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猎-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解,理解。”
彭禹没有劝说了,他只能叹气,孟山都离开转基因技术,还剩什么?只有几十年的种质库有点价值吧。
常守正确实藏了一点种子,主要偷的是番茄,可惜技不如人,被发现了。
他骂骂咧咧一路,空手而归,就连这个年都没过好,回去后就气出病来。
杨顺这边大有收获,心情好的不得了。
每个人只要从他身边路过,都能听见他哼着小调儿:“小小的人儿啊,风生水起啊,天天就爱穷开心呐……”
陈梅听见过几次,一脸疑惑,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开心个啥呀?”
杨顺正拿着飞盘逗小欧和它的孩子们呢,笑嘻嘻就是不说。
汪卉带着杨德猎在旁边做游戏,接到一个电话,说了两句,惊喜地声音都变大了:“真的?”
几人都看过去,杨德猎也昂起脑袋,好奇看着。
汪卉挂断电话,看着杨顺和陈梅,开心道:“苗芳菲他们一家人马上就到三亚机场了,我们去接他们吧?”
陈梅也高兴:“好呀,他们终于回国了?”
汪卉道:“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在国内过年。”
杨顺都傻眼了。
正文 第372章 所有人都惯着你
凤凰机场停车场,杨顺坐在驾驶位,不知道说什么好。
汪卉取下安全带,推门下车,看到杨顺没动,嗔道:“发什么呆呀,快点下来,飞机快降落了。”
下车下车,杨顺心里有点胆怯。
刚才一路上汪卉都在和苗芳菲发消息,直到要降落关机,才停下来,原来这次苗家来了五个人,一岁半的双胞胎宝贝是头一次回国,今年已经在家祭过祖,特意来三亚找他们玩,一起过年。
“虽然苗伯伯的产业全部转给你了,但你也不要露出这个表情嘛,你在担心什么?”
“啊,苗芳菲也是悄悄地结婚生孩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还是儿子呢,你在担心什么?”
“哟哟,杨教授,你也知道脸红害羞,你也知道怕呀?”
汪卉牵着杨顺的手,拉扯着不情不愿的他,站到出口通道的一根立柱后,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并没有到大吵大闹的生气地步。
看着汪卉仍然美丽的俏脸,还有她如同顽皮孩子一样的笑容,杨顺叹口气:“老婆,对不起,我欠你很多。”
“你欠我们很多人的。”
汪卉抿嘴,心疼地摸着杨顺的脸,大拇指碰到他的嘴角,掌心轻轻摩挲,舍不得放开手。
两人对视很久,在一起八年了,有什么心思都不用他们开口,通过眼神就能猜到什么。
广播里传来航班降落的声音,苗家人到了,杨顺有点揪心,低声问道:“我应该怎么做?”
汪卉搂着他的脖子,踮起脚,在他的嘴唇上印了一下,轻声道:“至少面子上过得去吧,最重要的是,你要对我最好。”
这已经是最大的宽容了。
很快,通道走出来几个人,一个打扮时尚,身材高挑的美女走在最前面,戴着太阳帽和墨镜,推着行李车,两个老人跟在身后,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这一大家子人吸引了许多接机人的注意力。
“芳菲~~”
汪卉挥着手,苗芳菲也看到她了,加快脚步,越走越近。
杨顺帮她把行李车接住,两女热情拥抱起来,牵着手不放,有说有笑。
等两老靠近,杨顺打过招呼,眼睛就离不开两个小家伙。
双胞胎这种生物实在是太神奇,长相几乎一模一样,再加上母亲的基因好,父亲的基因也不错,两个小家伙也是那种可爱小帅哥的气质。
苗母看到杨顺,很想把他揍一顿,但打人又没有用,在镁国待了快两年,除了在自家人面前抱怨几句之外,慢慢地她也就认命了,就是替女儿感到不值得,但无能为力,自己当年确实想招杨顺当女婿来着,还幻想着让他入赘,可惜结局却不太一样。
老苗毕竟是男人,男人了解男人,他年轻时也……算了,有些事不说也罢。
苗芳菲看到杨顺,心里当然有点小刺,故意说道:“看,两位小帅哥叫苗福惠,苗福泽,今天第一次见面,你有没有准备大红包?”
杨顺额头上的汗又出来了,尴尬道:“红包应该是爷爷奶奶给吧?回去再说,回去再说。”
苗芳菲还想问,让俩孩子怎么称呼你,但话到嘴边,她看到杨顺可怜兮兮的眼神,心里一软,放弃了,他注定了是她命中的克星。
看见杨顺吃瘪,苗家几人心情略好,将俩孩子往杨顺手里一递过去,不管了。
老苗开车,跟着导航走,杨顺坐在后面,一条腿上坐着一个小帅哥,呵呵傻笑。
苗福惠,苗福泽,虽然只是1岁半的孩子,但思维能力很出众。
最主要的是,双胞胎似乎天生就会心灵感应,没有被杨顺教过,但比杨德猎和汪文渊都要熟练一点,这或许是双子星的特点吧,难道将来会在德鲁伊或者猎人天赋上,有不一样的突破?
杨顺能感受到兄弟俩时刻触碰的思维网,而他加进去后,立刻引起双胞胎的好奇,变成了三个人的感知共享。
杨顺忍不住说出来:“好有趣~~”
苗芳菲有点得意,在旁边噗嗤笑道:“双胞胎好玩吧?”
是挺好玩的,但杨顺指的是感知网,扩大范围不说,还能分饰两角,三人你瞪我,我瞪他,杨顺搂着俩孩子,很快就有了血脉相连的感觉。
噗~噗~
两个孩子同时伸出手,扑到杨顺的怀里,再被他的手指挠痒痒,瞬间咯咯笑起来,血浓于水是改变不了的,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会非常熟悉。
很快车就开到了海边农场,看到这种临海美景,苗家几人都羡慕不已,他们在镁国的家也是有山有海,可没有这么多人,这里多热闹啊。
“欢迎苗总一家人。”
“快请进!”
“哇,好可爱的孩子,长得真帅~~”
大家都是老朋友,打着招呼,没那么多礼数,很快又给他们腾出来两间房。
两个孩子正好和杨德猎作伴,三个小家伙玩的还挺开心,杨德猎变成哥哥,带着俩弟弟踩蚂蚁,逗狗,手撕菜青虫。
最让大家惊奇的是,三个小家伙也没有陌生感,一点都不认生,分分钟就玩到一起去了,被杨顺带着,在旁边菜园边抓蝴蝶,而且从小就会作弊,用淡淡的感知迫使蝴蝶降落在他们手上,轻松揪住翅膀。
大小四个德鲁伊,玩的开心极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中午吃过饭,下午男人们凑一桌打牌,女人们包饺子,拉家常,带孩子玩,时间过的很快。
到了晚上睡觉之前,杨顺来到父母房间里,老老实实说道:“爸,妈,有件事我要向你们交代。”
听说除了杨德猎之外,杨顺还有三个孩子,杨中华差点一巴掌扇过去,但儿子也30岁了,打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陈梅也没从震惊中反映过来,问道:“你说,除了小苗,还有小芸?她们俩的孩子,也是你的?”
杨顺道:“几年前我一个人去外面旅游,实际上去了金三角禁毒,生死未知,我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于是走之前去精字银行备用了两份,心想万一我死了还能有机会留个后。哪知道后来被芸姐取走了,我想要回来,可她打死也不给,最后就变成这个局面。”
两老面面相觑,还有这种操作?
“你这是作孽呀!”
陈梅一脸难受,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几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好姑娘,结果这个流落到欧洲当单亲妈妈,那个流落到镁国不能回家,她心疼的不行。
杨中华是思想传统的保守派,他问道:“卉卉知道吗?老汪他们知道吗?”
杨顺道:“卉卉应该是知道的,但没说破,结婚后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她很了解我,真不是我主动的。岳父岳母……应该也是知道的吧,但他们也没提起来。苗总把产业转给我的时候,旁敲侧击过几次,也没说破。”
杨中华无语,最后又是一巴掌拍到杨顺的后脑勺上,恨恨道:“所有人都惯着你,没人收拾你,你就可以瞎胡来是吧?”
陈梅赶紧护着儿子,这个晚上注定是不眠之夜,两老几乎没怎么睡,不知道将来怎么面对这些好友。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白天照旧,中午一大家人吃团年饭,表面上还是那么和睦。
说起苗家人初三就要飞往镁国的事,以后说不定五年十年才回来一次祭祖,大家都有点伤感。
杨顺轻咳两声,说道:“我和卉卉,还有小苗商量过,有个事要向大家宣布。”
大家都放下筷子,看着他。
杨顺道:“我在徳国建了一座古堡,面积很大,等德德三岁的时候,我会把他带到古堡接受精英教育,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待在那边,我亲自教他。汪文渊到时候也要去,福惠和福泽两兄弟也可以去,我一起教。咳咳,大家都是朋友嘛,小孩子多了也热闹,对吧?”
咳咳……
几个人都用咳嗽掩饰偷笑和尴尬,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也就这家伙想的出来了,几个人心中都是百味杂陈。
陈雨涵哇的一声,打岔道:“精英教育呀,我也要去,表哥你给我的孩子留一个位置。”
杨顺摆摆手:“你男朋友都没找呢,瞎起什么哄?等你孩子两三岁了再说,这都三年后的事了。”
陈雨涵道:“我不管,反正我要参加。”
李丽笑着说道:“顺子啊,雨涵今年24岁,结婚生孩子那还不快?你别操心,反正位置你必须留一个,对吧老陈?”
陈浩这才反应过来:“对对,唉,你打算怎么精英教育?”
杨顺解释道:“也就是运动,格斗技巧,射箭,武器,再就是科研知识,算是亲近大自然吧,我教他们生存技能。”
“不读书啦?”
“读啊,半年在那边,半年回国读书,读私立学校,容易请假,您放心,有我教这些小孩子,肯定聪明,学业不会耽误的。”
有杨顺的这番承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再相互看看,不约而同端起酒杯,哈哈大笑,全部人一起喝了一杯。
正文 第373章 大王叫我来巡山
正月初三,苗家五人要去镁国,从三亚飞上沪中转,汪卉借口身体不舒服,没有去送,只有杨顺一个人开车送苗家人。
到达机场后,老苗两口子一人推着行李车,一人推着双胞胎孩子车,笑着对杨顺说道:“我们先进VIP室休息了。”
明知所有人都给他们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但大庭广众之下,两人也不可能做出什么过份的动作。
离别时当然依依不舍,眼泪花花,细节不提,幸好下一次见面就在半年后,古堡再相见,或许到时候情况会有改善吧。
等春节长假结束,杨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在农作物上。
华夏有18亿亩的耕地红线,经过这些年大量的政策支持农村经济,现如今差不多有20亿亩耕地。
正常情况下,要想供应20亿亩耕地,制种基地的面积要在2000万亩以上,原种和良种的供应量每年应该是80亿公斤以上。
什么三亚的50亩,100亩,毛毛雨了,只能叫做实验田,要想当制种基地不够格。
很多都是一个县,一个市都在制种,比如甘省张夜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胡建的建宁,鄂省的公安,都是著名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就是因为制种基地面积太大,很多种子公司都委托农民去种植,非常难于管理。
这也导致国内种子市场非常混乱,原种被盗的事情屡有发生,华夏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杨顺要想保密,他的高产杂交玉米,杂交水稻,该怎么种植呢?
他盯上了铁帽子山。
正月初八,汪卉,杨顺和西勒去了趟铁帽子山,和当地政府谈了一个多星期,用合作发展的形式,谈妥了租赁铁帽子山的大框架。
铁帽子山的旅游开发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初开发旅游,但搞不起来,后来挖山开矿,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2017年环保大限,铁帽子山又慢慢荒凉起来。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这座大山里的常住人口只剩下两位数,西勒和康巴大爷是铁帽子山最后的猎人,康巴大爷过世后,猎人就只剩西勒一个人,去了大城市生活,村里更是走的不见人影。
现在,杨顺回来了,和当地政府谈判。
矿山全部关停,私自开矿的一律抓起来,赶走,这个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以山脚下的高速公路为边界,那些省道县道全部沿路设卡,容易翻山进来的地方全部打围墙,拉铁丝网,关键哨岗设定监控点,这些事情仍然交给钱飞飞的工程兵战友们处理。
再加上铁帽子山内的农户搬迁赔偿,征地赔偿,道路修整,耕地开垦,务必要将整个山区全部清理干净,只允许有一种声音,杨顺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他要当土皇帝嘛,首长都接受了这个玩笑。
整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分为10年投资,将会让铁帽子山,以及临近的五个镇,成为国内最大的高规格制种基地,有效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也就是1000平方公里。
费这么大的力气,投资这么多钱,就是一个目的,保证原种不外泄。
虽然很难,但这么做很值得,而且收益快,相对于杨顺的制种零成本,一年赚几亿太容易不过。
而且杨顺将会一举成为影响国际市场粮价的大商人,他跺一跺脚,全球的粮食价格就会产生巨大波动,乙醇能源行业将被他掌控生死,镁国人说不定会跪下来,叫爹轻点。
这么大的项目,后续谈判各种细节相当复杂,杨顺交给西勒,还有汪卉组建的律师谈判团负责,薛贵和袁定洋会把关,谈判团在乡里一住就是三个月。
施工队可以先提前做准备,钱飞飞带着自己朋友的工程兵建筑公司,拿着实地勘探了半年的地图过来。
钱飞飞摊开两组巨大的地图,钉在墙壁上,指给杨顺看:“你看看,整个铁帽子山的地形,是不是像一个人的手?”
一组地图是卫星拍摄,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区域,顺便标注等高线,另一组是直升机航拍实际图。
杨顺抬起一只手,拉远后对照山脉,注意到边缘位置的一个小山脊,笑道:“其实我觉得像六指琴魔。”
钱飞飞哈哈一声:“就是小指头有点畸形。”
这座山脉有大约六条比较大的分支延伸,确实像六根指头,手心手背那部分就是铁帽子山的主体,手心凹处就是西勒住的老家,有许多草甸子的环形山区域。
工程队总工画了一个大框架,每两根手指之间都是一个难得的大面积种植平原,根据卫星遥感区域,初期现成的制种基地面积应该能做到30万亩,以后每年开垦耕地,能增加20万亩左右。
杨顺提出一点要求:“最安全最核心的地方我要留下来种植原种,那些不太好保密的地方可以制作良种。”
“明白了。”
工程队总工选出来靠内的一块区域,暂定为A1区:“这里是山脉谷地,大约8万亩可种植区域,四面环山,天然屏障。我打算打通一个山洞,这样就能保证进出只有一条路,当成原种基地最适合不过了。”
“打通山洞多少钱?”
“用新奥法爆破施工,只需要单车道通行的话,1公里的隧道建造成本只需要一两个亿。”
钱飞飞有点心疼钱:“非要挖隧道吗?就不能将原来的盘山路利用起来?”
总工道:“盘山路要想利用,还得重新修葺,长度超过5公里,费用也要大几千万,最安全的是堵死。相比原种泄漏,一两个亿真不算什么钱,况且我们做过地势测量,最近的山洞不需要1公里,700多米就可以打通,剩下的钱正好铺水泥地,当成运输通道。”
杨顺同意:“我可以接受,而且这里8万亩的地,不仅仅有玉米原种,我还可能将其他最好的作物原种都引进到这里来,安保当然要做最顶级的,一定要堵死所有的盗窃路径,100%确保安全。”
总工道:“明白,保证做成亚泷湾农场的放大版本。”
其他的A2,A3等区域,因为涉及到与四周乡镇接壤,开阔地形不太好守,只能当作良种基地了。
两人说着,钱飞飞在旁边看造价表,哈哈一声笑出来:“就你这种大土豪,花钱的单位都是用亿计算的。”
杨顺道:“以前卖猫狗宠物用品,卖撞阳药,赚来的钱不就是为了现在用嘛,要做就做最好。”
这句话总工喜欢听,要是杨顺给的钱足够多,他能将铁帽子山打造成铜墙铁壁,再请一帮退伍兵过来巡逻守山,说真的,这里当成战争堡垒也不成问题,人防工程他最拿手了。
等杨顺回到红枫,家里的蔬菜种子已经供不应求了,市场上断货情况严重,他又投入到生产中。
从二月份开始,国内种子行业里就流传出杨顺大举入侵的消息,顿时风声鹤唳,人人开始担忧。
“杨顺来啦!”
“快跑啊~~”
“把家里的小媳妇儿都看好啦,小心被叼走啦~~”
仿佛听见“狼来了”的故事,同行们真吓得不轻。
排名第五的黑垦种业正式与拜耳…孟山都合作,黑农集团股价暴涨,都说傍上大腿了。
紧接着,第四的丰樂种业急了,当地政府到处找婆家,竟然联系上了排名第二的隆苹高科,作为多年的冤家,如今也愿意放下成见,手牵手,抱团取暖。
第三的噔海种业与杜邦公司的合资企业“噔海杜邦”,共投入2亿元的研发资金,准备再搏一次。
第一的华夏种子公司也颇为不安,他们只能到处寻找能补他们自家短板的小公司,一家家收购。
山雨欲来风满楼,杨顺如同鲶鱼一样,跳进了沙丁鱼船舱。
大趋势和普通小老百姓无关,杨顺的老家,罗乡长现在有些犯难。
去年的超级玉米种出来的效果极好,实验田的农民都发财了,产量翻倍,一家最少挣了几十万,多的几百万。
眼看着又要到春天播种的季节,县里没听说继续种高产玉米的事,罗乡长每天被乡里的婆娘们在耳边念叨来,念叨去,头都要爆炸。
二月底,罗乡长等不及了,开着车,拖了一车厢的米油酱醋水果鸡鸭鱼肉等农产品,还有一头黑猪,两只羊,一头小黄牛犊,想往植化所里运,被警卫拦在门口。
肖健出来迎接,他认识罗乡长,问道:“您这是干嘛?”
罗乡长赶紧跳下车,点头哈腰,给肖健递烟,讨好道:“都是些乡里特产,给杨教授尝尝鲜。”
肖健听后哭笑不得,先让车开到景区二期,交给食堂的人,又把罗乡长带进植化所,等杨顺做实验间隙见一面。
“杨教授!”
罗乡长看到杨顺,连忙迎接上去,手迅速摸向口袋。
杨顺示意他坐下,接过汪卉递过来的水杯,喝了一口热茶,问道:“罗乡长您来干什么?请坐吧,别站着,我不抽烟。”
沙发上罗乡长只坐了半个屁股,拘谨道:“这不是快要种春玉米了嘛,乡亲们都想问问,您这里还有没有高产玉米种子,能不能再给我们几十吨。”
“几十吨?”
几人都笑了起来,杨顺说道:“罗乡长来的正好,我正好要问您,今年有没有兴趣改种黄豆?”
罗乡长奇怪:“种玉米多挣钱呐,为什么要改种黄豆?”
杨顺道:“因为,我们又要和镁国打贸易战了!”
正文 第374章 憋大招
经济学里面提过一个概念,十年左右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这个叫经济周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镁国次贷危机,2018年华夏房产税刺破泡沫,下一波就应该是在2028年左右。
贸易战是国家之间的对抗,宏观经济老百姓都看不懂,听不懂,但切切实实影响大家日常生活的就是肉价,菜价,米价,油价等等。
玉米涉及到粮食储备和乙醇能源,大豆涉及到食用油和牲畜养殖,间接影响到肉价和菜价,这两个农作物是国民经济命脉,很可惜,都被镁国人掐着脖子。
农民不关心国家政策层面,只关心自己赚不赚钱,种玉米本来就比种大豆赚钱,更何况是杨顺的超级玉米?这个甜头尝到后,就跟吸了读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还想春天再吸一口。
罗乡长脸上的褶子很深很深,一副苦大仇深的老农表情,非常诚恳地说道:“杨教授,咱们国产大豆根本就比不过人家镁国的转基因大豆,国内谁种大豆谁亏损。您也别折腾了,今年还是种玉米吧,好不好?”
杨顺道:“嗯,种玉米之前,您也是这么对我说的,说种玉米不如种水稻,谁种谁亏呢。”
“呃……”
罗乡长想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拍着大腿惊喜道:“嘿!您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