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人回档-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服员听了,打着手势说:“先生,这边请。”
来到右侧的柜台,服务员开始给边学道介绍款式和品牌。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扭头看了边学道一眼,继续等接待她的服务员打电话跟技师沟通她拿来的这款手链能不能改短一点。
看着柜台里的手链,边学道终于停了下来。
指着一款手链说:“这个,给我看一下。?”
“先生稍等。”
边学道拿着手链看了两眼,递还回去,指着另外一条说:“这个。”
边学道一连看了四五条手链,他光顾着看柜台了,没注意旁边坐着的女人,差点撞上椅子。
女人眼见边学道越走越近,轻轻咳了一声。
边学道被声音提醒,扭头看向女人,很阳光地笑了一下说“不好意思”,向旁边让了几步。
女人坐得百无聊赖,就侧身看正在挑手链的边学道和服务员。
边学道挑着挑着,就改了主意。
他本想给单娆一条,现在他决定买两条,另一条给单娆她姑。
边学道最后选定了两款手链,这两款的风格截然不同,一款雍容,一款清雅。
用服务员的手腕做参照,选好了尺寸,边学道刷卡支付,两条手链一共16万。
眼看着边学道要走出门了,服务员一句“先生慢走”还没说完,边学道又折了回来,嘴里说着:“我再看看玉镯子。”
边挑镯子,边学道边给家里打电话:“妈,你手腕多粗?”
听了这一句,坐着的女人差点笑出来,抿着嘴忍了好几下才忍住。
边学道浑然不觉,继续对着电话说:“不干啥……就是问问……你量量……啊……拿软尺量,量完后告诉我多少厘米……哎呀,你把苹果先放下吧,量完再吃……我等你,我不挂电话……多少?……好,我知道了。”
五分钟后,边学道又买了一款售价13万的玉镯子。
单娆收到手链后,高兴得不得了,可是马上撅着嘴说:“这玩意在单位不能戴。”
边学道说:“那就周末戴。”
随后边学道把给单鸿的手链也拿了出来,跟单娆说:“晚上带我去一趟你姑家,这个送给她。”
单娆看着边学道说:“你跟我姑父有猫腻。”
边学道说:“别胡思乱想。”
到单鸿家时,恰巧许必成也在家。
看见边学道和单娆联袂登门,许必成很高兴,难得地从沙发上起身招呼他俩。
坐在沙发上,边学道跟许必成说:“过年要回家,提前来给您拜个年。”
许必成摆着手说:“一家人,不来那些虚的。”
见单鸿端着水果盘从厨房走过来,单娆起身接过水果,顺手从兜里拿出装着手链的礼盒说:“姑,学道给你买了个手链,你戴上试试。”
单鸿接过礼盒,拿眼睛看丈夫,见丈夫笑眯眯的也不说话,她打开礼盒,拿出了手链。
单鸿一看就知道这个便宜不了,放回礼盒说:“娆娆,这也太贵重了。”
单娆说:“我俩的一份心意,你就戴上吧。”
单鸿还要推辞,许必成站起来说:“你侄女婿是个大款,别客气了,收下吧。”说着,许必成冲边学道说:“让她俩聊,咱俩去书房。”
边学道站起来跟了过去,单鸿和单娆听见许必成跟边学道说:“说说你明年的计划……”
两人回家的路上,单娆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木盒说:“刚才姑给我的,让你拿回去送给你妈妈。”
边学道问:“里面是啥?”
单娆说:“一把玉梳。”
在北京待了两天,边学道带边学德和林琳回了哈尔滨。
这次见面,边学道给边学德找了一个活干,炒股。
边学德一听让他炒股,脸就垮了,苦着脸跟边学道说:“三哥,我这文化程度你也知道,炒股?我根本不会啊!”
边学道不听边学德说什么,只说了一个字:“学!”
边学德说:“学我也学不会啊!”
边学道说:“那你就去修车。”
这下边学德服了,蔫头耷脑地说:“好吧,我学。”
边学道说:“春节过完,你办个港澳通行证,我让人带你去香港开户。”
“香港?”边学德一听让他去香港,立刻两眼放光。
在边学德眼里,香港是录像带里那个繁华、现代、光怪陆离、有警察有悍匪、有古惑仔的大都市,那里人们的生活,跟他有很大的不同。
听说可以去香港,边学德对学炒股的抵触情绪立刻淡了很多。
随后,他有点扭捏地问边学道:“三哥,林琳也没去过香港,我想……能不能……”
边学道看着边学德说:“有点出息行不行?也不是只去一次,北京的房子没装完,林琳得在北京帮忙。那么喜欢香港,以后让你住在香港,让你住到吐。”
边学德眉开眼笑地说:“肯定不会吐,肯定不会吐。”
边学德和林琳商量好,春节在边学德家待5天,在林琳家待5天。
两人离开哈尔滨前一天,边学道开车带着两人在哈尔滨扫货,临了还每人给了1万红包。
见边学德扭扭捏捏似乎有话要说,边学道盯着边学德看了一会儿问:“你想跟我借车?”
边学德像秘密潜行时被发现的小动物,用吃惊无比的眼神看着边学道。
边学道作势转身要走,边学德赶紧出声:“我就是想了一下,这不没敢说嘛!”
边学道问:“开回去你停哪?”
边学德一听有戏,赶紧说:“我家院子大。”然后偷偷看了边学道一眼,接着说:“我其实就是想,这是第一次去林琳家,开个车,有面子。”
边学德这么说,边学道一下想到前世自己第一次跟徐尚秀回家时,也曾想过,自己要是有辆车该多体面。
将心比心,边学道点头跟边学德说:“奥迪开着太显眼了,村里路不好,沃尔沃底盘低不好开,你开别克回去吧。”
边学德听了,一蹦三丈高,连说:“谢谢哥,谢谢哥!”
……
春节近了。
边学道回到哈尔滨,先在敢为公司开了一个中层会议,把停业时间和年终奖的事情安排了,下午到智为科技跟王一男碰了一下头。
回到红楼洗完澡,给家里打电话,问边妈家里还需要什么,他好买回去。
边妈告诉边学道,他大伯最近精神状态好了一点,已经能自己吃饭走路了。可是出院的时候,医生跟家人交了底,大伯还有三个月。
边爸几个兄弟一商量,决定春节都到大伯家过,热闹一下。
边学道回想了一下,前世似乎没这次聚会啊。不过他什么都没问,对边学道来说,只要跟家人在一起,在哪儿过年都一样。
回家几天,边学道睡得昏天暗地的。
边妈逮着边爸悄悄地问:“儿子咋困成这样?”
边爸撇了一下嘴说:“那床是他高中时睡的,那时他睡得少?没准看见那床就条件反射。”
边妈推了一下边爸说:“竟说没用的。”
腊月二十九,边学道开车拉着边爸边妈到大伯家。
看见车进院子,大伯和边学仁、边学义都走了出来。
上次去医院,边爸没让边学道开车,这次是大家第一次看到边学道的车。
第296章 不枉活这一回
大伯领着人进屋了,二哥边学义拉着边学道留在院子里,围着S80看了两圈,问:“学道,哪弄的车?”
边学道说:“我的车。”
边学义问:“啊?你不是还上学呢吗?”
边学道说:“嗯,还没毕业,我在学校跟同学合伙做生意,赚了点钱。”
边学义啧啧几声,叹着气说:“还得是上大学,我他妈就不是读书的料。”
说着,边学义拉开车门,跟边学道说:“拉我在村里跑两圈爽一下。”
边学道说:“喜欢你自己开。”
边学义说:“不行,我一共没摸几下车,怕给你撞了。”
中午,边学道五叔一家到了。
看见边学道开车来的,边学义还勉强能接受,好歹边学道是边家唯一的大学生,牛一点可以理解。
可是下午五叔一家,开着别克进院子,边学义真的受刺激了。
尤其是看到边学德从驾驶室走出来,边学义眼睛都直了。这小子读书不行,出去学修车,修车都这么有出息?
边学道笑呵呵地站在门口迎接五叔五婶,五婶看见边学道,走上前拉着他看,边看边说:“学道越长越帅了,四嫂,还是你有福。”
五婶这一句,把边学道说得哭笑不得,明明夸自己变帅了,怎么突然拐到老妈有福上了?这两样有啥必然联系吗?
边学德和林琳看见边学道,嘿嘿一笑,凑过来说:“以为你会比我们晚到呢!”
边学德在兄弟里最小,边学义一直叫他“老弟”。
身上还有痞气的边学义,亲昵地搂着边学德脖子,把他领到厨房问:“老弟,日子不错啊,女朋友也漂亮,发财了?”
边学德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边学道的事,拿眼睛往外看,找边学道。
给二哥问得没办法,边学德说:“我是跟三哥混的。”
边学义瞪着眼睛问:“学道?”
边学德说:“啊。”
边学义说:“蒙我?”
边学德说:“三哥在哈尔滨朋友多,我开的车,就是跟三哥借的。”
边学义听了,松开边学德说:“学道这么能混?我找他去。”
大伯家两个儿子,按照北方农村的习俗,早好些年就挨着父母的房子,把两个儿子的房子盖好了,给儿子结婚用。
所以,大伯家地方够大,房子够用,就算边学道全家和五叔全家都到了,一点也不挤。
大伯坐在炕上,靠着墙跟边爸说:“一会老二老三带着女儿女婿来,我提前给他们打电话了。”
一大帮子人正围着唠嗑,大哥边学仁电话响了。
拿着电话说了几句,边学仁看着大伯说:“家敏、家榆在路口正好碰到二叔三叔两家了,家敏说他们那儿东西太多,让去几个人接她们一下。”
边学道知道,大嫂叫王家敏,看样子是知道过年来的客人多,现出去采购了。
见边学仁穿衣服就要出去,边学德站了起来:“大哥,我开车跟你去。”
边爸看着边学道说:“你也跟着去,你姐和姐夫都来了,一个车怕坐不下。”
边学道拍拍屁股说:“好。”
……
王家敏姐妹跟二叔三叔两家一大帮子人,站在进村的路口等人来。
王家敏姐妹本身就是出去采购的,二叔三叔家的女儿女婿因为是来长辈家过年,啤酒、饮料、水果拿了好几箱。
来时坐的小客车只把人送到村口,不进村,这些东西,搬一会儿不觉得沉,真搬着走几分钟,就受不了。
几个人说着话,不时顺着路向村里看去。
这些人中,最冷最着急的是王家敏的妹妹王家榆,长相气质最出众的也是王家榆。
鹅蛋脸、高鼻梁,眼眉黑黑的,还有高挑的眉峰,眼睛跟她姐有点像,但明显更有神。
王家敏父母去世早,两姐妹在叔叔家长大。为了照顾妹妹,王家敏早早结婚、工作,供妹妹上学。
王家榆学习好,高考考上了北外,学西班牙语,到今年毕业两年了,一直在北京的一家私营语言学校当老师,平时兼职干点翻译的活。
在北京,王家榆也交往过两个男朋友,可是处了一阵,觉得性格不合,果断分手,所以至今都是孤家寡人。不想一个人在北京过年,就回伊春找姐姐来了。
在北京生活习惯了的王家榆,没想到要回乡下过年。乡下气温比城里低,王家榆穿着在北京穿的二棉鞋,在室外站一会儿就觉得鞋被冻透了。
王家榆边跺脚边张望,远远看见两辆车从村里开了出来。
王家敏也看见了车,不知道是村里谁家来了客人,连忙招呼大家把堆在路口的箱子挪开。
看着车越开越近,大家站在路边给车让路。
王家榆看见前头的别克按了两下喇叭,在路口停了下来,接着一个年轻人走下车,然后她看见姐夫从另一边车门走下来。
姐夫?
边学仁、边学德!
边学德在人堆里看见二叔三叔,笑嘻嘻地走过来:“二大爷三大爷,我和大哥、三哥来接你们。”
站在旁边的王家榆小时候见过边学德,听了边学德的话,大哥、三哥……
三哥是谁?边学道?
然后她看见了从沃尔沃里走下来的边学道。
边学道看着四位长辈,笑呵呵地说:“大爷大娘,过年好啊!”
四位长辈坐进了沃尔沃,其他人坐进别克,在路口掉头,向村里开去。
二叔二婶、三叔三婶看着开车的边学道问:“大学快毕业了吧?交女朋友没有呢?”
二叔家的女儿边静是抱着孩子回来的,孩子死活要坐副驾驶,边学仁就把副驾驶让给了边静,让边静抱着孩子坐前面。
边静一边抓着孩子想要四下摸摸的小手,一边问开车的边学德:“老弟,行啊你!出去几年混得不赖啊!”
边学德听了,心里那个舒服啊,说:“小家伙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一会儿到家老舅给你包红包。”
王家敏跟丈夫坐在别克里,左看看右看看,小声问丈夫:“学德有车了?”
边学仁摇摇头没说话。
王家敏看着自己这个不爱说话的丈夫,恨铁不成钢地伸手掐了一把。
王家榆透过玻璃,看着开在前头的黑色沃尔沃,脑子里努力回想着:边学道,好几年没见着他了,他多大来着?好像比自己小三岁……还是小两岁?
……
车进院子,大伯没出来,是边爸和五叔出来迎接的。
事实上,除了边学道一家三口来的时候大伯出来接了一下,其他人都没这待遇。
大家倒没多想,毕竟都知道大伯身体的情况。
可是老二边学义是个脑子活泛的,他看出了爸爸对四叔一家格外看重。
趁着屋里人都出去迎接、搬东西去了,边学义坐在炕沿上,看着爸爸说:“爸,你觉不觉得我四叔一家好像变化很大。”
大伯看着边学义说:“这个家,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也30多岁了,以后少干那些好勇斗狠的事。以后啊,你勤跟你四叔和学道走动,学道不在伊春,你多去帮着干点活,你四叔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他亏待不了你。”
边学义低着头说:“爸……我……”
大伯说:“你说你想争一下村长,本来我是不赞成的。可是最近不知怎么的,睁眼就想着北河边上那个将军山,做梦还能梦到那个山。我估摸着啊,我跟那个山八成有缘,那里八成就是我死后的家……”
“爸,大过年的,你别瞎说。”边学义拉着大伯的手,眼睛有点发红。
大伯继续说:“我也想明白了,那个山啊,你要是不当村长,咱家就算买都买不到。等晚上人齐了,我跟大家说说这事,毕竟买山需要一大笔钱,咱家自己负担不起。你啊,要是真能当上村长,别跟以前的董二似的那么没人味儿,争取干点实事。”
边学义说:“爸,你放心吧,等有钱了,我带你去北京上海桂林走一圈。”
听最顽劣的二儿子这么说,大伯眼中浮现出憧憬混合满足的笑意,咳嗽了两下,说:“行,我尽量撑到你出人头地那一天,让你带我走一走看一看,不枉活这一回。”
边家人好久没这么齐过了。
在边学道记忆力,前世只有他爷爷60大寿的时候,才把这么多人聚到一起。
两世,大伯的病是吻合的,这次聚会,前世没发生过。
边学道不知道是什么促发了这次聚会,但不管怎么说,他很喜欢跟亲人们在一起。
蝴蝶效应!
前世边学道没去医院看他大伯。
因为前世他没钱,也没给家里钱,家里也拿不出多少钱支援大伯看病,所以,就没有边爸让边学道回家商量钱的环节。
今世,边学道到医院看他大伯了,不知怎的,激发了大伯对将军墓的念想,也激发了这次原本没有的家族团聚。
换一个人,也不太容易把边家人聚在一起。
是边学道大伯挨个人提前打电话邀请,请大家春节的时候到家里聚一次。
面对一个命不久矣的长辈、亲人,没人能说出个“不”字。
边家,由此开始变得不同。
第297章 林琳和家榆
二叔三叔两家一到,屋子里立刻热闹起来。边学道的几个堂姐,都已结婚生子,最大的孩子已经13岁了。
四五个小孩凑到一起,嘻嘻哈哈,屋里屋外地跑,这边拿几块糖,那边抓一把花生,然后趁大人不注意,拎几瓶汽水,就去了小屋。
边学道坐在凳子上,安静地听着几个长辈聊家常,看谁都笑呵呵的。
见二娘抓了一把瓜子给他送过来,边学道起身双手接过来,说:“谢谢二娘,我吃我自己拿。”
王家敏在厨房洗好了水果,让王家榆端进屋给大家吃。
王家敏嫁到边家10多年了,大家对她这个妹妹都不陌生,王家榆小时候还在大伯家住过一段时间。
看见王家榆,边学道的几个大娘和五婶就说:“家榆到出去几年,越长越漂亮了,这皮肤,真白。”
王家榆听了,柔和地笑,扭身又去厨房帮忙了。
厨房已经被几个女人包了。
边学道大嫂王家敏,二嫂张倩,边静,边玉,再加上林琳和王家榆。
还有两个堂姐,一个生病刚好,一个孩子还小,大家就没让她俩进厨房。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厨房里足足六个女人。
最有意思的是,这六个女人里,五个都在观察林琳。
没办法,她是新人。
林琳从小自立谋生,心性远比她的年龄成熟。
本来,从哈尔滨回来时,她已经和边学德商量好了,春节去她家过。毕竟这次是开着车回来的,林琳也想回家风光一把。
可是两天前听边学德说,家族春节期间要在大伯家聚会,边学道一家也都去,林琳改主意了,她主动跟正在为难的边学德说:今年在你家这边过年,明年再去我家。
边学德听了,高兴得抱着林琳就亲了两口。
林琳猜得透边学德的心思,比如边学德想开车在亲戚面前露把脸,让那些从小在背后说他不读书没出息的人看看。再就是边学道也去大伯家过年,边学德想多一点跟三哥说话的机会。
林琳知道边学德想什么,边学德却不知道林琳想什么。
其中一点跟边学德是相同的,为了跟边学道拉近关系。再有一点就是,在北京这一段时间,林琳终于知道自己这个准嫂子在哪上班了,中X部,我的天啊!同时,她也从樊青雨嘴里问出来正在装修的那个房子值多少钱了。
听到价格那一瞬间,林琳有点眩晕。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她还在为一件280元的生日礼物发愁呢。
帮着监工时,有一天单鸿开车去中海凯旋找单娆,林琳看见单鸿那衣着气质,再看看人家那谈吐礼仪,林琳十万分地明确了,边学德的三哥真的发达了。
再加上几次跟边学道接触,从砸车到去医院看望送手机,再到亲自把她和边学德送到北京,林琳能感觉到这个三哥人很好,很照顾亲人,不是那种有钱了就牛哄哄六亲不认的人。
林琳可以确定,边学德也好,边家其他人也好,发达过好日子的时候到了。
趁着边学道还没毕业,还没在家族里真正发力,边家还没富贵起来,林琳觉得必须抓紧时间,跟边氏家族的人提前接触,搞好关系,让大家知道她的存在。
现在她跟着边学德,在边家人眼里她是爱边学德这个人。
等边学德有钱了,她再出现,难保被人以为她是为钱来的。
所以,心中有了定见的林琳,到了大伯家,一点不见外,没说几句话,就直奔厨房帮忙,谁撵她也不出来。
边家长辈见了,拉着五叔五婶说:“学德找的这个丫头不错,你怎么还老大意见的?现在这年代,还有几个到婆家就进厨房的?你们也别太挑了,我看真行。”
其实这次边学德带着林琳回家,五叔五婶的态度就软化了,现在听见哥哥嫂子这么说,他俩正好借坡下驴:“谁说我们不同意,不同意能带着她来大哥家过年吗?”
一句话,林琳加入了一个即将兴旺的家族。
几个女人边做饭边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边学道。
两个已经进门的嫂子不好说什么,边静和边玉是堂姐,百无禁忌,一个说“我发现学道越长越帅了”,一个说“是啊,现在看着感觉很有安全感,哎,嫂子,你有这感觉吗?”
王家敏听了,扬着手里的铲子说:“去去去,孩子都不小了,嘴还没个把门的。”
边静和边玉一会儿说边学道估计快毕业了,一会儿说也不知道处没处对象呢,一会儿吃饭时问问。
林琳听着几个女人扯八卦,感觉心里痒痒的。她很想告诉这几个女的,边学道在外面不是一般的风光,人家女朋友是中央机关的干部。
可是她什么都没说,她知道有些事情最好边学道自己说,要不人家父母说也行,自己这个准弟妹说,就太不合适了。
林琳不怎么说话,王家榆更不说话,两人一起摘菜的时候,简单聊了几句,发现大家现在都在北京,关系立刻就近了不少。
王家榆问林琳:“你们现在住在哪?”
林琳说:“我住在五道口。”
王家榆说:“是吗?太好了,我现在租的房子年后到期,正想在五道口附近租个合厨呢。对了,你住的小区叫什么名?”
林琳说:“华清嘉园。”
王家榆说:“那里位置很好的,你们一套房子住几户?多少钱一个月?”
听王家榆这么说,林琳立刻知道,单娆随便拿出手让她和边学德住的房子,估计也便宜不了。
林琳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