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淫贼到侠客-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儿,丁鱼脸红着进了屋里,对大家说道:“你们都先出去吧。我要跟顾影姐姐说说悄悄话。”
    君临风无奈,把其他人都叫出屋外去。出来以后,他望着温子君。温子君笑了笑,耸耸肩,却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房门开了。
    丁鱼依然红着脸。她向温子君点点头,笑了笑。温子君亦报之以笑。
    君临风看到两人在打哑谜,忙拉着温子君要问个究竟。
    温子君却摇摇头,对他说道:“君兄,你先把王进他们安顿下来。然后再来这里吧。”
    君临风只好压下心中的疑问,拉着王进他们出去了。
    温子君进去。见到顾影还是坐在橙缘旁边。她正低着头,脸颊绯红,双手不断捻着裙摆。
    “顾姑娘,你可要想清楚哦。”温子君轻声说道,“你真的决定了吗?”
    顾影抬起头来,用坚定的目光望着温子君,然后用力地点点头。她的脸更红了,宛如天边的彩霞。
    这时,君临风转回来了。
    温子君把心里的想法说与他听。
    原来,要想把橙缘体内散乱的内力导引出来。目前唯有用阴阳双修进行乾坤心法的修练,才能做到。但是,由谁来做那个引导者呢?
    引导者自然须是女子,并且要会乾坤心法。最重要的是,她要愿意牺牲自己。
    当下最符合这个要求的,便是顾影。虽然她不会乾坤心法,但不是问题,关键是她是否愿意。
    经过丁鱼的解说,顾影含羞且坚定地答应了。
    不过,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君临风自然知晓,然后他出去了。
    温子君转回对顾影问道:“顾姑娘,我问你。你喜欢橙缘吗?”
    顾影望向床上的橙缘,一手轻抚着橙缘头上已经长出来的黑发。幽幽地说道:“我不知道以前是怎么生活的。当我有一天,突然头脑都清醒了。可是以前的所有人所有事,我全都不记得了,但我还记得他。记得他身上的淡淡的檀香味,记得他诵经时的声音,记得他看我的眼神……我记得他的一切。如果说这就是对一个人喜欢的话,那么,我喜欢他。是的,我喜欢。”说到后面,愈见坚定。
    温子君听后,心里慨叹万千。
    人生真是奇妙。他当初只不过是把顾影暂寄在断玉坊罢了,却没想到,橙缘与顾影会由此擦出爱的火花。
    橙缘,尘缘。
    或许,他的师傅当时赐他法号为橙缘,是希望他能了断尘缘。
    谁曾料想,他最终却续写了一段尘缘。
    温子君轻声道:“既然如此,顾姑娘,拯救你所喜欢的人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你不必为此感到难为情。如果你这样扭扭捏捏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拯救橙缘哦。”
    顾影一听,脸色一整,又抬头望着温子君,说道:“是。我不会再这样了。我会尽全力的。”
    “那好。你先休息好。今晚我们再来。”温子君说完,便与丁鱼出去了。
    当晚,温子君与丁鱼再次来找到顾影。
    顾影在顾家庄时,虽然练过一些功夫,但是极为有限。
    温子君毫不迟疑地直接拍散顾影体内极微的内力,给她喂了一粒洗髓丹,然后由丁鱼护法,他则耗费内力,强行替顾影练功。
    经脉的扩张,让顾影痛苦万分,但她强忍住,并且意念随着温子君地输入的内力运行的方向,一遍又一遍地咬紧牙关。
    她知道,自己的痛苦,会换来另一个人的平安。
    温子君有点虚脱地撤回了按在顾影身上的手。
    顾影此时正一脸平静地打坐,吸收了洗髓丹的药力,加上温子君输送进来的精纯内力,整个人都已脱胎换骨。脸上隐隐有流光闪动。全身似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湿漉漉的。她的内力,可以说是从不入流一下跃升至中层高手的地步。
    如此过了七天。顾影每天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打坐上。她必须学会控制体内的内力,可以随所欲地控制内力的运行。控制越熟练,到时对橙缘就越有利。
    第八天,温子君检查了顾影控制内力的情况,觉得可以进行拯救橙缘了。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再拖了。
    顾影听说可以进行了时,却又一脸绯红,神情扭捏。
    温子君甚是奇怪。
    顾影突然拉着丁鱼躲到一边,说起悄悄话。
    后来丁鱼告诉温子君,原来顾影她尚未经人事,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阴阳双修。丁鱼只好吃笑地详细说了一遍。
    第九天,顾影进去拯救她的爱郎……()
第028章 斩马之刀
           温子君给君临风的信,主要就是想君临风帮他重铸那些次品的兵器。
    君临风自然是不会推却,反而甚为积极地进行此事。他把龙泉的铸造师都集中起来。这些铁匠把他奉为铸造兵器的大师,加上常常到断玉坊听他讲授锻钢炼铁的心得,一听到他的召集,自然纷纷前来。
    君临风告诉他们,说平南将军要重铸一批兵器,而他们便是将军钦点的兵器铸造师。
    龙泉的铁匠们平常都是打造一些零零散散的铁器,哪曾完成过数量如此庞大的铸造工程?他们都纷纷表示愿意铸造这批兵器。而且,这样刚好可以实践实践君临风讲授的冶铁技术。
    但铁匠们的铸造坊都是东一处,西一间的,过于散乱。于是,君临风又让他们都沿着剑池湖重新搭建了自己的铸造台。建好后,便都一一开工铸兵器了。
    君临风带着温子君到各处的铸造坊去走走看看。他叫铁匠拿了几把已经铸好的刀给温子君检查。
    温子君接过已经铸好的刀,发现这刀与原来的刀已经有所不同。
    刀柄比原来的要长一倍,约有一尺,就连双手握上去亦还有余。
    刀身长三尺七寸,刃宽寸半。刀身如剑身,都是等宽的。只不过一面是钝的刀背,一边是锋利的刀刃。刀尖处呈弧线,从刀刃渐渐弯出一直到刀背。这道弧线极其玄妙,暗合天地至理。
    整把刀闪着森森光芒,甚为沉重,单手不易握稳,双手却又可轻松提起。当然,只要勤加练习,单手亦可挥洒自如。
    君临风边拿起一把尚未重铸的次品长刀。一边介绍道:“重铸的刀,乃是效仿了匈奴与东瀛的长刀,吸收了他们的长处。既可单手舞动,又可双手使用。最重要的,其非常适合军队使用,兵士们手持此刀,威力更大。我们互砍试试吧。”
    温子君点点头,一手挥刀就斩向君临风。
    君临风亦不示弱,把手中的长刀迎上去。
    咣当一声,君临风手中的长刀应声而断。温子君手中的新刀却安然无恙。
    温子君用赞赏的目光望着手中的新刀。
    此刀比之刚从兵部领出来的那些次品兵器来,不知胜过多少倍。
    君临风自豪地说道:“此刀可以一刀斩下马头!故称之为斩马刀。不知秦兄意下如何?”
    “斩马刀!”温子君重复了一遍刀名。点头道,“很好!马都能一刀斩落,人就更不用说了!”
    王进他们亦拿了一把斩马刀,当场就舞了起来。看上去甚是满意。
    “不过,”君临风又说道,“如今面临一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温子君问道。
    君临风说道:“因为秦兄运来的均是次品。经过重新锻炼以去掉杂质以后,已十去三四。如果想要铸造同等数量的兵器,只怕是无法为之了。”
    温子君沉吟一会,点头道:“的确如此。只是,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来足够的铁矿呢?”
    君临风听了,却胸有成竹地笑道:“剑池湖附近有座西山,山上正好盛产铁矿。只是要把铁矿取来,却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啊。”
    “这倒是一个问题。“温子君点头沉思道,“这样好了,人由君兄负责去找。钱嘛,就由我来出好了。如何?”
    君临风听了,笑道:“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钱。人嘛,你看这些铁匠,只要他们每人从家里叫来三五个亲戚朋友来,便已足够了。只是,秦兄有那么多钱么?”
    温子君笑道:“你就尽管放心吧。我等会就叫谢天回杭州去取银两,包你够用就是了。”
    要说温子君最不用担心的,便是钱的问题。
    绿柳庄早已积下无数财富。如果不够,郑园应该可以提供一些,再不够,黄河帮也可以提供一点。还不够,那就文侯府了。
    君临风听了,乐道:“好!有秦兄这句话。我明天就找人去挖铁矿!”
    温子君又说道:“既然就近便有铁矿,那你可多替我打造一些其他的器械。”
    君临风应道:“秦兄就尽管说出来!”
    温子君又暗自计算了一番,说道:“十万把斩马刀,五万长枪,三万铁弓箭,二万铁盾。”顿了一下,他又问道:“不知君兄可曾见识过诸葛弩?”
    君临风答道:“只是耳闻,未曾见过。”
    “嗯。”温子君说道,“此弩劲力比之普通铁弓大数倍,射程远,且命中率奇高。如果那三万张铁弓能够换成诸葛弩,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待君临风说话,温子君又道:“对了!上次丁鱼她们缴获了不少的诸葛弩,正好可以借几张过来研究研究。”他知道君临风要说什么。
    君临风听了,说道:“如此甚好。只要有实物,便可以仿造。”
    温子君摇头道:“不!我不单是叫君兄仿造,而是希望君兄研究了后,能够造出比诸葛弩更厉害的弩箭出来!”
    君临风能够吸取外族的优点铸成斩马刀,可见他对于设计武器有极高的天分。因此,温子君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君临风听了,眼睛一亮,心里亦不由怦然心动。
    如果真能如温子君所说,造出比诸葛弩更厉害的弩箭,的确是一种壮举。
    “对了。不知如今铸有多少斩马刀呢?”温子君问道。
    “以往都是每个铁匠各自为政,一天最多是打造一把刀剑。此次把他们召集起来后,我给他们分了一下工。擅长冶铁的治铁,工于浇模的浇模,精于锻打的锻打,淬火,打磨……全部各尽其材,极大地提高了铸刀效率,并且还可以相互调用,哪里人手不够,便可以调多些人过去。这样下来,一天可铸刀三四千把左右。”一提到铸刀,君临风便有如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到目前止,大概有四万把斩马刀已经铸成。”
    温子君叹道:“进度还是不够快啊。”
    君临风点头道:“目前他们也是刚刚接手,还不够熟练,再过十天半月,进度应该更快。并且,目前外地也还有一些铁匠正赶来。”
    “那也只好如此。该回断玉坊了,明日我将赶赴岭南。这里的一切就全交给你了。”温子君说道。
    君临风说道:“你就放心吧。定不负君所托。”
第029章 墨黑之剑
        回到断玉坊,温子君他们一进门,便见到了橙缘。
    面如冠玉,目光深邃如见不到底的大海。但其举手投足之间,却又暗含天理至道,全身的精气神均已内敛。
    如果在以前,王进他们眼里,橙缘宛如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见过温子君后,他们知道这样的人更是高手。因为温子君几乎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比橙缘还高一个境界。
    见到温子君他们进来,橙缘的脸不由脸红起来,神情变得忸怩。
    他的身旁是顾影。
    此时的顾影比之先前简直判若两人。本来为担心橙缘而显得苍白的脸,已经有若盛开的桃花,艳红艳红的。眉头不再紧皱,双眼也没有焦急,恐惧,彷徨,眉如远山,双眼如水。
    神情之间,还有一丝淡淡的疲累。可见她为了救橙缘而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忍受了多少痛苦。但顾影全都咬牙挺过来了。如今,她依然黏着橙缘,望向他的目光如秋水般含情脉脉。
    顾影体内的内力,亦是再上一层楼,已经达到一流高手的地步。
    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容器。橙缘与顾影就像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容器。因此,顾影体内的经脉装到一定的内力时,便再也装不下。剩下的,全都装在橙缘体内了。本书转载16K文学网16k。cN
    练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拓展身体这个容器的储存量。
    橙缘连忙甩开抓住他的玉手,站了起来,慌道:“秦兄,君兄,呃,这个……”他虽是个极为聪明之人,但在中规中矩的少林寺长大。口才却是极差,一紧张起来,便语无伦次了。
    温子君与君临风相视一眼,然后都大笑起来。
    君临风笑道:“我说橙缘啊,没想到你一个和尚,却比我还心急,居然就抱得美人归了!”
    橙缘更是局促。顾影却啐了一口君临风,怒气中更见娇美。
    温子君笑道:“橙缘兄已经无恙了吧?如今看来,内力更为精深了。”
    这也是以阴阳双修修练乾坤心法的好处,那就是体内本有的内力不会消失。会渐渐融化成乾坤心法的内力。
    橙缘所练的易筋经,乃是少林寺内功心法的顶峰。因此练习乾坤心法时,更不易流失本有的内力。
    橙缘轻咳一声,答道:“让秦兄费心了。我已全好。乾坤心法真是博大精深啊,就连易筋经也有所不及。”他哪里知道,乾坤老人创此心法时,正是吸收了易筋经的精华。
    “我当时从少林寺下山时,方丈曾说我会遇到尘世之事。看来。还真是应了他的话。”橙缘深有感触地说道,“而尘世之事,只怕就是她了。”说着,用温柔的目光望向顾影。
    但他神情似有所失落。少年时就立下的要成为得道高僧的理想早已根深蒂固,要想一时完全撇开,这是不可能的。
    温子君又笑道:“正所谓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便有。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入世或出世呢?有句话说得好啊——‘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
    橙缘听了,猛然醒悟。向温子君行礼道:“秦兄此言,犹如棒头一喝,橙缘受教了。不错,只要心存佛心,身处何处不是佛呢?”
    温子君却推辞道:“橙缘兄谬赞了。”
    君临风插道:“好了好了。你们就不要在此说什么佛理了。橙缘既然已安然无恙,我们怎么也要庆祝一番!”
    ……
    剑柄长半尺,剑锷是一个龙嘴,剑刃有如龙嘴里吐出的舌头。剑刃宽不及一寸,只有寸之七分。刃长三尺三,通体黝黑。却不时泛着幽幽蓝光。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魔力。剑脊不是突出来地棱角,而是凹下去成为一道血槽,剑尖呈三角锥形,棱角分明。
    这便是君临风以玄铁之精与天外飞石亲手铸造出来的剑,君临风通称为墨剑,一共铸造了九把。
    温子君,君临风,橙缘,丁鱼,顾影各自配了一把墨剑。东方鸣须配一把,还要送一把给郑弈。余下两把,由君临风暂存。
    “怎么不把东方鸣也一起叫来?也让我们见见他啊。”君临风听到温子君说了关于东方鸣的一些事后。
    “那可不行。他另有事情要办,我拜托他的。”温子君应道,“要见面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
    温子君找来谢天谢地两兄弟,交给他们两件事。
    谢天速回杭州,一是回绿柳庄向何风阳要银两,温子君已经写好了信;二是到杭州知府带十把诸葛弩回龙泉,温子君亦交给他那块六扇门客卿的铜牌。
    谢地则带着两把墨剑,一把送至苏州郑园,亲手交给郑弈;一把送至京城,亲手交给东方鸣。
    交给东方鸣的,除了墨剑,还有一套剑法,便是乾坤八剑中的离剑剑法。离在八卦中属火,居于南方,又称火剑。
    乾坤八剑的其他剑法,他都分给众人。
    君临风的是震剑剑法。震在八卦中属雷,居于东方,又称雷剑。
    橙缘的是艮剑剑法。艮在八卦中属山,居于东北方,又称山剑。
    顾影的是兑剑剑法。兑在八卦中属泽,居于西方,又称泽剑。
    丁鱼的是坎剑剑法。坎在八卦中属水,居于北方,又称水剑。
    乾坤八剑的每一套剑法都有不同的运行方式,虽然同是乾坤心法,但内力流经的经脉有所不同,便会产生出不同的威力。
    火剑雷剑乃是主攻,山剑泽剑主守,水剑却可攻可守。
    温子君已经可以连续使出乾坤八剑中的六剑。如果能够配以八卦游龙步的最高境界八部天龙的话,威力极大。只可惜,八部天龙这般境界他还并未练成。
    橙缘与顾影本欲一起前往岭南,但温子君让他们留在龙泉帮忙教导龙凤小队的十六个少年。也可以让顾影能够安心练武,不要像如今一般眼高手低的。
    温子君跟丁鱼,带着王进与李尚东奔赴岭南。
    与他们随行地还有四万五千把斩马刀。
    程力的大部队应该已经差不多到达目的地了。
    温子君要赶上前去,开始顺利新兵。()
第030章 新兵训话
          岭南,五岭之南也。
    五岭者,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庆也。
    秦始皇帝征百越,置四郡,始为华夏之属。后赵陀据险立国,国号南越。因此,岭南又称南国或南越。
    岭南的雷州半岛,与琼州海峡接壤。
    岛尖有两处驻军之地,一为海安,一为龙塘。
    其一海之隔便是琼州的最北端——琼山。
    安伯胥将军剩下的十二万军人便分驻两地。
    温子君在程力的大部队刚踏入岭南地界时,便赶上了他们。
    程力一路带来的新兵,温子君并没有让他们赶赴海安或龙塘,而是驻扎在离岛尖尚有近几十里的官昌。
    “……所谓‘治众如治寡’也。即是以五为伍,二伍为火,五火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禆,二禆为军。无论十百千之数各有统制,一知相应,一气相贯,如亿万丝为一缕,曲绾直引,无不如意,不见一丝之异。”上官袭明滔滔而谈,“此整而不乱之兵,而大将总其纲领,达到以简驭繁之功。全军从将至兵每人都明确自己的岗位和与上下左右间的关系。制定则士不乱,届时便有治众如治寡之效。”
    平南将军帐中,温子君与副将正一起探讨如何治军。
    上官袭明便是温子君在皇帝面前点将,除了燕京三英外的第四员副将。他面色白暂,五官清秀,身形稍瘦,看上去有点弱不禁风的感觉。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极其有力,又让人不敢小觑于他。
    温子君虽然对行军打仗之类的兵书有所涉猎,但并没有深入研究。燕京三英亦比温子君要强一些。因为他们的父母都曾逼着去熟读各种兵法之类的书籍。
    上官袭明当属其中对兵书最有研究。《孙子兵法》、《吴子》、《六韬》、《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诸多兵书,都曾下过苦功。
    温子君沉吟一下,问道:“那么,非要以五为伍么?可否改以其他人数?”
    上官袭明一愣,以五为伍,乃是兵书一直强调地。他也一直认为军队的最小团队便是五人,从未想过要改变最小团队的人数。
    还未等上官袭明回答,程力亦说道:“刚才上官副将所说的以伍、火、队、官、曲、部、校、禆、军,以此统领全军。可是末将所知道的,乃是伍、队、旗、哨、司、营、师来统领全军。这二者。有何不同呢?”
    上官袭明想了一下,说道:“温将军所言。末将并未细究,但一伍里,想来应该可以增删人数吧。至于程副将所说的,其实只是名称不同罢了,都是以什伍为基础,同一道理也。”
    “嗯。”温子君默想一下。说道:“这样吧。上官袭明,军队的编制就由你来负责。不过,我们应稍作修改。即以八为伍,四伍为曲,五曲为队,二队为旗,二旗为营,二营为校,二校为师,二师为军。”
    程力又接道:“此外,还要设定号统手、鼓手、旗手、大夫、马夫、认旗手、木匠、铁匠等人选,各司其职,组成完善的作战系统。这才有资格到沙场与敌人决雌雄。”
    温子君听了,说道:“这个我们退后一步再说。安伯胥将军的旧部应该都有这些人。”
    此时,王进与李尚东二人进来。
    李尚东行军礼道:“禀将军。十万新兵已经集合完毕,以郡县为单位。”
    王进接道:“将军是否要前去训话?”
    温子君点点头,说道:“正是。我们这便出去。”
    出了将军帐,外面是一片宽阔无比的沙滩,再远处,便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属雷州湾海域。
    沙滩呈南北狭长分布。北边是军营。如今所有新兵都已经聚集在南边。
    沙滩的西边搭起一座将台。已颇具规模,但尚未完工。不过,亦可将就使用平南将军与四名副将均是一身戎装,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将台。
    台下便是十万新兵。
    新兵才刚刚进到军营。他们昨天还是农民,铁匠,木匠……有些甚或是地痞流氓。
    十万新兵里,大部分都不是自愿前来地。
    他们站在台下,还是稀稀拉拉的,没有一点军容军纪。
    温子君他们,也是才刚刚提拔上来的大将。对于如何训练士兵,就连自己都尚不清楚。除了从兵书中获得一些经验,其他什么实践经验一点也没有。
    温子君虽无实战经验,但也知道军队要打仗,必须师出有名。
    古人谓之义战。要军士们为了正义而战,才能够战胜敌人。
    温子君上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