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男孩到男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马觅梦

【由文】

第1节 石泉湾(1)

第1节:石泉湾(1)

石泉湾                   

进出石泉湾,

进出石泉湾,

十里上坡十里弯,

十里下坡十里弯,

羊肠小道行人少,

只有湾人出石泉,

不见外人进山湾。

山外人不晓得山湾的美:

天公恩惠连绵山丘披上秀丽绿装,

大地慷慨各处岩层冒出晶莹珍珠,

雄伟高大的巨石细腻温柔的原野,

俊逸逼人的后生秀气诱人的女客,

宁静的鸡鸣狗吠猪嗷牛哞,

天地间唯一的世外桃源。

安城地区的人们没有不晓得这首民谣的。其实它原本不是民谣,它是当年周六爷酒足饭饱之余得意地说出的几句话,当然他道出了一些实际情况。话中的“女客”是客家人对末婚姑娘的称呼。旧社会时,石泉湾是六爷的王国,他是村中最有钱的人,村里的山林土地他拥有一半多,自然而然他是村中的“话事人”,客家山村的“话事人,”地位与现今的村长相当,但权力超过村长。1950年共产党进村,周六爷的威风才彻底扫地,而且得到应有的惩罚。后来,随着外地人进山次数增多,他的几句话也让进山的人带出了山,经人们不断传唱加工,终至于成为民谣。如今,石泉湾在安城地区家喻户晓,连孩子也能唱:进出石泉湾,进出石泉湾,十里上坡十里弯,。。。。。。

石泉湾的出名,偏远是一。它到所属小县城近一百五十公里,到安城则达三百公里。“十里上坡十里下坡”是指从村中到山下公路的距离,公路是邻县通往安城的,其实,进山出山何止二十里,六爷是坐着轿子进出,他怎知详情,胡乱地咒个数而已。当年人民军队进山,整整走了一天,当然探路耽误了不少时间,小路如同一条主动脉,连着许多细血管,沿途的叉路,委实是太多。小路也太顽皮,披着石阶,一会儿躺倒山谷,一会儿徘徊山腰,一会儿流连山头,一会儿缠绕横排。六十年代中期,黄庆荣队长接工作队进山,他告诉陆队长:“先走十里上坡弯路,再走十里下坡弯路。”陆队长拍拍他肩膀:“小伙子,走吧。二十里路,任它什么坡什么弯的。”一上午走下来,上了年纪的陆队长略显劳乏:“小黄啊,不止二十里吧?你们祖先怎么把路修成这样,让人走得昏头转向,如入迷阵。”

石泉湾,顾名思义,就是石头多,泉水多。石头是独立完整的巨石,数千块各具形态的石头散布在田野,村庄,林间,山坡;清甜冷凉的泉水到处沽沽的冒,养育村民,浇灌土地,然后汇成清澈明亮的小河。村庄座落于山间盆地,南北走向,房屋勾心斗角,形成一个椭圆,是扩大的不很规则的客家围楼。围楼中间是千来亩农田,田野间有一座小丘陵,葱绿里掩映着一幢粉红色“别墅”,那是石泉湾村委会。

四面是山。山外还是山。

石泉湾的贫穷落后,尤为远扬。改革开放二十年,四面八方不断涌现出万元户,小康村,考上大学的娃娃更是雨后春笋,石泉湾村却一直解决不了温饱,至于读书郎,高中生才出了两个,一个是六爷的曾孙周灵,一个是龙右仁家老四龙江雄,拿国家工资的,解放以来只有一个,还是靠文化大革命走出去的。

石泉湾的名声,一向不错。村民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纯朴团结,热情好客,为外人所称道,自周义英黄卓林两人蛮着一股牛劲抢回一堂媳妇后,四村八邻对石泉湾人不再友好,只要他们一谈及或看见石泉湾人,他们就会加以嘲笑:“吃净饭抢女客的土匪。”接着是大谈特谈石泉湾的落后贫穷不可理喻。但是他们又非常羡慕石泉湾人的长相。                 

抢女客的闹剧发生于1974年春。周义英的大儿子周保民经常挑木柴到镇上卖,镇上的一个女客相中了他,经过两个春夏的接触交往,最后是谈婚论嫁了,周义英专程到镇上见亲家,并谈定了举行婚礼的日子。随后,周保民便带女客进山见父母。女客进山后大惊失色,她虽然晓得石泉湾是穷地方,但没想到会穷到那个地步,真的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山村人的热情和保民的痴情挽留不住女客逃出山村的脚步。她立刻向保民提出分手。保民从此一病不起。义英卓林大怒,前往兴师问罪,女方自知理屈,玩起缓兵计,给他俩吃闭门羹。第一回合,女方赢了,使两人无可奈何的回去。那知第二天一早,周义英黄卓林自带干粮柴草堵在了女方家门口,他们要“驻兵扎营”,这一奇招,引得许多赶集的人们围观。他们实话实说,把事情来龙去脉讲清楚。他们扬言:“她害得我家保民一病不起,悔婚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事到如今讨厌我们穷,当初她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先惹我家保民?她一日不答应婚事,我们一日不走,看她还要不要出来见人。”这一住就是半个多月,女客不自在了,答应不悔婚。

“战争”给石泉湾带来了坏名声,人们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为笑柄。有民间杰出的艺术家,据此编成一段古文,还着实吸引了许多听众。但对周义英来说,晚年的满足和幸福,是幸亏中年的那一战的,虽然儿子过早离去,儿媳妇也远嫁他乡,然而他们留下一个“宝贝”,一个让周义英老汉看到未来希望的“宝贝”………重孙周新水。

石泉湾的出名,还归功于一首民谣的传唱。民谣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为不使安城人脸上挂不住,作者经过适当的改动,抄录它的意义,是希望它能有助于外人更全面地了解石泉湾人。

石泉湾的女客美:

柔柔的秀发清清的眉,

明亮的眼睛小巧的嘴,

苗条的身段诱人的腿,

白嫩的皮肤丰满的臀,

银铃的声音微笑的醉,

自然的风景现代的气派。

青春少年谁个不爱?

可惜她在山之内。

也许是山水在作怪,

谁钟情于它,

它就把美赐给谁。

人人都爱美,

可是进山出山廿里坡,

进出花轿都很累。

我要跑去把她背,

难做羞答答的玫瑰。

漫漫长夜思念心上人,

只有自个儿把心儿碎。

石泉湾的后生帅:

乌黑的亮发浓浓的眉,

炯炯的目光迷人的嘴,

强壮的身体颀长的腿,

健康的肤色结实的肌肉,

磁性的声音多情的醉,

自然的风景现代的气派。

妙龄少女谁个不爱?

可惜他在山之内。

也许是山水在作怪,

谁钟情于它,

它就把美赐给谁,

人人都爱美,

可是进山出山廿里坡,

进出花轿都很累,

我欲独自投入大山去,

然难做羞答答的玫瑰。

漫漫长夜思念心上人,

只有自个儿把心儿碎。

石泉湾,百来户人家,千余人的小村庄,以一些平常而又不平常的事声名远扬。近些年来,它的边远,贫穷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人们饶有兴致的话题是:石泉湾为什么出不了读书人?统一答案是没有的,他们并不诚心探求话题的根源,只不过是为满足自得的虚荣心。

倔傲的黄卓林耐不住了,他大言不惭的放出话:石泉湾是要出人物的,到时让你们瞧个目瞪口呆!人们哄堂大笑,且慢条斯理地根究着:这人物有谁?

不久,便无意中得出人选,是:黄河水,黄山秀。…………黄卓林的孙儿女。

这是两个不可小瞧的人物。他俩是一对双胞胎,黄河水先来世约两分钟,便堂而皇之做了哥哥。大概他们兄妹俩降生时,上帝困乏了,错把他俩都作男孩子论处,生得一般模样,幸而是眉清目秀,脸嫩唇红型,如果是浓眉大眼虎虎生威型,对黄山秀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由于上帝的造化,黄河水是人见人爱的美少年,黄山秀却成为不讨人喜欢的假小子;也正因此,河水是黄家的心肝宝贝,享受着握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爱,山秀虽然也受人怜爱,是出于她的勤快懂事,不可与河水相提并论也。尤其阿公的心眼里,待遇真有天壤之别。只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俩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是不相上下;只不过河水是那种天才型,山秀是勤奋型。

就在黄卓林放出话的这年夏天,他的孙儿女创造出奇迹:全地区中考联考成绩排行榜上,黄河水第一,黄山秀第三。………金水第二,这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消息像南来的春风,一夜间吹遍安城的大街小巷,大村小镇。

石泉湾沸腾了!

第2节 石泉湾(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用来形容石泉湾人,一点也不过分。石泉湾人终于昂首挺胸:我们也将有三个大学生啦!因为河水山秀两佼佼者外,龙右仁的满子(小儿子)…………龙江水…………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安城一中。安城一中是全国重点中学,它的升学率已夺得全省九连冠。它的生源一般是来自安城地区各个中学的前三十名优秀者,毫不夸张地说,考进一中的学生,前脚已踏进了大学的半个门坎。何况河水山秀江水这样的全地区前三十名者。…………石泉湾人毫不含糊的相信他们。

河水山秀不负众望,以第一第二的成绩为父老乡亲争了光。可龙江水也能考上一中,却是出乎众人之料,因为他的成绩一向平平。

成绩平平,相貌也平平。龙江水没有哥哥们的虎背熊腰,姊姊江秀还比他高出半个头。龙江水没有见过母亲,他出生时,母亲不幸去世,母亲的牛高马大,江水是从乡亲们口中得知的。江水是喝着钟婶的奶长大的。钟婶是河水山秀的母亲,那时她刚生下第一胎孩子,是个男孩子,可惜只活了七天。钟婶悲痛之余,把无私的母爱献给了江水。

江水使乡亲们大失所望。他自小跟着父亲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十五六岁时便能挑起一担谷子,那时人们一致认为,江水将来也定是个彪形大汉。但长大成人的江水却是另一个样子:矮矮的个子,瘦瘦的身体,黑黑的肤色。屈学文说他是发育不全,累成这样的。人们都信服,同时也深表可惜。江水和父亲一样,成天闷不出几句话,笑也好像同他成仇。他唯一令乡亲们称道的是:看家本领庄稼活样样精通。且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江水读书和他干农活一样近于拼命,可是成绩总不理想。人们并不责怪他,他尽了自己的努力。也许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吧,他最终金榜题名。

在龙江水自己,丝毫不觉得意外,他信奉自己的名言:平凡的人时常创造平凡的奇迹。

黄河水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一米八六的个头但不显单薄,七十八公斤的体重但不显臃肿,在帅哥酷仔充塞天下的九十年代,他是成千上万少女心目中祈求的白马王子。河水将来的一个叫周沐的哥们写了一段似诗非诗的东西,恰如其分地把他勾勒出来。这是后话。

但为了早一点认识黄河水,不妨先抄它过来欣赏。

黄河水

瞧人家黄河水,

真潇洒!

眉清目秀唇红齿白,

像个布娃娃。

年纪轻轻能歌善舞,

欲成大明星啦。

天生的小帅哥呀,

身材欣长不失威猛;

天生的小帅哥呀,

有着美人的身段男子汉的风采。

富贵的衬衫毕挺挺,

精致的领带迎风展,

金灿灿的洋表手腕上晃,

绿莹莹的玉戒闪闪发亮,

华丽的皮带腰间坠,

高档的西服真精神,

新潮的牛仔引领时尚。

天生的小帅哥呀,

气度非凡的酷,

摄取芳心的笑,

含情脉脉的目光,

温馨醉人的声音。

乌黑亮丽的秀发,

海浪般的飘舞,

无声地传递着爱情。

天生的小帅哥呀,

使大人惊奇赞美,

惹少男忌妒慕羡,

勾靓妞秋波连连。

了不起的小猛男呀,

威猛异常异常威猛,

天天揉着倩女陪。

亲人的溺爱,养成黄河水独特于石泉湾人的个性,他如城里的白脸小少爷,乖巧任性,软弱无主见,喜新而厌旧,好胜而随便,猎奇而不顾利害,享乐而不能吃苦。他这性格,乡亲们是不乐意接受的;但他的阿公,爸妈深深爱着他,他又是个肯动脑筋的聪明孩子,而且生就一副好身段,人们也就看着他的优点而爱护他了。

卓林老汉深深地爱着河水,河水是他生命里唯一的希望。两年前的河水,在他眼中十全十美;如今,老汉对孙儿有所不满了,其转变的原因,责任在河水,因为自初二来,河水常常抱怨贫穷。老汉很是气恼,他怪河水说出这等话,但他从不打骂孙儿,气不顺时则大吼两声。可他静下心来细想一番,又觉得不能责怪河水,年青人,对贫穷总是讨厌的;自己年少时也有过这种心情。可是没办法的事,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然如此家底,从何说起?儿子安生瘫痪在床十五年了,生活不能自理,儿媳钟婶忙里难忙外;自己又老了。更何况家里还有两个念书人。…………一家人能有四间土砖瓦房安身,已经很不错了。

最使老汉不满孙儿的事发生在去年暑假。那是一天上午,在田间忙活的老汉中途送谷子回家,他把谷子挑进厅堂,屋里静悄消的,他知道宝贝孙子河水一定在书桌前努力读书,他潜意识地来到窗前,透过窗子看孙子用功的身影,这于他也是一种莫大的满足和欣慰。但这回他傻了眼,情景不堪入目:河水把衣服脱得精光,颀长的身子伏床上一起一伏,嘴巴乱啃着一张美人画,那么投入,专注,陶醉,。。。。。。。卓林老汉怒火中烧,他狠不得冲进去揍河水一顿!但是他忍住了,带着羞愧的神色悄悄地退开。他想了许多,最后只得以叹息结尾:河水毕竟十八岁了,长大了。

后来,老汉趁河水不在家时从书堆里找出那张美人画,他用笔描下画上的三个大字,然后烧掉画子。他拿着三个字迟疑而惴惴不安地问山秀,山秀快活地大笑:“阿公,这是谁给你的?张曼玉是香港明星,很有名的演员,那里会是老哥的同学,我从末听说过老哥的同学有叫张曼玉的。”

黄山秀是实在的农家女孩子。她和河水站在一块,外人决不会说她是妹妹。她和河水一样像父亲。高挑的个子显得瘦弱,黄黑的肤色是日晒雨淋的见证,如果她的言谈举止不显示她的学生身份,那么她同其她的农家女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她勤劳懂事,质朴善良,乐于助人,因此大受乡亲们的欢喜,但是她的公公并不看重她。三年前,黄山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公公死活不让她去读,气咻咻的说:“女孩子念那么多书干吗!小学毕业已经不错啦。还要读什么初中,读穷一家子!”无论山秀怎样痛哭哀求,乡亲们怎样苦口相劝,黄卓林是铁定了心,一口咬定要山秀回家。其实老汉也是无奈之举,家里穷,要供应河水念书就勉为其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屈学文,屈六生父子俩捧两罐冬酒,盛一大碗田豆,挟上周义英帮阵,同卓林抗衡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卓林趁着酒醉,答应让山秀上初中,他说:“即使拆屋卖瓦,砸锅卖铁,挨门倚户乞讨,也要把他兄妹俩供到底,让他俩学出个头绪来!”

兄妹俩的不平等还具体表现在生活中。比如说吧,上山斫柴是山秀的事,河水的任务是放牛,有时牛也不用放,有阿公代劳。又比如说吧,繁忙六月,山秀是田地里的好劳力,河水是“家庭主妇”,干些做饭,晒谷,扫地,喂猪之类的活计。…………但是,服侍父亲并不使河水轻松。

第3节 安城人(1)

月儿弯弯照九州岛,几家欢乐几家愁。金榜题名,对贫穷人家来说,有喜也有愁,愁是占主要的,城西平区的华林生柴山生两家,正处于这种境地。

华林生是一条硬汉,拉大板车为生,他家处西平区的中心一带。城西平区是安城最集中的贫民区,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没有固定职业,处社会最底层,为温饱挣扎。安城是贫困市,贫富差距却特大,城东琴江河畔的水东区,汇集着百栋别墅,号曰新村,那是有钱人的天堂。贫穷与富裕,一东一西,对比鲜明。

在区里,华林生的家境算是较好的,一家七口人,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活泼的儿子,以及他的岳父母。苍天保佑他一家无灾无病。两位老人身体健康,骨胳硬朗,他们早出晚归满城区捡破烂;华林生夫妇年轻,有永远使不完的气力。但是,生活的重担,伴着年轮的滚逝,他们的脸上,深刻着岁月的苍桑。

勉强过得去的平静生活因大女儿玲玲考入一中而打破。这是一件大好事?欢喜之余,昂贵的学费怎么办?

每逢开学,华林生就格外忙得焦头烂额,跑东家颠西家,挪一点凑一点,同着平时积蓄的血汗钱,就成了孩子们的学费。学费一年比一年贵,钱一年比一年难借。这回就是个大问题,能借的地方以前都借过,有的甚至借过三四次了;又家中只有一点点积蓄,简直是杯水车薪。华林生夫妇真是一筹莫展。

大略统计,九月一号需拿出三千块钱。琴琴读五年级,要交三百多块;东东升初二,学费六百多;玲玲考上高中,要交两千多。学校的态度都是多还少补,可是年年弄到最后都只见补进去。三千块钱,对于华家而言,与天文数字离不了多远。政府鼓吹市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两千块,华林生弄不懂官员是如何加算来的,他整个家的年收入还不到五千块,这还是不惜血汗气力才挣来的。

以祖先的英明,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么,华家的境况一定能日复一日好起来,发财不想,起码不必为学费着急操心。以潮流,两个女儿可以下广东或褔建打工,那样,祖孙三代挣东东一个人的学费,虽是华林生这般穷苦人家,也应该是不怎费力,较轻松的了。但是华氏夫妇不会这么做;而且孩子们的外公外婆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孩子们真是太令人心疼啊。

玲玲十八岁,东东十六岁,琴琴十四岁,姐弟三人,非常懂事,晓得血汗钱的来之不易,体谅亲人的艰辛,读书都格外努力。自进学始,三人都没有留过级,在重学补习成风的安城,可谓难能可贵。所谓女大十八变,有时玲玲做出的一些举动和说出的一些话也让他们担心不已。

姐妹俩是两朵含苞欲放的白莲,亭亭玉立,冰清玉洁,光彩照人。看着女儿,华林生常想起年青时的妻子,女儿简直是妻子的复制品!如果要形容描述,就只得请出宋玉,可他也无能为力了,连连赞叹: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看惯了漫街张挂的明星图,华林生总是觉得美中不足,缺少点什么,后来才悟出:美的主旨在自然。妻子是农夫的独生女儿;三十多年前,华林生作为“反革命”的儿子被押送到山村进行劳动改造,但他没有受到任何非难,纯朴的村民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清山绿水把他养育大。他和人们结下深厚感情。最使他感动的是岳父母深明事理,没有阻止他和他们女儿的婚恋。后来,他带着妻子和岳父母回到安城;他显然已陌生了城市的生活。而这时候他才获悉自已父母早已去世,真是世事茫茫,面目全非。但人们说,华林生下乡是福,不但免予死劫,还娶得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生活的艰辛,如今妻子苍老了,林生内疚非常,他责骂自己无能,没有本事让日子变好,保住妻子的容颜。妻子的悲剧不能在女儿身上重演,华林生时常这样想,他要用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为孩子们换取幸福。供她们读书上大学是唯一的最好的途径,她们有了知识,有了本领,才能找个好工作,才能嫁个好人家。

烈日下,风雨里,一年到头,华林生拉着大板车满城跑,拼命揽活计。收入不固定,有时三四天做不成一宗生意;人力低贱,即使有马不停蹄的一天,也仅仅能赚取三二十块钱。华林生千方百计寻找一些别的活干。俗语云:青蛙冇路,一跳一步。谁说得定呢,不经意中,也许能干上三五天稳定活计呢。暑期里,在朋友老郑的帮助下,华林生得以给一批发商搬运水泥,从仓库驮到卡车上,每天现交现的三十五块钱。这件工作,虽然只干了二十天,但对华林生来说却是很重要的。

第4节:安城人(2)

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国之除外,也许是正确的吧,中国是连生命也可以用钱买的。一些身无分文的强盗无赖,也活得蛮潇洒的。但有一点是谁也否认不了,即金钱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美好的东西。它是地位的象征,身份的标志;它是声音的分贝,拳头的力量;它是存活的源泉,生命的绿叶。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金钱也逃不过这规律性,它可满足人的一切,也可送掉人的一切。古代以钱发家,赫赫有名的大概要算吕不韦吧,他竟坐到一人之下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国之除外,也许是正确的吧,中国是连生命也可以用钱买的。一些身无分文的强盗无赖,也活得蛮潇洒的。但有一点是谁也否认不了,即金钱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美好的东西。它是地位的象征,身份的标志;它是声音的分贝,拳头的力量;它是存活的源泉,生命的绿叶。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金钱也逃不过这规律性,它可满足人的一切,也可送掉人的一切。古代以钱发家,赫赫有名的大概要算吕不韦吧,他竟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因金钱而命赴黄泉排第一的则非石崇莫属。现当代以来,则有成千上万,不可数计。时代在发展,金钱的发家败家,也日渐趋于高明和发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