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到底是什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钓鱼而不撒网、只射飞鸟而不射睡鸟。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知道但却能凭空创作的人,我不是这样的。多听,向善者学习;多看,然后才能见到问题的所在(个案),然后才能意识到这类问题的所在(举一反三,才能知道共性的东西)。”
【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互乡那里的人不容易讲道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老提了。”
【评论】互乡的道德规范可能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因此在其他地方认为“对的”在那并不认可,发生“鸡”与“鸭”讲的事,双方都听不懂对方的理论。就像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一样,不存在绝对的标准,各方都会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做,而另一方看待同一件事用其标准判断就可能是错的。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人,君子也袒护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知道。”
【评论】孔子对于知礼不知礼,心里明白得很。但别人问到自己国家的国君时,他绝不会批评自己国君的不对。所以当然要说鲁昭公知礼,绝不能说不知礼。你们外国人讲他不对是你们的自由。而且既然你们外国人懂了,何必再问我?你问我,我当然这样答的。所以这也是孔子的高明,同时也是外交上的礼貌。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
【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在文方面,我可能和别人差不多吧;在品德修养方面,我却还未有很大的心得。”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啊。”
【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有用吗?”子路答:“有用。我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孔子说:“要是这样,我早就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骄狂,节俭才会稳固,与其骄狂,宁可稳固。”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评论】君子站得高,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不顺所难倒。
小人站不高,看不远,一点小事对他来讲就是大事了,为此忧愁不止。
这个世界上任何时间都是小烦恼的数量要远大于大烦恼的数量,因此为小事而烦恼的时间要长的多。
另外,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小人,只有当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为君子(冰山)后,才会发现他以前或现在不如他的人是处在小人阶段(浮萍、小船阶段)。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粗暴,庄重而又安详。
第二章第八节
泰伯篇第八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周文王的哥哥)的品德高尚极了!三次让出王位,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恭敬而无礼则辛劳,谨慎而无礼则胆怯,勇猛而无礼则闯祸,直率而无礼则尖刻刺人。君子全心全意对待亲人,则百姓就会致力于仁爱;传统观念不要放弃,则百姓就会不偷巧,社会风气就稳了。”
【评论】世界上有天生恭、慎、勇、直的四类人,那么他们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孔子告诉我们先天的坯子再好,不懂礼,也不会成为君子。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得了重病,将弟子召集起来,说:“把我的脚放放正,把我的手放放正。《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在,我知道我可以避免犯错了!小子。”
【背景资料】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著有《大学》这本书,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
因为他的病严重到快要死了。连自己的手脚在哪里,都不知道,自己不能指挥了。只有叫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摆摆好。他这时快要断气了,只有用头脑'奇+书+网'。等学生们替他把手脚放端正了,然后他引用《诗经。小雅。小旻篇》的句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意思是作人作一辈子,常常提心吊胆,尤其是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更难。
【评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读了三遍以上,才慢慢的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一个大冰山,正是因为全面的掌握了做人的根本,才知道能违背这个根本的地方太多了,能违背这个根本也太容易了。要坚守这个根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在待人(与他相处的所有接触的人的终端)处事中牢记这就话,在家里如此,在单位如此,对待老师如此,对待学生也如此。到临死了才把心放下。但临终前还不忘再交代弟子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做人。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感到《论语》的厚重。他希望人们第一步学会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并努力成为掌握这些根本的人(成为冰山)(修炼成个人理智不漏体,不漏体后面有解释);第二步在家庭人员中广泛传播这个根本的道理,憎恨任何坑蒙拐骗的人和事,弘扬正道是人的本分,达成共识后,成为家庭的文化(修炼成家庭不漏体);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除了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做人做事以外,也要教育家庭成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做人做事,由于家庭成员没有受到相应教育而犯错,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家长要力争尽快在家庭中消灭坯子、浮萍、小船的思维和做事方法。
第三步在单位人员中广泛传播这个根本的道理,憎恨任何坑蒙拐骗的人和事,弘扬正道是人的本分,达成共识后,成为单位的文化(修炼成单位不漏体);在这个过程中,单位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除了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做人做事以外(对内既要制定符合人道的规章条例、严刑峻法,也要制定符合人道的奖惩薪酬体系、人员事业发展规划,对外研发和生产符合人道的产品,视任何坑蒙拐骗的产品和价格为人格的侮辱),还要教育单位成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做人做事,由于单位成员没有受到相应教育而犯错,领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领导要力争尽快在单位中消灭坯子、浮萍、小船的思维和做事方法。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总不懂得做人的根本,那他生产的产品和用的人有可能就会出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总懂得了做人的根本,那他就不会生产坑蒙拐骗的产品,但如果用的人有问题则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有可能就会出问题。因此,对名牌大企业的老总来说,面对要控制的许许多多的各类终端,他每天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做人做事,不如此都不行,生怕那个环节会出问题。对一个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来说,操作成本更高,风险更大。创业难,守业更难。
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充分说明了没有道德底线、不知道做人根本的一群人(见利忘义)的危害。
反观德国奔驰汽车厂,它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终端成千上万,会出问题的地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决不会少,相关人员操作时见利忘义的机会一定会有,但好像这种事一直没有发生,不但现在没有发生,好像过去的几十年都没有发生。
因此: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推而广之,家长不行,则这个家不知道能干什么。
推而广之,企业领导不行,则这个企业不知道能干什么。
谈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很多老总认为这是一个虚的,没用,赚钱是第一的,或者也意识到了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口号,但口号是口号,仅停留在表面,根本无法打动员工的心,更别谈达成共识了。其实老祖宗老早就告诉我们了。因为时间久了,落了灰,我们就认不出来了。
那么企业文化什么时候建立、这么用呢?老祖宗也说了,见本章十三节,译文如下:
子路说:“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孔子说:“一定是正名(纠正观点)呀!”子路说:“是这样的吗?你太迂腐了,正名有什么用?”孔子说:“你太粗野了!君子对于不懂的事情,一般都采取保留意见。名不正(观点不正确),则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则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则礼乐就不能深入人心;礼乐不能深入人心,则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的名(观点)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君子说话,绝不随便、马虎。”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背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来探问,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真诚。君子所珍贵的品德有三个:要有动人的表情,就可以远离粗暴和傲慢;端正脸色,就可以接近诚信;言谈优雅,就可以远离粗野鄙陋。礼仪方面的事,去问司存官吧。”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有能力却向没能力的人请教,自己知识渊博却向知识不多的请教;有却表现为无,实在却表现为虚无,从不计较别人的无理冒犯。从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托付幼主,可以托付江山,面临像生死存亡这类大事而不动摇志向的人。是君子吗?当然是君子。”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将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以吟诵诗篇抒发热情、以坚守礼法建功立业、以聆听音乐娱悦身心。”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我们可以要求百姓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却不可让百姓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论】由于认知水平的差距,领导不得不如此,有时向百姓解释都解释不清楚,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释。另外,大部分人是看到结果或得到利益才去做,在没有看到结果或得到利益以前,光凭说是没有用的。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崇尚勇猛而讨厌贫困的人,是祸害;没有仁爱之心而非常讨厌贫困的人,也是祸害。”
【评论】一种人会通过暴力而发财,一种人会通过不择手段而发财。因此能力差的人要远离这种人,能力强的要会控制这种人。
非常深刻,有才无德的人能用却不能授予大权。有才有德的人是冰山,是栋梁。领导选拔和重用人才的标准。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一样的才能和美德,如果骄傲吝啬,也就不值一提了。”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不是为谋一好官的人,很少有。”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而好学,誓死捍卫正义,危险的国家不入;混乱的地方不住;国家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隐姓埋名。国家处在太平盛世时,你贫贱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
【评论】苦口婆心的金玉良言啊。做人处世的总原则。不符合这个总原则的,要会说“不”。
比如:上级没有品德,我可以不干;公司赚钱不合道义(坑蒙拐骗等),不同流合污。股市熊市,坚决不进。坚决不与没道德的人交朋友。等等。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原文】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音乐大师开始独奏,到结尾的合奏,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我的耳朵!”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看上去忠厚却不讲信用,什么都不知道却不相信人,我无法理解这种人。”
【评论】有小聪明却不懂做人道理的坯子、小船。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如同赛跑,惟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超过。”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舜、禹真伟大!他们拥有天下,但并不认为天下是他们的,那是大家的。”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当君主,伟大崇高,可比于天!他的恩德,无法形容!他的功劳,千古留芳!他的制度,光辉灿烂!”
【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舜有五个能人而使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十个治国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尧、舜、武王时期,人才最多,也不过如此,武王的十个贤人中还有一个女性。周文王掌握着国家三分之二的面积,却仍然侍奉殷商,向商纣称臣。他的品德,真算至高无上了。”
【原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禹,无可挑剔啊。他自己粗茶淡饭,而祭品却很丰盛;自己衣服朴素,而祭服却很华美;自己宫殿简陋,却尽力兴修水利。禹,无可挑剔啊。”
第二章第九节
子罕篇第九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极少谈论:利、命运、仁。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博学多才,可惜没有足以成名的特长。”孔子听说后,对弟子说:“我的专长是什么?是驾马车?是射箭?大概是驾马车吧。(自嘲为认识人生的大道吧)”
【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做礼帽,是以前的规定;现在用纯麻披孝就够了,比较节约,我随大众。古代与人相见,跪下来拜,是以前的规定;但现在的人,没有行礼的诚恳,“拜乎上”,拱拱手就算了,很讨厌跪拜行礼的事,只求自己舒服一点而偷懒。虽然违反大众,我还是赞同跪下来拜。”
【原文】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见。”
【评论】这就是君子的容人、容事的胸怀。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困,他说:“文王死了后,文化礼乐制度不在我这里吗?老天若要灭绝文化,那我这后死者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老天若不灭绝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样呢?”
【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干不少鄙贱的活。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说:“孔子说过:‘我学东西不是为应付考试,所以学会了许多技艺。’”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知识丰富吗?我无知啊。有个农夫问我,他提出的问题,我一无所知,我从他那问题的正反两端进行询问,尽我所能地回答他。”
【原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图,这些象征出圣人的现象都没出现,看来我完了。”
【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见戴孝的人、穿官服的人、以及盲人,即使是年轻人,也必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经过,必定快走。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跟从他,但觉得无路可走。”
【评论】的确是如此。如果读《论语》一遍,感觉不过如此;如果能静下心来读三遍五遍,就能发现这是一个大宝贝了。难怪宋朝宰相赵普能半部《论语》治天下。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