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姐 作者:糖拌饭-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讲究啊?不能白白让我素娥担了不好的名声。”李婆子声音冷如寒冰,气哼哼的道。

    “可不是,别是贾五郎自个儿身子有问题吧?郑二嫂子,你还是赶紧着跟银翠说说,让贾五郎去看看郎中,有病早冶。”李家二婶这时候也跳将了起来,一脸也是气的铁青。倒是一幅比李婆子还气的样子。

    李月姐看出来了,她这二婶显然是才知晓这事,定是想着金凤无缘无故的受了牵连,这会儿听说有可能是贾五郎的原因,也顾不得贾氏是她大嫂,先要把李金凤洗清了再说。

    立时的,大家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俱在心里想着,可不是嘛,这婆姨跟了贾五郎三年,一无所出,而李素娥嫁了贾五郎也一无所出,而今那婆姨嫁了别人可是有女有子的,那李素娥和贾五郎之间,怎么贾家尽说李素娥身体不行,说不准反倒是贾五郎不行也不一定啊……

    众人心里俱都打着小九九,当然,这会儿却都打着哈哈而过,毕竟贾李两家的事跟大伙儿不相干。

    倒是那郑屠娘子,这会儿打定主意,一会儿定要去二哥二嫂那里,把事情说说,用李二娘子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病早冶啊。

    这时,那婆姨带着一脸洗的干干净净的小囡儿回来,众人再不提先前的话语,全是吃喝,跟着郑家说着讨喜的话。


第六十六章 斗曲

    傍晚,夕阳早已落下,本来该是黑沉沉的天了,但因着前天的大雪,那天光在雪的反射下,却是透亮透亮的。

    一天的事情结束,李家几个的帮工也结束了,明日是郑圭迎亲的正日子,这样的日子便没李月姐这些帮工什么事了,客人自有郑家的人出来招呼,跑腿打杂的也自有专门的人,而李月姐等人,明日亦是那讨喜酒喝的客人。

    “阿奶,花媒婆怎么会这么好心帮咱家?”在回家的路上,李月姐跟着自家阿奶身边问。

    “她才没那么好心呢,只不过这花媒婆是活络的人精,明摆着现在柳洼将有大机遇,而且她那个外甥子在通州得罪了人,被人逼的没活路了,央求着她,想到柳洼来落户,花媒婆自然不能眼睁睁着不管,只是她那外甥子上回打你的主意,在镇老那里有污点的,镇老里正两个年纪都大了,现在柳洼人员这么复杂,他们打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那花媒婆的外甥子是个无良子,镇老和里正自然不想应承这事,怕他来了惹事儿,但那花媒婆的外甥又带着通州县衙户房的迁移文书,镇老里正没法拒绝,于是便拿当初他在山道上伏击你的那事儿做文章,花媒婆便来求了阿奶,让阿奶在镇老里正那里说句话,毕竟这事儿,只要我们李家不计较了,镇老里正那里就没话说了,本来,那个无良子。阿奶怎么也不可能为他说话的,可偏偏贾家当初那灶娘又跟花媒婆牵扯上了关系,阿奶只得跟花媒婆做了交易,为那无良子开脱,但花媒婆必须把当初那灶娘跟贾五郎的事情传出去,所以你才见到花媒婆跟我搭了台子。”

    李婆子拢着袖子,边走边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说了说。

    李月姐这才明白,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不过,话又说回来。阿奶选的这个时机是极好的,在郑家正日子的前一天传出,那么明天,等到郑家迎亲的正日,四邻八乡的人都来了,这事情一下子就会传扬开来,贾家这回可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祖孙俩边走边说着。虽也不太亲热,但也不太远,两人关系不远不近着,李月姐觉得这样正好。

    是夜,又是一夜的大雪,早晨起来,整个柳洼白茫茫一片。一早做好豆腐。李月姐便挑了豆腐给码头上几家饭馆送去,却发现码头上挤挤攘攘的,许多人陌生的脸孔衣着光鲜着下船,还有人在码头上打听郑家的地址,这些显然都是来参加郑家婚礼的贺客。

    客在来酒楼的掌柜的边跟李月姐结账,边探着头朝着正拢着袖子站在门口,一脸得意的郑家脚力行管事打听着。

    那郑家脚力行的管事倒是个活泛的能人,船上每下来一个便介绍着:“前头那位爷是通州漕司的主事。哪,紧跟着的是山东漕帮的大当家,还有那位,是通州粮仓的仓头,得,那位居然是通州花行的老妈妈,她咋也来凑热闹了?对了,看到那缎青袄的那一位了没有,好象是通州十三家商行的会长,呵呵,咱们郑大当家的,在通州可是打下好一块地盘,这些都是通州地面上的人物,这回都是来捧场的。”

    “我就奇怪了,这回郑圭是郑家四房的长子吧,这应该是郑家四房的事情,怎么来的贺客全是大房的,这有点搭不上边吧?”一边一个伙计拍了两下脑壳,一头雾水的道。

    “你这笨脑壳,你懂啥,现在郑家是大房做主,四房的事情自然也是大房的事情了,再说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郑大需要一次正式亮相的机会,这回借着郑圭的婚礼,郑家算是正式摆脱刀儿匠这一行当,瞧今天来的这些人,今后啊,周家怕是要难过了……”那酒楼掌柜了重重的拍了那伙计一记,摇头晃脑的道。

    那伙计一脸嘿嘿笑。

    李月姐这边收了账,挑着空的事豆腐挑子回家,看着一路络绎不绝的贺客,心里却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因着她的重生,如今许多的事情已经跟前世不一样了,尤其这郑家,这让李月姐既有着改变命运的兴奋,同时又有着对未来不确定的惴惴。

    不一会儿,回到家里,郑家大院那边迎接贵客的鞭炮声一阵紧着一阵,没一刻停歇的。

    “大姐,走,快去郑家吃去。”李月姐刚一进家门,月娇几个都不耐烦的等着,郑家要办三天的流水席面,这三日,柳洼的人家家都不开火了。全是一大早,摸干净脸就去郑家蹲点等吃,因此,月娇这吃货格外的着急,怕去晚了,好东西没了那才亏大了呢,昨天,她们在郑家帮了一天的忙,自然清楚郑家整的好料,这会儿,月娇打的是先下手为强的主意。

    “行了行了,这就走。”李月姐放下挑子。

    墨易倒是越来越沉稳了,说了声:“你们前头走,我锁门。”长男的谱子开始有了。

    随后李家西屋几个便雄纠纠气昂昂的杀向郑家的席面,一路上碰到的人,全是吆五喝六的去赶席面的。

    到得郑家,李月姐几个熟门熟路的在后院找了一张还没坐满的桌子,一会儿,茶叶蛋,肉丝面,狮子头等早点就端了上来。

    李家一帮人一顿海吃,先吃了个半饱,然后便张头张脑的看着西洋镜。

    “喂,你们听说了吗?贾五郎和李素娥的事情,我听说是贾五郎的身体有毛病。”这时,隔壁桌传来刻意压低的声音。

    “真的假的啊?”立时的,一桌人便窃窃私语了起来。

    “真的真的……”隔壁那妇人道,她正是昨日里一起吃过细便饭的一个,这会儿更是绘声绘色的把当日的情形说了说,最后又道:“不信的话,你们尽管去问花媒婆。”

    “呵,花媒婆那些嘴能信的啊?”又有那置疑的道。

    “能不能信也得看当时的情形啊,我看这事假不了,要不然,人家一个小妇人,带着孩子来巴结花媒婆,花媒婆没的去败坏人家的名声吧,再说了,那灶娘当初是跟着姜牙婆的,这一事儿一问就能问清,花媒婆也犯不上说这样的瞎话吧。”先前那人道。

    “其实啊,这种事真说不清是谁的问题的,总之出了这种事,都是女儿家吃亏,如今柳银翠已经嫁给了贾五郎,咱们再睁眼看着就是,过个三五年,还不什么都清楚啊。”有那脑子清醒的媳妇子道,现在传这些话,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哈哈,若真是贾五郎的身体有毛病,那柳银翠这回可是栽坑里了,我看哪,这事以后还有戏看。”说话的是那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说什么屁话,我家五郎身体子壮实的很,当年那个灶娘娼子的坯,我贾家能让她生个孩子出来吗?她这是怀恨在心,故意抹黑我家五郎,说不定这一切都是李素娥在搞鬼。”隔着一桌,贾氏拍桌而起,气的一脸的铁青。

    “可你贾家也不能黑天白日的就尽说着我姑的闲话,反正也要不了几年功夫,咱们就在银翠姐身上见分晓吧。”这时,李月姐见这时候还在抹黑自家小姑,便霍的站在起来,眼如刀子似的瞪着贾氏。

    “就是,凭啥这事就怪我姑一个,要不,我们找个郎中,让他瞧瞧看,看看到底是谁的不是。”墨易也站了起来,一眨不眨的盯着贾氏。

    “就是,就是……”低下一般子的妇人各种语气的应和着。

    气的贾氏一脸青白,可那心底却真有些心虚,自然不敢接墨易的话,吃了一半的早点也丢下了,转身离席。

    “哼,就看不惯她那样子,一个周家的管家婆子,弄的跟高人一等的当家大妇似的。”先前被驳的嫂子不平的道。

    “行了行了,今儿个是郑家的大喜日子,别鼓捣这些。”边上有人劝着,于是话题就岔开了。

    “哈哈,这下贾家面子里子丢尽了。”月娇听的眉飞色舞。

    “活该。”墨易也沉着脸道。

    李月姐嘴角也翘了起来,解气,就算贾家不承认,但怀疑的种子种下,再浇了水施了肥,便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到时,李月姐还真想看贾五郎是怎样的狼狈样子,也算为前世自家姑母平了冤解了气。

    就在这时,外面的院子响起了一阵热闹的锁唢声,初时李月姐还道是吉时到了,可一看时辰不对啊,月娇儿腿快,一溜烟的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一脸兴奋的回来:“十里埠的人和柳洼的人对上了,在斗锁呐曲呢。”

    后院的婆娘没一个是省事的,一听这个,都插腰瞪眼了起来,这还得了了,十里埠的人居然跑柳洼来要打柳洼人的脸,那是谁也不服气,于是,大家全都涌了出去。

    前面正院,十里埠的人跟柳洼的人分列左右,两方人马都吹胡子瞪眼的,李月姐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刚才贾氏气哼哼的出来,碰到在前院吃酒的贾五郎便把听到的流言说了,一听得自家大姐说的,贾五郎便气得哇哇叫,便又窜掇起了柳家,而柳家这些日子,因为银翠的事情,也叫柳洼人小瞧了去,那肚子里也憋着一股子气呢,于是,两人一撺掇,之前私人的恩怨就变成了两村的义气之争了。

    于是便有了这场斗曲。


第六十七章 坝闸图

    李月姐等人赶来的时候,这两帮人已经比过了两场,各有胜负,双方打成了平手。而此刻上场的是贾家的贾三郎。

    李月姐听得一边一起来吃酒的自家姑母轻‘呀’了一声。

    “姑,咋啦?”李月姐侧过脸问。

    “贾家三郎的唢呐吹的是极好的,尤其是这一首百鸟朝凤,是他前不久才练熟的,堪称经典,便是京里的一些曲艺家,都要夸上几分,柳洼怕没这样的好手。”李素娥道。

    果然,李素娥话音刚落,那边贾三郎的唢呐声就响起了,正是他最拿手的‘百鸟朝凤’,到了末尾他又加了一段快板,曲子极热闹而欢快,尤其是各种鸟鸣,惟妙惟肖,听之如百鸟和鸣,一边的贺客已不自觉的鼓起了掌声。

    此刻,随着最后一个音节收住,十里埠的人一个个面呈得色:“好了,我们这边结束,该你们了。”

    柳洼的人一个个脸都阴沉了起来,贾三郎的技艺,大家以前也听过,本没觉得有什么太出色的,可这一首百鸟朝凤却是太出乎柳洼这边人的预料了,要想超过这首典子,难,真算起来也许只有当年郑家三郎可以于之一较高下,可郑三郎却早早走了,于是,众人都互相看了看,这如果输了,那就是让人上门打了脸,柳洼丢不起那人哪。

    李家几个在边上脸色也不好看,都是柳洼人,自然不能叫人上门打了脸,更何况还是贾家人出面打的。只是李月姐几个却是干着急。帮不上忙。

    “呗,我来,不过,我可说好了啊。不管输赢,今天的赌斗就此结束,马上就是吉时了。可不能耽误了我郑圭哥哥的吉时。”就在这时,郑典从人群里钻了出来,这小子今天穿了一簇新的纯白交领窄袖袍子,外套一件枣红纱暗花半袖立领对襟褙子,倒显的俊郎英姿。

    郑典说的这一翻话不硬不软的,也没失了主家的气度,让所有人都没的话回。一个个都点着头。

    “不愧是跟了贵人了啊,一段时间没见,这典小子大变样啊,当初他就是镇里一霸,不过。也多是小孩子玩意,可现在瞧着,却是大人了,镇得住场子了。”人群里,一些个嫂子们又嘀咕了起来。

    “那当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跟了贵人,多少也沾一点贵气。”有人应和道。

    “那倒不全是。我看他这气势是见了人血了,你们没看今天来的贺客,全是通州运河漕上的头面人物,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煞气冲天的,偏一个个都卖了郑家的面子,我听说啊。前阵子,典小子跟着他大伯在通州闹了好大一场,那郑大可是剥过人皮的,典小子估计还是受了郑大的影响。”又有些略微知道一些内情的人道。

    一说到郑大,一个两个的都没声了,人的名,树的影啊,郑大的名声在柳洼那是可以止小儿夜啼的,总之对于郑大,柳洼的人天生有一种排弃和惧怕,或者说是对刽子手吧。

    周围的人都干巴的咂吧了几下嘴。又都嘀咕了句:“这小子倒底行不行啊。”

    “兴许可以,郑三郎不就是他爹吗,小时候他爹可是背着他赶过场子呢,这小子,八岁的时就能吹小开门了。”边上又有人道。

    听得这人这么说,众人又满是期待。

    “鼓来。”此时,郑典将外面的对襟褙子脱了往边上一丢,又将袍子的前襟别在腰上,然后又让人抬了一面大鼓来,随后取了唢呗,口笛,低音的攥子,一一抓在手上。

    “典小子这是要整啥?看他用的这些东西,难道他要吹打枣的曲子?”边上人看着郑典抓着的东西又开始窃窃私语了。

    打枣是一首典型的农家庆典曲,从曲子来说,跟百鸟朝凤分不出上下,全看谁吹的更好,但打枣更具乡土气息,而且,打枣如果是单人独奏的话,技艺要求非常的高,因为整个曲需要几种乐器才能完美的表现出来,李月姐不由的皱了眉头,典小子这曲子会不会选的太高太难了点啊。别到时候输的太难看了。

    就在这时,就听“咚”的一声,郑典整个人跳到了鼓上,一声鼓响,就拉开了打枣的曲调,随着第一声调子扬起,李月姐听着,不由的眼睛一亮,居然不赖,尤其这小子还搞怪,整个人在沿着鼓边游走,时不时的又用脚打着鼓点,那嘴上更是变换着几种乐器,看着手忙脚乱的,让人常常担心他把乐器给砸地上了,时时发出惊叫,可就这样,他那调子却偏偏正的很,这家伙的身形更是时而模仿着老太爷老奶奶弓着背,又学着那背着奶娃的嫂娘哄孩子的声音,等等,将一副农家打枣的画面吹弹的活灵活现。

    这一下,柳洼地主的优势显出来的,众人没命的拍着巴掌,没命的叫着好,一边那贾三郎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不管如何,郑典这曲子吹的不在他之下,可郑曲不过一个十四五的小子,他却是在这一行摸爬滚打,这一对比,他就是输了,那脸色能好看嘛?

    “吉时到,出发迎亲!”随着打枣最后一个音节结束,大冷的天,郑典已是一头的汗,不过他并没有停止,很快连上了一段迎亲曲,这一下,算是给十里埠的人搬梯子下台阶了。

    立刻抬轿的抬轿,吹拉弹唱的跟着,郑家迎亲的队伍出发了。

    “便宜了那贾三郎,没看到他当面认输。”月娇儿跺着脚。

    “这样是最好的了,今儿个可是郑家的大喜之日,哪可能让大家闹的不愉快。”一边李素娥道,李月姐点点,估计郑典出来压这轴也是郑家人的安排,这样不管是输赢都能起来缓和的作用。

    而且今天这事其根子不在于输赢,而在于经过这一场比头。怕是关于贾五郎那些个闲言碎语就传的更欢了,只等过个两年,银翠依然不能怀上,那贾五郎在柳洼。十里埠两地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于是一帮人又继续窝在郑家吃喝,等到迎亲队伍回来,墨易带着一帮弟妹去抢花生糖果。只剩李月姐,她一个大姑娘可不好挤在人堆里去抢。

    便双手环抱着站在一边,看着别人一脸欢声笑音,映着远处的白雪,心情却是格外的轻松。李素娥站在她身边,那脸上也带着微笑,一把这些日子被那些闲言碎语困扰的郁郁。

    “怪了。今天这大喜的日子,咋没看到河工所的两位管事?”李素娥好奇的道。她是最关注于子斯的了。

    李月姐一听自家姑母这般说,也醒觉过来,对啊,没道理这样的日子。杨东城和于子期不出现的,不过,这疑惑也就在李月姐脑海里闪过,毕竟这不关她的事儿。

    转眼便到了晚间,李家一家子吃好喜酒,便要散去了。

    “阿姐,你们先回去,我晚点回去。”这时墨易道。

    “有什么事啊?”李月姐好奇的问。

    “没什么,反正还早。我想留下来跟郑典他们耍耍。”墨易道。只是明显的话中有些吞吐,似有未尽之言。

    李月姐还待再问,这时郑曲过来,外套着那件枣红半袖直缀敞开着,一副浪荡样子:“我说李家阿姐,你可不能把墨易老拘在身边。男人有男人的圈子。”

    李月姐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这小家伙,小小年纪,说话却是老气横秋的:“就你怪话多。”说着,便冲着墨易道:“那我们先回,你自己安排。”不管怎么说,郑典还是有点道理的,墨易得有他自己的圈子。自己管不了他多久。

    随后,郑典便嘻嘻哈哈的拉着墨易走了。

    于是,李家一家人各回东屋西屋。

    这两天,从昨天阿奶的布局,再到今早贾五郎的吃憋,再到斗曲以及后面的迎亲拜堂,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让人兴奋的事情,因此虽着天色已晚,但李家姐妹几个谁也没有睡意,几个姐妹便窝在炕上聊着天,墨风难得丢了两天的书,这会儿又拿了书坐在一边,时不时的说上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时不时的逗小月宝几句。

    一直到亥时正,夜实在是深了,月娥月娇和小月宝才歪歪斜斜的倒在炕上睡着了,墨风那小脑袋也鸡啄米似的。李月姐和李素娥两个把月娥几个扶了路好,又叫配墨风让他回屋里睡。

    等到一切妥当,李月姐和李素娥便靠在那里,两人手上都做着针活,边缝着过年的衣裳鞋袜。边给墨易等着门。屋里暖融融的一一边静溢。

    “不知你舅他们在通州现在怎么样了?”李素娥嘀咕着。

    “之前兰儿让人送信过来,小舅和年伯他们一切都还顺利,本来这次郑家婚礼他们也是要来的,只是适好那边要接船,脱不开身,不过礼却已经到了的。”李月姐道。如今小舅和年家已经在通州落脚了,这其实是李月姐为未来的水患布下的第一步棋。

    “嗯。”李素娥点点。又眯着眼在绣架上绣着花儿。李月姐看着她专注的样子,便道:“这绣架是夏师傅亲手打的。”

    李素娥含笑了瞪了李月姐一眼:“我知道,这手艺看的出来的。”

    李月姐看自家姑一幅早就了然的样子,得,姑心里早就有数,她还一直瞒着,便嘿嘿的笑了下。

    夜深人静,外面又响起细碎沙沙声,又开始下雪了。

    “墨易咋还没回来,这下雪了,天黑,我去郑家看看。”听着外面的下雪声,李月姐坐不住了,便起身。

    “来,抱着手炉一路走,这大晚上的,小心冻着。”李素娥将手上的一个手炉塞在月姐的怀里。

    李月姐嗯了一起,抱着手炉,裹着棉衣,出了屋又披了个麻草斗蓬,载着斗笠,这才拉开院门,外面的风一阵直灌的,一篷碎雪就打在脸上,冰冷冰冷的,李月姐打了个抖,用手拂开打在脸上的碎雪,却冷不丁被眼前一个黑呼呼的人影吓了一跳。

    “李姑娘,是我,于子期。”那黑呼呼的人影窜上前道。

    “于先生,你咋站这里?”李月姐提高手里拿着的气死风灯,看清于子期的脸,这才平复了一下心跳问。

    “墨易出事了,叫二爷的人拿下了。”于子期有些焦急的道。原来他今天一天之所以没能参加郑家的婚庆,却是陪着二爷和七爷检查河道了。

    咚的一声,李月姐手上的手炉砸在地上,砸在她的脚上,李月姐却一无所觉,随后她焦急的问:“墨易不是在郑家吗?他咋惹是二爷?二爷啥时来的柳洼?”

    “一早就来了,带了工部的大人们一是检查河道,二是为了完善坝闸的设计图,我今儿个陪着他们在干河渠上转悠了一天了,晚间,才陪着二爷他们到了郑家,二爷他们就暂时借住在郑家,墨易跟了郑典一起在大人们跟前侍候,不知怎么的,就把河道大人刚画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