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赞俯伏,兴,平身,即举案于殿东。外赞唱“众官皆跪”,代致词官中道跪,致词云:“具官臣某等,兹遇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敬惟皇太子殿下,茂膺景福。”贺毕,唱“众官皆俯伏”,兴,平身。传令官跪启传令,由东门左出至丹陛东,西向立,称“有令”,赞众官皆跪,宣令云:“履端之节,同臻嘉庆。”赞俯伏,兴,乐作,四拜,平身,乐止。仪礼司官跪启礼毕。冬至礼同,但致词云“律应黄钟,日当长至”,宣令云“履长之节”。其千秋节礼仪亦同,但致词云“兹遇皇太子殿下寿诞之辰,臣某等敬祝千岁寿”,不传令。
大宴礼:其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护卫官二十四员于殿东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光禄司官设酒亭于御座下之西,膳亭于御座下之东,珍羞醯醢亭于酒膳亭之东西,设御筵于御座之东西,设群臣四品以上位于殿内之东西,设群臣酒尊食桌于殿外,设五品以下位卓于东西两廊。司壶、尚食各供乃事,引礼引群臣于殿外,东西相向立。仪礼司跪奏“请升座”,驾兴,大乐作,升座,鸣鞭,止鸣。赞引文武官四品以上由东西门入至殿中横班,北向立,五品以下官列于殿外丹墀,北向立。乐作,赞四拜,乐止。光禄司官进御筵,大乐作,捧案至御前,乐止。进花,乐作,进讫,乐止。光禄司官开爵往酒,捧诣御前,进第一爵酒,赞内外官皆跪,教坊司跪奏“一奏《炎精》之曲”,乐作,进酒,饮毕,赞众官俯伏,兴,四拜,平身,乐止。赞各就位,序班随进群臣卓散花,乐作,散讫,乐止。序班即进群臣盏第二爵酒,教坊司跪奏“二奏《皇风》之曲”,乐作,光禄司官斟酒御前,序班随斟群臣酒,教坊司跪奏进酒,候皇帝举酒,群臣以次举,饮讫,乐止。光禄司官进汤,鼓吹响节,前导至殿外,鼓吹止,殿上乐作,群臣起立,光禄司官进汤御前,群臣复坐,序班即供群臣汤,乐止。教坊司跪奏“进汤”,乐作,候皇帝举筯,群臣次举,皇帝进汤讫,赞馔成,乐止。武舞入,教坊司跪奏“《平定天下》之舞”,舞毕,出。第三爵酒,教坊司跪奏“三奏《眷皇明》之曲”,乐作,进酒如前仪,乐止。教坊司跪奏,乐奏《抚安四夷》之舞,舞毕,出。第四爵酒,教坊司跪奏“四奏《天道传》之曲”,乐作,进汤如前仪,食毕。教坊司跪奏“乐奏《车书会同》之舞”,舞毕,出。第五爵酒,教坊司跪奏“五奏《振皇纲》之曲”,进酒如前仪,欲毕,教坊司跪奏“百戏呈应”,舞毕,出。第六爵酒,教坊司跪奏“六奏《金陵》之曲”,进酒进汤如前仪,毕。教坊司跪奏“八蛮献宝进呈”,舞毕,出。第七爵酒,教坊司跪奏“七奏《长杨》之曲”,进酒如前仪,教坊司跪奏“采莲队子呈应”,毕,出。第八爵酒,教坊司跪奏“八奏《芳醴》之曲”,进酒、进汤如前仪,毕。教坊司跪奏“鱼跃于渊呈应”,毕,出。第九爵酒,教坊司跪奏“九奏《驾六龙》之曲”,进酒如前仪,饮讫,光禄司官收御前爵,序班随收群臣盏,光禄司官进汤,进大膳,大乐作,群臣起立,复讫,复坐,序班随供群臣饭。教坊司跪奏“进膳食”,讫,赞饍成,乐止。光禄司官收膳讫,教坊司跪奏“百花队舞呈应”舞毕,出。鸣赞唱“彻案”,序班彻群臣卓讫,光禄司官即彻御案。赞宴成,群臣皆出席,北向立。序班即彻群臣座。殿外官皆诣丹墀,北向立。赞鞠躬,乐作,赞四拜,平身,乐止。群臣分东西立。仪礼司跪奏“礼毕”,驾兴,大乐作,鸣鞭。百官以次出。其中宴礼同前,但进酒七爵;其常宴同中宴礼仪,但百官一拜三叩头,进酒或三爵、或五爵而止。凡文武官宴,四品以上俱升殿侍坐,五品以下俱丹墀内坐,文东武西,各以其秩,其赐升殿坐者不以秩为拘;如宴于奉天门,则四品以上官坐门上,五品以下官坐丹墀内,有越位喧哗者,御史劾之。
传制誓戒及遣官祭祀礼: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拜位。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钟声止,执事官行礼讫。仪礼司跪奏“请升殿”,乐作,皇帝出升座,乐止,卷帘,鸣鞭讫,赞四拜。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由东门出至传制位,称“有制”。赞跪,宣制云:“洪武某年正月某日,大祀天地于南郊,尔文武百官自某日为始,致斋三日,当敬慎之。”传讫,赞俯伏,兴,乐作,又四拜,兴,平身,乐止。奏“礼毕”。凡遣官祭祀,前一日,陈设如常仪。次日,各官具朝服于丹墀,北向立。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钟声止,执事官行一拜叩头礼讫,仪礼司跪奏“请升殿”,乐作,皇帝出,升座,乐止,卷帘,鸣鞭讫,百官一拜叩头毕,分东西立。引礼引献官诣拜位,赞四拜,兴,平身。传制官诣御前跪,奏“传制”,俯伏,兴,由东门出至传制位,称“有制”。赞跪,宣制。祭孔子则曰“某年月日,祭先师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命卿行礼”,祭历代帝王则曰“某年月日,祭先圣历代帝王,命卿行礼”。赞俯伏,兴,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礼毕。
进春礼:是日早,文武百官具朝服于丹墀内,北向,引礼引应天府县官就拜位。赞鞠躬,乐作,四拜,乐止。典仪唱“进春”,引府县官举春案,乐作,由东阶升,跪置于丹陛中道,俯伏,兴,平身,乐作,又四拜,礼毕。鸣赞唱“排班”,引礼引文武官北向立,赞班齐。致词官诣中道之东,跪奏云:“新春吉辰,礼当庆贺。”赞鞠躬,乐作,赞五拜三叩头讫,乐止。仪礼司奏“礼毕”。
颁诰仪:是日早,陈设如常仪。皇帝升殿,鸣鞭,百官一拜三叩头,毕。引礼引受诰官诣拜位,执事官举诰案于丹墀中道,或吏部、或兵部官奏讫,赞鞠躬,乐作,四拜,乐止。执事官举诰案置于丹墀中道,赞跪,俯伏,兴,乐作,又四拜,乐止,礼毕。
开读诏赦仪:前期一日,设御座宝案如常仪,锦衣卫设云盖于奉天门,教坊司陈乐于殿内,礼部设宣读案于承天门上,西南向。其日清晨,陈设如常仪,教坊司设大乐于各门,东西相向,仪礼司设百官拜位于承天门外桥南,校尉四人擎执云盖于殿内帘前。鼓初严,文武百官各具朝服。鼓次严,引礼引公侯侍班于午门外,东西相向,钟声止。仪礼司跪奏“请升殿”,皇帝具皮弁服,导驾官前导,乐作,升座,乐止,鸣鞭,卷帘。礼部官奉诏书诣宝案前用宝讫,捧置云盖中,校尉擎执云盖,由殿东门出,大乐作,自东陛降由奉天门至金水桥南午门外,乐作。公侯前导,迎至承天门,文武官就位,乐作,赞四拜,乐止。宣读、展读官升案,称“有制”,赞众官皆跪,礼部官捧诏书,授宣读官宣读讫,礼部官捧诏书置云盖中,赞礼唱“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唱“摚恕保瞎璧福虺吧胶粽呷保俟偕胶羧绯R牵俺鲶恕保┓耍肿鳎陌荩种梗癖稀@癫抗倥踮榉质谑拐弑希菪耍泻屠肿鳎蓿种埂0俟偻恕7彩拐咔贞咫贰⒎⒌し酱Γ羰赂苫埽虿恍硐绕诒ㄖ嗖恍肀敬偎居樱拐哂胫诠僦敝帘狙妹牛秒贩诎福拐吡⒂诎付诠偎陌荩拐呷》疗粗糜诎福诠僭傩兴陌荩癖希煊胧拐咝欣瘛H粲胍欢酥褂诒炯医臃颖惆卜牛拐咭苑诒竟伲竟龠低罚幢希擞胧拐咝欣瘛H絷遐橹磷鼙俅Γ铮攘钊吮ㄗ鼙伲柘惆赣谟冢舷颍薪鸸钠煺蹋手罱鲇樱拐呦侣恚⒂诘腊冠楣松下恚蟠又劣磐饩阆侣怼J拐咔靶校鼙俚却又劣冢拐吲踮橹糜诎福炝⒂诎付飨颍鼙俚刃兴陌堇瘢拐呷≮椋谛凉伲诠俟蛱帘希允谑拐撸粗糜诎浮V诠俑┓耍兴陌堇瘢稀J拐叨ⅲ飨颍鼙傥髁ⅲ颍辛桨荩嗉希远飨嘞蛐蜃H絷咫汾碗贩众磷鼙俅Γ吨磷鼙儆猓惹踩嗣鼙ㄗ鼙伲柘惆赣诒唬舷颍鼙偾壮鲇樱拐呦侣恚踔期碗贩巴鼙俸蟠樱帘唬拐呷≈期碗贩糜诎福拐吡⒂诎付飨颍鼙傩形灏堇癖希ち钇寥プ笥遥拐呷≈期碗贩资谧鼙倏幢希词站砀粗糜诎浮F溆胱鼙傧嗉蜃缃于恰�
颁历仪:前期,陈设如常仪。仪礼司设御历案于殿中,设进历案于丹陛中道,设百官历案于丹陛下。鼓初严,引礼引文武官、进历官入就侍立位。鼓三严,传制受历,侍从官各就位,文武执事官诣华盖殿五拜三叩头,导驾至奉天殿。皇帝具皮弁服出,乐作,升座,卷帘,乐止,鸣鞭,讫。引礼引进历官就位,赞鞠躬拜,乐作,进历官皆四拜,乐止。典仪唱“进历”,引礼引钦天监正由东阶升,乐作,诣丹陛案前跪,摚耍±傻疃湃胫恋钪泄颉D谠蕹肮颉保庠蕹爸诠俳怨颉保种埂⒊敖保嗾岳糜诎福俺鲶恕⒏┓⑿恕保庠抟喑案┓⑿恕保肿鳎嗾窗菸唬种埂T蘩癯熬瞎荨保肿鳎嗾韵陆运陌荩种埂=偻耍词戮侔俟倮赣诘ぼ械溃薨荩肿鳎俟俳运陌荩种埂4乒俟蜃唷按啤保┓耍傻疃懦鲋恋け荻飨蛄ⅲ啤坝兄啤薄T薰颍圃唬骸扒仗旒嘟衬辍洞笸忱罚浯桶俟伲湫刑煜隆!痹薷┓耍肿鳎陌荩种埂0淅偃±俟伲⒈希肿鳌<菪耍俟僖源纬觯种埂�
皇第三十八孙悦燇生,蜀王第三子也。
癸卯,召秦王樉、晋王㭎、今上、周王橚、齐王榑,期以八月十二日至京师,代王桂、肃王楧、辽王植、庆王栴、宁王权期以九月十二日至京师。
置盐井卫指挥使司,命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凯署司事。
宣宁侯曹泰卒。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九
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甲辰朔,享太庙。
日有食之。
丙午,诏罢各布政司宝泉局,以铸钱扰民故也,在京则仍旧鼓铸。
戊申,选秀才张宗浚等俾随詹事府左右春坊官分班,入直文华殿侍讲毕,进说民间利害、田里稼穑等事,间陈古今孝悌、忠信、文学、材艺诸故事,日以为常。
辛亥,敕辽东都指挥使司谨守边防,绝朝鲜国贡使,又命左军都督府遣人往辽东金、复、海、盖四州增置关隘,缮脩城隍,发骑兵巡逻,至鸭绿江而还。
壬子,信国公汤和男爕奏以原给家奴仪从四十八人还官,隶籍为民。
癸丑,以长兴侯耿炳文男璇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德、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袁洪并为本府左都督,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增寿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增枝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置甘州左护卫指挥使司。
乙卯,云南武定军民府女知府商胜贡马。
丁巳,调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隶甘州左护卫,赐道里费有差。
辛酉,钦天监监副李德秀言:“臣按故元至元辛巳为历元上推往古,每百年长一日,每百年消一日,永久不可易也。今监正元统改作洪武甲子历元,不用消长之法,考得春秋历:献公十五年戊寅岁距至元辛巳二千一百六十三年,以辛巳为历元,推得天正冬至在甲寅日夜子初三刻,与当时实测数相合,以洪武甲子元上距献公戊寅岁二千二百六十六年,推得天正冬至在己未日午正三刻,比辛巳为元差四日六时五刻,有此不合。今当用至元辛巳为元及消长之法,方合天道。”疏奏,统复言:“臣所推甲子历元,实与旧法相合,略无差缪,故敢上闻。”上曰:“二说皆难凭,只验七政交会行度无差者为是。”
癸亥,命吏科给事中张迪署吏部事,其印仍令署部事司封主事翟善掌之。
甲子,置宁夏卫,调甘州左护卫将士守之。初,发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隶甘州左护卫,既而以负罪者不可为亲王扈从,遂徙于宁夏置卫,别调兵为护卫。
乙丑,复赐故东川侯胡海田。初,海尝有罪,收其禄田。至是,其子观尚公主,诏复给之。
丙寅,礼部奏定武职随从人数:一品至三品六人,四品至六品四人,七品至九品二人,俱用正军,三日一更。
戊辰,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盗起,杀县官,发仓库,劫掠民赀,命清远卫指挥雍文率兵讨捕之。
以署北平布政使司事华敏为本司参议。
己巳,置各处布政使司司狱,秩从九品。
都督聂纬坐蓝玉党伏诛。
河南卫军王狗儿妻周氏一产三男。事闻,遣行人给赐钞十锭、米五石,且命分其子二俾无子之家养之,月给米五斗,过二岁罢给,著于例。
辛未,遣礼部员外郎潘善应、司务谭孟高往祭庐山,为周颠仙立碑。颠仙姓周,不知其名,自言建昌人,身长壮,貌奇崛,举止不类常人,年十余病癫。尝操一瓢入南昌,乞食于市,久之至临川,未几复还南昌。日施力于人,夜卧闾檐间,祁寒暑雨自若。尝趋省府曰:“告太平。”人皆异其言,遂呼为“颠仙”。不数年,天下果乱。陈友谅据江汉,引兵入南昌,颠仙隐迹不见。及上自将伐友谅,既定南昌,将还,颠仙从道左拜谒,潜随上至金陵。每遇上出,輙趋进曰:“告太平,告太平。”间见或扪虱而谈,击节而歌,词多隐语。上颇厌之特,命饮以烧酒,酣畅不辍。明日复至,上命赐以新衣,视其旧衣带系菖蒲三寸许,曰:“细嚼饮水,腹无痛。”又自言入火不热,乃以巨瓮覆之,积芦薪五尺许,燔瓮四旁,火尽灭,发而视之,端坐如故,如是者凡三。及寓蒋山寺月余,寺僧言颠仙与沙弥争饭怒,不食半月矣。上幸翠微亭,召之,步趋无异平时,因赐之食,乃食。上问曰:“能不食一月乎?”曰:“能。”乃坐之一密室中,不食者二十三日矣。上将幸寺,赐之食。京师将士闻之,争持酒肴往食之,既食而尽吐之。须臾,上至,与之食,乃复饮食如常时。既醉,上将还,颠仙于道侧以手画地作圈曰:“破一桶,成一桶矣。”是时,中原尚未定,友谅复围南昌,上欲亲勒兵往援,问颠仙曰:“陈氏已僣号,吾此行何如?”颠仙仰视良久曰:“可行。”上面无此人分,曰:“与汝偕行,可乎?”曰:“可。”即踊跃持杖,摇舞如壮士挥戈状,以示必胜之兆。舟次皖城,无风,不能进。颠仙曰:“行则有,不行则无。”既而行不数里,风果大作。至马当,见江豚戏水,曰:“水怪见前,损人必多。”上曰:“颠者言何妄也?复尔,则弃之江中。”乃自言能入水不濡,遂命投之于江。久之,复来谒见,欲求食,上命赐之食。食已,正衣襟,前引颈曰:“今可杀矣。”上笑曰:“杀尔何为?”乃纵其还庐山。及友谅败死,遣人往庐山求之,至太平宫侧,有言:“一老人止民舍曰‘我告太平来’,不食且半月,今去不见矣。”洪武癸亥秋,有僧名觉显者,自言庐山岩中老人使来见,上以其虚诞,却之。至是,上不豫,饮药未瘳,前僧复徒跣至,云周颠仙遣进药。上不纳,僧具言前事,乃饵其药,觉有菖蒲丹砂之气。是夕,疾愈,僧亦去不知所之。遂亲为文勒石,纪其事,命善应等往祠焉。
恩明府知府黄广平遣弟忠华进方物。
壬申,普定卫西堡长官司阿德诸寨长卜剌赞等聚众作乱,命贵州都指挥顾成领兵讨平之。
八月甲戌朔,散骑舍人刘昌捕劫盗王天锡,斩其首,献京师。天锡,真定元氏县人,聚众劫掠,出没山谷间,或变服潜入城市,踪迹诡秘。自广平、顺德、辽沁、山东、山西、河南诸郡,皆被其害。是年五月,命昌率力士、官军分诣诸县捕之。天锡势穷,遁入李相山北沟,自经死。昌斩其首以献,盗遂平。
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寅,祭大社、大稷。
己卯,曲靖府马龙州知州法灯等遣使贡马及方物。
庚辰,命吏部:“今后除授官员,即与实授,勿令试职,著为令。”
辛巳,以王晟为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初,晟署广东布政使司事,至是,命为浙江参议。
署吏部事主事翟善言:“内外杂职官三年给由,无私犯者未入流升从九品,有私犯者降用。有司官三年秩满,不称职者黜降,称职及平常者虽有私犯,亦令赴任。今议杂职私犯尚有降用之条,况有司曾犯私罪而不加黜降,则无以示劝惩。”上曰:“有司犯私罪而宥之,所以冀其改过自新也。宜勿降等。”
壬午,皇第三十九孙有火几生,周王第六子也。
癸未,秦王樉、晋王㭎、今上、周王橚、齐王榑至京师。
始命天下府州县儒学训导冠带。先是,训导冠服与士人之未仕者同。至是,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董伦奏:“各处儒学训导合比医学训科、阴阳训术一体冠带,以别士类。”命礼官集议之而未决。上曰:“阴阳、医学,技术之流,且有冠带。训导教诲生徒,为国育材,岂有重于技术?宜授冠带。”自是,训导皆冠带,上名吏部,附选贴黄。
乙酉,遣官祀历代帝王。
丙戌,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遣官祭旗纛。
命崇山侯李新往溧水县,督视有司开燕脂河。上谕之曰:“两浙赋税,漕运京师,岁实繁浩。一自浙河至丹阳,舍舟登陆,转输甚劳;一自大江沂流而上,风涛之险,覆溺者多。朕甚悯之。今欲自畿甸疏凿河流,以通于浙,俾运输者不劳,商旅获便,故特命尔往督其事。尔其莅事惟勤,役民勿暴。”新顿首受命而行,暨河成,人皆便之。
复以刑部郎中李文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丁亥夜,大阴犯昴宿。
戊子中秋节,宴群臣于奉天门。
己丑,罢新置湖广古州卫,令将士屯田五开。
庚寅,刑部奏:“泸州民坐侵盗官粮,罪当死。”上曰:“远方愚民,但知贪利,不知有法。”遂命宥之。
诏凡未入流杂职官,幞头展角,与入流官同,不用垂带。
乙未,复置武昌府兴国铁冶。
夜五更,有大星起东南,流丈余没。
庚子,太阴与太白昼见。
以工部右侍郎田春为左侍郎,命司务王昇署右侍郎事。
赐琉球生仁悦慈等罗绢衣各一袭,其从人亦给布衣。
九月癸卯朔,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
升和州含山县典史玉栋为庐州合肥县知县。栋开凿堰塘,画图入奏,上喜其通敏,特升用之。
夜,太阴入南斗。
甲辰,赐广西桂林等卫征进将士六千余人钞三万三千二百余锭。
设宁夏僧会司。
戊申,赐江阴侯吴高诰券。
复以刘三吾为翰林学士。
己酉,道州永明县蛮人作乱,拥众二千余,劫桃川巡检司,杀兵民,焚庐舍,永州卫百户李实战死。事闻,命永州卫指挥使许仁等率兵剿捕,寻讨平之。
癸丑,代王桂、肃王楧、辽王植、庆王栴、宁王权至京师。
乙卯,建辽王府于广宁。
丙辰,宥工部尚书严震直弟侄罪。初,震直乡民有诉其弟侄不法者,命震直自讯之。狱成具奏,上以震直不欺,并其弟侄释之。
丁巳,河南按察司佥事王平巡按至孟津,有司歛众财以赂平,平械其人,并所赂来奏。上嘉平得宪臣体,命赐平文绮袭衣及钞百锭,书吏衣钞减平之半。仍以敕书劳勉之曰:“古之有志者笃诚守己,事不苟为,及其仕也,竭忠以事君,务公以福民,声色货利皆不能动,盖其志已定于未仕之先,故生则富贵安荣,没则垂名史册。朕临御三十年矣,求贤之心,夙夜孜孜,而鲜有能副朕望,任风宪者无激扬之风,为民牧者无抚字之实。昨法司奏言河南佥事王平同书吏高源按临属郡,其孟津宜阳官吏闻王平至,即歛财为贿赂计,平持法无私,不为利动。朕闻之喜,若平者,真有志之士哉!特遣人赐平钞百锭及衣被,高源赐钞五十锭。尔其益励初志,务公福民,则永有嘉誉。钦哉!”
己未,命自今圣节日在京官吏、监生、军民、僧道并赐钞。
庚申,天寿圣节,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杨铿遣其从兄杰,建昌土官贾哈剌遣其弟剌撒,各进马。
壬戌,上欲运山西解州盐入京,命自绛州垣曲县壶关至淮安清河县白萍驿,凡设递运所二十七。
给神策、金吾等卫军士冬衣布六十五万六千八百余匹。
甲子,以郑济为左春坊左庶子,王勤为右春坊右庶子。初,上以东宫官属久关,命廷臣举孝义笃行之士,廷臣以浦江郑氏对。上曰:“郑氏,朕素知之,闻其里人王氏亦仿郑氏家法,皆可选用以风厉天下。”乃徵两家子弟年三十以上者诣阙。既至,令自推举,郑氏举济,王氏举勤,余皆给道里费遣还。
升绍兴府会稽县知县邹鲁为大理寺丞,赐钞袭衣、靴袜。鲁,泗州盱眙人,以聪明正直举,授河内县主簿,寻以事降为会稽县典史。耆民奏其廉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