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倩蚋烁鞫ィ芷烊瞬ァ⒉既ィ∑觳肌⒉鞫ィ坎黄ァ⒉级ィ欢贾富邮孤碓莆溺病⒉饕皇ィ伞⒏墙恐富尤烁魑迤ィЩ勒蚋烁魅ィ倩蚋烁饕黄ィ芷烊瞬黄ァ⒉级ィ∑炀坎肌⒉饕黄ィ徽笸稣弑吨斯收咴銎浒搿�
己卯,诏免山西、陕西今年田租。诏曰:“山西、陕右,地居西北,山河壮丽,昔我中国历代圣君皆都此,以号召万邦。曩因元主华夏,已经百年,君臣昏乱,民无适主,朕举义兵,赖天地祖宗之佑,复我中国,继我圣人之位,建都江左,于今九年。其间,西征燉煌,北讨沙漠,军需甲仗,民人备之,外有转运之艰,内有秦、晋二府宫殿之役,繁扰益甚。自平定以来,民劳未息,今四方始宁,正当与民同享太平之福。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敕中书核仓库钱粮,储蓄有余,特将山西、陕西二省民间夏秋税粮,尽行蠲免,以阜吾民。於戏!民体君心,则天下大治;五常不悖,则风雨以时。惟尔臣民,想宜知悉。”
免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北平、湖广及直隶扬州、淮安、池州、安庆、徽州五府税粮。诏曰:“前者,兵征四方,军需甲仗,皆出吾民,今天下已定,正当与吾民共乐其乐,奈何土木之工屡兴,烦劳愈甚,内郡多被艰辛而外郡疲于转运。近敕中书下户部度仓库钱榖,足给数年,其河南、福建、江西、浙江所属府州县并直隶扬州、淮安、池州、安庆、徽州等府,今年夏秋税粮,尽行蠲免,北平所属真定等七府已免洪武八年夏税,惟大名一府未经优免,其今年夏秋税粮并七府秋粮尽行蠲免,湖广行省武昌等二十五府所属州县并思南宣慰等司今年夏秋税粮尽行蠲免,蕲州、黄州二府已免去年秋粮,今年夏税一体免徵。其有上年核出,欺隐不报官,田地人民及各处应有入官田地私租,不在蠲免之例。”
夜,有流星初大如鸡子,青赤色,起自天枪,西南行丈余,忽大如杯,光明烛地,至角宿没。
辛巳,以侍仪司侍仪使唐敏、引进使陈汝器为监察御史。
壬午,赐京卫军官钞锭,指挥使二十五锭,同知二十二锭,佥事二十绽,千户以下各有差。
癸未,以火你赤为翰林蒙古编脩,更其姓名曰霍庄。
是月,胡兵屯山西燕只斤之地,都指挥使常守道率兵击之,获达官阿剌木等及马、驼、牛、羊,凡二千八百余,其众溃去。
广西贺州屯军陈华四等作乱,桂林卫指挥姜旺率兵击斩之,俘其众千余人。
命凤阳武臣子弟肄业于中都国子学。
夏四月甲申朔,刑部侍郎李浩还自琉球,市马四十匹、硫黄五千斤。国王察度遣其弟泰期从浩来朝,上表谢恩,并贡方物。命赐察度及泰期等罗绮、纱帛、袭衣、鞾袜有差。浩因言其国俗市易,不贵纨绮,但贵磁器、铁釜等物。自是赐予及市马,多用磁器、铁釜云。
日本国王良怀遣沙门圭庭用等奉表,贡马及方物,且谢罪。诏赐其王及庭用等文绮、帛有差。先是,倭人屡寇濒海州县,上命中书移文责之。至是,遣使来谢。庭用还,上以良怀所上表词语不诚,乃复诏谕之曰:“嘉王笃诚,遥越沧溟,来脩职贡,朕德薄才疏,出庶民而帝中土,掌握黔黎,新造之时,迩者未安,远者何怀?纳王土物、良骑,于心甚愧,然览表观情,意深机奥,略露其微,不有天命,恃险负固,昭然矣。易云:‘天道亏盈而益谦。’盖尚勇者不保,不道者疾灭,凡居二仪中,皆属上天、后土之所司,故国有大小,限山隔海,天造地设,民各乐土,于是殊方异类者处于遐漠,阴命王臣以主之使,不相矛盾。有如其道者,上帝福佑之,否其道者,祸之。曩者,胡元特违帝命,灭无罪之国,祸加臣民,横行西北,延及中土,人莫敢当,将谓天下无对矣,扬帆东下,直指日本,兵未登岸,金鼓未振,部伍未成,天风怒涛,樯楫摧坏,致使总兵阿答海及范文虎等十万之众没于东南,此果日本兵精欤,抑天道之亏盈欤?元虽不能克日本而归,天下诸国尚不敢仰视,前数十年,元恃兵强,虐我中国之人,于是豪杰忿然而起,与元争几二纪,雌雄未决。吾最后兴师,军不满十万,马不及数千,不五年而复中土,此果人力耶,天耶?方今吾与日本止隔沧溟,顺风扬帆,止五日夜耳。王其务脩仁政,以格天心,以免国中之内祸,实为大宝,惟王察之。”
丁亥,扬州府言:“六合县地既分属江浦,其浦子口巡检司、浦口驿等衙门宜属江浦为便。”从之。
己丑,享太庙。
命户部:“天下郡县税粮除诏免外,余处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今年租税。”户部奏:“每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折输米一石,小麦则减直十之二;绵、苎布一匹折米六斗,麦七斗;麻布一匹折米四斗,麦五斗;以丝绢代输者,亦各以轻重损益。愿入粟者听。”上曰:“折纳税粮,正欲便民,务减其价,勿泥时直可也。”
庚寅初昬,有流星大如鸡子,赤色有光,起自太子星下,西行至勾陈而没。
壬辰,时天下驿传之名多因俚俗所称,兵部具数以闻,命翰林考古正之。于是改扬州府驿曰广陵驿,镇江府驿曰京口驿,如是者凡二百三十二。
甲午,革湖广汉阳府,以所属汉阳、汉川二县隶武昌府;改兴国府为州,隶武昌府,革所属永兴县;改蕲州府为蕲州,隶黄州府,革所属蕲春县;改德安府为德安州,随州为随县,隶黄州府;改峡州为夷陵州,归州为秭归县,隶荆州;改澧州府为澧州,隶常德府,革所属澧阳县;改全州府为全州,隶永州府,革所属清湘县;改道州府为道州,隶永州府,革所属营道县;改武冈府为武冈州,隶宝庆府,革所属武冈县;改沅州府为沅州,隶辰州府,革所属卢阳县;改岳州府为岳州,革所属巴陵县;改安陆府为安陆州,革所属长寿县;改沔阳府为沔阳州,革所属玉沙县;改郴州府为郴州,罢桂阳府,以其地益之,革所属郴阳县;改靖州府为靖州,革所属永平、通道二县;俱隶湖广省。改四川嘉定府为嘉定州,革所属龙游县;改卭、眉、荣三州俱为县;潼川府为潼川州,革所属郪县;改遂宁州为县;广元府为州,革所属剑州、绵谷县;改巴州为县,隶保宁府;改广安府为州,渠州为县,隶顺庆府;改夔州府之大宁州、达州为县,革所属奉节县,隶重庆府;俱隶四川省。改广东德庆府为德庆州,革所属端溪县,隶肇庆府;复高州为高州府,改化州为化县,并吴川、石城二县俱隶高州府;改钦州为县,属廉州,以廉州隶雷州府。
以两淮盐运司崇明、天赐场隶两浙盐运司。
丙申,更置考功、承敕、司文三监,每监设令一人,秩正六品,丞二人,从六品。改侍仪司为殿庭仪礼司,设使一人,秩正七品,副三人,秩正八品,承奉一人,秩从八品,鸣赞二人,秩正九品,序班一十六人,秩从九品,九关通事使一人,正八品,副六人,从八品。定中书舍人十人,起居注二人,给事中十人,俱正七品。中书省译史七人,引进五人,都督府御史台亦皆设译史四人,引进三人,俱正九品。
丁酉,以监察御史马亮等五十五人为考功监丞等官。
重庆府忠州垫江县丞潘彝言:“永宁军卫地居边陲,戍卒尝苦馈饷不继,良由道险,舟楫难至。近者,虽募商人于永宁,入粟中盐,而商旅未有至者,诚以入粟多而得盐少故也。今宜减粟增盐,则商人慕利而边储自给矣。”从其言,命户部行之。
庚子,罢澧州千户所,置大庸卫指挥使司,以常德卫指挥佥事张胜置卫事。
癸卯,命中书省、兵部定给武官诰敕之制。其特授升除者,大都督府同承敕监官以上旨附籍,其初入仕者,具年籍父、祖、己身功迹,其已入仕及升除者,具所历功过、年籍,大都督府咨于中书省,送兵部覆奏贴黄,考功监参考同奏附籍。部儗散官,移文翰林院撰文,付司文监校勘,奏付中书舍人,书写署名用印,转付承敕、考功二监,并还本部,以次署名用印,赍赴省、府、台官署名,仍付司文监对同署名、用印,方付兵部给授。如袭职降用者,大都督府勘验具年籍、祖父功迹,降用者具其罪名,奏旨处分,承敕监官附籍,其咨省送部覆奏贴黄,参考对同,拟官撰文署名、用印,给授如前。
戊申,荧惑犯鬼宿。
己酉,上念亡没功臣,命礼部加赠赵德胜等七人封号。诰曰:“人臣竭力尽忠而殁于王事者,礼有褒封之典,所以报功也。夫致身于平定海宇之初,而不预享太平之福,朕甚悯之。赵德胜从朕渡江,服勤效职,累立战功,忘身为国,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梁国公,谥武桓。呜呼!启大国以疏封,复易名而定谥,禄延后嗣,配食庙庭,灵其有知,服兹宠命。廖永安击寇太湖,深入其阻,遂被陷没,仗节守义,之死不渝,其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楚国公,谥武闵。俞通海勤事从征,开辟疆宇,及姑苏垂平,偶为流矢所中,天不假年,遂至长逝,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豫国公,谥忠烈。胡大海拔自行伍,勇而有谋,由渡江而至严、婺,自分阃以佐枢衡,方将尽平浙东,庶展才略,何帐下变生,遂至殒逝,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越国公,谥武庄。张德胜性资沉毅,屡建勋劳,力战楼船,遂殒于敌命,虽不永功则犹存,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蔡国公,谥忠毅。耿再成从征以来,服勤效职,盗贼生变,遂至殒身,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高阳郡公,谥武壮。桑世杰气吞群丑,勇冠万夫,陷阵先登,遂致殒命,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仍封永义侯。”诰文首尾并同德胜。
河州卫都指挥使甯正守边有功。上赐玺书劳之曰:“卿守西疆,今已九年,恩威远播于戎羌,号令严明于壮士,忠心昭著于朝野,朕甚嘉焉。时当初夏,特遣人往劳,卿宜慎抚边戎,晨昏毋怠。”正初冒姓韦,至是命复本姓。
官山卫指挥同知乃儿不花叛入沙漠,大同卫指挥使周立率大同、振武等卫将士讨之,追及白寺塔滩,获其辎重,乃儿不花遁去。
庚戌,京师自去岁八月不雨,至是日始雨。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
洪武九年五月甲寅朔,以工部郎中魏鉴、礼部员外郎瞿庄为福建行省参政。
安南陈煓遣其通议大夫黎亚夫等来朝,贡方物。上谓中书省臣曰:“诸夷限山隔海,若朝贡无节,实劳远人,非所以绥辑之也。去岁,安南来请朝贡之期,已谕以古礼,或三年,或世见。今乃复遣使,至甚无谓也。其更以朕意谕之,番夷外国当守常制,三年一贡,无更烦数来朝,使臣亦惟三五人而止,奉贡之物不必过厚,存其诚敬可也。”
乙卯,赐陕西各卫军士战衣八万余领。
禁秦、蜀军民毋得入西番互市。
丁巳,以武英堂纪事监生郎敏为监察御史。
戊午,上御奉天门,谓翰林侍讲学士宋濂等曰:“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资贤才而能独理也。秦之时,张良、陈平、韩信皆居隐约,汉高卒用以成帝业。朕初定天下,即延揽群才,相与图治,皆因其器而任使之。今山林岩穴岂无超群拔众之才?欲致而用之,其道何由?”濂对曰:“取士莫善于乡举里选,用人莫善于因能任官,任官莫善于久居不迁。古有是论,而陛下行之,得才之效,无过此矣。”上善其言。
壬戌,命工部给物故工匠槥椟。上谕之曰:“今所作宫殿,但欲朴业坚固,不事华饰,不筑苑囿,不建台榭,如此经营,费已钜万,乘危负重,工匠甚劳,有不幸而死者,忧悬朕心。尔工部可各给槥椟,令国子生送致其家,赐钞以葬,蠲其家徭役三年。”复为文,遣官即龙光山祭之,曰:“昔君天下者,务在安民,然有不得已而劳民者,营造之类是也。比者,营建宫殿,工匠有因疾而死者,有被伤而死者,有冒危险而死者,已敕官为槥椟,送之于家。今复设坛,遣官以牲醴赐祭,尔等有知,咸谕朕意。”仍赐见役工匠钞,凡六万三百六十余锭。
癸亥,晋王妃谢氏薨。命礼部、翰林院议丧服之制。翰林侍讲学士宋濂等议曰:“按唐制,皇帝为皇妃等举哀,临丧素服,举哀毕则常服。宋制,皇帝为皇亲举哀,素纱幞头,白罗衫、黑银带。今参酌唐、宋之制,皇帝及中宫服大功,诸妃皆服小功,南昌王妃服大功,东宫、亲王公服,皆服小功,晋王服齐衰期,靖江王服小功,王妃服缌麻,辍朝三日。既成服,皇帝素服入丧次,十五举音,百官奉慰,皇帝出次释服,服常服。”制曰:“可。”命著为令。
乙丑,以监察御史杨约、丁大用、陈汝器为福建按察司佥事。
将有事于方丘,适有晋王妃之丧,上命翰林侍讲学士宋濂考古制以闻。濂对曰:“按王制,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礼。《丧服》传云:‘宫中有丧,三月不举祭,既葬而祭。’宋真宗时有内丧,太常礼院言准礼,宜祭天地、社稷;神宗时当郊而丧未除,帝以为疑,讲读官王圭、司马光、王安石皆以为不当废。夫郊社之礼,国之大事,圣人所重,虽有三年之丧,亦不敢废示有尊也。”上然之。
丙寅,命中书省臣:惟作亲王宫得饰朱红、大青绿,余居室止饰丹碧。中书省臣言:“亲王居室饰大青绿,亦若无过度者。”上曰:“惟俭餋德,惟侈荡心,居上能俭,可以导俗,居上而侈,必至厉民。独不见茅茨卑宫,尧禹以崇圣德;阿房西苑,秦隋以失人心。诸子方及冠年,去朕左右,岂可使靡丽荡其心也。”
癸酉,自四月庚戌雨,至是凡二十四日始霁。
甲戌,中书省言:“兰县、河州旧募商人入粟中盐,每引计米一石,道远费重,故商人稀少,宜减其价,庶边储可积。”于是命淮盐减米二斗,浙盐减米三斗,河东盐减十之四。
乙亥,将有事于方丘,以配祀告于仁祖庙。
丁丑夜二鼓,有流星初出如鸡子,赤色,起自狗国西南,行丈余,光息,忽大如杯,分而为二,至近浊没。
己卯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朵甘乌思藏灌顶国师答力麻巴剌遣僧藏卜巴,及朵甘都指挥司同知赏竺监藏等遣其子搠兀儿监藏等各进表,贡方物,谢颁印及赏赐恩也。
辛巳,命散骑参侍舍人杨进等一十九人署豹韬等卫事。
赐京卫诸将校钞有差。
壬午,日本人滕八郎以商至京,献弓、马、刀、甲、硫黄之属,并以其国高宫山僧灵枢所附马二匹来贡。上命却其献,赐白金遣之,其灵枢曾至京受赐,所献马受之,仍给绮帛,令滕八郎归赐灵枢。
上谓侍臣曰:“澹泊可以餋心,俭素可以餋德。纵欲败度,奢侈移性,故奇技、哇淫、游幸、畋猎皆役心损德之具,是以高台深池,庸主攸亡,卑宫陋室,圣主攸兴。朕观元世祖在位躬行俭朴,遂成一统之业,至庚申帝骄淫奢侈,饫粱肉于犬豕,致怨怒于神人,逸豫未终,败亡随至,此近代之事,可为明鉴。朕常以此训,诸子使知所警戒,则可长保国家矣。”
改登州为府,置蓬莱县。时上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遂割莱州府文登、招远、莱阳三县益登州为府,置所属蓬莱县,复以青州府之昌邑、即墨、高密三县补莱州府。
是月,故元国公九住寇陕西塔滩之地,陕西都指挥司发兵击之,追及于三不剌,获九住及平章不答失里等四十人,余众遁去。
六月甲申朔,上谕侍臣曰:“朕观往古任智自用之君,饰非拒谏,多取灭亡。成汤改过不吝,故为三代盛王;唐太宗屈己从谏,亦能致贞观之治。此皆后世罕及也。人君苟能虚己以受言,人臣能尽忠以进谏,则何事业不可成哉?”
丁亥,以翰林侍讲学士宋濂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
太白犯毕宿。
戊子,升彭州知州胡子祺为延平府知府。子祺,吉安吉水人,洪武三年以儒士举赴京,试于吏、礼二部,中选者十九人:桐庐魏潜、王讷、河西李颜、永丰丁节、永嘉许士宏、万安夏瓒、乐清李时可、卫辉陈士举、龙泉刘榖、萧晖、合肥夏起、瑞安马汉、分宜刘沂、平阳孔希普、永新欧阳子韶、泰和王子启、安福欧阳楚芳、庐陵胡伯清与选列。适太史奏文星见,上喜,十九人皆擢监察御史。子祺首上书,请都关中,其略曰:“天下形势之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厚,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江淮士卒不堪;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守;洛阳,周公尝卜之,周、汉尝迁之,然嵩、邙诸山非有殽函、终南之固,瀍涧、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故据百二山河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可以绵宗社之久,举天下,莫关中若也。”上览奏称善,寻升广西按察司佥事。凡所巡历,多平冤狱,非祀典之祠,輙命废毁。闻元祐党人碑在融州岩谷中,即出而碎之。及改知彭州,劳徕抚字,躬教民耕,因元末兵荒,暴骨遍野,皆聚而瘗之。都江诸堰作自秦时,分江水以灌成都之田,历代皆用铁石,劳费不赀,春、夏水隘,旋复冲决,元季兵兴不治,民失水利。子祺建议修筑只用竹木,堰成费省而利博,民甚便之。至是,升延平府知府,踰年以疾卒于官。
己丑,敕谕大将军徐达等曰:“六月四日早,金星犯毕右股北第一星,主夷狄兵起,以分野推之,应在赵地。今故元四大王不满二百人,官军屡捕不获,前者皆云其众无马,今乃言有十五骑相从出没,不知劫夺于何人者,盖由尔诸将不乘机剿捕,致令若此。敕至,速遣智勇将士四面捕之,毋致蔓延。其大同、岢岚诸处,亦令守御官军严为备御。”
迁中书舍人王辉、任敬、赵观、陈珪、李云为监察御史。
以宋璲、陶永为中书舍人。璲,翰林学士承旨濂之子。永,晋府右相凯之子也。
辛卯,擢济南府德州知州张瑛等三百四十三人为南昌府知府以下官有差,皆以考课第优等升之。
壬辰,浙江省臣言杭州府钱塘、仁和、余杭三县水下田被浸者九十五顷,诏遣国子生田龄等往验之。
大都督府同知何文辉卒。文辉字德明,滁州人,王师取滁州,得文辉,年始十四,上爱之,抚育教训如诸子。既长,以材命为总制,迁天宁翼元帅。上与陈友谅战鄱阳湖,文辉在行间,以功升同知南昌卫指挥使司事,守其地,寻进江西行省参政,转左丞,以征南副将军平福建。徵还京师,扈从北巡,及取河南,复拜河南卫指挥使,命守潼关。从战定西,破元扩廓帖木儿军,使摄安西分都督府事,加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从颍川侯傅友德取成都,以兵戍之,升大都督府同知。五年,曹国公李文忠北征和林,文辉督兵巡居庸关,遇疾还,卒于家,年三十有六。上为之悼惜,命有司治丧事,官给仪物葬之。
甲午,诏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一人,正二品;左、右参政各一人,从二品。改左、右司为经历司,设经历一人,从六品;都事、检校各一人,从七品;照磨、管勾各一人,从八品。理问所正理问,正六品;副理问,从七品;提控、案牍,省注。
以监察御史萧韶、秦府伴读魏肃为北平布政使司参政,司文监丞王琏、监察御史彭通为山西布政使司参政,晋府伴读王铎、中书舍人王澍为浙江布政使司参政,考功监丞马亮为河南布政使司参政,承敕监令张逈、监丞杨正、司文监丞王偁、给事中平车制为监察御史,以儒士王佐为给事中。
乙未,莒州日照县知县马亮考满入觐,州上其考曰:“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吏部以闻,上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风化之原。此守令先务,不知务此,而曰长于督运,是弃本而务末,岂其职哉?苟任督责以为能,非岂弟之政也,为令而无,岂弟之心?民受其患者多矣。宜黜降之,使有所惩。”
丙申,以开封府知府王博为户部尚书。
置尚履局。
丁酉,白虹见。
己亥,重建奉先殿成。初,上以奉先殿弗称,命更造之。至是始成,奉安四庙主,以牲醴祭告。
庚子,以内侍宗亮等七十四人为司香、尚冠、尚衣等职。
辛丑,征虏前将军曹国公李文忠还自北平,上其印绶。
礼部言:“凡殿庭颁降诏书册命,宜从中道中门出近东而行;其内外官员赍捧御制、文字及御用之物进呈,不许直行中道,或左或右,取便以行,至御前则正中跪进,光禄司进御膳等物,亦不可当中道直行,许于正道边左以进。凡御座处即为正道,如上御奉天门,则于正门边东入,将至御前,正中供具膳毕而出,亦如之。若上常所往来处,其奉御内使捧执御用之物,听使令者皆须近后取便左右行,不许随后径驰中道,违者杖一百。”从之,命著为令。
壬寅,上谕侍臣曰:“舍己从人,改过不吝,帝王之羙事。故大禹以五声听治,为铭于笋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