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谋高手李鸿章-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震惊过后,马格里诚恳地邀请戈登做他的向导,他想进苏州城溜达溜达,也好为自己的中国日记加点儿素材。大家都是洋人,戈登和马格里之间有很强的认同感,于是两人策马返回苏州,登城远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城外一里半左右的运河南岸,李鸿章的官船边儿上,聚集了大量的军官士兵,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一样。但戈登没往心里去,只是闷哼了一声。
几名淮军士兵骑着马,从李鸿章的官船方向向城边疾驰而来,当他们穿越城门的时候,发出了一阵疯狂的叫喊声。
这情形让戈登先生很不满意,于是他叫过来一个在附近的中国军官,告诉他:必须要立即制止这种喧哗,否则他将向李鸿章大人投诉。
中国军官答应了一声,就下城楼去了。少顷,更多的淮军士兵叫喊着冲入城中,开始向四面八方乓乓开枪射击。这激怒了戈登先生,他说:如果李鸿章大人不能约束他的士兵的话,我想我会替他代劳的。
然后两人走下城楼,准备去驱散那些鸣枪抢劫的士兵,这时候一个满身是血的人突然向着戈登冲了过来:戈登先生,戈登先生,不得了了,我是纳王郜永宽的叔叔的家人,现在淮军已经包围了纳王叔叔的府邸,要杀光全家人,求求你快点儿过去,救我们全家一命吧。
什么?戈登先生闻言大惊:这不可能,李鸿章亲口答应的,保证投降士兵及家人的安全。我就是担保人,亲耳听到了李鸿章大人的这个命令。
那人道:戈登先生,我知道你难以相信,只要你来我们家看看,你就知道了。
戈登万难置信,立即起程奔赴郜永宽的叔叔家,那马格里却是极为鸡贼,眼见事情不对劲儿,说了声:我先去趟洗手间……就溜之大吉了。
戈登冲入城中,身后只跟了个翻译。他担心郜永宽的生命安全,先去了纳王府,进门就闭上了眼睛。
纳王府中尸横遍地,所有人都已经被杀死,所有的财物都被抢劫一空。
震惊至极的戈登再去找其他诸王,发现各府情形一般无二。这时候他才相信,李鸿章真的下手了。
可李鸿章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顾不上想这其中的缘由,戈登飞奔郜永宽叔叔家,来得正好,到了门前,正见大群的淮军手持火枪钢刀,呐喊着杀入门内。戈登大吼一声,冲上前阻止:住手,你们这些强盗,对手无寸铁的俘虏进行屠杀,你们太无耻了!
见来人是戈登,淮军退到门外,却不肯离开,都笑眯眯地看着他,准备等戈登离开之后,大家再进去杀人劫财。戈登气急败坏,当场写了封措辞激烈的抗议书,交给翻译,让翻译给李鸿章送去。翻译走出没多远,就被淮军截住,戈登先生的抗议书被撕得稀烂,翻译则被打个半死后关入一间小黑屋子。
等到半夜,戈登也等不到翻译回来,就跟郜永宽的叔叔商量,先让他去找李鸿章,如果他不出去,眼下这事就没法子解决。郜永宽的叔叔当然不肯放戈登先生离开,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声之中,戈登先生假装听不懂郜永宽叔叔的哀求,出了门去找李鸿章。行至半路,遇到一伙淮军,淮军一口咬定戈登是奸细,气得戈登破口大骂。
大骂无效,戈登先生也被关进了小黑屋。
戈登追杀李鸿章
戈登被淮军关押了一夜,快到天亮,他拿手一推门,咦,门开了。出门再看,关押他的淮军早已不知去向,知道这只是一个拖延他的诡计而已。戈登狂奔到运河边,找了条船,下令将自己的卫队立即调来,进城去保护郜永宽叔叔全家。但当卫队赶到时,那座华丽的府邸已经是空无一人,也没有任何财物。明摆着,财物已经被淮军抢光了,人被淮军杀掉,尸体藏了起来。
戈登气得快要疯掉,冲到东门,看见程学启乘坐一艘炮艇,悠然而来,还热情洋溢地跟戈登打招呼:嘿,戈登先生,好久没见。
戈登破口大骂:程学启,你们都在苏州城里干了些什么?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我们能在城里干什么,无非是执行李大人的命令而已。程学启嘟囔道:戈登你怎么跟个疯狗似的,逮谁咬谁?不跟你说了。
程学启扬长而去。不一会儿,来了个叫贝莱的美国上校,对戈登说:戈登先生,程学启将军说,你对他有所误会,所以我来这里,看能不能消除你们之间的误会。
这里边没有误会!戈登吼道:昨夜淮军屠城,程学启他必须给我一个解释。
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啊。贝莱上校乐了,说:我敢保证程学启将军与昨夜的野蛮行为毫无关系。而且,程将军也是个文明人,极为憎恨这种行为。我是亲眼看到的,程将军今早进城之后,看到尸体流泪痛哭,还亲自枪毙了二十个杀人劫财的士兵。
有这种事?戈登先生听得呆了,心想可能这事确实不能怪程学启,连程学启都不能怪,那就更没理由怪李鸿章了。可是,这事到底怪谁呢?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节,他又问道:我想知道纳王郜永宽的情况,他在哪里?
贝莱上校说:这个我不知道,不过郜永宽的儿子在我的营地不远,我可以给你把他带来。
过一会儿,贝莱上校给戈登领过来一个少年。戈登问他:孩子,你父亲现在在哪里?
那少年手指运河:就是在那里,我父亲和其余七王,都被李鸿章大人给砍了头。
砍了头?霎时间戈登眼前一片漆黑。
一点儿也没错,郜永宽等投降的将领,已经被李鸿章全部诱杀。
实际上被杀的,是九个人,号称四王五天将。杀降的过程很简单,郜永宽、周文佳、汪安钧、伍贵文、范启发、张大洲、汪怀武、汪有为等四王五天将来到官船上,谒见巡抚大人。李鸿章亲切接见了他们,肯定了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弃暗投明,并明确表示,朝廷已经接受了九人的投降条件,郜永宽等现在已经是副将了。
郜永宽听得心花怒放。
然后李鸿章踱开,程学启走进来,向九人传朝廷圣旨,每人赏赐一顶红缨帽。九人急忙跪下戴帽子,这时候十八条大汉出现在九人身后,高高地举起了刀,咔嚓嚓,四王五天将就这样辞别了人世。
在李鸿章写给三弟李鹤章的书信中,这样描述他杀降的过程:
伪纳、比、康、宁四王及五天将投诚,杀慕逆以献省城,厥功甚伟。惟拥众廿万,不肯遣散,求赏总兵、副将官职,又欲割西南半城以处降众,分东北半城以处官府。卧榻之前岂容他人酣睡,致有尾大不掉之虞?因于廿六日诱该降酋九人来谒,温语慰藉,各赏红顶大帽一具,旋密令龚生阳骈戮之,方忠(即程学启,程学启字方忠)立即派队入城轰杀其党。
可见,苏州杀降,是一个事先计划好了的大规模杀戮行动。
史学界公认,苏州杀降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污点。人家已经投降了,你还杀人家,这还讲不讲道理了?但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四王五天将,是个让史学家们痛苦不堪的问题。所以史学家都尽量不提这事,以免有人问起:李鸿章为啥要杀降啊?史学家们不知如何回答,会很丢脸的。
也有的史学家比较聪明,就拿了放大镜在四王五天将身上找毛病,嘿,还真有不少的毛病。郜永宽等人,投降前就开出条件要当总兵,而李鸿章手下第一红人程学启,才只不过是个记名总兵,可知四王五天将有点儿过分了。再者,郜永宽等人投降之后,将其部属集结起来,不准淮军靠近。而且郜永宽还明确拒绝剃发,除非先授他官职,再让他统二十营的人马,否则就不听你的,李鸿章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个理由,也是李鸿章自己说的,他在写给朝廷的《骈诛八降酋片》之中,就是这么说的。
但是这个理由,不过是瞎扯。
李鸿章杀降的真正原因,戈登心里最是清楚。理由就一个,杀四王五天将,于李鸿章而言有莫大的好处。
什么好处呢?
此时的戈登,正在避免让这种好处转化为现实。他差不多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他心里最清楚,对于苏州投降的四王五天将,李鸿章是可杀可不杀的,杀有杀的理由,四王五天将都是积年老贼,抢夺的妇女,杀害的无辜老弱,不知凡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可杀。但不杀这九个人也没关系,而李鸿章之所以杀了他们,仅仅是因为:
是他戈登出面担保这些人性命安全的。
李鸿章的目的,只是为了摧毁戈登的信用与威严,进而达到彻底毁灭常胜军的目的。即使李鸿章的目的不是这个,杀降事件的直接后果也是这个。
无耻啊!戈登仰天长嚎起来。
传令,调集常胜军的炮艇,于运河之上追杀李鸿章。
他说:郜永宽等人因我而死,我对不起他们。我要夺回苏州城,交还给太平军,以救赎我对郜永宽等死难者的负疚之心。
戈登追杀李鸿章的概况,1864年1月29日的《泰晤士报》有着详细的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最近“迦太基”号从上海开来。据云,江苏巡抚向叛军将领建议,不必作无谓牺牲,但他们拒绝投降。于是戈登获得抚台赦免叛将的保证后,亲自向他们担保,这才促成了归降。然而抚台食言,埋伏军兵,趁戈登出外时,下令大肆屠杀,不分男女老幼。戈登闻讯,立即召集少数部下,其中包括魏根斯坦亲王,闯进大营,只见一片令人憎恶的惨象。据亲王说,他们一齐开枪,接连装子弹,射击,清朝官员无一幸免。据云戈登本人枪杀了三十五个清将领。他们直入抚台衙门,但是他早已料到有此一着,戒备森严,无法攻打。每个人都感到可恶之至,大家一致惋惜戈登未能抓住抚台,把他绞死。
曾国藩怕了李鸿章
《泰晤士报》的相关报道,是援引私人笔记,准确度并不是太高。至少,所谓魏根斯坦亲王的证言,就是十足的瞎掰。戈登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真的对着李鸿章开枪,那意味着他要上军事法庭。
但《泰晤士报》的报道,反映出西方人的态度。事实上,李鸿章苏州杀降是件震惊中外朝野的大事。当曾国藩收到李鸿章的书信时,倒吸了一口冷气,拊掌叹曰:少荃要得,硬是要得,心明眼快,不留后患,实乃……不好,曾国藩急忙把第一幕僚赵烈文叫过来:咱们搜集来的准备弹劾李少荃的黑材料,都在你那里吧?
在,都在我那里。赵烈文问道:夫子,现在咱们就写奏章,弹劾李少荃吗?
这个……曾国藩说:你把黑材料拿过来,先让我看看,不要留下一点点,全部拿过来。
赵烈文把搜集的李鸿章黑材料拿过来,曾国藩抱着进了小黑屋,一把火全都烧掉了。
李鸿章这个学生太狠了,心狠手辣,翻脸无情,曾老师怕死他了。千万不要惹这个狠学生,万一因为弹劾而得罪了他,那后果可就难说了。
于是曾李师徒关系,因为苏州杀降事件的发生,重新回到了蜜月般的正常轨道上来。
曾国藩怕了李鸿章,那是因为他是李鸿章的老师。为了栽培这个弟子,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不愿意因为这么一件事,让自己的付出鸡飞蛋打,沦为沉默成本。但对于社会各界的儒家士子而言,他们和李鸿章没有丝毫关系,对此一事表示了极为客观的谴责态度。
如梁启超后来撰写《李鸿章传》一书,指摘曰:
夫杀降已为君子所不取,况降而先有约,且有保人耶?故此举有三罪焉:杀降,背公理,一也;负约食言,二也;欺戈登,负友人,三也。戈登之切齿痛恨,至欲剚刃其腹以泄大忿,不亦宜乎?
看看,连梁启超都知道,李鸿章苏州杀降的唯一输家,就是善良而厚道的戈登先生。连旁观者都看不下去了,试想戈登先生的心情,是多么悲愤而绝望啊!
这时候戈登先生心里明镜似的,他完了,而且常胜军也已经完了。戈登先生就想:嗯,现在的我,必须要像中国人那样思考,先把事情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然后再说这事儿。
戈登先生给英国驻中国公使卜鲁斯写了封公开信,投诉李鸿章,要求卜鲁斯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对大清政府施加压力,让李鸿章辞职。
李鸿章平安过关
事实上,戈登先生的这封信,是唯一能够保住常胜军的办法了。
如果英国政府出面,朝廷就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卜鲁斯的脑壳明显进水程度太深,而且他始终对戈登出任常胜军持反对态度,这种严重的私人情绪影响了他的判断。他把戈登先生的投诉书,颠过来倒过去,心说你看这个烂戈登,早就知道你不行,你看你搞砸了吧?你以为大英女皇陛下是你家的老妈子啊?你让女皇陛下干什么,女皇陛下就干什么?
怎么应付戈登先生呢?有了,这老兄厚道善良,最好忽悠。于是卜鲁斯给李鸿章写了封信,敦请李鸿章认清形势,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否则也没什么关系,你就走你的吧,卜鲁斯才懒得操这闲心。
卜鲁斯不给力,处处推诿。在上海的诸国领事馆,却旗帜鲜明地声援戈登先生。他们以所有外国侨民的名义,联合签署了一项决议,决议声称:此事很可能使欧洲诸国不会再帮助大清政府,并可能撤回帮清军打仗的所有外国国籍的军官和士兵。
想一想,北京的朝廷看了这个决议,会是什么态度?
都快要乐疯了!
上海各领事馆发布的决议,不过是帮戈登先生的倒忙,徒令李鸿章和北京朝廷开心,而令戈登先生悲摧。
绝望之际,唯一能帮戈登先生的人出现了。英国驻华陆军总司令提勃朗,从上海起程奔赴昆山常胜军大本营,与戈登先生举行了秘密会谈。会谈中,戈登先生明确告诉提勃朗,苏州杀降事件,彻底摧毁了戈登先生的信用。现在的戈登先生,已经没有能力保住常胜军,没有能力保住欧洲诸国在华的唯一合法军事力量了。除非,从现在起,戈登将常胜军的指挥权转移到提勃朗手中,让这支军队不再接受李鸿章或是大清朝廷的调遣。
提勃朗听了戈登先生的话,才明白李鸿章苏州杀降,意在摧毁常胜军。他倒抽了一口冷气,立即接受了戈登先生的要求,带着自己的翻译梅辉立,赶往苏州会晤李鸿章。
两人见面,提勃朗开宗明义,大声道:李鸿章先生,我以一个军人的名义,强烈谴责你在苏州城犯下的无耻罪行。你诱杀九名投降将领,血洗苏州城,导致城中遇难者多达数万人,你这是赤裸裸的反人类、反文明、反社会的野蛮暴行。你的可耻行为,为文明世界所无法容忍。
李鸿章:……会有这么严重?
提勃朗:就是这么严重!现在我要求你,立即就此事对大英帝国做出解释,同时辞去巡抚职务,交出军队的指挥权。还有,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罪恶,真心忏悔,你可以写一份书面报告,呈交戈登先生及英国政府,届时英国方面才能考虑其他的解决办法。
李鸿章:……我要向戈登呈交书面报告……
提勃朗:一点儿也没错,你必须要这样做。
李鸿章:不对呀,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不是你们英国人啊,就算是有错,也不应该向你们英国解释啊,我只要向自己家的朝廷解释就可以了。你要是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去找朝廷,好不好?
提勃朗大怒:李鸿章,我是拿你当朋友,才对你提出这个要求。如果你让我找到北京,你知道事件的后果会有多么严重。
李鸿章失笑道:别吓唬我,我可不是吓大的。对了,门在那边,你不要老往墙上撞。
提勃朗最后争取常胜军生存机会的努力宣告失败。等他怒气冲冲地走掉,李鸿章立即坐下来,开始咬着笔杆撰写《骈诛八降酋片》,他写道:
值此时事多艰、中外和好,臣断不敢稍涉卤莽,致坏大局。惟洋人性情反复,罔知事体,如臣梼昧,恐难驾驭合宜。设英公使与总理衙门过于争执,惟有请旨将臣严议治罪,以折服其心。臣不胜感激,悚惶之至。理合附片缕晰密陈。伏乞皇太后、圣上圣鉴。谨奏。
让李鸿章这支笔如此一写,就算此事是他的错,朝廷也没办法批评他。批评了他,就等于朝廷怕了洋人,朝廷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怕洋人?如果怕了,又怎么统御如李鸿章这样的雄才?
所以朝廷那边只能咬牙挺住,李鸿章平安过关。
首枚山寨大勋章
虽然李鸿章把戈登搞得极惨,但这完全是为了公事。从私人感情上来说,他是真心喜欢戈登,戈登善良、正直,又能打仗,欺负起来十分顺手,这样的好朋友,不好找啊。
眼下这情形,还不是彻底解决常胜军的时候。苏州城虽然拿下来了,但吴地仍然是淮军与太平军犬牙交错,相互攻战。而且太平军还有个非常可怕的人物——雄狮一样的护王陈坤书,此人正据守常州。
欲取常州,非戈登的常胜军不可,所以一定要和戈登搞好关系。
但现在的戈登,心灵受伤太重,已经识破了李鸿章的用心。一般人做和事佬,戈登根本不会买账,一定要找个够分量的人物出来。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是洋人。
找哪个洋人呢?李鸿章拿眼睛一扫上海滩,咦,他相中了老牌帝国主义者赫德。这厮十分奇怪,李鸿章杀降如此大的事件,整个英伦三岛都在抗议,只有赫德默不作声。明摆着,赫德比任何人都聪明,知道英国人这么闹,根本无损李鸿章之分毫,所以他明智地闭紧了嘴巴。
那就让赫德出面吧。
果然,精明透顶的赫德接到李鸿章的请求,立即答应了下来。他心里太清楚了,在李鸿章的智慧与谋略面前,放眼世界是很难找到对手的。如果不是中国太落后、太愚昧拖累了李鸿章,那李鸿章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重要人物。于是赫德跑了出来,劝说戈登息事宁人,与李鸿章和好如初。
戈登如何肯轻易答应?可是他等了一段时间,见北京朝廷悄无声息,不见丝毫处分李鸿章的意思,于是心里就明白了,他是撼不动李鸿章的,只能认命。
于是李鸿章设下酒筵,专请戈登喝酒。席间作陪的是春风得意的军医马格里。
马格里这厮最近又给李鸿章立下了大功,他劝李鸿章把解散的阿思本舰队上的机器全买回来,李鸿章只花了4944两白银,就买到了一整套西洋机器,选择了苏州城以前郜永宽的纳王府,成立了一家奇怪的工厂,名之为苏州洋炮局。
这家洋炮局,应该算是李鸿章在洋务上迈出的第三步了。第一步是他在上海成立的同文馆,找来一帮人翻译西洋书籍,学习西洋语言。第二步是成立了马格里的炸弹局。此后李鸿章将沿着这条强国之路,一路狂奔下去,直到被正在闭关锁国的日本人赶上并彻底超过为止。
在赫德的陪同下,戈登板着一张脸来了。李鸿章笑脸相迎,恭请戈登先生上座,然后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下苏州杀降的原因,栽赃说郜永宽等人不服军令,意图造反,所以才……然后李鸿章凑到戈登的耳边,告诉了他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李鸿章已经上奏朝廷,替戈登请功,请求为戈登先生颁发中国第一枚山寨奖章:头等功臣奖。奖章很快就会发下来。
这个消息,让戈登一下子陷入激动之中。
要知道,英国是有勋功制度的,政府给军人颁发的奖章,标志着重大的家族荣誉,可以世代相传。所以英国军人到处打打杀杀,浴血征战,图的就是能够带枚大勋章回家,荣归乡里。相对于重视军人荣誉的大英帝国,大清帝国是将军人视为没有人格的奴才的,军人一旦有了荣誉感,有了自我人格,就不会再甘心为暴力政权效命,所以大清帝国的军功奖励,只是金帛女子,给你多多的钱,多多的美女,奖章这事就不要想了。
没有勋功制度的大清帝国,却要颁发奖章给戈登,这明摆着就是忽悠了。可这个忽悠恰好切中了戈登先生内心深处的渴望,他将成为第一个从中国皇帝处获得勋章的军人,这个名头足以让他夸耀八百辈子。
看到戈登先生被打动了,李鸿章趁热打铁,又告诉戈登一个好消息:他已经为常胜军准备了七万两银子的犒赏,其中一万两,是给戈登先生个人的。
听了第二个好消息,戈登先生急忙摇头:不不不,我不能拿合同规定的薪资以外的一分钱。如果李大人你一定要给的话,我必须事先请示英国政府。
还要请示英国政府?李鸿章眨了眨眼,细一想也是,山寨大勋章,是属于戈登先生个人的荣誉,收下也没有关系,最好多来几枚,才符合戈登先生的心思。可是一万两银子,如果戈登先生敢揣进自家腰包的话,只怕他的部属不依,英国人民也不答应。
这一手,是不是李鸿章的又一条诡计,还真不好说。因为戈登没办法拿这七万两银子,结果这些银子还存放在李鸿章那里,这等于李鸿章一分银子也没给戈登,就让戈登担上了多吃多占的坏名声。
于李鸿章而言,这次和解来得太及时了,因为没过多久,他最倚重的悍将程学启战死,戈登的常胜军再次在战场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程学启之死
程学启死于嘉兴城下,有种说法是他头部中炮石而死,又有种说法是他被枪弹击中了太阳穴。他受了重伤,一个月后溘然长逝。
临死之前,程学启两手在空中乱抓,好像在和什么人搏斗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