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朝那些事儿-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受伤或受轻伤的明军,又折回去与清军博杀。但这已不是豪迈地求胜,而是悲壮地求死!
他们将用自已的死,证明他们虽然是失败者,但决不是怯弱者。
受伤已不能继续战争的明军,脱掉盔甲,跃身跳入江中。对于这些海边生海边长的男儿来说。长江,将把他们的身体和灵魂,还给蔚蓝的大海,还给亲切的故乡。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通过“千里眼(望远镜)”看到这一幕幕的郑成功,欲哭无泪。
他已不忍再看,转而把深邃的目光,转向了虎踞龙蹯的南京。
那里是他年轻求学之地,那里留下他多少美好的青春记忆。他多么渴望以一个“和平人士”的身份再回到那里,捕捉逝去的幸福时光。
但这一切,瞬间就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别了,多情的南京!
别了,冷酷的南京!
他先率着残余的军队,返回镇江。在这里,他开始细细清点自已的损失。
与上一次在大洋山遭受的天灾相比,这次遇到的人祸,损失更甚。
士兵损失约三万余人,大将万礼、张英、林胜、蓝衍、陈魁、潘庚钟战死,甘辉、余士信被俘(后不屈被杀)。
恰在这时,他又得到一个让他更加心灰意冷的消息——永定帝已“巡幸”缅甸。
在接连不断的失败面前,多少年得意人生带来的骄傲、自信,轰然坍塌。郑成功内心剩下的,仅是与常人毫无二致的软弱和逃避。
他已经没有在江南开创一番事业的雄心和壮志,他要赶快离开这让他肝肠寸断的锦绣之乡!
他下令镇江周边府县的军队,到镇江集结,尔后全军东返。
在撤离镇江前,已对这块地方毫无感情的他,专门下了一道死命令,烧毁所有的官衙,杀死所有的汉奸,带走所有的物资。
一时间,明军占领区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抢掠遍地,仓皇撤退时的混乱和报复,不可避免地这里上演。
有多少草民的生命被株连杀害,有多少民众的物资被连带剥夺,有多少百姓的房屋被蔓延烧毁,无人统计、无法统计!
明军去了,而随着眀军一起去的,还有江南人民最后一颗颗甘尽苦至的复明之心。
“月光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当郑成功正为南京的残败而悲痛不已时,年轻的顺治帝却终于从狂躁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6月下旬,当瓜洲、镇江失守的败讯传到北京时,首先让南方籍官员惶恐不安!
对这些官员而言,家产与亲人都在南方。一旦明清再演变为南朝北朝,他们将有家难回、有亲难聚!
沮丧的情绪是可以交叉感染的,随着大臣们喋喋不休的汇报,亲政八年之久的顺治帝,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镇静态度。
他先是想到了逃避,叫喊着要把政府机构一古脑搬回到关外的老家去。
这种消极作法,马上遭到了她的生母——目前众多清宫戏“女一号”孝庄太后的严厉叱责。
“祖先栉风浴雨、勇敢流血得来的江山,怎么能这样怯懦地放弃呢?”
孝庄的话,没有起到应有的灭火效果,反而让顺治帝大受刺激。这位与生母关系僵硬冷淡的皇帝,拔出宝剑,竟将御座劈成碎块,并表示自已将御驾亲征,或生或死,听天由命。
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马上像一阵风似地刮遍全城,但这给民众带来的不是大面积地镇静,而是更大范围的恐惶。
关键时刻,还是清廷一个集体决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止了这位皇帝不负责任的冒险行动。
议政王大臣令议,是顺治他爹皇太极在“八大贝勒议事制度”上,推陈出新的一项带有一定民主气息的政治制度,曾以其小范围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集众人之智慧,在清初的政抎上发挥过枳极的作用。
议政王大臣这次作出的决议是一、停止御驾亲征;二、从满州、蒙古调集部队,准备驰援江宁;三、加强京城治安管理,严罚“妖言惑众、煽风点火”之徒。
就在八月初大军准备南下时,江宁大捷的喜报,传至京城。
“忽听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盘雨”,喜极而啕的顺治帝,马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要发泄,他要报复。
他下旨将抗敌不利的蒋国柱革职查办,发配给王爷为奴;将虽立了大功,但曾有过败绩的管效忠革职查办,鞭一百,发配给旗下为奴(连当奴都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管提督真是比窦娥还冤)。其它打了败仗的满族巴图鲁,费雅住、扎尔布等,一律处死。
对曾经有过叛敌行为的江南士绅,顺治帝本着“一个也不宽恕,一个也不放过”的原则,对这些士绅以六等从逆罪分别量刑判罪,前后被捕者数万人。直到这位皇帝归天之时,仍有许多“漏网之人”仍在追诉之中。
后来,顺治帝又咬牙切齿地下了一道圣令:“令内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固山额真蔡洪、护军统领赖达等,组军南下,到福建准备与海逆郑成功决一死战!”
在本文的最后,交代一下被派往长江上游的张煌言。
张煌言和他的前任张名振一样倒霉,因为他无意之中,又被郑成功“放了鸽子”。
因为郑成功在仓皇撤退时,根本没有通知他张煌言。
也就是说,张煌言和他的几千余人,现在转眼成了深入长江的“孤军”。
而这时的张煌言,战果却非常显著。他率领的军队,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陆续收复了芜湖、池州、宁国、太平,开辟了一片和镇江不相上下的根据地。
当他听说郑成功兵败的信息后,就派了一名叫松隐的和尚,去给郑成功捎信,请他来上游共创伟业。
也不知松隐是否把信送到,反正自此以后,张煌言与郑成功天涯两隔、音讯全无。
就在张煌言踯躅俳佪时,郎廷佐己经派出一支水陆联合部队,切断了他的出海退路。
同时,另有一支清军水师,载着一大批马步兵,在清安南将军固山额真明安达理的带领下,正急匆匆由荆州赶往南京增援,误打误冲与张煌言迎头相撞。
明安这里的这支水师虽然很“菜”,但人数众多,张煌言与之打了一整天,竟没有将其冲散。在暮色四合时,双方各自回营。
但一白天的激战,己让明安达理肉跳心惊,因为他并不知道南京的包围已解,而上级给他此行的目的是救援南京。因此他实在不敢和张煌言空耗实力。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全军启航,赶往下游旳南京。途径张煌言水营时,为了壮胆,朝明军连放了几炮。
但这几炮却歪打正着,本已军心不稳的明军,认为这是清军前来劫营,便解缆开船,各自行动。有的返回芜湖、有的前往巢湖。
当天光大亮,张煌言举目四望,发现虽然清军早已消遁,但明军也所剩无几。
张煌言只得弃舟登陆,带着寥寥可数的部下,转进到皖鄂交界的英霍山区(大别山),准备与这里旳义师会合后再作打算。
但此时英霍山区的义师,大部分已被清军消灭或改编,小部分正在观望等待。
当张煌言栖栖惶惶到来时,这些义师,坚决拒绝这支败军之师进入寨中。
而这时,参与追剿的清军,已尾随而至,对进退失据的明军,发起疯狂的进攻。
早已饥寒交迫的明军,根本经不起这致命的一击,部队四散而逃,窜入山谷。到后来,张煌言的身边,只剩下两名随从。
张煌言就和这两名随从,孤苦相依、生死与伴,开始了艰难的回归之旅。
他们三人改装易服,经安庆、建德、祁门、淳安、义乌、宁海抵达海滨,行程约两千余里,最终在半年后,回到了海上义军军中。
长江之役,是南明灭亡前,提前奏响的一曲送行挽歌。他以郑成功、张煌言完全的失败,宣告了清朝南北一统理想的真正实现。自此以后,万里长江之上,再无大明的水师,在纵横驰骋。光复故国的美好憧憬,在江南江北人民的心中,已如涛涛江水,无语东流……
第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
永成历史
从1659年夏到1660年夏,天地又走完了一个四季的轮回。
在这个四季的轮回里,平西王吴三桂收获颇多、心情颇佳。
永历帝亡命缅甸,其小朝廷已如风中残烛、仅存点点幽光。
四川明军有组织的抵抗,逐告平息。清军己次第占领灌县、绵竹、什邡、汉州、简州、成都等地,来自侧翼的威胁,已经解除。
南明云南沅江知府那嵩的“不合时宜”的起兵反抗,经过三个多月的大军围剿,已告平息。
退至滇西的明叙国公马惟兴、准国公马宝、汉阳王马进忠的儿子马自德、怀仁侯吴子圣、征蛮侯杨武等南明“高干”,陆续降清,并前后带来三万降军。这些降军,被三桂同志,以“移花接木”的方式,改编成十营新附军,成了他的一支“准嫡系”部队。
只有被打成“游击队”的李定国、白文选,贼心不死,仍在边境地区兴风作浪,蚍蜉撼树。
忆往昔,磋跎岁月!
看明日,豪情满怀!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胆大的念头,在吴三桂的脑海中,悄然诞生!
他想通过自己的运作,使吴家成为继明朝的沐家之后,成为世代镇守云南贵州的“新滇王”。
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愿望,也是自入关以来,跟来他一路风餐露宿,拿生命赌明天的部下集体的愿望。
是呀,十七年东奔西走,大家也应该——有一个安身存命的家了!
让吴三桂欣喜的是,他们的这一愿望,正在机缘巧合间,一步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先是安远靖寇大将军多尼、宁南靖寇大将军罗托、征南将军赵布泰忍受不了这大西南的湿热,领着手下的满洲兵回北方去了。
后是经略洪承畴因眼疾加剧(这回是真的),回京调养去了。
只有脸皮最厚、适应能力最强的他留了下来,并总管云南贵州的军民事务。
虽清廷末给正式名份,但大权在握的他,已把这块彩云之南的神奇之所,看作了自已的“自留地”,禁止任何人再来染指。
自然,这块土地的旧主人——永历帝和李定国,就成为他必须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在永历帝与李定国之间,两者孰重孰轻,吴三桂和清廷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吴三桂认为永历帝是脑袋,李定国是胳膊。必须先花大气力砍掉永历帝这颗大脑袋后,才能让李定国这根胳膊难存而亡。
但清廷可没有脑袋胳膊的认识,他们非常乐观地认为,一、逃入缅甸的永历帝,已如秋后蚂蚱,大可由其自生自灭;二、境内的李定国虽然活动猖獗,但只要新政府在云南注重民生、加强文治,这些“游击队”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完全可以不战而胜,也不必专门派兵进剿。
清廷作出这样的决策,不是仁慈,而是实在没钱了!
连年用兵、财政枯竭,到了1660年,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实在没钱给吴三桂再折腾下去了。
在与清廷意见相悖的情况下,吴三桂著名的奏折——“三患两难”,横空出世!
在这篇当时名躁一时的奏章中,吴三桂先说若永历帝在缅不死,则将给云南带来“三大忧患”。
一是李定国、白文选,随时可以打着永历帝的旗帜鼓惑人心,卷土重来,此是门户之患;二是云南土司,对明朝仍藕断丝连、心存感念,一旦永历帝对其封官许愿,则有可能起兵反叛,此是肘腋之患;三是投诚的明军,虽已经“就地安置”,但却难忘故主,一旦永历帝和李定国合起来内犯,必生叛心,这是腠理之患。
讲完“三患”后,吴三桂开始讲“两难”。
“两难”则讲如“三患”不除,则导致驻军过多;驻军过多,则导致民众负担过重;民众负担过重,则导致支持叛军;叛军猖獗则又导致驻军再增……其分折可谓丝丝入扣、环环相接。
这份奏章,的确是吴三桂同志多年来在公文写作领域,难得一见的美章佳作(让他没想到的,日后当其打着“为永历帝报仇”的名义起兵时,这一奏章立刻被他清廷公告天下,成为揭露其丑恶嘴脸的有力武器)。
在他这份处处透露着强烈危机意识奏章的引导下,清廷的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被迫同意”了他的进剿方案,并由户部向全国加派特饷230万两白银,凑足后交给其作为行动经费。同时,还派出定西将军公爱星阿率一支八旗军赶往云南,配合他进兵缅甸。
吴三桂在1661年8月左右,收到白花花的银两后,却不急于进兵了。他慢条斯理地给缅王写了一封信,告知其大清将兵临缅甸,跨国追捕“头等逃犯”永历,请其好自为之,不作有损于本国人民利益的事,不做有损于两国友谊的事!
收到吴三桂恐吓信的缅王,已不是前些年那个叫平达格力的缅王了,而是他的弟弟莽白了。
不过,这个弟弟的继位,并不是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法和平实现的,而是在今年五月份,靠宫廷政变,杀死他的亲哥哥平达格力后上台的。
靠暴力手段夺取王位后,莽白在第一时间向永历帝发来请柬,请其派使致贺,以增强自已的政治影响力。
但永历帝虽然身陷异邦,穷困潦倒,但做大国之君的底线还是有的,他马上以莽白“得位不正”为由,严辞拒绝了其“不正当的请求”。
在这之前,李定国、白文选为接永历帝回国,曾三次深入缅境,虽末达到目的,但却给拦截的缅军以重大杀伤,这让缅甸国内的“反明”情绪,一度高涨!
旧仇新恨之下,莽白与“永历帝这个政治避难团”的关系更加恶化。
为排遣胸中的一口恶气,并进一步控制永历帝,莽白精心搞了一个“咒水誓盟”的阴谋活动,请永历帝派众大臣参加。
为消除永历君臣的疑虑,莽白派来的使臣一再解释:明缅双方的人员在一起喝咒水后,将会尽释前嫌、和平共处、再不相犯。
永远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一等的马吉翔,立刻拉上沐天波这个护身符,带着一大帮文武官员及护军,浩浩荡荡渡过河,前往缅方指定的者梗之睹波焰塔,兴致盎然地准备品尝一下“咒水”的滋味。
但一到塔下,他们一行即被三千缅兵团团围住。缅兵对这些来自天朝上国的客人,倒也很不客气,挥刀就砍,拔矛就刺。
可怜的南明官员及护军,手无寸铁,只得转身去找柴棒、石块来进行“紧急自卫”。
在这场毫不对等的战斗中,马吉翔最终没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翔”,在痛苦的哀嚎中,被缅兵一刀一刀地砍死劈烂。
随他一起来的邓士廉、杨在、马雄飞等官员,全部被剁,无一幸存!
沐天波本可以不死,对这位享有崇高声誉的大明黔国公,缅兵还是区别对待的,首先把他拖出了包围圈,但沐天波却很不识相,夺取了缅兵的刀奋力反抗,一下子杀死缅兵九人,最终也被怒不可遏的缅兵乱刀残杀!
沐天波同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以自己的死,为朱沐两家执行了两百多年的生死契约划上完美的句号,诠释了一个家族累世的忠诚!
屠杀完毕后,意犹未尽的缅兵,转身朝永历帝的行宫杀来,展开了第二轮屠杀!
除永历帝、太后、皇后、太子、内官、宫女外及小部分官员外,行宫内的其余人员,全部被杀,所剩无几的财物也被劫掠一空,原来煕熙攘攘的行宫村内,顿时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莽白见自已目的已然达到,便摆出一副“正直善良”的面孔,下令部下终止了这次犯罪活动,并将现场清理,对幸存下来的南明君臣,给予粮米、铺盖、银两等加以安抚,这就是发生在1661年8月间的“咒水事件”。
自此事件后,永历帝的“政冶避难团”,完全成为莽白手中的一枚棋子,何时举起、何时放下,完全由其操纵。
当然,莽白操纵永历帝的目的,并不是完全出于个人喜好,他是想在明清的战争中,聊以自保本国的领土不受侵犯,本国的人民不受屠杀!
至于他是把永历帝交给明朝的李定国,还是清朝的吴三桂,暂时还没有定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就当他拿到吴三桂的吓唬信时,前思后量,举棋不定的原因。
但时间是不等人,就在这年的八月底,吴三桂的清军已兵分两路,不宣自战地进入缅甸。前锋势如破竹,到了十一月份,就直逼缅都阿瓦。
战争形势已不容莽白再“玩两个鸡蛋上跳舞”的把戏了,1661年12月2日,他让缅相锡真把永历帝一行哄出,送到清营,请清兵高抬贵足,息战归国。
整整一夜,永历帝恍然如梦,先是被人告之李定国将派人来接,后是被人连推带搡地架上了椅抬,一路狂奔到一条大河边。最后,在这条河边,他被一个自称叫王会的“明将”领着,向一座灯火通眀的营帐走去。
直到了营中坐下,看到一群群梳辫子的清兵时,他才明白,一切都完结了。
这一刻,来得他突然了,来得太不可思议了,他曾预想过自已的种种下场,但却没有预测到最终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到敌人的面前。
他此时的感觉,既不是痛苦,也不是恐惧,而是一股难以名状的窝火和无助。
在恍恍惚惚中,他半梦半醒地度过自已在清营中的后半夜。
次日清晨,胡乱地吃了几口饭后,永历帝开始在自已持殊的“行宫”内,接受各官的“朝拜”。
这些来“朝拜”的官员,大部分为汉官,小部分为满官。拜见时,或面露愧色,或神态悲戚,或啧啧称奇。拜见时,倒也很有礼貌,不是下跪、就是作楫,其后便默不作声,鱼贯而出。
对这些汉官满官,永历帝表现得很是淡定,既不怒目而视,也不哀怨乞怜。
一个多时辰后,一个身材适中、面容白皙、衣着华丽的人物,出现在永历帝面前。
来人直挺挺地站在永历帝面前,颇显孤傲冷竣,对着这个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皇帝,仅作了一个楫后,便默不作声。
凭直觉,永历帝猜测,来人应该就是这次“擒拿”自已的总策划人——吴三桂。
但他仍矜持地问:“下站者何人?”,一次未答后,便直勾勾地盯着来人。
僵持了一阵后,来人忽然扑通跪倒,声音苍老而悲凉地答道:“臣吴三桂是也!”
“是的,果然是你,引狼入室,把大明朝推入血海苦渊的特大罪人!”,多年来淤积于胸的怒火,终于在永历帝的心中,瞬息爆发。
九月间,当永历帝得知吴三桂统兵入缅时,曾亲自写了一封乞告信,请他看在大明列祖列宗的薄面上,看在大行皇帝崇祯的恩典上,看在同为汉家一脉的情份上,放自己一码。但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自己的那一番表现,纯粹自取其辱、糟蹋感情!
好了,既然如此,那么就索性来一场洪洪烈烈的辩论吧!
作为正方,他厉声向吴三桂质问:“妆非汉人乎?妆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妆自问妆之良心安在?”
辩论由此开始,但我们却听不见反方吴三桂的任何反驳。
每一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有过对不起的人,对不住的事,这些人和事,如沉重的铁锤,往往会在某一时刻,敲打着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在吴三桂的内心深处,过去的大半生中,最对不起的人,不是为自已残死的三十三口亲人,而是崇祯朱由检。
十六岁那年,为救出被后金兵围困的父亲,他违反军纪,擅自带着一百多个家兵冲出山海关……事后,崇祯非但未予追究,反而赞誉其“勇冠三军,孝闻九边”,让他这个束发孺子,一举成名。
尔后,在崇祯的关爱下,他的仕图一路通达,不到三十岁,便成为独霸一方的统兵大员。
松山一战,他弃主帅(洪承畴)于不顾,临阵脱逃。但崇祯知道后,未加追究,反而在次年,将其擢升为山海关总兵,将大明最后的一点精锐,全部交给其统领。
而他最对不住的事,便是为了荣华富贵,投降异族。
因为,自己毕竟是一个汉人,流着汉人的血,说着汉人的话,受着汉族文化的恩泽……
这一切,常会让他在不经意间,辗转反思、内心不安!
永历帝连续的四问,加上那与崇祯帝隐隐约约相近的容貌,让他的良心的闸门,忽然开启,高傲的头颅,骤然低垂。他哭了,从低泣到嚎哭,最后竟哭得惊天地、泣鬼神!
哭吧,哭吧,亲爱的三桂同志,也许只有这滔滔的泪水,才能洗刷你内心的污垢,让你的心灵暂归纯净!
这下轮到永历帝不知所措了。
他本来想等着与吴三桂展开唇枪舌剑的辩论,以便在辩论中,树立一个“凛然千秋”的烈士形象。
但他这一丁点理想,却被吴三桂这一席泪水,渐渐软化!
他转而平静地对吴三桂说:“卿平身!”
这简短的三个字,传达着和解,递送着温情,让吴三桂的嚎哭,顿然停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