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童养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吃闲饭的,虽然吃得不多。

“大娘,以后我会努力的。我会好好的帮你喂鸡、烧火,其实我还会做饭的。要不,你教我绣花吧。”

“绣花,先不忙。你说你会做饭,就先做饭吧。”

“嗯,明天开始我来做饭,其实你怎么烧火我也看会了的。以前,我就是想偷懒。”沈寄说着低下头去。凭良心说,魏大娘待她也不错了。虽然吃得差,而且味道不好,但是她自己也吃的一样的。

只有第一次吃鸡蛋汤的时候,沈寄觉得好吃。因为那个时候馋极了。其实,魏大娘的手艺很不好。她最擅长的就是绣花了。种的菜也不如隔壁邻居家的。

☆、卷一 牙祭

“你会做饭?”魏大娘似乎眼底一亮。

沈寄点点头,作为一个吃货,她的手艺其实是很不错的。她想过了,魏楹多半是个芝麻包子,面白心黑。看着温文少年一个,其实心眼忒多。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年纪小,没有钱,缺吃少穿,走远一点就不认得路了,她能往哪里跑。现如今,也只能和这母子俩同舟共济。

沈寄来到厨房,找了找,找到一颗白萝卜,然后,没有了。还有就是魏楹开小灶的鸡蛋。然后在魏大娘的指点下,找到了一些面粉。

“大娘,少爷说他实在不想吃鸡蛋了。”

魏大娘为难道:“可是,家里能补身子的,除了鸡蛋就只有那下蛋的母鸡了。”

沈寄看她略一犹豫,当真伸手去拿菜刀,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她自家的妈妈也是这样,有什么好吃的都腾给她吃。

“大娘,不用杀鸡。你觉得鱼汤怎么样?”

“鱼汤当然好,可是,家里没有钱去买鱼。就是买,也得等我明天去了集上。”

沈寄摆摆手,“大娘,明明村头就有一条小溪啊,我看到过有人下去摸鱼。”她想过了,她现在必须让魏大娘觉得她是有用的人。但是,赚钱,她现在还赚不到,也不知道门路。而且,她现在是卖身给魏家,她赚来的每一文钱都是属于魏家所有。但是,改善伙食她还是很乐意出力的。毕竟,她自己也得好处不是。

就这一颗白萝卜,实在是不好下饭啊。而且,她好想吃干饭啊。这段时日,总是半夜就饿醒了,然后起来用瓢舀一瓢凉水喝,喝了继续睡。可是,吃干饭绝对是奢望,这个家只有魏楹吃的是干饭。而且,今年收成肯定不好。那十来亩薄田的租子,一定收不到什么租子的。下半年日子会更加难过。说不定就要过上传说中吃糠咽菜,挖观音土的生活。

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温饱,如今是夏天,温暂且不用考虑。这个吃饱饭,真的是大事啊。

听了沈寄下河摸鱼的话,魏大娘皱眉,“那些都是男伢子,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好去摸鱼。再说,我也不会。”

“我去。”

魏大娘看她一眼,“你?你是女子,怎可以大庭广众的脱了鞋袜。让人看到你的脚丫子不好。”

沈寄一愣,然后说:“我趁没人的时候去吧。”很多人都在田里干活,再说她也不在意被人看到脚丫子。而且,魏大娘,咱都已经穷到这份上了,还讲究这么多干啥。

她一直都觉得魏大娘不像是在这农村长大的。虽然现在有很多规矩,可这村里还是没那么严格的。

“大娘,药补不如食补,少爷喝那么多药,胃口早喝坏了。他天天吃鸡蛋,都是梗着脖子在往下咽,我看着都替他难受。药得吃,可饭也得吃好才行。”只能拿魏楹说事,魏大娘才可能同意。

魏大娘考虑了一阵,迟疑的说:“你会摸鱼么?水性好不好?”

沈寄拍着胸口说:“大娘放心,我水性很好的。就让我去试试吧。”

“那好吧,不行你就回来。”

“嗯。”

沈寄在家里找了一通,找了个竹子编的撮箕和一个大瓮。

☆、卷一 牙祭(2)

沈寄便拿上东西到小溪去。她在魏大娘面前拍着胸口说水性熟,会摸鱼。其实,也就是小时候会乡下老家,跟着表哥表姐去沟里摸过而已。而且,看得多,动手少。真要摸也是摸不到,只能看着有鱼,拿了撮箕去网。

走了几个平缓的地方,都没有看到鱼。头一回出来,可不能无功而返。不然魏大娘只会认为自己是在说大话。日后也很难相信自己了。

沈寄只好拿着东西往上寻找合适的地方,走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找到一个地方比较宽,水中山石很多的地儿。曾经听表哥说过,这样的地方容易聚鱼。

沈寄扶着石头脱了鞋袜,把裤腿挽起,拿着撮箕下了水。她两手握了撮箕,聚精会神的盯着水面。溪水凉悠悠的,站在里头很舒服。这会儿日头也下去了,周围也没什么人,正好动作。

沈寄等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两条小鱼游来,她把撮箕沉到水里,等那两条小鱼游了进来,猛地把撮箕抬起,那鱼便被带出了水面。水从撮箕的缝隙漏下去,鱼在上面一跳一跳的。初战告捷,沈寄欢快的端着撮箕上岸,把鱼倒进盛了水的瓮里。鱼到了瓮里,又继续开始游来游去。小了一点,只能炸来吃,脆脆的,可香了。

沈寄又欢快的跳下水,继续等待。

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半个时辰里她居然又捉到了两只三寸长的小鲫鱼。又等了一阵,等来了三条小鱼,比最先的两条稍大一点。

看看天色,该回去了,于是上岸擦干脚穿上鞋袜,把撮箕拴在腰上,两手端着大瓮往回走。谁知道那大瓮空着好拿,盛了水还真是有些沉,走着水又会颠簸出来。于是一路走走停停,花了比来时更久的时间才走回去。

远远就看到村子里到处是炊烟袅袅,沈寄忽然有了种回家的归属感。她到这个地方快一个月了。当下加快脚步往魏家走。她最近在村里也出出入入了几趟,是以村里人也都认得她。她想着要在这里长住,笑眯眯的叔叔伯伯婶婶哥哥姐姐的一通叫,得到善意的回应。

马上走到了,抬头看到魏大娘站在竹篱笆那里看着自己。沈寄大声说:“大娘,我回来了。”

“你还真弄到了鱼啊?”

“嗯,是啊。大娘放心,没有人看到我下水。我走得远。这两条小鲫鱼给少爷做萝卜丝鲫鱼汤喝,这五条小鱼咱们炸来吃好么?”

炸来吃要费油,所以沈寄得向魏大娘申请。魏大娘看着她一脸讨好的笑,想想这孩子也怪不容易,便点了点头:“用过的油,得留起来,也别倒多了。”

“好嘞。”

沈寄进到厨房,麻利的切萝卜丝,魏大娘看着,倒的确是个会做饭的架势。方才她有点担心沈寄会不会不回来了,后悔不该放她去。不过楹儿说她会回来的。果然,人就回来了。

沈寄做了个萝卜丝鲫鱼汤,又用炸过鲫鱼的油炸了小鱼,最后还用它炒了一个萝卜丝。

☆、卷一 牙祭(3)

这样用油在沈寄看来可谓是极省了,可是从魏大娘不赞同的目光看,她还是觉得沈寄太浪费了。尤其是用油来朝萝卜丝的做法。只不过方才她的注意力被小炉子上翻滚着的奶白色的鱼汤吸引了,沈寄这边已经快手快脚的把菜炒好了。

“大娘,你吃饭吧,我给少爷把鱼汤和饭菜送进去。”沈寄偷偷吐吐舌头,不放油清炒,她实在吃不惯。

“日后,不要拿猪油来炒菜了,太浪费。”

“哦。”那炸过两次鱼的油还要拿来做什么?

魏楹看到奶白色的鱼汤,很是惊喜,“你居然真的摸到鱼了。真好!不像我,什么用处都没有。”平日里,母亲总说他是要考功名的,生计这些小事不要他操心。连他从前替人代写书信,她都觉得是耽搁了看书的时间。所以他只能背着她做,然后把得来的铜钱偷偷放进放钱的罐子里。

可是这次一病倒,耽搁的功课就更多了,也不能再去私塾。而且,一直不见好转,药钱却费去许多。连这些年的积蓄都要一并用光了。

沈寄看魏楹满心的懊恼,心头想到:你是该快点好起来才是,不然光吃药也太费钱了。魏大娘辛苦一个月绣得五百文前,只够你一付药。再这么下去,我可能真的得被卖了给你攒药钱。

“少爷,你现在最要紧就是赶紧好起来。”

“这个,又由不得我。”

沈寄在魏楹身前摆上小桌,然后把饭菜和鱼汤摆上,“延医用药在乡下不便,可是咱们可以从自己这边努力啊。你看村里干农活的人,等闲很少生病吧。因为他们时常都在劳动。少爷这么整天躺着,好人估计都会躺成病人。”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门口传来魏大娘的声音。她方才试了下,沈寄用油炒出来的菜比她做的好吃多了。于是进来看魏楹吃得如何,就听到沈寄在说话。

沈寄不敢再说了,至少当着魏大娘不能再说了。她可是爱儿子高于一切的。倒是魏楹看着她,思索了一下道:“娘,我觉得她说得有点道理。寄姐,你继续说。”

沈寄瞥魏大娘一眼,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开口道:“我是觉得少爷应当下床多动动,锻炼锻炼身体。不然,一直这么躺着,精神先垮了。还有,最好是少爷自己到镇上让大夫看看。离上次大夫出诊都一个多月了,病情也许又有了变化。”

魏大娘摇头,“不,不能去镇上。”

为嘛?沈寄疑惑的看着这对母子,他们显然有事在瞒着自己。这对母子平日里和这村子,本来就有几分格格不入之感。不敢让儿子去镇上,是怕被什么人看到不成。

“少爷,赶紧吃饭吧,今天的菜是我做的,你尝尝看。我方才说的要多活动,还有另一条就是要多吃饭。”

魏大娘看看热气袅袅的鱼汤,“是啊,楹儿,你赶紧吃饭吧。这个寄姐倒不像吹牛,她的手艺很是不错。”

☆、卷一 牙祭(4)

魏楹低头看着鱼汤,心里也是十分的喜欢,“辛苦你了,寄姐。”

沈寄低下头道:“应该的,少爷快用吧,凉了容易有腥味。”你个芝麻包子,之前那么吓我,现在又装好人。

魏楹勺了一勺进口,眉目舒展,“好喝。”手上的动作加快,很快就喝完了一碗,然后又就着沈寄炒的菜和鱼肉、萝卜丝一起吃饭。

魏大娘看他难得的好食欲,连带对沈寄颜色也缓和了许多。

“走吧,出去吃饭,你一会儿再进来收拾。”

沈寄出去端起饭碗,她们吃的还是稀饭。前些天,她都有吃魏楹拨到一边的干饭还有炒鸡蛋,晚上不至于饿醒。可是看今天他那个架势,估计一会儿去收拾的时候,不会留饭给她。不过,只要他能吃多动,身体应该会渐渐好起来吧。她也没发现魏楹有什么大毛病,就是整天被魏大娘困在床上,药也不大对症闹的。

果然,一会儿沈寄进去收拾,不但饭没剩什么,一碗大半都吃下去了,连菜都没剩什么。不过好在,还有一小碗鱼汤。没道理啊,方才看他的样子不是挺爱喝么。

“寄姐,这鱼汤是给你留的,里头还有一条鲫鱼。”

沈寄立时眉开眼笑,她今天吃了两条炸小鱼,其实心里也惦记着鱼汤。看来这魏楹还蛮上道,知道喂饱了她才能更卖力干活。

“谢谢少爷。”汤有些凉了,有些微腥,不过好在先炸了下鱼再煮的,要好得多。沈寄抹抹嘴巴,“嗯,好喝。”

“我想了一下,你方才说的也有道理,我是该动动。农家少年就没我这么虚弱。不过,怎么动呢?”他娘死活不让他干活,更别说现在了。其实他已经有了腹案,不过还想再听听这个寄姐还能不能说出些东西来。相处愈久,他越觉得寄姐不像个普通小孩。

沈寄认真想了一下,运动,要不要教他第八套广播体操呢?还是算了,那些动作太超前了。回头这个芝麻包子问她怎么想出来的,她不好搪塞。这家伙精得要死,不如他娘好糊弄。

“少爷,我记得听说过,华佗好像有一套什么动作,练了极有好处。”

魏楹眼里一动,寄姐居然连华佗的‘五禽戏’都知晓,而且她还识字。

“你说的是‘五禽戏’。寄姐,谢谢你,多亏你提醒。我竟然把这茬事给忘了。咳咳……”

沈寄很自然的伸手给魏楹拍背,“少爷,不客气,应该的。”你的身体就是我的安全。沈寄很高兴他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没留意到魏楹看自己的眼神里多了一抹思考。

第二日一早,魏大娘带上鸡蛋还有些小绣件去赶集。魏家本来是有自己的驴车的,可是为了魏楹看病,早就卖了。魏大娘便自己走路去。沈寄想想都觉得脚疼,二三十里呢。其实村里有人赶车去,大人搭车一文钱,十岁以下的小孩不要钱。可是为了省这一文钱,她宁可走二十多里路。

☆、卷一 赚钱

魏大娘走了,魏楹便让沈寄扶着他起身。多运动的事,一开始还是瞒着他娘比较好。不过,他已经许久不动了,一开始当然不可能就做五禽戏。只是让沈寄扶着他在地坝里走动。

沈寄只到魏楹的胸口,使出吃奶的劲儿扶着他。她有点不明白魏大娘怎么这么放心她,就不怕她跑了。或者是,对自己儿子有信心,相信魏楹能吃住自己。应该是后者,看来她还是很了解自己儿子面白心黑的一面的。

魏楹走了小半圈,喘息声就大了起来。

“少爷,坚持住,咱们走完这一圈。”沈寄给他打气,自己也觉得魏楹的重量渐渐往这边倾斜过来。你可别摔啊,万一摔了直接就压我身上了不说,让魏大娘知道了还不得毒打我一顿啊。

最后差点要摔,幸好魏楹一手抓住了篱笆,沈寄赶紧扶他在凳子上坐下。

“先这样吧,得循序渐进。太阳快出来了,晒晒太阳也有好处的。”

魏楹喘着气坐下,沈寄走开去喂鸡,中午能捡到几个鸡蛋呢。唉,要是她手里有钱就好了。那还可以想点法子偷偷挣点小钱。

“寄姐”

“嗯?什么事,少爷?”正在撒玉米粒的沈寄转头问。

“你很有见识。”魏楹口气肯定的说。

“呃”沈寄顿了一下,然后道:“我家里有个老爷爷,这些都是他告诉我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这个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魏楹没有再问,就在那里坐着看沈寄喂了鸡又开始扫院子。

“少爷,家里有鸡蛋和面粉,我中午给你烙蛋饼吃,好么?等大娘回来,我再去溪里捉鱼。”

“你随便弄吧。”昨天沈寄做的菜,他很喜欢吃。

做完了家里的活计,时间还早。沈寄也抬根凳子出来坐着晒晒太阳。院子里有一个简单的日晷,是魏楹以前做的。沈寄这些日子就是根据日影投在晷面那个圆盘上的位置来分辨时间的。古人的智慧,她是一点不敢小看的。

“寄姐,你怎么不会做绣活啊?连最粗浅的补衣服都不会?”魏楹气喘匀净了,又开始盘问起来。

这个,是有点说不过去啊。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嘛。我喜欢做厨上的活,做绣活不在行。”你娘还不是只擅长绣活。

魏楹想了下自家的娘,觉得沈寄说的也有些道理。也许,她从前也是只做厨上的活的吧。

中午,沈寄烙了蛋饼,面粉里头打了个蛋,然后撒上葱花。魏楹配着茶水吃得很香。

到日头偏西的时候,魏大娘回来了。脸上很是疲倦,先把背篓放下,交代沈寄去熬药,然后进屋去看魏楹。见他今日气色略好,便欢喜起来。

魏楹便说因为他让寄姐扶自己出去走了走,又晒了太阳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是吃的也比往日多,不过这个不好对魏大娘说。她往常都是以为魏楹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

沈寄便去熬药,熬好了三次,同魏大娘说她出去捉鱼,得到允许便带上撮箕大瓮去了。

☆、卷一 赚钱(2)

等她走了,魏大娘对魏楹说:“楹儿,你觉得寄姐怎么样?”

“不像普通的农家小女孩儿,有见识,也有胆量。有点小狡猾,本性却很善良。我觉得不错。”而且,她知道了母亲买她是为了挡灾,好像也不太在意。其实这个他也不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嘛。不过,她小小年纪,也不当回事就很难得了。她担心的反倒是自己没这效用被转卖掉。

“嗯,你说她不错那就不错。这两天看起来也老实多了。”

沈寄今天的收获比昨天还好,得了两只六七寸的鲶鱼。鲶鱼肉质鲜嫩,她做了鱼丸给魏楹吃。因为比较多,自己和魏大娘也分吃了一些。鱼丸汤也很鲜美,喝得她很满足。

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调味料,所以,沈寄还是选择做的汤,反正鱼汤够鲜,也不用怎么调味。

当晚,三个人都吃得很高兴。做饭这个活计,从此便归了沈寄。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缸里没什么米了,田里的菜样数也有限。她有点发愁,要怎么继续改善伙食。

吃完到魏楹屋里去收拾碗,见到他在把玩一截旧的红丝绳。今天魏大娘赶集买了一根新的来串他戴在脖子里的护身符,这是换下来的旧绳。

“少爷,你喝了汤,我就等一会儿再热药给你喝。”

“好。”吃得饱饱的,魏楹这会儿精神不错。

沈寄看着他手上的红丝绳,眼里一亮,“少爷,这个可以给我么?”

魏楹愣住了,这是他贴身戴过的东西。

“你拿去做什么用?”

沈寄抿抿嘴,“我看看能不能做个小点的、简单的中国……不是,福气结。”一段旧丝绳而已,不至于不肯吧。沈寄想着中国结,说不定这就是一条生财之路哦。

魏楹想了一会儿,递了给她,“你做,我看看。”

沈寄便拿在手上,想了下自己学过的简单的做法,然后动手编了个小小的吉祥结。高兴的拿给魏楹看,“少爷你看,这个可以拿去卖么?”

福气结,寓意好,而且是大红色的,卖便宜点,应该有人会买吧。

魏楹看着她,手还挺巧的嘛。也许真的能卖。一个卖一文钱、两文钱,镇上的人应该不会嫌贵。而丝绳一捆才十几文钱呢。

“你还会别的编法么?”

沈寄点头,“会,我会的编法可多了。”她可是闲着无事专门研究过中国结的。从简单到繁复,从小到大,都实际操作过。

魏楹从枕头底下摸了二十文钱出来,这是他从前帮人写红事的条幅挣的。正准备拿出来给母亲贴补家用的。如果寄姐真的能靠红丝绳就挣到钱,那就太好了。

“你去找隔壁的王二叔,他每次赶集都会赶车去的,请他帮你带一捆红丝绳回来。”

沈寄嘴甜,平日见了也‘王二叔’的叫,听说是隔壁的读书人要的,王二叔很容易便答应了。三天后,就给沈寄带了一大捆回来。

魏大娘这天见她去隔壁拿了红丝绳回来,便问道:“你做什么撺掇楹儿去买这个东西?”

☆、卷一 赚钱(3)

沈寄便和她说了,想编福气结去卖,补贴点家用。倒不担心魏大娘会反对,因为魏楹答应了,她就不会有不同意见。

果然,听沈寄说了,她没说什么,只让她别耽误了干活。

因为魏楹想看沈寄编,她干完了活便拿着到他屋里去编。

“好像不是太难,跟我娘打络子有点像。”他看着沈寄手上动作飞快,很快就编出了好几个不同的来。

“是有点像,都是编织。这个就胜在新鲜。确实是不难,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买了回去,拆开来看看很快就可以学会。所以,我打算攒多一点,等哪次赶大集的时候拿去卖。”

魏楹想了想,“嗯,十九的时候拿到庙会去卖吧。应该更好卖。”

沈寄觉得和魏楹沟通,没什么大的障碍。他没有那种视钱为阿堵物的酸气。他这次的新药魏大娘像是花了不少钱,走到县城的大药房去抓的。所以,效果比之前的明显。就是不知道魏大娘哪里来的钱。沈寄听村里人说过,魏大娘带着儿子刚来的时候,当了一些首饰买的地。也许还有点家当吧。这样最好,不会轻易把自己转卖了。不过,她也得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然,还是有危险的。

“寄姐做的鱼丸汤也很好吃。”

沈寄手上不停,嘴里说道:“可是我捉不到多少鱼,如果有人帮我捉鱼,我来做鱼丸倒是可以。”那两条鲶鱼,他们吃了三天。为了怕坏掉,沈寄只好多放了点盐。然后把碗放到有凉水的大盆里。如果要卖的话,也只能这么办。好在她发现这里的人口味都比较重。而且鱼不能一次收多了,通常都只能养个三两天的。不然,就容易死了,死鱼的口感不好。

她之前一心想着编中国结,现在听魏楹一说,这也是个赚钱之道。做好了,存放着,然后拿到集上去卖。这个中国结,生意肯定会越来越不好,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行。她这次只打算做十个花样,每样多做一些。

“少爷,雇村里的小孩儿去捉鱼,你看怎么样?”本钱都是魏楹出,当然要他同意。

“可行。让我娘去做吧,就说是大夫让我多吃鱼。”

“好。”沈寄喜洋洋的看着魏楹,有一种找到合拍的拍档的感觉。

“我该出去做饭了,做好了给大娘送去。”

做完了绣活,儿子吃了药也有好转的趋势,家里又有沈寄,魏大娘便开始关心地里的出产了。毕竟,下半年还要靠这个糊口呢。沈寄因为要做饭、要熬药,要照顾魏楹,要照看家里的鸡等等,还有,要编福气结。魏大娘便没有让她跟着去干农活。

沈寄用养在缸子里的鱼给魏楹做鱼汤,然后照旧是站在凳子上炒了颗大白菜,给魏楹端了进去,又拿出篮子装上饭菜准备给魏大娘送去。

这些日子,她下河摸鱼,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