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佛门二教主-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奘随即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众人一看,不禁眼前一亮,好个庄严俊朗的佛子。众位大臣开口,纷纷赞扬: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一番赞赏之后,佛门法会便接着开下去。

  登坛开讲第七日,玄奘讲法完毕,见众人不肯离去,便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观世音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闻言,知道观音来了,就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这时,唐太宗也走了过来,开口相问:“你便是那送袈裟的和尚,如今打断这佛事,却是为何?”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道:“你可记得么?”

  菩萨道:“我记得。”

  太宗大喜,开口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那菩萨带了木咤,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浑身清净如琉璃,遍体生香。左边是木咤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只见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

  众人一看是竟然是菩萨降临,当下连忙跪拜。观世音菩萨,则是手托净瓶,周身隐隐约约响起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这些妙音微弱,却是响彻诸佛、菩萨、罗汉耳畔,清晰可辨,闻之舒心。

  这些无量妙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怪不得,有赞偈曰:

  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盟,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唐太宗也没料到这人竟然会是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亦行了大礼,自然也没有再提让观世音将大乘佛法地事情了。

  接下来,玄奘从观世音菩萨那里接了西行法旨,发了西天取经的宏愿,得了个三藏的法号。而后。太宗便封玄奘为御弟,给了一个紫金钵,一匹马。

  最后,喝下一杯带土的送行酒,西行之路便开始了。在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的送行之下,玄奘和尚既唐三藏便开始了自己的西行取经之路。

  这日,唐三藏和李世民赐给他的两个护卫行至一座山下,突然前方窜出一条斑斓猛虎,张牙舞爪向他们扑了过来。那两个护卫原本只是人间普通的武夫,他们本就不想和唐三藏一起西行,只是碍于皇命勉强随行。如今一见这种状况扔下唐三藏就跑掉了。

  护卫逃走,面对着猛虎,唐三藏大惊,忙转身催马便逃,却哪里逃得过猛虎。只见那猛虎几步抢到马前,一个饿虎扑食将玄奘扑落马下倒在地上。玄奘顿时吓得三魂不见七魄,立即昏倒在地。

  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向唐三藏咬去,眼看唐三藏就要命丧虎口,却见天上一道白光闪过将猛虎击倒在地,抽搐两下,没了性命。

  此时只见天上一个人影落下,正是那杨戬。原来,杨戬得了准提之命,从唐三藏西行开始,他便一直在暗中保护唐三藏,故而刚才才能及时救下唐三藏。

  杨戬站在了唐三藏的身前。杨戬低头看了看已经昏迷不醒的唐三藏,道:“果然是有大毅力之人,怪不得师尊会把如此重任交给你,并让我那师弟跟随与你,让他一路保护与你,只是此次事关重大,希望你千万不要让师尊失望啊!”

  说完,杨戬见唐三藏动了一下,杨戬知道他要醒了,便摇身一变,变作了一个普通的猎户模样。

  唐三藏醒来之后,见刚才那猛虎到在自己的一旁,俨然是生机已经断绝了。而自己的正前面又有一个猎户,唐三藏知道是这个猎户救了自己。于是,赶紧施礼谢道:“贫僧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猎户道:“大师客气了。敢问大师为何一人到了这荒山野岭?”

  “贫僧乃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途经此地而已。”唐三藏回答道。

  “大师高义,在下佩服。只是如此荒山野岭常有虎豹豺狼出没,大师孤身前往只怕是危险万分啊!”猎户道。

  唐三藏闻言,道:“为求真经,贫僧死亦无悔。”

  “哈哈哈,大师既是如此说来,那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我自负对这一带还颇为熟悉,就让我护送大师一程吧!”猎户道。

  “贫僧多谢壮士好意了,只是如此一来,岂不耽误了壮士之事。”唐三藏道。

  “大师不必推辞,我乃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猎户笑道。

  唐三藏闻言,考虑了一会,道:“如此就有劳壮士了。”

  “大师客气了,我们这就启程吧!”猎户道。

  如此,杨戬变化做猎户,护着唐三藏平安的出了这座大山。


第53章 。天兵当现
  次日,唐三藏找到了马,告别了刘家,带了一些干粮,便继续往前行走。翻过十来座大山之后。这天便黑了下来,前不达村,后不着店的,唐三藏心想:看来可能要露宿野外了。这样想地时候,他正准备停马休息,突然瞥见前面的山顶,有亮光传来,心想着上面可能有一户人家。就牵着马儿,往那里赶去。

  正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原本静悄悄的周围,突然跳出一群人影来,那马经过这么一吓,猛然挣开唐三藏的手,一转眼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唐三藏先是被这些人影惊了一下。可看清楚这些身影。不由得色变,这一个个哪里是人?虎头人身地。分别是妖兵来着!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这一群妖兵怪叫着便冲了上来,架着唐三藏便被这群虎兵往山顶押去。进入洞内,看到那坐在椅子上的虎头大妖,唐三藏甚至有一种错觉:这两天是不是太岁临头了,好不容易在虎口下被人给救出来,这下好了,又落入虎口了。

  而且,这次不是一般地虎,而是还一个大虎妖!

  “小地们,先把这个和尚给我绑起来,明日一早,洗干净了做肉汤喝!”虎妖看了看唐僧,满意的啧了两声后,挥手喊道。

  那些妖兵听了这虎妖地话,纷纷举起手中的破铜烂铁欢呼起来。

  这样,唐三藏在一众妖兵的欢呼下,反手被绑了起来。

  就在金蝉子被妖怪所抓之际,西方极乐净土之中,二位圣人看着八宝功德池中花开花落,万物凋零,再度复苏,眼中智慧闪烁,洞察人情。

  准提道人神情一动,对接引言道:“也该天庭出手了!”

  说完,手中七宝妙树一刷,一道七彩长虹如同匹炼般腾起,望天庭凌霄殿而去。

  不久,凌霄殿中,昊天玉帝正在批阅奏折,突然一道长虹如入无人之境般坠落,昊天大怒:“此乃天庭重地,何方宵小敢如此胆大放肆,来此惊扰”

  怒发冲冠,一股恢弘龙气喷涌,上冲云霄,瑞彩万千,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太古神龙浮现,围拱着一轮明晃晃的宝镜,从昊天头顶浮起,光华四射,璀璨似日月烘炉,威势震天,群仙慑服。

  一道耀眼晶光射出,浩浩荡荡,照定这道彩虹,花雨缤纷间,显露出原形来,原来是一则佛偈。

  梵音檀唱中,一行字闪烁毫光而出,“取经人有难,天兵当现!”

  看着这则佛偈,昊天变幻莫测,最后躬身道:“昊天明白,谨遵圣谕!”

  说完,这则佛偈化虹而走,不留下一丝云彩。昊天玉帝筹思半刻,叫来太白金星,吩咐一番,太白金星低头退下。

  唐僧困在桩上,挨了半夜,正在心惊胆战时,轻轻的脚步声传来,唐三藏回神一看,只见一个白发老人走到他的跟前,用手一佛,捆住双脚的绳子立刻断裂,将三藏扶起身来。

  唐三藏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朝这白发老人行礼谢道:“谢谢老公公搭救!”

  老人回礼道:“不用客气,这里是妖怪的巢穴,我们出去说话,你有没有掉什么东西?”

  唐三藏叹口气道:“贫僧没有带什么东西,只行李马匹在一起,如今却不知道落在何处。”

  老人听了,开口笑道:“你的马匹和两个包袱我都带来了,我们一起出去吧。你谨记跟紧我,别落在五步之后,这样就可以安全地离开了。”

  唐三藏点头应是,紧紧跟在老人身后,只见山洞之中的妖怪个个面带酒气倒地大睡,鼾声大作。唐三藏知道这是白发老者施展了法术,暗想他为何不杀生地同时,心里却突然想起,那西游记里,猪八戒杀生杀得最积极,自己日后遇上了,是不是要阻止他一下来着?

  “好了,你已经安全了。”走了许久之后。

  三藏再次对老者行礼道:“老先生搭救之恩,贫僧磨齿难忘!”缓了一口气,三藏接着说道:“仙长方才入了妖窟之中,如若无人之境,定然不是无名之辈,还仙长望告知身份,三藏取经归来之后,必有厚报。”唐僧开口道。

  “金蝉子不必如此客气,本仙乃天庭太白金星是也,与观音大士交情颇深,她吩咐我拂照你一二,今日恰逢本仙值日,遇上你为妖怪所擒,是以现身一助。”老者微笑道,随即一个转身,恢复了太白金星的样子,额头上的那颗五角星,闪闪发光,加上他和煦的笑容,颇有几分德高望重者的姿态。

  唐三藏听罢,再次道谢。

  随后太白金星离去,给了金蝉子一张卷来,金蝉子翻开一看,那纸上写得正是: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

  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抱怨经。

  唐僧拜谢不已,继续前进。这日唐三藏来到大唐与鞑靼边界处,此处一座高山矗立,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正在观望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三藏惊疑,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lù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唐三藏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唐三藏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问道:“你可有话说?”

  那泼猴咧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

  三藏丰神如玉,闻言点点头道:“我正是,你问怎么?”

  那猴头大喜,言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

  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

  猴头摇摇头,道:“不用斧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来也。”

  三藏奇怪道:“我自救你,你怎得出来?”

  那猴头哈哈大笑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

  三藏依言,复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极巅之处,果然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

  祝罢,又拜。拜毕,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佛贴释放万千毫光,照耀大千世界,千重异彩笼罩其身,朝唐三藏微微点头示意,望西方而去。

  三藏心中一惊,望空礼拜。径下高山,又至石匣边,对那猴头言道:“揭了压帖矣,你出来么。”

  悟空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三藏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

  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

  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马匹。那马见了他,腰软蹄矬,战兢兢的立站不住。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在天上看养龙马的,有些法则,故此凡马见他害怕。

  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象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什么?”

  猴王挠挠头,言道:“我姓孙。”

  三藏高宣一声佛号,言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

  猴王摆摆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法名,称为行者,好么?”

  悟空思忖片刻,拍手叫好道:“好,好,好”

  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而后,有在鹰愁涧收得西海龙王太子,在高老庄附近云栈洞收得猪八戒,在流沙河收得沙僧,至此,取经之人汇集完毕,大业开启。

  与此同时,准提道人正在斜月三星洞里打坐清修,忽然感觉到天机异变,掐指一算顿明前因后果,不由微笑道:“小乘佛教报身佛也是该复位了,好全小乘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三佛圆满之数。”

  准提说完此话,召来佛母大孔雀明王孔宣,对他吩咐道:“今日乃是多宝如来佛脱出劫难之日,现在你持我的七宝妙树前去北海万丈深渊,放他出来。”

  孔宣接下法旨,展开双翅,转瞬就出了三星洞,飞过千山万水来到北海。孔宣站立北海上空,右手七宝妙树杖一阵刷动,就见那平静无波的北海寒水顿时掀起千丈波浪,汹涌翻滚。随着浪花波峰阵阵,一道人影从北海深渊下冲天而起,这人仔细双手合十,梵音清唱阵阵,却是一尊六丈千手佛陀。这尊佛陀正是多宝如来,多宝出得困,向孔宣合十拜了一下,转身就往雷音寺飞去。

  原来当年释迦牟尼镇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准提便也把他的化身多宝如来镇压在这北海深渊,一过抵一过,却是因果两清,互不相欠。佛教有三种佛陀,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三佛齐全才是圆满之数,小乘佛教三佛身:大日如来为法身佛、多宝如来为报身佛、释迦牟尼如来为应神佛。大劫来临,多宝便脱困而出,此为定数。


第54章 。三昧神风
  这日师徒三人又来到黄风岭下。这黄风岭下却是住着一头了不起的妖怪,此妖名为黄风大圣,乃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为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逃到此地为妖,使一杆三股钢叉,又会使三昧神风,十分骁勇。

  可就在这时一阵旋风大作,直将坐在马上的唐三藏吹得心惊肉跳,喊道:“悟空,起风了!”

  这时猪八戒开口道:“师父莫要害怕,起风又有何?一年四季怎能不刮风啊。”

  与猪八戒不同一旁的孙悟空眉头一皱道:“呆子,这风有古怪。”

  “啊?”听到孙悟空的话唐三藏、猪八戒都大吃一惊,猪八戒问道:“师兄,你怎知这风有古怪?”

  “兄弟,你是不知,俺老孙有个抓风的本事,能从风中闻出些不同之处。今日这风中有些腥气,恐怕不是好风。”孙悟空一脸凝重的说道。

  可就在这时只见那山坡下,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当时便吓得那三藏跌下白马。那猪八戒丢下了行李,拿起钉钯,挡在唐三藏大喝一声道:“孽畜,那里走!”说着便冲上前去,劈头就是一钯。却那只虎直挺挺站立起来,化成人形纵身一窜躲过猪八戒一钯说道:“你等是何人竟敢来我八百里黄风岭?”

  这虎精黄风怪派出查探唐三藏师徒行踪的虎先锋,这几日黄风怪算算日子现唐三藏也快到了自己山头便命虎先锋仔细巡查一番,不想今日正好与唐三藏师徒撞见。

  这猪八戒刚拜师没几天便遇到妖怪拦路,看这妖怪不像太厉害的样子,猪八戒便起了先在师父面前立下一功的想法。当下猪八戒骂道:“我乃东土大唐御弟三藏之弟子,奉旨上西方拜佛求经。今日你竟敢惊我师父,我定不饶你!”说完猪八戒一抡钉钯便向虎先锋杀去。

  虎先锋奉黄风怪之命巡山,却只知自家大王让自己找几个和尚,倒是没想到这和尚如此厉害。此时虎先锋手中也无兵器,也不与猪八戒争斗扭头就走。猪八戒见虎先锋逃走,本想在师父面前立功,怎能叫他轻易逃了,猪八戒随后便追。而那虎先锋也未曾逃远只是到了山坡下乱石丛中,取出两口赤铜刀,转身便来与猪八戒激战。

  这虎先锋与猪八戒两个便在这山坡前,一往一来,打得不亦乐乎。

  就在此时孙悟空已将那跌下白马的唐三藏扶起到一旁石头上坐下说道:“师父,你莫要害怕。且在此歇息一会儿,等俺老孙去相助八戒,等打死了那妖怪咱们师徒好尽快赶路。”说完孙悟空也不待唐三藏开口说话便赶去相助猪八戒。

  当孙悟空赶到山坡时,猪八戒与虎先锋已分出胜负,那虎先锋却是不敌猪八戒败下阵去。这时孙悟空大喝一声:“八戒,速速拿了那妖怪!莫让他跑了。”说着孙悟空一抡金箍棒也向虎先锋杀去。

  虎先锋本来就不敌猪八戒此时又见猪八戒来了帮手,还怎敢就留。那虎先锋在地上打了滚躲过猪八戒一钯,便现出原形,却是一只猛虎,向山上逃去。

  孙悟空与猪八戒见虎先锋逃走二人便在其后紧追不舍,再说那虎先锋见两人仍在身后穷追心中暗暗叫苦,还好虎先锋自未开灵智时便在这八百里黄风岭中,对这黄风岭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可今日虎先锋带着孙悟空、猪八戒在南山坡转了数圈却还未甩开两人,此时虎先锋不由得有些着急,此时虎先锋心念头一动却是想到,“大王日夜叫我巡山定是想擒拿那和尚,要是我能将他捉回去交给大王,大王肯定会重重赏我。”

  想到此处,虎先锋绕过一个路口,从自己胸膛之上撕下块虎皮盖到路旁一块卧虎石上。而真身化作一阵狂风回那遇到唐三藏师徒的地方去了。

  再说那唐三藏见两个师徒都去追那妖怪便独自一人坐在石头上念经,不想这时耳旁传来一声刺笑。一睁眼,一只虎精就站在自己眼前,一直想见识下妖怪的唐三藏今日可是看了个仔细。那虎先锋也不与唐三藏多言一把将其捉起,驾长风回洞去了。

  那虎先锋抓着唐三藏到了洞口对那守门小妖说道:“速去禀报大王,就说我将那取经的和尚抓来了。”

  这时黄风怪正在于黑熊精等人在洞中饮酒闲谈,听小妖来报说:“启禀大王,先锋在洞外求见大王说他将取经和尚抓来了。”

  黄风怪一听小妖之言却是一惊,忙道:“让虎先锋进来。”

  “启禀大王,小的将这取经和尚给您带来了。”虎先锋进到洞中向黄风怪行礼说道。

  “好!好!好!”黄风怪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让洞中小妖将唐三藏带到后山关了起来。

  待唐三藏被带下去后黄风怪开口向虎先锋问道:“你是如何将这唐三藏捉住的?”

  听到黄风怪问话虎先锋便将自己如何在巡山之时遇见唐三藏等人说到自己与猪八戒打斗,又说到孙悟空与猪八戒追杀自己反被自己以金蝉脱壳之计捉走唐三藏。

  听完虎先锋之言,黄风怪大喜道:“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