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魔李斯-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提剑的游侠
申明:本书由霸气 书库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章 上蔡小吏

 李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楚国上蔡乡下。乡间民风淳朴,村民们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彼此鸡犬相闻,邻居家晚饭吃什么都能知道。李斯的父亲是楚国新军的千夫长,他家在汝水东岸也有百余亩水田与一片桑园,平时,母亲和哥哥在那里操劳。李斯从小就很聪明,爹娘就送他去学堂读书,希望他长大了可以离开农田,做个文化人。李斯不负众望,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老师喜欢,父母和哥哥也高兴。

这本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战事繁多,那时候比较成气候的就有七国,常常要打仗。父亲也很少能长时间的呆在家里。终于有一天,父亲的尸体被战友抬回,以身殉国了。

那时候,李斯只有十五岁。一家人亲眼看着父亲残缺不全的尸体被放入棺木,母亲受不了打击,从此一病不起,没有两年就撒手人寰。哥哥擦干眼泪,把已经慢慢中落的家交给李斯,也加入了父亲的新军,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替父亲报仇,以慰母亲在天之灵。李斯年幼,又一直在读书,从来没有参与过家里农田的耕耘,家境越来越差。

邻居方叔和方婶看李斯可怜,就邀请李斯来他家搭伙,天天在方叔家吃饭。其实方叔和方婶也是另有目的,他们的女儿方芳一直默默地喜欢着李斯,而李斯对方芳,青梅竹马,心里也是浓情蜜意。很早以前,两家人看出两个孩子的心思,李家喜欢方芳的温良淑德,方家也满意李斯的聪慧有礼,索性就给他们定了亲。现在,李斯父母双亡,唯一的哥哥又参加了新军,方家义不容辞的担负起照顾李斯的重任。李斯心有感激,心里也把方叔方婶当成自己的爹娘一样孝顺。

方叔一家人的关怀让李斯可以偶尔忘记过世的父母,只盼望着哥哥快点回来,因为夜深人静的时候,偌大一个院落只有李斯一人,实在是太孤单了。

孤单的李斯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写字,也给了他更多的时间思考。一天,他正在读书,方婶进来了。

“又在看书了?该吃饭了,快歇会儿吧。”方婶的声音象母亲一样慈爱。

李斯连忙起身,笑着跑到方婶身边,拉住方婶的胳膊。

方婶看李斯的眼神都是喜爱,她拉住李斯的手,说:“先等等,婶子跟你说句话。”

李斯顺从的坐下。

方婶说:“斯儿,你今年都十七了,是不是也该成个家了?”

李斯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没有言语。

方婶说:“这话本来跟你娘早就提过,你也知道,就是芳儿。”

李斯连脖子都红了,但迟疑了一下,还是把头抬了起来。

“方婶,谢谢您还记着这个事儿,本来,我家道中落,您要是不提,我也不想再提了。”说到这儿,李斯的眼底潮湿,连忙又低下了头。

方婶的声音更加慈祥:“傻孩子,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和你方叔喜欢你这个孩子,和你家怎样没有关系。芳儿的心思我也知道,咱们小老百姓,有地种,有房住,有粮吃,有衣穿,就挺好的了,芳儿也不求大富大贵。”

李斯的眼泪终于流出来了,他趴在方婶的胳膊上,抽泣起来。

方婶拍着李斯的头,想起老姐妹李斯的母亲李氏,也流下泪来。

慢慢的,李斯止住悲伤和感激,抬头对方婶说:“方婶,现在我爹娘都不在了,我想等哥哥回来再迎娶方芳,您看…。”

方婶说:“应该的,我听说他们新军训练,过年能回来探亲呢。”

从此,李斯和方芳一家人就天天等待过年,为了这,方叔还多养了十几头猪,想过年的时候李斯和方芳成亲,杀了好款待乡邻呢。

没有等到过年,秋天的一个午后,亭长就来到了李斯家,交给李斯一份军书,沉声说:“你哥哥在水军操练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水里~~没了~~”亭长的话还没说完,李斯就瘫坐在地上,起不来了。亭长眼含泪水扶起李斯,继续说道:“你爹当初殉国,上面就说要给抚恤金,一直没有发到咱们手里。现在你哥~~一块儿发下来了。”边说边把六锭黄金放在桌子上。

李斯泪如泉涌。从小到大,李斯都没有流过眼泪,爹娘哥哥老师也都疼爱他,从来没有让他受过半点委屈。但是现在~~李斯不仅是孤儿,连唯一的哥哥也去了~~

好在亭长一直记挂着李斯,推荐李斯去郡守官署做了一个记录官仓出入账目的小吏。李斯写得一手好字,工作倒也称职。

春节,李斯与方芳结为夫妻,把妻子也带到了上蔡郡城。李斯本来想请岳父母一块儿去,老两口说,住惯了乡间,取郡城反而不习惯。好在两地离得不远,老两口也还年轻,不如就先住在老家。李斯和方芳拗不过他们,就自己搬到了郡城。小夫妻恩恩爱爱,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就像方婶当初说的,房子不大够住,钱不多够花,李斯工作也很清闲,有空就和儿子们带着狗儿去田里捉野兔。小日子甜蜜得可以流出油来了。李斯的伤痛也渐渐淡去,觉得这样安逸幸福的过一辈子,也是一件幸事。

这年秋季,粮食丰收,官仓收粮忙不过来,李斯也跟着去了。忙到中午,李斯内急,询问了厕所的所在,急急奔去,刚一进到里面,就看见几只正在偷吃粪便的老鼠仓皇的四散奔逃。李斯虽在粮仓经常会看到老鼠,但是吃粪便的老鼠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那老鼠逃开,见李斯并不追赶,就惴惴的等在一边,偷看李斯。

李斯看着这些老鼠,瘦得已经皮包骨了,和他平时所常见的粮仓里肥硕的像小猫一样的老鼠相比,简直不能相信他们都是同一种动物。李斯的心里好像真的爬进了一只老鼠,一下子不安起来。

从那开始,李斯的脑海里一直是厕所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他们搅得李斯食不甘味,看书也没了心情。回家后,方芳看到神游的李斯连忙问怎么了,李斯一说,方芳只是笑着指点李斯的头:“恶心不恶心,还想呢!”

对于方芳来说,那只是一个恶心的笑话,对于李斯却不然。李斯想,为什么同样是老鼠,粮仓里的老鼠就可以安然的享受一辈子也吃不完的美食,厕所里的老鼠就只能偷偷的吃些粪便?粮仓里的老鼠看见人也从来不知道躲避,只有你到了它近旁它才跑开一点继续享受下一堆美食;厕所里的老鼠呢,听见人声,哪怕是狗叫声都害怕的不得了,仓皇逃命,惴惴不安。难道粮仓里的老鼠就比厕所里的老鼠聪明吗?难道就是因为粮仓里的老鼠生在粮仓,而厕所里的老鼠生在厕所吗?那厕所里的老鼠为什么还甘于呆在厕所,而不去粮仓呢?

想到这儿,李斯又想到了自己。自己已经二十二岁了,这种官仓小吏虽然安稳清闲,但是难道自己一辈子就要这么过下去了吗?就像两千多年后的公务员,一份报纸一杯茶,忙得时候还写几个字,闲的时候一坐就是一天!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李斯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他从小聪明绝顶,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父母老师的骄傲,同学的偶像。可是现在,自己学的那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呢?自己就像厕所中的老鼠,并不是天资不高,只是因为生在了乡野!自己还在想厕所的老鼠为什么不搬去粮仓,自己不是也在这种地方生活了二十二年吗?当然,这里没有什么不好,有善良的岳丈、岳母和乡邻,有贤慧美丽的妻子,有可爱的儿子,但是我李斯空有满腹经纶,只在仓库做一个执笔小吏吗?

李斯慢慢的改变了,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走出上蔡,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这时传来一个消息,大师荀子来到了楚国。春申君名义上委任荀子作为兰陵县令,实际上是要荀子在那里开学馆广收门徒。这个消息让李斯血脉贲张,他当即决定辞职,然后投身荀子门下,深造镀金。李斯的同事们以为李斯疯了,要知道,这样一份工作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况且以李斯现在的能力,当上钱啬夫(财务总监)也是指日可待的事,现在,李斯居然辞职,要去求学!

李斯没有理会这些,他回到家里和妻子儿子辞行。那个时候又不像现在,有电话,又网络,有火车和汽车,想家了还能打个电话,那时候,人们去哪儿办事儿只能步行,有钱人可以选择坐车或骑马,向家里人报平安也只能托人捎信,辗转至少就是几个月。所以,在那个时候,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地方学习或者工作,实在是一件大事儿。方芳虽然不理解,也不愿意,但是,她是那样的深爱李斯,甚至不愿意为难李斯为了他们母子三人留下,她只是对李斯说:“不管成功与否,只望君早归!”李斯面对贤良的妻子除了扎根在身体里的疼爱就是这样深深的感激,他给自己留了一点盘缠,其他所有的积蓄都交给了妻子,然后把老婆孩子送回乡下岳父母家,向岳父母磕头请罪。方叔方婶也无话可说,李斯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干涉不了,他们只说了同样一句话:“望君早归!”

李斯走了几步,两个儿子忽然追了上来:“爹爹!”

李斯回头,抱住孩子们,他心中也有十二万分的不舍。拥抱良久,长子李由抬头对父亲说:“爹爹,早点回来,还带我们去捉兔子。”

自此,李斯离开了生他养他的上蔡老家,去兰陵求学。

第二章 兰陵从学

 荀子,名叫荀况,号卿。荀子在当时名气很大,楚国的春申君为了吸引人才,请荀子在兰陵虚领兰陵县令,当然,实际县令的工作是不用荀子他老人家做的,荀子的工作就是开学馆,育贤才。

李斯初到荀子门下,兴奋异常。他把老师荀子当作神一样的崇拜。有时候,他会想起上蔡家乡学堂的先生,才深刻的体会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这几个字的含义,也因此更加肯定自己的仓鼠之论的正确性。如果家乡学堂的先生可以和荀子相提并论,那荀子也就别混了,同样,荀子的学生要是和家乡学堂先生的学生一样,那也太丢人了。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李斯学习更加刻苦了。

一天夜里,荀子老师想着天下大势,有点失眠,索性起来转悠转悠,远远的看见学生宿舍里有微弱的光亮,荀子好奇,悄悄走过去,隔窗一望(甲:是不是有失大师身份?乙:这是荀子的家,住的又都是自己的学生,没什么,很正常啊。甲:诺。),原来是李斯用一个小布袋限制了很多的萤火虫的自由,透过那微弱的萤光读书呢!荀子很感动,但是没有声张,悄悄地走了。

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样的,对爱学习的孩子都是很偏爱的。一旦发现这个孩子不但爱学习,而且天资聪颖,一点就透,那就更是爱的无以复加了。就这样,不到半年,李斯在学堂里脱颖而出,受到老师荀子的喜爱和特殊照顾,一有闲暇,荀老师就会找李斯聊天,那简直是李斯最快乐的时光,和自己的偶像老师一对一的聊天,这是多难得的学习机会啊!

荀子对李斯越来越爱,甚至产生了纳婿的念头。在征得了老伴的同意之后,就找来李斯,旁敲侧击起来。

“李斯,你来兰陵也快一年了,我好像没看见过你回家呢?”

“老师,李斯离里的太远,回家一趟来回要耽误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怕耽误了课程。”

荀子点点头,心里对李斯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你家里人一定会想你的啊,比如你的父母兄弟…。。”

“启禀老师,我的父母哥哥都过世了。”然后,李斯向荀子讲述了家里的经历。讲完之后,还对荀子说:“夺亏岳丈一家人的照顾,李斯才有今日。”

荀子也很替李斯难过,他沉吟了半晌,说:“真是难得啊,你背井离乡来我这里求学,有家事之累却没有父母照顾疼爱,还要忍受夫妻父子离别之苦,而你还是这样潜心学业,真是天下学子的榜样啊!”荀子虽然知道李斯不能再当自己的女婿,可是对李斯的疼爱却有增无减,他问:“李斯,你来学堂日久,基础课程你也掌握得很不错了。我想问你,你有没有特别想学的专业?我一定满足你!”

李斯大喜,跪在老师面前说:“老师,我想学帝王之术。”

荀子摇摇头:“现在各国纷争,学习帝王之术倒是不错,虽然学之者众,但我知道,以你的才智定能登峰造极。但是帝王之术利人,也能害人,你如果只是希望能得到荣华富贵,可以学的东西多了,没有必要非要学习帝王之术。”

李斯再拜:“老师,荣华富贵虽然很好,但是在财富里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呢?我想学习帝王之术以事君王,也算李斯没有枉活!”

荀子见李斯志坚,便答应了李斯的请求。

至此,李斯专心跟随荀况学习帝王之术。其实荣华富贵李斯也爱,但是李斯知道,事君王不仅能给他最大的荣华富贵,还能体现李斯更好的价值。有人说,眼界决定世界,李斯就是这样的。他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事君王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自身的提高,剩下的就只差机遇和手段了。

一转眼,李斯再兰陵呆了四年。荀子对李斯说,不如先回家探探亲吧,还交给李斯几锭金子。李斯不肯收,荀子生气地说:“你若不要,就不用再回来上学!”李斯眼含热泪,拜别荀子。刚走出几步,又被荀子叫了回去:“我以兰陵令的名义给你开了一具通行关文,你可以去县署领一匹快马,以官差之身南下,既可以早去早回,还免得路上遇到什么阻碍。”李斯再次拜倒,叫着老师,眼泪都流出来了。荀子忍住泪,催李斯:“快走吧,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千万不要贪黑赶路。”

李斯坐在马背上,想着老师对自己的疼爱和关照,泪水再次打湿了衣襟。

这天傍晚,李斯到了陈城的郊野,正想催鞭赶路,看见了管道边的驿站。因为荀子给了李斯关文,李斯是以官差的身份出行,所以住在驿馆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既不用花钱食宿马料,就连离站上路的时候还能得到配发的抵达下一站之前的干肉干粮,这样李斯可以多省一些钱留给妻儿。而且,驿馆没有盗贼,住得也踏实。如果带给老婆孩子的金子物品丢了,李斯也没脸再回去了。

吃过晚饭,李斯去浴堂擦洗。正在擦洗着,李斯忽然看到凳子下面的黑暗里好像有一卷书卷。他跪在地上,捡起来一看,是一卷带着封套的竹简。封套是棕色皮制,皮套的皮色已经发白起绒,一看就很古老了。皮套的两端有锃亮光滑的古铜帽扣,上面还隐隐约约刻着两个字:缭氏。李斯正在犹豫要不要打开看看,就听到有人敲门。

李斯一惊,问:“谁?”

外面的人客气地说:“不好意思,先生,我有一卷书简落在里面了。”李斯忙说:“稍等,我马上给您送出去。”外面的人忙说:“不用不用,您先洗吧,我在门口等您。”

李斯赶忙冲洗干净,穿上衣服出来,原来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长须飘飘,颇有风范。

李斯赶忙走过去问:“刚才是您叫门吗?

那长须人拱手说到:“是我,打扰了。因为那书简是家父传给我的,我很着急,所以急忙赶回来寻找,实在是打扰了。”李斯笑着把竹简递过去,说:“先生客气了。”

长须人接过书简,略一打量,诧异的问道:“您没打开吗?”

李斯没好意思说自己正在犹豫是不是打开,只是平静的笑着说:“这不是我的东西,我怎么能打开呢?”

那长须人对李斯深深一揖,说:“在下缭氏。先生若不嫌弃,敢求同案一饮。”

李斯对这人也充满了好奇,带缭氏来到大厅,喊过驿丞,没等李斯开口,缭氏对驿丞说:“请给我们准备两案上好的酒菜。”驿丞对缭氏分外恭敬:“公子无需客气,片刻即来。”一转身风一般去了。李斯心理很奇怪,心想,这人是谁?为什么驿丞对他如此客气?

不一会儿,酒菜上来,二人推杯换盏。

缭氏问道:“一看先生就是饱学之士,看到书简怎么会忍住不打开呢?”

李斯幽默了一把:“我想打开来着,又怕打开了是商贾的生意经,那样岂不是太扫兴了吗?”

缭氏哈哈大笑,说:“这卷书本来是我家的传家之物,除了缭氏一族是不能打开的,但是今天先生把书完整无缺的还给我,对我有护书之恩,愿与先生一观。”

李斯本来就对着书卷充满了好奇,见缭氏这么说,也不推辞,接过来打开,一看题头,大惊失色:“尉缭子?!”

缭氏点头:“在下正是第四代尉缭。”

李斯放下书简,重新拜过缭氏:“尉缭子兵法久闻其名,不见其书,李斯有幸一睹,心感之至!”

尉缭也很诧异:“难道先生就是兰陵大弟子李斯?”

李斯听他这么一说,反而比知道面前这个人是尉缭更加奇怪。自己在荀子门下四年,得老师宠爱,没想到已经传名天下?李斯心里更对老师荀子崇拜的不行了。

尉缭还在问呢:“您是吗?”

李斯忙回过神来:“正是,我只是一个学子,您不要再叫我先生,李斯愧不敢当。”

尉缭笑得更加大声,房顶好像都在微微颤动:“尉缭虚长几岁,就称你贤弟了!”

李斯连忙深深一揖:“兄长!”

两个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一直聊到天色微明。为此,两人还特地在驿站多住了几日,因为两人都感到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那驿丞对尉缭客气有佳,也没有为难他们。

过了几天,李斯惦记家人,对尉缭说:“兄长,李斯离家四年,蒙恩师恩准回乡探亲,现在离乡越近,思乡之情越深。李斯现在和兄长告别,望早日与兄长重逢!”

尉缭和理解李斯的心情,两人相约后会有期,挥手告别。

李斯的心仿佛已经插上了翅膀,飞到了妻儿的身边。入冬之前,李斯终于回到了家门口。

叩门而入,方芳从屋里跑了出来,见是李斯,泪如泉涌。两人四年没见,好像已经有点陌生,但是又好像昨天才分开一样。儿子们从屋里大喊着跑出来,看见李斯,竟然都没了声音,躲到了母亲的身后。

李斯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唤着宝贝儿子的名字,孩子们仿佛才明白过来,冲过来扑到了李斯的怀里。

一家四口手牵手走进屋里,李斯叩拜岳父母,老两口也泪水涟涟。

这样,李斯在家里过了一个冬天,享受了难得的天伦之乐。李斯甚至有些动摇,自己这样是不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幸福啊。但李斯马上想到了厕所里惊慌的老鼠,立刻将自己头脑里的不坚定清扫干净。

第二年,天气渐暖。李斯没等春暖花开就准备启程了。他又一次留下了几乎全部的钱粮,叮嘱妻儿岳父母注意身体之类的,策马扬鞭,渐渐的没了影。方芳靠在门框上,望着李斯远去的方向,很久没有动。

李斯一定还不知道,兰陵,有个他生命中有一个重要的人正在等着他呢。而那个人,影响了李斯的一生。

第三章 学成入秦

 李斯回到兰陵学馆,先去拜见荀子。他走进老师荀子的书房,看到老师的身边有一位翩翩公子。荀子高兴得招呼着李斯:“李斯,这位是秦国公子韩非。”

李斯又惊又喜,连忙上前问好,韩非也友好的站起来还礼。李斯一边施礼,一边观察韩非。韩非虽然称不上美男子,但天生透着一股贵族气,衣带飘飘,好像人家吃的不是五谷杂粮,而是仙桃圣水。

李斯正在羡慕,听韩非说道:“常听老师说起师兄,韩非也一直盼望师兄早归,终于让我等到了。”韩非有点口吃,使得李斯听的时候有点为韩非着急和惋惜,但李斯并不在意,也并不因此看低韩非,相反,认识韩非,并于韩非同学于荀子老师的门下,李斯感到无限的光荣。

韩非何许人也?韩非,韩国公子,天才少年,长大了也没有像仲永一样衰落,反而越来越出类拔萃。他出身贵族,才高四海,却毫无贵族娇贵张扬之气,上至王族,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不喜爱韩非的,更是天下莘莘学子的偶像。现在,李斯有幸与韩非同窗,怎能不兴奋得手舞足蹈?

从此,李斯与韩非形影不离,这样的交往对于李斯来说,受益匪浅,甚至并不比在老师荀子那里学到的东西少。李斯以往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情去学习和体味帝王之术,现在,他认识了韩非,韩非的视角和李斯不同,他是一个贵族,或者,他就是一个王者。李斯聆听着一个天才贵族的非凡之论,对帝王之术的体会也更加深入,甚至纠正了自己以前的一些错误想法和论断。李斯默念着:天降韩非,天佑李斯!

一转眼,又一个三年过去了。李斯在荀子门下学习七年,应该是离开的时候了。他去向荀子告别,荀子的本意是留下李斯帮助自己教学,但是聪明如他,他知道李斯志不在此。荀子只有劝慰李斯,帮助帝王成就霸业的确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一定要克制自己的功利之心。“成也帝王,败也帝王!”这就是荀子一直不愿意让李斯事君王的原因。但李斯去意已决,荀子也不再多说什么。

荀子又问李斯:“你打算去哪里?”

李斯说:“秦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