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地之道-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客套己毕,王朝海再次介绍:“岳山书院研读风气甚浓,学子们关心国事,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允许不同学派、持不同见解的学者讲会,大家可以执经问难,也可以自由论辩。胡公子如有真知灼见,可以直言不讳,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胡长生感慨道:“岳山书院光耀四方,广传圣朝文化,学术空气清新自由,胡某来此圣地,实乃三生有幸!”然后道:“朱教授,晚生请教,人应该如何看待生死?”
朱先生手捋长髯,意味深长道:“公子问的好,未知生,焉知死?天气清轻、地气浊重,二气相合,聚而为人。人者,养浩然之气,可通天地、循天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胡长生猛然醒悟,自己终于找到伤害亿万鱼虾的理由了。不是吗?一切生命皆由天地二气化生,天地之道光明正大,得浩然之气可通天地、循天理,权当那些死去的生命舍生取义,为清平二十万百姓牺牲吧。如此看似牵强附会,其实不然,亿万鱼虾只是表象,水中更微小的生命同样不可胜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己身为朝庭命官,秉皇天正气,必须为百姓着想,世事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万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一方的利益,必然以伤害另一方为基础,就像一场战争,一方的存在就要战败对手。
一念至此,胡长生坦然起来。人嘛,总要千方百计搪塞错误。他起身行礼,诚恳道:“朱教授之言,开启晚生茅塞,学生在此谢过。”
朱教授无意中为胡探花解开了心结,让翰林学士心怀感激,一时心怀大畅,捋须笑道:“胡公子客气了,儒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如果放纵人欲,必然掩盖天理,稍有差错,定然失却纲常人伦。儒者,须彻底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才能达到圣人境界。”
胡长生恭敬道:“先生,晚生幼时曾学诸子百家,对儒学心向往之,可是不得要领,始终难以融会贯通,愿先生以儒学精义教我。”
朱教授轻咳一声,含笑道:“天道酬勤,胡公子不耻下问,将来成就定然不可限量啊。儒学,乃治世之学也,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也,讲求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其行刚健有为、公忠为国、以义制利。其核心乃是仁、义、礼、智、信。仁者,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全社会均享有生存和幸福之权利;义者,必所为也,为社会公义,可以舍生取义;礼者,为天下万物正名也,使社会各安其道,具有定位……知止而后定,定而能静,静而后安,安而能虑,虑而能得。用心体之守之,行之修之,则日有所获、月有所新、年有所得……所谓静者,心念专一、心态平和之谓也。在利害中制其心、在福祸中炼其心、在无事中省其心……澄心则神自清;遣欲则心自静。有欲则乱,无欲则刚……”
胡长生一边听,一边点头,深感受益匪浅……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向皇上推荐朱教授。这位老先生,真乃是大学问家、治世之能臣也。
几个人谈论儒学,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
忽然,从门外传来两声冷笑。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位灰衣老者昂然进屋,讥讽道:“朱老先生述而不作,真高明之士也。”
朱教授立刻起身相让,介绍道:“这位是岳山书院的韩教授。韩老先生博古通今,尤其法学造诣极深。这位是千里迢迢来自京城的翰林学士胡探花,年轻有为,后生可畏。韩老先生,有道是礼之用、和为贵,你的思想独树一帜,大家可以共同商讨。”
韩先生开门见山道:“胡翰林,老夫久闻大名,没想到在此相见,幸会啦。各位,当今圣世滚滚向前,本应该不法古、不循今,锐意改革。而朱老先生却引经据典,大谈复古之道,岂不令人齿寒?老夫以为,治世之学,当以法为纲领。圣人治国,不要人人为善,只要人人不恶,国家便能太平。君主治国,当着眼于大多数,少数人无关宏旨,所以应以执法为重,以法治民,而非立德为上,否则徒劳无功。”
朱教授对韩教授的激烈言辞不予理睬,表示自己虚怀若谷。他先招呼上茶,然后道:“夫两仪并五行者,圣人亦只得一二,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者则明彻圆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
胡长生闻听此言,心动不已,与高人在一起聚谈,真长学问啊。
韩教授眉头一皱,显然朱教授弦外有音,明摆着是人身攻击。他立刻反唇相讥:“朱老先生,老夫只得一气,难道你是五德俱全之士,哼,真是大言不惭……”
朱教授听他出言不逊,不仅当着胡翰林,而且两位弟子也在场,于是不再谦让,马上跟韩教授辩论起来。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寸土必争。好在教授之间相互论难早已蔚然成风,王潮海和杨瑞安更是习以为常,不以为怪。
朱教授强调以仁义为先,以三纲五常、四维八德调顺万民……
韩教授主张积极变法,富国强兵,以严刑峻法使万民承顺……
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无休无止,一直辩论到日落西山,韩教授义正词严地喝了十壶茶,双方都过足了嘴瘾。不知为何,忽然鸦雀无声。两位教授相互凝视,哈哈一笑,相约明日再战。韩老先生辩论半日,感觉腹中空空,拱手告辞而去。
胡长生通过两位教授的争论,不仅领悟了儒学精髓,也明白了法学精义。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与儒家人性本善的论点正好相反,因而韩教授对朱教授拟通过教育将大众改造成新人的想法不抱任何希望,而是从国情实际出发,打算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程序,配以君王的权术与威势统治臣民。这一点,的确可以让皇上借鉴和利用。
胡长生起身生告辞,一再向朱老先生表示感谢。朱教授非(富士康小说网…提供下载…fsktxt)常欢迎胡翰林再来。
王朝海和杨瑞安对胡公子印象颇佳,一再盛情挽留,最终未能如愿,只好请他留几幅墨宝再走。
胡长生只好随意写了两书一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咏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胡长生尚未写完,王朝海和杨瑞安已经大声喝彩。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年轻的翰林学士在自励。
李能陪胡大人回到驿站,小二知道他们刚从岳山书院回来,马上跑过来奉承。如今读书人吃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飞冲天。
胡长生心情大好,一边品茶,一边听李能与店小二应酬。
李能笑道:“伙计,你们这里书卷气息浓厚,连你都这么有学问,不简单呐。正如你所说,岳山书院人才济济,不愧是天下第一书院。”
“还不止这些。”小伙计停住锡壶,神秘道:“二位客官,岳山北面还住着一户人家,家主姓墨,据说是一位‘巨子’,这位先生学问大得很,每年都到书院辩论几次……”
李能好奇道:“伙计,你说的‘巨子’是什么玩意儿?”
“嘘——”小伙计急忙伸手拦他,小心翼翼地向外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道:“客官轻声,那个……就是‘头儿’的意思。”
“怎么?他很厉害吗?”
“也不是,怎么说呢,总之客官小心就是,礼多人不怪,最好不要惹他。”
胡长生少时曾涉猎墨家之学,也有所耳闻,墨家由来已久,本身是一个组织严密和纪律严格的团体,到处推行墨家主张,类似于侠客之流,其领袖就是巨子。
胡长生与李能对视了一眼,彼此心有默契,明天去墨家拜访巨子。
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主仆二人早早起床,洗漱己毕,吃过早饭,骑马向东而行,沿西湖绕山向北转。
初秋的太阳,鲜艳夺目,喷薄四射,将满山遍野染上一层淡淡的胭脂红。阳光穿过一碧如洗的天空,透过纵横交错的树叶摇晃在行人脸上,好像从天而降的瀑布,让人舒服得眯起眼睛。微风拂面,神清气爽。西湖水面,细浪跳跃,轻轻搅起一片接一片碎金。
胡长生眺望美丽的西湖,仿佛朝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啊,山光水色争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他骑在马上缓辔而行,一时触景生情,吟诗一首: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太好啦,太精彩啦……”李能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得几乎落马。他高声赞道:“大人,您真是……啊,下官只说一句,您真是天下第一奇才啊!”
钦差大臣微微一笑,心想本公子随便作一首诗,不过玩玩而己,就把你乐成这样?没见过世面。他不知道西施如何天然美丽,但是见过齐西施美艳脱俗,想来她们应该差不多美丽吧,所以这首诗应该是为齐西施而作。
二人怡然自得,一路游览如诗如画的山水,欣赏风光旖旎的景色,指指点点,谈笑风生,不知不觉来到岳山北面。
远远望去,数十户人家依山而建,高低错落,赏心悦目。居中一座大户院落,黑白墙体长达三十丈、高三丈,灰瓦相嵌,显得古朴庄严,大门旁的白墙上,铁画银钩般写着一个大大的“墨”字。
没错,今天的目标到了。
胡长生和李能刚要催马上前,忽然看见院内一棵大树垂下两条笔直的绳索,正往复晃动,一声清脆悦耳的笑声从院内传来,“姐,看我飞的比你高呀。”
胡公子精神一振,心想一定是墨家姐妹在荡秋千,嘿嘿……三少爷曾是有名的风流才子,虽然经练多多,已经老成持重,然而终是少年心性,一时心有所感,忍不住回头看了李能一眼,调皮一笑。
李能暧昧地望着胡大人,心领神会道:“少爷,未见其人,仅闻其声,必是绝世佳人,公子何期有幸,得此奇缘,哈哈……”说到后来,未免得意忘形。
“大胆,什么人在外放肆?”突然,一个翠绿身影出现在墙头。原来是一位眼如流星、寒光四射的绝色少女。只见她怒形于色,细嫩的脸上略显汗迹,头上云鬓乱洒,浑身干净利落,没有任何装饰,宛然一位婀娜小蛮。她手指二人喝叱:“你们,想找死吗?”
“韵儿,快下来。”墙内一个娇俏的声音道:“不要理睬他们。”
胡长生又惊又喜,这位绝美小妞儿是墨府千金吗?怎的如此艳丽动人?而且身手不凡,三丈高墙一跃而上,哈,本公子不虚此行,遇上西施啦!他唯恐女孩儿误会,以后行事多有不便,马上拱手道:“这位小姐,小生是读书人,久闻墨先生大名,专程前来拜访,家人鲁莽,打扰小姐雅兴,万请恕罪。”
“读书人?呸,”翠绿女孩儿轻蔑地扫了他一眼,冷笑道:“你读过几本书?会作几首诗?哼,依我看,不过是一个俗不可耐的登徒子。”
胡长生没想到刁蛮女孩儿如此不近人情,啊,好可爱!没想到三少爷被素不相识的美女冷嘲热讽,竟然无话可说,其实他根本没心思反驳,只是呆呆仰望人间绝色,啊,这双机灵活泼的大眼睛,为何如此迷人,还让不让本公子活啦?
李能听女孩子怒斥胡大人,不禁羞愧地垂下头。自己得意之际说的那番话,本意是拍公子马屁,哄钦差大人高兴,也透着两个人关系密切,没承想隔墙有耳,如果惹恼那位巨子,如何是好?
正在尴尬之际,忽听墙内远远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韵儿,你站在墙上干什么?成何体统?快快下来,墨安,开门迎客。”
绿衣女孩儿狠狠瞪了两人一眼,呸了一声,转身跳下去。哈,这位女孩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宛如清澈透明的湖水,还是秀美生动的长睫毛,好漂亮啊!
胡长生听里面叫墨安,同时失去了养眼目标,立刻醒转过来,心中暗笑,墨安?一听就是管家的专属称呼,罢啦,我家有胡安,这里又出一位墨安,怎么各府管家都带一个“安”字?真能因此平安吗?
只听大门发出一声轻响,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家人探出头来。
胡长生借开门之际,偷眼瞥见院里还有一名穿淡黄色衣裳的妙龄少女。只见她身材修长,雪肤花貌,丰姿绰约,自然亮丽,不施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天呐,好美丽的女孩儿,简直是冰肌玉骨、活色生香、天然健美的活西施啊!
此时黄衣女孩儿正拉着翠绿女孩儿向后院走去,那绿衣女孩子显然心有不甘,嘴里嘟嘟囔囔。两个女孩子拉拉扯扯、不时回头。天呐,怎么姐妹俩一样的明眸浩齿?一样的轻盈矫健?一样的俏丽生姿……啊,这对俏女孩儿,一定是同胞姐妹。
胡长生怦然心动,眼睛都直了。
“这位公子,来墨府有事吗?”
胡长生一惊,慌忙跳下马,躬身抱拳道:“尊敬的墨管家,在下京城学子胡长生,专程来府上,向墨先生请教学问。”
李能也跳下马,在一旁垂首侍立。
墨安仔细打量胡长生,果然是一位文雅的读书人,于是道:“好,请二位随我来。”
李能跟在胡公子后面,深感不安,后悔自己孟浪。关键时刻不仅帮不上胡大人,还多事添乱,唉,自己好歹也是朝庭官员,四十岁的人,妻贤子孝,却怎的如此不知轻重?有辱钦差大人的清誉啊!
第015回 墨家巨子说飘渺 双美情愿当保镖
墨府宅院很大,高有果树,低有蔬菜,瓜田李下,红绿掩映……胡长生好像置身在农家大院。怎么会这样?还有更奇(富士康小说网…提供下载…fsktxt)怪的,墨府人丁稀少,三进院落只有七八个人。
二人在墨安的引领下进入客厅,胡长生发现房间宽敞明亮,然而摆设了了无几,仅有三张梨木桌子和九把椅子,四面墙壁雪白,连一张字画都没有,如此简洁的布置与大宅的规模颇不相符。
主客相见,墨安退后三步,转身出去。
墨先生四十岁年纪,目光湛然,身材挺拔,一身黑衣显得精壮沉稳。他抱拳道:“来者莫非是以‘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一联难倒朱老朽的翰林学士探花郎?”言罢,哈哈大笑,其状幽默,又极其洒脱。
胡长生见主人气质豪放,热情待客,不禁大生好感,急忙行礼道:“不才正是胡长生,前辈耳聪目明,消息灵通,实出晚生意料之外。”
“胡翰林,请坐下说话。”墨先生一面伸手示意,一面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天下能瞒过老夫的事情少之又少,更何况胡探花难为朱老朽的妙联。”言语之中颇为自负。
“小巧而己,难登大雅之堂。”胡长生摆手道:“前辈切莫再提,免得贻笑大方。”
“胡公子,老夫墨白,如不嫌弃,叫我墨大哥就行,不必称呼前辈。”
“不敢,在下年少,怎敢轻狂?还是称呼墨先生吧。”胡长生心想,本公子最好与你的女儿平辈论交。
李能听胡大人与墨先生对答顺畅,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总算平静下来。本以为墨家巨子神秘异常、不易亲近,没想到他毫无戒心,而且已经知道胡公子的大名,如此甚好,既然双方了解,接下来就容易多了。
二人主客落座,李能恭敬站在胡大人身后。
“咦?”墨先生抬头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也请坐下说话。”
“不敢,在下李能,是胡公子的家人。”李能陪笑道:“墨先生不必客气,您二位尽管说话,我站着就行。”他心中有愧,说话格外谨慎。
“李能兄弟,不必见外。”墨先生挥手道:“俗话说来者都是客,你是胡公子的家人,但在我墨府,大家就是好兄弟,且请坐下说话,想必你家公子不会介意。”
胡长生笑道:“李兄坐吧,墨先生平易近人、非同凡俗,实在令我辈衷心感佩、自愧不如。”
墨先生慨然道:“胡公子有所不知,我墨家一向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崇尚贤能是墨家的天性,我观李能老弟目光内敛,精明干练,应该是德才兼备之士,非久居人下之人。”
李能闻听此言,大为感动,一面侧身落座,一面拱手谢道:“墨先生真乃天下绝无仅有之高人也,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李某当不起墨先生赞许,惭愧,惭愧。”他真诚感谢墨白先生,不仅不怪罪自己浅薄,反而独具慧眼,有知人之明。
胡长生含笑道:“先生高论,令晚生眼界大开。学生久闻墨先生大名,早己如雷贯耳,先生博学多才,独树一帜,是以晚生千里而来,望先生不吝赐教。”
墨先生正要借胡翰林之口,向天下传播墨家主张。他略一思索,然后侃侃而谈:“胡公子,赐教不敢当。不过我墨家子弟胸怀天下、身体力行,的确自成一家。我们第一主张‘兼爱’,人不应该分作三六九等、更不该分远近亲疏,如果人人博爱、爱己及人,这样的世界才会美好;我们第二主张‘非攻’,墨家弟子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人间和平,为实现这一目的不惜粉身碎骨;第三主张‘尚贤’,希望圣主不分贵贱,选用德能兼备之士治理天下,教化万民;第四主张‘尚同’,政令与圣主的意志相同,如此才能政通人和,人人安居乐业;第五主张‘节用’,反对奢华浪费、提倡勤俭用度,如此才能国富民强;第六主张‘节葬’,用财于实于生,反对厚葬久丧之风;第七主张‘非乐’,反对奢靡之音,使人人发奋向上;第八主张‘非命’,反对顺天由命,提倡强力从事;第九主张‘天志’,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第十主张‘明鬼’,鬼神乃天地之灵,能扬善惩恶……”
胡长生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位墨先生,果然不同凡响,墨家学说当真别开生面,如果能按他的十项主张治理国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圣国怎能不繁荣昌盛?百姓怎能不安居乐业?可是听到后来,他悚然而惊道:“先生,天下果有鬼神乎?”
“当然,老夫始终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顺天理、合地义,赏贤罚暴、明理治世。假如官吏不廉、男女混杂……自有鬼神见之,行天鬼之罚;假如世道不堪、暴寇乱……自有鬼神见之,得天鬼之诛。胡公子试想,如果圣主和万民都明白这个道理,则人人洁身自好,天下可安矣。由是乎,官吏不敢不廉,见善不敢不赏,见暴不敢不罚,秉正义替天行道,则暴寇乱之众、以兵刃毒药者、于道路劫持者,皆可由此而止,天下由是清平。”
胡长生大为叹服,看来天鬼果然有之,人心善恶、赏罚分明,天地之道也,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此说与儒家正好相反,可谓怪力乱神也,不过当初自己阳魂出窍,与天鬼何异之有?
李能听得瞠目结舌,这位墨先生,敢想敢为,真神人也。
胡长生道:“先生,请问墨学与儒学有何异同?”
墨先生口若悬河道:“胡公子,墨学‘取实予名’,儒学‘因名责实’,此本质差异也。如果以儒治世,则任人为亲、怀柔远人,弊端多多。胡公子昨日已经去过岳山书院,想必对儒学知之甚深,对其学其论己有明确判断。依老夫所见,其说其行多愚腐之处,突出一点,就是尊礼太过,二位凭心想一想,‘父母去世厚葬,子女守三年之丧’,这要浪费多少民众财富和精力?其‘盛为声乐以愚民’,结果怎么样?哼,只是少数特权者奢侈享受,而天下百姓呢?他们何乐之有?而我墨家子弟舍身行道,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为维护人间的公理与道义,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他长篇阔论,滔滔不绝,一直慷慨激昂地讲了两个时辰。
胡长生始终点头不止,抚膝感慨道:“先生以兴天下之利为己任,志存高远,所论极有新意,令晚辈茅塞顿开……先生学究天人,晚生还想请教天地之道。”
墨先生笑道:“胡翰林谦虚了,但我墨家机关术独步天下,也是不争的事实。依老夫所见,天地至理自始永远、时间空间恒久存在,生命自有生机和活力,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三度空间,有长宽高,可以微至极渺,也可宏至无限……然如此评定,仍有极大缺陷,难以描述万物的构成与发展,所以老夫为计算方便,再加上时间一度,把世界定为四度移动时空,如此一来,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胡长生立刻兴奋起来,仿佛眼前开启了一个新视界,如果以前“夏虫不可语冰”的感悟,只是老生常谈,如今却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理解。他喜不自胜道:“墨先生博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