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断章-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郁青苍回复日期:2008…7…3 23:43:19

  原来开始的设定果真是女娲比三清略逊一筹。不过现在就难说了。

  有情劫里的有情人都快死光了,该写下一部了吧

        ……………………………………………………………………

  第三步么咳咳

  卤鸭暗恋女娇……

  正文第252章

    ………………………………………………………………

  作者:西海龙王三公主回复日期:2008…7…3 23:51:47

  我……我身为西方的巫婆,和这个咒语不同派系……

        ………………………………………………………………………………

  律令圣光驱逐!

  正文第253章

    ………………………………………………………………

  如是,如是,红红已成佛。佛号清凉月下碧海潮间飞天红猪如来应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正文第254章

    ………………………………………………………………

  三块批评得是确实毛病很多啊唉……

  至于邪神朋友说的盘古与三清关系这是我个人选择了况且也有道经依据,《
云笈七签》:老君至开冥贤劫之时,……号曰无极太上大道君,亦号曰最上至真
正一真人,亦号曰无上虚皇元始天。在元阳之上,则无极上上清微天中高上虚皇
道君也。于是放身清凉,神光明朗,照大幽之中。尔时盘古真人,因立功德见召
于天中。盘古乃稽首元始虚皇道君,请受《灵宝内经》三百七十五卷。时高上虚
皇太上道君则授以《三皇内经》三十六卷。而盘古真人乃法则斯经,运行功用,
成天立地,化造万物。下游天地,发圆珠之应万六千日月明三辰天元而起,遂有
五亿五千五百五十亿万重天地焉。

        ……………………………………………………………………

  另外我这里并非一定要资格越老就越厉害正如三叶虫不能强过北京人北京人不能强过现代人……

  正文第255章

    ………………………………………………………………

  另外盘古也不必一定只有一个

  可能已有许多盘古或开天失败或应劫而消最后这个盘古才真正开天成功^_^

  正文第256章

    ………………………………………………………………

  关于设定确实第一卷和第二卷差别所以很多朋友说其实应该更紧凑一些现在太散漫了特别是女娇他们的命运

  当然元始求取老子的支持并不一定就是顾忌女娲而是他将与天庭系统直接联系起来而显然这将改变原来的平衡所以可以想见他并不见得预知老子和通天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并不单单是顾忌女娲而已

  正文第257章

    ………………………………………………………………

  郁青苍话没说完?

  今天不更新了好热明天应该是最后一节了终于

  第一次写这么长啊累死我了……

  正文第258章

    ………………………………………………………………

  不更新,,就先把页给分了罢……

  14页……………………………………………………分……………………

  金箍棒…………………………………………分割线…………………………………………

  正文第259章

    ………………………………………………………………

  几乎热死了39度啊热得发晕

        ……………………………………………………………………………

  尾声

  昆仑山,玉虚宫,无极殿。

  “洞真隐奥,缘起自然。赤混灵根,空无化成。太虚朗彻,肇生诸天。流演
三气,大机弥纶。中有虚皇,是为我身。”

  太始一气混元混洞太无极大道掌阐教道法虚皇传灯浮黎元始天尊玄坐太空九
色玄龙宝局之上,顾眄仙众,旋观胜妙,万天敬礼,龙腾虎掷,化现五轮紫金光
明圆象,天尊于是徐启雷音,演说灵文妙法。

  是时无极殿内,碧落缠虚,天霞流曼,神风鼓激,万音合响。浮沉清浊,抑
扬宛转,错而成歌,其声洞彻,交唱诸天。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
真人、无鞅数众、五老帝君、三十二天帝、八十一天君、玄和灵妃、太明玉女、
真人仙人、玉女玉童、天人眷属,倾心归仰,执持宝幢,花盖纷委,云驺风骑,
亿万咸集,仰伫天尊,敷演阴阳化生微妙大法,无极之殿不觉其大,亿万仙真不
觉其小。

  元始天尊在九色玉局之上,玄坐空浮,谈经论法,阐明天地玄理,七日七夜,
绝口不提别事,太乙救苦天尊与广成、赤精、玉鼎等九真人侍坐驾前,心中有许
多疑,却不敢开口,只得潜心听讲不提。

  七日易过,天尊说法将毕,于是手挽碧落长缕之霞,盘屈宝掌,圆如碧珠,
光明透彻十方世界,碧落空歌,无外之事,若近眉睫,俯窥傍瞩,如净琉璃。先
示法筵,次示大众,瞻仰未久,忽然之间,掷于空中,去地九十万仞,大如飞星。

  天尊于妙宝光聚之中,说碧落空歌,是出世道,是长生法,是大化源,是玄
妙宗:“……欲免生死,不入流浪,先当无心。尔若无心,即无三业。众生迷妄,
指识为心,分别有无,计度生死。心本妄名,以妄取名,心则虚幻。觉了能知,
本是道元,何关心事。认心着境,即住生死,若无妄心,不住生死,即永断轮转。
依心取舍,趣死趣生,终非究竟。尔若不为心所迁易,随念用情,心迹两忘,即
见道体,永断轮转,不住生死。故知无心是道,真形是无,等法则身。心若计度,
则魔精来附,终归恶道。”

  天尊说法已毕,于眉间飞出日月之光,九芒十华,大如弹丸,去面九尺,腾
跃上下,光芒激射,须臾遍满天地,十方世界混然一色,天人圣众凝瞻不舍,日
月交映,化成一珠,元色殊特,见者惊异。

  亿万仙王朗声歌章,作第一飞空之音:“天道朗朗,鬼道蒙蒙。

  人道杳杳,沉滞轮回。

  仙道乐兮,太虚为家。

  男女相牵缠,我界居其多。

  声色昧灵府,顽空张网罗。

  浊海流巨浪,尘山郁嵯峨。

  但能录其恶,安能遏其邪?

  遇我虚皇尊,演此大洞篇。

  顿然为种民,色景何足过?

  悯嗟旷劫迷,空中起悲。

  茫茫爱欲徒,不悟当奈何?“

  歌音袅袅,亿万天人稽首而退,于是无极大殿之中,唯有九位玉虚上仙,环
坐宝座左右,曰:南极仙翁、太乙救苦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云中子、
灵宝大法师、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携童子杨戬,亦在天尊座前。

  太乙天尊禁不住问道:“启老师,玉皇上帝妄为无状,三界纷纷,乃是祸首,
老师何以仍容其胡为?”

  元始天尊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初七灵,与盘古一脉同源,乃
宇宙精神之寄托,攸关三界气运,不可草率。如今三皇归隐,帝羲独在,一动不
如一静,我不欲三界再起乱象,故此不愿轻动,况帝俊此举,已失女娲之心,自
度出家,茕茕孑立,有何可虑?”

  太乙又问:“然则如今封神台破,一一事务,失其主掌,如之奈何?”

  天尊淡淡道:“你们与五老上帝,可暂离洞府,代掌九垓八极,料想一时也
出不了什么乱子,数百年内,选拔下界飞升之仙,慢慢补足,也就是了。”

  太乙无语,想了一想,终是不甘,又问:“玉皇欺藐圣人,离间三教,难道
就真的任他如此乱为?”

  天尊不答,却将眼落在玉鼎真身旁杨戬身上,良久,天尊微微点了点头,眼
中似有深意,却不再言语,立起身来,还入内殿去了。

  只剩下九位真人,皆不明所以,都把眼来看杨戬,杨戬年纪虽小,颇有英侠
之气,见列位真人来看自己,并不忸怩,方将小小身躯挺了挺,顾盼炜如,夷然
自若。

  九位真人若有所悟,各自沉吟,内外寂寂,遥遥闻玉虚宫外,麒麟崖下,飞
瀑有声。

  *****

  火云宫内,光景晦暗,伏羲、神农、轩辕三位圣皇拂开面前空玄之象,正看
见金阙云宫,灵霄宝殿,铁师元阳上帝帝鸿衮冕俨然,高居宝座,驾前仙卿罗拜。

  又见西昆仑山顶,瑶池胜境,玉城金楼,以清净自然觉皇如来六通之力,皆
化作净琉璃光严妙乐世界,清净自然觉皇如来帝俊与天后羲和居于光严院中,自
有力士、神王、玉童、玉女侍候,奉院宣,通达灵霄宝殿,依旧掌握大权,除了
身穿法衣,手持数珠之外,与在位之时,并无所异,反更觉逍遥自在了。

  “我也知兄长与两位皇爷,局处火云,忒是委屈,奈何三界之主,只需一人
足矣……”火云宫内,女娲娘娘坐于三位圣皇之前,幽幽叹息。

  三位圣皇皆冷笑不已,并不言语。

  女娲娘娘起身,向三位圣皇微微躬身,出宫而去,须臾便下太素天前,九天
玄女、风后娘娘、云华夫人诸女仙都来迎接,娘娘手把青藤,青藤之上,结着一
籽,才有米粒大小,双色纠缠,娘娘暗叹,将此籽摘下,交与玄女娘娘:“将此
籽种于宫后云壌之中,早晚好生看顾。”玄女娘娘与诸女仙皆有悲戚之色,领娘
娘玉旨,去宫后将此籽种下,早晚以仙泉灌溉,不提。

  *****

  八德池池水浩渺,有细微的风起于天尽头,吹入七宝林间,绿叶婆娑,沙沙
作响。

  无忧树下,接引导师、准提道人默然共坐,眼观八德池水,浩浩无穷。

  悟空与小山坐在一旁,与两位教主同观大水,见红尘滚滚,浊世滔滔,天地
之间,如一巨大铜炉,四时阴阳为炭火,因缘造化为鼓风,世间一切万物,皆是
炉中铜丸,身受寒暑雨冥苦楚,又有诸多生老病死磨难,人有悲欢离合,鸟兽有
饥饿困累,树木有四时枯荣,说不尽的艰辛悲惨之事。

  若天地一日不坏,因果造化一日不歇,铜丸身上的苦楚也永无止消的一天。
那铜丸之间,不知自苦,仍复反复争斗,倾轧,无始无休……

  四人看此生涯,默默无语,天地之间,唯有风声水声,跌宕不尽。

  悟空忽然问道:“告二位老师父:这世间如是之苦,如何方能消歇?”

  接引导师曰:“善哉,善哉。若要世间无苦,除非众生无争,若要众生无争,
除非众生无情。”

  小山道:“老师父,弟子以为,虽然有情皆苦,然而若众生当真无情无争,
亦无乐趣可言了。”

  准提道人含笑颌首道:

  “善哉此言。有情皆苦,无情不乐。情若劫火,火焚万物,亦生万物。”

  “一一世界,无非有情。

  三圣有情,教授盘古。

  盘古有情,身化混蒙。

  女娲有情,抟沙为人。

  导师有情,愿度众生。

  阿逸有情,愿处地狱。

  众生有情,争竞不息。“

  于是接引导师举其掌心,于掌心之上,现一切华藏世界,庄严大海,如大莲
华,阎浮提根本世界之外,复有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大千世界之外,复有三千中
千世界;每一中千世界之外,复有三千小千世界;每一小千世界之外,又有三千
微尘世界……如是一一世界,有如莲花花瓣,重重无尽……

  接引导师长眉低垂,神色悲悯,轻轻说道:“以有情故,方有此大千世界光
怪陆离,生灭幻化,有苦有乐。若无情时,亦无大千世界。”

  悟空问曰:“老师父,然而大道究为有情耶,为无情耶?”

  准提道人曰:“善哉此问。大道在有情无情之间,微妙难言,非深入其间者,
不知其中滋味。”

  悟空曰:“我欲轮转三千大千世界,以求大道,可乎?”

  准提道人曰:“三千大千世界,总是有情,然而一一世界,规则不同,时流
消逝之速亦不同。悟空,你欲入其间者,生死无尽,一切神通,皆难依恃,唯持
心不乱方可,譬如莲生淤泥,终不染著。昔者瞿昙亦曾求入世之法,漂流无量亿
阿僧祇劫,无尽轮回,方于此阎浮提根本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果欲
去否?”

  悟空道:“悟空愿去。”

  准提道人目视小山:“然则此女如何?”

  小山曰:“老师父,小山愿随悟空,流转大千世界。”轻轻探手,握住悟空
手掌,悟空微微一动,终于反手握住小山手掌。

  准提道人笑道:“好,好。如此,你们去罢。”将七宝妙树一拂,两人身躯
飘飘而起,接引导师掌心翻起,口占一偈:“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悟空携着小山,回首望去,见兜率内院,幽冥世界,玄奘独坐于地藏狭长的
瞳人中,仿佛一盏孤灯,漂浮无边黑水之上,发出微微昏黄的温暖光线,悟空不
由鼻子一酸,几乎落泪,玄奘于四角青莲座上,向悟空看来,微微一笑,挥手相
送。

  彼时时流紊乱,五光十色,无数世界纷纷旋来,白茫茫群影如电,接引导师
将掌一合,一切皆消。

  八德池上,风声水色,跌宕无尽。

  (全文完)

  正文第260章

    ………………………………………………………………

  作者:第一百个新娘回复日期:2008…7…6 22:40:05

  山猴王道!一起穿越~~~~~ 鸭鸭也穿越了

  穿越到哪了XD

        …………………………………………………………………………………………………

  请看续集嬉游枉生路

  正文第261章

    ………………………………………………………………

  尾声有情皆苦无情不乐

  昆仑山,玉虚宫,无极殿。

  “洞真隐奥,缘起自然。赤混灵根,空无化成。太虚朗彻,肇生诸天。流演
三气,大机弥纶。中有虚皇,是为我身。”

  太始一气混元混洞太上无极大道掌阐教道法虚皇传灯浮黎元始天尊玄坐太空
九色玄龙宝局之上,顾眄仙众,旋观胜妙,万天敬礼,龙腾虎掷,化现五轮紫金
光明圆象,天尊于是徐启雷音,演说灵文妙法。

  是时无极殿内,碧落缠虚,天霞流曼,神风鼓激,万音合响。浮沉清浊,抑
扬宛转,错成歌,其声洞彻,交唱诸天。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
人、无鞅数众、五老帝君、三十二天帝、八十一天君、玄和灵妃、太明玉女、真
人仙人、玉女玉童、天人眷属,倾心归仰,执持宝幢,花盖纷委,云驺风骑,亿
万咸集,仰伫天尊,敷演阴阳化生微妙大法,无极之殿不觉其大,亿万仙真不觉
其小。

  始天尊在九色玉局之上,玄坐空浮,谈经论法,阐发天地玄理,七日七夜,
绝口不提别事,太乙救苦天尊与广成、赤精、玉鼎等九真人侍坐驾前,心中有许
多疑问,却不敢开口,只得潜心听讲不提。

  七日易过,天尊说法将毕,于是手挽碧落长缕之霞,盘屈宝掌,圆如碧珠,
光明透彻十方世界,碧落空歌,无外之事,若近眉睫,俯窥傍瞩,如净琉璃。先
示法筵,次示大众,瞻仰未久,忽然之间,掷于空中,去地九十万仞,大如飞星。

  天尊于妙宝光聚之中,说此碧落空歌,是出世道,是长生法,是大化源,是
玄妙宗:“……欲免生死,不入流浪,先当无心。尔若无心,即无三业。众生迷
妄,指识为心,分别有无,计度生死。心本妄名,以妄取名,心则虚幻。觉了能
知,本是道元,何关心事。认心着境,即住生死,若无妄心不住生死,即永断轮
转。依心取舍,趣死趣生,终非究竟。尔若不为心所迁易,随念用情,心迹两忘,
即见道体,永断轮转,不住生死。故知无心是道,真形是无,等法则身。心若计
度,则魔精来附,终归恶道。”

  天尊说法已毕,于眉间飞出日月之光,九芒十华,大如弹丸,去面九尺,腾
跃上下,光芒激射,须臾遍满天地,十方世界混然一色,天人圣众凝瞻不舍,日
月交映,化成一珠,元色殊特,见者惊异。

  亿万仙王朗声歌章,作第一飞空之音:“天道朗朗,鬼道蒙蒙。

  人道杳杳,沉滞轮回。

  仙道乐兮,太虚为家。

  男女相牵缠,我界居其多。

  声色昧灵府,顽空张网罗。

  浊海流巨浪,尘山郁嵯峨。

  但能录其恶,安能遏其邪?

  遇我虚皇尊,演此大洞篇。

  顿然为种民色景何足过?

  悯嗟旷劫迷,空中起悲歌。

  茫茫爱欲徒,不悟当奈何?“

  歌音袅袅,亿万天人稽首而退,于是无极大殿之中,唯有九位玉虚上仙,环
坐宝座左右,曰:南极仙翁、太乙救苦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云中子、
灵宝大法师、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携童子杨戬,亦在天尊座前。

  太乙天尊禁不住问道:“启老师,玉皇上帝妄为无状,三界纷纷,乃是祸首,
老师何以仍容其胡为?”

  元始天尊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初七灵,与盘古一脉同源,乃
宇宙精神之寄托,攸关三界气运,不可草率。如今三皇归隐,帝羲独在,一动不
如一静,我不欲三界再起乱象,此不愿轻动,况帝俊此举,已失女娲之心,自度
出家,茕茕孑立,有何可虑?”

  太乙又问:“然则如今封神台破,一一事务,失其主掌,如之奈何?”

  天尊淡淡道:“你们与五老上帝,可暂离洞府,代掌九垓八极,料想一时也
出不了什么乱子,数百年内,选拔下界飞升之仙,慢慢补足,也就是了。”

  太乙无语,想了一想,终是不甘,又问:“玉皇欺藐圣人,离间三教,难道
就真的任他如此乱为?”

  天尊不答,却将眼落在玉鼎真人身旁杨戬身上,良久,天尊微微点了点头,
眼中似有深意,却不再言语,立起身来,还入内殿去了。

  只剩下十位真人,皆不明所以,都把眼来看杨戬,杨戬年纪虽小,颇有英侠
之气,见列位真人来看自己,并不忸怩,方将小小身躯挺了挺,顾盼炜如,夷然
自若。

  十位真人若有所悟,各自沉吟,内外寂寂,遥遥闻玉虚宫外,麒麟崖下,飞
瀑有声。

  *****

  火云宫内,光景晦暗,伏羲、神农、轩辕三位圣皇拂开面前空玄之象,正看
见金阙云宫,灵霄宝殿,铁师元阳上帝帝鸿衮冕俨然,高居宝座,驾前仙卿罗拜。

  又见西昆仑山顶,瑶池胜境,玉城金楼,以清净自然觉皇如来六通之力,皆
化作净琉璃光严妙乐世界,清净自然觉皇如来帝俊与天后羲和居于光严院中,自
有力士、神王、玉童、玉女侍候,奉承院宣,通达灵霄宝殿,依旧掌握大权,除
了身穿法衣,手持数珠之外,与在位之时,并无所异,反更觉逍遥自在了。

  “我也知兄长与两位皇爷,局处火云,忒是委屈,奈何三界之主,只需一人
足矣……”火云宫内,女娲娘娘坐于三位圣皇之前,幽幽叹息。

  三位圣皇皆冷笑不已,并不言语。

  女娲娘娘起身,向三位圣皇微微躬身,出宫而去,须臾便下太素天前,九天
玄女、风后娘娘、云华夫人诸女仙都来迎接,娘娘手把青藤,青藤之上,结着一
籽,才有米粒大小,双色纠缠,娘娘暗叹,将此籽摘下,交与玄女娘娘:“将此
籽种于宫后云壌之中,早晚好生看顾。”玄娘娘与诸女仙皆有悲戚之色,领娘娘
玉旨,去宫后将此籽种下,早晚以仙泉灌溉,不提。

  *****

  碧游五峰如一朵盛开的巨大莲花,漂浮在无边无际的碧蓝大海上。

  奎牛盘卧碧游宫前,口中衔着几束碧绿的草茎,缓缓咀嚼,通天教主缁衣披
发,随意倚牛而坐。

  多宝道人立于玉阶之下,将白拂挽在臂弯间,右手手指轻轻一捻,宫前广场
周围三百六十柱极光天火同时引燃,映得苍青天穹一片通明。

  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乌云仙、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与马钰、
丘处机立在多宝道人身旁,看柱头天火熊熊,不胜感慨。

  一千七百年,苦历风霜,终得重聚碧游,只是七十二代弟子,俱入轮回,欲
重现当年万仙朝会碧游宫之盛景,却须百余年乃至数百年之后了。

  忽有歌声于天外:“我行太清境,回观三界中。指顾临万天,饮忽辔飞龙。
人身如籧庐,寸田百妄攻。不知神气尽,五道如樊笼。当思绝学观,道气常冲融。
神凝形自分,玄影相朦胧。阴尽灭魔秽,清虚合太空。蹑景步寥廓,万劫年何穷。
自非高真才,安我希鸿蒙?天人同我游,胜乐靡不崇。若非因律言,奚所振玄风?”

  诸仙听了,抬头循声望去,但见天海一色,有一玲珑宝塔,八景玄黄,出乎
云海明月之间,塔下有五色之气延伸而出,形如飞龙,化一虹桥,牛背之上,坐
一老者,皓首衰微,青布旧袍,手扶扁拐,足迹桥头,徐徐而下,径至碧游宫前,
正是老子到了。

  “大师兄。”通天教主微微举首,群仙见老子来至,神情各异,多宝道人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