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紫[完结]-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父不住地点头。也不管庞银楼和庞锡楼同意不同意,直接找人盘了出去,凑了二万两银子。送到了西窦。
    庞银楼和庞锡楼踢了庞金楼家的大门。追着他打。
    庞寄修的妻子陈氏抱着肘在一旁嘿嘿地看戏。
    庞寄修气急败坏,朝着陈氏吼道:“你还不敢帮着把二叔和三叔拉开!要是我爹有个三长两短的,我立刻休了你。”
    陈氏根本不怕。
    庞寄修每天不说两遍休妻就不痛快。
    她拖着庞寄修衣领回了屋。
    “就庞昆白做的那点事,窦家没有把他打死已是手下留情了。你还想让我帮你们打架,想得美。”陈氏不齿地道。喊了丫鬟收拾箱笼,“你和我回娘家去住几天,等这件事了了再回来。”
    庞寄修拂袖而去。
    却被陈氏一把抓住了他的后衣领,将他从门边拎到了堂屋中间。
    “我和你说正经的,你要听进去才行!”陈氏板了脸,一双铜铃似的大眼睛透着凶光,“立刻跟我回娘家去住几天。我娘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说挺想女婿的。”
    打又打不过,骂人家不在乎。
    庞寄修直跺脚。
    陈氏嘻嘻地笑,挟持着庞寄修出了房门。
    庞银楼的老婆正躲在前院蹬仰窝:“庞金楼你这个王八蛋,你挑唆着爹把我们家的铺子卖了,我们拿什么给昆白看病啊!可怜我的昆白,像个活死人一样了……”
    庞寄修急了,指着庞银楼的老婆道:“你看!”
    “有什么看的。”陈氏头也不回地往外走,“死了就死了,他这种人,活着也是占着毛坑不拉屎,白占地方!”
    庞寄修气得说不出话来。
    陈氏抬手将他塞进了马车里。
    她的丫鬟跳上车辕,扬着鞭,马车骨碌碌地驶出了庞家。
    窦昭自然是不愿意王映雪回来的。
    眼不见心不烦!
    她让素心给庞家的人传话:“这两万两银子是赔给我们的,若是想让我在父亲面前帮她说好话,让他们再拿五千两银子来。”
    庞家叫苦连连,却不敢不应,找放印子的拿了五千两银子送过来。
    窦昭写了封信给父亲。说内宅没有女主人会惹人说闲话,既然现在是高升家的主持中馈,还是把王映雪留在身边,以后让她少在亲戚间走动就是了。而且自己实在是不想和王映雪共在一个屋檐下。
    窦世英却是铁了心把王映雪晾起来,他同意将她留在京都,却提出让窦明回真定,由窦昭管教。
    窦昭不答应。
    窦世英直接将人送了回来。
    十岁的窦明眉目清婉,身材纤细,已隐隐露出几分身弱扶柳般的软弱。只是此刻她雪白的小脸绷得紧紧的,大大的杏眼中仿佛有团火在烧,像朵带刺的玫瑰而不是临水而开的水仙。
    “你别以为我喜欢你回来,”窦昭坐在正房厅堂的太师椅上,淡淡地道,“你要怨,就怨庞家好了,用不着冲着我发脾气。”然后指了指栖霞院的方向,“你以后住在西跨院,我把杜宁拔给你使唤,你想什么折腾都行,只要不闯到我正院和打扰到东跨院的崔姨奶奶就行了。”说完,她站起身来,“走吧,我带你去给崔姨奶奶问安!”
    姐姐冷漠的眼神,从容的举止,还有那种世事尽在掌握中的绝对自信,让窦明霎间有种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让她不敢乱动的同时也生出噬心的忌恨。
    “你凭什么指使我!”她忍不住捏着拳头尖叫,口不择言地道。“她不过是个姨娘罢了,你休想我去给一个姨娘问安。”
    窦昭站定,冷冷地看着她,一言不发。
    一个嬷嬷打扮的妇人忙上前捂了窦明的嘴:“四小姐,您。您不要见怪。五小姐这是气糊涂了。不,她不是气您。是气老爷……”她额头上冒出细细地汗来。
    窦昭认得她。
    前世,她是窦明去京都之后,王许氏给她找的管房嬷嬷。姓周。和许家有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她对窦明很忠心。把窦明屋里的事管理妥妥贴贴的。
    没想到今生又见面了。
    她笑了笑,对在周嬷嬷怀里挣扎的窦明道:“你不要自取其辱。这一次,我只罚你花厅里跪半个时辰,如果还有下一次。我就让你北楼祠堂的院子里跪两个时辰。你要是不相信,就试试看!”
    窦明瞪着她。
    窦昭吩咐周嬷嬷:“你把她放开。这可不是王府。这里是窦家。上有伯祖母,下有侄女。我如果不教训她,她这样张牙舞爪,只会坏了自己的名声,把自己弄得无人理会。”
    周嬷嬷连连点头。
    窦昭就听见她低声地劝了窦明一句“好汉不吃眼前亏”,慢慢地松了手。
    窦明果然不再作声。
    窦昭和她去了祖母那里。
    都是她的孙女,祖母看见窦明很高兴,拉着她的手不住地问她路上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让红姑把屋子里好吃的东西都搬出来给窦明吃。
    窦明压根就不喜欢窦家,更瞧不上祖母的吃食,可看见窦明笑盈盈地站在一旁却目露威慑,她勉强地敷衍着祖母。
    祖母看着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让窦明回去休息之后对窦昭道:“你父亲把她送回来,多半是不想王氏把她养歪了,有些事,你这个做姐姐还要多多担待才是。”又劝她,“今生是姐妹,来世未必是姐妹,这也是你们的缘分。”
    窦昭很想说她已经和窦明做了两世的姐妹了……但她不想祖母担心,还是恭敬地应喏。
    祖母就笑着抱了抱窦昭,道:“我知道我们寿姑是个大度、明理的好孩子。”
    她也这么觉得。
    要不然,她刚才说话就不会那么客气了。
    念头闪过,她哈哈地笑起来,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回到屋里,窦昭把家里的大小管事都叫到了花厅,把家里的人事重新分配了一下。
    家里的灶上的、浆洗房的、马房、轿房甚至是值夜的婆子全都一分为三,东跨院的人服侍崔姨奶奶,正院的人服侍她,西跨院的人服侍窦明。东跨院和正院的人由高兴管,西跨院由周嬷嬷管,包括公中的开支也是如此划分的。
    周嬷嬷非常的惊讶,犹豫地喊了声“四小姐”,就被窦明挡住了话题:“你是祖母给我的人,有什么担当不起的?”然后又对窦明道,“算你识相!”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和窦昭说话。
    满屋子的仆妇都露出惊恐地低下了头,一时间屋子里落针可闻。
    窦昭端起茶盅,用盖碗轻轻地拂着浮在茶盅上面的茶叶,手上的翡翠镯子叮叮作响,如同敲打在人心上的擂鼓,气氛压抑而沉重。
    “窦明,你的膝盖疼不疼?”窦昭轻声问她,“你是不是还能跪半个时辰?”
    窦明脸上闪过一丝狼狈之色。
    给祖母请过问后,窦昭就让她去花厅里罚跪,她不以为然,却被窦昭身边的一个丫鬟强拽到了花厅里,跪了半个时辰,她到现在膝盖还隐隐作痛。
    “窦明,”窦昭道,“我把你当妹妹,让家里的仆妇把你当小姐,可你若是不尊重这份尊重,我也可以把你当成是陌生人,家里的仆妇也不必敬着你了。”
    窦明望了窦昭身后的素心一眼,噤若寒蝉。

    ☆、第九十七章 碰见(粉红票840加更)

    窦昭私底下摇头:“以后还不知道要给她收拾多少烂摊子呢?”
    这样的话素心自然是不敢搭腔的。
    她服侍窦昭换了件衣裳,然后和窦明一起去了二太夫人那里。
    二太夫人看见窦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来了”,
    或者是小时候被二太夫人管束过,窦明在二太夫人而且十分的乖巧,恭恭敬敬地喊着“伯祖母”,问二太夫人腰酸的毛病好没有好一点,她这次给二太夫人从京都带了一种膏药来,据说对腰酸特别的有效芸芸,硬是把冷着脸的二太夫人说得满脸是笑。
    窦昭在旁边看了撇嘴。
    窦明还是和上一世一样,只要她喜欢,能让小猫小狗都喜欢她,可要是脾气来了,就是天王老子也照样的闹腾。
    二太夫人就拉了窦明的手问她这几年都读了些什么书,针黹女红如何。
    “跟着大舅母读了《女诫》、《烈女传》、《孝经》。”窦明笑容甜美,“针黹还没有开始学,但我喜欢弹琵琶,大舅母就请了个人教我,这次也跟着我一起回了真定。”
    算她聪明,没有提外祖母。
    若是她敢提王许氏,二太夫人恐怕当场就要翻脸。
    说起来,二太夫人在窦家当老祖宗当的时候长了,忌妒之心日强,听不得旁的声音,容不得旁的人了。
    窦昭思忖着,就听见二太夫人对她道:“寿姑,你的针线好,明姐儿既然回来了,针线上的事,你得好好指点指点她才是。”接着又夸了那几本书选得不错,说了一大通妇德的重要性。让窦阴眼底的阴霾越来越深,直到脸上闪过一丝不耐时,纪咏来了。
    看见窦氏姐妹,纪咏有些意外。
    看见纪咏,窦氏姐妹也有些意外。
    只有二太夫人。喜形于色。朝着纪咏连连招手:“这个时候,你不和蕙哥儿、芷哥儿在屋里歇热。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来,到我身边来坐。”不仅随手拿柄团扇亲自帮纪咏打扇,还催着丫鬟快端碗冰镇的绿豆汤进来。像是自己的孙子来了似的。不由让窦明恻目,强忍着才没有问这是谁。
    这家伙实际上也挺会讨老太太喜欢的。
    他从泰山回来,给二太夫人带了块石头,石头上的纹理乍眼一看像个寿星翁牵了头梅花鹿。二太夫人非常的喜欢,专程让人用紫檀木做了个架子。把石头供在了自己的小佛堂。
    窦昭望了一眼小佛堂的方向,二太夫人已指了窦明道:“见明,你还没有见过明姐儿吧?这是我们家老七的次女,一直跟着老七在京都,今天才回来。”又对窦明道,“这是你六伯母娘家的侄儿,你就随着寿姑喊纪表哥吧!”
    纪咏大方地给窦明行礼,儒雅谦逊,如翩翩佳公子。
    窦明曲膝行礼,显得有些惊讶。
    纪咏是来辞行的:“……家祖有个好友在保定府,这次出门,家祖曾嘱咐我去拜访。”
    二太夫人忙道:“怎么不过些日子再去?这几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语气中满是关切。
    “我准备过了中秋节和蕙哥儿、芷哥儿一起去京都。”他笑道,“我有几年没见到伯父和父亲了,又正好可以随着蕙哥儿和芷哥儿一道去拜访拜访姑父。”
    窦昭从纪氏那里听说过,纪家目前入仕的有六个人。除了纪咏的伯父在工部任侍郎,父亲在通政司任右通政,还有几个堂伯和堂叔都外放各地,或是做知府,或是做按察使,或是做布政使,前程都不错。这本应该是窦家最大的助力,但因纪、窦两家政见不同,纪咏的伯父也有意宣麻拜相,两家反而走得不太亲。但能有这样并驾齐驱的姻亲,颇此间却也不由高看一眼,并不影响两家私下的交往。
    “去京都看看也好。”二太夫人笑呵呵地说着,吩咐贴身的嬷嬷去拿些藿香丸、仁丹之类的药丸给纪咏:“天气太热,带在路上用。”
    纪咏连声道谢。
    二太夫人还不放心,拉着他的手这啊那啊的嘱咐了半天。
    待到回去的时候,窦昭发现窦明悄悄地问二太夫人身边的丫鬟:“纪家表哥好像很得叔祖母的喜欢?”
    “那是当然了。”那丫鬟满脸的艳羡,“您别看纪家表少爷年纪小,可人家是南直隶的解元郎呢!太夫人怎么能不喜欢?”
    窦昭发现窦明的眼睛闪了闪。
    每当她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露出这样的眼神来。
    重活一世,难道窦明的目标会从王楠转移到了纪咏身上?
    她一直认为,窦明未必喜欢王楠,不过是王楠是人人称道的青年才俊,前程远大,最得王家的重视,却喜欢上了气质高华的高明珠,她心有不甘而已。
    窦昭前世王楠趴在高明珠棺材上无声痛哭的情景……
    如果窦明因为纪咏的出现而转移了视线,未必不是件好事!
    相比王楠,纪咏有主意多了。
    窦昭思忖着,和窦明在二门口分了手,一个去了东跨院,一个去了西跨院。只是她刚刚踏进院子,就看见三、四个被分配在了西跨院的管事嬷嬷正围着红姑说着什么,见窦昭进行,几个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
    “四小姐,您还是让我们到东跨院来管事吧?”
    “是啊,四小姐。我们都想到东跨院来做事,就算是不管事当值也行啊!”
    窦昭冷冷地问她们:“五小姐是当着其他人的摔脸色给你们看了?还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惩罚你们了?”
    几个管事嬷嬷都低下了头。
    “这样的话,我再也不想听到。”窦昭训道,“你们万事只要照着规矩来,就没人能为难她们。可若是你们若是不守规矩,就是到哪里当差也是一样的。”
    几个人战战兢兢应是。
    窦昭昂首进了祖母的屋子。
    红姑欲言又止。
    窦昭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可不管怎么说,她也是这个家的主子之一。我要收拾她就收拾她,还用不着让这些迎高奉低的人作贱她。”她说着,语气微顿,继续道,“而且这样。最容易把家里的风气带坏。”
    想当初。她在济宁侯府管家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把这风气扭转过来。
    红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是我想左了。”
    窦昭揽了红姑的肩膀:“不是你想左了,是你的心向着我。”一句话把红姑说的眼泪都出来了。
    几个人笑嘻嘻地进了祖母的内室。
    ※※※※※
    窦明只带了十几个箱笼回来。照她的想法,等这风头过去了。母亲自己会想办法让她回去的。她用不着带那么多的东西,因而栖霞院的陈设之类的都是从前的东西,没什么好收拾、整理的,周嬷嬷带着人不过半个时辰就将院子布置好了。
    待到窦明洗漱一番后。周嬷嬷半空中只留太阳的余辉,庑廊下凉风阵阵。她搬了个锦杌放在了庑廊,在庑廊下帮窦明擦头发。
    “窦家的景致可真漂亮。”她委婉地劝着窦明,“你一个人住一个跨院,可比在京都的时候宽敞多了。多好啊!”
    在京都,窦明住在王许氏后面的暖阁里。
    “京都居,大不易。”窦明是不允许任何人说一句她外家不好的,“真定是乡下地方,自然地大院宽了。”
    周嬷嬷顺着她的话说:“是啊!你就当是来这里消暑的,闲着没事和婉娘弹弹琵琶,读读书,要不就到处走走,多逍遥自在啊!”
    婉娘是教窦明弹琵琶的师傅。
    这个窦明倒没有反驳。
    等周嬷嬷去给她张罗晚膳的时候,她悄悄地吩咐贴身的大丫鬟季红:“你帮我打听打听纪家表哥的事。”
    季红笑着应了。
    窦昭立刻得了消息。
    她对素兰道:“你留情她就是了,别做出什么乱七八糟让人笑话的事来。”
    素兰笑嘻嘻地点头。
    窦昭就跟宋与民商量,以后每天早上抽出半个时辰给窦明讲《论语》。
    在别人家坐馆,通常要都两、三个,甚至是七、八个学生,给小的上完了课再给大的上课,在窦家坐馆,他只用教窦昭一个,又没有举业上的要求,早就闲得发慌,能再添个学生,正好打发时间。
    “那就每天早上给四小姐讲完了再给五小姐讲吧?”宋与民立刻就答应了。
    窦昭知道他每天还给宋炎讲一个时辰的课,道:“会不会耽搁宋炎的功课。”
    宋炎父母早亡,虽然吃百家饭,却囊萤映雪,一心向学,宋与民可怜他小小年纪没了父母,又看重他家境贫寒志气不馁,这才把他带在身边的。
    “没事。”宋与民笑道,“我下午给他讲课也是一样。”说到这里,他迟疑道,“有件事,我倒想求求四小姐……”
    窦昭忙道:“求不敢当,您是我的老师,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就是。”
    尽管这样,宋与民还是想了想才道:“宋炎年纪不小了,一直跟着我读书。我于诗琴书画上有所造诣,这制艺八股却是……”他嘿嘿地笑道,“自己都没能金榜提名,更不要说宋炎了——我想让宋炎到窦氏家学里上课,不知道四小姐能否帮着跟三老爷说一声。”
    窦氏家学本就希望纳天下英才教之,何况宋炎为人品行端正,就凭这一点,足以让杜夫人答应了。
    “术业有专攻。宋先生喜欢诗琴书画,所以举业上没有花心思而已。”窦昭恭维了宋与民几句,承诺明天一早就去跟三伯父说这件事。

    ☆、第九十八章 挑拨

    宋炎去了窦氏族学附学,宋与民负责教窦昭和窦明,每月初一、十五休息一天,先给窦昭讲完诸子,再给窦明讲《论语》。
    窦明到也老老实实地跟着宋与民上课。只是她底子薄,除了每天早上的功课,下午回去年还要练五百个大字,几天下来就叫苦不迭。
    周嬷嬷不停地鼓励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您看四小姐,管事嬷嬷们还在打算盘,四小姐已经算出是多少钱了……”
    窦明瞠着周嬷嬷:“算账和写字有什么关系?”
    周嬷嬷忙安抚她道:“没什么关系,没什么关系。就是觉得四小姐什么都会,五小姐这么聪明,应当也能像四小姐一样,什么都会才是。”
    窦明没有做声,但也也没有叫写字苦了。
    因为庞昆白事件,陈曲水走到了明面上,他住进了窦府,帮窦昭管着生意上的事和新招进来的护卫,高兴管着西窦的事务和内院的管事嬷嬷等人,杜宁沦落到了给周嬷嬷打下手的地步。高兴自认为自己是窦昭的人,很快和陈曲水走到了一起,杜宁在杜安因盗窃被送官,没能熬住刑棍死了之后,早已是惊弓之鸟,哪里还管什么事,周嬷嬷又是新来乍到,独木难支,西窦虽然一分为三,但人人都得看窦昭的眼色行事,窦昭又有了每年一万两的例钱,手中有钱有人,行事反而比从前更加方便了,她的目光也从东、西两窦转移到了京都的政事上。
    “曾阁老今年应该快七十了吧?”她问陈曲水,“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几年?”
    前世她没有留心过这些事,不知道曾贻芬到底是哪一年去世的。
    陈曲水道:“四小姐料理真准!我昨天刚刚得到消息,说京都传出曾贻芬身体不适,可能要致仕的话出来。”
    “就看五伯父能不能把握这次机会了。”
    前一世。曾贻芬去世前王行宜已经回了京,好像是在兵部任侍郎,这一世,因为王映雪的关系,他被滞留在了西安巡抚的位置上。
    窦昭沉吟道:“现在的兵部侍郎是谁?”
    陈曲水道:“顾燕京。”
    窦昭思忖道:“能不能给王家递个话。就说。原来曾阁老是想提携王行宜为兵部侍郎的,但因为王氏的事被叶世培抓住了把柄。所以曾阁老只能妥协,支持顾燕京做了侍郎……”
    在她的记忆中,叶世培和曾贻芬是老对头。当年曾贻芬致仕。就是他的手笔。要不是曾贻芬去世后没多久他也去世了,叶世培又没有很强硬的子弟,王行宜和窦世枢能不能入阁还难说。
    禁止马市,是文官和武将的争斗。所以叶世培不会拖曾贻芬的后腿,但现在。涉及到了两位阁老门下弟子的三品大员之争,王行宜的事就可以拿出来说了。
    陈曲水思考道:“这话不能乱说,略有不慎,还可能适得其反……”
    “那就试试从这方面打听打听,”窦昭道,“应该能找到些和这件事相关的说法。”说着,她笑起来,“就算是没有,我们也可以让它有嘛!”
    “那到也是。”陈曲水笑道,“如果王家的人认为是王映雪阻碍了王行宜的前程,我想,就算是王许氏,也只怕会对女儿生出几分怨怼之情。何况王映雪嫁进窦家之后一直没能在窦家站住脚跟,还惹出一大堆麻烦事来。”
    “釜底抽薪,我觉得这样比较干净利落。”窦明笑着点头,问起了铺子里的事。
    陈曲水道:“只有京都的铺子如何是收支平衡的,其他几个铺子都略有亏损,总计有二百多两。”
    “这也算不错了。”窦昭笑道,“等到九月,伯彦的事也该忙完了,你要得准备些银子给崔十三放印子。”
    “早已经准备好了。”陈曲水和窦昭说着自己的计划,素心隔着帘子禀道:“四小姐,纪少爷过来了。”
    纪咏?
    他来干什么?
    窦昭和陈曲水把事情说完,去了花厅见纪咏。
    纪咏问她:“我去保定府,你可有什么东西让我带的?”
    保定府在哪里她都不知道,能有什么东西带?
    但窦昭还是笑着向他道了谢:“没什么好带的。祝纪家表哥一路顺风!”
    纪咏听了笑道:“那我就随便帮你带些东西吧!”
    他的笑容温和有礼,可不知道为什么,窦昭总觉得他好像在打什么主意似的,让人里不踏实。
    “不用了,不用了。”窦昭连声推辞。
    纪咏笑而不答,起身告辞。
    窦昭送他到花厅门口,却感觉有道视线紧紧地盯着自己。
    她回过头,看见了站在柳树下的窦明。
    窦明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去,和一大群簇拥着她的丫鬟、婆子消失在了柳树成荫的曲折幽径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