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之种田好难-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的作用,她“头晕眼花”的破坏力实在太恐怖,于是,那之后,再也没人来找她说这个事了。

J市的人虽然团结,其他地方的人,在这事上,也坚决的很。在他们看来,J市的人,也太自私了点。又不是白要他们的稻子,真金白银的高价收购,他们有什么好不满意的?吃什么不好,非把这些应该做种子的稻子给吃了。而且,又不是以后就没得吃了,现在温度高,这水稻长得快,最多三个月,下一轮的稻子就可以收了,到时候还不是他们想怎么吃就这么吃?

J市的人同样觉得这些人,没良心。当初为了这些人,他们那是勒紧了裤腰带,把家里的土豆几乎全贡献出去了,这才能这么快地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现在,这些人,不仅不感激,还得寸进尺,把主意打到了水稻上面。现在又不是还有人饿肚子,凭什么要大家都吃一样的,凭什么他们不能先吃上新米?

至于什么下一轮就能吃到的说辞,J市的人就更不以为然了。现在能种水稻的地方太多了,这次他们退让了,把谷子都贡献出来,一样不够种。下一季的时候,还是会被要求用来当种子的,没准那时候,加入争夺的,还有外国人。

最后一个理由,动摇了对方。虽然现在他们希望J市的人,将这一批的稻谷,都用作种子。但三个月后,种出来的这一轮水稻,要是也都被当做种子,那,也是没人敢应下的。

后来,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在水稻种子能满足需求前,政府将收购其中的一半,作为稻种,其余的,由各家自由处理。在掐了这么久后,这个规定,算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了。

J市的人,终于如愿吃上了白米饭,其他地方的,也多少种上了这个新品种的水稻。

“果然很香!”J市的人很满足。能不香嘛,新米,又是自己种的,还是好不容易保下来的,只要不是真的太难吃,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好吃的。何况,这个大米,口感确实不错。

“真的很香!”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人,或者托关系,或者花钱,吃到了J市人自家留下来的大米。这个时候,他们又觉得,幸亏J市的人,够固执,才能留下这些大米。要是真的全用作稻种去了,自己起码也得等三个月才能吃到了。

其实真正被脱壳成大米的稻谷,并没有那么多。有私下卖掉的,也有送亲戚朋友的,尤其那些家人不在J市的,大多只给自己留了点尝尝,其他的,都送回老家了。

从默也如他一开始答应的,请了那些人吃饭。再给其中一些人送了些后,“他的”那一份,就彻底没了。要不是乔父他们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分他的那一份,量比较多,只怕还会不够。

“认识的人太多,也不是好事啊!”乔菲感慨。(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都是些长辈,那些大米,我都是以我们俩的名义送出去的。所以,好事坏事,我们都有份。”从默仿佛很随意说道。

被代表了的乔菲,对此,无话可说。给长辈送礼,她能说什么呢?

第77章 安全评估

J市的种子中心里;也上演了一场混战。

说是混战;是因为里面分了好几派,不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合众连横。就是今天A和B一起跟C掐,明天可能就是B和C一个立场跟A争起来了。

一开始;是J市的人与后来的专家们争主导权。这与其说是权力之争;不如说是研究方向之争更确切些:是以研究为主,还是直接的应运为主。

不过显然,相比于为什么产量这么高,为什么对日照长短的要求改变了,研究所外的人更关心的,是种子中心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种苗。在迫切的现实面前;原来种子中心的人;依靠前段时间的经验;在这一点上占据了优势。

不过,很快,那些老专家们也让这些年轻人知道,在如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种苗上,还有很多更有效的方法。最终,竞争变成了互相促进,算是皆大欢喜。

但是,这短暂的平和很快被打破。当水稻风波开始发酵的时候,具有类似地位的小麦,让相关方面对它的处理更加谨慎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为了不再次引起区域性的争斗,上面要求将小麦的研究与种植暂时不对外公布,直到种子的扩增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种植的需要。也就是说,在那之前,这些小麦只能在相对隔离的试验田里种植。这么一来,需要的试验田就相当大了,J市种子中心原有的试验田显然就无法满足这个需求了。

想在目前的J市扩增试验田,显然是不现实的。唯一的方法,说来也简单。

大本营的那些老专家们,就很是和蔼亲切的告诉J市的年轻人们:“不用担心,我们研究所那里,有大量的试验田,工作人员也可随时以到位,各种相关设施也很齐全,随时可以开始耕种。”

J市一方的人,也不示弱,已经成为J市种子中心实际负责人的沈一一一脸感激地表示:“张教授,真是太谢谢您了,能够把试验田借给我们用。”

对方还没来得及反驳,有人抢在了他前面开口道:“现在大家都一起工作了,还说什么借不借的,地方不够,我们研究所的试验田,随时可以用。”其他地方来的人,虽然没有大本营专家们的德高望重,但拉拢拉拢J市本地的研究人员,还是有一争之力的。

J市的人,还没来得及为多了个盟友而高兴,他们自己人中,就有人跳出来,力证大本营那边的实验室实力更雄厚,设施更齐全。而且常年从事小麦育种,因此就算是负责种地的人,也都是非常专业的。

这个年轻的研究院,对J市其他人的怒视,也很无奈。他有什么办法?眼前站着的,是他导师,尊师重道是美德,不能要求他跟自己导师对着干吧?再说了,他一个还没毕业的研究生,眼看着这社会正在快速的恢复当中,跟导师对着干,他还想不想毕业想不想要学位了?话又说回来,自己导师要是在以后的相关研究里,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对自己也是好处多多啊!

不过,大本营也不少铁板一块,这不,另一位教授就开口表示,既然这新品种的小麦也是在J市搞出来的,那后续的主要研究工作最好还是在J市进行,轻易换地方,怕是会引起相关数据的改变。至于设备不足,可以买,买不到也可以先从其他实验室借用。试验田不足也不是问题,可以各地种各地的,J市的试验田,要保证J市的种子供应,是够了的。

这位是沈一一当年的导师,虽然对于沈一一这个毕业后就跑去做生意的学生,以前是很少联系了的,但现在,已经升级成自己最得意弟子了,这个时候,当然要帮一把。

不过,他的话,终于让另一帮人,找到了插话的机会。这些人,不关心在哪里种,只关心这些新的品种,安不安全。

在他们看来,这一个个转基因新品种,根本就没经过安全检测,就这么大规模推广种植了,是拿所有人的生命在进行一场赌博。万一它们是有毒有害有各种副作用的,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原来种子中心的人不干了,什么叫没有经过检测,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各种检测他们没少做,动物实验也一直在进行。

而且,大家吃了这么久,有人出现问题吗?没有!该生孩子的照样生孩子,该长个的一样在长个头,没有谁说吃出问题了的。

这几个只会说这个不对那个不行的人,到底是来捣乱的还是来捣乱的?什么贡献都没有,还整天在这里试图否定别人的劳动成果。

还所谓专家呢,这个问题,随便去J市大街上农田里,找个人问问,都能给出答案。毒副作用,现在还没找到,以后会不会被发现,也是个未知数,可要是不种他们,那要不了多久,副作用大家都能看到了,在各自饿死前。

不过,最愤怒的,还轮不到他们。听到这些人又在这里说起安全问题,唠叨着可能有危险性万一有危害性,那些同样外来的专家教授们,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为什么这个不知名的人或者团队,已经研究出了那么多新的转基因作物,而自己却进展缓慢,就是因为这些整天给自己捣乱添堵的人!

今天说这个实验有违伦理,明天又说那个实验有潜在危害。好不容易出了个成果,还要整天被他们质疑隐瞒了危险性。为了应付这些人,自己不得不做了无数的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会在科研上落后于人。

而这些人,唠叨了这么多年,从一个太阳唠叨成了两个太阳,除了说些可能万一要是假设外,根本拿不出有效的证据来。连试验设计该有的严谨性都不懂的人,连基本的数据分析都做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指点点?

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对方自然也知道这些搞育种的专家教授们是怎么看自己的,但是,食品安全,不能有万一,难道错了?这么多年,对方也没能证明绝对不会有这个“万一”,不就说明自己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当然了,现在这个形式,他们也是知道的。他们会出现在这里,就是因为在所有的反对者中,他们是最理性的一批。他们既不是那种宁可饿死也不能吃转基因的嘴硬派,也不是就算种不出其他粮食来还可以发展畜牧业解决吃饭问题的何不食肉糜派。

现在这种情况,种是肯定要种的,怎么种却还是可以商榷的。为了安起见,最好对种植区域实行一定的隔离,确定了安全后再推广。所以,现在J市种植是个比较两全的选择,如果地方不够,可以再找几个面积小点的区域试种。像大本营这样面积过大的地方,还是先等等比较合适。

那些面积过大的地方来的人,简直懒得跟他们说了,直接冷笑着告诉他们:“那你们自己跟老百姓说去,让他们先不要种土豆和水稻了。”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小麦问题,前面的错误已经发生,所以后面才要更加谨慎!”这个时候,要大家不要种土豆和水稻,会是什么结果,他们不用试也知道。

原来种子中心的人,却觉得他们的建议很好,而且立马想到了M县这个目前已经没人了地方。要是那里全发展成试验田,还不少想怎么种就这么种?

各有打算的各方人马,在互相的学习、借鉴与算计中,不断地完善着他们整个的育种体系。

小麦大家抢破了头,同样第一轮种植快完成的棉花,就有点不大受欢迎了。原因无它,所有人都明白,刚刚经历过这一切的人,都对粮食有一种执念。短期内,不会有人有兴趣,种植非粮食作物的。就算是那些上层领导们,只怕也都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状态。

现在是两个太阳,谁能保证,明天醒来,不会变成一个太阳都没有了?

房子垮塌了,重建容易。人心慌了倒了,要恢复起来,却很难。哪怕已经可以天天笑着了,心底深处,还是会有个角落,与惊弓之鸟无异。

但棉花这东西,完全不重视也是不行的。

不说棉籽油,既可以食用,又可以用于工业润滑油中,这棉花也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尤其现在,石油紧缺,石化产品难以继续生产的情况下,化纤面料显然不适合作为将来的主要纺织面料了。天然的原材料才是将来的主流产品。

不过,种哪里去,却是个没人愿意接口的话题。最后,N省的人在与后方人员商量又商量后,终于接受了棉花的种植。一来他们那里人少地多,能分出来的非口粮地就多;二来,当地以前也没少中棉花,算是经验丰富;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反正争其他粮食作物,他们是一点优势都没有的。接手了棉花这个鸡肋,在其他作物的种植上不会亏了他们的附带条件,才是他们想要的。

对于这些争论,乔菲一无所知。当然,知道了也是插不上嘴的。空间的出来的作物,食用它们是否安全,这个问题,她从来没想过。所以,即使后来她无比黑线的晓得了棉花种植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差一点点,这棉花就要没人种了。

第78章 各方进展

与这些争论相伴随的;是城市的重建。在J市,道路被整修;倒塌的房屋也被清理,新的住房商铺的修建;也已经提上了日程。虽然进展并不是太快,因为参与的人数有限,但是,城市正在慢慢恢复她原来的面貌。

乔菲他们的搜索工作;终于接近尾声。他们已经到达了山与海的交接处,再往前,就必须换船了。不过海里的未知数太多;尤其是这片新出现的海洋;本身就是个异数。这不仅是因为这个海洋出现的毫无征兆;而且,目前已经联络上的地方,不管是曾经的沿海地带,还是当初的岛屿,都是只见陆地不见海洋。就是说,这片海洋,到目前为止,是唯一的。

而对这片海洋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船只也大多还在拼装中。没办法,远洋需要的船只太大,想让那些大船,整个的走陆路来到这里,太不现实了。

随着找到的地方越来越多,地图正在日趋完整。虽然中间还有一些空白,但整个地图的轮廓已经出来了。所有人看到这地图,大概都能认出来,这就是原来的那张国家地图。

乔菲找到从默的时候,他的面前就摊着这么一张地图。看着这张熟悉的地图,在看看它周围灰蒙蒙的一片都没联系上的地方,实在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巧合。

乔菲突然有了个猜测:“海外,海外,该不会通往其他国家的通道,都是在那片海里吧?”

从默点头,“现在很多人有这个猜测,不过暂时还无法证实。海外,这个词用在这里还真是形象。现在最大的问题是,J市东面的那片海洋,磁场太乱,想要远航,太困难了。而且,”他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现在国内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也没什么精力去管。”

从默说道没错,国内的事显然要重要的多,也让人关注得多。就像乔菲,她的注意力,就已经全部被地图中间最大的一片空白所吸引了。这个地方,应该是原来H省所在地。空白,表示这地方还没找到。

“这个,肯定是漏掉了。我们重新找一遍吧!”乔菲提议道。心里却是一点底都没有,作为当事者,她比谁都清楚,漏掉的可能性有多低。

从默顺着乔菲的视线看去,注视了一会那片空白后,终于摇头:“不用,你我都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可是……”乔菲不知道该怎么说,为什么偏偏是H省!

从默却翻出了另一张地图,让乔菲来看。这张地图是以目前发现的各个区域来分的,如果不是上面标注了地名,乔菲相信自己肯定是一个地方都认不出来的。看着看着,乔菲也发现问题了。地理再不好,北方的名城与南方的省她还是知道的。现在,原本相隔很远的两个地方,却连在了一起,出现了同一个区域里。

乔菲有点明白从默的意思了:“你是说,H省也发生了位置的偏移,可能跟其他地方连到一起去了?可是,所有通道另一边的地方,不是都已经清楚了吗?”S省不是个小地方,不可能被忽略掉。

“其实,有些地方,我们没有仔细搜素过,只了解了很少的信息。”从默将视线又转回了第一张地图,手指划过一些与国界线相连的区域。

乔菲的视线也随着他的手指缓缓移动,突然就冒出个念头来:这么长的手指,是为了让人自卑的吧?而且,这是自带发光效果吗,怎么感觉这手指划过的地方,比它周围的灰色地带要亮一些呢?

从默突然开口解释道:“这些颜色浅一点的地方,就是发现后还没有自己探索过的地方。因为都是在境外,为了免于太过麻烦,只确定了这些地方原来大概的位置,并没有对它们的腹地有深入了解。其中有两个区域,面积非常大,即使中间多出个H省,没被发现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些地方,不属于我们国家吧?”乔菲有点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我总觉得,当然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我一种很强烈的‘人为’的感觉。所以,感觉上,这些地方,也应该是我们国家的领土才对。或者说,起码在造成这一切的‘人’眼里,应该是。”

很多想法,其实乔菲自己也说不清,模模糊糊的。

从默盯着地图看了很久,数次皱眉,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带了一点喜色,说道:“虽然不能确定所有的地方,不过我应该没记错,这些地方,大多曾经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属于我们国家。看来这个‘人’,不仅爱国,胃口还挺大。”

“你也觉得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乔菲比较关心这个。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怀疑,是外星人在搞鬼。那时候,对于与外星人作战,我们是做了不少准备的。还想着,即使打不过,也要试试能不能同归于尽。”想起从前,从默也有点感慨。

乔菲无言,想的真多,装的真好,自己以前可一点没看出来,他已经把形势想得如此恶劣了。

那之后,从默去处理那些曾经不想招惹的麻烦区域,乔菲也终于还是说服了他,准备在这山上重新找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的通道。

“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找到H省的。”这是第一次,乔菲向从默说出保证的话来。

无论是乔菲还是从默,所做的都是一个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事。相对来说,乔菲要做的事简单得多,虽然劳力却不劳心。

这个时候,忙碌的不止他们两个。

乔家,乔母与很多村民一样,正在检查水田里的稻秧有没有倒伏的。插秧机省了他们很多劳力,但大家对机器操作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纷纷下田去检查了一遍。

乔父与水厂的员工一起,忙着检修水管,经常,还会遇到其他城建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他们的辛苦中,慢慢完善着。

医院里,还是人满为患,加班对丁母来说,成了常态,偶尔能够按时下班了,反而都有点不习惯不知该干什么了。需要急救的病人已经少了很多,更多的是来做各种检查的病人。医院关停的日子里,有些病也只能拖着了。那个时候,就算找了医生,医生也是变不出需要的药物来的。现在,总算告别了缺医少药的日子。

丁父已经连着几天吃住都在单位了,忙碌却好像没个头的样子。现在的J市,与以前差别太大了,他们都还在适应当中。

沈一一终于得偿所愿,M县所在的那块无人区域,都被划为了试验田。此时,已经种满了水稻和小麦。新的研究所也将在那里修建,想到以后可以安心搞研究了,那些老教授们也很满意。对于这样的隔离种植,那几个担心安全问题的专家,也放心不少。

而在N省,荒废了快一年的棉花地里,终于又冒出了幼嫩的棉花苗。

乔菲的找漏工作毫无进展,但她的系统空间,在这么长时间的没任何变化后,毫无征兆的,突然来了一次大升级。

乔菲看着商城里眼花缭乱的新种子,有一种系统抽风把后台全曝光了感觉。

现实里她吃过或者用过的那些植物,都可以在商场里找到它们的种子。虽然因为没有搜素功能,品种又太多了,找起来并不容易。而且有些植物,还有多个品种的,比如她留意到的,就是水稻二号,水稻三号,水稻五号,也不知道一号和四号是没有呢还是她没注意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乔菲只听过甚至听都没听过的植物种子。因为不了解,所有她也不好评价。让她比较无语的是,其中几个她还算认识的植物种子,像什么稗草狗尾巴草的,不知道它们出现在这里,是怎么回事?难道还有人会种它们不成?跟它们比起来,苜蓿之类的,都算正常的了。虽然,她一样没法想象自己种一大片三叶草的情景。

纠结了很久,乔菲终于找到了该如何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这就像是一家卖奢侈品的店,虽然物品种类很少,但都是很不易得只此一家的东西,而且装修豪华,价格昂贵,每一件商品都被珍而重之。突然有一天,这家奢侈品店,变成了隔壁两元十元店的风格,东西堆得密密麻麻,想要什么还得自己慢慢翻找,而且同类商品繁多,绝对让人挑花了眼。价格虽然还是那么高,但由于货币贬值太厉害,当初昂贵的价格,现在已经算得上廉价了——以前五十万金币,乔菲要攒几个月,现在却只要几分钟,这金币可不就贬值得厉害了吗?

不过,再贬值,也不表示乔菲会对这金币的无端减少无动于衷。她当然不可能对自己所拥有的金币数精确到个位数。事实上,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没什么好买的,她的认知一直保持在四十多亿五十多亿六十多亿了这样的范畴里。

这次,由于系统的升级,出现了很多新物种,她才特意看了一下,发现刚好是66亿,还有两万多的零头。零头具体是多少,她看过就忘了,可是66亿突然变成65亿多,在她还什么都没买的时候。这怎么也不可能是记错造成的了。

乔菲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难道这系统的抠门也换了个方式升级了,所以现在翻看商城里的种子,也是要钱的?

不过,很快,她就知道不是了。即使她什么都没做,金币还是很有规律得在减少。

翻遍了系统说明,也没发现有会自己花钱的功能。最后,她终于在那十六块田边上,发现了异常。

那里多出来了一块牌子,上面金光闪闪地写着四个简体字:空间树。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