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紫[完结]-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领了他们去三伯父那里,让他们和三伯父商量去。”
    这样也行!
    总比让崔姨奶奶出面的好。
    就怕她老人家像相孙女婿似的,越看越满意,最后把四小姐糊里糊涂地嫁了——四小姐的婚事,这两年都快成崔姨奶奶的心病了。她老人家昨天还跟屋他那里去,问四小姐到底嫁给何家还好是嫁给魏家好。
    “四小姐既然不嫌弃老朽人寒酸,老朽就陪四小姐走一趟吧!”陈曲水谦虚道,和窦昭去了花厅。
    魏廷瑜正和汪清海打量着花厅里的陈设。
    “看见没有?”汪清海用手肘拐了拐身边的魏廷瑜,指着长案上插着迎春花的天青色花觚道,“是汝瓶。”又指了多宝阁格子上放着的一对通体洁白无暇的珊瑚盆景,“有两尺高。只怕京都的玉宝轩也没有这样好品相的珊瑚……你岳家可真有钱啊!”
    “胡说些什么?”魏廷瑜正盯着花厅外的那几丛株子看,除了他认识的紫竹、方竹,斑竹、楠竹之外,还有好几种竹子他闻所未闻,听了汪海清的话。他转过头来,想到窦家派人去向他家讨要当年的订亲信物,狼狈地道,“我们还是小时候见过。人家认不认识我还两说呢!”
    汪海清就打趣他:“哎哟,还是青梅竹马的……”
    陈曲水见这两个少年都长得一表人才,行为举止这却样的轻挑。心里很是失望,轻轻地咳了一声。
    两人不由端容回头。
    就看见一个穿着青布长袍的清瘦老者陪着个身材高挑的少女走了进来。
    那少女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肌肤胜雪,长眉入鬓,一双眼睛寒星般熠熠生辉,透着胸有成竹的自信从容,把两个见惯了温柔乡里柔弱美人的魏廷瑜和汪海清看得两眼发直。汪海清更是在魏廷瑜羡慕地道:“真漂亮啊……你走狗屎运了,还不快把人娶回家……千万别把那玉佩还给了窦家……”
    魏廷瑜身子一抖,清醒了过来似的。
    他急急地朝着窦昭作揖行礼,道:“在下魏廷瑜,我们小时候见过一面。不知道窦家妹妹还记得我不?我有事路过真定,特意前来拜访。既然长辈们都不在家,那我就打拢了。来日再给看望窦家妹妹。”说着,推搡着汪海清就要走。
    汪海清和陈曲水都被魏廷瑜突如其来的举止弄得摸头不知脑。
    陈曲水瞥了一眼表情依旧很平静的窦昭。
    汪海清却是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他只得匆匆地朝着窦昭行了个礼,跟着魏廷瑜出了花厅。
    陈曲水望着汪海清歪歪斜斜的背影,很是不满。
    “四小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位汪四爷举止轻挑。谈吐粗俗,绝非什么沉稳持重之辈。”他不好评价魏廷瑜,只好说汪海清,“把当年订亲的信物从魏家拿回来也好。”
    窦昭却是早就习惯了魏廷瑜的冒失。
    她在想魏廷瑜。
    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见到魏廷瑜。
    她还以为自己此生再也不会见到这个人了。
    相比她刻印中的魏廷瑜,他还是个面带稚气的少年,她很难把他和那个英俊的中年男子联系起来。
    她还沉浸在再见面的震惊中。说话话来有些漫不经心:“您放心好了,我要是想把信物拿回来,多的是办法。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过些日子再说吧。”
    陈曲水却觉得事情不像窦昭说的这样简单。
    窦昭好像对魏廷瑜有种别样的情愫……好像特别的包容,特别的忍耐似的。
    他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但更明白此时不是和窦昭说这的时候。
    陈曲水选择了徐徐图之。
    他笑道:“这样也好。我们先解决了何家的事再说。魏家人口简单,总比何家要容易对付得多。”
    窦昭点头。
    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什么事情和政治挂勾,就会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魏家是闲散的公卿,没这个资格,也不敢参与其中。
    而魏廷瑜和汪海清一走出窦家的大门汪海清就拽住了魏廷瑜:“说来看看窦家小姐有什么能耐让何家不要名声也要娶进门的是你,见到人一声不吭地跑了出来的也是你,你到底要干什么?你今天要是不给我一个交待,你以后休想我陪你出门!”
    魏廷瑜朝四周看了看,见窦家的门子都坐在门后说闲话,巷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行人,他这才拉着汪海清朝前走了两步,低声道:“我姐姐说,如果何家愿意帮我姐夫早点得到世子之位,她就同意将玉佩还给何家。何家已经答应了……就是不知道这件事成了没有……我姐姐说,朝廷的封诰下来,她就将玉佩还给何家……”

    ☆、第一百零八章 生气

    景国公张佩的夫人袁氏生长子张原明的时候差点难产而死,张原明生性木讷,长大以后又痴又肥,袁夫人看着就觉得心烦,更喜欢次子张继明和幼子张续明,因而张原明已经二十有六,景国公府还没有立世子,这不仅让魏廷珍很不安,而且让张继明和张续明也很不安。景国公府看着花团锦簇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
    汪清海是廷安侯府的四公子,又和魏廷瑜交好,自然知道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他闻言沉默下来,轻声问魏廷瑜:“那你准备怎么办?”
    魏廷瑜道:“所以我要快点回去找我爹啊!”
    汪清海精神一振,道:“你是说……”
    魏廷瑜的面孔霎时涨得通红:“总不能让,让窦小姐被退婚吧?到时候她可怎么活啊?”他磕磕巴巴地道,神色有些扭捏。
    汪清海哈哈大笑,使劲地拍了拍魏廷瑜的肩膀,把魏廷瑜拍得一个趔趄,差点跌倒:“我就知道,魏兄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不会就这样畏畏缩缩地跑回去的。走,我陪你去跟老侯爷说。”
    魏廷瑜点头,揽了揽汪清海的肩膀,两人上了马,扬鞭而去。
    花厅里,窦昭还在和陈曲水说话:“……您可曾仔细想过,窦家和魏家退亲,为何自己不出面,却让何家出面?”
    陈曲水也想过这个问题,他慎重地道:“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六老爷和七老爷都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五老爷不想为此破坏了兄弟间的情份,只好把这件事丢给何家。对六老爷和七老爷可以说是为了让何家知难而退;对何家又可以有个交待,两边都不得罪。而最大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五老爷此时正是角逐阁老的关键时刻,容不得有半点的闪失,特别是在德行上不能有任何的污点被对手抓住——五老爷之所以能和王行宜争。就是因为五老爷这些年来行事端方,急公好义,倍受同僚称赞……”
    窦昭不住地点头。笑道:“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才是!”
    “机会?”陈曲水不解道:“什么机会?事情已经闹开了,魏家总不至于把信物还给何家吧?那他们成什么了?卖妻求荣,魏家以后还能在勋贵圈子里立足啊!”
    “什么事都不要说的这么绝对。”窦昭道,“别的事我可能不知道,魏家的事我却一清二楚。这个时候的济宁侯府,早已远离庙堂和皇家良久,落魄为了二、三流的贵勋之家。不仅需要权臣支持其得到优渥的差事支应门庭,而且还需要钱支撑日渐窘迫的用度。”说着,她语气顿了顿,提起了张原明:“……他即是嫡,又是长。而且早到了请封世子的年纪,这件事对何家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有了魏廷珍帮着说项,以魏老侯爷和夫人对她的疼爱,十之八、九会魏家会同意魏廷瑜拿了张在明请封世子的事和何家讲条件的。”
    陈曲不禁扬眉,心中更是瞧不起魏家。道:“四小姐的意思是?”
    “我想请先生您亲自去趟京都,找魏老侯爷好好地说道说道。”窦昭笑道,“不管是为了颜面还是利益,把信物留在魏家都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我五伯父也有可以有成为阁老。我又有大笔丰厚的陪嫁。”说完,她又调侃地道,“还可以趁机帮我五伯父正正名——不是我们窦家要退这门亲事,完全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魏家对这门亲事不理不睬的。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窦家总不能自己找上门去吧?”
    陈曲水却有些犹豫,道:“把你名下有多少产业告诉魏家吗?”
    “那到不用。”窦昭笑道。“我怕到时候脱了不身。我毕竟是窦家的女儿,陪嫁比一个般人家丰厚些也是正常的。”
    她想到前世自己嫁入魏家时魏廷珍看到她嫁妆时满意的表情。
    陈曲水会意,笑道:“我一定把这过错扣到魏家的头上去。”
    窦昭嘻嘻地笑了两声。
    ※※※※※
    纪咏望着手中的便条也在笑。
    魏家提出何家如果能帮着张原明请封世子之位,他们就将订亲信物还给何家。
    还不错。
    窦昭好歹值个世子的爵位。
    他不由翘了翘嘴角,吩咐贴身的小厮子上道:“你带上我的名帖,我们去趟济宁侯府。”语气显得有些高兴。
    子上因而大着胆子笑道:“我们去济宁侯府干什么啊?我们和那些贵勋之家又不熟……”
    纪咏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子上忙叫了丫鬟服侍纪咏更衣,自己去纪咏的书房拿了张名帖,差人套了马车,陪着纪咏出了门。
    他们住的是纪家在京都公中的宅子,位于京都最中心的南熏坊,六部衙门、翰林院、詹事府都在这里。三间五进三路的宅子,占了三分之一的玉河胡同,十分的气派。
    在正院他们遇到几个士子打扮的年青人。
    看见纪咏,他们远远地就给他让出条路来。
    纪咏眼角也没有抬一下,视而不见地扬长而去。
    子上却认出了领头的是十二老爷家的敏少爷,其他的几个都不认识,应该是敏少爷国子监的同学。
    他朝着敏少爷笑了笑,算是打了个招呼,就听见那群人中有人不满地道:“这就是你家那位少年得志的解元郎?也太倨傲了些吧?我等虽学识不如他,可也未必就没有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子上听见敏少爷笑道:“介元兄您误会了。我这位从弟不是倨傲,而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懂这些人情世故。莫说你和他是初次见面了,就是相识已久,有些日子没见。他也会立刻忘了你长得什么样。为此我这位从弟没有少闹笑话,我们家里的人都习惯了,你和他交往久就知道了,他从小就不会认人……”
    还好是遇到了敏少爷。这要是遇到了愚少爷,别说帮公子解释了,他不挑唆着别人找公子的麻烦就是好的了。
    子上快步追上了纪咏出了大门。正想在纪咏面前为敏少爷说两句好说,却看见一辆围着青布的黑漆马车停在了他们的面前。
    车上下来的是纪咏的父亲纪颀。
    他四十来岁,穿了正四品缀云雁补子的绯色官服,相貌英俊,神色温和,显得很文雅。
    纪颀笑着问儿子:“见明,你这是要去哪里?”
    纪咏眼也没眨一下。道:“我要去玉宝轩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砚台。”
    “钱够吗?”
    纪咏理也没理,直接上了马车。
    子上忙帮他答道:“够了,够了!”
    纪颀不以为仵,点了点头,嘱咐着他们“小心点”。
    子上连连点头。匆匆给纪颀行了个礼,爬上了马车。
    纪颀看着他们的马车驶出了带桥胡同,这才进了大门。
    ※※※※※
    济宁侯府在城西的玉鸣坊,延安侯府、长兴侯府、兴国公府都在这里开府,前朝的开国功勋多在那里开府,那里也被京都的人戏称为“富贵坊”。
    纪咏在济宁侯府门口碰见了从济宁侯出来的陈曲水。
    他很意外。
    陈曲水更惊讶,上前给纪咏行礼。
    纪咏却道:“你怎么来了?四小姐呢?”
    陈曲水笑道:“四小姐在真定,差了我来济宁侯府办点事。”
    纪咏眉头直皱,拉了陈曲水一边说话:“四小姐派你来办什么事?”
    陈曲水笑而不答。
    纪咏望着他眼角眉梢的喜悦。心里隐隐有种不妙之感。
    他冷哼一声,道:“你别以为我打听不到。你告诉我,不过是让我少费些工夫罢了。”
    陈曲不笑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还请纪公子不要为难我。”
    纪咏啧啧地冷笑,道:“没想到福建巡抚张楷是个软骨头,他的幕僚却是忠勇之士。”
    福建巡抚张楷是在倭寇攻打福州的时候弃城而逃。被福建总兵、定国公蒋梅荪斩于剑下,头颇挂在福州的城墙上示众三日,朝野皆知。
    陈曲水脸色大变,神色顿时变得非常冷峭:“那就只有烦请纪举人自己去打听了。”说着,甩着袖子登上了旁边的一辆马车,骨碌碌地走了。
    子上惴惴不安望着面色阴沉的纪咏,心里不住地嘀咕。
    公子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被人这样无视过,恐怕气坏了吧?
    也不知道公子会怎样整治这个陈先生?
    不过,这位陈先生好像是窦家四小姐的人,窦家四小姐也很厉害,装聋作哑,硬生生把那个庞昆白打得半死。要是公子把她的人给整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来找公子算帐?
    公子的个性虽然强悍,可每次遇到了窦家四小姐却像火碰到了水,任你的火势有多旺,她三言两句就能把公子淋个透心凉,让公子半天都缓不过气来。
    若是窦家四小姐和公子起了争执,会不会殃及这个小鱼小虾啊?
    子上痛苦地琢磨着,听见纪咏咬牙切齿地说了声“我们回去”。
    公子不去济宁侯府了?
    他微微一愣,忙服侍纪咏上了马车。
    晚上,帮纪咏打听消息的子息回来,纪咏在屋里气得暴跳如雷。
    “这个女人,她就不能安分点吗?我说了会帮她,自然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她自己出什么风头!”骂完,他又无力地瘫坐在了太师椅上,望着头顶绘着的蓝绿色缠枝纹的承尘咧着嘴笑了笑:“不过,真是聪明、能干啊……”说到这里,他跳了起来,问子上:“京都什么酒楼最好,我要请何煜喝酒!”

    ☆、第一百零九章 来迟(粉红票1020加更)

    济宁侯听了脸涨得通红,色厉内荏地辩道:“看陈先生的样子,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能听风就是雨呢?那几年不过是孩子们年纪都还小,我们家又只有瑜哥儿这一根独苗,不要说去真定了,就是去西山,他母亲也不放心,因而疏于走动而已。哪有你说的那些事?”
    却始终不提魏窦两家的婚事。
    陈曲水如果说来时还对魏家抱着什么希望,那此刻也如石沉大海,连个水泡都不曾冒了。他不用装目光也如利箭般寒光凛冽:“侯爷恐怕言不由衷吧?我可是听说了,若是何家帮您的女婿请封了世子,您就把和窦家的定亲信物交给何家——我们家五老爷,可是吏部侍郎!”
    内阁大学士不过五品,六部尚书正二品,为了提高这些大学士们的品阶,通常都让这些大学士们兼六部尚书衔,而且谁任哪一部的尚书,就分管哪一部的事务,但这些大学士们又不可能天天在六部坐班,于是各部的左侍郎就成了实际上具体管事的人。
    赏封勋爵,则由吏部稽勋清史司管。
    济宁侯闻言心里一颤,心里把蔡弼骂了个狗血淋头。
    说什么外面的人决不会知道的,窦家的这个账房先生怎么就知道了?既然窦家的账房先生都能知道,张继明和张续明断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张继明和张续明原先不过是在他们的老子张佩面前佯装兄友弟恭罢了,现在张原明首先打破了家丑不外扬的规矩借助外力请封世子,只会让张继明和张续明找到借口明目张胆地和张原明争夺世子之位。就是张佩,也无话可说。
    张继明娶的是长兴侯的侄女,张续明娶的是宁德长公主的外孙女,哪里是小小的一个济宁侯府可比?
    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济宁侯府丢了面子是小,若因此而鸡飞蛋打岂不是两头落空?
    他只能硬着头皮矢口否认:“绝没有此事!陈先生如果不信,我们可以去何家对质!”
    你堂堂一个侯爷。竟然想和我一个如同仆人的账房先生对质……
    陈曲水一想到窦昭竟然和这样的人家有过婚约就不禁为窦昭抱不平。
    他好不容易才压下心头的怒火,佯装出副面色大霁的模样,感叹道:“我也觉得不可能,不过大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何家请的什么人到府上说项,府上用的是什么茶招待他都一清二楚,由不得我不信啊!”
    济宁侯强忍着才没有从衣袖里掏出帕子擦拭额头的汗。而陈曲水已话锋一转,语气真诚又略带几分歉意地道:“不过呢,这件事也的确是我欠考虑了。景国公府的大爷和您再亲,那也是女婿,别人家的儿子。难道还能祭祀魏家的祖先不成?您自然是要多替世子爷打算,只有世子爷好了,济宁侯府才能兴旺发达,贵府的姑奶奶才能借助娘家的力量帮姑爷请封世子——这岳父帮姑爷,不管说到哪里,都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就是张家的两位爷有什么不满,那也怨不得别人,谁叫他们的妻族不得力呢!侯爷。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啊!何家想帮着张原明请封世子,是决不可能绕过窦家的。既然如此,何不就和窦家结了亲。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既可以得个耿直守诺的名声,又可以堂而皇之地插手张家的事,一举两得。可比和何家打交道风险少很多。
    他不由点头:“先生说的有道理。”
    “倒也不是我说的有道理,是侯爷当局者迷,我们这些旁观者清。”陈曲水一改刚才的犀利,谦虚地道,“侯爷可曾仔细想过,那景国公精明强干,如果贵府的姑爷如此的不堪,为何景国公府直到今日也未请封世子?”
    他想到窦昭跟他提及张原明时说的一些话,顺势而用。
    济宁侯却是心中一动。
    “如果老朽猜得不错,景国公心里肯定还是属意贵府姑爷为世子的。”陈曲水娓娓地帮济宁侯分析,“不过是碍着夫人和几个儿子,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罢了,否则哪里还用这样拖着!贵府的姑爷若是以静制动,什么也不做,说不定事情还会有转机。可若是借了外人之势强行插手景国公府的事,景国公肯定是容不得,那些亲族也会不服气,甚至会有人有样学样,不择手段地各显神通,到时候景国公府可就乱成一团麻了……”
    济宁侯再也坐不住,一下子跳了起来:“不错,不错!景国公经常跟我说过,我们家姑爷事孝至纯,就凭这一点,就足以担当景国公的世子爷了……不过是袁夫人常和国公爷吵闹不休,让国公爷避无可避,躲无可躲……若是国公爷和袁夫人一样的心思,景国公府早就立了世子爷了,哪里还用等到今天……姑爷不动则罢,若敢私谋世子爷之位,以国公爷的性子,是决容不下姑爷的……”
    书房后面就传来妇人嘤嘤的哭泣之声。
    陈曲水只当没听见。
    济宁侯则朝着陈曲水躬身行了个揖礼:“多谢先生教我!大恩不言谢。”
    “侯爷折煞老朽了。”陈曲水低头还礼,嘴角却高高地翘了起来。
    ※※※※※
    位于京都最中心的南熏坊,与六部衙门、翰林院、詹事府等比邻而居的纪宅,从外面看上去不过粉墙灰瓦开两扇黑漆广亮门,寻常得很。可走进去了才知道,三路三间五进的宅,占了玉河胡同的三分之一。
    坐在纪宅东南角那座玉兰花飘香的书房中,纪咏望着手中的便条,嘴角不由地高高翘起,弯成了个愉悦的弧度。
    用景公国世子之位交换与窦昭的订亲信物。
    还不错。
    窦昭好歹值个世子的爵位。
    他吩咐贴身的小厮子上道:“你带上我的名帖,我们去趟济宁侯府。”
    子上难得见到纪咏这样高兴,就大着胆子笑道:“我们去济宁侯府干什么啊?我们和那些勋贵之家又不熟……”
    纪咏立刻翻了脸。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子上吓得一个哆嗦,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忙叫了丫鬟服侍纪咏更衣,自己去纪咏的书房拿了张名帖。差人套了马车,陪着纪咏出了门。
    路上,他们遇到几个士子打扮的年青人。
    看见纪咏。那些人远远地就给他让出条路来。
    纪咏眼皮也没有抬一下,视而不见地扬长而去。
    子上却认出了领头的是十二老爷家的敏少爷,其他的几个都不认识,应该是敏少爷国子监的同学。
    他朝着敏少爷笑了笑,算是打了个招呼,就听见那群人中有人不满地道:“这就是你家那位少年得志的解元郎?也太倨傲了些吧?我等虽学识不如他,可也未必就没有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子上听见敏少爷笑道:“介元兄您误会了。我这位从弟不是倨傲。而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懂这些人情世故。莫说你和他是初次见面了,就是相识已久,有些日子没见。他也说不定会忘了你长得什么样。为此我这位从弟没有少闹笑话,我们家里的人都习惯了,你若是和他交往久了就知道了,他从小就不会认人……”
    还好是遇到了敏少爷,这要是遇到了愚少爷,别说帮公子解释了,他不挑唆着别人找公子的麻烦就是好的了。
    子上快步追上纪咏出了大门,正想在纪咏面前为敏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