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子之道 作者:人生若初-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皇帝可走,那也是有大事的时候。连带着皇后也只有封后典礼的时候才有机会。早前就有宫里头的内监过来教导进宫要遵守的规矩,君长宁名次好,长得好,塞给他的红包也足,自然就多讲了一些。
  一群人走进皇宫的时候是按照名次先后,君长宁跟冷自远自然不可能排在一起,倒是他身后这两人看过来的视线几乎要在他身上戳出一个洞来,君长宁暗道自己得了一个会元倒是碍着别人的眼,不过不招人妒是庸才,他自然是安然接受的。
  等进了大殿三叩万岁,一群学子都是规规矩矩的低着头,要知道随随便便抬头看,那叫大不敬,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直接把你拖出去一丈红。君长宁私下觉得,古代这规矩一来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二来是不想让别人看见皇帝的表情,以防他们揣测圣心,三来也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毕竟认识他的人越少,想要刺客找对人也不容易不是。
  君长宁一番胡思乱想,倒是慢慢放松下来,他原本就对皇权并无多大的敬畏,只是现在身家性命都在皇帝的手中,所以才会有几分忌惮。但等到了卷子面前,倒是安心下来,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永远是掌握更多的实力,君不见当初康熙斗败了鳌拜,许许多多的致命大罪摆在眼前,这位都不干直接把人诛杀了,而是将人关押起来,这就是有实力在背后的好处。
  当然,君长宁可绝对不会让自己落到鳌拜那种程度,他自觉没啥本事、更没有实力去夺得皇帝之位,既然不能更进一步,那就要确定好自己的定位,功高盖主的权臣哪里又是好当的,动不动就直接给你一个满门抄斩,皇帝喜欢的永远都是知道进退,顺着他意思来的官员,最好就是帮他排除异己的那种!
  君长宁一派镇定,倒是让皇帝看上了眼,虽然一群学子低着头誊写卷子,都是一片乌压压的脑袋看不出什么来,但有些人握着笔有些哆嗦的模样,还是让这位皇帝看不上的。年老的人不一定喜欢年轻人,但肯定不会喜欢垂垂老矣的对象,毕竟看着对方那不是提醒自己年纪大吗,再说这样的人进了朝廷还能干几年,所以对比后头几个已经有了白胡子的学子,显然年轻人更加得到这位老皇帝的喜欢。
  皇帝身边的太监都是人精,尤其是这位服侍了皇帝许多年的李公公,皇帝毫无表情他都能看出三分意思来,当下凑过去小声说道:“皇上是否觉得那会元郎眼熟?”
  李公公服侍皇帝多年,是从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在身边的人物,自来比一般的妃子都要多几分颜面,听见这话皇帝果然不生气,反倒是兴致勃勃的问道:“你个促狭鬼还藏着什么话没说?”
  李公公微微一笑,看了眼下头说道:“皇上还记得当初在茶馆见到的那个俊美少年吗,原来他学识跟人品一般好,居然是各位大人一起选出来的会元。”
  皇帝一想都是记起来来,因为君长宁样貌俊美,品行又是端庄,倒是给了他几分印象,又想到当初去查到的消息,这个少年出生宁邑的商户,又是拜在青山书院的门下,想来也是清流一派,之前已经拿了解元,现在又是会元,要是真的拿了状元,倒是三元及第了。
  皇帝心中闪过一丝念头,人老爷自然喜欢吉祥的事情,尤其是他子嗣单薄,朝中向来有言论,说他年轻的时候厮杀太过,尤其是对自己的亲兄弟都毫不留情,才会报应在了子孙身上,故而最喜欢要一些吉祥的兆头,只希望将自己的污名洗干净。
  只是一想君长宁不过是个没背景的学子,怎么可能中了会元,不会也已经投在了哪位王爷郡王的名下吧。当下便又有些不痛快,倒是李公公心中明白,瞧见皇帝的脸色变了便知道是为什么,便压低声音将选会元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帝听了倒是松了口气,要是他选出来的状元榜眼探花郎都投到了那些人的门下,自己这个皇帝可不是太窝囊了,当下又喜爱起君长宁的人品来,也只有这样的清流正当读书人,才不会想那些攀附权贵的事情。皇帝显然忘记了,要说权贵的话,这个世界上哪有人比得上他自己。
  君长宁当然不知道这件事,他现在只觉得亚历山大,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居然从龙座上走了下来,慢悠悠的在一群学子身边打转,愣是将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学生吓得面无人色,心理素质好的还成,不好的差点没直接晕过去,这样的估计直接要被刷入第三甲了。
  皇帝听了李公公的话心情大好,走到君长宁身边低头一看,呦,这书生不仅仅长得好,品行好,写的字也是顶顶的好,看不出来是什么字体,但自有一股风流姿态,皇帝也是个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人物,这会儿见君长宁不错,倒是越看越美了,连带着一些不足之处都觉得是好事。


48、一波三折

  殿试倒不像是科举的时候连着一考就是许多天;想来也是,他们可是在朝廷的办公场所考试,要是一直考下去的话,皇帝还干不干活了。但就是这么一会儿;估计大部分学子都觉得比外头几天还要累;等到被带到小厅里头休息的时候;有几位面如金纸的几乎要倒下来,如果不是场景不对;君长宁还真想大笑一声。
  皇帝还算近人情,知道这群学生都是早早的等在宫外,进来之后又是跪拜又是折腾的,肯定都已经饿了。虽然大部分学子都带着一些点心;但也不敢在大庭广众拿出来自己吃不是。一会儿便有内侍过来;带来了皇帝的赐宴,自然是收获了一群人的谢恩。
  君长宁慢条斯理的吃着,也不四下打量,但看的出来这群准进士还是分成了几种人,第一种自然是家里头有权有势,说不准小时候还进宫过的,这时候精神头看起来十分好,显得也十分镇定,想来也是,他们不过是进来镀金一番,以后前程自然有家里头安排着。
  而第二类就是过分惊慌型的,这些人当然也是知道这样不好,但扛不住心理素质实在太差,这会儿还带着一些惊慌失措的模样。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一般,或者是被家里头娇生惯养这,没啥抵抗能力。
  再有一种却是心思颇多,有几个居然还打着跟内侍套近乎的主意,看得君长宁不知道说什么好。你一个还没有拿到功名的学子,在皇帝的眼皮子地下跟内侍套近乎是要怎样,难道还打算知道内围的事情不成?
  对内侍自然不能无礼,不然阎王好送小鬼难缠,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你上了眼药,但也绝对套不得近乎,尤其是做臣下的,还是刚刚踏进官场的,里头的深浅可是会淹死人的。君长宁只慢慢吃着自己的饭,却不知道他这个淡然的模样也是碍着某些人的眼睛,其中就有那两个准状元。
  原本以为有了贤郡王和康郡王的支持,自己拿一个会员那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这两位向来自视甚高,却不料被一个半路杀出来的小子截了胡。这两位原本视对方为人生最大敌手,现在倒是同仇敌忾起来,看着君长宁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私下想着这位走的不会是敏亲王的路子吧,瞧他那样子倒是真有几分姿色。
  君长宁也是注意到那几人眼神不正,想来也知道不会在想什么好事情。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又是被男宠了一把。不过在他看来,自己出色的外貌固然是制约,同时也是极大的便利,样貌出色的人,在很多地方占有了便利,当然也要承担他带来的坏处。所以即使他知道了也不会难过,只是私下再报复回去罢了。
  学子们等待的小厅静悄悄的,即使有人扛不住有些眯起了眼睛,但也不敢真的睡过去,君长宁学着闭上双眼休憩,不然待会儿见到皇帝精神头不好反倒是坏事。显然也有许多人跟他一样的想法,厅内声音倒是越来越少。
  这边一片安静,那头却差点没有吵起来。会元的时候在场的都是考官,相互间都有一番思量,虽然有党派但也并不明显。但到了殿试掺和进来的人自然是更多了,有些甚至连皇帝的面子都快不顾了,哪里还会给彼此面子,恨不得相互撕烂了对方的嘴巴,好好的朝堂就跟菜市场似的。
  皇帝脸色阴沉沉的,坐在最高的位置只看着下面的人相互扯后腿,他自然是知道这些人的心思,想当初他父王末年的时候不也如此,而现在比起那时候更加。皇帝只觉得自己不够心狠手辣,没有干脆利落的终结了这些郡王,才会养虎为患,现在他老了,许多事情却已经力不从心起来。
  想到自己日益败落的身体,即使有太医的时时调养,估计也就是这几年的功夫,虽然封了口,但该知道的人肯定早就知道了,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家伙才敢如此的嚣张,几乎是不把自己放在心中了。皇帝只觉得恨得心中发痛,但想到自己那些养不大的孩子,心中更是悲痛莫名。
  皇室虽然子嗣困难,但也从未像他这般,几乎到了绝嗣的程度。如果不是他错把那恶毒妇人当做了贤良,放心把后宫交给了那个女人,现在也不会落到了这样的地步。只可怜天下人都以为是他早年宠幸男妃的缘故,害得海晨不得不一死以谢天下,而他也下了最几召。只可惜那女人算尽机关,没有儿子一切也是白搭,他宁愿将位子让给弟弟的儿子,也绝对不给那毒妇的儿子。
  皇帝的一番心思众人自然不知道,他们更加料不到早年二皇子之所以会落水发病,以至于重病身亡,其中有固然有燕祚的手笔,却也是皇帝亲手纵容的。皇后打着好主意,一开始只让儿子装病,而现在皇帝就让他真是一病而亡。宁愿杀死自己的儿子也不愿意让他坐上王位,可见皇帝对皇后的憎恨厌恶。
  这些年皇后在深宫不出,即使过年过节也不露踪影,外人只知道是因为二皇子病故而伤心过度,只有亲近的几个人才知道,皇帝终于忍不住对她出了手,让她活着受罪却偿还当年的痛。
  皇帝的心思无人知道,皇帝的心狠也让人惊闻,但有一点却是事实,他子嗣单薄,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儿子随时就要断气的样子,养着的四个皇室子弟各个跟他不贴心,想他当年杀光了兄弟才登上大位,谁知道到了晚年却这般苍凉,皇帝微微皱了皱眉,绝对不相信这是那些人死前的诅咒生了效。
  台下的人吵成了一片,皇帝却有些不耐烦起来,难道这些人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没了牙齿的并病猫不成!该死的也不想想,尽管几个郡王让他头疼,但也没有面对面的实力,如果是以前这三人合成一团还好说,现在这三人自己都闹了内讧,他还有什么好怕的:“众位爱卿可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朝中的大臣听了纷纷禁言,其中一人微微上前一步,低头说道:“微臣觉得朱守芳文章才华横溢,言之有道,最难得的是有一份为民为国的心,心怀百姓之人才能当一个好官,朱守芳当有状元之才。”
  这朱守芳却是贤郡王那边的人,康郡王一派听了自然不乐意,出言说道:“韩大人此话差矣,朱守芳是有才华,不过略过虚浮,看起来文章固然花团锦簇,但哪有一分是真材实料,还不如这位孙玺,老实成稳,才是经世之才。”
  两派的人再一次打起嘴仗来,倒是端郡王那一派的人两不相帮,看了一场热闹,等他们吵得脸红脖子粗才施施然出声说道:“两位大人何必争执,谁有状元之才圣上自有决断,莫非此界的学子这般不堪,只有这朱守芳孙玺两人当得状元,其他人倒是都不成了,我可是听说,今科的会元可不是这两人。”
  端郡王打着好主意,反正让这两家偷鸡不着蚀把米,最好还跟状元有了龌蹉,到时候状元自然只能投到自己的名下,他们倒是忘记了,上头还有一个皇帝看着,皇帝哪里能容忍这样的行为,当下冷笑了一声,让他们将前十名的卷子都拿上来。
  皇帝将卷子看了一遍,心中顿时冷笑,十名学子里头,倒是有大半都是世家中人,身后都站着这几位的影子,唯一的那几位贫寒学子,如孙玺朱守芳,却是早就被拉拢的,心中顿时十分恼火,这些人简直是把自己当成了傻子。
  再仔细一看,这些人倒也不敢做得十分明显,里头唯二的两份没背景的卷子,一个就是会员君长宁,一个却是二甲的冷自远,向来也就是看着两人毫无背景好拿捏罢了。皇帝却是大手一挥,直接将君长宁从他们商量的二甲拉到了第一名,然后想了想还是将那朱守芳、孙玺放到了前三甲,心中只觉得憋屈不已。
  皇帝觉得憋屈,下面的人却还有不满,事实上这些年皇帝的退让显然是养大了这些人的胃口。其中一名官员看了之后居然说道:“启禀皇上,这君长宁还不及弱冠之年,长相又十分俊美,比之状元倒是更有探花之名……”
  话音未落,周围的人都暗叫他说了蠢话,真以为自己是摄政王那边的人物,就是那三大郡王在此,也不敢直接反驳皇帝的意思。果然皇帝听了大怒,冷笑一声说道:“朕的决定什么时候需要你的同意,来人,秦侍郎御前失仪,亡故君意,看在今天是科举大事的份上饶你一条狗命,发配边疆三千里,遇赦不赦!”
  皇帝的一句话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在场的朝臣算是明白,皇帝固然拿那几位郡王没办法,但却不一定拿他们没办法,难道郡王还能为了他们的性命直接跟皇帝闹翻了,发配三千里,等于是直接要了这位侍郎的命。可怜秦侍郎跟康郡王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从来都是恃才傲物,现在可算是毁了一生。
  自有御前侍卫堵住那人嘴巴将人拖出去,那秦侍郎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哀呼就没了动静,大殿里头总算是安静了一些,皇帝眼光一扫,发现这些家伙果然乖巧下来,心中只是冷哼一声,软骨头的东西总不会有好下场。
  皇帝一开始真没有怎么喜欢君长宁,毕竟那位也不是人见人爱的人物,虽然长相出色并且有些才华,但这样的人多了去了,皇帝的心中真正放进去的人物,除去已逝的太后娘娘,大概也就只有早年自己悬梁自尽的男妃。
  但人就是这样,越是不让你喜欢越是喜欢,尤其是皇帝正在困境中遇见的人。一开始的三分中意,被这些人也折腾成了十分,更别说君长宁言行举止十分符合皇帝的审美,越看越是喜欢,到最后才有了钦点状元这一事。
  等学子们再次进入大殿的时候倒是察觉气氛的异常,方才他们所在的小厅离这边挺远,并没有听见什么动静,但周围朝臣战战兢兢的模样,显然跟早上有些不同。君长宁心中暗道果然朝中动荡不安,不然的话科举这样的大事情,肯定最后是皇帝说了算,朝臣哪有胆子违背圣意,现在这样的情况,自然是那几位亲王郡王作梗。
  燕朝最大的弊端大概就是当初这些郡王居然还有各自的军权,也怪不得皇帝拿捏不住他们。加上圣上子嗣单薄,有心思的人自然更多,才造成现在这般混乱的场面。君长宁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只摆出低眉顺眼的模样。
  皇帝在上头瞧着下面的学子,想到里头不少人已经被那些郡王拉拢,心情就好不到哪里去。只是眼光一转到了君长宁身上,这位正直少年与青年之间,站在那儿就有一种光风霁月,天地明净的感觉,皇帝忍不住想到初见那人的模样,似乎也是这般的情境,只可惜他到底是负了心爱的人,让他连死都不能瞑目。
  李公公见皇帝低头深思的模样,瞧瞧提醒了一番才让他回过神来,再看了一眼君长宁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心中也是一番叹息,可怜晨妃一世英名,最后却背负着骂名悬梁自尽,虽说一辈子占据了皇上的心,但人都死了这些还有何用。
  回过神来的皇帝依旧是皇帝,永远不会在他的臣子面前显露出自己的脆弱,倒是露出几分和煦的神态来:“君长宁是哪位,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君长宁心中诧异,但还是依言抬起头来,只是依旧微微低垂着眼帘。
  皇帝看了一眼,倒是对少年的容貌再一次有了深刻的认识,淡淡说模样的话,确实是连那个人都比不上的:“怪道有人说你有探花之貌,果然是个俊美无双的少年郎。只可惜朕觉得你有状元之才,倒是不能全了探花美名了。”
  君长宁心中咯噔一下,暗道自己真的是走了狗屎运中了状元,当下露出惊喜万分的神情,毫不犹豫的低头叩拜:“多谢皇上赏识,一朝科举,自然都为状元之名,红颜骷髅有何意义,多谢皇上能看见学生的才华而不是容貌,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番话倒是说的人心里头熨帖,重点夸奖了皇帝有眼光,不重视外表而重视内涵。皇帝听了果然龙心大悦,朗声笑道:“朕听闻已经是解元、会元,现在被点了状元便是三元及第,果然是我燕朝的大好少年,以后朝廷还要多靠着你们年轻人啦。”
  皇帝毫不掩饰自己的偏爱,对后头的榜眼探花连面子都不愿意给,倒是对也走了狗屎运,被皇帝看中成了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冷自远颇为关注,明晃晃的动作看得一群朝臣心中不安,暗暗责怪自己站队太早,如果皇帝要收拾自己的话,郡王爷可是也救不得。


49、家有状元郎

  从宫廷出来的时候君长宁还有些晕晕乎乎的;他现在还觉得不太真实;自己居然真的成了状元郎;说实话;他私下觉得里头肯定带着一些水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走了狗屎运。再一看身边的冷自远,两人对视一下笑,君长宁拍了拍后者的肩膀说道:“传胪可不是这么好做的;回家让他们准备蜂蜜水给你润嗓子。”
  君长宁这话倒是有三分说笑七分认真,要说科举里头最累的一名学子,肯定就是二甲第一名的传胪,传胪有唱名之意,进士在大殿唱第日,又是由传胪来唱名。其中第一甲进士及第,每名皆要连唱三次,第二甲第三甲唱一次,笼统下来可不是少数母,就算是冷自远身体好中气足,这次下来也觉得自己是把一辈子的话都讲完了。
  不过一个状元一个传胪,到底是天大的好事,就是君长宁也忍不住露出几分属于少年人的雀跃欣喜来,等从宫廷中出来,周围新出炉的进士个官员纷纷上前来套近乎,君长宁来者不拒,好意心领,但对谁也不特别热乎,至于邀请他去参加各种宴会的一律拒绝,直说要先回家告知消息。
  君长宁心中明白这些人的主意,只是刚出宫廷就明目张胆的拉拢,简直是把皇帝当了死人,就他刚才的观察,皇帝可不是一个软柿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潜伏不动,反倒是让这一群郡王爪牙肆无忌惮了。
  那边皇帝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不管是那些官员私自的行动,还是那几个郡王的意思,出了大殿就开始拉拢人才的行为,显然已经踩到了皇帝的底线。皇帝一把将案上的东西扫到地方,因为愤怒一双眼睛都是火花,即使是李公公也不敢上前安抚,只能跪地叩罪。皇帝心中的愤怒有谁知道,如果不是他后继无人,哪里会被这些人遏制。
  可惜他唯一留下来的儿子是个病秧子,皇帝叹了口气,又想到养在别人府中的那个,又是叹了口气。那种软绵绵的性子,别说跟这些郡王斗,就是一般的大臣也能揉捏了他,刚开始他是有那般的打算,只是现在却不敢了,真要是把位置传给他的话,将来找个燕朝姓了谁还是未知数。
  事情落到这样的程度,皇帝心中就是有再多的后悔也是无济于事。因为皇嗣的问题朝廷已经乱成一团,如果不是他还活着,这些家伙都能直接起兵造反!皇帝对那些手握重兵的郡王恨惨了,一心想要一个能压制这些人,甚至彻底解决这个难题的接班人,但这样的人哪里是好找的。
  思绪在两个皇弟的子嗣中转过,皇帝闭了闭眼睛,冷声问道:“朕御赐的金科状元是何反应?”
  听了这话李公公松了口气,心中明白这位状元郎要是选择错误的话,皇帝宁愿是毁了这个人,也不乐意让给郡王爷们,心中暗叹这位状元郎也是可怜,幸好还是个明白事理的:“状元郎一心向着皇上,并没有松口,跟几位大人都是淡淡的。”
  皇帝听了这话总算是松了口气,想到正是因为朝廷之中有一股清流,只忠于自己,现在的政局才能稳定下来,心中对君长宁倒是更多了几分喜欢,只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到底是叹了口气说道:“只可惜这位状元出现的太晚,一时半会儿并不顶用,不然的话都是可以给朕一分助力。”
  李公公偷偷擦了擦头上的冷汗,知道皇帝的怒气已经消散了大半,恭恭敬敬的说道:“皇上何必着急,您春秋正盛,状元郎现在出现,皇上调/教两年自然就能用上。”
  皇帝听了这话却没有缓和脸色,他比李公公更加清楚自己的身体,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这些人成才。
  君长宁带着冷自远回到家中,一路上齐家裂开嘴都没能合起来过,这位要是个多嘴的性子,这会儿准能满天下的大喊大叫了。等到了门前,老掌柜却撑着老身板等着,瞧见两人连声说道:“恭喜状元郎,恭喜传胪爷,今天可真是双喜临门,刚才报喜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波,倒是让小老儿见了一次大场面。”
  君长宁也是满脸带着笑容,并不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