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话断章-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不允,女娇不舍,故此徘徊太素天外。
火云宫乃玄虚之境,神而妙之,其实未必便在这太素天附近,只是其宫既是
女娲娘娘化出,那么守在这太素天外,仿佛便离文命近了好些。
青灵宫内,女娲娘娘端坐云床,暗暗叹息,垂下眼帘,托体太虚,与道同游。
正文第246章
………………………………………………………………
作者:Eros_Psyhe回复日期:2008…6…26 8:41:49
对于悟空与太乙之战,我有一点想法,悟空与石矶有颇多渊源,太乙所用的
法宝,多是杀害石矶的凶器,悟空不应该毫无反应。
…………………………………………………………
谢提醒我是貌似麻木了呵呵
…………………………………………………
者:psyhiatrist回复日期:2008…6…26 21:46:16
偶读此文,即惊为天人,楼主高才也,想象文笔俱佳,打斗亦十分精彩。只
是有一点,魔道实力太弱,未能更深地将情节推进曲折跌宕之中,呵呵,僭越莫
怪~
……………………………………………………
可能是原来设想魔道就不是主角的缘故确实不够对抗性==
正文第247章
………………………………………………………………
第七一章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湅雨兮灑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我欲三界井然,一一皆依法度,奈何风波不止?”清溪之畔,元始天尊喟
然而语。
老子皓首青袍,扶拐徐徐道:“一阴一阳,此谓之道。我辈为道,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若率以己意加诸众生之身者,不免劳疲而无功。师弟请看。”
老子手扶扁拐,颤巍巍伸出一指,指向下方。
两位圣人都将眼向下看来,一切世界景象,皆如掌心中的纹路一般清晰。南
斗懒洋洋的,从两位圣人足边草地上悠悠爬过,潜入溪水,载浮载沉,与众鱼嬉
戏玩耍。
*****
“是诸众生若业报未尽,我今要当代是众生,久久常处阿鼻地狱。”
黑水之上飘来玄奘清冽的声音,平静而淡定。
佛光如瀑,无量诸尊菩萨摩诃萨、圣者、护法龙天、金刚密迹,乘空而下,
源源不绝,来集幽都。
通天教主立足无量度人舟,漂浮凝碧池上,向声音来处看去,斗笠之下仿佛
有着微微的笑意:“不意汝果能舍身行此大乘菩提萨埵之道,胜诸前人。”
玄奘于四角青莲座上,向教主遥遥躬身合掌施礼:“老师当日指教,奘时时
铭记在心。”
教主道:“我不过随口一言,也非什么指教,且罢了。”回过身来,玄奘于
远方久久躬身。
扁舟一叶,缓缓行于万顷凝碧池上,众人相随左右,度人舟中灵光荡漾,教
主以手虚引,正欲将诸神灵魄渡入轮回,再世为人。
有女一袭黑衣,颜如冰雪,忽然出列向前,跪在教主身,正是妲己,琵琶女
也走出人群,跪在妲己身旁。
九凤白衣翩翩,一言不发,也越众出列,向教主跪倒,万圣公主脸色数变,
似是气恼,又似委屈,又似不舍,终于也走向前来,与九凤并肩而跪。
九凤转过头去,瞪了公主一眼,公主却不看她,只跪伏俯首。
“汝等意欲何为?”教主暂停手上动作,问道。
“教主慈悲!”妲己、琵琶、九凤只是叩首。
教主为辟地开天,造化阴阳之大圣,焉有不知她们心中思想之理,适才乃是
明知故问耳。
教主曰:“轮回多苦,前尘迷茫,汝等可想好了?”
妲己、琵琶、九凤道:“我等愿与夫同历生死轮回之苦,断无后悔之理,请
教主成全。”
教主看着眼前的这几名女子,双眼渐变得狭长而明亮,半晌,道:“好!果
是有情。”将左小指轻轻一挑,妲己身躯霎时委顿,一缕芳魂飘飘而起,象一根
乳白色的丝线,飞向前来,教主小指又是一挑,琵琶女魂魄一般脱体而出,悠悠
升腾。
应神大叫一声:“姆妈!”抢上来抱住妲己,只见妲己躯体忽然溃散,如一
捧洁白的细沙,自应神指缝间簌簌流出,应神将手捞取,只见得沙化为雾,雾化
为气,四散飘逸,那里还捞得着。
又去看琵琶女时,见她身躯一般四散而化,应神虽早有准备,临身之时,仍
是悲不能抑,清泪滚滚,抬眼看时,见教主又将左小指一挑,度人舟里波纹微漾,
一线灵光如丝飞起,乃纣王受辛之魄,与妲己、琵琶两女精魂交缠一起,如蚕丝
束,教主将之间轻轻一弹,波的一声,凝碧池中一池碧水荡出一个涡儿,却无声
息。
受辛、妲己、琵琶女三人魂魄牵缠,落入凝碧池心去了,应神拜伏池头,泪
水无声滑落,身边仿佛响起妲己与琵琶女平日所唱曲子:“我侬几个,忒煞情多!
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它来都打破。重新下水,
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那期间啊那期间,我身子里也
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教主又把眼向九凤看来,九凤再次转头,见万圣公主俯首不起,九凤忽然不
耐:“又不是好耍子,你跟我去作甚?”将手重重推了她一把,公主歪倒一旁,
却又爬起,只向教主跪倒,更不看九凤一眼。
教主点了点头,手指一勾一弹,九凤、万圣、袁洪三人魂魄飞飞而起,如前
妲己三人一般,绞缠一处,如一缕春丝,下凝碧池去了。
教主于是击节作歌曰: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一个鱼儿无觅处,风和雨,玉龙生甲
归天去。”
将度人舟内灵光尽数挽起,如鱼龙之形,推入凝碧池中,只听得滑剌一声,
凝碧池头白雾腾腾而起,多宝道人、金灵圣母,诸截教群仙俱入度人舟中,教主
斗笠缁衣,斜背长剑,站立舟头,驶入白雾深处,霎时不见,云生雾涌,翻合如
梦,待散尽之时,只有一池碧水,凝然如玉。
惧留孙、清虚道德真君、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皆目蕴泪光,向教主
背影一揖,惧留孙自回西方,太乙天尊面色青灰,与南极仙翁、云中子等人默默
无言,九位真人偕白鹤童子、弟子门人、玉虚散仙,且同上昆仑山,俟元始天尊
返驾,不表。
“师弟,你可看见了?”天外清虚,两位圣人收回目光,老子慢慢道。
元始言,转头看南斗自在嬉游于溪水之中,若有所思;老子将头垂下,昏昏
然倚拐而眠,清风飒飒而来,吹动松声如涛。
*****
“今日并非三月十五,圣人娘娘如何得暇前来?”
火云宫内,光景幽暗,伏羲皇帝抬起眼皮,言中自有讥嘲之意。
“文命复生,我故携他来此,请兄长与两位皇爷照拂?”女娲娘娘退开一步,
身边少年显出身形,黑发披散,苍白的脸上有着病态的红晕——大势至菩萨神威
一击,将蚩尤从他体内驱除,虽有女娲娘娘生生之力护持,不致丧命,于他本体
伤损却也着实不小,娘娘虽救了他性命,却不肯额外垂手,疗其伤势,所以至今
未能完全痊愈。
伏羲皇帝撩起头发,细细看这少年形容,忽然仰天哈哈大笑:“却原来又是
一个被送进来的么?好,好,好!叫什么,文命么?来得好,来得好。”将手探
出,抓住少年手腕,往身边一拉,少年一个踉跄,坐倒在三位圣皇身旁。
伏羲转头,看着女娲娘娘,挥手道:“既送来了,你也不必假惺惺多作逗留
了,走休!走休!”
娘娘轻叹一声,又看文命一眼,转身出宫,过得桥来,山重水复,娘娘自还
太素天青灵宫去了。
火云宫内,黑发的少年抬起头来,看向宫外,瞳人深处仿佛有幽幽的火光在
燃烧,伏羲皇帝斜眼相睨,脸上似笑非笑,神情莫测高深。
女娇云裳如霜雪,静静立在太素天外无穷云气之中,一动不动——文命虽然
复苏,却又被女娲娘娘携入火云宫去了,此亦是娘娘保全之意。女娇也欲前去,
娘娘不允,女娇不舍,故此徘徊太素天外。
火云宫乃玄虚之境,神而微之,其未必便在这太素天附近,只是彼境既是女
娲娘娘大法化出,那么守在这太素天外,仿佛便离文命近了好些。
青灵宫内,女娲娘娘端坐云床,暗暗叹息,垂下眼帘,托体太虚,与道同游。
*****
绵绵的云光仿佛奔流的泉水,不绝注入燃烧的火海之中。
猎猎飘舞的火焰间,有一汪碧水,碧水之涯,有一茅草小屋,满山头火光赫
赫,熔岩流淌,唯独此处有缕缕寒气如白雾,回旋缭绕碧潭茅屋之上,空中隐隐
霜雪凝结。
太乙天尊青袍玉冠,按下云光,缓步向前,焰焰火舌自然回避,不能近天尊
之身,见火海之中,山壁之上,乃“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八个奇形文字,随
意恣肆。
天尊冷笑一声:“今日正要你玉石俱焚。”将掌一击,四面都有青色莲华,
花瓣缤纷,飘飘乱坠。
漫漫莲瓣如雨坠落,随风卷舞,如梦境迷离,昆冈之火渐渐黯淡,清虚道德
真君、云中子、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赤精子、广成子、道行天尊,连太乙天
尊在内,共八位玉虚上仙,自缤纷花雨间现出身形,巍巍如八株奇松,分立八方。
“陆压,你手执两端,其心叵测,百计千方,离间三教,如今三界天常纷乱,
皆汝之过,情实难容?何不速出伏罪?”太乙天尊提气叱喝,金石一般峻峭的声
音拔空而起,直冲入无限天穹深处,回旋西昆仑诸峰之间。
茅屋之中寂寂无声,毫无动静,仿佛并无人在,然而各位真人是何等人物,
早看见雾中一点离火之气如小鸟,振翅欲飞。
太乙天尊又喝一声:“陆压何在?速速出来领罪。”一步踏出,昆仑山为之
晃动,满山木叶为下,流水为波。
茅屋中仍旧毫无声息,灵宝大法师须眉扬起,道:“此等小人,何必与他多
言,一举击杀了便是。”当先一拳捣出,只见法师拳出无声,前方空气中却斗然
出现一条淡淡的白金色轨迹,箭矢一般笔直,射向茅屋。
“轰!”茅屋猛然炸裂开来,仿佛一团大火蓦地出现在空中。
广成子袖袍一甩,一方白玉印玺自袖底滴溜溜飞旋而出,不过三寸高下,两
寸见方,向那团大火猛然压下。
此印体积小巧,威势却煞是惊人,自空中直压而下,空气爆裂之声如须弥山
整个崩裂一般,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云中子、赤精子、道行天尊同时向前
踏步,拍出一掌,六股无俦真力倒卷而出,如水晶壁垒,联接而成,四野弥封。
只见得番天印下,滚滚火云弥漫,流散开来,陆压道人化实为虚,意欲脱困
而走,周遭真力如铁,虚空凝固,那一团火云四处突,番天印在上压将下来,陆
压总有神通,怎地逃脱?
太乙天尊微微掀起长眉,手臂一
正文第248章
………………………………………………………………
先发一段——
===================
第七二章若夫天地为炉,万物为铜,是谁无情哉?
菩萨低垂慧眼,圆满如月,静静趺坐在地藏金色的巨眼瞳人中,常处一切生
死苦乐之间。
如一光子,于一刹那,同时穿过两道狭长的罅隙,无先后,无断分,菩萨之
身亦如是,同住兜率内院与九重幽都之下,非一非二,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诸般怨念、憎恶、仇恨、贪婪、悲哀、痛苦、执着、爱恋、向往、慕想、愉
悦、喜乐、罪孽……,这世间一切有情众生轮回之际的种种业力纠结在一起,仿
佛道道浅灰色的泉流,又像苍白色的火焰,打着旋儿,自菩萨周身毛孔中滚滚冲
刷而入,菩萨柔弱的身躯即时化作森然而嶙峋的白骨,次一剎那,灰白色的业力
倒流而出,菩萨的身躯又变作初生婴儿般细嫩,次一剎那,菩萨已然垂垂老去,
病骨支离,在漫漫业火的侵蚀中,复又化为森森白骨,崩坏如沙尘,……如是种
种诸苦,尽集于身,往复无休,永无底止,菩萨眉宇间的微笑却不见有须臾减退。
悟空立在云端,看着四角青莲座上的玄奘,不自禁地热泪滂沱,叉手合掌,
恭敬皈依。
“悟空,为何我看见,仍然有点点的尘埃垢在你的灵台?”柔和的声音仿佛
清澈的水流。
“告玄奘师父,我于往昔,犹有恨意未去。”
“如我所知者,不当有恨,唯当有情。”玄奘温和微笑,抬起不停变幻的,
可怖的手掌,轻轻覆上悟空的头顶。
彻然的宁静与安详自掌心流出,一直流入悟空的心灵深处,自顶自踵,无一
不到。
悟空身躯微微颤抖,徐徐拜倒:“是,悟空知道了。”
立起身来,又向玄奘一礼,一步一步,慢慢离去。
四角座头,慈悲喜舍四色青莲华散漫垂落,纷飞如岚,玄奘手把龙华树蔓,
色身坏变,与阎浮提世界一切有情同诸衰恼哀乐生死,安忍不动,譬如大地,有
纯金色的熔液,仿佛悲伤的泪水,从地藏金色的瞳人深处缓缓滴落,流入下方,
在无边无际的黑水上蔓延开去,黑水之上,仿佛燃起了蒙的淡金色光焰,漂浮在
幽冥世界。
*****
天垂一线,滚滚云气如亿万万巨龙齐声咆哮,自虚空深处急速推涌而出,云
端之上,神人真容正大,气象俨然,如铜浇铁铸,上有四面,以向四方,面目神
情各各不同,威光赫奕,高临三界之上,足踏浩荡神光,腾腾向前。
曼陀罗大殿之前,无上法皇清净自然觉皇如来高坐莲台,手拈宝珠,对众含
笑,忽然抬头,正见神人一体四面,或颊有龙鳞,额间生角;或牛头两角,面目
慈悲;或眉如飞凤,黑须飘洒;或面如少年,长发如墨。神人身后,又有一白衣
女子相随而来,云鬓花颜,难掩风霜之色,正是女娇。
法皇见了,脸色一变,将手中宝珠望空抛出,化为重重纯青色琉璃宝网,映
照无尽,将一切景象尽数包罗在内,法皇于莲台之上,微一耸身,入于宝罗网内,
天后、鸿、陆压鱼贯而进,宝珠光网交相层叠,四人与四面神人俱消失在光罗宝
网之中。
“帝俊多年来独据天位,果然也有些长进。”火云宫内,神农皇帝、轩辕皇
帝俱威容凛然,早就一扫此前痴呆之态,目中神光炯炯,分坐伏羲皇帝左右,三
位圣皇成品字形布列,额间各放一道光华,投向三人中央一团光影之上。
但见光影之中,四面神人身如铜铁,一举手、一投足,莫不蕴含粉碎虚空的
莫大威能,法皇、天后身影翩飞,与神人战在一处,隐隐竟处于下风,帝鸿仰天
清啸,将周身骨节摇动,如闷雷一般,自足跟响起,一直响至泥丸宫,闷雷响动
之处,八万四千毛孔尽皆开张,缕缕混沌元气如雾涌出,缭绕帝鸿周身,亦化为
一名神人,体貌端严,须发如铁,遍体筋骨如铁,目中有无穷雷电,激荡如海。
此即帝俊、羲和集亿万尸神与奈落伽六部之魔躯血肉精元,生死交融,荡涤
真火,与帝鸿身躯相合,成就亚盘古之身,亦号铁师元阳上帝,较之大尸盘古纯
以尸神为体,这铁师盘古却又更胜一筹,隐隐已有盘古真身气象。
这铁师盘古作雷霆巨吼,赶将上前,与法皇、天后共战四面神人,陆压红袍
飞动,独战女娇,只见那神人四面转动,少年面目煞气隐现,乃大禹文命之容,
厉声叫道:“帝俊、羲和,汝二人千般诡计,诱我杀我,虽越千年,此恨正消?
纳命来。”双臂纵横,犹如天柱,不可抵御。
火云宫内,伏羲皇帝拊掌大笑,眉目间不尽欢喜之色,额际神光炽烈,射入
中央光影,圣皇喜笑道:“帝俊、羲和,汝二人今日拿乔作态,剃头易服,真羞
杀人也!”只见光影中神人跃舞,文命之面转过,现一龙角人面,正是伏羲皇帝
形容,这一张面目口唇开合,喜笑之声随之逸出:“帝俊、羲和,汝二人今日拿
乔作态,剃头易服,真羞杀人也!”旋即转过,牛首人面乃神农皇帝,口中朗言
:“帝俊、羲和,汝等惯施诡计,窃居神器,过得好自在么?吾来也。”神农之
面一旋而后,轩辕皇帝之面转向前来,冷笑不已:“四海九州,莫非吾之苗裔,
汝二人窃据天位,僭称天命,凌驾吾人骨血之上,好生无耻!”
原来当日承乾体内蚩尤魔神,被大势至菩萨一击陨落,承乾得女娲娘娘生生
之力护佑,尽复禹王文命之身,娘娘却旋即将他送入火云宫中,乃不欲三界再起
动乱之故。
文命虽有神通,究竟远不及三位圣皇,因此娘娘也不曾在他身上另加禁制,
不道伏羲圣皇久困火云,历千万斯年,妙演天机,道心玄微,不可思议,另出蹊
径,见文命入宫,宫外却有女娇守望相护,女娲娘娘游心入定,思入无量,文命、
女娇二人心神遥遥相通,曲曲折折,如丝线一般细微,竟越过女娲娘娘所设封禁,
连接一处,纠缠难分。
伏羲皇帝见了此景,不禁摇头叹息:“我等当年却无知心之人,肯为我等用
情如此,不然,火云虽深,怎困得我等之身?”皇帝感慨久之,心头灵光一闪,
唤醒神农、轩辕两位圣皇,三位圣皇合玄虚不可思议之道力,借女娇与文命心神
联接之细微通道,竟一举将文命送出宫外,重出世间。
于是三位圣皇各出神光,仗玄玄之妙,将一缕心神系缚,齐将无量神通投影
于文命之身,乃成一体四面之神,来战帝俊、羲和,要一泄多年大恨。
是时文命怒吼,三位圣皇齐齐出言讥嘲帝俊、羲和二人:“汝二人真所谓墙
头之草,随风东西,我等耻与尔等并列。”法皇、天后并不作答,只将一身法力
催运至极致,与铁师盘古协力同心,将文命之身先行击溃,则三皇神念自然消散,
纵有无量神通,亦无能为矣。
然而三皇神通一齐投影于文命之身,虽不比真身亲临,一般也是惊天动地,
法皇三人久战不下,四面之神体受战意催发,竟是越战越勇,法皇、天后二人虽
然尽可抵挡,铁师盘古身躯虽然神威无量,帝鸿法力却差了甚多,不堪驭使,渐
渐地手脚迟缓,斗战之间,险象环生,几乎多次为四面神体击中要害,法皇、天
后只得分神照拂,三人渐被四面神体压制,步步后退。
火云宫内,神农、轩辕两位圣皇抖搂精神,破虚传法,伏羲皇帝笑逐颜开,
拍手作歌:“天地蘧庐,万物巴苴。东王公大笑投壶,射耀魄宝,缚巨灵胡。问
圜在上,矩在下,何为乎?”
神农皇帝、轩辕皇帝朗然和之:
“与古为徒,惟道集虚。是先生太极之,五德终始,三统乘除。一任人间,
铜挝鼓,蜡传书。”
苍凉歌声之中,三位圣皇身形渐渐模糊,栩栩然如水中月影,朦胧淡薄,三
位圣皇借文命之体,神念投影,与帝俊、羲和、盘古铁师大战,道道无俦神通激
烈撞击,宇宙鼎沸。在这股几有开天辟地之威的大法激荡触发之下,女娲娘娘当
年在三位圣皇所施禁制渐渐松动,进而碎裂,再战得一个时辰,三位圣皇神念便
将穿越心之通道,击破虚空,脱困而出。
四面神体神通催发,帝鸿一身法力已去其大半,铁师盘古喘如牛吼,行动越
发缓慢,文命双臂纷飞,化为百千万亿条金黄斗气,如蚕茧一般层层缠上铁师盘
古之身,到了此际,帝俊、羲和已隐约猜到其中关节,知久战于己不利,有心脱
身暂避三皇锋芒,然后铁师盘古却已入了文命彀中,难以冲出;帝俊、羲和当年
十子,如今唯帝鸿人,怎肯就此舍弃,奋力来救,四面神体周身光气氤氲,神力
益发强盛。
一壁厢女娇与陆压争战多时,斜眼看觑,见文命神体大占上风,渐将帝俊、
天后、帝鸿三人压制,女娇精神百倍,神通陡涨数成,直逼得陆压只有招架之功,
无有还手之力,一步步向帝俊、羲和身边退去,女娇岂肯让他一家四口联成一体,
当下里振奋精神,九尾飘荡,双手开阖,使出开天剖玉术,一千七百年来,她身
隐西方,融汇东西之道,这开天剖玉术不论变化或是威力,都非千余年前可比。
这一施展开来,百余道空间黑线飞空交织,齐向陆压切去。
直切得满空金火迸溅,毛羽纷飘,百千万亿金乌嘎嘎悲鸣,自纵横交错的黑
线间乱飞而出,须臾纷纷粉碎,化为一团团金色雾气,遮住了女娇视线,女娇九
尾摆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