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括苍山恩仇记-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逸峰喝了两口,也觉出这茶的味道特好,忍不住把碗盖儿掀起来仔细察看那茶叶,只见碗里不过三四片叶子,每片都有一寸来长,半寸来宽,又肥又厚,并不是嫩芽毛尖;再看那茶水只不过微微泛绿,不像一般的酽茶那样橙红焦黄,就也接口说:

“不单水好,这茶叶也是与众不同的上品。别看我是个专营土产的客商,贩运茶叶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了,并不算太外行,可这种‘大叶茶’叫什么名字,也还不知道呢!”

马维禄自作聪明地说:

“咱们这里是个平原,根本就没有山泉水。要我猜呀,这准是初春梅花开放以后,又赶上一场春雪,大小姐从梅花花瓣儿上取的积雪融化的吧?要不然,怎么喝起来既有寒冰的凛冽,又有梅花的芬芳呢?”

素素见这个满身铜臭粗俗不堪的当铺掌柜儿的偏偏要冒充风雅,说一些不在行的话,不禁抿着嘴笑起来说:

“马老板看《红楼》看入了迷,是不是也想学妙玉呀?小说里写的,还能当真的吗?别的也许不能试,这雪水化了能不能沏茶,是不难一试的。等哪年梅花开了又赶上一场大雪,马老板自己去攒上一坛试一试就知道了嘛!”

这不明不白的话,马维禄还没有听明白,薛三娘就把话茬儿接了过去说:

“要说看书看入了迷,只怕再也没有我们素素这样的死心眼子了。前年我们后面园子里两株老梅盛开,一场春雪压来,把鲜红的花朵儿都盖严了。素素高兴得了不得,说是要学妙玉积雪水,带了几个丫头,大雪中拿着干净碟子一朵花儿、一朵花儿地往下抖落积雪。五个人抖了半上午,拢共才装满了一个小坛子,当天就用箬叶和黄蜡封了口儿,埋在老梅树底下了。到了夏天,想起这坛子雪水,赶紧去扒了出来。打开封口一看,连小半坛水也没有;倒出来一看,什么呀,浑得像泥汤;闻一闻,腥臭的,连忙倒掉了。我们还直说是封口不严,渗进脏水去了呢。赶到去年下雪,特意扫了一铜盆化开来看,谁也没想到那么洁白的雪,待到化开来了,盆底下澄了一层泥,原来真是那么脏的。──要不是自己亲自试过呀,还真叫写小说的给蒙了去啦!”

马维禄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

“大小姐自己看《红楼》看入了迷,早就学过妙玉积雪水了。刚才听你那么一说,我倒真想今年攒下一坛雪水来试试呢;经你妈这样一说,才知道你已经上过一次当了,我这个开当铺的,就不用再去上当啦!──不过说了这半天,这水究竟是什么水,还没说清楚呢!”

本忠尝了一尝,开口说:

“这水回味起来有点儿甜,要照我看,多半儿还是山泉水。我们山里人,一年到头喝的都是这种水,再不会错的。不信,就请主人揭谜底。”

素素瞟了本忠一眼,微笑着说:

“还是刘客官的口味儿高,只尝了一口,就尝出这是山泉水来了。听家母说,先父早年在京师为官,单单只爱苏州虎丘山旁陆羽泉①俗称观音泉的水,每年都要托漕运上的朋友用大船到苏州去装运几百坛回来,日常沏茶待客,用的都是这种水。后来出抚浙江,还想派船到苏州去运水,有人说,杭州虎跑泉②的水也还勉强可用,本地人沏茶,稍为讲究一些的,用的都是虎跑泉的水。先父依言一试,果然不错。从此就改用虎跑泉的水。不再派船大老远地从苏州运水喝了。家母搬来嘉兴以后,反正每年都要着人到苏杭二州去采办各种穿着食用物品,顺便也捎回几坛子水来,专为待客之用。今天烹的,是虎丘陆羽泉的水。说到这茶叶,其实就是龙井。不过说它寻常也不寻常:因为这是龙井山尖儿上长的茶树,一共只有十几棵,那里终年云雾缭绕,茶味儿比长在山腰、山脚的要香醇浓烈得多,名叫雀舌云雾茶,每年都是单采单制的,只有几家老主顾才能分到一二斤,市场上是根本见不到的。所以说这是名茶中的名茶,说它寻常也不寻常的意思。”

……………………

①  陆羽泉──据《吴郡志》记载:陆羽泉在江苏吴县虎丘山剑池旁边,水面阔丈余,四面都是石壁,下面也是石底,泉水从石滹中涌出。张又新品定为“吴中水品第三”。

②  虎跑泉──在杭州大兹山。相传唐朝性空和尚在大兹山居住,苦无水。后来看见两只老虎用爪刨地,泉水涌出,因此叫做虎跑泉。跑,在这里音p áo 刨,通刨。

黄逸峰终究是买卖人,见了货色,总不忘打听价钱:

“这么名贵的茶叶,要买多少钱一斤呢?”

“这东西本来就不多,物以稀为贵,又都是山上派专人分头给几家老熟人送去的,根本就不定价格,值钱的是那一片心;收到一两斤的,随便给个三五两银子,也不过是表示一点儿意思而已。没有面子的,出十两银子一斤,还没地儿买去呢!”

黄逸峰一算,即便按三两银子一斤计,一担茶叶就得三百两银子。在宁波,可以买到顶上旗枪三十多担了呢!不禁暗暗咂舌,心想:像薛家母女这样奢华铺张,要是没有前院儿那几十棵摇钱树,这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呢?

由于喝茶而引起的一段插曲终了之后,素素又把话题拉回到画画儿上来。因见本忠始终没有言语,就特别点着他的名儿说:

“刘客官在品茶上不愧是名家高手,只尝得一口,就能品出茶是什么茶、水是什么水来。这几幅拙画,刘客官法眼雅正之后,却不见有所批评指点。要不是十分不堪入目的话,敢请不吝指教一二,也好叫我少走一些弯路,早日得知个中三昧,早日入门呢。”

素素的虚心请教,颇使黄逸峰为之担忧不已。因为座中诸公,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本忠的底细;虽说这两年本忠在丈人家里读了一些书,也认识了不少字,可是对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才子佳人们摆弄的玩意儿,多半儿是从来没有学过的。素素这一问,不答吧,露了怯;回答吧,又不免露拙。本忠那里并没有着慌,黄逸峰倒有些慌了神儿,快要坐立不安起来了。正在不知道该如何圆场的当口,只听得本忠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不瞒小姐说,对于画画儿,我是一窍不通,谈不上指教

二字。要是不笑话我外行人说外行话,不妨可以说说我的一点儿观后感。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不过是大胆妄语,各抒己见罢了。小姐自幼学画,又经过名师指点,造诣已经很深。我这里先要请问一句:一切事物当中,以什么东西为最好画?”

素素没有想到这位小客官竟会反问一句,仓促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略想了想,只好说:

“画画儿的人,最常画的,不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这些东西;不常画的,那就各有所好、各有所专,不一而足了。按照我自己学画以来所画过的种种事物来看,几乎就没有一样是特别容易、特别好画的。不论是花是草,是人是物,都是越学越难,越学越不敢下笔了。”

本忠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

“小姐此话,实为经验之谈。按照常情说,应该是熟能生巧,越画越容易才是正理;不过学艺的人,也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再学三年,寸步难行’。为什么呢?就为技艺高了,眼界广了,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的缘故。不论学什么,凡是学了两三年之后,就以为‘此中本领全在我掌握之中’的人,是很难再有所进展的。只有越学越觉着难,而又敢于迎着疑难去解决疑难的人,才能够真正到达顶峰。听小姐刚才所谈,可知小姐绝非庸碌之辈,在绘画之道上造诣颇深的了。画画儿,的确画什么都难。因为画出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人人见过的,画得像不像好不好,一看就能知道高低优劣。从这个意义上说,画鬼大概要算是最容易的了,因为谁也没有看见过鬼是什么样子,无法说出好坏。从这个意义上再进一步说,那就是画想象中的东西要比画实在的东西容易些,比如画天宫、画地府、画神仙之类。尽管画师画这些东西的时候,所根据的也还是人和人间,不过画出来的画儿,别人却无法批评像不像,因为这也是无法检验核对的。根据这个道理来批评小姐画的画儿,那四幅山水人物就不如这四幅花卉虫鸟画得好。这四幅梅兰竹菊,你是在临摹了无数名作之后,综合诸家之长,再根据自己考察实物的体验,才画成功的。这样画出来的东西,有前人的经验,有自己的体验,还有可资参照的实物作为范本,再加上生花的妙笔、精湛的技艺,这就一定可以画得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反过来说,那四幅山水人物,山是假山,人是古人,咱们谁也没有见过这种奇形怪状的山岩、道貌岸然的古人。你所根据的,只不过是前人的佳作和画谱;前人所根据的,又是比他更早的前人。这样代代相传,陈陈相因,尽管画儿的布局格式各有不同,其实都是在虚无缥缈中讨生活,跟画鬼一样,都是无法检验的。这种依靠临摹、依靠想象虚构出来的画儿,除了把人带到从未到过的太虚幻境中去之外,又怎么会有人间的生气呢?”

本忠的这一番话,说得颇有道理,不单出于黄逸峰的意料之外,也使素素感到惊讶不止。素素自打作画以来,耳朵里灌的都是拜年话、马屁腔,除了师傅之外,还没有一个人敢于当面指责她的画儿有什么欠缺的地方。平心静气地一想,这个小客官所讲的倒也不无道理。这几年来,自己在山水画上虽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是进展却不大,自己也感到越画越乏味,不正是这个原因么?这样一想,不禁高兴起来,没等本忠把话说完,就抢过话头去说:

“刘客官的这一番活,的确说出了作画的妙法真谛,叫我茅塞顿开,找到了我的症结所在了。想我自从七岁开笔学画以来,十几年中换了三位师傅;他们都是知名的丹青高手,但教我画画儿的秘诀,无非就是多临多摹。他们说:作画有如作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要是临熟了前人佳作三百幅,画起画儿来不但能够得心应手,而且可以做到笔笔有来历,笔笔有出处。还说:画家中的顾陆张展①,有如诗家的曹刘沈谢②,阎立本则有如李白,吴道子则有如杜甫,只要多多临摹这几家画祖画圣的名笔佳作,发展变化也就在其中了。这种说法,不知道对与不对,请刘客官一并指教。”

……………………

①  顾陆张展──指顾恺之(东晋无锡人,字长康)、陆探微(南北朝刘宋时人)、张増繇(南北朝梁代人,即画龙不点睛者)和展子虔(隋代人,历北齐、北周,至隋代为散朝大夫,善画台阁人马,尤工远近山水)。

②  曹刘沈谢──指曹植、刘桢、沈佺期、谢灵运四大诗家。

本忠略一沉思,回答说:

“学画和学写字一样,总是从临摹开始的。临摹,可以学到前人运笔用墨的经验菁华,当然缺少不得。不过一味只知临摹,则只能跟在前人身后亦步亦趋,就永远不会突破前人的窠臼、发展自己的风格。有一句古话说:‘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仅得其下。’这么说,岂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我看也不一定。要是每一个学生都超不过先生去,那么头一个名家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有一句古话,叫做‘学问之道,得之师者半,得之己者半’,大概就可以说明学生为什么可以青出于蓝的道理了。一心一意学一位名家的做法,照我看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你学得再好,也只能做到像这位名家而已。上月我在杭州消暑,闲来无事,读顾炎所著《日知录》,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效《楚辞》者必不如《楚辞》,效《七发》者必不如《七发》。盖其中先有一人在前,既恐失之,而其笔力复不能自遂,此寿陵余子学步邯郸之说也。’这一段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总而言之,前人是一定要学的,尤其在开始的时候。不过不能只学一家之所长,而要学众家之所长;一边学前人的经验,一边还得加进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化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听了本忠的这一番议论,素素显得特别高兴特别佩服,精神振奋地说:

“刘客官高见,深入浅出,精僻透彻,说出了学画的道路和门径,令人心悦诚服。自从我学画以来,师傅们总是根据他自己的所长和所好,这个劝我学这家,那个劝我学那家,还没有一位师傅说过刘客官这样一番高论的。我画的这一堂四扇屏,正是按照刘客官所说的,既吸取了前人名家之所长,又掺杂了自己的一得之见,大胆画成的。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对。听刘客官这一说,我所走的道路,大概还不算大错吧。今天遇见明师,还有一件事情一并请教:世上万物,可以入画者名目繁多,大别之也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虫鱼、禽兽、庭院、楼台等等。这许多名目中,当以学哪一种为最妥呢?”

本忠见自己的议论颇得素素的赏识,不觉谈兴更浓,既然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所见,干脆大发议论地说:

“古代知名画家有善画山水人物的,有善画花草虫鱼的。要问以学何种为妥,当依各人性之所近和熟习与否而定,并无一成不变之规。一般说来,性喜山水的,山水画得必定好,性喜花卉的,花卉画得必然佳。这是因为只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去仔细观察揣摩,画出传神之笔来。如果是看也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只是从画谱中照摹照描,就是下再大的功夫,也画不出好画儿来,至多不过是为名画描摹复制本而已。小姐所作的潇湘八景,诸位称颂备至,以为是成功之作,敝意则不敢苟同。想当初吴道子在唐宫大同殿上写嘉陵江,一日而成。为什么能够如此之神速?是因为他有所本么?不是的。这是他在看过嘉陵江的山川地形之后,就有一条嘉陵江在他的胸中,所以下笔的时候,只要依照胸中的江流加以适当布局写出,自然就是一幅好画。这跟苏东坡所说‘画竹必先得有成竹在胸中’是一个道理。宋迪当年头一个画潇湘八景的时候,想必也是依据实景加以剪裁后画成的,后人仿效,只知依样画葫芦,就连一点儿生气变化都没有了。这样的画儿,不过是人画亦画,陈陈相因,有什么新意呢?比较起来,为什么这堂四扇屏,不论是花卉还是昆虫,都能够画得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呢?原因就在于你在下笔之前,胸中有现成的梅兰竹菊和各种昆虫禽鸟,方能够随心所欲,画所欲画。不像你画潇湘八景,只能生搬照抄,不敢增减一笔。所以说,像小姐这样身处重闺的人,还是以画眼前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为妥。比如画猫和画虎,猫是天天能够看到的,只要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它坐卧行走、或扑蝶,或捕鼠,神态各不相同,据此画了下来,必定惟妙惟肖,俨然一只活猫跃然纸上;虎,刚从来没有见过,只能从画谱上照抄,人家怎么画,你也怎么画,画出来的不是死大虫,也是呆大虫,甚而至于画虎不成反类犬。这说明不是自己极熟的东西,勉强去画,也是画不好的。能够比猫画虎的人,还算是不错的了。

“画山水人物也一样。你住在杭嘉湖平原上,没见过真山真水,怎么能够画出好山水来呢?没有到过山东,怎么知道‘登泰山而小天下’?没有到过四川,怎么分别‘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①天下幽’?没有到过广西,怎么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你身居浙江,浙南雁荡之奇,括苍之秀,总是应该去看看的。这两处地方,就在我的家乡,只可惜我不会画画儿,身在奇峰异景美如画的仙居,也画不出半幅山水画来。要是小姐去了我们小地方,只怕有如到了山阴道上,眼不及看,手不及画,真个应接不暇,乐不思蜀,不想回嘉兴来了呢!”

……………………

①  青城──指四川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一名丈人山,为岷山第一峰。

马维禄听本忠不说则已,一说起来,成本大套的,头头是道,连素素都十分佩服,先是奇怪,后是惊讶,最后听到本忠邀请素素到浙南去,似乎恍然大悟了,就笑着打趣说:

“三娘听见没有?刘客官一通花言巧语,要把大小姐拐进浙南深山冷岙里去呢!他那里居心叵测,起了不良之意了。三娘还不赶快下令,叫丫头们一顿乱棒打出门去呀?”

薛三娘虽然自己不会画画儿,对本忠所谈,也不完全明白,但看见素素对他颇为钦佩赞服,分明十分投机,就也借着马维禄的打趣暗示她女儿说:

“现在的人,良心不正的居多,稍不留神儿,不言不语儿地就把人给坑蒙拐骗了;能把实话说出来,叫人明着上当,我看就算是最好的了。再说,闺女大了,翅膀也硬了,该往哪处飞,得由她自己拿主意,做娘的哪儿还管得了那许多?只是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她要是真的到了浙南仙境留恋不归呀,我只好收拾收拾,卖了这个破院子,进姑子庵修修来世,了此一生得啦!”

本忠邀请素素到浙南去游山玩水,原本是一句随口说说的客气话,知道她并不会真去。经过马维禄自作聪明地点了题,又经薛三娘渲染了一番,连素素也觉得本忠的邀请是意有所指,弦外之音,无非是要她远嫁浙南的意思,不觉一朵红云,飞上了脸颊,沉思片刻,只好也用哑谜来回答哑谜了:

“刘客官仙乡风光秀丽,确实是我学画真山真水的绝妙境地。如蒙不弃,客官南归之日,当附舟一游,到府上相扰一些时日,以开眼界。不过仙境虽好,终不是我女孩儿久居之处,即便留连名山,怎能够割断我母女骨肉深情?早晚也还是要返本归源,回嘉兴来侍奉老母的。”

马伟禄一听,好哇,两个人居然拿大伙儿当傻子,以哑谜对话,就干脆把话替他们挑明了说:

“小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要是割不断母女情骨肉亲,不会带着令堂一起南归呀?”

素素注意到马维禄特意使用这个“归”字,指的似乎是“于归”的意思。由于他说得太明白太露骨了,一时不便于回答。孔大方看出了她的窘态,代她解围说:

“马老板自己糊涂,反倒说别人糊涂!你知道小姐善画观音,南下之前,不会先替她母亲描一幅真容随身带着,早晚拿出来看看,不就可以稍解思念之苦了么?”

经孔大方这么一说,素素不由得会心地笑了起来:

“要说家母的真容,早就描下一幅在此了。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想起来要去游山玩水,倒不是为了远离家门稍解思亲之念才画的。今年春天,是家母的四十大寿,姐妹们每人孝敬了几两银子,在前院儿摆了儿桌筵席,为家母作贺。席间,众姐妹撺掇着非要我画一幅‘众女贺寿图’不可,我推诿不过,应命画了这一幅,正打算拿出来请教呢!”说着,取出一轴画卷来,就在手上打开,由一个丫头高高擎着,请众客人观看。

这是一轴用绢画成的行乐图:薛三娘身穿寿字大妆居中含笑而坐,众姐妹手托寿桃鲜果环侍左右。构图立意并不清新,但画得极为工细,大家夸奖不绝。本忠说:

“画人物之难,难在传神二字。这幅画上,估计都是平日极熟的人,所以一颦一笑,都能够画得出神入化,酷肖绝似,再一次证明刚才我说的只有画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才画得好这个道理。书中说吴道子画人物有八面玲珑的妙处,我没有见过吴道子的人物画,想来这‘八面玲珑’,也就是不论背面侧面,都能够画出一个人不同特征来的意思。这幅画里的姑娘们,神态各不相同,我们外人当然认不出谁是谁来,要是叫她们姐妹们自己来看,大概一个个都能叫出名字来的吧?”说到这里,指着画上一侧一背两个人像问擎画儿的那丫环:“你能认出这两个人是谁吗?”

那丫头看了素素一眼,素素点了点头,这才敢于搭话说:

“这侧面的是八小姐桂香,这背面的是九小姐兰香──只有她一个人爱插兰花,别人都是爱插红花的。”

这个丫头的注释,引起了大家的欢笑。孔大方发现画儿上还没有题跋,就问素素为什么没有落款和题咏。素素说:

“这幅上寿图画成以后,原打算挂在我自己的绣房里,一早一晚都能见到,也是有如定省①的意思。为此,家母的主意,想在我的业师或好友中礼请一位来大笔一挥,以添光彩,只是这半年来我师傅到南京当清客相公去了,至今未归,这幅画儿也就一直没有拿出来过。今天因为刘客官的高论服人,这才敢于一并请教。刘客官今天虽是初次见面,却肯于开诚布公,多方开导,使我获益匪浅,也算得是我的业师了。如蒙不以浅陋鄙俗见弃,学生斗胆,敢向刘师傅乞赐珠玉②,就请大笔随意一挥,不知师傅肯于俯允否?”说罢,离座深深一福。

……………………

①  定省──封建时代指子女对父母的早晚问安。

②  珠玉──对别人文字的美喻。

孔大方见一向以高傲闻名的素素今天果然对本忠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会儿居然半真半假地向本忠称起师傅来了,怎能不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助他一臂之力呢?于是哈哈大笑着敲起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