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木乃伊七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致爱的人。我无限地思念你,言词无法形容我心中的空虚……(以下的词句无法辨认)……祭司们一个个妒忌至极,拼命想动摇我父亲的心……(无法辨认)……大庙快建造好了,但自你死后,进度十分缓慢。小小的圣陵早已盖好了,如今我父亲又说要为你建造一个面向旭日的巨大的纪念像,狮身纪念像……(无法辨认)……为我的孩子祈祷吧。我体内的种子正在不停地生长……你走以后,我害怕极了。但愿你终将归来。

玛娜柯丝

“玛娜柯丝是胡夫的女儿呀!”雷利说道,“她腹中怀着的一定是木乃伊七号的骨肉。有关我们这位奇怪的祭司的事情,总算有些眉目啦。”

我一边读着,一边心里在琢磨。看来,我们所推测的死因大概不差。他是摔死的。也许他正在一个建筑物上工作时,脑内的动脉瘤突然破裂,于是他摔了下来。从X光片上的损伤程度来看,他显然是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的。可是信上所说的大庙,指的是什么呢?难道他是从动工兴建的大金字塔上摔下来的吗?

胡夫这位法老有许多妻子。他的孩子更多。在他死后,国内大乱。继承王位的,变动了好几次。我们这位祭司是否参与了什么宫廷阴谋了呢?他的孩子又是如何下场呢?

我接下去读阿布杜尔的信。

博物馆馆长又派了两人去翻译走廊壁上的图形文字。他根据所有的迹象分析,也认为地下室里葬着的是一个大祭司。馆长认为那些壁画描述一个人在努比亚沙漠中彷徨,已经半死不活。他被人发现并恢复了健康。后来,人们越来越觉得他具有一身魔法。图形文字说明他能“驯服猛兽”,“化人为石”。伟大的法老(胡夫)听说以后便把他召来,由他手下的祭司进行考核。结果这些祭司一个个被他弄得目瞪口呆,于是便把他收进宫廷,起先当一名参议,后来担任祭司。最后,他成为法老的全权顾问。在有关天文、建筑和数学方面,他说的话,法老总是言听计从的。

有一副图形文字把这位祭司描述为一只人面的狮。博物馆馆长推测说,这也可能象征着斯芬克斯。

希望你对此会感兴趣。

你谦卑的仆人

阿布杜尔

“怎么样?”雷利问我。

我倒抽了一口气。“真是不可思议,”我答道,“这一来,我们的发现就更有意义啦。”

雷利点头称是。“把这位祭司同狮身人面像联系起来,这是非常诱人的想法。你知道,狮身人面像是在大金字塔建成以后才兴建的。关于它的由来,学者们已经唇枪舌剑地辩论了好几个世纪了。”

“穆罕默德一号用来寻找那座墓地的岩石,也像一个狮身人面像,”我补充道,“好多地方都很吻合。”

“这种猜测真有意思,但我们也许永远无法证实。墓中的壁画常常有意夸大事实,想让死者的生命留诸永久。说他被人发现于沙漠,后来成为法老胡夫的全权顾问,这一段可能是夸张的。可是‘致死者的信’却不容忽视。这是一项重要的发现。”

我举目观看教授书房墙上那幅金字塔照片。这些金字塔严守着自己的秘密,已达五千年之久。如今我们正处于突破的边缘,但依靠的不是挖土的铁锹,而是现代医学的技术进展。不到97小时,我们就将把法老胡夫的大祭司同体外循环相连接。古埃及人认为生命是永存的,有朝一日灵魂终将归附于肉体。难道最后把这变为现实的是我们吗?

第五章

这一周的周末一天天地逼近了。我心里无时无刻不想着我们一层一层地打开裹尸布后裸露出来的那具奇怪的躯体。到了星期日早晨,我对几位同屋的人说了声再见,伪装要去图书馆,其实却向医院走去。我先在医院附设的大学生娱乐中心来回踱步了半个小时,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爬上两段楼梯,来到外科医师更衣休息室。两位骨科住院医师刚做完一例手术,正在脱手术衣。我对他们微微一笑,便朝手术观摩塔走去。

那里早已有了许多观众。医学院院长、雷利教授和上星期参加会议的其他院务委员也都来了。透过玻璃面板,可以看到木乃伊七号正躺在手术台上,浑身发白,显得冷冰冰的。一名护士用一种红色的消毒液涂抹腹股沟。另一名护士用它擦拭胸部。这种消毒液沿着两侧腋下流淌下来,远远看去,很像什么红色的糖浆。她们都先后给木乃伊擦拭了三遍。

手术台的一端站着一位麻醉师,旁边是他的助手。比森博士双臂交叉,在手术间里踱来踱去。三名助手站在墙角那里喁喁私语。

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台很大的监护装置。荧光屏上亮着三道直线。这三道线是测量脉搏、血压和心电活动的。

另一个监护装置是指示脑电图的,已由一位神经科医师连接于尸体的头部。头皮上剃去一部分头发,安放了12根很细的导线。脑电图的记录纸上划着12道平行的直线。第三个监护装置是测试体温的,探头已插入肛门。屏幕上闪亮着橙色的数字“5”,意思是摄氏五度。

我刚坐下,雷利教授便走了过来。“今天可是个了不起的日子啊,布赖恩。”他说道。

我慢慢地点头称是。我总觉得眼下要进行的工作好像触及到我们人类似乎不该沾手的事,因而心里有些害怕。

这时,扩音器里突然响了一声。比森博士抬头望着我们。

“诸位,依我看,我们一切就绪了。”

他转身面对他的手术人员。那几个人手足敏捷地在尸体上铺好绿色的布单,只露出胸部和右侧腹股沟。所有的准备事项和仪器装置,都与一般大医院所进行的心脏直视手术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好几个监视仪上都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

比森拿起手术刀,沿着胸骨,从上胸部开始,直到腹部为止,做了一个很长的竖切口。皮肉顿时分向两边,但是一滴血也没有出,似乎被切开的是块面包,而不是人体。他用一把小电锯来切断胸骨。

他的助手在右侧腹股沟已做了切口,正在暴露股动脉和股静脉。不一会儿,两根很长的聚乙烯管已分别插入血管。

胸前打开以后,比森用一把很大的金属拉钩放进切口,逐渐把切口拉开,露出了心脏。“在解剖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异样,”他说道。他伸手摸了摸。“右心房和右心室都完好无损,只是好像比较小。”

心脏的输出腔内,也插进了几根聚乙烯管。两名技师正俯身调节着人工心肺机。于是一种稀薄的澄清液体立即流入腹股沟的血管。几分钟后,它就回到了连接于心脏的塑料管。

“我们的方案是首先输入高度含氧的溶液,“比森说,”它向各组织送氧,并洗去过多的代谢产物,然后就流回唧筒。等到这种溶液畅通无阻时,我们就改用血液。我们先从低温开始,以保持身体组织对氧和其他物质的需要是处于最低水平。以后再逐渐加温。手术开始以前,我们已把尸体做过冷处理。现在输入的液体保持在接近凝固的温度。”

比森探头询问一位技师:“现在温度多少?“

“摄氏10度。”技师答道。

我们注视着监护仪。五分钟过去了,几个监护仪上的线条仍是直直的,纹丝未动。

“唧筒阻力怎么样?”比森怒问道。

“有所降低,先生。”一名技师答道。输入的液体已经透过全身血管,进入各组织,然后回到输出的管道。

“行了,”比森道,“改用含氧的血。”

比森一声令下,一位负责照看唧筒的技师立即打开一个活门。一股红色的激流射进透明的塑料管,注入股静脉。三分钟后,从心脏接出的管子已显出粉红色,渐渐变成玫瑰色,然后又转为鲜红。

“提高温度。”比森吩咐道。他往后退了一步,两手合抱。“我们现在没有多少事好干,只能等着。”

“现在是20度”技师报告。

标志体温的数字缓慢地变换着,好像电子钟上显示的分数。

21……22……23……24……

“我们从现在起逐渐减慢加温的速度,”比森说,“将近30度时,就到了关键时刻。这时应该出现第奇書網一批反应。”

过了半个小时,读数从26慢慢升到28,然后到30度。但什么也没有发生。监护装置上的线条仍是直直的,毫无变化。

雷利坐在椅子上,瞪着眼看下面的手术间,脸上显出一道很深的皱纹。查普曼院长咬着唇角。马卡姆博士本来一直猛吸着烟斗,此刻也没有再去吸一口。只有骨科大夫麦克德米特教授似乎洋洋得意。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纯粹在浪费时间。

比森的额前渗出大颗汗珠。一位护士走上前来,用砂布替他擦了擦。

“再升高一度。”他平静地说道。

数字显示器上的“30”渐渐消失,变成了“31”……

10分钟又过去了。唉,难道我们当真期望出现奇迹吗?这具木乃伊已死了五千年啦!也许麦克德米特说得对,我们大概全发疯了。

“再升高一度。”比森道。32度了。麻醉师摇起头来。什么也没有。所有的线条仍是直直的。比森抬头望着观摩塔上的观众,脸上混杂着生气和失望的表情。他耸了耸肩,似乎说他已尽力而为,但实在无能为力了。他低下头来,望着手术台。这时募的一声惊呼。

“动啦!心电图动了,你们瞧!”果真如此!心电图上出现一段稍稍不规则的线条,仿佛画那条直线的一只无形的手变得颤抖无力起来。可是随后线条又变直了。

这根本不是一次清晰的心搏,只是一阵最轻微的颤动,为时顶多只有一妙钟。

“现在是33度了。”技师报告道。

屏幕上出了一个小尖,过了好久,又是一个小尖。然后是连续三个小尖。又是直线。然后又一个小尖。我的天,难道这具木乃伊的心脏真的要搏动起来吗?

我忽然想起以前在医学院看过的一部影片,演的是鸡胚的首次心搏。蛋壳剥去了一块,露出里面的鸡胚。那块又小又透明的组织,起先只是偶然跳动了几下,然后越跳越多,可是还不规则,最后成了一个跳动得很和谐、很有节律的小肉块。这是生命的节律呀!这一点令人想起尼罗河来。它涨水、泛滥,把含有养料的生命之水带给树木、庄稼和沿岸的一切生物。那五时无息的海浪,似乎也因袭了同样的节律。难道我们也把这节律融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脏了吗?这节律是否是一切生命的共同特征呢?它是否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演变而传到我们身上了呢?

心电图的线条突然跳了起来,画出一个粗犷、古怪的图形。

“心室纤颤!”比森惊叫道。

他拿起除颤器上的两根电棒放到心脏上,用微弱的电流开始除颤。可是心电图上又出现了直线。

他又死了吗?雷利俯身观看,脑袋差点碰到玻璃窗。他定睛注视着监护仪。

“把温度升高一度。”比森又怒声吩咐道。温度计上的数字变成34。在木乃伊七号的胸腔里,心脏缩成一个拳头似的,停了停,又缩了一下,再缩一下。心电图上出现一个完整的心搏,又一个心搏。然后乱跳几下,又是一个心搏。每当心脏较好地搏动一次,反映血压的线条就晃动一下,起先比较微弱,逐渐变得平静而有力。

突然间,脑电图的指针也都猛烈地晃动起来。最上面的那根指针竟跳出图纸之外,把仪器瞧得“啪、啪”直响,过一会儿才慢慢地降落下来。

比森抬头招呼道:“雷利,依我看,这儿躺着的可能是个活人啦。”他的嗓音比平时要尖,显得很不自然,仿佛喉咙里粘着口水似的。

观看的人群顿时欢呼起来。大家都站起身子,互相拍打着,还热烈地握手。雷利更是忘乎所以了。

“我们成功啦!”他热泪交流地喊道,“老天爷啊,我们成功啦!”

我想跳,想叫,想手舞足蹈。木乃伊七号的尸体,在它的古墓内一动不动地呆了50个世纪。如今这位大祭司的心脏居然又一次跳动起来啦。

第六章

在随后的五天内,一场生和死的搏斗在307病室(密切观察室)中进行着。但这也许同任何一家大医院的特别观察室在任何一天内所进行的搏斗差不多。护士们俯身照料着这位埃及人。住院医师们持续不断地观察着。比森博士指导着他们,这占去他绝大部分时间。他在手术后怂恿雷利和我们出去喝一杯以庆祝胜利。而他自己却不去。“要做的工作太多啦。”他说道。虽然人工心脏已不再使用,但木乃伊七号仍是生死难卜。“人是离开手术室了,”比森曾说道,“可是我们成功的希望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目前只有与他当前的护理有关的医务人员才能进他的屋,所以我只能看看他的病案记录,了解他的病情。可是我的好奇心愈来愈强烈,实在无法抑制。手术后第三天,我穿上一件医院医生的绿色衣服,伪装成一个心脏外科住院医师,想在夜深人静时溜进观察室。那时已是晚上10点钟,夜班护士刚巡视过病房。

我在中心站抓了一副听诊器,大胆走进了房间。屋里有一个护士,正在调整输液的速度。她戴着口罩,穿着隔离消毒衣。衣服上的挂卡写着她的姓名:詹妮弗。休斯。

“对不起,”她说道,“这儿谁也不许来访。”

“我知道,”我答道,“我只是想看看他现在怎么样。”

其实只要瞅一眼就明白了。他身上连接着十几个机械装置。他的呼吸由一个气球样的机器进行调节和控制。每只胳膊上都有几根静脉输液管。膀胱里插着导尿管。还有两根粗管吸引着他胸腔的积液。从外表来看,他的情况并不好。

那护士绕过床边朝我走来。“你是住院医师吗?”她问道。

“在做手术时,我是助手。”我撒谎道。

一双蓝色的眸子斜睨着我。过了一会儿,詹妮弗转回身去,操起一架监护仪来。她是个美丽的姑娘。金色的秀发在她的帽子下面微微露着。双腿颀长而纤细。

“病情有好转么?”我问道。

她摇了摇头。“仍是昏迷不醒。我只能说:他的心脏还在跳动。”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如果你是个住院医师,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我飞快地思索着。“那是因为我原先……在别的医院……在别的科室轮换工作呀。”

她停下手里的工作,直瞪瞪地瞧着我。“你要明白,万一比森见到你在这儿,他大概会要你的命。”

“我……嗯,是的……可是……”

“你是医学院的学生吧,是不是?”

我一边点头,一边耸肩。“我从埃及一路跟着他来到这里。我只想进来看看他到底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你太年轻,根本不像住院医师。而且他们总是又忙又累,决不会到这儿来东张西望,也不会被监护仪的电线绊上自己的脚。”

我低头一看,赶紧把绊上我左脚的电线抖掉,脸上不由得羞红起来。

“你还是走吧。”她说道。

我嘲门口退去。“真对不起,我并不是有意来打扰你。不过极其关心他身体的好转。”

“我知道;”她答道,“我们全都一样。”她又转身去工作了。

第二天,我又去访问密切观察室,但房门紧闭着。我透过一扇小玻璃看到了詹妮弗。她太忙了,只是朝我嫣然一笑。从她的脸部表情来看,事情好像不太妙。这一天的病程记录也说明患者并没有好转多少。

下一天是星期三,木乃伊七号开始到处出血。嘴里、鼻管周围、直肠内以及尿内都有渗血。给他输了新鲜血液,24小时后,出血已经止住。人还活着。

事情就是这样矛盾,他的性命每拖过一天,他身体复原的希望就减少一分。住院医师们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但他的情况愈来愈恶化,离死亡已经不远。他的脑电图与手术中所见到的完全相同。神志依然昏迷。住院医师和护士已经筋疲力尽。病情已告无望。但在这时发生了一种令人惊奇的情况,这种莫名其妙的事在临床工作中有时是能见到的。

星期五上午八点患者出现自主动作!夜班护士发现患者动了动右手。今晨做的脑电图很像睡眠的波形。心脏搏动比过去有力。X线检查时发现肺部情况有好转。

鲁勃克医学博士

星期六中午十二点患者扯去气管内插管。似乎已能自主呼吸。开始出现躁动,身子和两腿时时挪动。神志有好转,似乎即将清醒!

鲁勃克医学博士

星期日上午八点患者已清醒!两眼睁开,盯着屋里医生护士的动作。脑电图显示正常波形。心搏稳定。经X线检查情况继续有好转。

罗奈医学博士

第七章

第二天,雷利问比森可否允许我们去看望木乃伊七号。这位祭司已经完全清醒,虽然他身体很弱,但已开始吃流质饭了。原先连接在他身上的许多管子,现在都已撤除。他恢复得极其迅速。

护士们给他刮了胡子。他的相貌显得十分雍容,而且相当英俊。他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便睁开眼来。两只眼睛蓝盈盈的,仿佛在那瞳孔后面有面小小的镜子。

他瞅着我们朝他走去。雷利教授伸手搭着这位祭司的肩头。“我们只是顺便来看看你。”他说道。

我们尽量表示友好,以使他放心。

“你觉得怎么样?布赖恩?”雷利在我们离开病室时问我。他高兴得咧嘴笑着。

我心里十分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的样子跟一般的病人差不多拉。”我咕哝道。

“差不多完全一样了,”雷利道,“可是像他这样的相貌,我这辈子也没有见过。长相真特别呀,尤其是那双眼睛。恐怕他的祖先决不是一般的人物。反正他的容貌肯定不是一个典型的埃及人。”

我们穿过大厅时,比森博士带着五、六个住院医师转过拐弯角,恰好与我们相遇。

“见到你很高兴,”比森道,“我有件东西,应该让你看看,阿诺得。”

我们跟他走进一间会议室。室内放着一个看片灯,把两张片子照得十分清晰。一张是骨干骨折的X光片。骨折的两端离得很宽,而且形成一个明显的角度。另一张X光片也是股骨,但骨折线已经消失。

“你记得这两张片子吗?”比森问道。

雷利瞪着眼睛看了片刻。“这一张像是那位埃及人的左腿,是我们没有打开裹尸布以前拍摄的。那一张X光片,如果是同一条腿的话,那骨折显然是愈合了。”

“不错,已经愈合啦!”比森道。

雷利向前凑近些,仔细地看了看。“这怎么可能呢?”

比森咯咯地笑了。“我让骨科麦克德米特大夫看这两张片子。他以为我跟他捣鬼,便盯着他们又照了一张片子,这才信以为真。”

雷利皱起眉头。“他怎么解释呢?”

“他解释不了,”比森哈哈大笑,“他只是嘟嘟哝哝地说什么‘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们这位埃及朋友用了一个星期就把他自己的骨折治好了。这在医学史上可是空前的啊。”

“那么,他的颅骨骨折呢?”雷利问道。

比森在X光片袋里抽出两张片子来。第一张片子上清楚地显示着左侧太阳穴部位的骨折。在第二张片子上,骨折线消失了。颅骨骨折完全愈合。

“我们同麦克德米特约定一点钟在病室里会面,”比森道,“跟我们来吧!”

我们走进木乃伊七号的病室时,麦克德米特博士也刚到。他气喘吁吁,满脸通红。

“你们这些搞心脏的,总是在创造奇迹。”他一边咕哝,一边摆动他那庞大的身躯领先走进了病室。他跪在床旁,在木乃伊七号的腿上足足检查了15分钟。两只下肢的肤色和脉搏完全相同。活动范围毫无差异。怎么动都不痛。

“我看他可以试着下地啦,”麦克德米特说道,“恐怕用不到我们嘱咐,他自己就会下床走动了。”

这位骨科专家的态度,前后判若两人。原先他激烈反对我们使死者复苏,如今又比谁都惊愕激动。

木乃伊七号一直注视着。谁开口讲话,他两只眼睛就盯着谁。他当然不懂我们讲话的内容,但他显然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而且对我们大惊小怪的样子感到得意。迄今为止,他一声未吭,只是在耐心的瞅着。

麦克德米特终于站起身子。

“我约好两点钟去会诊一个病人,”他一面说着,一面捋袖看表,然后使劲摇了摇。“该死的表,准是停啦。你们的表是几点?”

我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不知怎地,它也停了。雷利教授从他的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只怀表。“我的表是1点35分,”他说道,“不过这肯定不准。”

“你们可不要落在时间后面啊,”比森博士轻声笑道。我们跟着他走出病室。他腕上戴着一只电子表。“一百二十五年内,一秒也不差。”他捋袖一看:1点35分。他按了按跑秒的按钮。秒数计到15点就不再动弹了。

“该死的,”他轻轻拍了拍,仍是1点35分。

我回头一看,木乃伊七号正在室内朝我们望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过了6个小时以后,我们的表才重新走动起来。

将近第二周的周末,那位埃及人已经明显好转,比森决定把他搬出密切观察室,转到疗养病房的一间特别病室去。那里也有抢救设备,可以继续监护,但病房比密切观察室大得多,因而活动范围也可以相应地扩大不少。屋里有一小块地方可供进餐。往窗外望去,可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