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人回档-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跟黄胖子说:“是想要点地皮,不是盖楼,想建足球场,我看好这个东西的前景,顺便帮我的俱乐部做点宣传。”
黄胖子彻底觉得自己跟不上边学道的思路了。
怎么着?
捐大笔资金建教学楼,要点地皮,然后建足球场、体育场?一样的地皮,盖楼能盖出多少钱来?足球场的土地利用率那么低,那玩意能挣钱?
这小子没发烧吧?来之前喝酒了还是吸粉了?
黄胖子看着边学道眼睛问:“你确定?”
边学道乐了:“你看我现在像不清醒的样吗?”
黄胖子点点头,不再问了。
边学道想的是,弄足球场,学校有疏散的空间。而且拿前面改建的学校当样板,等到汶川县、北川县盖教学楼时,修的足球场,就是震后的直升机停机坪。
有了停机坪,灾后救援能更早到位。
黄胖子不知道边学道所思所想,把刚才的话题放到一边,接着两人开始细化投资细节。
跟官方的联系沟通,当然全归黄胖子。
人家给他来送政绩的,要是再让边学道去跟地方政府、教育局、建设局,这个部门那个部门以及校方谈,不定哪里就蹦出一个小鬼恶神,这事就恶心了。
换句话说,黄胖子的出身在那摆着呢,他从心底里就不怕跟官方打交道。
而且他也想好了,不行就找段明秋,再不行就找齐三书,他还不信了,有这两尊神,还不能在都江堰市平蹚?
另一方面,黄胖子那边跟上头沟通完,边学道派人,跟着教育局的人,到都江堰市下属的所有县镇乡走了一圈,名为摸底。
边学道的意思是,第一批建设规划里,不能全顺着都江堰市教育局的意思走,他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先改建教学环境最差的学校。而且,建设过程中,边学道会派人抽检质量,完工时会从外地带有相关资质的人员验收。
对这一点,黄胖子没异议。
他身在官场,知道里面的弯弯绕。
要是全顺着官方的意思,钱会都投进跟官方关系密切的学校,这里面的各种裙带关系就太难抗拒了。所以,不如从一开始就定个规矩,摆明车马按照资方的套路来。
要知道,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只要钱没到位,工程没开工,投资方还是大爷。若是开了工,那就不好说了。所以,开工前这段时间,资方要尽量争取有利位置,不然就等着被各种奇葩官员折腾吧。
当然,有黄胖子在,这种事情的几率会小一些,但也仅仅是小一些而已。
第二天,应边学道的要求,黄胖子回教育局,拿出来一个辖区内的学校名单。
两人再次碰见,黄胖子把名单给了边学道。
边学道第一眼就看到了名单里的菊园中学。
从2008年地震,到2014年早逝,到2001年,再到现在所处的2005年年底,单纯以经历的时间计算,已经十年有余。
大地震边学道不曾亲身经历,当时从报纸网络上看到的很多信息,随着时间之河的流逝,渐渐湮灭于他的脑海,一点一点模糊不清。
可是边学道还记得菊园中学。
因为震后有高级官员去过现场,而且震后教学楼的废墟上,筷子一样细的钢筋让边学道记忆深刻。
现在,不用派人考察,菊园中学,就是边学道心里要改建的第一个学校。
程序还是要走,但目标不会改变。
两人聊了一会儿,黄胖子略显犹豫地问:“承建和监理,你想怎么弄?”
一看黄胖子的样子,边学道就知道,这家伙心里有想法。
想想不难理解,黄胖子人在官场,虽说是挂职,但跟领导处好关系总没错。而像边学道手里这种工程,理论上是一些官员家属的最爱。黄胖子要是能借着分包工程,照顾一下领导的亲属,那他在都江堰地界上,待得就能舒服许多。
世上的事就这样,他老子再牛,不见得能伸手到四川帮他。齐三书关系是硬,但也不能时时事事都在一边帮他。
那么想要混到一个漂亮的挂职评价和口碑,主要还要靠黄胖子自己。
现在,边学道手里的资源,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边学道大体明白黄胖子所思所想,承建选择权,他不想就这么交出去,可是他又知道必须交出去,不交出去,没有足够力量运作不说,也可能让后续工程遇到极大阻力。
送佛送到西。
把承建选择权给黄胖子,甚至给齐三书,用他们的人脉资源去经营,不见得就是坏事。
而且,放弃了承建选择权,边学道还有监理一把宝剑在身。
他记得祝植淳说过,有朋友家在北京做监理公司,边学道准备让祝植淳帮着联系这家监理公司看看。
接到边学道电话后,祝植淳想了一会儿,调出一个号码拨了过去:“茵云,我手头有个工程需要监理,你帮我问问你哥有没有兴趣。”
电话那头的孟茵云笑着说:“有生意为什么没兴趣?”
祝植淳说:“小工程,怕你家不稀罕。”
孟茵云说:“监理是一个服务行业,而且我哥说过,有肉吃就不嫌瘦。”
第363章 抗震团队雏形
边学道身边的人再次被一根无形的线串在了一起。
尽管孟茵云家的监理公司资质完全没问题,但从北京到四川,异地接工程要去好几个部门备案,要过很多道坎儿,要面对地方保护的层层阻力。
遇到这种问题,黄胖子就力有不逮了。
所以,齐三书出马了。也不是齐三书出马,是段明秋出马了。
在成都,齐三书新租的大仓库里,边学道第一次见到了段明秋。
斯斯文文,爽爽利利,身上的气势很特别,有着秘书独有的含而不露。
见边学道进门,齐三书走过来,搂着边学道的肩膀,跟段明秋说:“我哥们,边学道,刚来四川。”
看见齐三书的动作,段明秋脸上瞬间多出一丝笑意,大步走过来跟边学道握手说:“边老弟,幸会。”
这是边学道第一次见到江湖传说中的二号首长真人,他深知,自己的抗震计划能否顺利推进,跟这个人关系很大。
简单说就是,他若帮忙,有限的时间里,工程效率会提高很多,遇到的麻烦则会降至最低。
边学道换上自己最诚挚、阳光的笑容跟段明秋握手,态度十分端正:“在哈尔滨时就总听三书说起你,闻名不如见面。”
段明秋说:“我跟三书认识好些年了。”说着,做出一个神秘的表情说:“我家门口摆着三个生存自救背包,都是三书帮我鼓捣的。本来我老婆不信这个,没想到最近两年,她比我还热心买装备。”
边学道笑呵呵地听着。
段明秋朝齐三书站的方向飞了一下眉毛,问边学道:“他是不是也撺掇你整应急自救背包了?让没让你买越野车跟他往林子里钻?”
见两人聊得差不多了,齐三书说:“看你俩这么投机,段哥,哪天有空,我找个地方大家聚一聚。我这次来四川投奔你,你可得罩着我啊!”
段明秋指着齐三书,笑着说:“回家看你爸了吗?”
齐三书撇撇嘴说:“稳定稳定的,这边稳定了,我回去一趟。”
段明秋说:“回去看看吧,你爸其实很想你,就是不说。”
齐三书点点头,没说话。看表情,他似乎被段明秋的话影响了情绪。
看见齐三书的样子,段明秋哈哈一笑:“你小子别装,我回去不跟你爸告状。”
寥寥几句,边学道就见识了能当上高官秘书的人的社交能力,当真是会说话、会拉近关系、会调节气氛。
段明秋接了个电话,先走了。
走之前又主动跟边学道握了一次手,说:“常联系。”
边学道有点受宠若惊,齐三书看在眼里,觉得很正常。
要知道,他跟段明秋认识这么多年,当面搂着肩膀介绍“这是我哥们”的,一共才两个人。
边学道以外的那个,出国定居好几年了。
这里面有齐三书对边学道青眼相看的缘故,还一个原因是,边学道的身份很特别,怎么说呢,齐三书就算跟祝植淳、黄胖子关系再好,也不会搂着他俩肩膀介绍给段明秋。
齐三书知道边学道缺什么,他给边学道介绍段明秋这个关系,边学道会念着他的好。
可对祝植淳和黄胖子而言,段明秋肯定有用,但不如边学道的需求迫切。
私下里,齐三书跟黄胖子联系过,听黄胖子说了边学道来四川给他送政绩的事,结合扶持麦小年那300万,两人都觉得边学道确实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如果没有边学道帮麦小年那300万,以齐三书和黄胖子的城府和心思,有很大可能会怀疑边学道跟到四川是另有所图。
可是妙就妙在麦小年那次的事发生在前面,有那次的印象打底,现在两人一致认为这就是边学道的做人方式。
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你会不喜欢帮他吗?
受黄胖子所托,加上确实认可边学道的为人处世方法,齐三书这才破天荒地把边学道介绍给了段明秋。
段明秋显然读懂了齐三书的用意。
在段明秋心里,这个姓边的可能要在四川有什么活动,需要官方的支持了。
对于未知的支持,段明秋并不担心。
他了解齐三书,这人心里很有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交的朋友不交。这么些年虽然玩得疯,但他一直很有分寸,从不过界。
段明秋相信齐三书的交友眼光和做事尺度,所以他当着齐三书的面给了边学道一个许诺。
所谓“常联系”,含义就是,在四川遇到麻烦,你可以来找我。
在四川地界,只要齐三书老子还在位,段明秋的许诺就是通行证。
可以说,还没等边学道主动张嘴求助,齐三书就已经帮他把前路上的雷区扫得差不多了。
当然,就算段明秋保他,也不代表畅通无阻、万事无忧。
“政令不出中南海”是媒体上常见的词,“不出中南海”有点夸张,其实真正贯彻不下去的,是基层。
因为越是往下,越是基层,越是有一些油官滑吏分外没有规矩。中南海的政令落实不下去,段明秋的电话同样未必好使。
好多事,都是要等去做了,才会真正知道容不容易。
把备幸公司安置妥当,齐三书带着老婆回了一趟家。
家宴过后,齐三书亲口跟爸爸汇报了一下备幸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末了跟老头提了一句:“我想跟朋友一起搞一个集旅游、通航、民用、救灾于一体的公司。”
说到这儿,齐三书停住了,偷偷看老头的表情。
谁知老头脸上一点异样的神色都没有,齐三书看他,他就看齐三书。
最后齐三书没扛住,继续说:“我想在都江堰市附近租一片山林搞旅游开发……”
不等齐三书说完,他看见老头伸手去摸茶杯,看见这个动作,齐三书眼皮一跳,心说要坏。
他知道老头的习惯,听你说话时,他要是去摸茶杯,那就是说他听到不满意的地方了。
齐三书心念急转,想到黄胖子跟他说边学道准备在都江堰市捐资修建教学楼,他看着老头拿茶杯的手,死马当活马医地说:“我跟朋友们已经说好了,旅游开发赚的钱,一定拿出一部分在各地修建教学楼,改善孩子们的教学条件,第一批修建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他们正在都江堰市附近筛选捐建目标。”
一口气说完,齐三书目不转睛地观察老头的动作。
齐三书爸爸浅浅喝了两口茶,把茶杯放在茶几上,说了句“沽名钓誉”,起身进了书房。
齐三书没敢跟去书房继续刚才的话题,又坐了一会儿,跟老婆回了在成都的家。
莫名其妙地,齐三书就把自己绑在了边学道的抗震战车上。
第364章 双保险
关心则乱。
齐三书再怎么精明,面对一直强势的爸爸,脑筋也有点儿不够用。
老头那句“沽名钓誉”的评语,一直到跟段明秋吃饭,齐三书才真正解开其中的含义。
饭局一共五个人,齐三书、祝植淳、段明秋、黄胖子、边学道。
喝酒喝到后半程,段明秋起身去卫生间,齐三书喊道:“等我,我也去。”
在卫生间里洗手的时候,齐三书问段明秋:“你熟悉老头的套路,帮我分析分析老头说‘沽名钓誉’是啥意思?”
段明秋甩了甩手上的水,问:“你前面都说什么了?”
齐三书把当天晚上的话大致复述了一遍。
段明秋听了,笑着说:“我是这么想的,领导的意思是,这事做成了,曝出来,容易被人说你在沽名钓誉,这样就适得其反了。像你这种家庭,无声无息是最理想的状态,那些虚名不追求也罢。”
齐三书听了,点头说:“我事后琢磨大概也是这个意思。那依你看,老头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段明秋问:“跟你说完话,领导有什么动作?”
齐三书说:“说完就去书房了。”
段明秋拍了一下齐三书肩膀说:“那应该就是同意了。”
齐三书问:“真的?”
段明秋说:“反正我掌握的领导的行事规律是这样的。”
齐三书长出一口气说:“那就好,那就好。”
段明秋掏出烟,递给齐三书一根,说:“你刚才说的这事,我听着挺好,你是为兴趣,还是为赚钱?”
齐三书说:“兴趣为主。”
段明秋捏着烟说:“我听你一说,估计就是你想玩点新花式了。你刚过来,有些事情还没适应,不论怎么玩,记住一点,你在幕后别露面,瓜田李下的,有些人就喜欢嚼舌根八卦这些事。”
齐三书把手里的烟头按死:“我明白。四川这边环境很恶劣?”
段明秋说:“怎么说呢,其实哪里都差不多。”
齐三书说:“我那山的事……”
段明秋说:“我帮你找找关系,放心吧。”
……
齐三书再次发挥了他惊人的工作效率,比在哈尔滨时还惊人。
因为他回到了自己的主场。
这次搬家,祝植淳说到做到,兑现了他动员齐三书时的承诺,搬家、租库房、租写字楼,物流方面全程出资,再算上后面注册飞行俱乐部,以及租山搞生存训练基地,投资肯定小不了。
知道会是一笔大钱,但齐三书没准备放过祝植淳这个财主。
刚好段明秋跟他说过,他不宜出头露面,齐三书准备借此次搬家机会,将公司拆分重组,备幸公司让老婆当法人,还没注册的通航和生存训练基地,都让祝植淳当老总。
齐三书铁了心将祝植淳捆绑到四川,他要看看,祝植淳跟边学道之间到底有什么猫腻,那么不惜血本地帮边学道撑场面。
……
注册飞行俱乐部的事,主要是祝植淳在跑,齐三书也托了朋友。
至于生存训练基地选址,大家都认为最好先放一放,事情一件一件地办。
真要说起来,对生存训练基地选址最热心的是黄胖子。
在黑龙江时不觉得什么,现在出来挂职,才发现诸般不易。
眼看着齐三书也跟来四川了,黄胖子高兴坏了。
齐三书几个来四川,身边有人陪他喝酒说话了,遇到难事也有地方诉苦求助了,除了边学道,黄胖子是最希望齐三书待在四川的。
所以,对寻找合适山林租下来搞基地的事,黄胖子比谁都积极,周末一得空,他就在都江堰市附近开车转悠。
坐在黄胖子车上,听黄胖子像本地人一样介绍风土人情,边学道问:“你才来多久?这么门清?”
黄胖子说:“教育局那个地方,闲得人牙疼,我这个位置级别,不研究风土人情、哪里小吃好吃,你说研究啥?”
边学道故意逗黄胖子:“我靠,你要是这么没追求,我还屁颠屁颠过来盖楼干啥?”
黄胖子说:“两码事!日子得混,官声也得捞,你不是局中人,不明白这里的门道。”
边学道深知不能继续这个话题了,点到即止,让黄胖子觉得边学道是为他来四川的就行了,再多说,就容易让黄胖子觉得他要打退堂鼓,或者什么还没干就先邀功卖好。
2008年的事情影响太大,边学道必须一点一点在黄胖子心里夯实一个印象,自己是为了帮他才来四川的,之后抗震楼的所有事,都是从这个点引出来的,绝对不是故意策划的。
这件事,只要黄胖子认了,其他人再怎么怀疑,威胁性都小很多。
把车停在服务区,黄胖子找出一张四川地图,看了一会儿,指着路说:“顺着这条路往那边开,再有3个多小时车程,就是四姑娘山,我去过一趟,那里不错。”
边学道知道四姑娘山。
不过想在那里租山搞生存训练基地,基本做梦,那山太有名,太显眼了。
车开出服务区,边学道问黄胖子:“车是哪弄的?”
黄胖子说:“跟车行租的。”
边学道一时没理解,问:“你哈尔滨两辆车,托运过来一辆啊。”
黄胖子摇头说:“不行,我老子不让,说挂职就要有挂职的样子,家里的车,都被贴封条了。”
想到自己脑海里那个朦朦胧胧的计划,边学道说:“这样,我家里有一辆S80闲着呢,托运过来你先开着。”
黄胖子说:“不用,我正在琢磨买一辆代步的呢。”
边学道说:“真的,我到四川用车我就开,我不在就给你开,沃尔沃安全又低调,你开正好。”
黄胖子看了边学道一眼说:“行。”
……
在四川的最后两天,边学道去了一趟映秀,见杜海。
坐在黄胖子的车里走了大半天,边学道越想越觉得还是得给自己的抗震教学楼动机来个双保险。
最初那个朦胧的念头,在他决定把S80托运到都江堰后,变成了一个清晰的想法。
他现在来找杜海,就是跟杜海要一些信息,让这个双保险计划更加逼真。
第365章 我现在才是痴
见面地点是杜海挑的,人不多,菜的味道还行。
吃饭的时候,杜海从兜里掏出一个不大的笔记本,放在桌子上,推给边学道。
边学道拿起来,翻了翻,装进包里。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快吃完的时候,杜海接到一个电话,听声音是个女的,然后边学道就看到杜海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变得特柔和。
老男人边学道对这种表情一点不陌生,完全就是小年轻刚处对象时的样子。
杜海交女朋友了?
这种事,边学道必须关心一下。
因为一个照顾不到,自己培养的心腹会因为爱情家庭的牵绊,变成另一个人。
见杜海收起电话,边学道问:“女朋友?”
杜海听了,有点难为情,低头想了想,跟边学道说:“是李青。”
见边学道眼神里透着茫然,杜海继续说:“你让我找的那个小学老师。”
这下边学道知道打电话的是谁了。
老板娘的妹妹。
原来她们姓李。
可是现在,李青给杜海打电话,杜海接电话时还是这么个表情,这是什么情况?
这才多长时间啊?
听着怎么感觉像九几年在录像厅里看的港片,杀手爱上了女一号,保镖爱上了女一号。
边学道问:“你俩……认识多久了?”
杜海说:“半个月。”
边学道问:“你俩现在什么关系?”
杜海低头说:“就是普通朋友。”
边学道看着杜海说:“普通朋友?”
杜海静了一会儿,说:“我喜欢她。”
边学道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问:“她呢?喜欢你吗?”
杜海说:“我没跟她说,她不知道。”
边学道问:“她刚才找你干什么?”
杜海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跟我约时间,开车去她朋友家。”
边学道受不了这么一点一点问了,直接说:“把整件事告诉我。”
杜海跟边学道说了他来映秀后的经历。
在伊春废了吕大波,杜海就去考了驾驶证。
到四川后,因为边学道给的资金充裕,杜海租了个车,开到映秀。
租车,一来行动方便,二来练了把手,三来面子上好看。
果然,一个大雨的下午,杜海在校门口遇到了李青。
杜海的样貌,属于看上去特别朴素老实那种,李青可能也真是有急事,就上了杜海的车。
这就认识了。
边学道第一反应是,杜海这样做,等于暴露了自己。
可是杜海说,他能在暗处观察到的,基本都记下来了,继续在暗处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收获了。相反,跟李青认识以后,反而接触到了平时观察不到的很多东西。
边学道想了想,点头认可了杜海的想法。
边学道知道,杜海的行为里肯定藏有私心,但他没必要现在指出来,如果真的发现杜海以私废公,他另有别的手段。
从杜海的话里,边学道果然得到了有用的信息。
李青老家在映秀,她一个从小认识的女同学王月,情况跟她差不多,都是家里条件不好,为了供弟弟继续读书,王月读了个师专就出来找工作。
王月运气不如李青。
一样先当代课老师,再寻机通过公招转正,李青进到了映秀小学,王月去了附近的龙门乡小学。
想着自己还年轻,先转正再转校,也就认了。
不过龙门乡不比映秀镇,教学条件要差一些,而且因为教的是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每周五,王月要负责把几个住校的学生送回家。
半个月前,天下着大雨。
王月护送孩子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冒雨疾驰的摩托车刮倒,左腿骨折。
大雨里,摩托车逃逸了,王月被好心的过路车送到了医院。
杜海第一次跟李青见面时,李青正是着急去医院看王月的伤势。
刚才的电话,是李青想跟杜海借车,让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