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御用闲人-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韩毅何德何能,敢作此妄想?为国征战是军人的本份,仅此而已。好了,就请范大人回去准备,明日为全军先锋。”韩毅轻笑道。
    范道远一点头,正欲离开,刚走出数步,又折身问道:“上将军,如果明日爆发冲突,如何处置?”这个问题很敏感,蒙古是大宋属国,如果爆发冲突,不战有失国体,战则破坏两家关系,这个责任太大,谁也担不起。
    不料,韩毅不假思索地说道:“如果爆发冲突,我们手中的武器不是烧火棍。”范道远一愣之后,略施一礼,离开了军帐。韩毅怕什么呀?反正他是将死之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范道远走后,韩毅合衣而卧,等待天明。
    他大概不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他效忠的领袖与他作着同样的事情。
    靖王府地书房里,王钰左";qzone";上,他也浑然不觉。
    耶律南仙带着丫头来到书房,见门没有关,便径直入内,刚到门口,她立即回头示意丫头噤声,不要打扰到王钰。
    莲步轻移,这个王钰最倚重的女人轻轻走了过去,伸手抽出王钰手中的笔,不料,这一微小的动作惊醒了他。
    “谁?哦,南仙啊。”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王钰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又自顾言道,“批了一夜的折子。没想睡着了。”
    耶律南仙拿起那道看了一眼,原来是成都府上奏朝廷,请求拨款修葺都江堰。王钰一直很重视水利建设,可为什么没批呢?
    “地方官连续三年向朝廷要银子,都江堰本王还不知道?修了三年还没有修好?多半是上堵下截,中饱私囊,这帮贪货!”王钰穿越之前,本来就是四川人,都江堰他当然熟悉,才多大的工程啊。至于修三年么?
    “呵呵,地方官也有地方官地难处,巴结上司要银子,回京述职讨好各个衙门也要银子,居家过日子还要银子,他们能不动动脑筋么?”耶律南仙一边说着,一边将丫头手中地食盒打开。在桌上替王钰摆起酒菜。
    “是啊,不把他们喂饱,谁给朝廷办事?可这贪污腐败之风,决不能助长,本王最近在想,制度上已经没有办法杜绝了。恐怕我们上面的人,要以身作则才行。不过……嗨。”王钰没把话说完,可耶律南仙却听出意思来了。
    大宋朝这股奢华之风,很早就养成了,在徽宗时期达到顶峰。皇帝一掷千金,为了“花石纲”,区区一块石头都可以动辄洒出去几百上千两银子,地方官一见,能不效仿么?王钰纵然想以身作则,可名不正言不顺。他又不是皇帝。
    耶律南仙一直是积极主张王钰称帝的人,远在王钰任职幽云骑军司太尉时,她就提议过让王钰造反。后来随着王钰的权力一步步扩大,她这种心思从来没有消停过。不过这会儿,她没有提,因为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待到金国一破,这天子,就应该姓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赵出云应该给王钰生一个太子殿下。
    两人相对而座。耶律南仙替他倒上满满一杯酒,又递到他的手中。王钰露出笑容,轻抚其手,久久不放。
    耶律南仙白了他一眼,回头对丫头说道:“下去吧,这里不用伺候了。”
    待下人一走,王钰将其揽入怀中,耶律南仙本以为他欲行不轨之事。不想,王钰抱住她后,出神的盯着那杯酒,若有所思。
    正待询问,忽听他主动开口说道:“猜猜看,本王在前线遇到什么事?”
    这个问题也是耶律南仙一直想问的,此时听他提起,略一思索,即答复道:“莫非女真人突袭?”
    “哈哈!”王钰大
    知我者,南仙也,不错,本王一路巡视军务,都相安了离金国最近地平川关时,却突然遭受袭击。金国集结大军,猛攻猛打。而最郁闷地是,我自以为聪明,没想到中了女真人的计,先派一部汉军以投诚为名,打入内部,里应外命,几乎致本王于死地。若非平川关将士舍命相救,连搭上种霸一条性命,我就回不来了。”
    他虽然说得简单,耶律南仙可是原辽国女将,上过战场,从他这支言片语中,已经可以感受得到当时地情况是多么的凶险。平川关的地势本来就险要狭窄,被堵在里面,插翅难逃,可以想像,将士们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王上,你秘密出巡,知道内情地人只是极少数,女真人怎么就会突然袭击平川关?而且是集结大军?莫非消息泄漏?”耶律南仙立即洞察到其中的问题。
    王钰点了点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解释。”
    耶律南仙突然挣脱他的怀抱,正色道:“这件事情性质极为严重!你是大宋摄政王,万军统帅,针对你,就是针对整个国家,有人想颠覆你,一定要追查到底!”
    这次事件性质如此恶劣,但王钰笑着摇了摇头:“追查?还用查么?很多事情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方便摆到台面上来说而已。”
    他这话,已经说得够直白了,矛头直接对准了某些人。
    “王上的意思是,这是宫里的人干的?”耶律南仙问道。
    “你想想看,我离开京城,哪些人知道?只有我们靖王府地人,还有吴用等三位大臣,这一边不可能泄漏消息,可以排除。除此之外,知道消息的,就是前线将领。他们也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动机,他们没有这个前提。我死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再说,本王地行程都是自己安排,临到出发卫队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他们也没有机会去泄漏消息。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有人提前知道我要离京,而且一路探听我的消息,知道我的准确位置之后,报告给金国。”
    听他一分析,耶律南仙明白了。天下谁最想王钰死?除了敌人,就是宫里那帮家伙。蔡太后应该没有这个能耐,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没有势力支持。除了她,赵家可就剩下一个人了。这可不是什么内部矛盾了,这件事情的性质是里通番邦,扣一个内奸。民族罪人的帽子也不为过。
    “我最想不通地就是,到底是哪一个环节泄漏了消息,让他们知道我要离开京城。”这个问题王钰一直在想。
    “王上好好想想,除了娘娘和我,还有吴大人等几位,还有谁知道你要离开京城的事情?”耶律南仙提醒道。
    王钰仔细再一想。好像没有了吧?不对!还有一个人知道!
    “行了,这事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清楚。反正知道谁在针对我就行。”王钰避开了这个话题。
    耶律南仙也不疑有他,点头道:“嗯,不过王上还是应该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施以惩戒,让他们知道,这天下姓什么,是你说了算。”
    这倒是很有必要,民间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时候给那些人一点颜色瞧瞧。敲打敲打他们了。
    “这样,派人去枢密院,把郑僮找来。这件事情要他办本王才放心。”
    大宋绥靖四年五月上旬,在兵部尚书吴用,尚书令童贯等位高权重的敦请之下,本不该坐朝听政地皇帝赵允同被请上资政殿。
    这一天,相父摄政王借故没有临朝,只有皇叔摄政王赵陪侍在侧。随后,吴用等一班大臣联名上奏皇帝,称王钰主持军国要务。北伐又在即,诸多不便。恳请皇帝。暂将“传国玉玺”交由王钰掌管,以方便发布各种诏书。
    传国玉玺是什么?那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中华自秦始皇起,代代相传,得到了天下不够,你还得有传国玉玺,才是名正言顺的真龙天子。
    这传国玉玺历来为王者必争之物,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立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立后唐,传国玉玺又归唐。又十三年后,天字第一号大汉奸石敬塘引契丹大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这中华第一至宝,就此失踪。
    到了宋朝哲宗时,有个农夫叫段义的,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过包括苏东坡在内的十三位大学士根据前朝记载考证,认定是真品。但朝野之士,都心存怀疑。
    反正不管玉玺是真是假,它的象征却是实实在在地,那就是皇帝。现在吴用等人上奏,要求把玉玺暂时交给王钰掌管,这不就等于周时,楚王询问九鼎大小轻重,有夺取天下之意么?
    皇叔摄政王赵,当堂严辞反对!认为玉玺是天子的象征,岂能授于他人?此事报至蔡朱二位太后处,两个女人也是大惊失色,以为王钰要取而代之的意思。不过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这还不算,就在吴用等人上奏不久之后,汴京宋太祖的皇陵突然崩塌一角,民间议论纷纷,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守护皇陵地官员上报至朝廷,王钰批示,要尽量恢复原样。
    汴京刚刚塌了皇陵,南方又传来奇闻。在洞庭湖打鱼的渔民,在湖中突然遭受狂风巨浪,渔船险些被掀翻,他们发现,两条长约十数丈地金龙和玉龙,从湖里飞腾而起,在他们头顶上盘旋数圈之后,直飞入九天之外。龙吟之声,几十里之外也清晰可闻。
    金龙玉龙,合在一处,便是一个钰字,再联系汴京皇陵崩塌一事,民间地好事之徒,不免牵强附会,编造出许多传言来。总而言之,皇陵崩塌,代表着赵氏皇族的统治即将结束,而洞庭湖中腾起金玉二龙,这是祥瑞,而已故瀛国夫人李师师的祖籍便在洞庭湖边,王钰既是他堂弟,自然也是那里的人。这其中的含意,不言自明。
第两百二十八碗 捷报飞传
    辽阔的蒙古草原上,一片宁静。无数蒙古包安安在那里,仿佛长久一以来就在地上扎根。昨天晚上没有燃尽的木柴,还有零星的火光,上面的铁锅里,还袅袅的冒着热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祥和和安宁。
    可平静的表面,却暗藏着杀机!
    宋军大营里,提辖以上的军官各处在自己的部队中秘密传达军令,马上启程,返回大宋。平素里雷厉风行的大宋勇士们,此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来。他们无声的步出营帐,牵上自己的战马,整顿好装备,集结待命。
    韩毅一夜没睡,短短十天时间,这位原本还算仪表堂堂的上将军,成了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不过对于军人来说,这样的形象,更添威猛。派出先头部队之后,他便到大营视察,骑兵们已经集结完毕,后续部队正在拆除帐篷。
    “出发。”声音不大,并充满了威严,韩毅大手一挥,两万骑兵踏上了归途。范道远的部队行进在队伍的最前面,这位西北军名宿,不时的转动着头,警惕的盯着四方,几里之外,就是数不清的蒙古包。
    已经有蒙古人听到了动静,从蒙古包里奔出来,探头探脑的望着宋军。甚至有反应快的人,飞马向蒙古大汗忽图刺所居住的大帐奔去,那是去通风报信的。范道远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大宋的军队,蒙古人是大宋的属国,要走便走,通知你一声那叫礼貌,不通知你,也是合情合理。
    正前方出现一队骑士。人数并不多,约有百十来人,看来是蒙古的警戒部队。他们排成三列,正好挡住宋军的去路,用意非常明显,没看到他们手中的弯刀么?
    “将士们,别叫东北军小看我们西北军,听我号令,冲过去!”范道远竟然连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下令强行通过!他一声令下。身边一位少年将军挥舞着两支铁戟,一马当先,正奔向蒙古骑士。
    你道这人是谁?大宋国内,可是赫赫有名。开国以来,第一个文武双状元,虞允文是也。此子当初参加科举考试,挑头反对王钰削减文进士名额。并撂下狠话,要参加文武两科。没想到,竟还真的就考上了。按制度,文进士都要作一任巡按官,武进士一般都下放到边防军担任副职。
    可虞允文却有些例外,他请求到大西北。而且希望到离金蒙两国最近地宁夏都护府,甚至还提了一个条件。只当正的,不任副职。王钰不知出于爱才心切,还是有意要通过虞允文对大宋的文人们释放出善意,不但批准了他的请求,还亲笔替他写了任命状,到宁夏都护府作一个管营。
    马蹄践踏,声若奔雷,虞允文离最前面的蒙古骑士只有几百步远。那些蒙古骑兵似乎没有料到宋军竟然会主动进攻,一时纷纷避让。倒不是他们怯战,而是没有命令。当虞允文冲过蒙古骑兵身旁时,还侧头轻蔑的盯了他们一眼。
    后面的部队陆续通过,蒙古骑兵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每每向北方望时,却不见大汗那里有任何动静,难道就这么放宋军走了?
    “什么?宋军不辞而别?”也速该刚刚起床,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不容多想,飞快的奔向了他父汗的营帐。刚到帐门口,只觉一阵风扑面而来!几名蒙古首领冲出营帐,大声呼喝着:“上马!快。上马!”那一座座蒙古包突然活泛起来,无数蒙古男子从帐里出来。到马棚里牵上自己地战马,准备出击。
    “父汗!”也速该冲进帐内,发现他的父亲正在奴隶的侍奉下,穿上戎装,系上弯刀,脸上,一片愤色!
    “带你的人,追上去,万万不可走脱了宋军!”忽图刺大声说道。也速该更不多话,扭头就走,集结自己的部队,追击宋军。
    草原上,马蹄声轰鸣,数万骑兵前后追赶。韩毅早料到忽图刺不会这么容易放走女真俘虏,见后面有部队追来,遂令各军继续前进,他自领中军断后。
    “上将军,还是卑职来断后吧,您是主将,不容有失。”岳飞毛遂自荐。
    韩毅却摇了摇头:“你箭伤未愈,岂能以身涉险?快走,我到底是个郡公,又是上将军,忽图刺会有所顾忌的。”岳飞见状,不再勉强。韩毅领中军脱离主力,在原地排开阵势,命令士兵枪向前,箭上弦,准备作战。
    那几位蒙古首领带着自家人马,快马加鞭追了上来,遥望宋军一部脱离主力,在原地排开阵势,弓弩手已经将箭上弦,其意不善。此时大汗又未到,打也不是,退也不是,只是下令在离宋军五百步之外勒马。
    “传我将令,全军不可轻举妄动,没有命令,不准放箭!”韩毅一提长枪,传下军令。
    蒙古人马越集越多,韩毅的中军不过数千人,双方一对比,悬殊何其之大。但此时地宋军,已经休整数日,兵强马壮,再加上蒙古是大宋属国,将士们心理上没有恐惧。只因宋军还未与蒙古骑兵交过手,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深浅。
    “为什么停步不前?谁下令停下来的?”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蒙古军队中响起,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王子也速该带着本部人马追了上来。
    “王子,没有大汗的军令,我们不敢进攻,你看,宋军排开阵势,刀出鞘,箭上弦,摆明要与我们动手。”一位首领对也速该解释道。
    也速该闻言向南方一望,只见那位韩将军亲自上阵,领着数千人马原地排开,再往远看,宋军的主力已经快消失在视线之内了。那韩将军只有数千人马,此时若冲过去,蒙古必然取胜,但这样一来,双方可就撕破脸皮了。
    背后响起急促地马蹄声,蒙古大汗忽图刺亲提大军追了上来。韩毅一看,对方人马至少三万以上。蒙古骑兵的行动竟然如此迅速,短短时间集结数万兵力。战场上碰到这样地对手,可够让人头疼了。
    “父汗,你看。”也速该打马上前,马鞭指向宋军所在。
    忽图刺面无表情:“两翼散开。”众人一听,心知大汗准备动手,也不多想,两侧的兵马立即呈扇形散开,对宋军形成夹击之势。
    韩毅眼看着蒙古骑兵行动,表面虽然镇定。但心里也不
    ,难道忽图刺真要不顾一切,与大宋公开决裂?
    “命令全军,准备冲锋。”兵力悬殊过大,唯一的出路就是抢占先机。逃则必死,战则还有一线生机。骑兵们将长枪放倒,枪头向前。弓弩手们将角度抬高,准备抛射。宋军阵中,武器碰撞之声,响起一片。
    “父汗,下令吧。”也速该一心求战,看来这位蒙古小王对臣服于大宋。不满久矣。
    “也速该,跟我来。命令两翼人马。一旦开战,就绕过韩将的军队,直接向前追击,必备夺回俘虏。”忽图刺一抖缰绳,催动战马向前奔去。如此就此开战,宋蒙两国必然水火不容,还是先把话说清楚,替自己找好借口再战。
    “上将军,忽图刺只带着他地儿子过来了。”部将对韩毅说道。
    “看见了。我单枪匹马去会他,谁也不会跟来。”韩毅说罢,双腿一夹,胯下战马闪电般奔了出去。他这可不是呈一时英雄,此时此该,万万不能露怯,否则只会激起对方的杀心。
    双方在五十步的距离处停了下来,韩毅勒住战马,万军之前,面不改色。
    忽图刺父子一见。心中暗暗稀奇,不知如韩毅这般人才。在宋军中能有多少?若有十人之上,则大宋不可战胜。
    “韩将军,你部被困,是我蒙古勇士救得你们脱身。这几天盛情款待,你却不辞而别,是否应该给我一个解释?”忽图刺打破了僵局,朗声问道。
    韩毅轻笑一声,在马上拱起双手:“王爷,感谢蒙古的盛情,但韩某军务在身,王爷你又几次三番拒绝接见。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还望王爷莫怪。不过,我全军是奉王上军令出征,一切行动,似乎不会知会王爷你吧?”
    忽图刺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立即接口道:“是么?韩将军,蒙古是大宋地属国,宋天子是我蒙古人的皇帝,你家王上也是我所崇敬的英雄。既然如此关系,若有人假托王上军令,还进入到我蒙古草原,作为大宋的臣子,我是否应该为皇帝,为王上效命呢?”
    韩毅听罢,不知他是何用意,但他的话地确没错,遂点头道:“蒙古既是大宋属国,则所有蒙古人都是大宋子民,效忠皇帝当然应该,何必多问?”
    “哈哈!那就好!我受大宋皇帝圣恩,被封为郡王,替天子守蒙古。你与那范道远率军进入蒙古草原,又没有天子的诏书,王上的命令,可否视为叛贼?”忽图刺大笑。
    韩毅细细品味着他的话,似乎看出点什么端倪,试探着问道:“王爷何出此言?范大人不是已经向你下达过王上的亲笔手谕么?”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地也速该接过话头:“韩将军,你欺我蒙古人没见过世面?但凡大宋朝廷的一切公文,命令,需加盖印章方才有效。那范道远交给我父汗地手谕中,根本没有,这不是欲行不轨,又是什么?实话说与你听,这两日我父汗不肯见你,就是在谋划对策,要替大宋皇帝除奸!”
    韩毅怀里就揣着岳飞送来的那道";qzone";。自己怀里这道手谕,他们当然也不会承认了。
    “呵呵,王爷,我问一句,既然你认定我们是擅自行动,现在又带兵来追,可是想动手么?”韩毅笑着问道。
    忽图刺父子对视一眼,韩毅玩什么把戏?
    “不错,韩将军手下将士,不也准备好与我蒙古骑兵作战了么?”忽图刺说完,将可手一举。就要下令进攻。
    韩毅一见,一把掀开战袍,从腰间扯下一样东西,高举过头,厉声问道:“忽图刺!认得这件东西么?”那是一把蒙古金刀,只要是蒙古人,没有不认得的。
    也速该脸色一变,那把刀,就是宋蒙联合之时,蒙古进贡给王钰的宝刀。当时王钰还赐给了自己他的佩刀。此时,就系在腰上。没想到,王钰竟然把宝刀也给了韩毅,莫非他事先料到我们蒙古人会有这一手?
    “我出征之时,王上赐给手谕宝刀,作为凭证。忽图刺,你是大宋册封地郡王。难道你想造反?”韩毅声若洪钟,大声责问。
    一阵沉默,数万兵马针锋相对,千钧重量系于一发之间!
    韩毅拿出蒙古金刀,也速该想的那个借口已经不能成立了,如果执意去攻。就是背叛宗主,蒙古现在有单独与大宋抗衡地力量么?
    忽图刺脸色铁青。也速该在他旁边,已经听到了父亲牙关咬得“格格”直响。突然,他再度举起了右手!
    “忽图刺!你敢违抗摄政王地命令?”韩毅寸步不让,同样举起了右手中的长枪,随时准备下令进攻。
    此时,忽图刺进退两难。战虽必胜,但从此与大宋翻脸,韩毅是宋军高级将领,他若有个闪失。王钰必然雷霆大怒。即便是自己不顾一切,歼灭宋军,抢回俘虏,可那些首领们是绝不会同意将俘虏交还金国,他们会杀掉那些人,祭奠前任大汗。
    这样一来,蒙古就是两面不讨好,既得罪了大宋,又加深了与金国的仇恨。蒙古现在,正是统一战争的关键时刻。至少要与一方保持友好关系。现在俘虏不可能交给金国,搁置仇恨联盟的策略也就不可能奏效。如此一来。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他支右手突然挥下:“退兵!”
    “父汗……”也速该情急之下,大喊一声。可喊过之后,他想到,这的确是唯一的办法了,也就不再说话。
    忽图刺强行按住心中怒火,硬是挤出一丝笑意,在马上对韩毅施了一礼,笑言道:“韩将军,既有王上的宝刀,足以证明将军地清白。误会,都是误会,将军勿怪。”
    误会?韩毅岂是三岁小儿,可以随意哄骗?你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