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对手:大清擂台上的权力游戏-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的,可是李自成身为大顺皇帝,却带兵从内部打过来,他去打山海关谁来守山海关抵御关外敌人呢?所以说李自成做事前没有经过任何考虑,他的行动信条是:你不让我痛快,我就不让你痛快。

吴三桂的辽兵当时只有七万人,孤城难守,在双方血战的时候,吴三桂不得不做出决定:去找清人借兵。

第六章 清兵是如何入关的

就在吴三桂和李自成发生血战的时候,多尔衮正跟孝庄依依惜别,带领了大队人马去回守北京城,他此时还不知道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攻打下来了。在行军路上,他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召集了两个人——范文程、洪承畴,然后打了一个旗号。这个旗号特别怪异,叫“为大明天子报仇”,好像他跟崇祯皇帝是一伙的。他为什么打出这个旗号?因为李自成全是在掳掠、在破坏,而不管崇祯皇帝以前是多么不堪、不成气候,相比之下,李自成的所作所为更是天怒人怨,所以这个时候不管任何人打出“为大明天子报仇”的旗号来,都会赢得民心。

就在多尔衮打出旗号、带着部队朝山海关行进的时候,吴三桂派的使者来了,要求借兵。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吴三桂在使诈,不答应。吴三桂当天派出了八批使者,多尔衮仍然拒绝。最后范文程看不下去了,向多尔衮建议:吴三桂已经这样了,他绝对是真正的借兵。

但多尔衮还是不答应,除非是吴三桂亲自来见。在这种情况下,范文程亲自赶到山海关,替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然后吴三桂腾出空儿,来见多尔衮。

在见多尔衮之前,吴三桂过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经过了三个难关,见到了多尔衮之后,他就叙述了一下李自成做的事。最后多尔衮表态:大明天子太惨了,以前的事我也不忍说,以后的事我也不必说,我跟你之间就做一个约定,我们清军进入中原后,如果妄取一粒米、妄动老百姓一棵草,我拿命来抵。

但吴三桂还是不放心,希望得到一个保证,让多尔衮立个毒誓。于是多尔衮宣誓说:如果我违背了今天对你的诺言,我到了中原以后做出了对不起你的事,那么等我死后,尸体就被人拖出来,一刀把脑袋砍掉。大致就是死后被分尸的意思。

真是一语成谶,多尔衮的这毒誓后来真的应验了。后来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小顺治皇帝把他的家搬到北京城,清兵定鼎中原。这些事实全部违背了他对吴三桂的诺言,而吴三桂也没办法要求他履行诺言,最终落到了汉人眼中卖国贼的地步。

但多尔衮不久之后突然死掉了,死因是连番征战,累死的。他死了之后,顺治皇帝狠狠地为他妈报了一剑之仇,也是召开了会议,宣称多尔衮是个坏蛋,把多尔衮的陵墓铲平,尸体也拖出来砍掉了脑袋。听到这个消息后,吴三桂放声大哭,他感觉这个世道真是太离奇了,大家感觉不会应验的事吧,都应验了;感觉应该应验的事,还没有应验。为什么这么说?

请注意我们所说的对手戏,主导它们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是人性,因为人性是多变的,是难以观察和预测的;正是因为这种难以观察和预测,才导致了历史的复杂多变,尽管同时也有其必然性。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进程。

多尔衮与吴三桂达成协议之后,双方就准备合击李自成,这个时候李自成还浑然不知,战役在一片石展开。当时的情况是,三十万的李自成大军狂攻山海关,而到了晚上,山海关大门已经悄然打开,多尔衮的两支辫子军已经悄然进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居然不知道,因为他是流寇,不习惯观察敌情,向来是跑到哪儿算哪儿的。第二天天亮之后,吴三桂再次率军出征,跟李自成展开了血战。按照吴三桂和多尔衮双方的约定,当战事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吴三桂负责咬住李自成的一字长蛇阵,不让其合拢,而后清军突然杀出,击碎李自成的人马。

但是打到最后吴三桂发现,多尔衮的清兵在城里就是不出来,吴三桂没办法,只好派了使者杀入城中,去催请多尔衮。但多尔衮这时候又提出一个要求,说:咱们前两天定协议的时候太着急了,有一条关键的条款给漏掉了,就是你们辽军得留辫子。留辫子代表着什么呢?就是表示投降清兵。这一招可把吴三桂坑惨了,但是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没有回头之路,如果他不答应,那么现在只能被李自成活活砍死,而答应了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于是吴三桂就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清军也按约出动了。

霎时间,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出现辫子军。这场战役充分暴露出李自成的一个思维盲点,即他只知道杀人,而想不到对方会请帮手,以为这个山海关就是世界尽头,不知道关外会有人掺和进来。

到了这一步之后,李自成只能落荒而逃了,一直逃到了北京城。到北京城之后,李自成急急忙忙地登基,建立了大顺朝。可是已经这节骨眼了,还来得及吗?李自成可不管,不但得建立大顺朝,而且还得按照规矩:先是众将领跪下恳请李自成登基,然后李自成板着脸,说些孤何德何能、不能答应之类的话,搞了半天之后终于登基当了皇帝。

当上皇帝之后,李自成便下令开炮,把北京城全部摧为平地,所有的军人杀入城内烧杀掠夺一番之后,便带兵逃走了。他为什么这么干呢?前面已经说过了,李自成就是个破坏大使,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毁掉,绝不会便宜其他人。他一口气逃回了西安,关门做起了土皇帝。李自成做了皇帝之后,他的管理办法就一条,就是不管任何人,不管犯了什么错,他就一个判决:杀。婆媳吵架了,拉过来捅死;偷了人家一只鸡,拉过来捅死;对陛下不敬,拉过来捅死,来来去去就这一招。

这哪叫治国啊?这分明是祸害。所以当吴三桂跟多铎、阿济格合兵杀向西安的时候,李自成只能弃城而走,渡黄河而逃。清军一直追着他渡过了黄河,李自成遭到了吴三桂他们无数次的袭击,狼狈异常。

后来李自成想了一个办法,他说:清兵一直追着我的大部队,虽然我的人多,他们人少,但他们的战斗力比我的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让大部队吸引他们,我自己带领小股部队从其他路逃走。

这个想法害惨了李自成,实际上清兵就是要把他往这条路上逼,所以当李自成带着小股部队走的时候,遇上了清兵的小股部队,结果一照面就被清兵杀了个精光。最后李自成孤身一人逃亡,最终被一个农夫杀死了。

这里还得提一提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皇后,这个高皇后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我们知道李自成混到最后,是清军也要杀他,明军也要杀他,吴三桂也要杀他,按理说他的皇后的处境也不是太安全的。实际上,高皇后的政治地位是非常高的,李自成死后,高皇后首先带着部队投奔了何腾蛟,何腾蛟对她行的是皇后之礼。后来高皇后带着她的一部分人马在一个山坳里继续抗清,最后被清兵围俘,又送到了北京城,在大宅院里面养老。

高桂英皇后最后活到九十多岁。

之所以要描述高皇后的这一段轶事,实际上是为了揭示历史规则中的一种柔性之美。这是一种什么规则?这是一种男性争斗规则,而在这种男性规则中,女性是有一定的豁免权的,她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这种男性规则也能够容纳她们,比如多尔衮不会往死里逼孝庄,所以多尔衮最终失去了天下,而到了大清顺治朝的时候,他们也不会逼高皇后;但皇太极却逼死了阿巴亥,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冷血、残忍又不讲究丝毫人性的帝王之术,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深深厌恶的。

第一章 历史上最冤的武将岳飞

在开始讲大清历史上第五对对手之前,我们先问一个问题: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武将?可能大家脑海里会立即有一个形象一呼而出:岳飞。

岳飞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不过的民族英雄。岳飞被冤杀是当时的宰相秦桧所为,可秦桧为什么杀他呀?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翻一下金兀术的遗嘱,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金兀术临死之前给金国留下了一份遗嘱,这份遗嘱里说得很明白:金国现在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南宋那边兵强马壮,随时可以平灭我们。但我们手里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被我掳来的两位大宋皇帝,虽然宋徽宗已经死了,但是宋钦宗还活着,如果南宋敢以它强大的军事力量向我们金国叫嚣战争的话,那我们立即扶宋钦宗登基称帝。

事实上这是一盘双方心知肚明的棋局,如果金国将宋钦宗扶植起来,就意味着南宋帝国的彻底分裂。原因很简单:你宋高宗不是一个皇帝吗,这又来一个皇帝,而且他还是你这个皇帝的大哥呢。要知道在任何一个皇帝统治下,都会有很多不得志的军人,一旦宋钦宗称帝,就会有大批不得志的军人投奔过去,跟南宋抗衡。

当时最优秀的军事天才岳飞会投奔哪一方,就成了宋高宗必须考虑的问题。他观察岳飞,多次试探岳飞。试探观察的结果是,岳飞一定要迎回二圣。这就明摆着了:你岳飞要出兵迎回二圣,一旦这二圣回来了,你肯定会投奔过去,不会站在我宋高宗这边,所以我就不能留着你。岳飞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但他不是阴谋家,他做梦也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一个变招。中国老百姓更想不到这个变招。为什么想不到?因为我们对政治斗争的隔膜,我们光知道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但到底怎么个残酷法、到底怎么个你死我活法,我们不清楚。现在,我们看一下康熙皇帝——因为他就是一个最活生生的权谋斗争的教材,他可以告诉“天真”的中国人,什么叫权力政治,什么就叫万恶与肮脏。

说起康熙,无论是图书还是电视剧,都对康熙如何英明神武铲除鳌拜津津乐道。而在实际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

第二章 坏的椅子不要乱坐

铲除鳌拜并不是康熙策划的,而是孝庄策划的。

事实上康熙八岁登基,到他十六岁铲除鳌拜的时候,康熙是没有这种自主能力的。他做不出来,他也不敢做。在铲除鳌拜之前,孝庄把康熙叫去,进行了一夜谈话,第二天就布置了一个险恶的圈套。

什么圈套呢?请鳌拜来议事。在把鳌拜请来的时候,孝庄精心地制造了一门暗器——一张古怪的椅子。孝庄皇后把一张好椅子的腿锯断,然后再对上,这么一张椅子,假如直上直下地坐着,椅子是很平稳的,但是身体稍微一歪,椅子就会倒,人也跟着摔地下了。这张被做过手脚的椅子,就放在了屋子正中。接着康熙又把一个茶杯放在火里边烧,烧了很长时间,茶杯变得炽热烫手。

等鳌拜进来的时候,康熙先请鳌拜坐。因为鳌拜自恃是顾命老臣,所以就大大咧咧地坐在屋子正中的那把椅子上了。这时候小太监给上茶,鳌拜伸手一拿茶杯,就被这个在火里烧过的茶杯烫得满手起泡,鳌拜疼得条件反射地把茶杯给扔地上了。康熙装着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看着鳌拜,表现出很诧异的样子。而鳌拜也没有想到茶杯是被在火中烧过的,只觉得自己的神经好像突然不听使唤,在皇帝面前摔了茶杯,于是就本能地去弯腰拣茶杯。这一弯腰,他屁股底下那把特制椅的腿就断了,鳌拜整个人也趴到了地下。就在此时,冲出了一群太监,上前就把鳌拜摁住,绑了起来。

这是康熙铲除鳌拜的全部历史场景,也是康熙执政的第一项政治功绩。

在清史和其他所有史书上,都这么写着:康熙少年英明神武,铲除了权臣老鳌拜。

但是所有的史书都回避了这个情况:鳌拜被关在家里,悄无声息地郁闷死了,十几年后,鳌拜的儿子全都出来做官了,到了雍正时代,就已经给鳌拜平反了,恢复了名誉,还给了鳌拜一个新的封号,叫超武公。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获得过这最高的武将赐号,一个是岳飞,另一个就是鳌拜。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理解成雍正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鳌拜是比岳飞还要冤的一个人。

那么如果他冤,康熙为什么铲除他呢?后来雍正为什么又给他平反,赐予他跟岳飞同等的赐号呢?还有,为什么我们的史书都回避这个问题呢?

要解答这几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以康熙与鳌拜为对手,来看看当时历史的全景是什么样子的。

第三章 杀不了的鳌拜

首先说说鳌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顺治皇帝的父亲皇太极的最忠诚的家将,也是康熙最忠诚的家将。前面讲到,多尔衮在争夺皇位的时候,他的对手是豪格,而豪格的身边有一个人拔刀对多尔衮怒斥,这个人就是鳌拜。鳌拜为了维护他主子家的尊严和荣誉,曾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可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引起了多尔衮的记恨。除此之外,鳌拜堪称天下第一猛将,在进入北京城的时候,他曾经一箭射在城楼上,后来七八个侍卫去拔那支箭都拔不下来,可谓力大如牛。

而且鳌拜战功赫赫,到什么程度了呢?明末不仅有李自成起义,还有张献忠起义,当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候,张献忠进入了四川。张献忠进入四川后,血屠四川,把四川人几乎杀光。杀光了老百姓之后,张献忠又玩了个绝活,竟命令部队自相残杀。所以当清朝军队入关,进入四川之后,要想恢复四川的秩序时,首先就要除掉张献忠。进川歼灭张献忠的人正是鳌拜跟豪格。

鳌拜跟豪格到了四川之后,得到了原张献忠手下将领刘进忠的支持,他引着豪格和鳌拜在小路上伏兵杀掉了张献忠,进而消灭了张献忠的残余部队。

平定了四川,豪格和鳌拜就兴冲冲地得胜回朝了,行至卢沟桥,前面来了一队侍卫,当场把豪格拿下,将他拘禁了起来。然后通知了豪格一个好消息:你的小福晋,也就是你最美的姨太太,现在已被多尔衮占用了,你有什么意见没有?豪格就被此事活活气死了。

这是多尔衮在铲除他的仇人皇太极一家,先杀豪格,下一个就是鳌拜。

多尔衮随意捏造了一个罪名,就将鳌拜抓起来,直接押赴刑场。当时孝庄太后虽然得知了这个消息,但她知道自己劝说没有用。尽管她跟多尔衮关系非常好,但却很难阻止多尔衮做这一件事。只有一个人能保住鳌拜的命,谁呢?顺治皇帝。

于是,在孝庄皇太后的安排下,顺治小皇帝冲出宫,跑到多尔衮身边抱着他的大腿替鳌拜求情。在公共场合,皇帝来公开求情,再杀就不好意思了,于是多尔衮当场就放了鳌拜。这是多尔衮的一杀鳌拜。

可是顺治还没回宫,一转身多尔衮又把鳌拜抓起来,还要杀。因为多尔衮知道,只要鳌拜在,那么皇太极的势力,孝庄的势力,还有顺治的势力,也就是未来康熙的势力,就牢不可破,因此必须要除掉这个人。

最后还是顺治皇帝出面,继续苦苦哀求,又把这个鳌拜给救下来了。

这是多尔衮二杀鳌拜。

可是多尔衮回去之后,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行,鳌拜这个人留着,将来自己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还是要杀掉鳌拜。于是又编个罪名,第三次将鳌拜抓起来,要杀他。于是顺治皇帝不得不第三次出宫求情,救下了鳌拜。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杀鳌拜。

在小顺治三次努力下,总算保住了鳌拜的性命。峰回路转,不久多尔衮提前病死了。如果多尔衮不死,那么鳌拜必死无疑。多尔衮的死亡,则解除了顺治一家的危险警报,从此权力归附顺治一家就已无可争议了。

第四章 有病才当皇帝呢

上一回已经说过,这顺治皇帝活得不开心,活得郁闷。在他六岁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被人抱到龙椅上,他做的一切决定都不是自己做主的,而是孝庄做出,然后让他说出来。他其实就是个演员,台词不能由自己写。

后来长大后他不愿意,也不想过这种日子,他要追求自由,要放飞自己的心灵。他怎么追求呢?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在爱情上追求一点点自由和个性。

他勇敢地向他兄弟的媳妇求爱了。也就是说,历史上有名的董鄂妃本来是他弟弟的一个媳妇,他非要抢过来。至于他为什么要抢过来呢?理由说穿了很搞笑,也很可悲,那就是:他总要干件事。因为作为一个皇帝,治理国家的事情都让别人干了,现在也就这件事能闹闹。

他把董鄂妃抢过来之后,董鄂妃很快生了个孩子,可那个孩子莫名其妙就死了。不久,董鄂妃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在这一系列莫名其妙之中,隐藏了宫中的重重杀机,没人知道详情究竟如何。我们所确信的是,顺治皇帝是一个不自由的、被监视的人。

就在这种郁闷状态之下,顺治皇帝年纪轻轻便撒手西去,一命呜呼了。

顺治皇帝死了之后,孝庄皇太后找来了一个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询问他:顺治皇帝死了,他生的第一孩子是个死胎,第二个孩子叫福全,是老大,还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了天花,眼看要死了,就被扔庙里不要了,可是有一个苏麻喇姑看不过去,就到庙里养育这个孩子,没想到这个小东西居然养活了,你说让他俩谁做皇帝合适呢?

汤若望就说:当然是庙里养活的那个麻子脸了,他生过天花了,有了抗体了。他从前没有死,以后也不会那么容易死了。所以他的寿命足够长,可以保证帝国权力的稳固。

孝庄皇太后觉得对,于是就听从这个传教士的建议了。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件事看成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大清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在这种干涉下,康熙小皇帝八岁就登基了,而他的大哥福全,却因为没得天花不幸落选。

第五章 康熙不是明君

康熙登基做皇帝是有所谓的四大辅臣的。为什么说“所谓的”呢?因为四大辅臣是孝庄皇太后宣布的,她说顺治死之前说的。可是顺治到底说没说过,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但是孝庄这么说,谁也不能跟她抬杠啊,只能当成是顺治的遗嘱了。

辅助康熙的是哪四大领导班子呢?第一个是主掌内务府的索尼,他主管内部事务,用现在的话讲他就是国安局局长。第二个是多尔衮势力的代表人物苏克萨哈。为什么会要让多尔衮势力的代表人物进来?为了权力的平衡。因为满清有八旗,每一旗必须有一个代表人物在领导班子里,如果没有那几旗人马就会闹事,八旗就会分裂,搞不好帝国就会崩摧,所以一定要有苏克萨哈进来。而他既然是多尔衮势力的代表人物,那么他必然跟康熙他们家形成天然的冲突,所以康熙家必须要有一个人在这个班子里维护其利益,这个人就是老臣鳌拜。除了这三人之外,还有一个凑数的遏必隆。这样一来,八旗都有代表人物在领导班子里面。

在这四个老头里,索尼是与世无争的,只管国家安全,别的事他不管,也不多说话;遏必隆也是这个态度。最难熬的是鳌拜跟苏克萨哈两人,为什么?他俩一个代表皇太极家的势力,一个代表多尔衮的势力,他俩必然会有冲突。所以这两个老头坐在一起郁闷呢。两人就商量说:咱俩可千万不能有冲突,尽管咱俩代表的势力不同,可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咱们一定要搞好关系,这么着,咱们联姻吧。

于是鳌拜儿子就娶苏克萨哈的女儿,两家成了亲家。可是他们两个人的努力,被历史证明是无效的。为什么?他们背后不是一个人,而是都代表其背后的势力集团。这些势力集团的所有权力诉求和政治诉求,必须通过他俩体现出来。最后,两个人还是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冲突。

在这个冲突的过程中,小康熙皇帝坐龙椅上笑嘻嘻地看着,也不管,一直到鳌拜要把苏克萨哈抓起来关到监狱里。这时,康熙出来了,他决定要表现出自己的英明神武,把自己扮演成明君、仁慈之君。

鳌拜心里是很清楚的,皇帝要演红脸,我鳌拜则要演白脸,一起配合着把这一出戏演好,绝对不能给别人以可趁之机。就这样,鳌拜和康熙一唱一和,由鳌拜来扮这个恶人,把这些人全得罪光,然后康熙登场做明君。

到了康熙十六岁这一年,鳌拜的政治价值就已经利用尽了。这时正是考验一个政治家良知的时候,即考验康熙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头权力动物。此时的康熙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他还无法做出选择。而太皇太后孝庄,她却是一头地地道道的雌性权力动物。她提出来无论如何要铲除鳌拜。理由是什么?鳌拜太忠诚。因为你忠诚才能打掉你,你不忠诚你早跑了,上哪儿打你去。

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帝王的权力秘密:如果你想事业小有所成,那么你需要朋友;如果你想事业大有所成,那么你需要敌人。

可是康熙是皇帝,谁敢做他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敌人,就要制造敌人。之所以选择鳌拜,就因为他是最趁手的敌人:他没有防备,他忠心,铲除他,他也不敢有任何怨言,他也明白这个政治游戏、这个规则的万恶之处。

就是在这种规则之下,康熙做出了一个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