭,吃饭时不让孩子说话,有的甚至不吃饭时,孩子也必须畏畏缩缩。这样做,孩子就不会有任何自尊心。” 
    当然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讨论的,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必须说明理由。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叱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或者是“你敢不听﹖”这当然也是父母对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气话。而且它也似乎成了父母在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最后的一张王牌。 
    这是一句逼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性。如果孩子很小,听了可能会真有些惧怕,因而也会屈从。但是,这种王牌、这种强迫加威胁长久了,对孩子的头脑、思想的发展却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话的背后就是父母所说的话具有绝对权威,而且也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是显示父母权威的一种恐吓行为,这是父母要求孩子们绝对服从的态度。平日我们所常说的“听话”,实质上就是服从,是强者对弱者的威逼的结果,因而是不平等,不公正的。 
    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影响他们思考力的发育和成长。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时也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平等和公正还表现在父母与孩子遇到意见分歧时,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一些适当的选择,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社会人,信任他们,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如果认为孩子有哪些观点和自己不一致,要心平气和地说明理由,采用商讨方式,以理服人,使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态度来教育子女,用命令式的说教进行批评。而是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以免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容讨价还价”和“不容争辩”,这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其实,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应该是强迫,更不主张威胁。在子女不听从父母的时候,父母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直至孩子心服口服为止。 
    公平还意味着考虑如何保持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一致。一位哲人说:“我只能伴随和我同行的人。”父母和孩子的交往中,也需要在他面前蹲下来,这样就可以和他用同样的眼光观察世界,在同样的高度观察彼此。如果想保持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做父母的必须放弃成年人的自负。 
    在和逐渐长大成人的孩子的交往中,父母必须学会宽容,容忍孩子在这一发展阶段的某些幼稚,将一种与我们的视角完全不同的、追求平等的视角置于和我们同样的地位,像对待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个体那样对待孩子,努力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 
    父母要建立这样的意识:孩子年幼无知,毫无经验,体小力弱,需要自己的保护。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负有责任,并不表示有权利指挥孩子。尊重孩子,也是尊重你做父母的权利。 
     


第三部分 约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让孩子自愿学习
    家长应当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决不能让学习成为孩子的负担,也不应该当作任务强加给孩子。否则,孩子一定会讨厌学习。哪怕原来孩子过去喜欢学习,一旦他意识到学习成了自己被逼迫去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感到厌恶。 
    如果一个孩子很喜欢抽陀螺,你让他每天到了时间就去抽陀螺,不管他那个时候想不想玩都得玩。让抽陀螺变成他的一项任务,叫他每天早晚都花大量的时间干这件事,照此下去,你看他会不会对一切游戏都产生恐惧。孩子希望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喜欢别人看到他们良好的表现是自动做出来的,希望别人知道他是绝对独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