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女玲珑-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队人到近前,宫人们纷纷跪下,玲珑也跪下,心里有些着急,九皇子一进去肯定会找他母亲的,如此一来惠妃岂不是更不会见自己。
  身前一群人经过,一双双鞋靴震起微尘,忽而一双黑缎销金鹿皮靴子在玲珑面前停住,她听见头定有个声音似不经意又有些疑惑道:“恩,这是谁?”
  九皇子的声音似乎比上次更低沉了些,不知西北的烈风是否让他也比从前更成熟了些。
  玲珑心里一惊,未及想该怎么办,白檀已从里面出来。
  白檀见九皇子停在伏地的玲珑面前,微微一愣,然后朝九皇子行礼道:“殿下可回来了,刚才娘娘才说呢,才从外面回来就成天不见殿下人影儿。”
  九皇子哂笑:“不过出去一会儿,我这就去见母亲。”殿中自有宫人出来迎他。
  白檀朝他福了福,才转身对玲珑道:“玲珑,娘娘让你同我进去。”
  惠妃竟是同意见她,玲珑惊喜万分抬起头,对白檀感激道:“多谢姐姐!”
  九皇子本是要进去,听见白檀唤她名字,转过头来,只见白檀搀着玲珑晃晃悠悠站起来。


☆、61 小公主的归宿(下)

     起初廖姑姑他们都不太赞同由玲珑来漪澜殿求惠妃的,玲珑腿上伤还未好,行动不太利索,而廖姑姑比玲珑年纪大资历老,处事也成熟老道,因此大家觉得廖姑姑才是来漪澜殿最好的人选。
  后来决定让玲珑来,是因为玲珑在漪澜殿还算认识一个白檀,廖姑姑也有些老交情在漪澜殿,但并不近惠妃,且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有什么意外,云絮斋中好歹还有廖姑姑能罩着,若廖姑姑出了什么事,云絮斋可就真的一个能做主的人也没有了。
  九皇子既然回来了,自然还得先让他去见过惠妃才轮到玲珑。白檀把玲珑带到漪澜殿的偏殿一处厢房外,九皇子早已进去,里头传来惠妃母子笑谈声,不久听见有人道:“白檀,你带她进来。”
  玲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白檀朝她点点头,她随白檀进去。
  与外面相比,屋里真是温暖入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惠妃和九皇子坐在织锦联珠幔后设的熏榻上,脚下铺着毡子,白檀朝他二人行罢礼,绕到惠妃身边。
  惠妃穿着一件橘绫缎地双窠八宝纹样对襟袄,腰间系着二色牡丹合欢带,单螺髻斜簪一只累丝衔珠凤,耳著明珠,通身闲适怡然不失高贵。九皇子坐在她身边,身上穿着银灰缕金半旧大袄,他二人身后还有一位姑姑和连白檀在内两名宫女,玲珑没想到惠妃会让九皇子也在一旁听,不过于她而言谁听都没关系,于是不顾脚伤疼痛,跪下向他二人行礼。
  惠妃见小宫女伏在地上,手指轻摩着手炉,淡淡道:“你是云絮斋的宫女?”
  “启禀娘娘,奴婢是云絮斋宁采女跟前的宫女玲珑。”玲珑未曾抬头,看不见惠妃的表情,只能从声音判断惠妃的情绪。
  奈何惠妃的声音依旧淡然,一时也听不出喜怒,“恩,听说宁氏已经过世,你为何到漪澜殿来求见?”
  玲珑道:“娘娘,采女虽过世,可诞下的小公主还在,小公主出生快一个月了,至今没有哪位娘娘来接小公主回去教养,奴婢正是为此事而来。”
  惠妃惊讶道:“至今仍未有人接小公主回去么?如此,你应当去含象殿求皇后才是,怎么跑来了漪澜殿?”
  玲珑跪在地上微微屈起手指。记得入宫时,教导她们礼仪的姑姑曾说过,在宫中一定要学会谨言慎行,管好自己的嘴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一定要清楚,若是实在太笨不知道要说什么,最好就什么也别说,因为说得多错得也多。和她们讲这一番话的是一个有些年纪的老姑姑,声音有些沙哑,脸上的皱纹像一层层叠起来的褶子,不知她到底遭遇过什么,平日里与她们说话总有些阴阳怪气的,说这番话时也是,脸上似笑非笑。
  她一直谨记着姑姑说过的道理。有些话能讲有些话不能讲,因为她自认真的不是聪明人,所以很多时候她都选择不说,今天玲珑也面临说与不说的选择,她之于宫廷,如蜉蝣之于汪洋,她不明白哪一句会出口成祸,决定与惠妃照实说。
  “娘娘,采女临盆当日,皇后娘娘已派人去过云絮斋,后来见采女诞下公主,那些人又去了,第二日内侍监派了一名乳娘过来,便再无其他吩咐。娘娘,公主眼看就要满月了,眼下又近新年,公主每日在襁褓中啼哭,却没有母亲哄她,奴婢们实在不忍。”
  话毕,屋里一阵沉默,玲珑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知惠妃会如何作答。良久,才听见惠妃的声音道:“即便如此,这事儿也不该本宫管。宫中诸事,自有皇后和贵妃娘娘料理,本宫已不过问这些闲事多年,即便有心帮公主,也无力啊。”
  也不晓得惠妃知不知道贵妃和拢香已经反目成仇还深夜查抄的事,玲珑只得据实以告:“娘娘,月余前欢祥殿曾派人到云絮斋搜检,贵妃娘娘她……至采女临盆也未再理过采女,如今公主诞下近一个月,欢祥殿也不见消息。”这样说得有些隐晦,但相信久居深宫的惠妃一定能懂得。
  玲珑殷切道:“如今宫里除了娘娘,无人能帮小公主了。求娘娘看在小公主年幼丧母,可怜可怜公主。”
  惠妃沉吟片刻,悲悯道:“既有因才有果,阮贵妃与宁采女的事,本宫不知,但公主身为人女,如今境地何尝不是前人造就。”
  的确,小公主今日的处境,是拢香无法在内廷权力争斗的漩涡中保全自身的结果,是她那铁石心肠的生身父亲冷酷无视的结果。然而,撇去皇帝不说,拢香曾那样用心去经营,为的就是能在深宫中有立足之地,为她的孩子能顺利出生幸福成长,玲珑记得许多时候,拢香抚摸着肚子时温柔慈爱的神情,她为她缝制小衣服时的期盼。如今拢香尸骨未寒,玲珑怎能让她的女儿背负这样冰冷残酷的结果。
  她想忍住泪水,可眼泪却一滴滴打在她手背。
  “娘……”坐在一旁的九皇子正想开口说什么,惠妃冲他摇摇头,他只能静坐继续听。
  玲珑勉强压住抽泣,道:“奴婢不知何为因何为果,只觉得,无论谁的恩怨对错,都不应当由小公主来承担。采女生公主时,是早产……公主到这世上本就不易,纵使采女有错,公主来这世上还不满一个月,又有什么错呢?请娘娘念在公主年幼无辜,帮帮公主。”
  又是一片静默,只余玲珑强忍的低泣,惠妃看着跪在地上发抖的玲珑,想起自己的女儿,尚未出生便胎死腹中。无辜,她的女儿也很无辜,就像现在躺在云絮斋里的那个女孩儿一样,未曾明白人世,就品尝人世的艰辛。那个女孩儿会不会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明白就匆匆离去……
  身边的姑姑见惠妃怜悯之色愈显,知道惠妃心软,想上前劝,惠妃看见却摆摆手,心中有了决定,对身**人道:“云清,你去云絮斋,把小公主接来,白兰,你差人去看看皇上在做什么,今日宿何处,打听清楚再来禀报我。”
  玲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惠妃身后的云清姑姑以及白兰白檀也不敢相信。
  云清姑姑担忧道:“娘娘,您决定要收养小公主么?”
  惠妃声音平和,缓缓道:“快过年了,云絮斋里又刚去了宁氏,留她一个小孩在那屋子里恐怕年也过不好,既是早产,身子应当弱些,若是冻出病来,可怜她小小年纪,就先接到漪澜殿吧。皇上那里,本宫自会说明。”
  玲珑喜得猛磕头:“多谢娘娘,多谢娘娘!”
  惠妃却道:“你也先别高兴,小公主的去处,最终还得由皇上皇后定夺,我怜她年幼,先接她来这里过年,至于她今后安置何处,还得看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意思。”
  话虽如此,但玲珑知道惠妃肯接小公主来,那么公主的归宿便基本能确定了,廖姑姑所言不错,宫中能且可能接受小公主的,只有惠妃。玲珑跪得久了,脚上已经疼到麻木,但再疼她也觉得值得。
  漪澜殿派人去时,云絮斋中苦等玲珑的众人欢喜异常,由于斋中剩下的只有廖姑姑他们几个,算公主近随,所以他们也全都和公主一起到漪澜殿来。也许公主与惠妃有缘,惠妃第一次抱她她也不哭闹,惠妃把软软小小的宝宝抱进怀里时,心中也怜惜异常,九皇子似乎很喜欢小公主,不停在一旁逗她笑。
  果真,惠妃去了一趟皇帝那里,接着就来了让惠妃收养公主的旨意。从此,惠妃就成了公主名正言顺的母亲。
  她让人专门在自己寝殿侧布置了一间屋子给公主,原先的乳母换掉,她派人另挑了两个,又加派了不少宫女太监来与廖姑姑郑夏他们一同伺候公主。惠妃名下的公主,当真比别个尊贵些,小公主立时从一个无人管的“野孩子”变成了真正的众心捧月的公主。
  也不知是否是拢香在天之灵保佑她的女儿,竟让他们求仁得仁,玲珑甚感欣慰。
  公主满月前一天,已是大年初五,这日漪澜殿中来了几位夫人,据说是惠妃娘家李氏府中的夫人们,玲珑静静守在公主的婴儿房中陪她,小宝宝还没有名字,惠妃也只叫她宝宝、宝贝什么的,说名字得满月后再取。
  惠妃是真心疼小公主,虽然公主到漪澜殿没几日,惠妃对小公主亲昵却好像从她出生就在这里一样,她把公主的睡房布置在自己寝殿旁边,也不怕孩子晚上哭醒吵着她,公主若有一点哭,她便会过问,甚至许多照顾公主的事她都亲力亲为。也许她真从拢香的女儿身上弥补着她曾经失去女儿的痛苦。
  玲珑以为今日惠妃应当没空管小公主,午后送走李家夫人们后,惠妃身边的宫女白兰来到公主睡房,不想她要找的是玲珑。
  “娘娘让你过去一趟,这就跟我来吧。”
  玲珑心怀忐忑跟在白兰后面,心中默数这些天自己在漪澜殿的言行,好像也没什么出错的,她最多只呆在房里陪公主,惠妃把公主抱去时才跟着出去,和廖姑姑他们一样,一切都围着小宝宝转。
  惠妃还是在那日的厢房里,这房间应是她平日常爱逗留的地方,屋子内摆设简洁随意,却无不精巧。玲珑进来行礼罢,惠妃随意问道:“你脚上的伤怎么样了,这几日可好些。”
  “娘娘厚爱,请了大夫来为我瞧,这几日敷药已是好了很多。”
  “恩,”惠妃点点头,又道:“既如此,等你伤好后,就去内侍监,再领其他差事吧。”
  惠妃这是要赶她出漪澜殿,玲珑听得心一沉,却无惊慌,惠妃派人接小公主入住漪澜殿,把拢香先前为小公主缝制的衣服全弃之不要时,玲珑就想到,惠妃若接养小公主,多半是不会留她的。


☆、62 香寮

     玲珑和廖姑姑他们不同,是从尚服局跟着拢香一起到云絮斋的,拢香视她为贴身婢女,这贴身侍奉感情和一般的比起来也就不同。惠妃接公主回来想必也打听过,跟来的云絮斋宫人何人如何,什么样的人品背景,什么样的习惯。玲珑虽很少随拢香出门,在云絮斋中的地位也与一般宫女不同,只消随便找人问问便知。更何况,她还敢为了公主只身来漪澜殿求惠妃。
  宫中嫔妃收养皇子公主,最忌讳的就有人会提起孩子生母。无论孩子长大后感情是深是浅,血缘都是孩子和母亲敏感的存在,母子嫌隙多生于此。
  惠妃知道玲珑对拢香忠心耿耿,可就怕她这份忠心用错地方,哪日孩子长大了忍不住就告诉她生母是何人,到时候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想干脆把她打发走。
  玲珑对惠妃这样的心态并不怨恨,她很理解,若是她自己处在惠妃同等的位置,多半也会有同样的做法。
  所以她向惠妃磕了个头,平平静静道:“谨遵娘娘吩咐。”
  她顺从的态度倒让惠妃有几分诧异,问道:“你不求我让你留下?”
  玲珑感激道:“娘娘收养公主,是奴婢最大心愿,如今已然实现,娘娘心慈仁厚,视公主如己出,奴婢若还有什么怨言,恐怕连天理也容不下了。”
  惠妃仔细打量跪在下面的小宫女,她不是宁氏常带在身边的,却听说在云絮斋中宁氏待她格外倚重,甚至亲身教导她,像对姐妹一般。所以在宁氏死后,她才甘冒闯宫的危险来替宁氏女儿求情,本以为她会求她守护在小公主身边,没想到她这样轻易就答应了。
  忽然问道:“从前在云絮斋,宁氏都教过你什么?”
  玲珑不知她为何忽然问起这个,答道:“读书、写字,奴婢蠢笨,采女虽用心教,奴婢却没学了多少。”
  惠妃一笑,“恩,听闻宁氏当年在京中也是有名的才女,只可惜宁……普通人即便再勤勉,也难及她十一吧。”
  玲珑听惠妃竟有赞赏拢香的意思,心中一动,悄悄抬头看惠妃,见惠妃面带微笑,神色和善。
  “宁氏倒挺会调教人,”想了想,道:“香寮中尚缺一个看炉子的粗使宫女,你可愿意留下到香寮中去。”
  没想到惠妃居然会临时改变主意,留她在漪澜殿,玲珑有片刻没反应过来,道:“娘娘愿意留我在漪澜殿?”
  惠妃起身慢慢走下熏榻,居高临下直视玲珑:“我留你,是看你不仅忠心,还守本分。但你得看清你现在的主子是谁。漪澜殿不留无用之人,你去香寮后,无论是公主还是从前云絮斋那些事,都与你再无瓜葛,你只要当好你的差事,无故更不得接近公主,你须记得,你不过是漪澜殿中小小的粗使宫女。”
  玲珑哪有不愿,连忙叩头谢恩:“多谢娘娘恩典,多谢娘娘。”
  “你要记着,若有一日让我知道你说错一句话,或是什么消息从你这里传出去,到时候你的命,也不用要了。”
  玲珑忙保证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管好自己的嘴。”
  惠妃道:“不只是你嘴,以后你的一言一行,都要如我殿中杂役宫女一般,从前的事,都忘掉吧。”
  能留在漪澜殿对玲珑而言有大大的好处,虽然不能接近公主,但她还是有机会看到的,而且不用再去内侍监从新分配,谁会知道以后会被分派到哪里?彩霞离开云絮斋后就不知去向,若巧合些,玲珑与彩霞冤家路窄,若没那么狗血巧合,大概也是从新分到某一处,或是某位妃子的宫室,玲珑无一技之长,能领到的大概也是些粗活杂活。
  内廷宫人无数,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遇到个有富贵命的主子,然后跟着主子荣华富贵,也不是每个人有这样的志向和城府。许多宫人都是埋头的干着自己的差事,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脸上绷着木然如一的表情,在宫廷这华丽的大舞台上成为不能让人留下任何印象的匆匆过客,成为比尔眼中的一个符号。
  玲珑从前以为让宫人们表情变得木讷的是繁琐的工作和枯燥的生活,经过司衣房里的事和拢香之死后,才有些明白,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经历,入宫数年至数十年,直到老死,在这样一个绚烂充满阴谋和繁华的舞台上,即使他们不是最引人注目的表演者,他们也不会没有悲欢离合,只是痴嗔妄念都遁入心中,又不能表出于形,渐渐地,心中的雀跃被磨灭了,表情也不过是覆在脸上的面具而已。
  香寮就是惠妃制胭脂香粉的偏殿,名字是惠妃自己取的,虽说为“寮”,制香房和存放香料器皿的仓库却几乎占据整个偏殿,香寮一点也不小。粗使婢女在香寮中负责洒扫、收拾香料器皿、捣磨、看炉子等等诸多杂活,性质与玲珑从前在司衣房没遇到拢香前干的差不多,就是比以前活种类多些。
  香寮里粗使婢女一共二十人,分五组,每组四人。原以为惠妃说粗使婢女缺一人不过是托词,玲珑当天收拾东西去香寮报道,去了香寮才知道的确正好缺一人,前一天才从内侍监挑了一人过来,那姑娘正好也在香寮掌事姑姑那里,掌管香寮诸事姑姑姓朱,玲珑进来报明了来意,她指着玲珑问:“你的名字叫玲珑?”
  “是。”
  “那你的名字就改叫珠玑吧,正好配成一对。”
  于是那个新来姑娘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
  刚被改名叫成“珠玑”的姑娘,先是瞪大眼睛,貌似很不服气,但姑姑低头就在一本册子上写写画画登记了她们的名字,她连反驳的机会也没有,只能气鼓鼓红着脸作罢,末了还瞪了旁边的玲珑一眼。
  玲珑有些无辜,好吧,姑姑是因为她的名字才把珠玑叫“珠玑”的,珠玑……听起来不大好听吧,可是,玲珑自己的名字也是别人随便取的。玲珑再想悄悄和她说抱歉什么的,珠玑已经转过头去。
  玲珑珠玑和另外两个宫女紫缕碧丝被分为一组,玲珑她们是新来的,紫缕碧丝是原先就在漪澜殿的宫女。四人不仅平时一同当差,住也住在一间屋子里。四人主要负责看炉子捣磨米粉,在香寮里除了自己负责的差事,其他制香粉的工序也必须熟悉。玲珑从前没学过制胭脂香粉,就那回来漪澜殿听白檀说过一些,现下还要一点一点慢慢学起。珠玑居然是本来就会制胭脂花粉的,想来也是,漪澜殿去内侍监挑个到香寮中当差的宫人,自然先挑有底子的,和现代就业应聘一个道理。
  因为名字的事,珠玑好像有些不待见玲珑,和她说话也爱理不理,玲珑几次向她问些“专业知识”,她都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好在紫缕碧丝都肯教她。除了珠玑,香寮里不少宫女是见过玲珑的,上次她跟拢香来时稍稍出了点意外,有几个人还记得她,或是知道她是从云絮斋跟着公主来的,又转调到香寮里。有比较好奇的忍不住来向玲珑打听,比如紫缕,私下里悄悄问玲珑为什么不跟在公主身边,有惠妃警告再先,玲珑怎敢乱说。
  惠妃不想留她在漪澜殿,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即便玲珑不说,也会有好事者寻根问底,或谁不小心说漏一句香寮里的玲珑从前是跟着公主来漪澜殿的现在如何如何……终究是个隐患,要让公主生母的消息一点都不从玲珑这里传出其实很难,她光管好自己没用,还得让别人不说。
  想来想去没什么办法,玲珑最后只能对紫缕道:“我本来就是云絮斋普通宫女,那日御女的贴身女官不在,随意指了我跟了出来,平时跟主子出来的都是别人。断断轮不到我。现在自然也没资格贴身伺候公主,娘娘好心从新派了差事给我,我正欢喜呢。”
  半真半假,也不知道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只希望打消她们的好奇心,久而久之能揭过无人再提起就好了。


☆、63 及笄

     好在紫缕对于玲珑到香寮的原因并不是很执着,问过一次,满足了好奇心以后就不太在意了。
  珠玑不知从哪里听到也跑来找玲珑打听,玲珑原样吧说给紫缕的话说给她听,结果她听了丢了个眼白给玲珑,道:“我就说嘛,看你那样子也不像与别个有什么不同的,哪能到主子跟前伺候。”
  玲珑无奈,她像是真恼上玲珑了,连睡觉时也要故意背对着她,玲珑不懂那些制胭脂花粉的工序,刚开始学难免笨拙些,每当她犯下些低级错误或学得太慢时,珠玑就爱在旁边冷嘲热讽,嘲笑玲珑笨什么的。
  女子多用米粉为妆,因此玲珑也从米粉开始学做起。香寮中只备粱米和粟米磨粉,其他的嫌粗且杂,不仅惠妃,漪澜殿里的宫女们也是不爱用的。米粉听起来只是用米磨成敷面的粉这样简单,其实制作工序繁复得很。
  首先米要精挑纯一的颜色,不能掺有杂色,挑选好以后反复淘洗,直淘到洗出来的水清而无杂才行。淘干净后,把米放到冷水里侵泡。
  不同的季节侵泡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冬季寒冷不易发酵,要泡六十天,玲珑到香寮时还是冬天,见到的都是别人先前泡好的。
  米泡久了味道不太好闻,酸酸臭臭的。侵泡的时日够了,就可以把米拿出来,放到酒中淘洗,这样做是为了把那股酸味洗去,也要来来回回洗好几遍。等米的味道恢复清新了,才可以开始研磨。
  经过长时间浸泡的米要磨成粉并不难,其实稍微用力一捏,米粒就能碎成粉了。但接下来的工序并不只是磨粉这么简单。要把这些米活着水细细地磨成米浆,磨好的米浆倒绢布上滤过另存。被滤在绢布上的粉末要从新再磨,重复之前的工序。
  收集好的米浆再次加清水,用木棒用力翻搅米汤,然后将混合的米浆倒入器皿中存放沉淀,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米浆干净不沾染灰尘。等米粉渐渐沉淀下去,分出下粉上水两部分时,要用勺子把上面的水拿出去倒掉,不能倾到,只能拿出去。直到只见一层米粉。
  这时候的米粉还是湿的,又要想办法把这些湿粉弄干。一般是拿来几层棉布,布里兜着米糠和草木灰,叠出两三层,由两个宫女一人扯着一边,轻轻地搭到米粉上拭,把水吸走,手上的布和灰湿一次就要换一次。不知要换多少次才能把水吸干。
  阴干的米浆会凝成粉饼,粉饼外围的粉虽然白,但是较粗且没有光泽,要用刀子削去,余下中间的又细又白又滑的就是粉英了。
  最后把粉英切碎,选个无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