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佛门二教主-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圣慧眼出,此女过去种种皆在眼前如同放电影般过了一遍,叹息:“此女乃天生魅惑命格,即便转世轮回,亦是如此。”夏桀宠妃妹喜就是其几十世前的原身。卢圣感慨万千,天数不可违啊。
葫芦一倾,一道清流裹挟姐己神魂直奔幽冥六道轮回转世。卢圣目光幽幽,此女转世之后,又不知道会成为哪一位祸国殃民的绝世美女。
第17章 。云中子降妖
九尾妖狐刚想借体化形,却被刚巧进入要伺候妲己的侍从发现,侍从见一妖精趴在妲己床上,立马大叫:“有妖精来了。”九尾妖狐大急,急忙放出一阵阴风,那侍从立马昏迷不醒。
而在前厅的苏护听到侍从大喊有妖精,急忙提鞭在手,跑进妲己住处,担心自己的女儿的安慰。苏护左手执灯,右手执鞭,然后一阵妖风,就把苏护手中的灯火扑灭,苏护急忙叫来家将,又把灯点上,苏护来到妲己住处,只见一众侍从各个惊慌失措,苏护急忙来到妲己寝榻之前,用手揭起幔帐,说道:“我儿,刚才有妖气来袭,你可有事情?”妲己答道:“孩儿梦中听到侍从喊叫,‘妖精来了’,孩儿刚要起来,却见灯光,然后是爹爹来了,并不曾看见什么妖怪。”苏沪说道:“感谢上苍庇佑,不曾惊吓了你,。”苏护又对妲己安慰了一番,然后自己巡视驿站,一夜未睡。苏护却不知道刚才和他说话的已经不是妲己本人,而是九尾妖狐。方才九尾妖狐就在苏护灯灭然后再点灯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借体化形。这正是恩州驿内怪内惊,苏护提鞭扑灭灯。二八娇容今已去,错把妖精当亲生。
苏护一行人朝行夜住,饥餐渴饮,在路行程,非止一日。苏护渡了黄河,来至朝歌,在城外按下营寨。苏护先派遣下官入城通报,见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见了苏护进女赎罪文书,连忙打开城门,吩咐苏护把人马驻扎在城外,令护同女进城,到金亭馆驿安置。
第二日苏护献了妲己进宫,纣王立刻龙颜大悦,不计前嫌。
而狐狸精妲己进入后宫面见纣王,顺理成章地使得纣王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之后纣王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废弛,章奏混淆。群臣便有谏章,纣王视同儿戏,日夜荒淫。不觉光阴瞬息,岁月如流,已是叁月,不曾设朝。
而狐狸精的任务也算是开了个好头,而且顺风顺水,只需要继续下去,绝对可以保证“君王从此不早朝”,让纣王以一代昏君的形象谢幕。
但是………………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但是”二字,因为这代表着变故出现了。
元始天尊一直密切关注朝歌局势,虽然纣王被妲己迷住,不理朝政,但是当朝有闻太师、首相商容、亚相比干、武成王黄飞虎一大帮大臣处理朝政,比纣王亲政的结果还要好。历史上主昏于上而政清于下的例子并不少见。元始天尊暗想如果任由事件这样发展下去,若没有了正当理由,封神的事情也许就不能发展下去了,如果人间杰出人物死得不多,多出一个空位,那就有可能要用一个阐教的弟子去填,与其让自己门下去死,不如让人族去死。
元始天尊心中大为不满。自思道:天地神仙杀劫,却说需得人间人杰上榜,必定血流成河,尸骨堆止,如何下去如何完成封神。圣人之意即为天意,心思一动,天数顿时生了变化。元始天尊命白鹤童子唤来云中子,云中子进入大厅,拜见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坐在碧游床上,对云中子一番吩咐。云中子领命,眼珠精光四射,手携水火花篮向朝歌而去。
云中子来到朝歌上空,看到一道妖气直冲上天,知道那就是九尾妖狐的妖气。云中子眼光闪烁,沉思半刻,也不动手,驾起祥云,回到终南山,忙唤来金霞童子道:“你去将我洞前的老枯松枝取一段来,待我削一木剑,去除妖邪。”金霞童子不明内情问道:“师傅,何不用照妖宝剑,杀了妖精,永绝祸根?”云中子笑道:“千年老狐,无需用我宝剑!木剑足以。”金霞童子取来松枝交与云中子,云中子把松枝削成木剑,向朝歌皇宫而去。
皇宫之中,纣王沉迷酒色,在摘星台上与妲己日夜玩乐,文武百官非常不满,只好鸣钟鼓请纣王升殿。纣王听到钟鼓齐鸣,知道是满朝文武请自己上朝,纣王不得已,对妲己说道:“美人暂且安顿,朕去去就回。”妲己把纣王送出摘星台,纣王上朝,但是因为终日沉迷酒色,情思厌倦,已经有了退朝之意。
首相商容、亚相比干奏道:“天下诸侯本章候旨,陛下因为何事,数月不上朝,日坐深宫,全不把朝纲整理。一定是有王的左右亲侍,迷惑圣上。臣恳请陛下当以国事为重,不要像之前那样高坐深宫,废弛国事,让大臣们失望。臣闻天位维艰,况且现在天心未顺,水旱不均,降灾于民,也有政治的原因。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顿,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愿陛下留意!”
纣王回答道:“朕闻四海安康,万民乐业,止有北海逆命,邑令太师闻仲除奸党;此不过疥癣之疾,何足挂虑?二位丞相之言甚善,朕岂不知?但朝廷大小事物,都有首相为朕代劳,而且首相干得还挺好,朕到了朝堂上也只是签字盖章,什么都都决定不了,你们还啰嗦什么?”
忽然午门官进入大殿,上前启奏:“午门外,有一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前来见驾,有机密要事禀奏,小人未敢擅自让他朝见圣上,请圣上下旨定夺。”
纣王暗想,来的正好,众文武大臣还要启奏国事,正是心烦,就让道人面见朕,也可以不落下拒谏之名。纣王道:“宣。”
云中子进午门,过九龙桥,走大道,左手携定花篮,右手执着拂尘,宽袍大袖,飘飘徐步而来。纣王只见那道人头带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双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脚登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朱一点血。云中子进了大殿对纣王打个稽首,口称:“陛下,贫道稽首了。”
纣王看到这道人如此行礼,心中不悦,心想:“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虽然是方外人士,却也在朕的版图之内,真是可恶!本该治你一个慢君之罪,但是诸臣会说朕没有度量。朕就难为难为他,看他如何应我。”纣王道:“道长从何处而来?”云中子答道:“贫道从云水而至。”纣王道:“何为云水?”云中子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是聪明智慧的天子,便问道:“云散水枯,你要归何处?”云中子答道:“去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纣王听后,转怒为喜道:“方才道长见朕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今所答之言,甚是有理;朕知道道长是通慧大贤。”纣王命左右道:“给道长赐坐。”云中子也不谦让,旁侧坐下。
云中子说道:“贫道住在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是也。因贫道闲居无事,采药于高峰.忽见妖气贯于朝歌,怪气生于皇宫。道心不缺,善念常随,贫道特来朝见陛下,除去宫中妖孽。”纣王笑道:“深宫秘阙,禁卫森严,防维更密,又不是尘世山林,妖孽从何而来!先生此来是不是搞错了!”云中子笑道:“陛下若知道有妖魅,妖魅自然不敢来了。只是陛下不识这妖魅,他才有可乘之机,魅惑圣上。如若不除去此妖,日后必酿成大祸。”
纣王道:“既然宫中有妖气,那要如何是好?”
云中子揭开花篮,取出松树削的木剑来,拿在手中,对纣王道:“陛下不知此剑之妙,听贫道道来:松树削成名‘巨阙’,其中妙用少人知。虽无宝气冲牛斗,三日成灰妖气离。”
云中子说完,将木剑奉上,献于纣王。纣王接剑道:“此木剑要放在何处?”云中子道:“陛下可把此剑挂在分宫楼,三日之内自有应验。”纣王立即传奉官道:“将此剑挂在分宫楼前。”传奉官领命而去。
纣王对云中子道:“先生有这等道术,明于阴阳,能察妖魅,何不弃终南山而保护大商,官居显赫,扬名于后世,岂不美哉!何苦甘为淡薄,没世无闻。”
云中子谢道:“蒙陛下不弃幽隐,让贫道为官,但是贫道乃山野慵懒之人,不识治国安邦之法。圣上的美意,贫道心领了。”
云中子说完,走出了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一挥,扬长而去。朝中文物大臣本来是请纣王商议国事,但是被云中子一搅合,纣王那还有心思倾听国事?也就退朝回宫。,满朝文武无可奈何。
纣王退朝后,急不可耐去找妲己。却听说妲己偶燃暴疾,人事昏沉。卧床不起。纣王连忙去见妲己,纣王见妲己面似金赤,唇如纸白,气息微弱,顿时急道:“美人,早晨送朕之时,你还美貌如花,为何一时有恙,,便是这等垂危!这叫朕如何是好?”
妲己暗道我奉女娲娘娘密旨前来办事,一心惑乱君心且不杀生灵,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妲己对纣王说道:“陛下,妾身早晨送驾,午时远迎陛下,不想行至分宫楼前侯驾,妾身猛抬头看见一宝剑悬挂在楼前,不觉吓出一身冷汗,竟然得了急症。想是妾身福薄,不能长侍于陛下左右了。若贱妾去了,陛下勿念。”
纣王闻言大惊,“都是朕不好,害了美人如此。”纣王立即即旨命御官,将宝剑焚毁。那木剑剑是松树削成,经不得明火,立时被焚毁。侍御官回旨。妲己见焚了宝剑,妖光复长,立即有了精神。
第18章 。杀人立威
云中子随后又在司天台写了一篇预言诗“妖气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目的是告诉司天监杜元铣:宫里不对劲,朝歌就要上演血染的风采了。挑动杜元铣上书直谏,诛除妖孽。
而宫中的妲己更是害怕,为了自保,要求纣王杀了杜元铣,纣王为了保护妲己,杀了杜元铣。而商容的好言好语劝谏,也被纣王弹了回去。但是梅伯随即进宫,厉声大言。纣王当场就爆裂了。当面大骂纣王,侵犯皇威的事情苏护也干过,纣王没有当场开杀戒,不过是为了得到妲己才给了苏护活着的机会。但是梅伯大骂纣王,还是当着纣王心爱的女人妲己面前表示大不敬,这让纣王情何以堪,哪怕是换上普通人也得掀桌啊。妲己想,我不能残害生灵,不过纣王却可以,妲己立即献上炮烙之刑,纣王为了立威,炮烙了梅伯,警告朝中大臣再敢对朕放肆,梅伯就是你们今后的下场。
历史告诉我们,杀人立威这种事,是不能做的。一旦开了头,想刹车就难了。纣王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与群臣离心离德,逼杀商容,炮烙赵启,鄂崇禹枭首,姜桓楚醢尸,胶鬲坠楼,杨任剜目。纣王从此暴走,在不断的杀戮中,他只剩下妲己做为自己心灵的归宿,陪着她不顾民生,暴虐取乐,真正堕落为一代暴君。
却说纣王原配姜皇后,最近却是十分烦躁。原因是纣王自从纳了苏妲己以后,很少再来自己的宫中。而妲己不仅攫取了纣王的全部欢心,把纣王牢牢地拴在了自己身边,纣王还表示要废了自己,立妲己为后。这还了得,若是自己有个万一,东鲁姜氏一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姜皇后绝对决定主动出击,警告妲己不要胡来。
这一日,姜皇后在中宫,各宫嫔妃朝贺皇后。一宫人来报:“寿仙宫苏妲己在宫外侯旨。”姜皇后知道机会来了,对宫人说道:“宣!”
妲己接到旨意,进入宫中,妲己见姜皇后坐在中央,黄飞虎之妹黄贵妃在左,馨庆宫杨贵妃在右。妲己朝拜已毕,侍立一旁。黄贵妃问道:“这就是苏美人?生的好生精致。”姜皇后道:“正是苏美人。”
姜皇后对妲己斥责道:“天子日夜在寿仙宫,荒淫作乐,不理朝政,你不在一旁劝谏,反而迷惑大王,让大王沉迷于酒色,还鼓舞大王杀忠臣,这一切都是你的错。若你再屡教不敢,还这样肆无忌惮,我就要用中宫之法处罚与你。”
妲己真想一口把姜皇后生吞活剥,奈何心里谨记自己不能杀生,只好忍气吞声道:“贱妾谨遵皇后懿旨。”
妲己闷闷不乐回到寿仙宫中,心想我是天子的宠妃,姜皇后自恃元配,在黄、杨二贵妃面前羞辱与我,此恨如何不报!妲己立刻联络费仲,在后宫中上演了一场金枝欲孽。
那费仲有一家将名为姜环,是东鲁人士。费仲让姜环冒充姜桓楚的手下行刺纣王,给姜皇后栽赃,对姜环许诺事成之后,给姜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日,纣王在寿仙宫玩乐,妲己主动规劝纣王明日上朝,纣王大喜,觉得妲己深明大义。
次日,纣王一早上朝,出了寿仙宫,到了分宫楼,在分宫楼旁边跳出一人,身高丈四,头戴扎巾,手执宝剑,行如狼虎,大喝一声:“无道昏君,荒淫酒色,纳命来。”纣王也是勇武之人,况且身边侍卫众多,有惊无险把刺客拿下。
纣王大怒,命令费仲审问刺客。不多时,费仲前来禀告纣王:“刺客名为姜环,乃东伯侯姜恒楚家将,奉中宫姜皇后旨意,行刺陛下,意在篡位,立太子殷郊为天子。庆幸祖宗保佑,陛下洪福齐天,阴谋败露,随即就擒。”
纣王听后,大怒,便传令西宫黄贵妃前去审问姜后。
那黄贵妃是武成王黄飞虎之妹,他一直在窥视皇后之位,可惜他在宫中地位不如皇后,宠爱不及妲己,能帮他的也只有朝中的哥哥武成王。所以皇贵妃一直按兵不动。
可是这次机会来了,在审问姜皇后的整个过程,黄贵妃基本上就是个传声筒,姜皇后如何为自己辩解,她就一字不差地回去上报给纣王;苏妲己指使纣王下令剜目烧手,她也回去分毫不差地照做,没有半点犹豫。
那东宫太子殷郊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十二岁,在东宫得知自己母亲姜皇后惨遭用刑的消息,心急如焚,来到西宫,两位殿下见母亲浑身是血,双手枯焦,抱着姜皇后大哭。
黄贵妃知道时机已经成熟,那姜皇后已经折磨得不成人形,立即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逼迫姜环招供出幕后主使为苏妲己,干掉苏妲己。
却不想殷郊急怒攻心,从西宫门上取下一口宝剑,把姜环砍成两段,又要杀妲己以报母仇。
皇贵妃暗自恼怒殷郊急躁,破坏了自己的大计,非但没能达成目标,还失去了攻击苏妲己最好的人证,造成了一个最坏的局面,使得苏妲己一家独大,后宫中再也没有可以制衡她的人物,也失去了与哥哥黄飞虎朝堂与后宫联手把持朝政的最好机会。
她对殷郊说道:“殿下,你也太暴躁,如今杀了姜环,人死无对证。你待我也将铜斗烙他的手,或用严刑拷讯,他也可以说出谁是主谋。如今你们在我这里也不安全,你们速去杨妃那里躲避吧。”
那大将晁田、晁雷在黄贵妃处见了这些变故,急忙跑去一五一十地报告纣王。纣王大怒,儿子居然拿了剑要来砍老子,这还了得,命晁田、晁雷取龙凤剑,诛杀两位殿下,以正国法。
晁田、晁雷领命来到西宫,却被黄贵妃告知两位殿下不在。二人又去杨妃东宫处,被杨妃一通大骂,也未找到殿下。
殷郊殷洪待晁田、晁雷走后,两位皇子逃到长朝殿上。而长朝殿上文武百官还未退朝。殷郊看到文武百官中的黄飞虎,拉住黄飞虎的衣袍,把兄弟二人的遭遇哭诉了出来。满朝之上,百官知道纣王杀子诛妻无不大骇。
百官之中走出两人,名叫方弼方相,大喊道:“反出朝歌,另择新君,去此无道之主,保全社稷!”二人背负殿下,径出朝歌南门而去了。众多文武百官见反了方弼、方相,都大惊失色,唯独黄飞虎镇定自若。
晁氏兄弟拿着龙凤剑来到长朝殿,方知方弼方相兄弟已经带走了二位皇子,反出朝歌。面对身高力大的方家兄弟,晁田晁雷自知不是对手,只能奏请纣王另派黄飞虎去捉拿。
黄飞虎笑着接了旨意道:“这是晁田与我担儿挑。”晁氏兄弟面对黄飞虎的奚落也只能装作不在意。
黄飞虎拒绝了黄明、周纪、龙环、吴谦等人的陪同,出了午门,骑上五色神牛,向方弼方相逃走的方向追去。
黄飞虎心想,眼下纣王被苏妲己所迷惑,连原配姜皇后和孩子都不要了,不过只要自己不冒犯王权威严,我国舅兼武成王的位子还是能接着坐下去,就算纣王砍光所有的大臣也轮不到自己头上,但是能有机会像闻太师那样,连大王也能对自己服服帖帖哪有多好,如若自己扶持太子殷郊坐上王位,自己来做太师,不是更好?
黄飞虎轻松追上方弼方相后,却不敢轻易表露自己心迹,而是要先试探看看。
那君臣五人跪在一起。黄飞虎说道:“微臣奉大王之命,带着陛下亲赐龙凤剑前来,请二位殿自决,臣好回去交旨。不是臣敢逼杀储君。请殿下速速自决。”黄飞虎心想先看看你们俩反应如何,如果被吓住了,很听话的自己抹了脖子,那我就继续当我的武成王。
殷郊殷洪听罢,兄弟一起跪下道:“将军尽知我母子衔冤负屈。母遭惨刑,沉魂莫白,再杀幼子,一门尽绝。还请将军可怜我兄弟俩,开天地仁慈之心,赐一线再生。若以后能转危为安,以后绝对不会忘记你的恩情,末世不敢忘将军之大德!”
黄飞虎暗想:很好,如此巨变,没有语无伦次,没有惊慌失措,思路还能如此清晰,还是有君主潜力的。
黄飞虎进一步试探道,“臣也知道殿下是冤枉的,臣本身也不想害皇子。臣若要放殿下,便得欺君卖国之罪;若不放了殿下,殿下身负沉冤,臣心何忍?”
殷郊听道黄飞虎松口,急忙道:“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回旨。可怜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若以后可以借兵报怨,为我母亲沉冤报仇。望将军可怜!”殷洪上前,说道:“黄将军,此事不可!皇兄乃东宫太子,我不过是一郡王。况我又年幼,黄将军可将我殷洪首级拿回去回旨。皇兄或往东鲁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师,倘可报母弟之仇,!”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声大哭道:“我何忍幼弟遭此惨刑?”
方弼方相也跟着哭开了,一场功劳没有了,还要被抓回去砍头,怎能不害怕?黄飞虎这时心里有了底:如果辅佐殷郊上位,大事有望。事成之后,我黄飞虎自是中兴重臣,皇上的救命恩人,太师必是囊中之物。这两兄弟这般手足情深,如果他们稍有过河拆桥之念,我抓住一个就能控制住另一个,又有何愁?
黄飞虎下定决心,于是将自己的整个计划和盘托出:“方弼不要啼哭,二位殿下不必伤心。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泄,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教他两路调兵,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方弼方相不干了。他们俩冒死反出朝歌,图的就是当上未来天子的恩人,扶持幼主,指望造反成功分个大功劳。现在好了,黄飞虎一来,马上功劳全变他的了,殷郊殷洪之前还叫自己恩人,现在眼睛里只有黄飞虎没有我们兄弟俩了。
于是方弼开始哭穷道:“我兄弟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却要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可怎么办?“
黄飞虎傻了,他没想到方弼会这样子耍无赖,以你们兄弟之能还会搞不定这点路费,自己为求机密还没带心腹人同来,不然理你做什么。想了半天,把自己身边的玦给了方弼:先给你些值钱的财物,说道:“宜当用心,其功不小”。
黄飞虎部署已毕,便回宫交差。但是他万万没料到方弼方相做事如此地不够光明磊落,拿了钱居然还不办事,半途就和殷郊殷洪分手,导致殷郊殷洪被殷破败雷开捉回朝歌。这下子黄飞虎惊恐交织,杀心顿起,谁知道皇子在临死时会不会说出实情或者求自己救他们,万一私放殷郊殷洪筹划造反这件事情被纣王知道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可就到头了,一定要严防死守!黄飞虎到了午门,先怂恿文官激变:“列位老殿下,诸位大夫,今日安危,俱在丞相、列位谏议定夺。吾乃武臣,又非言路,乞早为之计。”黄飞虎又亲自站立午门正中阻住二将,大叫道:“殷破败!雷开!恭喜你擒太子有功,杀殿下有爵!只怕你官高必险,位重者身危!”成功激将上大夫赵启扯碎了行刑旨意。又命黄明、周纪等四将守住殿下,以防暗害。
且说太华山支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只因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杀戒,昆仑山玉虚宫掌阐道法宣扬正教圣人元始天尊不再讲道,两人也一直关注朝歌局势。广成子知道两位殿下乃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