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等贾赦把事情说完,两人便很一致的用亮闪闪的眼睛看着他。直把贾赦看得浑身起鸡皮。说完了,不由得瞟了他们一眼,意思再明白不过的问:你们这是干嘛?

两人这才收回自己略显猥琐的目光。呵呵一笑,什么都没说。

随后,三人一起商量。主要说的还是贾赦,但定下价格和时间是李尚书俩人。当然,事情商量完之后,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还很兴奋的继续说着什么。

贾赦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醒过来的两人,撇撇嘴。也懒得跟他们告辞,以免把他们的美梦惊醒,就显得有些不人道了。眼看着时辰已经不早,一出来,贾赦便对跟着他一起出宫的小太监说:

“你回去禀报圣上,就说事成了,明天我会进宫仔细回话。”

“是。奴才这就回宫。”小太监说完去乘了外边的马车走了。

贾赦也跟着上车回家去……

京城里的某些房屋,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到的。现在,却可以让你买得到。虽然,那些地方住的不过是一些小官吏。可也不是商贾人家能插的进去的!现在有了机会,那些个商户人家又怎么不上心呢?

拍卖会什么的,老太太也只是在电视里看到一些。具体的计划,她并不了解。当初想到的时候,跟贾赦商量了好久,才想出那么一出的。

其实,这样的东西或许民间也是有的,官家可能没正大光明弄过这些东西。所以看着才稀奇。

于是,户部的广告,才贴出去,就吸引了不少商贾人家的眼球。看看上边写的:

“……房屋出售,出高价者,得之。觉得自己的条件合适的,请到衙门报名、领牌……”

一时间就一传十、十传百,京城的人,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首次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自然有人喜、也有人不解、更有人反对、甚至有人猜测国库是不是没有钱了?

喜的是商贾。反对的是腐儒,他们认为,为官的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怎么能跟身份最低下商贾们住在一起呢?

广告才贴出的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某些人士的“臣有本”什么的话后,就有不少附议的大人。

李尚书没有正面说什么,只是问:

“黄大人,您老是想那些房子还跟以往那般出售,还是连成本都收不回的那种?大人们正好可以抬着老脸去要内销?而国库得到不过是百分之一、二?”

被问道的那些人,憋红了脸,那黄大人更是抖着说:

“你血口喷人……”

“我有没有血口喷人,大家心里明白。”李尚书说完就不再理会。这可是圣上允许的。

至于反对的那些人,每次有人被抄家什么的,他们就打人家的宅子和田庄的主意。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人做的事情他可是都看着呢!这会儿捞不着好处了就来表示存在感了?啊呸!

坐在龙椅上的圣上,看着因为李尚书一番话,之前什么有本的、附议的,这会儿就跟舌头被割了一般。猥猥琐琐的,要不是大家都深识‘水清则无鱼’的道理,而这些人做的也不过是贪个小便宜,倒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

‘放羊吃草’,羊偶尔开荤吃到蚂蚁肉什么的,也没什么。可明明是只羊,却要管老虎吃什么肉,这不是活腻歪了吗?

偏偏人资格老,朕还不能随时把人请回家吃自己。他真要这么做了,估计要被一些上折子骂了!放他们在那占地方,他们还不知足?时不时就跳出来惹点事情,当真以为自己不敢动他们不成?

嗯,等朕退位的时候,朕要让那些个摆老脸的,全请回去养老去!贾赦那小子不说过什么养老金之类的吗?朕让他们告老还乡,也发一笔养老金。回他们自己家里得瑟去!

这么一想,圣上心里舒坦了,也不想在这听这些废话。看了戴权一眼。戴权立马会意。一句“……无事退朝!”一说,下边之前还有交头接耳的,这会儿都安静了!

那什么有本的,也就不了了之的恭送圣上去批折子了!至于他们?该回衙门的回衙门去,总之是:该干嘛、干嘛去!

李尚书那是等圣上不见背影,转身就飞奔离去。诸位大人看着他已经不年轻的背影,惊得下盘掉了一地。

尚书大人那是着急啊!本来以为早朝会和平时一样、早早走个过场就能退了的。哪知道今天那些个老家伙突然跳出来找事,害得他耽搁了时间。现在,他要赶去拍卖现场啊!!

尚书大人一边跑、一边想着贾赦说的设想,他就像看到一箱一箱的银子飞向户部,进到国库!只有国库丰盈,他们这些臣子的心就更安定一些!

想想以前,那国库入不敷出。那时候是诸事不顺!这什么工部、礼部什么的来要经费。他批,也拿不到钱、他还被圣上训一顿;他不批,人家怪他、恨他。原因嘛?不用解释。

自从抄家那年起,国库才勉勉强强装了个七八分满。也因为这样,很多少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大家都小心了很多,国库每年的进项还是不错的。

贪,肯定还是有,不过不敢贪那么多罢了。

而现在,又是一次给国库添银钱的机会,而且,数目还不小。他高兴啊!!但在高兴的同时,他也想自己能亲眼看到,不是从别人嘴里听说!才一天的报名时间,不知道来报名的人多不多。

“xxxx街二进屋子,起步价一百两白银。每举一次牌加价十两银子起,也可以自行往上加。三次无人加价,算成交。开始。”

“一百三。”

“一百五十两。”

“两百两。”

“……”

“一千两。”

“一千两第一次。”

“一千一。”

“一千一百五十两。”

“……”

“五千两第一次。”

“五千两第二次。”

“五千两第三次。成交。这座xxx街三进的房屋已经属于六号。”

冷安手里拿着老太太说是什么扩音器的玩意儿,在台上激情的喊着。他一边喊,一边在心里感叹:他娘的,这有钱人真多!要是平时,这房子最贵也不过几百两银子。这会儿,一有人抢,就翻了好几番。看有钱人撒钱,真是太过瘾了!

不说冷安那个主持人感叹,就是因为做生意赚了不少的贾赦,都跟着一起感叹:难怪那些官老爷会维护一些大商人!都是钱给砸出来的啊!

他还以为他们家已经算得上家财丰厚了,跟别人一比,那是连人家的一点点脚丫子都比不上!没看人家往房子上砸钱、眼睛都不待眨一下。便是他自己来,他也是舍不得那么砸钱的。

等李尚书到的时候,已经快结束了!即便只看到后边几座房产拍卖,他都能让嘴巴裂到耳朵根!谁让那房子那么贵呢?还贵得那么那么的离谱,竟然还是别人争着、抢着买。

要是以前,一座能收个几百两就不错了!!搞不好有些还不被记录在案的直接给某些人当人情给送了!现在多好啊!都卖上天价!

能想出那么一出的贾赦,真是太有才了!别以为他说是圣上说的,别人就信。圣上才不会想到、呃,这种注意!能想到这种注意的,除了贾赦,再不会有第二人!

拍卖会圆满结束,贾赦和李尚书两个是立马拿着银票进宫去跟圣上报喜……

宣康帝看到他们拿来的结果,又听二人说了拍卖的场面。他这些天来一直都很沉重的心,难得的放下了。笑着对他们二人说道:

“做得好!以后都这么做!”

贾赦、李尚书二人听到圣上难得高兴的声音,都低下头,嘴角难得一致的都抽搐了。

圣上,您不知道吗?这才给弄下去那么多人,好多地方都空缺,还没补上。您咋就想到还有下一批呢?

三人又说了一些过程,宣康帝便对二人挥挥手,说:

“今天你们辛苦了,都回去吧!”

两人对看一眼,一起行礼告退。

在宫门外各自上了自家的马车,回家去……

贾赦一回家,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去了母亲的院子。还没进门,就听到冷安由于这天喊话过多而有些沙哑的声音在讲述今天拍卖的场面。

暗自叹到:啥叫专业,冷安那小子在能说会道这一块,那就是专业啊!

听冷安那小子的讲述,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自己跟圣上说的那是一个平淡,让人听了昏昏欲睡,要不是内容别人听过。谁还会想要听呢?这差距,还真的是天地之别!

守在院内的两个丫鬟看到贾赦进门,正要朝里边喊话,贾赦做了一个手势让她们别说。

悄悄进到里边,便看到一家人都津津有味的听冷安说“评书”。细细一看,敏妹妹一家竟然也在!

贾赦知道,冷安也快说完了,就站在门口听……

“啪啪……”一阵掌声和喝彩声响起。

贾赦在门口也跟着拍手,冷安确实说得很精彩。就跟现场直播一般,他的观察力强不说,竟然连看到的人的表情都能模仿,实在是太厉害了!得到母亲的喜欢也没什么奇怪了!

没等贾赦多想,大家就发现他回来了,一时间:

“父亲(大哥、老爷、大舅兄、赦儿)回来了!”大家就跟商量好了似的一起叫道。

互相打了招呼,也到了晚餐的时间了。

晚餐之后,贾赦兄弟便和林如海一起去了书房。其他人,继续每日的饭后活动……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的人伤不起啊!!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就发愣,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字!!实在。。。。。

☆、第92章

贾家安全的度过了这一次危机。在没有人透露出去的情况下;贾赦依然不求上进的去跟那些个低下的商人抢钱。贾政还是兢兢业业的去衙门上班。

虽然在贾家自己的要求下,圣上帮他们家隐瞒了事实的真相。除了戴权、那些个侍卫、大皇子;和跟大皇子一起的那些已死的人之外;没有人知道当天的事情是怎么发生、又怎么结束。

那些侍卫还能活着,只会感激贾家兄弟和贾代化。在贾家人的要求下;自然也帮着隐瞒真相。不过;他们心里也不再像以前那般的看待贾家兄弟……

在拍卖会之后;贾赦仍然会时不时的找个时间进宫去陪圣上聊聊天。偶尔会在圣上那碰到四皇子。也只是碰面的时候行个礼是什么的;话都没多说几句。

不是他神经粗,而是圣上在他们碰面的时候;没有特别说什么话。就算遇到;圣上最常说的是:

“老四可以走了。”

然后他才跟四皇子行了见面礼;接着就得恭送了。

本来他进宫就是为了给圣上解解闷,四皇子什么的,就算了。母亲可是说了,谁登基都好,他们家都不参与。

时间就那么平平淡淡的一年一年过去,小小的宝玉也已经长到了十二岁。期间二房的平妻生了个女儿,名唤贾琼。

王氏,不知道是不是被隔离得久了,又没有外边的消息。在贾珠搬出去,贾珠媳妇怀孕的时候闹过。等元春出嫁后,就没能出过门。

宝玉一个月也就去看她两次,只是每次都听到自家母亲说祖母的坏话,宝玉也不乐意去见她。就是去,也只是请安完就离开了。

王氏的表现,让宝玉觉得母亲面目可憎。在宝玉的心里,自小就在祖母的身边长大,祖母那么慈祥的对待他们每个兄弟姐妹。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要说祖母的不是。

心里不喜,也就不会喜欢陪王氏聊天什么的。

没有了元春天天陪伴,儿子又嫌弃。就是大儿子一家,每个月也就来给她请安两次。

开始,王氏也想闹,可在贾政没有感情的说:

“你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瞎闹,要是实在在我们贾家住不下,你可以回王家去。”

她就不敢闹了,只等着每个月见见儿子、孙子。儿媳妇什么的,来了正好给她刺几句,反正儿媳妇也不敢回嘴。

每天就那么盼着、盼着,不知咋地,身体就不好了。这头也晕、还浑身乏力。久而久之,她就只能整天躺着,偶尔天气好才到门口晒晒太阳。

宝玉自五岁开蒙后,就和哥哥们一样搬出了老太太的院子。如今跟琮哥哥、一起住在老太太划分出来给他们读书时的院子。

当然,这个院子里住的不只是宝玉和贾琮,还有一个二房的庶子贾环。

而贾琮在贾琏成亲后,去考上了国子监,在家住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贾琏跟着去看了他们住宿的地方,心里是不满的。按贾琏的话说:

“那破地方太能考验人,冬冷夏热的,伙食还不好,吃得那是一个素、肉都不见几块,还不好吃!唯一还有些人性的是:住好一些的房屋,还能带一个小厮跟着打理……”

贾琏回来跟家里人一说,贾赦都不乐意让贾琮去了!还嚷嚷:

“咱们家也不指望你去考状元,跟你哥哥一样,在家里学习就好。没事去吃那种苦干什么呢?”

“父亲,儿子是去读书,又不是去享受。”

“知道你是去读书,但那么恶劣的环境,哪里能安心的读书?”

“珠大哥和琏哥哥不是说那考场都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考吗?那样的环境才是真正的恶劣呢!”

“那哪一样啊,也就受几天苦而已。”

“儿子现在是提前去适应环境。”

“别到时候哭着回来。”

“决定不可能……”

“……”

老太太听贾赦父子俩对话,想到前世儿女外出读初中那会儿,都没有这样的住宿条件呢!

那是镇里唯一的一所中学,离他们家远要住宿。那宿舍,虽然是瓦房,却是土墙的那种。小小的宿舍都住八个人,床还是那种木质的高低铺,上铺还没有拦不说,爬上铺的途经,就是在下铺的床柱上钉一个木疙瘩给住上铺的踩上去。

和对面的床相隔不到一米的距离。没有什么柜子,只有一张小桌子可以放饭盒。一米二的床,就是你和你的行李、书本一起睡。

那饭堂里的蒸饭,几乎全是粮所里的陈米,那是连米香都闻不到!那菜更是什么便宜煮什么,还全是盐水煮熟就好。老太太看孩子打一次饭,她估计连洗都没洗过,更别说放油了!

那个年代,孩子们回家就是吃猪油拌饭,就能吃上两大碗了!

虽然当时自己也为孩子那么不好的环境而心疼孩子,但那个年代、他们家那样的环境,没得选择啊!

瞧贾赦父子俩在说的,谁不知道去书院啊,国子监啊什么的读书好啊?那琏儿是没去外边读过书。可人家有张家的指导、还有人看着张家和林如海的面子上,拜了大儒为师。跟外边的人接触也多。

琮儿能一样吗?他是庶子,在这样嫡庶分明的年代,琮儿靠自己去争取到的名利,可要比靠家里安排要好多了!再一个,他出去跟同窗一起学习,在交际方面,那是在家可是学不到的。

实在听不下去的老太太,斜了贾赦眼,开口问道:

“赦儿,你这个父亲,难不成是想给家里养个纨绔不成?”

贾赦见母亲似乎不高兴,尴尬的说道:

“哪能啊,我这不是怕孩子吃苦嘛!”

“俗话不是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话是这么说了,看那环境,我不是心疼孩子嘛!”

“既然孩子自己都愿意,说明他能扛得住。再说了,女儿要娇养,儿子要贱养。你把儿子给关在家里有出息吗?”

“呃,那个,母亲,这个……”

“行了,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琮儿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可不要拦着孩子上进。”

“是。”

就这么着贾琮如愿的去国子监,坚持下来不说,还交上了三五好友。

林家和贾家来往还是很密切的。

林妹妹有哥哥姐姐的爱护,有母亲的教养、父亲的疼爱。性格开朗、天真。因为贾老太太说要坚持锻炼,倒不是说习武什么的,只是每天在家里走上半个时辰,也把身体养得不错。

兄妹三个跟贾家的几个孩子关系还是不错的。宝玉除了开始的时候对待林妹妹有些特别,之后要读书、和祖母一起听评书、还要跟哥哥们习武。一忙起来,也就不会总惦记着林妹妹了。

就算老太太没有参与史家的事,史老大也一样病死了。留下了遗腹女史湘云。在史湘云大一点的时候,也跟着家里婶婶到贾家玩。不过没有得到老太太的特别对待、老太太也没有跟电视里那般经常的接她到贾家住。

对于史湘云,老太太有一种本能的疏离。不知道是不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孙女跟自己说了太多不喜欢那个女孩的事情、还是其他的。

老太太还记得,史湘云和黛玉第一次在贾家见面的时候。黛玉才七岁多。黛玉、红玉和玫儿、贾琪(贾敬的小女儿)几个小姐妹在一起玩。

史湘云来得毕竟晚,张氏便朝孩子们喊道:

“玫儿、红玉你们几个快过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小姐妹。”

待林妹妹她们几个手拉手过来时,张氏一个个的把她们介绍给史湘云。

认识以后,红玉作为她们中年纪最大的姐姐,又认识了一个妹妹,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便对史湘云邀请道:

“云妹妹,我们一起去玩吧!”

可史湘云面对红玉伸过来的手,不仅没有把自己的手伸出去,反而不高兴的对红玉说道:

“这不是你家!”

红玉听了史湘云的话,愣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经常来外祖母家玩,再说,其他人家的女儿来贾家,大舅母也是让她和玫儿一起接待的。久而久之,她还真忘记了这不是自家那么一回事儿。

想到这,红玉拉了拉贾玫的袖子,让贾玫跟她说。对方再怎么说也是客人。

因为两家来往密切,贾玫跟林家姐妹的关系又很好,经常也会去林家住上两天。对她来说,红玉和黛玉都是自己亲亲的好姐妹。

刚刚听到史湘云那么对红玉,她就觉得不满了。觉得这个史家妹妹都那么大了,还一点规矩都没有!真不讨喜!贾玫也是在父母亲和兄长的宠爱下长大的,何时在自己家遇到这样的小姑娘过?就是跟着母亲外出做客,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小姑娘!

但史家是祖母的娘家……

贾玫想了想,微笑着对史湘云说道:

“史家妹妹,你是不喜欢跟我们玩吧。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了!红玉姐姐、黛玉妹妹,我们继续去玩。”

说完,也不等史湘云回答。贾玫一手拉一个就离开了,一边走还一边跟红玉她们说:

“李家姐姐也快到了,一会儿……”

史湘云看着离开的三人的背影,傻了!在家的时候,姐姐妹妹们可都让着自己。她可是知道的,贾家的老祖宗,是史家姑太太。为什么贾家的姐姐会那么对自己说话呢?

哼!不跟她玩就不跟她玩,她去讨好老祖宗,让你们家的老祖宗不喜欢你们!

老太太看到史湘云又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不由得看向贾赦媳妇:

老太太:你刚才不是把这丫头带去跟玫儿她们几个了?

张氏:是亲自带过去了,还给她们介绍了才出来的。

老太太:那她一个小姑娘怎么又出来了?

张氏:我也不知道。

婆媳俩暗自摇摇头。

张氏也觉得很奇怪,玫儿和红玉她们可都是和善的孩子,不管心里对这小姑娘怎么样,都不会不跟她们玩儿的。那么,问题是不是出在这小姑娘身上?便开口问道:

“云儿,你怎么不去跟玫儿姐姐她们一起玩呢?”

史湘云的低下头,小声的回道:

“她们偶不喜欢我。”

就那么几个字,把张氏和老太太都给噎住了。她们都知道玫儿和红玉她们的性子。家里接待了那么多的小客人,有些就算是让孩子们看不惯,孩子们也不过是在人走后,说几句。

今天,是什么事情让她们对那么一个比她们都小的小姑娘弃之不顾呢?

就算被噎住,老太太也还是和蔼中带着僵硬的说:

“云丫头不喜欢跟姐姐玩,就跟你婶婶坐着吧!”

史鼐的妻子云氏,心里那个恨啊,这丫头,在家的时候总让自己的女儿让着她一些。本来想着今天带她来给姑太太看看,是想告诉贾家,她们没有亏待大哥家的姑娘。

虽然姑太太极少管史家的事情,到底也算是史家的长辈。而且,在贾家大表兄提点下,他们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就算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偏心大哥,她家夫君和小叔也不过是在背后努力,封侯什么的都是靠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对于这个孩子,他们不过是怜惜她无父无母,叮嘱自己的孩子多谦让。结果她倒好,竟然觉得大家让她是理所当然的!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一直不敢带她出门,如今看她也大了,应该跟家里的嬷嬷学了不少的东西。想着带她出来给姑太太看看。现在看老太太的样子,对这个丫头也不是那么在乎。

看样子,家里的嬷嬷教不了她,回去跟夫君说说,看能不能找俩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回去……

史鼎的妻子陈氏听到史湘云说话的时候,就把头低下当做不认识。她就说,二嫂养云丫头那样的小姑娘简直就是活受罪!她是不愿意让自家的姑娘跟云丫头在一起的。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的人真的伤不起。。。。。。

☆、第93章

史家的两个媳妇;不是不对史湘云好。可那丫头也不知道怎么的,开始还好一些;后来就觉得他们对她好是理所当然的。但凡觉得他们对她有一丝不好、不满意的;就觉得他们对不起她。

史鼎夫妻还好;毕竟那丫头没跟他们家住。

史鼐夫妻就只能把她一个小丫头给供起来,反正自家女儿有的东西,就一定不会少了她的。就是这样;史湘云还是觉得她这个婶婶对她不好。觉得他们应该对她比姐姐更好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