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完结)-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使用的高速客轮,稍加改造,就可以变成军用的登陆舰、电子侦测船、医疗船等。在林振华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现在舰艇院对于“军地两用”这个概念也是玩得十分谙熟了。

    大家随口聊了几句豪华客轮的事情之后,林振华回到正题上,他对常清波问道:“常主任,我听刘所长给我打电话,说要派你过来,具体是什么事情?”

    常清波看看左右,说道:“林总,我们走过去几步说话吧。”

    林振华点点头,和龙万里一起,随着常清波向旁边走了几步,来到一个相对僻静一点的地方。常清波说道:“林总,我先纠正你一个称呼,现刘所长已经不是所长了,他已经被提拔为舰艇院的副院长,兼任998工程的总指挥。我这次到日本来,使命也是与998工程相关的。”

    “998工程?这是搞什么?”林振华问道,刚问完,他连忙改口道:“对了,这是你们的军事秘密,我是不是不方便打听?”

    常清波道:“对别人,肯定是秘密。但对于你林总,还有龙厂长,这就不是秘密了,我们还要指望你们帮忙呢。”

    “那么,998工程到底是做什么的?”林振华问道。

    常清波压低了声音说道:“所谓998工程,就是咱们国家的航母工程,10万吨级,完全自主研发、自主建造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436 巴统禁运的机床

    436 巴统禁运的机床

    关于中国航母的事情,过去林振华也曾向刘向海问起过,不过,每一次刘向海都是微微一笑,答一句“早晚会有的”。刘向海与林振华算是患难之交,但在涉及到国家核心机密的问题上,刘向海是不会多说一句的。

    作为一位从21世纪穿越回去的年轻人,林振华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非常强烈的航母梦。他无数次地对刘向海表示,如果国家要造航母,他愿意倾其所有地提供支持。当然,话归这样说,他也知道,造航母这样的事情,不是他这个级别的人能够左右的,也不是光靠他的支持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航母是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建造航母所涉及到的技术,几乎覆盖了工业的每一个领域。通讯和雷达系统涉及到的是电子工业,舰载机涉及到航空工业,推进和动力系统涉及到核工业和机电工业,船用钢板涉及到冶金工业,更不用提建造过程对船舶制造工业的要求。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航母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叫做蒸汽弹射器。它的作用是像弹弓一样把正在起飞的飞机弹射出去,使其能够在很短的距离内加速到起飞速度。就是这样一个设备,即便是到了21世纪的前10年,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美国一家能够造出来。归其原因,就在于其工艺要求实在是太过于苛刻了,涉及到的几乎都是工业中的尖端技术。

    蒸汽弹射器需要有一个产生和存储蒸汽的大型锅炉,这个锅炉必须能够耐受远高于一般锅炉的高压,对于钢材和焊接技术都有极高要求。弹射轨道的下面是一个活塞汽缸,高压蒸汽在汽缸里推动着活塞高速运行,待起飞的飞机就挂在这个活塞上,被弹射出去。这个活塞汽缸的内壁必须十分光滑,同时还要保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连续工作而不会发生磨损,这就涉及到精密加工的工艺问题了。

    此外,还有汽缸的密封问题,所使用的密封技术既要能够满足活塞高速运动的要求,又要避免蒸汽外泄,其技术难度高得惊人,据说美国人搞了几十年,至今也还没有一个真正令人满意的方案。

    苏联作为一个航母大国,在蒸汽弹射技术上也未能有所突破。所以前苏联的航母一直采用的是滑跃式起飞技术,也就是让飞行甲板向上翘起一个角度,这样一来,飞机冲出甲板时有一个向上的仰角,能够弥补起飞速度不足带来的升力不足的问题。滑跃式起飞的缺陷在于不能满足重型飞机起飞的要求,这使得前苏联的航母与美国相比,略逊色了一筹。

    重工业基础如此雄厚的苏联,在建造航母时尚且存在着如此多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更何况于工业底子薄弱的中国呢?

    正因为存在着这样多的难度,中国军方虽然一直都在讨论建造航母的问题,但却迟迟未能立项。刘向海所在的舰艇研究院自然是对建造航母最为积极的部门,不过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默默地搜集一些资料,等待着高层的最后决策而已。

    时间进入了20世纪的9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结束,加上苏联的解体,促使中国的高层领导开始认真审视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尽管当时中国执行的是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决不出头”的战略,尽量避免介入国际争端,但高层领导心里都清楚,中国不崛起则已,一旦崛起,必然面临着与世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难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若干个旨在全面提高国防实力的重大项目悄然地出台了,这些项目涉及到海陆空天各个战场,项目的周期短辄数年,长辄数十年。有些项目能够迅速地形成战斗力,有些项目则需要一点一点地进行积累,等到10年或者20年后才能有所成效。在国防工业方面,十年磨一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代号为998的航母工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启动的,刘向海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海军军工技术人才,被任命为998工程的总指挥。关于对他的这个任命,林振华这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个老刘,口这么紧,在电话里他可是一点风都没透啊。如果不是你常主任够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恐怕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林振华呵呵笑着对常清波抱怨道。

    常清波道:“林总,你这就是误会刘副院长,他不跟你说的原因,是因为你这一段时间都在日本,他不方便在越洋长途里面跟你说这件事情的。我这一次到日本来,他专门叮嘱我,一见你的面,就把这事说给你听。”

    “这还差不多。”林振华装出一副受了委屈又得到安慰的样子,其实,他也知道刘向海不在电话里跟他说这事的原因,只是要做一个姿态出来而已。

    “常主任,你说你这次来日本的目的是为了998工程,不会就是指来跟我通报刘副院长升官的消息吧?”林振华问道。

    常清波道:“林总,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我这次到日本来,当然是有非常重要的工作的,而且,这件事还非得请你这个大老总帮忙不可。”

    林振华拍着胸脯道:“常主任,你说吧,只要是为了航母工程的需要,但凡我们能帮上忙的地方,一定不遗余力。”

    林振华这个表态并非虚情假意,航母是国之利器,其重要性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汉华重工可比的。不管怎么说,林振华也算是一个热血愤青了,在这种事情上,他绝对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常清波指了指自己刚才正在察看的那台五轴加工中心,对林振华说道:“林总,我这次来,是想从你们这里弄几台高精度机床,998工程涉及到很多精密加工的工作,需要这类机床。”

    林振华回头看了看,皱了皱眉,说道:“常主任,这事可就有点难度了,你看中的这台机床,日方是禁止我们搬运出境的。这是属于巴统禁运的机床,我们可以在日本本土使用它,但不能把它运回中国。这一点,在当初日本政府审批我们的收购协议时,就有明确规定的。”

    臭名昭著的巴统,正式名称叫做“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因总部设在美国驻巴黎大使馆而得名“巴统”。这个组织最早是冷战的产物,名义上是服务于东西方的对峙。然而,如今冷战已经结束,西方国家却并没有取消巴统。所谓世界大同的新思维仅仅是戈尔巴乔夫这类文人的一厢情愿而已,西方国家的政客们谁会把它当真呢?

    巴统有一个所谓“国际安全清单”,规定了一系列高技术产品是禁止向共产党国家出口的。在尼宏重工的工厂里,有一部分机床就属于巴统禁运清单之列。在汉华重工收购尼宏重工的时候,日本政府提出,这些机床不能列入收购范围,应当单独由政府出资回收。对此,汉华重工坚决予以反对,提出这些机床是尼宏重工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这些机床,则尼宏重工也就没有收购的价值了。

    几经折腾,日本政府最终答应,汉华重工可以收购这部分机床,但这些机床只能留在日本国内使用,不能随着尼宏工厂的其他设备一同运往中国。汉华重工如果需要用这些机床进行加工,只能到日本来完成,这样就避免了这类设备落入中国军方之手。

    为了保证汉华重工不会偷偷地把这些设备运走,双方还专门签署了一个定期报告协定,规定日本政府方面的监督人员可以定期地到被汉华收购的尼宏工厂里来检查这些设备是否仍然存在,如果这些设备被偷运出境了,则要追究汉华的法律责任。

    关于合同中的这个条款,林振华是非常清楚的,龙万里也知道。所以,当常清波提出想要这些设备的时候,林振华便表现出了为难的意思。

    常清波道:“林总,你说的这个情况,龙厂长已经跟我说过了,所以我才专门跑到日本来找你。你应当知道的,这些设备对于国内来说,非常重要。咱们过去一直都想把它们弄到手,但没有哪家机床企业敢卖给我们。现在你们手上就有现成的设备,咱们难道就不能想想办法把它们弄回去吗?”

    林振华苦着脸说道:“常主任,你以为我不想把它们弄回去?关键是,我们和日本政府有协议的,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检查一次,如果这些设备没了,我们就会进入日本政府的黑名单了。为了这样几台设备,让汉华从此失去海外市场,这个代价有点太大了吧?”

    常清波道:“那是自然的,刘副院长也专门交代过我,不能让汉华蒙受信誉上的损失。设备弄不到,我们可以再想办法。汉华是一家有实力的大企业,把信誉搞坏了,损失就太大了。”

    “呵呵,看来老刘还有点良心嘛。”林振华乐道,“既然如此,那常主任这趟是不是就白跑了?不过也不一定是白跑,你了解一下这边有什么设备,未来如果有什么要加工的东西,完全可以拿到日本来加工嘛。”


437 移花接木

    437 移花接木

    “拿到日本来加工是不可能的。”常清波摇头道,“998工程是高度保密的,其中的一些重要设备,即使在国内的民用单位生产都要先签保密协定,还要由我们的人全程监控,更何况是拿到国外来生产。”

    其实,这个道理林振华也是懂的,他挠着头皮说道:“这可就难了,要把这些机床偷偷运出去,倒也有办法,可是架不住日本政府隔几天就来检查一次啊。总之,想把这些机床弄回国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常清波道:“我也知道这一点,这不,你刚才来以前,我正在和龙厂长商量呢。龙厂长的意思是说,你们的机床公司可以照着这台机床的样子,仿造一台出来。”

    “龙厂长,咱们有这个把握吗?”林振华扭头看着龙万里,对他问道。

    龙万里道:“要说仿造机床这种事情,咱们鲁中机床厂也算是有经验的。从前咱们国家从国外买进来先进的机床,就会安排我们这几家大厂子派人去进行测绘,然后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仿造出来。林总,你也知道的,那时候国家的外汇短缺,有些机床只买得起一台,可是国内的需要又不止一台,没办法,就只能是走仿测这条路了。”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其实,仿造国外设备这种事情,也不仅仅是机床企业会做,各家机械厂都是如此。从前汉华机械厂有几款主打产品,就是仿造国外的原型产品的。在那些年代里,国内对知识产权也不重视,国外厂商即便是知道国内在仿造他们的产品,也无可奈何。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市场,这种明目张胆搞山寨的事情,至少对于大企业来说,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具体到眼下这件事,又另当别论。如果鲁中机床厂真的能够把尼宏重工拥有的这些高精度加工设备仿造出来,对于打破巴统的封锁无疑是很有好处的。反正仿出来的设备是卖给刘向海他们的,即便是国外的间谍也不会有机会见到这些山寨产品。

    “控制芯片部分呢?咱们怎么仿?”林振华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龙万里道:“这个可能需要请卫老师他们过来研究一下。咱们手里有一些斯皮舍尔公司提供的芯片,虽然和这些机床的控制芯片不是一个型号,但原理是差不多的。我听卫老师说过,只要改造一下外围电路,应当能够模仿出这些芯片的效果。”

    “精度能保证吗?”常清波问道。

    龙万里摇了摇头:“这个就不好说了。过去我们仿造国外的机床,精度方面往往会打一些折扣。主要是有些精密部件,比如丝杠、轴承之类的,咱们的加工精度还是无法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这样每个部件有一点点误差,累积的误差就非常明显了。”

    常清波有些失望:“如果是这样,恐怕对我们的帮助不大。我这次来,看中的还是这些机床的加工精度,如果精度不能保证,那么我们现有的设备也能完成加工任务了。”

    几个人正说到此,林振华看到杨文军已经完成了手边的工作,正向他们这个方向走来。林振华随口喊了一声:“文军,过这边来看看。”

    听到林振华的招呼,杨文军小跑了两步,来到他们跟前,分别向几个人都打了个招呼,然后问道:“林总,你叫我有事吗?”

    林振华道:“文军,你现在也算是咱们机床公司最好的装配钳工了,我想问问你,如果我们照着这台五轴加工中心的样子,把每个零件都仿造出来,你能不能把这台仿造的机床装配到和原装机床同样的精度?”

    杨文军看了看那台加工中心,摇了摇头,说道:“难。咱们自己仿造的话,有些精密部件很难做得和原装货一模一样。我在厂里也装过仿造的机床,装配方面的技巧,我自信已经不输于外国人了,但咱们的加工设备不行,材料也不过关,这不是光靠人力就能够弥补的。”

    “你看,就是我说的这种情况。”龙万里对林振华说道。其实杨文军说的,和他此前与林振华说的是一码事,当然,杨文军作为一线的装配钳工,在这个问题上是更有发言权的。

    林振华叹了口气:“看来我还是太理想主义了,总觉得像文勇和文军兄弟俩这样的技术,能够弥补咱们加工能力方面的缺陷。在这方面,我相信文军的经验,看来咱们要仿出一台一模一样的机床,是不太容易了。”

    杨文军看看林振华一脸为难的样子,忍不住问道:“林总,这件事不是过去已经说过了吗,咱们可以把一些精密部件拿到日本来加工,只是多了一些运费而已。为什么现在又打算仿造这些设备了?”

    关于这些精密设备不能运出日本的事情,杨文军作为一名负责搬迁工作的一线工人,也是了解了一些的。在此前,公司里从未说起有关要仿造机床的问题,现在突然说起来,而且林振华似乎还挺在乎这个问题,杨文军便觉得其中有一些奥妙了。这也就是杨文军这种心思机敏的人才会想得这么多,如果换成他哥哥杨文勇,恐怕就不会多想一步了。

    林振华不便跟杨文军说起军工方面的事情,只是含糊地说道:“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国内建立起一套同样的加工设备,这样有些不便拿到国外来加工的东西,也能处理了。”

    杨文军看了常清波一眼,然后对林振华说道:“林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说出来。”

    林振华道:“你说吧,这里也没有外人。”

    杨文军道:“林总,咱们的合同上面,是不是规定了这些设备不能运出日本,只能留在日本国内使用?”

    “是啊。”林振华道。

    杨文军继续问道:“那么咱们是不是把这些设备留在日本国内使用,日本人怎么能知道呢?咱们现在运这些多设备出去,把这几台设备拆开了,混在其他设备里运出去,日本人也搞不清楚吧?”

    林振华道:“咱们和日本政府是有协议的,日本政府隔一段时间就要来检查一下这些设备是否还在。如果设备不在了,他们就会要求我们交代设备的去向。所以,想把这些设备偷运回国,是不现实的。”

    杨文军道:“林总,日本人来检查设备是否还在,是怎么个检查法?是光看一看呢,还是要亲自来操作一下这些设备?”

    “你是什么意思?你明确地说一下。”林振华只觉得眼前一亮,他似乎是有些明白杨文军的意思了。

    杨文军笑道:“林总,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咱们非常想把这些设备运回去,其实也非常简单。日本人只是要看看设备在不在而已,他们看的是设备的外观,而不可能把设备拆开来检查。所以,我们只要拿一台设备给他们看就行,至于这台设备是不是原装货,他们哪能搞得清楚?”

    “等等,小伙子,你是说,咱们可以仿造一台机床的壳子放在这里,把日本人骗过去?”常清波在一旁插话道。

    杨文军道:“不是的,我们肯定是百分之百地仿造它,只不过,我们是把仿造出来的机床送到日本来装上,再把原装的机床运回去。这样一来,日本人看到机床还在,也就无话可说了。就算他们要开机检查,咱们仿造出来的机床和他们的机床功能完全相同,只是精度上有一点点差距而已,他们哪里能够看得出来?”

    “可是,机床上有铭牌的啊。”常清波脱口而出,话一出口,他自己也笑起来了,觉得自己真是迂腐,既然要造假,那么铭牌之类的东西不都一样可以伪造吗?和仿造一台机床相比,伪造一个铭牌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杨文军也微微笑了,他说道:“这件事如果交给我来做,我会连机床上的油泥和划痕都模仿得一模一样,让人一看就是用了好几年的机床,而不是刚刚仿造出来的。”

    “文军,这回你的小聪明倒是用在正道上了。”林振华忍不住夸奖道,不过,他这个夸奖,怎么听都有点味道不对,言下之意,好像杨文军过去的小聪明都是用在邪道上的。

    杨文军并没有介意林振华话里的褒贬,他说道:“林总,这件事如果要做的话,必须要周密设计。首先,我们得把要弄走的这些设备都集中到一个单独的车间里去,尽量不让闲杂人等接触,尤其是要避开厂子里日本工人的注意。否则,一旦走漏了风声,日本政府要认真来检查,还是能够发现问题的。”

    “你说得对。”林振华称赞道。

    杨文军继续说道:“第二点,就是我们要决定拆哪些东西回去。有些部件是我们完全能够仿出来的,这些部件就不需要拆了。咱们只要把最核心的传动部分拆走就足够了。拆走的东西越少,被人看出破绽的可能性就越小。”

    “对,还有吗?”

    “还有,无论是在这边拆卸,还是回国以后重新组装,涉及到的人越少越好。即使是对咱们公司自己的人,也要尽量保密。人多嘴杂,这种事情是很容易传出去的。”

    龙万里看了看常清波,叹道:“唉,看来我们真是老了,小杨说的这几点,我们居然都没有想到,差一点就误了大事呢。”

    杨文军连忙道:“龙厂长,你可别这么说。你和林总都是做大事情的人,怎么会考虑这些小事,我是个工人,平时也没什么大事可琢磨,所以在这些事情上就想得比较多一些了。”

    “文军,你说的非常不错。”林振华道,“这样吧,这件事就由你协助龙厂长来办,需要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你尽管提出来。”

    “林总,你放心吧,我保证把这件事办好”杨文军郑重地说道。


438 苏联解体

    438 苏联解体

    杨文军提出来的方案,的确是一个移花接木的好办法。日本政府派来查验设备的人员,也不可能是太专业的人员,所以不太可能发现设备已经被调了包。此外,对于巴统禁运这种事情,日本政府其实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否则此前也不会闹出向苏联出口五轴加工机床的所谓东芝事件了。只要汉华这边把保密工作做好,再加上仿造的机床能够做到形似加神似,相信事情是不会穿帮的。

    杨文军在这件事里反应极快,这也让林振华对他有些刮目相看。玩这种调包计,其实换成别人也能想得出来,但要像杨文军这样几乎不假思索就能想到这一点的,恐怕不多。林振华在感慨这个小年轻人的机敏之余,心里暗暗有了两个想法:一是对杨文军的定位,应当不仅限于一个高级技师,而是可以考虑让他承担一些管理或者营销方面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