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首席御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韦暗吐一口气,强作无事之状,笑道:“我没事,就是想起明天一早要去给潘大人复诊,所以想睡前把要用到的药材备好。”
    “哦。”
    樊佩兰没有再怀疑什么,但接着竟是走向他来,说道:“那让师娘来帮你吧。”
    石韦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第五十九章 互赠
    第五十九章互赠——
    樊佩兰说话之间,已是将烛台放在了柜台上,接着就要转往柜台这边来。
    石韦这下就有点尴尬了。
    方才若是给师娘瞧见,那也是光明正大,没什么好羞的。
    眼下若是被师娘看到自己光着屁股,下边还藏了个熊青黛,正自吞吞吐吐着他的丑物,这般景象,不仅仅就是尴尬,而且还有些猥琐。
    “师娘,你别过来!”
    石韦自然不想自己在师娘面前,表现出猥琐的一面,未待樊佩兰过来,忙是伸手将她拦下。
    樊佩兰一怔,脸庞顿露茫然。
    石韦笑呵呵道:“我都快忙完了,用不着劳烦师娘,免得师娘你手沾了药渣子,还得去洗。”
    情急之下,石韦也编不出什么好理由来。
    柜台下藏着的熊青黛,原本也只是一时兴起,这时听到樊佩兰要过来,赶紧也将那话吐出,遮着赤条条的身子悄悄的往内缩。
    下边的快感一消失,石韦不由自主的长吐了口气。
    樊佩兰见他言语神态有些怪怪的,这时又冷不丁的吐了口气,心中愈觉怪异,便是眨眸子问道:“远志,你真的没事吗,我怎么瞧着你似乎有点不对劲。”
    “没事,我哪里会有什么事,许是酒喝得有点多而已。”石韦极力的保持住淡定的表情。
    樊佩兰看了他几眼,狐疑之心渐消,便是轻声一笑:“那好吧,师娘就先去睡了,你收拾完药材也早些休息吧。”
    “放心,我呆会就去睡。”石韦暗松一口气,好容易才目送着樊佩兰举着烛台去往了内院。
    医馆内的光线重新暗了下来,一直到听得内院中传出的关门声后,石韦才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低头向下道:“师娘已经走了,出来吧。”
    柜下的熊青黛,耳听着外面没了动静,这才忐忑不安的从下边钻了出来。
    她向着帘子那边小心的张望着,抚着胸脯喃喃道:“总算虚惊一场,若是与樊夫人撞见了,我哪里还有脸见人。”
    “嘿嘿——”石韦邪笑一声,双手忽的便向她当胸袭去,“你也会怕么,那为何方才你还敢那样,就不怕我一个把持不住,漏了馅么。”
    听得石韦这戏弄之语,熊青黛的脸色顿又飞霞流转,方才平伏下的心情,因此羞愧又局促起来。
    看着眼前这春光尽现的娇躯,石韦刚刚熄下去的欲火,转瞬又熊熊燃起。
    他猛的将熊青黛翻转过来,重新按在了柜上,重操利剑,再度向那龙潭凤穴发起攻击。
    烛火幽幽,空旷的医馆之中,无边的春色在悄然弥漫。
    ………………………………
    一夜贪欢,不知是梦是醒。
    次日清早,石韦尚在昏睡中时,便听得有人敲门。
    他迷迷糊糊的下得床来,不耐烦的将门打开,却见敲门的正是樊佩兰。
    石韦打着哈欠道:“师娘,今儿个咱就歇业一天吧,我想睡个懒觉。”
    樊佩兰笑道:“你怎的忘了,昨晚你不是说一早要去给那位潘大人复诊么,你瞧瞧这都什么时辰了。”
    昨晚?我有说过这话吗……
    石韦愣怔了一下,模模糊糊中,他回想起了昨天的那场神魂颠倒的鱼水之欢,忽然间想起自己确是随口编了这么一个借口。
    “是啊,我倒给睡糊涂了,差点忘了,多亏师娘你叫醒我。”
    石韦没办法,只得强行的赶走睡意,盥洗过后,拎着药箱出门。
    他在御街上无聊的走了一会,想起昨日潘紫苏曾说过,请他往后要常来府上拜访,和那位潘大人研讨诗词什么的。
    石韦又想那姓陆的昨天被他逼成那样,无非是念着他有潘佑这座靠山,既是如此,那自己正当把这层关系想办法打理得更牢固一些。
    念及此,他便索性前往了几条街外的潘府。
    潘府上下对石韦也算知晓,知道他是老主人和少爷的救命恩人,忙不迭的就派人去通传。
    因是潘佑上朝未归,潘子君又有事在外,过不多时,潘紫苏便亲自迎了出来。
    见到石韦时,潘紫苏脸上除了欣喜外,又有几分意外,盈盈一礼道:“石公子怎的想起今日光临寒舍。”
    石韦笑了笑:“潘小姐昨日不是邀我来府上一起研习诗词吗,怎么,莫非我来得不是时候。”
    “怎会呢,石公子快里边请。”潘紫苏笑着将石韦请入了府中。
    潘佑未归,潘紫苏便将他带入书房,吩咐下人看茶上果。
    “石公子,你的这首词是我依着映像抄写,你看有无错漏之处?”潘紫苏将一纸墨书递上。
    石韦接过来一看,不禁暗自称奇。
    他自然不是奇自己的词写得好,而是奇于潘紫苏的书法之妙。
    因是家学渊源之故,石韦自幼学习中医时,亦跟着爷爷练过毛笔字,于书法之道也多有些了解。
    潘紫苏这书法隽永清秀,笔力浑厚,隐然有大家的风骨,再衬上柳永的这首《雨霖铃》,这般细细品味,竟使这词作更增色不少。
    “潘小姐,你这书法甚妙,不知可赠送给在下吗?”石韦兴致一起,忽然提出了这么个要求。
    潘紫苏怔了一下,遂是谦然一笑:“区区拙字,让石公子见笑了,石公子若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石韦当下便将那一纸合上,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
    他心中忽生一念,便又笑道:“我也不好白要小姐这字,就送一样礼物,算是回赠小姐吧。”
    “石公子客气了,真的……”
    潘紫苏以为石韦要送什么珠玉之类东西,似她这般名门千金,衣食无忧的,又怎会稀罕那些东西,怕石韦破费,便想拒绝。
    只是话未说完,却见石韦起身走到书案前,笔走龙蛇,须臾间写下寥寥数句。
    他将那写好的书纸双手奉上,淡淡道:“石某一介布衣,没钱买小姐这贴好字,就拿这方子作为回赠吧,希望小姐莫见笑才是。”
    潘紫苏怀着好奇的心接过那书纸,低眉一看,却见纸上写着:天门冬十斤,杏仁一斤,捣为粉末,和以蜂蜜,每日外敷于面。
    “这是……”潘紫苏抬起头来,茫然不解的望向他。
    石韦笑道:“天门冬乃是一味滋补之药,《本草纲目》有云:‘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小姐若用了此方,便有驻颜养容,美肤洁面之效。”
    原来石韦给她开的,乃是一道美容的方子。
    天下间哪个女子不爱美,又何况是潘紫苏这般天生丽质的名门闺秀。
    她手捧着这道驻颜养容的方子,心中越觉欢喜,又想这石韦,不仅医术超群,而且文采绝艳,更难得是如此体贴人心,真真是难得一见的奇男子。
    心中感动之下,她当即盈盈一礼,浅浅笑道:“多谢石公子赠此良方。”
    石韦正待说一声客气时,忽听门外传来一个声音:“不知这《本草纲目》,是何人所著的医书?”
第六十章 惊艳
    第六十章惊艳——
    猛回头时,却见那中书舍人潘佑,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
    从他那副笑容,还有方才那一句问话看出,潘佑显然是听到了他二人方才的对话。
    “爹爹,你回来了。”潘紫苏忙迎了上去,搀扶着潘佑走入书房。
    石韦拱手一揖,淡淡问候道:“草民见过潘大人。”
    潘佑衣袖微摆,和蔼道:“远志你也不是外人,在我面前就不必以‘草民’自称了。”
    “晚生多谢大人厚待。”潘佑既是这般亲近,石韦自然没理由再拘泥。
    潘佑走到书案前,拾起石韦写的那道方子看了几看,不禁微微点头,看起来他对这医学也颇有所通。
    “远志,我方才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潘佑笑问道。
    他所指的,正是那《本草纲目》。
    石韦原想这潘紫苏不懂医术,故而才会这么随口一说,怎想到会给潘佑不小心听了去。
    这位潘大人可不比常人,在他面前说谎可得小心一点,不然说不准就会穿帮。
    石韦心思急转,微一沉吟,便是坦然道:“不瞒大人,这《本草纲目》,其实是晚生正在纂写的一部医书。”
    “你正在纂写医书?”潘佑不禁面露奇色。
    自古以来,似华佗、张仲景这等名医,无不是在其功成名就,晚年之际,才会回头把一生行医的经验,书写成医书以流传后世。
    而似石韦这般年纪轻轻,一眼看起来还似初出牛犊的后生之辈,竟然已经在开始写医书,这般前所古人,后无来者之例,如何能不让潘佑感到惊奇。
    石韦当然看得出他为何惊奇,便解释道:“晚生自感于医术之道,颇有一些领悟,故是想将之写成书,若能将之分享给同行,救治更多的病人,那也算是晚生的一点功德。”
    听罢此言,潘佑面露赞色,点着头道:“难得你这般年轻,便有如此宏远志向,不错,不错,将来你这《本草纲目》写成之后,一定要让老夫先行过目才是呀。”
    石韦只是随口一说而已,不想这位潘大人还认真了,不过转念一想,这潘佑倒也提醒了自己,好容易穿越一回,若是能留下一部传世的旷世医书,这不枉这穿越一场。
    只是,恐怕要对不住李时珍先生了……
    石韦当下欣然道:“难得潘大人看重,晚生若能写成这医书,必当请潘大人先行过目。”
    潘佑捋须点头,目光之中尽是欣赏之色。
    这时,一旁静听的潘紫,却又笑道:“爹爹,石公子不光是写医书让你称奇,若是爹爹你知道了他另一样能耐,定是惊得合不拢嘴。”
    “远志你还有什么大能耐,竟是老夫所不知的?”潘佑立时起了兴致。
    石韦却谦逊道:“只是雕虫小技而已,是小姐有些夸大其词了。”
    他这般谦逊,却与潘紫苏的话形成鲜明对比,越是如此,潘佑便越发的好奇。
    潘紫苏便劝道:“石公子,你就不必过谦了,你就把怀中那张纸拿出来,让爹爹品读品读吧。”
    有了潘紫苏的从旁帮衬,石韦便不用担心有故意卖弄之嫌,遂是摇头一笑,将怀中那一首词作取出,双手奉上。
    潘佑怀着好奇之心接过,待他将这词作看罢时,整张脸已是惊骇万分,仿佛发现无价的宝藏一般。
    “这首词……这首词是何人所作?”潘佑惊得竟有些口齿不伶俐,他显然一时间还没明白女儿的意思。
    潘紫苏却目光示意着石韦,笑道:“爹爹,这还用问么,这首词当然是石公子的杰作。”
    听得此言,潘佑的身子又是一震。
    他猛抬起头来,以一种诧异的目光,重新的打量着眼前这年轻人,眉宇中透露出来的,皆是不可思议之色。
    石韦倒是被他这惊异的眼光瞧得有点不自在,便谦逊道:“这首词是晚生闲暇之时,信手而作,让潘大人见笑了。”
    潘佑渐渐的将那份震惊压制下来,仔细的又端详了那首《雨霖铃》一番,忽又问道:“远志,你还有其他的词作么,不知可否让老夫一并赏评赏评。”
    石韦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
    这潘佑显然比其女儿要沉稳许多,未凭这一首惊艳之词,便肯定了石韦的才华。
    石韦琢磨着还得“抄”一首词来让这潘佑信服,只是光抄柳永的似乎不太合适,他心中将那些背过的名作过了一遍,很快选定了一首。
    当下他便欣然道:“既是大人有兴致,那晚生就写一首去岁所作的词,让大人点评点评。”
    一听石韦又要作词,潘紫苏忙是亲自研墨。
    石韦提起笔来,沾得几许墨香,闭眼细细的回想了片刻,再次睁开眼来,笔走如风,毫不停滞,须臾间便写下一首词。
    潘紫苏将未干的墨迹小心捧起,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当潘紫苏将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读罢时,那清艳的容颜上,已是欣喜满面,那般表情,俨然比当初文会时,看到石韦一展身手时还要惊喜。
    “爹爹,石公子这首词,实在是……”
    她的赞绝之语尚未出口,潘佑已迫不急待的将那未干的墨纸一把夺过,仿佛捧着一张金箔一般,双手颤抖着反反复复的端详。
    未几,他抬起头来,正视着石韦,捋须慨叹道:“这两首词,堪称绝世之作,远志,老夫是真没想到,你除了医术高超之外,竟还有这等出众文采。”
    潘佑以文采出众而得当今圣上青睐,当今南唐国中,能得他这般评价之人,多少年来可谓屈指可数。
    石韦却一点都不感到惊奇,就算眼前这儒宦乃文坛泰斗,但比之柳永和李清照自要逊色许多。
    只是他表面却是受宠若惊,忙拱手谦道:“潘大人过奖了,晚生也只是于作词之道略有些见解而已,至于文采出众,却万万谈不上。”
    石韦这是给潘佑打了剂预防针。
    需知文采之道,并非只有做诗作词,还有写文论经等诸多门道,让他背些名词唬人还可以,若是让他去写文章,那便非露馅不可。
    潘佑却呵呵一笑,捋须说道:“人非圣贤,岂能样样精通,远志你既通医道,又精于词作,单只两样,已足堪称我朝难得一见的俊杰。这样吧,老夫明日就推荐你加入那集贤阁。”
    听到“集贤阁”三个字时,石韦的心头不禁微微一震。
    ;
第六十一章 所谓才俊
    第六十一章所谓才俊——
    (感谢阿门兄打赏,下午有急事,这章稍晚了点,见谅。)
    这集贤阁可是相当有来头的。
    当年李煜为太子时,曾开设崇文馆,专门招集那些精于文学的文人墨客作幕僚,当年崇文馆中的潘佑、张洎等杰出之辈,而今都已升任为当朝重臣。
    后来李煜登基为帝后,便将这崇文馆改名为集贤阁,并专门在皇城一隅选定一殿作为其所在,继续召揽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但凡能进入这集贤阁的文人,只要诗词文赋讨得李煜些许赏识,便可不经科举,直接被委以官职。
    所以这集贤阁又号称南唐国的后备官员储备库,能够幸运的进入集贤阁的人,将来仕途多为平步青云,甚至是一步登天,故而都被人们羡慕的称之为“登龙门”。
    潘佑推荐石韦进集贤阁,这明显有提携的意思,这般好意,石韦如何能感受不到。
    旁人若是听得堂堂中书舍人,皇帝近臣如此看得起自己,估计早就胜不自胜,当场纳头便拜谢感激,石韦却反而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很清楚,南唐的覆灭是迟早的时,自己若是不小心混了个一官半职,看起来是风光一时,但到时战争来临,身上的官职却反而可能成为惹祸上身的祸根。
    石韦思维转的极快,转眼便权衡过利弊。
    当下他拱手一礼,淡淡笑道:“诚蒙潘大人如此看重,只是晚生只醉心于行医,至于这诗词的,只是闲暇爱好而已,集贤阁这种地方,晚生怕是攀不起呀。”
    “贤侄此言差矣,需知从医只是医一人,从文却可医一国,眼下我朝国势衰落,正是用人之际,贤侄既怀有奇才,正当为国效力,岂可只甘心做一区区的郎中。”
    这潘佑以为石韦只是在谦逊,故是再三的劝导,甚至还搬出了“医国”这样的名头来相诱。
    “如果光凭会做诗词就能治国,那以李煜的文才,也不至于被灭国了。连潘佑这等国之重臣,见识都如此,不被灭国才怪了……”
    石韦心中暗自感慨,当下又几番委婉的推脱,那潘佑却早已视他为贤才,非要提携不可,而那潘紫苏也一再的从旁劝说。
    见这潘氏父女如此热诚,石韦自觉再一味的推拒下去,非冷了人家一片心意,让潘佑误会他是自视过高,不给他面子,这样的话反为不妙。
    暗中斟酌后,石韦便想答应了潘佑也未尝不可,反正到时候去那集贤阁的时候,他只是随便混混日子便是,只要不显山露水自当无事。
    想通此节,石韦便拱手道:“既是潘大人如此厚待,晚生岂能不识抬举。”
    他这般一应允,潘佑大喜,抚其肩道:“好好,甚好,老夫明早就去办这桩事,贤侄,到时你还要好好表现,莫要辜负了老夫的一番心意呀。”
    于是石韦与这潘家父女,又闲聊了一番,方才告辞而去。
    回到医馆之后,石韦便将自己将要去集贤阁之事,说与了师娘她们。
    那集贤阁的大名,就连樊佩兰这等偏僻小地的妇人都知道,一听得石韦的话,樊佩兰自然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夫人,集贤阁是什么地方?”见得樊佩兰这般兴奋,丁香便一脸茫然的问道。
    樊佩兰拉着丁香的手,激动的解释道:“我在当涂时听人说,那集贤阁里都是了不起的才子,咱们当朝圣上,专门从那里边挑人做官,你说那是什么地方?”
    旁边的熊青黛听明白了意思,脸上顿时也涌上喜色,“那是不是远志说进了这集贤阁,将来便有希望做大官了,是这样的吗?”
    “那可不是。”樊佩兰重重的点着头。
    这个时候,丁香和那丁老汉总算也明白过来,一屋子的老弱女眷们,顿时都跟炸了窝的喜鹊一般,叽叽喳喳的欢喜不已。
    丁香说着要去买酒庆祝,熊青黛则自告奋勇去下厨,而樊佩兰则兴奋的要去扯几丈绸缎,给石韦做几件像样的衣服,好配得上进宫,去集贤阁那样了不得的地方。
    难得这一帮女人们高兴一回,石韦也就乐得纵容她们去忙乎。
    几天之后,石韦收到了潘佑派人送来的,集贤阁特发的牌符。
    有了这道刻有名字的玉制牌符,就意味着他已是是集贤阁的人,并有进出皇宫的权力。
    得到这牌符的当天,潘佑还特意派了一辆马车来,欲送石韦进宫,说是他打听到消息,今日圣上要亲临集贤阁,考查阁中文人们的才学,这般难得的机会,不容错过。
    潘佑一番好意,石韦便也没的推脱,遂是换上了身樊佩兰特为他赶制的像样衣衫,乘着潘家的马车前往了皇宫。
    南唐的皇宫位于金陵北城,经历了李氏三代的经营,虽不比北朝宋国汴京皇宫那般宏大,但也自有几分江南的精致。
    不过对于石韦这样游赏过明清故宫的人来说,初次进宫的他,并没有寻常人的那般惊奇与慨叹。
    唯一让石韦感到几分好奇的,则是当朝的皇帝李煜。
    那个有着著名词人身份的“亡国之君”,那个老婆小周后,屡屡被赵氏兄弟“临幸”的绿帽男……
    以石韦的那点历史知识,整个南唐似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让他感兴趣的人物,眼下既是有机会,他自然迫不及待的相要一睹这个奇葩皇帝,究竟是何风采。
    集贤阁位于皇宫东南一隅,将及近时,一路上便瞧见不少青年俊杰,或是风度翩翩,或是气宇轩昂,或是傲慢自得,想来便都是这集贤阁的才子。
    这些人共同之处,便是个个都衣着华丽鲜亮,尽管石韦穿着师娘亲作的衣衫,但与人家比起来,仍是显得寒酸了不少。
    或许是因他这衣着,又或是这些才子当中,亦有参加过当日徐府文会,不乏识得石韦的人,故是一路所过,不少人都对他投以异样的眼神。
    登上七级石阶,将要迈过那集贤阁的高门大槛时,石韦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笑声。
    是徐常青的笑声。
    没想到此人也在,这还真是冤家路窄。
    石韦下意识的留步,侧出半边身子向内悄悄看去,却见几步之外,徐常青正与几名青年才俊说话。
    “徐兄,当日在你府上时,写了那首《雨霖铃》的不知是何方才俊,怎么我等之前从未曾见过?”其中一名才俊问道。
    那人显然指的是石韦。
    一提起石韦,徐常青顿时面露不屑,不以为然道:“什么才俊,不过是一个乡下来的小郎中而已。”
    另一名青年文士立时奇道:“乡下郎中竟也能写出那等佳作,这个人可是不简单呢。”
    那徐常青冷笑一声:“一个小小郎中,能有什么才学,多半是在哪里听了某位隐士奇人的词,抄袭出来撑面子而已。”
    徐常青这般一说,其中一人马上接口道:“徐兄言之有理,一个乡下郎中若能写出那等词作,那徐兄,还有我等金陵才俊们颜面何存。”
    其余才子们纷纷点头称是,一干人又将石韦这个乡野郎中,当作笑料一般讥讽了一番。
    听得他们背地里这番议论,石韦心下冷笑一声,遂是大步扬长入内,几步走上前去,向那徐常青微微一拱手,笑道:“徐兄,咱们又见面了,看来你我还真是有缘呀。”
    众才子一见是石韦,无不面露惊异之色。
    那徐常青更是一脸惊诧,结结巴巴道:“你……你……怎么会在此?”
    ;
第六十二章 卑鄙手段
    石韦并未作答,却反问一句:“石某为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1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