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风者-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高敏大喊了一声:“十号波段某频率,不明电台呼叫!”胡占明立即用一台收讯机对准了高敏报告的频率,的确是一座不明电台。
“动作要快!全波段搜找对方!”胡占明果断地下了命令,同时把定位任务下达给了定位站和宋小光的行动队。
“凭我的经验,这是个大家伙。此人手法纯正,机器功率强大,听起来声音很好,估计离我们不远,像是条大鱼。”高敏边监听边对郑爱英说。
郑爱英想了想说:“虽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人,但能够断定不是我们的电台,与吴连生的电台也有差别。除了机器之外,通信诸元和发报手法倒像是军情局的。”
高敏点点头说:“很有可能。我也头一回遇见这个人,听手法就与众不同,像是受过正规训练的技术尖子。这种机器我倒知道,是二战中日本间谍常用的,功率极强,通讯距离远。”
“难道是日本人的?”郑爱英提出了另一种假设。
“不好说,机器并不能说明问题,得看对方是谁。蒋介石既然能用美国设备,就能用日本人的。”高敏的回答模棱两可。说话间电台开始发报,两个人专心致志地抄收起来。很快发报结束,两个人完整地抄到了报文。这座电台动作很麻利,从发现其呼叫到发报只有半分钟,而从发报到联络结束只有四分钟,期间未使用任何沟通用语,也未找到对方。说明此人是在盲发,对方一直在收听,却未拍发一个字。
电台记录马上送到了破译科,李明等人研究起来。李明仔细看了通信诸元,觉得是军情局的,但一时不敢下结论。紧接着,各定位站的定位结果反馈了回来,让李明大吃一惊。原来,从定位结果上看,这座电台正位于平江市区,就在宋小光等人的眼皮底下。李明意识到情况严重,马上向李剑作了汇报。
李剑很快赶到了破译科,刘政委、王东胜及各单位领导和骨干都到了,共同研究起情况来。“根据定位情况分析,这座电台就位于平江市区,这一点已经可以肯定。至于性质是什么,尚需要斟酌,依我看,很可能是军情局的潜台。”李明首先发表了看法。
韩东北也说定位情况很理想,声音大,信号强,没有一丝游移,结果不容置疑。李剑想听听高敏的意见,便说:“高敏,电台是你发现的,说说看法。”
于是高敏说道:“这座电台的性质十分可疑。首先它不是我方电台,这一点完全可以肯定。其次它也不是吴连生的电台,从机器类型上就可以排除。吴连生的电台都很差,声音不好,功率也不大。而这部电台是日本二战期间用于谍报通讯的,功率大,声音好,与吴连生的电台有很大差异。从发报手法上看,发报者是个老手,几乎无可挑剔,一听就知道受过相当程度的正规训练,像是军情局的作风。再加上位置在平江市区,通信诸元与军情局类似,所以我认为是军情局的潜台,这种可能性极大。”
“没错,蒋介石的正规部队只有吴连生的人在平江,且都位于当面几个岛上。而这座电台却位于平江市区,机器类型、通信诸元及手法都与吴连生电台有着显着区别,说明它不是吴连生的。其通信诸元和发报手法又具有军情局的特点,所以极可能是军情局的。”王东胜赞同高敏的看法。郑爱英也认为是军情局的,除了机器不同外,其他特点都像。
“还有一点要引起重视,就是没有找到对方。”高敏又如此提醒。
“会不会有对方而没有听到呢?”李剑问。
“绝不是没有听到,而是对方没有出声。”胡占明如此认为。
“没错,这座电台自始至终未使用沟通用语,而是呼叫后直接发报,然后结束,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一般情况下,联络双方要先行沟通,有问有答,待对方做好准备才能发报,期间还要有报文重复和给付收据等联络用语,最后还要有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然后才能结束工作。但这座电台没有,什么都没有,只管用最短的时间将报文发了出去。说明其性质十分可疑,只有双方约定好了,才可以使用这种非常规的盲发方式。”付士光同意胡占明说的。
“这座电台为什么不与对方沟通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害怕暴露双方的关系。其发报速度很快,短短几分钟就结束了,说明它担心被人听到,尽力缩短联络时间。”刘政委进一步作了分析。
“看来这座电台很值得怀疑,具有潜台的特征。”李剑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其实他早已心中有数,之所以让大家发表看法,是想验证自己的判断。
“能不能是日本人的呢?”有人如此提醒。
王东胜说:“这座电台虽使用了日本人的机器,却不能表明是日本人的,目前发生在平江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点。日本人呆在中国的时间很长,这种间谍电台到处都是,咱们这里就有好几部,只是闲置不用而已。”
在与刘政委交换意见后,李剑说:“初步可以认定,这是一座潜伏在平江的不明电台。至于是不是军情局的,还需要进一步侦察,不忙着下结论。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军情局的也罢,吴连生的也罢,其他系统的也罢,都是潜台,都要想方设法挖出来!从现在开始,这座电台暂且称作‘一号台’,以后就这么称呼它。宋小光还没回来吗?”李剑感到着急了,找到一号台主要靠宋小光,已经通知他回来开会了。
“正往回赶,估计快到了。”王东胜回答。
讨论接着进行,刘政委说:“要抓紧侦察,倘若发现一号台,一定要严控并抄全报文,为破译密码提供素材。”
“如果真是军情局的潜台,还是有把握破译的。即使它使用另一套密码,也可以尽快破译。”李明显得很有信心。
“另外,对方也会采用盲发的方式,如果有新的军情局总台盲发,双方很可能是主对方关系。”胡占明作了进一步猜测。大家围绕一号台的出现发表了很多看法,讨论得很热烈。
最后李剑说道:“我再次提醒大家,平江的形势远比想象的要复杂,一号台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出现泄密事故,避免发生意外。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准走出道观警戒范围,这是铁的纪律,必须遵守。确实需要外出,也要更换老百姓服装,不能穿军装逛大街。大家搞这一行不是一两天了,知道这条规定的重要性。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道理很简单,也有血的教训可吸取。虽然敌人不知道我们来平江的消息,但很快会醒过味来的,有可能设法与我们对抗。都忙去吧!抓紧时间搞侦察!”
会议结束了,人们刚要散去,宋小光急火火地回来了。“又开会?是不是因为刚才的任务?”说罢宋小光一本正经地坐了下来,引得人们直发笑。此时宋小光才明白过来,会议已经散了。
“宋小光!你是怎么搞的,白转了这些天,连潜台的影子也没找到,是不是只顾看风景去了?”李剑一脸严肃地说。
“这您可冤枉我了,哪还有工夫看风景。刚才我正领人在市区转,突然接到了定位任务,由于时间仓促,各组位置不理想,所以没有定位结果。不是没有目标吗?怎么突然给我任务了?事先声明一下,我的人绝对没有贻误战机。唉!这些天可把我们累坏了,磨破了好几双鞋不说,腿都遛细了。我已经把市区翻了个底朝上,都没有发现潜台的影子,会不会是判断失误呢?”宋小光一脸冤枉地倒着苦水。
“是你判断失误!先看看这个!”说着李剑把电台记录扔给了宋小光。他料定宋小光只顾着定位,没认真听一号台发了些什么。
果然,宋小光一瞅电台记录跳了起来,将信将疑地说:“这……这不可能【wWw。WRsHu。cOm】!不是开玩笑吧?”
“你小子懵头了?有拿电台记录开玩笑的吗?我什么时候开过这种玩笑?”李剑的口气不容置疑。
“乖乖!真有这种事!”这回宋小光相信了,暗自佩服起李剑和刘政委来。他后悔了,后悔不该对师傅的安排持怀疑态度,更不该满腹牢骚。
“小光,说说你的想法,下一步怎么侦察?”刘政委问。
“这回完了!完了!”宋小光答非所问,自言自语地说。
“什么完了?在媳妇面前丢脸面了?”王东胜调侃了一句,逗得人们哈哈大笑。郑爱英不好意思了,瞪了宋小光一眼。
“您想哪儿去了,我是纳闷,在市区转了这么多天,咋没碰上这个潜台呢。”宋小光掩饰着自己的尴尬。他知道郑爱英在责怪自己,嘴上却不服软。
“不是我说你,你的人再多,转的时间再长也没有用!”李剑板着脸说。
“为什么?”宋小光不解地问。
“别问我,应该问你自己。”李剑话留半句。
“问我?我怎么了?”宋小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非要让我说明白吗?你的人背着探测器满大街遛达,有间谍也吓得把电台关了。”李剑气哼哼地揭了宋小光老底。
宋小光心想完了,这次肯定要挨批,自己的人的确背着探测器徒步侦察来着。“看您说的,就有那么一次,其他时间机器都在车里。外人不明白怎么回事,不会注意的。”宋小光小声狡辩着。
“一次也不行!你的人鞋都磨破了好几双,是在车上磨的吗?”李剑以其之矛攻其之盾。
情知越说越出岔,宋小光只好解释说:“这几天是徒步侦察来着,街上有兄弟部队的人巡逻,背步话机的多得很,没人注意。”
“你这是侥幸!间谍不像你说的那么无能,就算探测器作了伪装,仍然可以看出问题。这是在执行任务,不是耍着玩。我警告你,潜伏的人多半是军情局的,就在平江,要是你明目张胆地在大街上晃,很可能把他惊着。那时候,你的探测器就没用了,再想找他,难着呢!”李剑把宋小光好一顿敲打。
“嗯,没有目标时机器必须在车上,不能随意下车,服装也要换一换。”王东胜也如此提醒。
“机器在车上倒是可以,换服装就难了,有老百姓背着步话机满街跑的吗?”宋小光为难了。
“不管你怎么弄,能把潜台挖出来就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李剑来了横的。
“没问题!只要人在平江,我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挖出来!”宋小光也叫了板,脸涨得通红。
眼见这师徒俩又要吵起来,刘政委便说:“小光,你想过没有,像这样背着机器满大街乱转,目标太大,容易暴露,且费时费力。我知道你的心情,也知道你吃了很多苦,但要按规律办事,不能急躁。”
宋小光解释说:“我知道这样做容易暴露,但对可疑性大的目标还是有必要的。按照您和师傅的要求,我们把市区的情况普查了一遍,基本上搞清楚了。”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刘政委再次问道。
“老办法,布点守候,守株待兔。”宋小光不假思索地回答。
“哎!我看行,就按这个办法抓紧,趁一号台活动频繁布点守候,逐步缩小目标范围,直至精确定位。哼!现在知道着急了?要不是让你提前折腾两天,对平江的情况还晕着呢!”李剑抢先表了态,都没等刘政委说话。
“那当然!要不,怎么您是师傅我是徒弟呢,现在才知道师傅的良苦用心。”宋小光耍起了贫嘴。
“少说好听的!要是完不成任务,你就不是我徒弟,丢不起那人!”李剑用起了激将法。
正说着,一号台发送的电文破译出来了,李明拿着译稿说:“李处长,一号台是军情局的潜台。”
“咋破译得这么快?”李剑表示不解,在场的人也纳闷。
“用吴连生的密码不奏效,换上军情局的就灵验了。电报是一号台发往军情局的,内容涉及我驻防部队好几处目标,结尾署名为‘花蛇’,疑是一号台代号。”李明作了解释。
情况已经很明显,又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浮出了水面。李剑蹙了蹙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花蛇?这些年我从未听说过这个人,看来军情局留下的是生面孔,而且是硬骨头。”
刘政委严肃地说:“我也没听说过这个人,一点印象都没有,看来这块骨头不好啃。不过他还是露出了尾巴,既然被我们盯上了,就不可能让他溜掉。”
“宋小光!从现在开始,你的人要列开架式,等着花蛇露面。只要他露出尾巴,就给我咬住不放,把他从蛇洞里拖出来。”李剑重复了一遍命令。
“是!您就瞧好吧!”宋小光脆快地答应了一句,转身走了,回市区布置去了,连句话都没跟郑爱英说。其他人也散了,各自忙去了。
李剑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凝重地说:“好虎难敌群狼,一个吴连生就够难对付的,现在又来了一条蛇,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加困难。”
王东胜想了想说:“来多来少都一样,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一样招待,不在乎多一条蛇。下一步,除了监控吴连生电台和一号台之外,还应加大对军情局总台的侦察力度。军情局总台肯定会与一号台联系,为其下达指令,可以从这方面预知其动向。”
李剑赞同王东胜的意见,却又强调说:“也不能过于乐观,一号台由于处境不同,行踪一定十分诡秘。按照经验,他不会频繁出联的,所以要珍惜每一次机会,避免贻误战机。另外,他的出联意味着又搞到了情报,平江军民将为此付出代价,必须尽快挖出来。”
从破译科出来后,李剑和刘政委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院中柏树下,闷声不响地踱起步来。两个人表情都很严肃,特别是李剑,心里一点不透气,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着。花蛇是个难解的谜,究竟是谁,躲在哪里,下一步瞄准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未知数,让他感到无从下手。
“怎么?有压力啦?”刘政委忍不住了,打破了沉默。
“嗯,形势越来越严峻了。”李剑忧郁地说。
“我也一样,心里七上八下地,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与吴连生炮兵和军情局一号台的较量直接关系到平江军民的安危,容不得半点闪失,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损失难以挽回。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刘政委深有同感。
“第一仗虽然把吴连生炮兵揍了个狠的,却不能伤其性命,多半会死灰复燃,玩新花招。一号台的电报又为吴连生炮兵作了情报上的准备,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不言自明。另外,一号台长期潜伏在平江,熟悉平江的情况,这第一仗有可能把他打醒,军情局也会醒过味来,怀疑平江有我情报部队活动。这对我们很不利,一号台的活动会更加隐蔽,且有可能把矛头指向我们。”李剑道出了自己最担心的。
“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在暗处,一号台对我们暂时构不成威胁。以后则很难说,要看形势发展。目前一号台主要针对炮击目标,吴连生炮兵所需情报就是他提供的。但据有关方面反映,敌人下一步行动将从小股骚扰向大股登陆转化,企图占领部分地区。因此一号台的工作重点会有所变化,可能不再局限于几处炮击目标,而是对整个平江的情况感兴趣,特别是重要军事目标和海防工程内部的情况。平江战略地位特殊,敌人很可能将其作为登陆地点,这样一号台的作用就更显重要了。”刘政委作了进一步分析。
李剑赞成刘政委的看法,并强调说:“一号台的工作重点必然是重要军事目标,海防工程是其首选,因此对海防工程和重要军事目标的保护是重中之重。下一步,敌人针对海防工程和重要军事目标的骚扰会更加频繁,所以不能掉以轻心。首战虽取得了胜利,但平江反骚扰斗争才刚刚开始,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
刘政委提醒说:“应该重视思想工作,避免大家盲目乐观,松懈轻敌。现在还不是骄傲的时候,要走的路还很长。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要防止队伍悲观厌战,畏缩不前。这两种思想都要不得,对当前任务危害极大。”
李剑十分赞同,便说:“你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要注意引导大家,鼓舞士气,防止出现思想波动。我们必须打赢这一仗,这是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必须完成。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形势判断准确,措施得力,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将无法取胜,我只有回河南老家种地去了。”
刘政委笑了笑说:“瞧你说的,要是完不成任务,种地也不是你想种就种的。放心吧,我陪着你,只要你前方需要,我在后方支持你。”
十四、怪招迭出
炮兵遭受的重创让郭副司令寝食难安,他不明白,共军的大炮为什么打得那么准,不过半小时的工夫,就让几个岛上的炮兵化为灰烬。吴连生也大发了一通火,命令马上恢复几个岛上的火炮阵地,继续保持对平江的炮火骚扰。至于共军为什么一战全歼几个岛上的炮兵,他让郭副司令认真研究,拿出对策。
这天上午,郭副司令与宋处长、何处长一同研究起了失败原因,谁知不仅没有研究出结果,宋、何这一对冤家还再次吵得一塌糊涂。宋处长认为罪在通信机要处,是何处长的人泄密所致,被共军破译了密码。何处长则指责情报处无能,对共军的渗透活动防范不力,致使炮兵情报泄露。他怀疑共军抵近或登陆过几个小岛,把炮兵阵地的情况摸了去,情报处应对此负责。双方僵持着,吵得不可开交。
是宋处长首先发难的,他言辞激烈地说:“要不是一号报务员重用了密码,哪会出现这种怪事!几个炮团苦心经营了一年多,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却转眼成了炮灰,实在可惜。有些人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派胡言!你说的只是猜测,有何证据?难道只有这一种可能吗?你的人是干什么吃的?难道跟这件事没有一点关系吗?”何处长针锋相对。
“跟我的人有啥关系?你的人重用了密码,难道要我的人负责?”宋处长高声质问。
“我的人重用了密码不假,你的人也不必负责,但不能证明这是炮兵失败的真正原因。共军难道没有长腿,不能派人派船上岛观察?倘如此,你的人是不是负有责任呢?不要忘了,你的职责就是防范共军渗透。”何处长据理力争。
“哼!你的人出现问题没几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这一前一后肯定具有因果关系,傻子都能看出来。老兄,搞情报有时是靠运气的,共军的运气真不错,你的人帮了他们大忙。”宋处长字字见血。
“这只是你的推测,并不能说明什么。”何处长死猪不怕开水烫,拿定主意不承认。
两个人正吵的时候,何处长的人给郭副司令送来一份电报。电报是马头岛熊团长发来的,埋怨军情局的人都是饭桶,对共军炮兵的行动毫无反应,致使自己损失惨重。他当然少不了指责情报处,把宋处长等人骂得一无是处。何处长终于找到了理由,自鸣得意地说:“怎么样?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吧,连军情局都见者有份,板子不能只打在我的屁股上。”
接下来,两个人吵得更凶了,郭副司令听谁的也不是。尽管郭副司令怀疑到了,或许是重用密码所致,但他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承认这一现实。毕竟炮兵发生这样的事亦属正常,如果阵地位置被对手观察到,很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他决定先恢复几个岛上的炮团,其他问题以后再说。他懒得制止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个人,拂袖回了办公室,任由他们吵去。
一周之后,马头岛和其他各岛的炮兵得到了有限恢复,炮兵阵地也重新勘建完成。不过,新阵地的位置已经在李剑等人掌握之中了。
这天上午九时,吴连生总台又向各岛炮兵发报,命令他们再次猛烈炮击,以报上次一箭之仇。此次吴连生总台耍起了花招,命熊团长和各岛炮兵接电后立即开炮,不给平江驻防部队准备时间。
强中自有强中手,李剑等人料定吴连生总台会变换花样,于是能兵强将一齐上阵,上演了一出如火如荼的侦察接力。高敏和郑爱英负责抄报,破译工作由李明等人接力进行,意在抢时间,争速度,赶在敌人炮兵之前译出电文。驻防部队炮兵也改变了路数,已经在预定地域待命,只等西山道观的情报。
这是高敏和郑爱英见过的最难抄收的电报了,不仅声音小,有干扰,而且手法古怪。报务员已经不是一号,换了一个不熟悉的人。这是个老油条,发起报来油滑无比,不仅电码连在一起没有间隔,而且点划比例不对,电码概念似乎不起作用,速度又快,使得高敏和郑爱英很不适应。种种不利于抄收的情况都出现了,对抄收者是个严峻的考验。
但这难不倒高敏和郑爱英,师徒二人都是金牌监听员,抄收过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电报,有着丰富的抄收经验。两个人紧紧咬住电台不放,压码紧跟,张弛有度,抄得又快、又准、又好。在场的李剑和刘政委十分欣赏,大家也都开了眼界,对师徒二人的抄报功夫佩服不已。李剑心里直感叹,认为这师徒俩天生就是吴连生电台的克星,安排她们负责监控真是对路。
两个人正抄得起劲,吴连生总台却要改换频率,让各小台到新频率继续抄收。高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