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一妻多夫制-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李李王现在更是个人精儿,拍屁溜马,察言观色那是无师自通,孙果果被她吃得死死的,出言必从,俨然是个忠犬男。
  但锦娘想着当初自己那个便宜姐姐对她的态度便十分重视李李王和李喜喜之间的感情培养,还别说,李李王对李喜喜十分疼爱,只要一回家那就准带着妹妹玩儿,李喜喜也是好几天不见李李王就拽着宇文冷,要进城看姐姐。
  两个女儿,一个对宇文冷现在还敬而远之,一个却黏得不行了,直到五岁了还要跟五爹爹睡,最后锦娘呼了几句才肯乖乖地独自睡觉。
  荣石和李三把荣锦行做得风生水起,北至北国,南至最沿海,谁不知道江州锦瓷那就是孤陋寡闻。
  王莽俨然已经是王家村的土皇帝,一声令下,佃户唯命是从。
  顾长风反而成了第二个王叔,年纪大了点对锦娘和孩子们有点啰嗦个没完了,衣食住行样样要照顾到大家,连着把红飞扬也当着孩子似的嘱咐,搞得锦娘哭笑不得。
  最幸运的要数李七了,在十八岁成年这一年刚好赶上北国统一以后举办的第一任全国普考。
  本来北国在刚统一的时候改了国号叫做大朝国,但在天朝的国土和北国的国土上都是分开科考的,北国的人可以凭借进士身份在整个大朝国入仕,但原天朝的子民却只能在原天朝的国土上任知府一下的官职,但刚好这一年实行了科举一统,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以前天朝的子民还是北国的子民,只要你科考上了,就能在整个大朝国入仕。
  而李七竟然还就真考上了,成绩还不错。
  锦娘就说既然这么个喜事,不如喜上加喜,就给李七找个妻子结亲了,他也这么大了,她还没来得及和家里人商量,光先探探李七的口风,没想到就碰了一鼻子灰。
  李七现在可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乖巧的小男孩了,说起话来一套套的,什么大丈夫不立业何以成家,什么若要结亲也要两情相悦,何以单凭媒妁之言,锦娘听了半天看着他无奈地问到,"那你想娶个什么样儿的啊!"
  男多女少,僧多粥少,找个妻子不容易啊,更何况是找个好妻子。
  本来她还想把他留给女儿李李王,可李李王对他完全是哥哥的样子,他对李李王也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可问他想要什么样儿的妻子他又低着头不说话,锦娘走过去想拍拍他的肩缓和一下气氛,因为自他在怀州读书,和锦娘就不象小时候那么亲密了,和几个爹爹倒是还亲热。
  等到十月份调令下来的时候李七被分到原来北国与天朝交接的一个洲城下当县令。一般朝廷让进士在一个地方当县令,只要干的还行百分之九十的可能就是三年县令后直接升任当地的知府和知州了。
  锦娘想想这些年孩子们也大了,丈夫也成熟了,一家人的生活习性更加融合了,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了,若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就是一直窝在江州,以前和几个丈夫都说过想一家人一起出去到不同的地方去走走,记得还没娶荣石进门的时候还说要他带她去北国走走,后来红飞扬进门也说想带一家人一起出去旅行,最后被意外的怀孕耽搁了,现在生意也不用多操心了,孩子们也大了,她是不是该实现环游国土的心愿了。
  过年的时候锦娘便提了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空前的赞同,人人一脸向往。最后商量是往北走还是往南走呢。
  李七就说应该往北走,他过完年就要去上任了,这样一家人还能在一起,荣石也赞同说老北国其实很大,过去了还有一个游牧名族,他们可以到了北国,李七上任,他们继续向北走。
  最高兴的肯定是宇文冷,他本就是北国的皇子,能回故土看看当然开心了,而且他还能当导游。
  于是过年的时候借着拜访亲友的机会,锦娘一一告知了这些好朋友们,因为一去可能有个一两年的,桃花源就委托顾夫人没事照看下。
  李夫人本就和锦娘交好,她那二丈夫林力还是锦娘一家帮忙救回的,好了之后一直帮荣石打理江州的荣锦行。
  白洲的荣锦行已经是入画她们一家人在帮忙打理了,小泥巴在窑上烧瓷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也不用担心了。
  王家村的田地和开心农场锦娘全部交给墨玉和琥珀珍珠三人管理了,他们一个嫁给了开心农场里林家三兄弟的那个继女,一个嫁给了王家村一户村民,珍珠嫁给了窑上一个师傅的女儿。
  如此一来,锦娘一家却是毫无后顾之忧了。
  年一过完,大家就开始收拾行李,因为做的是自家的船逆流而上,所以多带些东西也不碍事。
  李李王和孙果果都差点要把后院水池中的锦鲤带上了。
  选了正月二十八黄道吉日易出行,一家人兴奋地登船离开,很多人都来相送了,说着等他们回江州的话儿,锦娘一家人都很感动。
  每过一个城市,他们都会停船上岸,因为李七只要赶在三月份上任就行,宇文说走水路顶多也就一个来月出了原天朝的边界,所以他们有的是时间。
  中间有个叫做吴城的地方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这里女人都偏胖,而且尤其懒,满大街都是男人,见到锦娘眼珠子都掉了一地,短短一条街上了走了不到两盏茶的时间,已经有七八个年轻男子上前求爱了,听说锦娘已经有还几个丈夫不想再娶的时候又把眼光投向了才十多岁的李李王,把孙果果急得眼睛都红了。
  听说附近有个名胜古迹,一家人决定过去游览一番,看到了山脚下有挑山工和轿夫。
  锦娘和孩子们便雇了轿夫坐轿子上山,其他人愿意自己爬山。
  山顶上除了看风景外还有一片断墙,锦娘看那断墙上写了许多名字,像是许多的人的笔迹,两个名字一连的。
  那轿夫解释到,这墙是姻缘墙,如果有心仪的人还没能成就姻缘把自己的名字和心仪那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写在上面一定能成就姻缘的。
  "那已经成就姻缘了就不用写了吧!"
  "是啊,姻缘已成还写什么。"
  "那咱们就不用写了。"锦娘说到,转头看着孙果果看着墙出神,想了想说,"果果,你想写就写吧,我们都不看啊!"
  说着就招呼其他人去另一边转转,孙果果还真写下了他和李李王的名字,最后离开的是李七,他也匆忙写了,但谁也没注意。
  下山的时候接完帐,锦娘就说一家人找个地方落脚吃顿农家饭,其中有个轿夫还没走远,连忙介绍他们叫去他家。
  锦娘看他四十岁的汉子人满老实的模样便同意了,哪知道一去才知道这个汉子是这个家中最大的儿子。
  他们家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父母都老了,他和另外一个大弟弟靠做苦力勉强糊口,低下几个弟弟也不小了快成年了,而妹妹还小。
  这兄弟几个之中还有一个连成年的少女都还没见过呢。
  这汉子觉得自己兄弟几个人嫁人无望了,希望锦娘和李李王在他家吃顿饭,让他们看看也好。
  锦娘又好气又好笑,这不是让他们晚上想着她的模样打飞机吗?被当作意,淫的对象那感觉可真不好。
  锦娘饭也不吃了,给了银子,带着一家人匆忙逃跑了,回到船上几个丈夫哈哈哈大笑。
  锦娘装着板脸教训他们,"看看人家多可怜,四十多岁了还是个老处男,一辈子靠摞管过日子,看看你们多幸福,天天好酒好肉的。"
  荣石轻飘飘来一句,"男多女少,狼多肉少,何时才能吃个饱啊!"
  锦娘气地要喷口美人血了,"还嫌肉少?"
  几人立马虎视眈眈地围了过来,打头阵的宇文冷和李三,眼睛都绿了,顾长风赶紧招呼着李李王,孙果果,李喜喜一起去李七的船舱玩,这里少儿不宜了。




☆、84大结局(上)

    第八十四章大结局(上)意外的飞祸
  终于在二月底的时候锦娘一家人到了蓟城。
  锦娘看这个城里民风彪悍;酒馆茶楼动不动旧有人打架斗殴的。
  宇文冷说这个蓟城比较偏离北国,基本上北国都没怎么管理这一块。
  自古就是这样,往往两国交接的城市是三不管地带。
  再往下陆路走过三天就到了小蓟县,也就是李七上任的县,属于蓟城偏西的一个小县城,背靠西里山大山脉;算是一个南北往来的中转小县城。
  这个县城自然环境还不错,就是房子设施看上去显得有些破旧了。
  到了县衙府;给出了文书,办好交接;旧等着三月初三正式上任了。
  县衙里师爷和文书都是有眼力劲儿的,连蓟城知府都老早来了小县城迎接个新上任的县令,他们肯定知道这新任县令来头不小了。
  李七这也是沾了宇文冷皇子身份的光了。
  而锦娘是个为人处事向来妥贴的人;怕李七初来乍到又是原天朝人,怕他被人给穿小鞋了,老早在蓟城就托人给知府大人和知府师爷送了了份大礼,到了小蓟县县衙,更是上至师爷下至普通衙役都有见面礼,所以人人对李七这一家人都恭敬有加,对即将上任的县令老爷更是赞不绝口。
  因为还有好几天的时间李七才上任,所以大家就决定在小蓟县陪着他一起到上任那一天再离开往北继续旅程。
  开始几天一家人还新鲜着,过了两天锦娘就觉得这里偏僻又不繁华,实在是无趣的很。
  师爷看他们百般无聊的神色就说过两天三月初一的晚上小蓟县与大旗县相交的沱江上有花灯和庙会。
  锦娘连忙打听,原来三月初一是当地未婚男女相约之地,看对眼儿了,男人给女人定情信物,上面会带有他的住址,这样如果女人也有意了就可以按照着地址上门求亲。
  锦娘一想这个不错啊,正好李七还单着呢,于是和几个丈夫一商量,决定大家三月初一那晚全体出动,顾长风又说到,如果有想给李七找妻子的心思的话就不应该这么多人一起去,一来这么多人看着李七肯定会不好意思,二来锦娘的这些个丈夫个个都是出众的,看上去比李七又大不了多少,去了不是抢他的风头。
  锦娘看看李三俊俏的乖模样儿,荣石绝美的外形,宇文冷英气逼人的气质,红飞扬勾人的桃花眼儿,想想觉得顾长风说的太对了,姜还是老的辣啊!
  一拍桌子决定,兵分两路,她陪着李三逛灯会相亲,他们逛庙会看杂耍买东西。
  宇文冷瞥了她一眼说到,"给我换男装啊!"
  "恩,锦娘,你换男装才好!"荣石也沉吟着说到。
  王莽和李三着两人傻里傻气的半天还没明白过来,一头雾水地问到,,为啥要换男装?"
  顾长风笑了起来,红飞扬桃花眼里也是盛满了嬉笑,"二哥三哥,娘子这样去逛灯会难道你们不怕她被别的男人勾走了?"
  这两人才恍然大悟,立即坚决要求锦娘换男装去。
  "好好,我换我换,到时候有女人看上我了要娶我你们可别哭啊!"锦娘调笑到。
  到了三月初一那天,吃了午饭,都去睡了个午觉,养足精神下午一家人准备出发了,锦娘最后一个出来,打扮成一个翩翩公子的样子,还摇着折扇。
  众人一看,不行,这不是明着抢风头吗,非逼着她重新换一件普通平常的衣衫,最后打扮成一个平常少年的模样,李三还把他头发挽成已婚男子的发髻,插上根普通的银簪子。
  可李七着该打扮了偏偏不打扮,这小孩精着呢,故意穿了件他最不打眼的衣服,因为大家都没和他说那里是变相相亲,所以也不好让他好好打扮,几人一想,再说就算李七没打扮那身份那脸蛋那身材体魄也在哪儿啊,也就没太在意了。
  李七知道就他和锦娘去灯会,其他人都去庙会还有些奇怪,荣石面不红心不跳地说到,"我们有事儿,又要带着三个孩子,没空管锦娘,你就看护着吧!"
  气地锦娘直瞪眼但也不能反驳什么。
  到了沱江灯会一看,还真热闹,许多人沿着沱江放灯,祈祷能和心上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大多数放灯的都是男子,好不容易有一些女子,不是大胖子就是丑啦吧唧的,连锦娘都看不上眼。
  她踮着脚使劲儿瞄漂亮年轻的姑娘,根本没注意李七已经在旁边的铺子上买了盏莲花灯放都放了。
  整整两个时辰过去了,锦娘也没看到合适的,刚刚有一个长相还不错的,一问,人家家里已经有十八个丈夫了,锦娘一听,这真是,尼玛李七嫁过去,翻牌子一月也轮不上两次啊,看看李七唇红齿白的样子她想想着他到时候光喝汤没肉吃,光想着都替他难受。
  最后两人走到河道另一头人少的地方坐下休息休息,也真是走累了,人太多了。锦娘刚想和李七聊聊他自己心中对未来家庭的憧憬和打算。
  忽然身后伸出只手来一把布巾蒙了她的口鼻,一股淡香味儿顿时涌进肺腔,她在昏厥的最后一眼看的是李七,他也是被一只手臂拿着布巾伸过来蒙了口鼻,刚想这是要摊上大事儿了,下一面已经没有任何知觉了。
  锦娘醒来的时候看看破开的屋顶上透露的天光似乎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天蒙蒙亮了。
  "锦娘,你醒了?"
  锦娘一看,自己被人抱在怀里,是李七,揉揉还有些隐隐发昏的头,看看四周象是在一个柴房一样的地方。
  看到她醒来李七终于松了口气。
  "李七。"
  "咱们这是遭什么人把咱们迷了啊!"
  只要人没事就好,这才爬起来看看着是哪里,可这个黑柴房似乎没有窗户,一个小门从外面锁得严严实实,锦娘从门缝看外面,似乎在个什么山脚下似的,外面一荒地,一个人都没有。
  "李七,别怕啊,我想想,我想想该怎么办,怎么办?"锦娘蹲在稻草上慌乱地说着,她还当李七是小孩子呢。
  李七反倒一脸镇定,拉着锦娘的手,"没事儿,他们应该是绑架勒索的。"
  "你怎么知道,万一是……………〃锦娘担心地问到。
  "你看看你腰上的红布袋是不是没了,锦娘一看还真没了,看看李七,他腰上的红布袋也没了。
  那红布袋里装的都是参加灯会男子的家庭地址,锦娘还以为李七不知道呢,偷偷往他的红布袋里塞了县衙后院的地址。
  锦娘正准备说要是他们真的按照地址去勒索就好了,家里几个丈夫一定会想办法救他们的。
  可她还没说出口,李七一把捂住她的嘴,嘘了一声,竖着耳朵听外面。
  似乎外面有脚步声传来。
  锦娘瞪大眼睛看着李七,李七迅速在她耳边轻声说到,"咱们继续装昏迷。"说着就按下锦娘的身子两人挨着趴下。
  门被打开了,似乎两个男人的脚步,扑通两声,放下两个人似的。
  其中一个粗犷的男声说到,"妈…的,真是晦气,咱们俩就抓到四个,他们都抓了六个了。"
  另一个稍稍尖一点的声音说到,"数量多不一定有用,你看他们那几个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能有什么油水啊。咱们虽然只有四个但看得出来个个面红齿白的,说不定里面有富贵人家的呢。"
  "你说的也是,反正我一会儿就去按地址送信儿,要是富贵人家有钱赎咱就发财了。"
  "那要是咱们拿了钱真放了他们吗?"
  "傻啊,到时候还不高发了官府通缉咱们,咱们这营生就不能做了,放把火烧了这里,神不知鬼不觉的。"
  "哈哈哈哈。"
  李七和锦娘听了心惊胆战的。
  等那两个人锁了门,渐渐走远,锦娘慢慢坐起来,看着李七都要快哭了,这真是飞来的横祸啊。
  "别怕,我们一定活着出去。"李七淡定地拉着她的手说到,锦娘这一刻忽然才发现曾经在她面前奶声奶气的那个小少年如今真正是一个男人了,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的男人,她的心一下子定了下来。
  "恩,生活这样美好,我们一定要活着。"
  两人仔细看看另外两个人,似乎比他们衣着要华丽一点,李七看看屋顶,再看看角落里的几困柴火,走过去扒拉出一根最粗壮的木材,又把那昏迷不醒的两人外衣腰带都脱了下来一块块撕起来。
  锦娘一看也有些明白了,连忙走过去帮忙把这些已经撕成长条的布料头尾相连打结。
  李七看看她,两人相视一笑。
  最后这些布料结成一根结实的长绳子绑在那粗木棍上,李七往屋顶上破开的地方甩,甩了好几次,终于最后一次那木棍卡在了屋梁上。
  李七对锦娘说道,"别怕,在下面等着我。"
  说着慢慢拽着绳子一点点往上转,这实在是考验身体素质了,李七在空中象表演杂技似的,双臂双腿绷紧着,一下下往上提升自己的身体,全身绷得象古罗马角斗士一样曲线分明有劲。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终于上到屋顶了,微笑着对下面锦娘说,"锦娘,快把那绳子系在腰上我拉你上来。"
  锦娘赶紧系好了,抬头望着李七,"好了,快拉!"
  李七一点点把锦娘拉到屋顶,一把抱住了她,喘着的粗气喷薄在锦娘的脖子和面容上,他看着她双目炯炯。




☆、85大结局(中)

  第八十五章大结局(中)预谋已久
  "我们快逃吧!"锦娘催着李七。
  "不慌;看看四周的方向。"李七站起身来远目急眺,"这应该还是在小蓟县境内,那儿是沱江,那边是县衙,我们往那个方向走经过一个村子再向前有个大村子,再往左就到镇上了;咱们就能回家了。"
  李七这个时候真是庆幸自己在从江州到蓟城的路上好好研究了下小蓟县的地理知识。
  李七率先跳了下来,也又三米多高了;好在地下是草地,他一站定就仰头张手对锦娘说到;"锦娘,快跳下来,我接着你。"
  锦娘看着他年轻朝气的脸;深吸一口气往下一跳,李七虽然接住她了,但两人全扑倒在草地上了,李七搂着锦娘却笑了起来。
  锦娘却没心思笑了,"还笑,还不快逃!"
  李七想想那绑匪似乎还有同伴儿呢,站起来拍拍两人身上衣服说到,"他们还有同伴儿,说不定就附近,我们不能大意,咱们就装着游山玩水的样子。"
  "好,"刚要走想起来那屋里还关着两个男子呢,"那两个男人怎么办?"
  "先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又还昏迷着,只能等咱们回去报信儿再救他们。"
  锦娘想想也对,自身难保怎么救他们。
  两人装着一副纵情山水的样子,有说有笑地慢慢走了好半天的一段路,直到看到前面炊烟袅袅的村庄才心头大松。
  找到一户人家讨了口水喝,又和他们说在山脚下那柴房里看见有两个富家公子模样儿的人摔了没办法走下来,看他们是不是去帮忙救下来,说不定人家家人找上来一定会拿银子感谢他们的。
  村民一听似乎很热心就要约人去救。
  他们两人赶紧离开了继续上路。
  刚离开小村庄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午了,锦娘走得又慢,两人到那大村落的时候已经是旁晚时分了,看来今天是赶不回去了。
  两人都是又累又饿,特别是锦娘一向娇贵,看她脚都磨破了,李七也不愿意让她走了。
  "咱们就在这村里找个人家休息一晚吧!"
  "可咱们口音是外地的,身上又没有银子,谁会接纳我们啊!"锦娘发愁地说到。
  李七想想也是。
  锦娘这时候真是后悔自己昨天出门的时候怎么就不多带点银子什么的啊,李七是个向来不带银子的主儿,对钱更是看得开得很。
  "你身上一点银子也没有。"他问到。
  锦娘摇摇头。
  两人在村落里走了一圈忽然发现前面一户大户人家似乎在办喜事,三进的院子还带花园,象是个员外家。
  正噼里啪啦放着鞭炮呢。
  锦娘立马喜笑颜开,"李七,我有办法了,我们不但有地方住,还能混顿好吃的呢。"
  李七看着她兴奋激动的样子淡定地说到,"你是说去那家办喜事的混吃混喝?"
  "对!"
  "可咱们没有贺礼怎么进去啊!"
  "我有!"锦娘说着一屁股坐在大石头上,抬起脚腕,取下一根红绳子,那红绳子上系了一个青花的小瓷珠子。
  李七笑了起来,"那咱们再等等,等到上第四道菜那新娘新郎进了洞房咱们再进去。"
  "好,咱们就说是新郎的朋友,远道赶来。"
  两人进了那员外家,果然新郎新娘已经入了洞房,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满面红光地接待了他们。
  "请问,两位公子是………………"
  "您是世伯吧,我们是元秋在蓟城的朋友,听说他今天结亲专门赶过来贺喜,想不到还是来晚了,还请世伯见谅。"说着盈盈一拜,十分有礼的样子。
  锦娘适时地地上这个锦瓷小珠子,"世伯,我们两人一起送的,希望他的妻子能满意!"
  那中年男人本来看他们衣着普通又是空手的只是一般客套,等看到这颗瓷珠顿时对两人刮目相看了,还真是个识货的,锦娘还深怕他不识货呢。
  那人立刻安排了酒席上座位,两人入坐。
  锦娘低声问李七,"你怎么知道那新郎叫元秋?"
  "我看了别人的请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