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田信玄-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在前年与北条、今川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当时今川为了应付上洛;北条为了对抗里
见、上杉,也都希望维持西方国境的安全。
这次战争,谦信先於七月二十三日在善光寺布阵,信玄也由诹访经和田峠,到上田,集结
大军,在川中岛的大冢布阵。两军就隔著犀川,相距三公里对峙。
当时善光寺别当小御堂王的山粟田家代表武田家,据守善光寺西方的旭山要塞。信玄的谋
略十分成功,他送了三千兵、八百张弓和三百挺洋枪给旭山。
这个对阵因为上杉军所处的地势较高,武田军不但地势低,後方补给线又长,战略上的地
位相当不利,好在旭山可以威胁到上杉军的西翼,而稍取平衡。
信玄的策略是只要逼犀川以北的上杉军撤退就可以,所以没有必要强渡犀川。他采取持久
战。上杉军虽然攻城的经验很丰富,长期在平野作战倒还是头一次。士兵们面对这个遥不
可测的对峙,阵中厌战,士气低落的情绪迷漫。
这时信玄的政治力发挥作用了。在今川义元的调停下,两军签署和约,规定同时撤退。武
田家确保善光寺以北上杉军的安全,上杉家也承认犀川以南是武田的地盘。善光寺附近是
非武装地带,破坏旭山城。
闰十月末,两军自阵地开拔,结束了两百多天的对阵。这次对阵时间之长,在信玄战史上
当属首例,而旭山的洋枪也首次出现在甲越战史上。只是洋枪的威力不可得知。
弘治三年(一五五七)引发第三次冲突。二月信玄派遣支队进攻葛山城,上杉军也在四月
十八日越国境南下。夺回武田的山田城、福岛城和香坂城,先头部队到达坂木、岩鼻。
当时信玄的注意力集中在西上野。以长期的眼光来看,佐久已完全纳入武田势力,接下来
只要越过碓冰峠,对安定箕轮城周边地区十分有利。於是他决定不和北信浓的上杉军正面
冲突,只要在国境外拦击,叫他们撤军就好。於是武田军自上田附近行动,沿千曲川北上
,攻击上野原,遮断南下的上杉军的一部分补给路线。八月下旬虽然有正式冲突,可是因
为信玄不准备做决战,而草草结束。
上杉军在九月五日,武田军在十月初各自班师。上杉军和信玄擦肩而过,没有达成原来作
战的目的。
一决雌雄
第四次大战发生在四年以後的永禄四年,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一般所说「川中岛之
役」通常是指这次战争。
第三次上野原之役後二年,信玄在犀川和千曲川交会的善光寺平原南端山脚附近,建筑海
津城。该城不但可以做为占领大部分北信浓的武田军的根据地,也可对抗上杉军的攻击。
信玄本意是:前年三月今川义元在桶狭间被织田信长奇袭而败亡,似乎可以趁机扩大骏河
、远江的领土,於是先筑海津城以保护北方安全。但是越後的上杉谦信却感到如芒刺在背
。
上杉军在八月十四日出动一万三千名士兵,只在善光寺附近留了三千名兵力,其他主力通
通南下,占领千曲川南方的妻女山。
信玄连忙率领一万七千名士兵,经上诹访,和田峠到川中岛,途中聚集当地部队,合成两
万大军。接到海津城的报告,信玄对谦信在妻女山所布的军阵大感意外。
——此阵用意何在?
原来,那个时候打仗的特色,一个是两队人马冲在一起厮杀;另一个就是在厮杀前讲究兵
力的配置。也就是所谓「态势战术」。为了在态势战术上取得优势,主将莫不全心投入布
阵的工作。因为阵的好坏往往是胜败的关键。
这种希望把损失降到最低,就能达成出兵目的的做法,是当时战国大名(诸侯)的共同愿
望。有趣的是,中世纪末期欧洲也有同样的思想。结果发展成就算打仗,也只有小规模接
触,不会影响大局的情况。欧洲要一直到二百年後,才由法国的拿破仑做出兴亡国家的大
战争。
大战的地理检证
信玄听说谦信占领妻女山,就选定善光寺平地以西茶臼山为阵地。
双方就以这个情形,从八月二十四日对峙到二十九日。另一个信玄不得不考虑的是,谦信
还在春日山城中留了二万部队。谦信这么做当然是为了维持国内治安,以及可以居中策应
。可是春日山城到川中岛只有六十公里,只要谦信一声令下,不到一天半就可以杀到战场
,这一点对武田军可是大大的不利。
信玄二十九日把武田军全部集中到海津城,然後再对阵十日。两军开到战场,至已过半个
月了。日子一久,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会产生,像士气低落,粮食缺乏等。当然这些问题,
双方军队都会有,可是为什么两雄迟迟不肯开战呢?
原来他们都在等待出击的时机。打仗就像剑道比赛一样。双方对看,是在找出对方毛发般
的空隙,予以迎头一击,并不是呆呆的像两根电线杆似的站在那裏。这个时机或许只有千
分之一秒,一眨眼就失去了。
当时信玄所采取的战略,和以前几次一样:避免决战,最好能在相互了解的情况下退兵。
信玄相信如果一旦发生决战,万一武田军战败,是会亡国的。
可是经过两个礼拜对峙,部下的精神状态开始烦躁起来。九月九日在海津城开军事会议时
,山本勘助便提出:武田军主力部分从妻女山南方攻上杉军,另一部分拦截跑到善光寺平
地的上杉军的计划。这个作战计划立刻受到全体赞成。现存的史书上都记载著,信玄曾下
令一万二千名士兵采迂回路线攻妻女山,八千士兵攻击八幡原(善光寺平地)。可是以现
代的战术常识来看,这个命令问题很多。首先是绕到背面攻击的士兵太多。而且要在晚上
,走山路摸到敌阵背後,应该是轻快的机动部队,但是我们看到的大战图,却都有马。这
一点实在不合战理。
另外以数学来看,从海津城到妻女山有八点三公里,行军速度一小时两公里,队伍长(假
设单兵距离一公尺)十二公里。以这些数目字为前提,武田军的先头部队从海津城出发,
到妻女山谦信阵地背后,需要四个小时,若等尾端军队也一起开到,则需要六个钟头。换
句话说,下到上午十点,大军是无法全部到达妻女山背後的。所以史书上的记载,恐怕有
错误。
就在信玄下令攻击的同时,谦信也下令部队转向善光寺。上杉军依命令在十日上午五点,
天将亮时到达川中岛。当时川中岛被浓雾包围,斥堠无法活动,视野也受到限制。
第四次激战的真相
如果我们用现代战术的角度来看,首先谦信在山顶看见海津城冒起炊烟,又看到武田军移
动,於是才决定撤走。而如信玄这样的武将,如果真想打仗,一定会悄悄进行,怎么会在
夜袭前生起炊烟呢?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令人窒息的对阵状态,不论信玄或谦信都希望透过对阵而达到目的。谦
信占领妻女山,达到恫吓信玄的效果:而信玄也判断双方都会无事撤离战场。於是信玄参
考山本勘助的意见,将武田军分为两个部分。不过,把兵力分散是为了警戒,不是为了和
敌人决战。甚至「炊烟」可能也是为了给上杉军撤走的暗示呢。
另一方面,上杉谦信在给上杉军转进的命令中只提到「向川中岛出发」、「如遇敌兵则转
往善光寺」,并没有攻击武田军的企图。
谦信部署军队由妻女山转向善光寺。在不了解敌方动态的情况下,谦信一边移动部队,一
边侦察敌情北上。结果在浓雾中不期与武田军接触,展开大战。
也有江户期的军事家称,信玄此役使用的是「啄木鸟战法」,意思是说啄木鸟会敲树干,
等把虫子引出时,再一口吞下去。不过这种说法不耐深思,而且据最近动物学者指出,啄
木鸟根本没有上述的习性呢。
总之九月十日早上,八幡原的武田军在无意中和上杉军交战了。武田军采一字横排开,准
备攻击上午八点左右从妻女山下来的上杉军,没想到才上午五点就和上杉军碰头,双方接
触後都认为攻击是最好的行动方式。
激战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武田的迂回队到达後战况改变。信玄只追击到犀川,下午十点
全军回到海津城,第二天回甲府。谦信在善光寺收容撤退的部队,於十月上旬回春日山城
。两军都战死三千人以上。
第五次大战发生在永禄七年(一五六四)。谦信首先於八月十日攻川中岛。信玄紧接著自
盐崎附近出动。两军又在川中岛西南部对阵,经过六、七天後,於十月双方撤兵。可见双
方虽然数度接触,但都没有决战的意图。
信玄战略·战术概说
一、战略面
不断的扩张领土主义(典型的战国大名)。
重视保存实力的持久战(典型的战国大名)。
任用好战士和活用农民奴隶。
史书上赞扬信玄骑马兵团精锐,但仔细分析战例,并不确实。
二、战术面
攻城战比机动战优异。
为贯彻目的,会轻易退却。
考虑战後处理,有六分胜利就会满足。
不擅长攻击坚固的山城,重视活用间谍战、扰乱战。
擅长指挥奇袭,不太会研究新兵器。
武田信玄的治国政治
上野晴朗(作家,历史学家)
人民之险远胜山河之险,足以卫城——。
信玄深知光凭武力不足以统治国家,所以他把梦和希望也带给他的人民。
众志成城
只要一动,如疾风怒涛般的武田大军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勇往直前,叫邻国的敌人胆颤心惊
。
就连织田信长在信玄的勇猛威名下,也会坐立难安,可见在信长的心里早已被信玄强大的
军事力和政治力所压倒,而在举手投足间显出紧张的神色。
战国时代杰出的战将如云,信玄有那么大的威望绝不只因为他会打仗,同时也因为他善於
治理国家。尤其是身为大名(诸侯),就是一国的统治者,只会勇猛厮杀是不够的,还得
是一个政治家才行。
当然在战国那样弱肉强食的时代里,想占一席之地,必需具有压倒性的军事力,而军事力
则建筑在内政的充实上。版图的大小往往取决於国家经营的优劣。像推行全民都赞成的政
策;完美举行国家祭典;军队拥有不可测的爆发力……。
《甲阳军鉴》中的教训歌便传达出武田信玄的治国神髓:
民为城 民为墙 民为壕
有情则为友 有仇则为敌
这个意思和中国古书《国语》中所说的「众志成城」是一样的,它便是信玄治国法则的真
谛。
信玄一生住在只有一道壕沟,防卫简单的行馆中。他没有建造铜墙铁壁的城堡,正因他相
信,人民可以胜过山河之险,他是住在人民保护的城中。
和他治国理念相呼应的是他治军之法。在《孙子·军争》第七条上写著「风林火山」,信
玄便擎著写了这四个字的大旗纵横疆场。风林火山的意思是凝集所有力量做快速攻击。
「风林火山」和「以民为城」,正如治国这辆车子的两轮。想要治国安民,攻守一定要密
切配合,保持均势。
信玄另一个治国的特色是,他是一个彻底的经世主义者。经世者,治国以方也。治理国事
不能光靠打仗,还要有方法和哲学做行为依据。信玄的治国方法和他的兵法一样,来自《
孙子》、《吴子》,同时又能将攻守保持到绝佳的均衡状况。
《孙子》说:五事俱备则完美无缺矣。所谓五事,指的是道、天、地、将、法。人民与当
政者团结一心,共同维护正义,谓之道。妥善运用阴阳寒暑,谓之知天理。地当然是指地
理,还包括判断地形之远近、险易、广狭,并利用之。将是指拔擢智、仁、勇、信、严五
德兼备的名将或贤臣。法是指公布法令,全民一律遵守。
这五事中,以「共同维护道义」一项为根本,也是人心信赖的归依。
我们观察信玄的治国方法,不难发现他努力经营五事的苦心。
治国的根本、分国法
五事中的「法」,是信玄最苦心经营的一项。在乱世中想要维系人心,首先必须订出治国
大纲,也就是法律,叫人民遵守。当时是一个下克上的黑暗时代,幕府所颁的国法,已因
政权衰败而荡然无存,人民每天生活在无法无天的黑暗日子里。
为了在争战之中求生存,行恶变成不可避免的事情。世上没有正义公理,只有暴力,唯有
力者方能称王,享荣光。
有这种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织田信长。对信长而言,孙子所说的五事简直是酸腐到
令人喷饭。在信长的行动哲学中只找到以力服人,而看不到以法治天下这种渐进式的做法
。
可是信玄的行动原理却建筑在孟子的民本主义上,所以当他一旦继承父业,立刻著手成立
「分国法」。
天文十六年(一五四七)六月一日公布的《甲州法律条款》,花了约六年的时间完成,起
初只有二十六条,後来改订增补,成为五十七条。
条款内容凝缩了信玄治国的具体方法,也是治民的基本法则,信玄以法规为指标和行动准
则,将民政不论在质或量上都提高不少,同时他更将理想和希望带给他的人民,为全国注
入清新的活力。
甲州法律中还有一条是在其他法律中看不到的,那就是最後追加的一条:「如有行为违法
者,不论贵贱,皆依法、理、情处置。」
这条法令除了可以显示信玄高贵的人格和人生观:也告诉人民,连制法的当权者如武田信
玄,也要守法,更何况你们了。而这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勇於负责的精神,想必一定
能打动百姓的心吧。
不过法律不能只流於理想主义,如果条文紊乱不清,反而发挥不出任何效力。《甲州法律
条款》在数部战国法典中,是相当杰出的一部,它具有严厉、公正、易於接受等几个特色
。
仔细检讨条款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信玄在统治乡村上所做的努力。例如取缔地主、农民之
间典当、借钱、高利贷等行为;规定荒田大小等,每一个条款都仔细入微。条款中还规定
调查连续水灾危害状况,以及如何使灾区复原等。
当然法律中也提到租税,对年贡和夫役的规定很严格;对公共租税,公共课税的负担义务
执行也很严厉。
在刑罚方法,凡是租税滞纳、雇工逃走、喧哗、有不当言论或结党集社,都会遭到很重的
惩罚,不过十三岁以下的儿童是免刑责的,这点比较特殊。
《甲州法律条款》的下卷共有九十九项条款,与上卷的法律秩序不同的是,下卷以家训为
中心。也就是针对武士的生活,讲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下卷最後指出:「一、凡事必用
心,孟子曰:孜孜不倦者,舜之徒也。」尧舜之治,是孟子特别推崇的理想国。
以孟子的民本主义为行动理念的信玄,在他迈向统一天下的途中,也以舜帝治国期许,意
义非同小可。
治民首在民心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论语曾说:一年之计莫如种稻,十年之计莫如种树。信玄治民时便考虑到这点,在他所有
治国政策中,以治山、治水、开矿最突出。同时他还有一点和其他大名不一样,当时其他
的大名只考虑到平地农产,只有信玄针对甲斐山岳资源加以调查,也就是做到现在所谓的
综合开发。以甲斐的地形来看,林地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平地很少。如果政府只重视
平地稻米的收成,农民一定不肯开采山岳资源,而降低工作意愿。同时住在山区的农民为
了逃避重税,也会搬到生活比较容易的平地。
信玄为了防患於未然,实施一种叫大小切的独特税法。这种税法据推测可能是从孟子制田
法中取得的灵感发展出来的。
信玄把田地赋税分成三等分,三分之一(称为大切)缴物产,三分之一(称为小切)缴钱
。所以不一定要生产稻谷来换钱,任何物产都可以抵税。这样山区和平地负担的税才平均
,而不会有不平不满的情绪,又能振兴农业。
不过,条文中规定要缴钱,这点有些困难,因为山村多半自给自足,不会有现金交易。於
是信玄发挥他的经济长才,他鼓励农民伐木从事木材加工,用加工品换钱;他也鼓励人民
烧山开垦,种大豆、荞麦、小麦、粟米、玉米等作物换钱。
信玄也鼓励人民种粟、柿、梨、胡桃、桃子等水果,吃不完的还可以做乾果。
在山林资源方面,开发漆器、蜡烛、山药、苎麻、和纸的生产。另外对皮件加工、石材加
工也采取保护政策,例如奖励猎户剥制熊皮等。像水晶加工,雨畑砚等手工业都是从这个
时候开始的。
有了商品就要有市场,而市场中所用的秤、斗等度量衡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了公正的测量工具,市场里的农民、商人才能安心的做买卖。
甲州容器基本上有四种,最大的是铁判(京斗三升)、其次是端子(只有铁判的四分之一
)、半斗(铁判的八分之一)和最小的小半(约十六分之一)。这种独特的量制,是为了
配合纳粮税而设计,公平又方便,直到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都还在使用呢!
由於民生富裕,甲州的商业活动繁荣,商品的流通也呈现空前热络的情况。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用品仍挂著信玄的名字,当然信玄斗,信玄秤是真正出自信玄之手,可
是还有一些深受大家喜爱的信玄袋、信玄壶、信玄酱菜、信玄味噌、恐怕附会的可能就比
较大了。
不过不论如何,这也可以说明信玄治民的成功,及受人民喜爱的程度。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以其工商业发展情况和特殊产物,勾勒出自己的风貌。信玄为自己的领
土开拓出山产的特色。甲府的街上到处都是染布坊、桶店、铁匠店、漆匠铺、皮鞘店、弓
店、木匠铺……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店中保有信玄的朱印状呢。所谓朱印状相
当於现在的营业执照,有的可以免除年贡杂役。所以把信玄的事迹一一加以检讨,他最伟
大的地方应该是保护政策。
本来日本和纸有名的产地是市川、西岛和岩间,特别是市川的肌吉奉书。可是信玄的保护
政策,也使得山间部的制纸声名大噪。
伟大的信玄堤
刚才我们提到信玄治国,也著重治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筑位於山梨县龙王的信玄
堤。直到现在,信玄堤仍然可以算是日本土木史、治水史中一个伟大的杰作。
信玄堤早在父亲信虎时代就开始建筑,一直到永禄三年(一五六零)才完成,花了十九年
漫长的岁月。
本来流到甲府盆地的河川由於落差大,所以河流湍急,每逢大雨就会泛滥成灾,不但农田
冲毁,也会造成山崩,居民莫不引以为患。
甲府盆地中最容易发大水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笛吹川的万力堤、一处是金川与笛吹川交
会的近津堤,还有一处是釜无川与御勅使川交会的龙王堤。这些河水一旦暴涨,立刻会淹
没以米为生产中心的甲府平原。特别是龙王的信玄堤,是第一大水灾地。
信玄开始和水灾作战时才二十一岁。古语有云:「治水者亦能治天下」。信玄果然先治水
,後平甲斐。不,其实信玄的野心是想统一全国,说不定他把治理甲斐当成治理天下的试
金石呢!
信玄在从事这项高难度的土本工程的同时,也不忘攻打信浓。战国时代实在找不出第二个
像信玄这样的大名。
信玄治水采取非常科学的方法,他把本来和釜无川会合的御勅使川一分为二,利用逆流现
象,和设缓冲地带来互相牵制。筑完堤後,信玄还在永禄三年,在堤防附近开辟龙王河平
原,强迫农民去住。
筑堤不只可以防水灾,也解决了用水问题,繁荣堤下附近农田和村落。像釜无川流域的上
条新居村、清水新居村、筑地新居村和西新居村都是治水工事完成後新生的村落。
谈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信玄做开发计划的眼光准确。开发一个事业,一定要能预估在该
土地上会有多少程度的生产量。预估以赋税收入为调查依据,纵然其他大名也有这个能力
,但在信玄之前,几乎没有人做过大规模的开发事业,他们只是沿袭旧有的习惯来掌握土
地的生产。於是信玄成为大名中做土地调查的先驱。现存的史料中还保留他在永禄六年所
做的有名的惠林寺土地调查。江户後期农政学者佐藤信渊在他的《农政本论》中说:「为
政者中论用心、筑堤、通水利、教育百姓、发展农业者唯信玄第一。」此言实为绝赞。
甲州金山的实态
和「治水者能治天下」一样,「治山者亦能治天下」。信玄不只会治山、治水、也会开矿
,增加军费。像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