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俗人回档-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完会,在办公室坐了几分钟,边学道打电话让丁克栋来他办公室。

丁克栋开门走进办公室时,看见边学道正拿着挺厚一叠纸看,脸上的表情很奇怪。

松了松领口,丁克栋坐在老地方,问:“找我?”

边学道把手里的一叠纸放在办公桌上,问:“还记的菊园中学吗?”

丁克栋点头:“记得。”

边学道说:“过阵子你还得去一趟四川,有五个奠基仪式需要你到场。”

丁克栋有点吃惊:“五个奠基仪式?”

边学道点头:“第一批原计划捐助5所学校,除去菊园中学还剩4所,加上前阵子我敲定的龙门乡小学,近期密集开工,一共5个。”

丁克栋不再问了:“我知道了,回去就安排一下工作。”

边学道说:“出发前我再跟你说一遍,四川的这些学校,是敢为集团的口碑工程,形象工程,品牌工程。只要这些教学楼建得过硬,将对敢为集团的地产口碑产生助推,所以,我希望你出席的每一个仪式,都跟校方、施工方、监理方、当地官员明言,资金我们会按照高标准预算及时划拨,但验收时必须要有敢为集团的相关人员签字,如果发现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不过关等情形,敢为集团将动用法律手段追责。”

丁克栋问:“原话?还是委婉一点?”

“原话。”边学道说:“地方上的一些官,你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都敢贪,不用委婉。”

丁克栋起身要走,边学道说:“先别走,还有个事。老刘在四川收到了好些捐助申请,我一会列上几个筛选要点,你这次去,辛苦一点,把递了申请的学校都走一趟,拍点照片回来,你先过一遍筛子,回来后咱俩再商量怎么确定捐助目标。”

“还捐?”丁克栋问。

“捐。”边学道说:“上次在四川出车祸,我明白一件事,人太脆弱,生前拥有多少东西也一样都带不走,但我多捐几栋楼,尽管不能像邵逸夫先生那样无人不知其善,好歹也能让人念想我几天。”

听边学道都扯上车祸和身后名了,丁克栋咧嘴想说什么,又憋了回去。

从敢为出来,边学道找到温从谦,请他去四川帮刘毅松一起开展捐助教学楼项目。

这事说起来,尽管有曲婉在四川帮忙,刘毅松还是忙不开了,作为敢为集团在四川的总代理人,需要他出面的事情太多。

边学道几次想启用杜海,但都压住了想法,王月认识杜海,所以杜海不适合代表敢为集团出面。边学道清楚,任何初看十分细小的破绽,最后都会成为决堤之口。

正想在敢为集团抽人的时候,温从谦回来了。

本来边学道没想过让温从谦干这个活,因为两人是合作伙伴,不是上下级关系。可是在车里听温从谦说他捐了两所希望小学,边学道知道,这事有门儿!

果然有门儿!

因为边学道告诉温从谦:“今天哥们分点善因给你。”

温从谦听完就答应了。

在温从谦这,几乎不用边学道解释捐楼的行为动机,温从谦就帮他解释了,因为他俩当初一起赚外挂钱,温从谦把不是正道来的钱捐到他心目中的正途了,现在想当然地觉得边学道跟他是一个想法。

边学道答应温从谦,从敢为抽调两个财务,四个高中学历以上会开车的保安,跟他一起去四川,干点帮忙跑腿、接打电话的活。

见完温从谦,边学道又参加了一个地产老总第三胎的满月宴。

在圈里混,人家的帖子到了,必须去捧场,再说这种聚会,本身也是交流信息、增强沟通的渠道之一。

生三胎的老总姓蒋,为人豪爽,家里背景深厚,在哈尔滨称得上有钱有势,独生子女政策在他眼里有等于没有。

蒋总今年五十有二,老来又添一子,整个人红光满面,笑声爽朗。酒店里最不高兴的是蒋总的老婆,N年前市财政局局长的小女儿,因为今天满月这个孩子,是一个刚满20岁的女模特生的。

跟蒋总和熟人打了招呼,边学道找个角落看着人声喧嚣和各种虚情假意,往根里说,他不喜欢这种场合,能在夜班审读岗位上一干七八年,骨子里肯定是挺闷的人。

十分意外,边学道看见了陈建,一个长相普通但面带傲气的女人挽着陈建的胳膊。

他立刻判断出,这就是之前陈建跟他借车说带人出去玩的那个女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独生女。

经历了校庆的洗礼,经历了苏以、孙佳秀、一干漂亮的师姐师妹女导员,经历了代县长的锤打,陈建终于抛开了对女人样貌的执著,转而利用自己的外貌,去寻找向上的阶梯。

边学道没急着上前打招呼,他目视陈建二人走到蒋总大女儿跟前说话,看样子陈建的新任女朋友跟对方很熟的样子,直到一个身影挡住他的视线——

边学道坐着,对方站着,正好看到黑色晚礼服V领里的事业线,很深很壮观!

清冷的女声传来:“借个火。”

边学道微微仰头……

咦,特别能拿地的胡女士!

第435章 哈南新城

特别能拿地的胡女士28岁,叫胡溪。

在哈尔滨,胡溪的出身是个谜、来历是个谜、背景是个谜,一切都是谜。唯一不是谜的是,她特别能拿地,是某人的白手套。

对于胡溪,社会上各种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真真假假的传言很多,可是进到边学道现在的圈子,就不再是秘密了,大家对胡溪背后的人心知肚明,就像大家对边学道背后的人也心知肚明一样。

胡溪今晚找边学道,就是因为边学道背后的人有动作了。

到处都是眼睛和耳朵。

自从卢广效带队去敢为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调研,并在基地做了一番表态,圈里人算是认定了卢广效和边学道的关系。

尤其是在调研中,边学道介绍时天外飞仙似的提到棚户区付家洼,这一点让有些人心惊。

跟边学道在渔人山庄见面10天后,卢广效拿出一份详细的棚户区改造方案上报省里,三天后,常委会通过了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的三年计划。

卢广效的方案如此快的通过是有原因的。

200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两年多过去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步子落后于兄弟省市,振兴战略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眼看过半,黑龙江省上上下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压力都很大。

同样是老工业基地,以前大家都落后,经济发展都慢,放在一堆也还没啥。现在别人把速度提上去了,黑龙江省若还是那样悠闲地踱着猫步,这一窝人,谁也落不到好名声。

所以,2005年底,省里的头头脑脑形成一个共识,老工业基地要振兴,黑龙江省要发展,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哈尔滨市这个全省龙头是重中之重。正因此,本地官员中以“能干事”著称的卢广效临危受命。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的最终目标。

既要振兴,也要和谐,卢广效和省里最初研究的三套方案最终只剩下了棚户区改造。

1月上任,6月推出施政重点,时间不等人,卢广效的棚户区改造方案一路绿灯。

当然,开绿灯不代表鼎力支持,开了绿灯也不意味着精诚团结,开了绿灯更不代表不会看你笑话。

卢广效现在的位置,可能是火箭助推器,也可能是火药桶,有人明白有人不明白,所以有人羡慕,有人喝着茶水等着看热闹。

不管怎么说,棚户区改造方案从常委会上通过,意味着一个几百亿的大项目攥在卢广效手里,想怎么分,他不能全部做主,也能做一大半的主。

所以,蒋总大张旗鼓地摆了一次满月宴,并邀请了敢为集团老总边学道。所以,胡溪穿着低胸晚礼服出现在了边学道面前。

边学道在训练基地提到棚户区,随后没多久卢广效就拿出一个棚户区改造方案,没人觉得这是巧合。

几百亿的盘子,足够化敌为友,足够脱衣服上床了,当然,首先边学道得有那个胆子。

这一晚,蒋总和胡溪都没跟边学道多说,一个拉着他单独喝了两杯,一个坐过来跟边学道借了个火,仅此而已。

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点到即止心照不宣,就算有什么话,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说。

边学道的火机是沈馥在国外买了送他的,这种东西,单娆是不会送的,她看见边学道抽烟就撅嘴。可是在沈馥眼里,火机可以点烟,也可以用于应酬,人能不能戒烟,不在于身上有没有烟、有没有火,而在于心。

边学道和胡女士只是一面之缘,虽然大多数时间中间隔着曲婉,但两人神交已久。尤其边学道,他前世听过姓胡的这个女人不少八卦传闻,可惜这个在哈尔滨市叱咤风云好几年的女人,没留下一张照片。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个子高,头发是烫过的,不大不小的卷,眉毛高挑,五官清晰,眼里藏着寒气……胡女士比边学道想象中要年轻。

其实也正常,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三四十岁的女性白手套不是没有,但她们的主战场已经从床上转移到其他领域了,恩宠和信任一日不如一日,要么像前世的胡女士一样远赴海外,要么人间蒸发消失于人海。

从边学道手里接过火机,优雅地点着细细的女士烟,拿着火机看了一眼,递还给他,依旧用清冷的声音说“谢谢”,转身走了。

牛鬼蛇神边学道一概不惧。

无论他们想怎么玩,很简单,都推到卢广效身上去。棚户区改造涉及中央和省里一系列重要精神和重大部署,关系着一串人的政绩,是卢广效半生仕途的重要节点,让卢广效跟这些人较量去。

最近几天,哈尔滨日报已经行动了。

头版头条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棚户区改造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笔法还是哈尔滨日报那套笔杆子的风格,但中心思想已经统一到构建和谐社会上了,这说明卢广效很快就要推出具体举措。

看了报道,不出边学道所料,卢广效接受了他“建新城、先安置、后拆迁”的思路,开始在报道里强化“哈南新城”概念,提出“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棚户区改造应该把重点从单纯的消除城市贫民窟转向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上。”

报道一出,社会反响强烈!

“棚户区改造应该把重点从单纯的消除城市贫民窟转向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上”这句话成为哈尔滨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就连一向苛刻的人都说新任市委书记“说了句人话”。

探风气球表现合格,“哈南新城”和特大型迁居项目“松江苑”即将孵化。在构想中,“松江苑”一共三期,预计建造360栋楼,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各类住房4万3千套。

超级大蛋糕!也是超级冲击波!

这么大的项目,足够喂出几个成规模的房地产商。

同时,如果这批房子建成,哈尔滨市的住房刚需会被消化一块,受影响的,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土地财政则紧随其后。

怎么减少棚户区改造对土地财政的冲击,平衡收支比,不闹出群体对抗事件,考验卢广效的功力,各方都在关注着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动作。

第436章 王见王

6月10日,哈尔滨长平机场。

早上8点10分,温从谦一行7人登上了飞往四川的飞机。两个小时后,单娆走出机场,登上了回哈尔滨市区的巴士。

这次回来,没提前告诉边学道,单娆准备先去见两个人,一个是关淑南,一个是徐尚秀,如果可能,她还想见见李薰。

踩着银行午休的点儿,单娆走进了关淑南所在的支行。下飞机就给关淑南发了短信,关淑南果然在银行等她。

一晃两年没见,关淑南拥抱了单娆了一下,亲热地说:“还没吃饭吧,想吃什么,我请你。”

单娆笑着说:“随便吃点,附近有KFC吗?”

不知道为什么,关淑南一下想到几年前两人在KFC里,她薯条蘸着番茄酱告诉单娆边学道有130万存款的情形。单娆下飞机就来找她,还说去KFC,意有所指?

正是中午饭口,KFC里人不少,点餐的前台排着3条队伍。

两人刚进餐厅,一个戴着红色棒球帽的女点餐员走到最左边点餐机前,拿走“暂停服务”的牌子,扬手高声喊道:“这边也可以点餐,请到这边来。”

关淑南排队点餐的时候,单娆等到了一张桌子,看见关淑南端着餐盘往回走,单娆起身跟她挥手。

吃了一个汉堡单娆就不吃了,看着关淑南问:“南姐,你看我变样了吗?”

关淑南手拿饮料,端详单娆:“还是老样子,就是职业了点,更成熟了。”

单娆说:“真怕成熟这个词,小时候喜欢听,现在一听就觉得自己好像老了。”

关淑南笑着说:“女人成熟也代表更有风情,不能一概而论。对了,你回来边学道知道吗?”

单娆说:“没告诉他,先来看看你,下午见他,给他个惊喜。”

关淑南问:“你俩商量没商量,去北京还是回哈尔滨,这么两地分居不是个办法。”

听关淑南说到两地分居,单娆问:“你和高远哥怎么样了?他还没回国?”

关淑南神色一黯:“回国了,我俩分手了。”

“啊?”单娆放下薯条问:“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分手?不是都订婚了吗?”

关淑南说:“结婚都能离婚,订婚又算得了什么?”

单娆问:“谁提出来的?”

关淑南自嘲地说:“他提出来的。”

单娆问:“理由呢?什么理由?”

关淑南诚恳地说:“理由是感情淡了。所以我才劝你,别这么两地分着了,想办法凑在一起,别步我的后尘。”

单娆矜持地笑了一下:“学道和我把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关淑南端着饮料的手没动,眼睛看向单娆上身,目光在单娆胸腹之间打了个旋儿,小声问:“你怀孕了?”

单娆轻声说:“还没,正在努力……”

关淑南问:“你们领证了?”

单娆说:“番茄酱没了,我去要一包。”

两人吃着薯条,单娆换了个话题:“时间过得真快,想想那次咱俩也是在KFC吃饭,你告诉我学道银行有好多存款,仿佛就像昨天一样。”

关淑南彻底明白了单娆今天见她的目的,垂着眼睛说:“你不说我都忘了。”

单娆说:“那之前我只知道他不缺钱,跟同学出去很大方,端午节那次,我们一起去条石大街卖节日玩具,他包了半个宾馆给大家住。”

话说到这里,两个原来闺蜜一样的朋友全都有所保留,各说各的谎,有些是在示弱,有些是在炫耀。关淑南也不傻,听得出单娆话里的意思,她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于是顺着单娆的话说:“边学道跟朋友在条石大街开了家宾馆,以后想怎么住就怎么住,不用花钱了。”

这回轮到单娆发蒙了:“宾馆?什么时候开的?”

关淑南说:“有一阵子了。”

单娆问:“在条石大街?什么名字的宾馆?”

关淑南说,“尚秀宾馆,在条石大街中段,坐东朝西。”

……

单娆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见到徐尚秀,但她还是来到林业大学。

红楼的钥匙一直保留着,现在她需要找一处无人的空间休息一下,她从姑姑那获得的力量和勇气,被“尚秀宾馆”四个字敲得支离破碎。

单娆无法判断关淑南是不是有意透露这个信息,她已经顾不得关淑南了。徐尚秀这个大敌逐渐浮出水面,关淑南不足为虑。

站在红楼门外,单娆在心里跟自己说:“屋里如果没人,歇一会儿去找徐尚秀,边学道若是在家,就什么也不说。”

开门,屋里没人,第一感觉边学道已经有了其他住处,这里不怎么常来。

脱鞋进屋,单娆习惯性地把所有屋子走了一遍,家里很干净,桌子上放着一份两天前的报纸。

显然边学道会不时回来收拾一下。

洗了把脸,单娆在边学道卧室的床上躺了一会儿。

起来后,细细地化了个淡妆,换了身衣服,站在穿衣镜前看了一会儿自己,出门下楼,向宿舍区走去。

校园还是老样子。

来来往往的女生,热闹的篮球场,在女生宿舍楼门口等人的男生,还有女生寝室楼对面男生寝室窗口一双双无聊的眼睛。

穿着白色普拉达连衣裙的单娆站在11号楼门口,像是警车开到了正在吵架的人群中间,瞬间吸引了周围学生的目光。

来之前已做了充分准备的单娆拿出手机,拨通徐尚秀寝室电话,不知道为什么无人接听。

走进11号楼,让宿管阿姨用呼叫器接通徐尚秀寝室,问了三遍,还是无人应答。单娆估计,就算自己走上去敲门,也是一个结果。

还有半个多月就毕业了,课肯定是没有了,难道碰巧徐尚秀寝室有集体活动?

6月下午的阳光很足,单娆拿不定主意,不想在11号楼大厅站着,就走到10号楼后门的阴影处躲避阳光,站在这里她才注意到,这正是边学道当初蹲守徐尚秀的地方。

她的视线在不大的空间里一寸一寸移动,搜寻记忆中边学道坐在这里时的姿势和神情,因为当时她来看过边学道,后来廖蓼也劝过。直到现在,单娆都说不清自己当时为什么鬼使神差地去劝边学道,说起来那时两人真的不熟,无非是端午节那次相处久了一点,但一共没说上几句话。

这就是缘分吗?

难道自己从一开始潜意识里就喜欢上了边学道?

不然为什么破例按照关系户流程把徐尚秀招到女生部?是从那时起就对边学道和徐尚秀起了好奇心吗?

还有……如果自己没从关淑南那里知道边学道的存款,没脑子一热去买了吉他,没不管不顾地去了隔离楼,徐尚秀是不是早已经被边学道攻陷?

站在边学道曾经等待徐尚秀的地方,单娆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现,徐尚秀绝对会被边学道追到手,成为他的女朋友甚至妻子。即便现在,徐尚秀也隐藏在边学道心里的某个地方,边学道的尚动俱乐部,就是徐尚秀的“尚”。

姑姑算准了边学道会有外室,但没算准谁会是外室……

单娆正想着,一辆出租车停在11号楼门前。

从出租车里下来两个女生,接着两人扶着另一个女生走下车。

被人扶下来的女生长发、长裙,右脚上缠着白色纱布,不敢着地。

侧身的瞬间,单娆认出来了,脚上缠着纱布的就是徐尚秀。

徐尚秀受伤了!?

第437章 管谁叫阿姨呢?

徐尚秀的脚是前天在寝室里烫伤的。

两个室友开玩笑打闹,碰翻了桌子上装着开水的保温杯,烫到了徐尚秀。室友内疚,加上家里有亲戚在省医院,就把徐尚秀带到了省医院。

烫伤区域在脚面,不算特别严重,但也需要处置。女人爱美,都怕落下伤疤,医生安慰徐尚秀,要配合治疗,及时用药,减少光照,避免感染,过几年疤痕就会消掉。

脚上缠着纱布,还要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往来,没有车特别不方便。烫伤那天晚上,和室友三个人在路边拦车时,徐尚秀想到了边学道,可她最终没打那个电话。

是徐尚秀自己跟边学道说的,她想安安静静读完大学。

边学道代表传媒学院踢过球,又是前前任女生部长的男朋友,寝室里的女生没几个不认识他的。打了电话,边学道开车过来,大学最后这几周就热闹了。

徐尚秀不想面对那些纷扰。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故事,她更喜欢平淡如水的爱情。徐尚秀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只愿守着一个爱的人,有一个温暖的窝,过安静的日子,尽管心底里仍有开窗见海的梦想,但她不会执著。

……

单娆远远看着徐尚秀,被室友搀扶着的徐尚秀没注意到她。

目视着徐尚秀三人走进宿舍楼,单娆转身向校门口走去。

来之前单娆想了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想到这种。

远远地见了徐尚秀一面,已无需当面多说。

为什么无需多说?

很简单,徐尚秀伤了脚,而且看上去伤得不轻,两个室友在身边照顾搀扶。如果徐尚秀真的跟边学道发展到某种程度了,边学道不会不知道,就算徐尚秀自己不说,她的室友也会告诉边学道。而如果边学道知道徐尚秀受伤了,即便他自己没时间,也会派车,而不会让三人打出租车。

眼前的一幕说明,两人联系并不紧密。

而且,就在红楼里,有边学道留下的两天前的报纸,如果两人经常见面,边学道回红楼就来找徐尚秀,肯定会知道她烫伤了。

从简单的一幕,推导两人的关系,单娆觉得,徐尚秀还没被攻陷,但边学道一直没放手。

想到这里,单娆郁闷极了。

边学道一直不放手,那问题就不在徐尚秀身上,她有劲使不出。

再者,男人都是贱种,越得不到的东西越稀罕。徐尚秀迟迟不松口,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在边学道心里如同在挑战一个难度极高的任务,徐尚秀的魅力会产生加成。

而且刚才只远远看了几眼,单娆发现徐尚秀跟两年前有不小的变化,一种她不是很熟悉的女人风情隐约在徐尚秀身上浮现。

再过几年,徐尚秀会是什么样子?

走到校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奔条石大街而去。

单娆要亲眼看看,条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