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猎-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贝尔论坛大楼,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科学界最神圣的建筑之一。

    杨顺走进这个普通的建筑,发现它与瑞典国民的性格一模一样,外表极为低调,看到的也是简约与时尚,典型的北欧风格。

    最中间有一个不大的庭院,顶上中空,只有吸光保温玻璃,庭院里种植着各种大型绿植,杨顺能感受到这些“老外植物”的思想,嗯,植物语是世界通用的,就是略带瑞典口音,他能听懂。

    主走廊一侧挂着各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照片,有一种中小学教室门外墙壁挂着“白求恩”,“培根”“爱迪生”“鲁迅”“陈独秀”“朱自清”简介的感觉。

    因崔斯汀,能被人挂在墙上的感觉,真的爽。

    “杨,这是你。”

    桑尼指着墙上一块大照片,一行人慢慢停下来,杨顺还挺满意,左边是屠教授,右边空着。

    他问到:“右边会留给下一个华夏获奖者吗?”

    “没错,是这样计划的。”

    “希望我的邻居早一点来,我怕孤单。”

    “啊哈,华夏人很厉害,我想你应该不会等得太久。”

    几人说笑着,路过中庭一扇古朴的大门,杨顺觉得和其他办公室好像不一样,他随口问了问:“这是哪里?”

    今天诺奖获得者最大,桑尼和罗切斯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亲自去推开房门:“这里,就是投票室。”

    大门推开,这是一间并不大的会议室,但特别显眼的是,会议圆桌很大,和华夏吃饭的大包房一样,至少能围坐20个人。

    圆桌是瑞典特产珍贵的犀木做成,和华夏黄花梨,红木这种类似,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再加上装饰用的环形皮革,又提升了圆桌的档次。

    最特别的是,桌上什么东西都没摆,一尘不染,所有的椅子都整整齐齐摆放,墙上贴着不准在这里抽烟,不准搁置油腻或者腐蚀性的东西,饮料,刀具,尖刺的笔,任何对这张桌子玷污的举动和潜在威胁,都是对诺贝尔奖的不敬。

    杨顺似乎看到,几个月前,十八罗汉就坐在这里,他们否定了全世界成百上千个顶级科学家,他们判了其他人的死刑,却整齐划一地将他捧起来,将他杨顺的名字写入诺贝尔的史册,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什么都没说,恭恭敬敬退出房间,很真诚地对桑尼等人说道:“谢谢你们。”

    “是我们该谢谢你,你为人类做出这么巨大的贡献。”

    桑尼很真诚地笑着,四周人心里都感觉暖暖的,这才是真正对待科学的态度,尊重,敬业,科学无国界。

    接下来只是简单走访,大家来到一间大会议室里。

    看门的是学生志愿者陈尚平,他激动地在前面带路,帮杨顺推开门:“杨老师请进!”

    杨顺对他笑了笑,进去后,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所有人都站立起来,为他鼓掌。

    这,应该是世界上规格最高的学术会议之一了吧?

    可惜,辛笛不在,错过了。

    ………………

    辛博士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就是有点二,他自己也承认。

    但这个二,不是莫名其妙的中二,不是“精神小伙”那种。

    而是科学家特有的“轴”,那种无法用贫瘠文字形容出来的科学范儿,做什么事他都要讲究一个科学道理,而且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网强烈。

    昨天晚上到了斯德哥尔摩,别的团员都在倒时差休息。

    但辛博士精力旺盛,睡不着。

    可惜瑞典木有“摇一摇”和“附近的人”,连喊几个人过来斗地主都没有。

    嗯,“Tinder”还不错,可惜他在瑞典待的时间太短,而且Tinder必须是女生先打招呼才可以和对方说话,话说当年他在没认识谭馨之前,玩过几年Tinder,那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秋天,他……

    他摆了摆头,忘却了过去的烦恼,直接和陈尚平联系,想感受一下外国留学生的青春和激昂。

    陈尚平来酒店接上他,把他带到了学生宿舍,差不多围过来上百人吧。

    确实很爽,辛笛可是货真价实的博士,发表过十几篇论文,合成过猫酮的大牛人物,在一帮在读博士,研究生们崇拜的眼光中,享受到了格外不同的块感。

    “当学霸真开心,难怪杨顺这么想获诺奖呢。”辛笛在心中嘀咕一句,但诺奖对他来说,可能就是有生之年系列。

    在众人的恭维下,辛笛出钱请大家买来吃的喝的,自己也喝得有点多,斯德哥尔摩都接近北极圈了,酒很烈,能大口吃肉,大瓶子喝酒的人最受欢迎,一定能成为好朋友。

    最后聊到美食上,辛笛说自己很想品尝瑞典特色美食。

    什么是特色?

    红枫就是热干面,星城就是臭豆腐,津市就是狗不理包子,兰洲就是拉面。

    瑞典的本地美食并不多,主要是西餐,而且这地方靠海,鱼的产量多,维京人喜欢吃生鱼和冷餐,如果非要说特色的话,从维京人时代就传来的瑞典肉丸子,或者是另一种传统的美食——瑞典鲱鱼罐头。

    这种大杀器,辛笛在国内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假帖子,许多国内买家说买到的东西并不正宗,所以他将信将疑。

    正宗,当然是瑞典本国的最正宗啦。

    辛笛酒意有点上头,对那个孩子招招手,示意弄几罐来。

    这群留学生来瑞典很多年了,就连留学年数最长的陈尚平都没有勇气尝过。

    有瑞典本地人劝辛笛不要尝试,但科学家最不缺乏的就是产生好奇心,这些人越劝说,大家越好奇。

    辛笛也一样,他说道:“如果连最正宗的特产鲱鱼罐头都不尝尝,我怎么好意思发朋友圈,说我来过瑞典?”

    刷!

    辛笛抽出几张大票子,递给那个小兄弟:“多少钱一盒,麻烦你帮我买几盒回来。”

    “85瑞典克朗一盒,旁边的超市就有卖,给我10分钟。”

    小哥迅速爬起来,骑上自行车就去买。

    “你,记得待会儿拿着手机给我录像,我要当一个征服朋友圈的真男人!”

    另一个机灵小兄弟喜滋滋接过辛笛的手机,随时准备好录像。

    宿舍里继续说笑,等三盒罐头买回来,一些跃跃欲试的家伙转换阵地,来到宿舍楼最顶层的天台。

    为什么不在房间吃?因为瑞典政府法律规定,不准在室内吃鲱鱼罐头。

    好奇真的害死猫。

    辛笛决定自己动手,拿着开罐头的起子,选了一个最鼓的,据说越鼓,就表示发酵的越好,味道就越正宗。

    他一刀下去,爆满的汁水被罐内高压喷出来,直接溅射在他的脸上,一部分冲进鼻子和嘴巴里,另一部分飙射上去,打在头发上。

    “天台这帮学生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呜唷,我超喜欢射在他们身上。”——鲱鱼罐头盒子精要是能说话的话,肯定会说这句。

    几乎就是两秒钟不到,四周好奇的学生被飞溅的汁水和恶臭袭击,全都哇哇作呕起来。

    而最倒霉的辛不着调博士,扔掉开了一半的罐头和起子,脸上汁水横流,感觉整个人都被恶臭包围,再加上旁边的集体呕吐声,他一下子没忍住,胃里刚刚吃喝的美食全部喷涌而出。

    汁水射入鼻腔后,气味散不掉,嘴巴里也是酸臭的鲱鱼汁,不管是用什么呼吸,都有强烈刺鼻的恶臭感。

    辛笛整整吐了八次,要不是陈尚平赶紧给他递来清水,他可能会吐死过去。

    最后几次,他连胃酸都吐出来了,可头发上和衣服上蘸着的臭味怎么去除?

    脱掉外套,清水洗头,不知道哪里还遗留着没发觉的臭汁水,所有人都强忍着恶臭,逃离现场,回到各自的房间洗澡。

    辛笛这一下被折腾惨了。

    大冬天的,在天台上洗头,着凉,咳嗽,他现在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阴影。

    即使洗了澡,刷了牙,可随便打个嗝儿,那股熟悉的恶臭又传上来,喝水压制也没用,吐了个稀里哗啦,最终发烧,浑身无力,脱水严重,被送到医院。

    昏厥之前,辛笛心里暗下决心:“曰了狗的,等我回国后,我要实名举报那些卖鲱鱼罐头的网络卖家,尤其是那些说不臭的,还行的家伙,我要这些坏人,全都给我去死!”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辛笛的手机录像后,小伙子慌忙逃避时不小心确认上传,这一下,两分钟的视频传到国内,直接刷爆了辛笛的朋友圈。

    此刻华夏时间凌晨4点,肖健刚刚追完一本写德鲁伊和猎人的小说,打着呵欠,无意中刷了一下朋友圈,正好看到这条。

    “我勒个大曹操!不要命了吧辛不着调博士?臭鲱鱼罐头你都敢尝试,真男人。呕……”

    隔着屏幕,肖健都似乎闻到一股恶臭,赶紧点了个赞,关机走人。

    另几个夜猫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到辛笛的这种作大死行为,纷纷在下面刷着。

    “666……”

    “涨知识了!”

    “作死小能手辛博士,你赢了。”

    谭馨才是最绝的:“老公,一个月内别想亲我,让你作死!”

正文 第357章 抄袭?不存在的

    对于辛笛的悲惨遭遇,大家都感到同情,作得一手好死,说的就是他。

    “还好只是溅到身上,没吃下去,要是真吃下去一条鲱鱼,连续两天口都是臭的,臭到灵魂深处。”

    “这个小辛呐,年轻人胆子大,精力旺盛,真是想方设法的折腾。”

    “就是,今天这么好的学术交流机会都不能参加了,这不是自找的么?”

    “还好不是在10号颁奖日那天吃这个,否则当天颁奖的音乐厅都不准他进,哈!”

    “年轻人吃点亏,长点记性就好了。”

    陈浩和叶青坐在小礼堂里,说起辛笛就忍不住想笑,摇着头无可奈何。

    汪卉一直在旁边听着,差点笑成内伤,她拿出手机,果然看到群里发的那些内容,看完视频,她是真的服了这位辛不着调博士,都蠢到没边了。

    经过一夜的发酵,下面的回复已经爆发了,辛笛朋友圈里全是点赞的,还有好事者转发出去,说辛博士迟早要成网红!

    ………………

    小礼堂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杨顺和桑尼秘书长坐着聊天,谈的很愉快。

    等时间到了,桑尼走上台,宣布交流会开始,感谢今天到访的来宾,欢迎诺奖获得者杨顺上台发表演讲。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杨顺拿着演讲稿走上台。

    这是诺贝尔官方组织的学术演讲,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学术交流会,和10号那天的颁奖不同,今天到访的全是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与肿瘤免疫学,以及相关医学技术有关的居多。

    这也是当年获得诺奖的科学家,公开传道授业解惑的一次盛大Party。

    杨顺虽然征服了诺贝尔委员会,但世界上仍然有不服气的科学家,这个时候就是给他证明自己,裹挟着诺奖余威,踩着耀眼的光环,挥舞着学术大剑,砍翻一切反对者的最佳良机。

    台下灯光闪烁,安静无声。

    穿着一身正装的杨顺一脸微笑,点头致意说道:“各位下午好,首先感谢诺贝尔大会,将诺贝尔奖颁发给我,我倍感荣幸。接下来我还要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病毒基因学和人体免疫学方面的知识,我演讲的题目是,《可自由装配的病毒》。”

    他的学术报告内容就是DLY…01病毒,以及一部分DLY…02病毒的研究进展。

    DLY…01病毒的标记基因已经被科学家剥离出来,这几段基因以前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它具有精准的识别能力,并且表达出来的蛋白质非常特别,这样就能被免疫系统识别,而且不会有太多的误伤。

    就好像一群男人在大澡堂子里泡澡,几百人都坦诚相见,展昭带着抓捕队冲进来后傻了眼,他们怎么抓刚刚从怡红院跑出来的人?

    别急,杨顺来帮展昭,他先给池子里撒点DLY…01病毒,让所有的男人扭一扭,舔一舔,再下去泡一泡。

    澡堂就是人体内环境,男人们就是各种细胞,展昭和捕快就是免疫系统大军。

    DLY…01病毒迅速发挥了作用,有一段基因是很罕见的,它对怡红院的一些物质过敏,比如姑娘们用的胭脂水粉是从大食国采购的,这段基因碰到大食国的东西就会变绿,展昭这下就轻松了,盯着这些男人们,谁脑袋上绿了,抓人就是。

    当然,绿脑袋的不一定是怡红院的男顾客,这中间肯定有抓错的。

    但是DLY…01病毒里面还有另一条基因,它对特定的酒精过敏,比如马奶葡萄,这玩意儿西域有,大食国有,东印渡也有,但普通老百姓很难喝到,怡红院里比较多,客人要是喝了这种酒,碰到这种基因就惨了,身上长红包。

    在大食国胭脂水粉和马奶葡萄酒的双重环境中,脑袋绿,身上还长红包,这下辨识度就高了吧?

    要是还有抓错人的,比如说葡萄酒贩子不小心被戴上绿帽子,那就增加其他的基因,总有一款适合你。

    DLY…01病毒里的基因段不止两个,它有点像乐高积木,一段段拼接起来的,除了病毒通用的主体DNA,特殊有效基因有四个。

    DLY…02里面特殊有效基因有五个,并且呈现出可组装的特性,这也是在今年,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诸位教授们发现,研究,并且写出论文的重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成为DLY系列病毒的重要卖点。

    每发现一段特效基因,就意味着人类某种疾病被治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是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进步,肿瘤癌症,红斑狼疮,HIV,风湿性关节炎,这些都是副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颁发给杨顺的重要原因,他手里握着DLY系列病毒,以及(可能的)全部新基因库,这才是最厉害的。

    但问题也就来了。

    质疑杨顺的科学家们最大的困扰就是,这些基因到底是怎么找到的,是天然存在,还是人工合成,杨顺没给出答案,一直是个谜。

    如果是人工制造的基因,这算不算定向的基因炸弹?

    或者……基因武器?

    人类基因组计划书里面揭露了许多内容,比如在人类冗长的DNA分子链中,能有表达功能的基因大约三万个,可用于靶向治疗的几千个,大部分的区段都是没有意义的填充物质。

    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基因,这个是毋庸置疑的,黄种人基因,黑种人基因,犹太基因,高加索基因,这些都是不同的。

    假设杨顺手里捏着一些针对“犹太基因”东西,是不是可以专门针对犹太人发起一场进攻?如果针对“高加索基因”,欧洲是不是要减少1/5的人口?

    霍金的去世,让他的预言变得举世皆知,霍金说人类很有可能会毁于基因技术,指的就是这些基因武器。

    细思极恐系列。

    杨顺的报告做了45分钟才结束,下面是提问和技术交流环节。

    很快,台下科学家们争吵起来。

    舌战群儒这事杨顺做不到,他本来就不是理论型科学家,做实验的时间没有人家浸淫这一行几十年的人多,他还不到30岁,人家70岁的老教授研究肿瘤50年了,比他年龄还大。

    但杨顺很聪明地拉拢了很多帮手,光是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就有十几个教授受益,都是他的学生。

    所以,他的论点,有许多都是这些教授们得出来的,再经过他自己的重新组织,再加上一点点大胆的预言,立刻变成他自己的观点。

    抄袭?

    不存在的。

    不就是英译中,再中译中,最后再中译英嘛,那么多知名作家都干过,四爷,于妈,杨顺借鉴这些教授的论点,是给他们面子,他们还要感激涕零,因为杨顺也认同他们,是他们的荣耀。

    这,就是开山怪的厉害之处,他说的都是对的。

    杨顺甚至还有拒绝回答的权力,比如基因武器,这种问题辩不出结论的,而且言多必失,他当然不会解释,自然有医学院的罗切斯院长护着他。

    要是还有人不忿,钻牛角尖,杨顺就会摊手:“我的药物全世界都能拿到,DLY病毒的外壳很容易复制,基因DNA链我也没说不允许你们研究,你们有时间在这里质疑我,还不如回实验室,多做做几组感染实验,说不定下一个诺贝尔奖就是你。”

    全礼堂的人哄笑,杨顺都把病毒全球开源了,还有什么不满的?

    就这两年时间,杨顺在《CA》杂志上发表的那篇综述,在全世界SCI论文引用数超过了4万次,成为史上引用数量第十名,让无数世人惊诧,这意味着全世界95%的相关科学家,都在研究杨顺的理论,并且认可了他。

    《CA》影响因子因此暴涨,从200出头突破到了260的可怕记录,历史最高。

    各种证据都足以证明杨氏病毒肿瘤疗法是正确的道路,而且有效,为什么还有人脑筋转不过来?

    只有一个答案,还是利益放不下,利益集团在做垂死挣扎。

    报告会说到最后,快要结束时,杨顺有些感慨。

    他问道:“十年前,屠教授也是在这里,在这同样的房间,向全世界做了报告演讲,对不对?”

    罗切斯和桑尼都点头,下面不少观众也是知道的,附和了一声。

    杨顺看了看四周,找到一个熟悉的人,站在罗切斯院长身边的安德森教授,他很客气地笑笑:“而且安德森教授发挥绅士风度,单膝跪地持有话筒半个小时。”

    金…安德森教授连忙大声说道:“能为屠教授举话筒,是我的荣幸。”

    杨顺笑着恭维一句:“能和安德森教授在病毒肿瘤免疫学上有共同的看法,也是我的荣幸。”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一直没有停。

    安德森教授是医学院副主席,十八罗汉的成员,当时跪在屠教授身边半个小时不动,这种毫无架子,不在意面子的真性情行为,让看到的人全都为之动容。

    杨顺也不例外,他投桃报李,去年在拿出DLY…02号样品时,给安德森教授的量是第二多的,后者这一年也确实做出不小的成绩,发表了一篇顶级Cell论文。

    两人相视一笑,这才是科学家们真正的心有灵犀,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文 第358章 敬你是条汉子

    “十年前,屠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十年前,我正在读大学本科,专业是植物保护,研究各种濒危植物。当时我看到屠教授做报告的录像,心情很激动,因为她老人家为我指点了一条科研的明路。”

    杨顺真诚地说道:“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我所有的成就全都建立在植物药上面,这难道只是一个巧合吗?不,我不这么认为。我还会继续深挖植物药这个范畴,假设过几年,我又征服了HIV,脑瘫,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情,没法再得诺贝尔奖了……”

    哈哈哈!

    现场直接爆发出巨大的哄笑声,就连诺奖大会成员也是忍俊不止。

    同一个领域的诺奖确实不会重复颁发给同一个人,但如果杨顺在化学领域发现新东西,还是有可能再得一次诺贝尔化学奖,嗯,诺贝尔理科综合奖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历史上1/3的诺贝尔化学奖都颁发给了生物学家,杨顺还是有希望的。

    “……但我还是会坚持在这个领域继续做研究。也希望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从在座的各位中间产生,病毒免疫学更加发扬光大。谢谢大家。”

    杨顺说完,深深鞠躬,又向四周鞠躬,全场起立,响起最热烈的掌声,长时间不停。

    一个多小时的学术交流还算顺利,干货满满,激清不断。

    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们第一次看到华夏科学家这么聪明,如此年轻,却经验丰富,滑不留手,借着大势,轻松征服了全世界的同行。

    今年的诺奖,众望所归。

    技术交流之后,桑尼护着杨顺先行离开,另外还有一些私人小会议在旁边,DLY…02号病毒,以及YNM…01号病毒的深度研究,医学院这些教授们还有新想法,当然,他们还想获得更多的新基因片段。

    杨顺参加了,另外陈浩,叶青也跟过来。

    真想再刷一个诺贝尔化学奖?

    那就从现在开始准备吧,这是和世界顶级科学家打好关系的好机会,混个面熟总没错。

    “辛笛呢?”

    杨顺又想起这个不着调博士来。

    陈浩忍住笑,说道:“他被鲱鱼罐头给误伤了,不好意思过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辛笛的遭遇说了一遍。

    这尼玛……

    杨顺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真的无力吐槽。

    “因为吃罐头,连诺奖论坛都能错过,这个辛笛啊,我估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回去他老婆不罚他跪键盘,我杨字倒过来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