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门嫡女之再嫁 作者:清风逐月(完结)-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长安不由转过了头来,示意紫云将小墨儿给抱了过来,笑道:“外祖母,这是我收养的儿子,叫沈墨!”

    “名字起得好,人也长得好!”

    二舅母微微有些诧异,王老太太却是瞥了她一眼,转向长安笑了笑,“只要你喜欢,做什么都好。”

    二舅母骤然明白过来,敢情这是长安在找寄托,老太太都明白,自己差点就犯了糊涂。

    四表嫂与六表嫂也是恍然大悟,只不说破,在一旁陪着笑。

    那个小男孩突然指着小墨儿大声说道:“娘,他的眼睛是绿色的呢!”

    六表嫂尴尬地红了脸,低斥道:“你表姑母在一旁看着,可别乱说话,惹了你表姑母不快,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本来就是嘛!”

    小男孩委屈地瘪了瘪嘴,长安却是笑了,对着男孩招了招手,“这是逸哥儿吧,今年该有四岁了?”

    “是啊,淘气得就像个小猴子!”

    王老太太爱怜地看了一眼逸哥儿,笑道:“快过去让你表姑母好好看看!”

    “表……姑母!”

    逸哥儿起初还是怯怯地唤了一声,见自己的母亲并无不悦,便笑着上前,目光却是凝在了长安怀中的小墨儿身上,不住地打量着他。

    “小墨儿的眼睛是带着点绿色,因为他有异族血统。”

    长安转向六表嫂解释道,又一手抚在了逸哥儿头顶,夸奖道:“逸哥儿真是聪明的孩子,看人也仔细!”

    “那是自然。”

    逸哥儿得意地昂起了头,襄儿忙取来两个荷包递到长安手上,她一股脑地塞到了逸哥儿怀里,“打了几个踝子,花样还不错,逸哥儿拿着玩去!”

    逸哥儿怔了怔,又向母亲那里看了一眼,见到她点头了,这才接了过来,甜甜地笑道:“谢谢表姑母!”

    “逸哥儿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六表嫂教得真好。”

    六表嫂红着脸笑了,几个女人便在一处闲话家常,不多时便熟识了起来。

    晚膳时,王老太太特意吩咐厨房做了几样琅琊的地道美食,摆了满满的一桌子,看着便让人有食欲。

    一碟海水豆腐摆在长安近前,块块方方正正的,整齐地码在墨绿色的梅花盘里,墨与白相互映衬着,看起来格外惹眼。

    听说这海水豆腐入口清爽,滑润,口味独特、醇厚,味道鲜美异常,虽然看起来比不上普通的豆腐细腻光滑,甚至有点粗糙,但闻起来却没有了那股卤水味,只有豆的清香,海水豆腐烹制时比较耐炖,且膨胀有弹性,越炖越嫩,鲜味十足。

    在琅琊逢年过节便有做海水豆腐的风俗,每年腊月小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提前用冷水将黄豆浸泡上十二个时辰,还要稍微留点硬心,这样做出的豆腐才好吃。

    其余的除了两三道青菜,便是青一色的海产,诸如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加吉鱼等,长安才落坐没多久,碗盘里已经被堆得满满当当的,就像座小山包。

    王老太太笑着扫了桌上一圈,嗔怪道:“瞧你们几个,恨不得将好东西都往长安碗里放,可别吃撑了她!”

    “不会的,外祖母放心,我胃口好着呢!”

    长安笑着摇了摇头,目光一一扫过在座的人,充满了善意的微笑。

    得知她来到了琅琊后,外祖父在花鸟市场逛到一半也顾不上挑选那新上架的鹦歌,二舅舅三舅舅弃了手里的书本墨画,也赶着回家看她。

    除了大表哥二表哥在外当差回不了之外,四表哥、五表哥、六表哥都赶了回来,还有上了学堂归来的三个哥儿,满满地坐了一大桌子人。

    王家就是男多女少,从前长安的母亲王氏便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如今看他们对自己的架势那也是不遑多让。

    那份热情在让人招架不住的同时又让人觉得特别窝心的温暖。

    也许是顾忌着长安是否有心灵的创伤,言谈之间都没有一个人提到陈玉涛,那仿佛是已经沉埋的过往,老旧得就像街字胡同那块历经百年的灶君庙,若不是偶尔瞥上一眼,根本不会有人记得它的存上。

    仅仅是这份贴心,就让长安很是感动。

    “来,吃块这海水豆腐,你母亲在世时最喜欢的就是这道菜了……”

    王老太太让伺候的妈妈给长安挟了一块豆腐,眼泪又含在了眼眶里。

    王老太爷不由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好好的事,被你说得又伤感了不是?”

    “我这不也是想起了小丫……”

    小丫是长安母亲的小名,此刻听来让人觉得格外的亲切。

    饭桌上的几个男人都放下了筷子,似在回忆一般,唇角翘起一抹笑容,或滑过一抹哀伤。

    长安心里也有些酸酸的,忍住落泪的冲动,努力绽开了一抹笑颜,“在家里就听父亲提过,说我长得越来越像母亲了!”

    “那可不是,人美心慈,真正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王老太太连连点头,眼眶瞬间又红了,对这个久未蒙面的孙女,也许她能找回更多的只是对女儿的记忆。

    “也是外祖母教得好!”

    长安笑得很甜,带着一丝女儿家的娇憨,王老太爷也是连连感叹,忍不住撇过头抹了一把眼泪。

    饭桌上的氛围很是温馨,虽然有些小小的伤感,但一点也不影响亲人重逢的喜悦。

    在王家安心住了几天,二月初九这天,有六表哥带队,再连同几个表嫂和小外甥,长安一行奔向了琅琊山,参加久负盛名的琅琊山山庙会。

    听说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琅琊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官、三皇古殿、元君殿和二天门、三天门,每月初九,定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逢这日,众多的信男善女也来到山中,烧香拜神,祈祷平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山庙会”。

    庙会活动丰富多彩,还有平常不易见到的民间艺术表演,像花鼓、旱船、龙灯、舞狮、杂技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人如潮涌,盛会空前。

    这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长安一行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还搜罗了半车的小玩意,一路上笑语不断。

    在王家的日子过得快活,但长安也不想误了回京城的时间,便央着六表哥为她订了客船,到时候自琅琊台出发,乘船归京。

正文 第【131】章 京城风云

    春天来了,冰雪都已经化开,归京的路途顺遂,客船一路顺风顺水,抵达了距离京城最近的渡口朝阳镇。

    几个丫头都没有晕船的症状,连小墨儿都是好好的,只有那从琅琊请来的奶娘吐得稀里哗啦,鉴于这种情况,长安根本不敢再让小墨儿再吃奶娘的奶,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小墨儿的饮食习惯完成了从奶水到米汤的完美过度,而奶娘出发没多久,在离琅琊最近的一个港口时便下了船。

    抵达京城时已是三月下旬,两岸的杨柳飘着新绿,随风轻摆,就像美人柔软的腰肢。

    长安横掌在眉间眺望,渡口上来往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下客的,有上船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紫雨翻上了桅杆翘着脚,她目力极好,看着渡口上一纵队伍策马而来,当先一人一身墨绿色的锦绣莽袍,头上系着的紫金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堪堪在渡口边上勒住了马绳,马儿嘶鸣一声,人立而起。

    “那是……萧郡王?!”

    紫雨惊异地瞪大了眼,他们回京城的消息不过事先通知了老爷,怎么沈国公府的人还未到,这萧郡王便到了……该不会是为了她家小姐?

    紫雨极快地翻下栏杆,奔到长安身边,低声道:“小姐,萧郡王正在渡口码头呢!”

    “什么?”

    长安一怔,忙回头看去。

    船只越近,渡口码头上站的人看得越清晰,马上之人昂扬潇洒,飞扬的眉眼中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那不是萧云还能是谁?

    他又回到京城了吗?

    不做快意洒脱的萧惊戎,反倒做起了萧云?

    长安笑了,一回到京城便有萧云这样热情的迎接,她怕是有些吃受不起了。

    萧云到了渡口码头之后,跟随他的一众侍卫长随立马开始遣散了周围的人群,牵起了长长的蓝布帷幔,隔开一条通道,直抵船只停靠之处。

    长安一落地,萧云已是迎了上去,唇角的笑容稍稍收敛了几分,一本正经地拱手道:“沈三娘子有礼!”

    长安“扑哧”一笑,微微点了点头,曲膝一礼道:“有劳萧郡王大驾,可是我的福份!”

    清悦的声音,爽朗的笑意,萧云这才抬眸细细打量眼前的女子。

    一件湖水蓝暗花织锦束腰小袄紧紧包裹着她玲珑的身段,身下一条浅蓝色的罗裙摇曳在地,映着那一张莹玉般的鹅蛋脸素净靓丽,眉眼弯弯,眸中的笑意便随着这动作漫了上来。

    这样一张丽颜已是在萧云脑中回转万千,可再次见到,他也不由一怔,有多久没见到长安了,早已是思念成灾,再次见到她本应该欣喜才对,为何觉得心里更有一股酸涩缓缓漫延,是因为陪伴在她身边的另有其人吗?

    “怕是我来渡口接你的消息,这两天之内便会在京城到处流传了,你可介意?”

    萧云忍住心中的冲动,将手背在了身后,陪着长安慢慢地向前踱步而行。

    “身正不怕影子歪,再说我与王爷相交本就是光明磊落,何足为惧?”

    长安微微偏了头,笑看向萧云,揣着一张面具过活的人尤其累,若是萧云只能在她面前放开心性,她愿意做他的那一个知己。

    “好个不足为惧!”

    萧云抚掌大笑,眸中波光一转,晒笑道:“你就不怕某人信以为真?”

    长安同样俏皮地回以一笑,“知我者自然便信我,不知我者也莫要强求!”

    萧云步伐微微一顿,这才仔细看向长安,“这次出游那么长的日子,你更豁达了!”

    长安与秦暮离在一起后,他们俩人的消息他便自动忽略了,他不想在了解到长安近况的同时,还要搭上一个秦暮离,这得让人多难受。

    而后得知长安要转回京城时,他才将从前的谍报一一翻阅,这才知道她身犯险境,再到化险为夷,经历的种种让人叹为观止,还好秦暮离将她给救了出来,不然他都要唾弃这个男人了。

    若是换成是他,绝对不会让长安在他的看护下出任何的意外,这一点,秦暮离比不上他!

    “走吧,软轿已备好!”

    萧云指了指不远处几顶舒适宽敞的蓝顶软轿,长安一行几人,他便预备了三顶软轿,马车几驾倒是用来拉物件的。

    “国公府怕是要来人,我怕错过了,先在这里等等。”

    长安翘首以望,她是打算在朝阳镇休息一晚,修整好了再进京城的。

    萧云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出发之前我已向武国公禀报过,让他放心就是,所以……”

    长安诧异地转头看向萧云,有些气闷道:“所以……国公府不会有人来了?”

    可父亲怎么会这般相信萧云,还是他做了什么讨得了父亲的欢心?

    萧云有些心虚地撇开了头,他没有告诉长安的是,秦暮离写给武国公的求亲书信被他给截了下来,虽然做得有些不地道,但他实在无法眼睁睁地看他们结成联姻。

    再说了,秦府的人万般反对,连秦老太君都出动了,若是武国公真凭秦暮离一封书信点了头,到时候与秦府论及婚嫁再遭拒绝和嘲笑,那才是真的没脸。

    而他在与武国公接触之时,已经透露出他有想娶长安的意思,还将俩人在外偶遇相处甚欢之事一一说来,武国公听得将信将疑。

    这一次长安归京,萧云又主动请缨前去迎接,武国公又推脱不了他郡王的面子,这才点头应了,不过国公府的人必定会在京城等候,到时候还是会有沈平出面接了长安回府。

    长安瞪了萧云一阵,之后长长叹了口气,也罢,这毕竟是萧云的一番心意,她若是再做作一番,那倒是矫情了。

    “那咱们这就走吧,船上摇晃得够呛,早点到了客栈也能早点休息。”

    长安挥了挥手,觉得有些疲倦了,回头见着小墨儿窝在紫云的怀里,也有些无精打采的模样,毕竟从奶水换成了米汤,营养去了不少,原本还是白白嫩嫩的孩子如今看着瘦了不少,让人有些心疼。

    “好!”

    萧云倒是兴奋地点了点头,挥手便让人将船上的物件卸了下来,一一在平板车架上装好绑绳。

    毛晋又怕他们不知道,与紫雨在一旁帮忙指挥着,只是俩人的目光都时不时地望向长安与萧云,蕴着一抹担忧。

    襄儿却是扯了扯紫云的衣袖,压低了声音道:“紫云姐,这位郡王爷难不成也喜欢咱们小姐?”

    紫云微微迟疑了一阵,这才点头道:“据说是……不过他风评不好,小姐看不上,这才择了秦大人不是。”

    “喔!”

    襄儿恍然大悟,却还是有些不信般地望了过来,她总觉得那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亲昵,不似亲人,也不像情侣,怪怪的感觉。

    长安上了软轿歇着,萧云便策马走在一旁,目光却是警惕地向左右望了望,好似在确定着什么一般,一挥手,侍卫们便紧紧跟随在左右,护送着长安一行往客栈而去。

    沐浴过后,换了一身清爽的衣物,长安任由着襄儿给她绞干了头发,晚膳都是送进了房里,萧云却是硬要过来跟她一起用。

    吃过饭后,萧云又赖着不走,襄儿送上了茶水后便退了下去,只敞开了大门,守在门口听吩咐。

    萧云不由转回头望了一眼,这才看向长安,翘了翘唇角,“你这新收的丫头倒是有点意思。”

    “过奖!”

    长安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这才放下,看向萧云道:“有什么话就直说了吧,你都磨蹭一天了。”

    萧云嘿嘿笑了两下,“还是你了解我,”这话一落,他的神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话音也是一沉,“青城进了三皇子府!”

    “噗!”

    长安一口茶水含在嘴里,闻言还不及咽下便喷了出来,溅了萧云满身,他却只是笑了笑,不以为意地用衣袖掸了掸零落的水珠。

    长安咽下一口唾沫,不由惊讶地问道:“你是说副阁主青城?”

    “除了他还会有谁?”

    萧云牵了牵唇角,现出一抹无奈的笑来,他遍寻不着青城,最后竟然发现青城入了三皇子府,眼下是三皇子的新宠,他不敢贸然动手,就怕招了反噬。

    “他与三皇子……是那种关系?”

    长安哑然,她是知道三皇子有一些特殊的嗜好,青城又长得这样美,柔媚入骨,那可是比女人还娇艳的主儿。

    萧云点了点头,面色肃然,“就是你想的那样。”

    “那他可知道你的身份?”

    长安握紧了双手,担忧地看向萧云,当时的那一场动乱虽然她没有见着有多惨烈,但之后青城被囚湖底的事她是知道的。

    如今青城逃了出来,必定对萧云恨之入骨,伺机报复!

    “我也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萧云摇了摇头,目光忽地抬起望向长安,“你要千万小心,我就怕他对你不利!”

    西湖牢底那血淋淋的“长安”两字,至今仍然震动胸膛,青城知道了他的软肋,会不会借着长安生事,逼他现身,这是可想而知的。

    “嗯。”

    长安谨慎地点了点头,有点明白萧云出京城来接她的目的了,只是怕青城会对她不利。

    毕竟萧惊戎的身份还隐藏在萧云之后,他是在暗处的,而自己却是在明处,最容易成为青城的目标。

    她不在京城时还好,如今既然回到了京城,怕是免不了会有一番风波了。

    “好了,暂时不说这些,免得你心情沉重。”

    见得长安有些凝重的脸色,萧云有一瞬间的懊恼,但又不得不提醒她多加注意,这又笑着转移了话题,“你没在京城这么久,不知道京城发生的几件大事!”

    长安“喔”了一声,心思却有些恍惚,她是知道这两年之内皇上便会立太子,三皇子是皇后嫡出,虽然无甚作为,亦不会成为开拓之君,但到底能够守成,亦是将来的大周帝王。

    青城这颗大树倒是抱得好!

    “大皇子封了明王,被皇上派去镇守边关了,我看皇上倒是属意大皇子……”

    萧云说到这里话语一顿,因为长安显然有些神不守舍,他不由扯了扯她的衣袖,皱眉小声道:“怎么了,是不是我刚才说的吓到你了?”

    长安回过神来看向萧云,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皇子文武兼备,但性子过于狠厉,这点恰恰是皇上的忌讳,好多人都将大宝压在了大皇子一方,岂知最后得了落魄收场。

    “你一向都是谨慎的,也从不轻易站队,这是好的,不管将来谁继承大宝,至少你这萧郡王的位置是坐的稳的。”

    长安挑捻了一番,才说出这等中肯的话语,她不能说她知道未来发生的一起,因为眼下连她也说不准了,未来存在着无数的变化,人只要坚持本心就好。

    “那倒是。”

    萧云笑着点了点头,看了长安一眼,好似忍住了一丝促狭的笑意,这才道:“你可知道尉迟婉晴嫁给了谁?”

    长安一怔,有些犹豫着点头还是不点头,萧云已经说道:“她嫁了陈玉涛,也不知道他怎么敢娶这样一个女人?”

    脸毁了,腿瘸了,这得多有胆量的男人才敢娶啊,活脱脱的就是个母夜叉!

    长安轻轻“喔”了一声,心中却滑过一丝畅快,眼睛眨了眨,转而道:“敏怡郡主登门道贺了吗?”

    “怎么没有?”

    萧云抚掌一笑,“敏怡这丫头也是不吃亏的,虽然没有明着闹腾,但却是送了两个美男过来,说是怕尉迟小姐闺中寂寞,给她排忧解难来了……你不知道,敏怡郡主那一说,陈玉涛顿时成了大家的笑料,再看尉迟大人,那张脸气得都绿了!”

    长安也捂着唇笑,她能够想像陈玉涛吃瘪的情景。

    至于尉迟大人,他又怎么能不气,女儿成了那副模样,好歹嫁出去了,但婚礼上却被人奚落嘲讽,顾忌着敏怡郡主的身份,尉迟大人绝对不是敢说什么的,这口气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了,再想着陈玉涛以前的风流韵事,怕是今后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了。

    敏怡郡主这招虽然不地道,但当真是让人解气!

正文 第【132】章 暂时无题

    京城的天就要变了。

    权力更迭,夺嫡之争,长安深深地感到一丝疲累,若是可能,她真想躲开这几年,等一切大定再回京城,可无奈,这里有她的亲人,她不得不回。

    回京城的马车穿梭在林荫小道上,踏起一路的烟尘。

    长安撩了帘子向外望去,郊外倒是人烟稀少,萧云骑着马亦步亦趋地跟在左右,见着长安撩了帘子,立马凑近了几分,关切地问道:“可有什么不妥?”

    “倒没什么,”长安摇了摇头,复又问道:“还有多少时候才到京城?”

    “酉时应该能到。”

    萧云顿了顿,抬头望了望天色,今日不算晴好,但也不至落雨,只是云层压得有些低,空气都有些沉闷的感觉。

    “嗯。”

    长安点了点头,又看了萧云一眼,这才放下了帘子,可坐在马车里怎么样都觉得有心烦闷燥的感觉。

    起先陪着小墨儿玩了一会儿,眼下孩子疲累了又睡了过去。

    她一手抚在胸口,强自压下心底的不适,慢慢地斜靠在软垫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襄儿与紫云的闲聊。

    “其实我觉得王爷也蛮好的。”

    紫云压低了声音在襄儿耳边说道,又瞟了一眼长安,见她正在闭目养神,遂又大着胆子说道:“他对小姐又这般殷勤,鞍前马后侍候得无比周到,以他王爷之尊能做到如此,已经很是让人感动了。”

    “哎!”

    襄儿叹了一声,“其实秦大人也是好的,若不是他家里人……”

    “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家里不同意,难不成硬要我家小姐与他私奔不成?”

    紫云噘起了嘴,“聘者为妻奔者为妾,若是秦大人真为了小姐好,就应该自己料理好家里那一摊子,不然就不该来招惹小姐!”

    襄儿干笑了两声,这事情她也发表不了什么意见,大家顶多在背后议论一番,发发牢骚罢了。

    “王爷这一接咱们小姐回京城,你看着吧,若是大夫人他们也知晓了,必定又是一阵耳提面命,说不定啊……”

    紫云话到这里,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表情。

    襄儿茫然地望了过去,她什么也猜不到,更不清楚大夫人性子如何,如今初来乍到,她也只能边看边学了。

    听说国公府虽然未分开,但两房人都是各管各的,可没外面这般自在呢。

    而二房管家的是长安的嫂子卢氏,好似也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儿,她这张嘴又有些管不住,今后定要更加谨言慎行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