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赵记-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枫展颜一笑道:“何止于此。我还要在北疆开辟一条商路,以利诱之,从中再行分化;;;;;;你们可曾听过白圭这个人?”

第二百四十三章 群策(三)

沉默片刻,杨枫慢慢讲起了与龙阳君出游后的遭遇,从燕人的伏击嫁祸到田单阴差阳错的杀手布置,从矢志不忘振兴的墨门弟子到与白圭商榷北方商路的开通。他讲得很详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连自己的一些隐晦深层的思路也未曾隐瞒,娓娓直说了近半个时辰。
尉缭和范增目光一对,都是亮光一闪。
范增轻轻转动着案几上的茶盏,沉吟道:“公子,白圭世之巨贾,商人重利,精于利害算计。公子和他的定约合作,完全建筑在利益之上。以利合,必以利分,恐日后有受人于柄的不测之患。”
杨枫淡淡一笑,笑得很难看,“就某种意义而言,商场和政坛并没什么两样,相交以利,倒是最稳妥的。只要他从我这儿得到的利益大到别人没有能力提供给他的,我们的盟约便无破裂之虞。定约,不外是双方各交一个把柄与对方,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表明诚意的一种承诺,实则就是让双方各有所忌,不敢毁约背诺罢了。白圭咬定要立约,我却是放心了。”咬了咬牙,摇头沉重地道,“昨日,到牧场后,我见过了乌大少,很意外,很是意外!”
寒着脸又细细说了与乌应元会面的经过,杨枫冷笑着慢慢道:“你们该明白乌大少和乌家的立场了吧。”
尉缭一脸阴鸷,森森地一笑道:“乌应元既立意举族北迁,偏又向公子吐露族中强烈的反对意见,哼哼!调查嬴政身世,打探吕不韦在秦处境,不过为了对公子点明,乌家绝不可能无条件全力相信、支持公子,一切仍以家族利益为重。如果公子的要求超出了乌家的底线或损及乌家利益,纵有姻亲半子之谊,乌家也不会盲从的;;;;;;只怕不止彻查嬴政身世,便是对公子,乌家也曾很下了一番功夫。这两日,我相机压一压他,助这乌大少早下决断。”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照。
笑了笑,杨枫敛容正色道:“尉缭,时不我待,唯有抢先抓住飞逝的流光,我需要的是对代郡绝对控制下的绝对权力,这就需要你在邯郸的大力支持了。”
尉缭微仰起头,眼里烁闪着一片冷峭的寒芒,阴恻恻地道:“攘外先安内。乐乘参与赵穆谋反,驻守雁门的族弟乐闲自不宜再统重兵于外,雁门可归于公子治下。公子在代郡有年,代郡、雁门所属各官若有位高根深难共事相处或顽固守旧的,借此次乐闲回调,李牧出镇晋阳,我们可不动声色将他们一一踢开调走,庶几免得日后掣肘遗患。”
脸色渐行冷厉,渗着寒气,尉缭的眼睛陡然严肃、酷烈,“公子当知,朝堂上争权夺利,党同伐异的深险之处。今国家之计,尽决于豪臣。有时一个人的忠奸判断,一件政务举措是利国、是残民,并不在事体人物本身,而在于朝廷党争的结果。今夜之后,尉缭就将完全站在公子的对立面了,还望公子先行恕罪!”
杨枫眉梢一挑,眼里现出一片铿锵的亮泽,颔首轻叹道:“辛苦尉先生了。能得先生相助,实是杨枫莫大之幸!”
尉缭面无表情,轻描淡写地道:“此次平叛,宗室封君殁于乱中者众,几为之一空,然储君之弟长宁君仍在。我会建言韩晶和新君,使长宁君出镇代地以监控公子,防有不测,公子且好自为之。”
杨枫惊讶地一扬眉,唇边的笑意不可遏制地绽开,“好,好!实在是高!高明之至!”
提到长宁君,杨枫蓦的想起一件要事,目光一凝,问道:“尉缭,韩晶和储君现下是否已回宫城了?”
“没有。当日宫中厮杀惨烈,死伤狼藉,血流成河,这几日尚在整治清理中。韩晶和储君及宫中逃出大劫的一干人等暂居于丛台。由残余的黑衣、禁军一部和城防军一部共同拱卫。”
杨枫眼睛发亮,倾过身子,盯着尉缭,兴奋地道:“那么,眼下宫城便是在你控制之下?你从速帮我查找一份秘档资料。”
“当年,武灵王雄才大略,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遂萌吞秦之志。欲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取路云中,自九原而南,竟袭秦之咸阳。因而乃亲身诈称赵国使臣,西入秦国,以观秦王为人。一路窥其山川城郭形势,携画工数人,图其地形,竟至于咸阳。嗣后安阳君作反,李兑等人沙丘宫饿死主父,图秦之谋胎死腹中,再无人敢兴此恢弘的战略构想。但是,那份秦地的形势图至今应该还秘藏于宫中。武灵王一代雄主,常自将军临阵破敌,他的战略眼光自当高明超卓。这份图谱,可是万金难求的无价之宝啊!借此空档良机,你一定要将它找到。如果等到储君回宫,恐怕就难下手了;;;;;;但愿,它没有毁在这次兵燹中。”
尉缭深不可测的目光中也绽出异彩,微笑道:“公子放心,此次战祸,倒未波及宫中的图籍文库,明日一早,我即入宫,搜检出这份图谱。”
杨枫宽舒地一笑,问道:“如今黑衣的统领却又是谁?”
“舒祺。”
“舒祺?”杨枫微微一怔,沉吟不语。他与宫廷卫士向无任何交往,可偏偏这个名字有几分耳熟,仿佛曾在哪里听过似的。
恢复了一贯冷漠倨傲神情的尉缭会错了意,冷冷一笑,平淡地道:“公子也想到利用他;;;;;;不错,这舒祺家学渊源,才干优渥,但胸次颇狭,自矜贵重家世,最是目中无人,傲慢护短。黑衣剿灭赵氏武馆,折损甚重,他的心中大有芥蒂,倒是可再挑起黑衣和武馆武士出身的城防军将校的冲突,威势凌迫武馆将校,让公子得以带走一批悍勇善战的将领。”
“贵重家世,他又是谁家子弟?”
“前左师公触龙啊。若非贵种,哪能补得进黑衣,又哪来的这般威风张扬。”尉缭睒了睒眼,一脸讥诮地揶揄道。
“原来是他!”杨枫恍然而悟。那一篇《触龙说赵太后》,千载之下可是被视为名篇,自己早耳熟能详了,无怪听着这名字耳熟。
长于战阵出谋划策,而不擅宫廷勾心斗角、阴鸷权谋,一直在一旁沉吟着的范增忽然神色一振道:“公子尝言塞外胡人分散族居,自有君长,各部族旋聚旋散,莫能相一。范增敢闻其详!”

第二百四十四章 群策(四)

杨枫瞅了瞅范增,点点头,把代郡斥候细作深入草原大漠几年来打探到的匈奴各部族的强弱、聚居地、季节性的迁徙等各种情形一一说了给范增听,一面用手势虚空比拟着地理位置,借以辅助说明那一串串对于中原人而言太过陌生拗口的地名。
他明白,范增的思路已开始转向了代郡方面的征战。这人干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习惯性先未雨绸缪,制定好战略方向,考虑诸般利害得失,再坚定地执行。他打心底欣赏范增的这种踏实稳健的作风。何况,今夜之后,恐怕也很难再找到三人秉烛夜谈,集思广益的时候了。
范增抚着髭须,随手摊开案上一卷竹简,边听边勾勾点点画画,不时敲问一两个细节问题。随着杨枫的叙述,一副简洁的草图出现在了他的笔下。
圈点添上几笔,范增看着笔下的简图,沉默一会儿,舒了口气道:“公子,东胡强,月氏盛。月氏临于秦之西北,势力强横,而东胡便在燕国之北,居其边为瓯脱?”
“不错。昔日秦宣太后与义渠王乱,生有二子,宣太后诈而在甘泉杀义渠戎王,秦侵夺义渠地,掩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拒胡人;先时,燕国贤将秦开,为质于胡,得窥胡人底细。归而为将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筑长城,自造阳至于襄平。今世燕国式微,边境罢于兵革,东胡又渐南侵收复所亡地,寇边侵陵剽掠。”
范增紧蹙浓眉,沉思着垂下眼睑,缄口不语了。
杨枫说着猛可里又想起一件事,转首向尉缭问道:“和燕国的和约签订了吗?”
尉缭目中一片阴冷,颊肉隐隐耸动一下,自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道:“已在赵穆主持下和燕相将渠定约处和了,故而也才有孝成王献捷祭告宗庙社稷,召各宗室封君入宫称贺饮宴之事。赵穆急于篡权夺位,和谈时不为己甚,最终以燕国割让五座城池达成和议。”
“五座城池!”杨枫狠狠挫着牙,抑不住一腔愤怒,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那么燕丹为质子之事呢?”
尉缭阴沉沉地道:“廷议时,皮相国进言孝成王,燕国一战胆寒,必再不敢捋我大赵虎须,而燕丹不过一黄口孺子,为质与否,实是无足轻重。且燕丹为燕后素所钟爱,须臾不忍离膝下,愿大王念及姊弟之情,免了燕丹为质,庶几以全燕后舐犊之情。赵穆、李左师、郭纵等几人纷纷附议,大王乃免了燕丹为质之事。”
杨枫眼里燃烧着一片怒火,只气得脸色惨白,手足冰冷,衣袖簌簌地颤抖,重重喘了几口,慢慢冷笑了几声,盯着尉缭道:“大王和燕后的手足之情?燕王喜攻赵时怎就不念了这段情谊?战败乞和倒拿了来说事?燕人求和议速成下了大本钱吧?”
尉缭的眉宇间又现出了沉鸷的冷气,目光森然,平淡地道:“当是如是!我亦收到燕使馈赠的一匣金珠,两双白璧和四名美女,言下只求从中斡旋,早日促成和议。”
“颟顸!无耻!”杨枫额上青筋“突突”直跳,猛地挺直身子,拳头握得死紧,不住地哆嗦着,愤懑的怒火再也压不住暴发出来了,“十数万健儿,迭历苦战,奋勇效命疆场,追亡逐北五百余里,围其国都,糜费军饷粮秣无数,何至于如此轻易就彼之意?和局易成与否,在战阵胜负之判,如今已是全然操于我手。五座城,五座城池便轻轻送了将士拼力血战赢得的胜果!屈辱之至!;;;;;;燕丹是无足轻重的黄口孺子?小小年纪便会养士招贤蓄势,出手阴毒果决,大不似燕王喜不明时势,好大喜功,岂是池中之物。连田单亦想着在魏国就便除去了他,却以一句燕后舐犊情深,令他得以兔脱。此子不除,日后必是大患。”
范增抬起头,淡然一笑,慢慢挺直弯腰坐着的背脊,从容不迫地道:“公子毋需如此愤激。燕丹纵非池中物,毕竟年纪尚幼,公子又几乎尽削其爪牙羽翼,燕王喜贪婪而又昏聩怯懦,近十数年内,燕国不足为虑。而范某有一条驱虎吞狼之计,更会使得燕国自顾不暇,实力大弱,秦国也将疲于奔命,虚耗国力。”
尉缭看了看范增,目中闪出锐利的寒芒,拊手大笑道:“好一条驱虎吞狼之计!让东胡、月氏不断袭扰燕、秦边境,令其两败俱伤,损耗实力,果然好计。”
杨枫的心里却打了个突,出于对汉民族文明造成了巨大伤害创痛的匈奴草原蛮族的根深蒂固的敌视心理,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借胡人之手削弱同为中原国家的秦国。潜意识里,此等行径似乎要同“汉奸”划上了等号,是他心理上绝难以接受的。
“不行!”杨枫双眉一挑,眼中射出慑人的强光,不假思索地断然拒绝,寻了个能被理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赵氏之先,与秦共祖。古之蜚廉有子二人,一为恶来,秦之先祖,恶来弟季胜,赵之先人。赵秦争霸天下,兄弟阋墙,如何能引狼子野心的胡人入寇。引狼入室,千载之下将何以视我等?我等又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
奇怪于杨枫偌大反应的范增、尉缭怔愕地对视一眼。
范增收起笑容,皱了皱眉,神色凛然道:“公子何出此言?如何便引狼入室了?此计正是为的借敌之手大举削弱胡人实力以求一举歼灭的机会。东胡、月氏是胡人最强盛的两大部族,胡人悍勇凶残。若以代郡一隅与战,纵其不习军阵部勒之法,以其骑射之能,剽疾如风的行动,我们或只能惨胜,或其失利,主力远遁千百里,茫茫草野大漠,我们难道一程程拓土建城设邑以占领?极可能是徒劳无功。”
看看若有所思的杨枫,范增继续道:“去岁代郡大捷,东胡遭到重创,对代郡人马当会有戒惧之心。公子但需再挫其锋,陈雄兵威陵之,自可迫其讲和,不难对其进行掯勒。胡人贪残横暴成性,失利于公子,必取利于南部燕国以偿,我们亦可使人挑之。燕国贫弱,不数载,国势愈衰,无力对赵国发动背后攻势。而东胡,一则受掯于我,再则与燕开战,好处不过得些粮食财物,然族众折损必巨,公子复可以白圭商队多输运绢帛珍玩等无用贵重器物蚀其质朴悍野民风,并大量换其有用之马匹牲畜;;;;;;待得某个冬季其族众迁徙,或在其遭受天灾之时,趁其不备,给予出乎意料的最后一击,泱泱东胡大族一举可定。”
“月氏呢?”杨枫双目微阖,轻声道。

第二百四十五章 群策(五)

范增带出了一抹微笑的形色,深深地看了杨枫一眼,道:“月氏之与秦国,大抵相类东胡之与燕国。然而燕国的国力、兵威,和秦国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月氏也不象东胡,吃过代郡兵马的大亏,没有那份刻骨铭心的惧意。何况月氏与赵境不相接壤,其间尚隔了几个部族,据范增愚见,几年内公子绝无力也没必要强行提兵越境征伐,当可施行远交近攻之计,交好结纳于月氏。如此,既能让桀傲不驯、往往自行其是的月氏对匈奴的侧翼保持一个强大的威胁,且不妨害我们扫荡压制代郡、雁门以北的胡人,又能使白圭商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养一头虎于秦境西北。”
“故而。”范增略一停顿,深邃的眼睛紧盯住闭目瞑思的杨枫,“还请公子改变初衷,让白圭的商队外流出少许铜铁器,甚至,直接出售军械给月氏。”
“嗯——”杨枫脸色严峻,眉间纠结成深刻的皱纹,惊诧、冷厉的目光对上了范增的双眼。
仿若未曾觉察到杨枫眼里凌厉的压力,范增一脸平静,抹了抹短髭,又微微一笑,不转睛地注视着杨枫,肃容正色道:“公子,您或许在代郡日久,见多了胡人凶残的寇边杀掠。血火杀伐征战中,对胡儿的仇怨日益深切,恨不得将之斩尽杀绝。但是,公子肩膺重任,总绾北疆全局,不是一介冲锋蹈阵的先锋将,欲求争霸天下,就不能以个人情感好恶凌驾于整个战略理智之上。战争,和时局、内政、经济、外交密不可分。今论及用兵塞外,公子显得躁切粗莽之极,举措颇有失当处,大失平昔沉稳从容之风。如斯心境情感作为,公子的此次代郡之行,险矣!望公子熟思之。”
杨枫默默看着范增,神色逐渐缓和下来,紧蹙的双眉舒展开,坐正身子,深深拜揖一礼,道:“范先生,杨枫年轻峻急,行事未免有失之偏颇的差池处,望先生有以教我。”
暗暗舒了口长气的范增急急避位还了一礼,扬扬浓眉,道:“公子,意欲取之,必先与之,欲擒则故纵!胡人缺铁,象公子所言,其箭矢甚至多为骨箭。而胡人天性贪残嗜血,喜于杀戮血腥中享受快感,自小便娴习弓马狩猎——可以想见,商队贩运出的铁器、兵刃对他们的诱惑会有多大。这样一来,不止可物以稀为贵,高昂其值,获得最丰厚的回报,还有利于商队迅速赢取月氏人的好感,站稳脚跟,打通向西面的商路。一旦商队深入胡人之心,就能够源源不绝地输送中原的丝绸锦缎美酒珍玩到胡地,完成公子的腐蚀设想,让月氏的王族贵胄耽于逸乐,在声色犬马中驰紊战力刑政,倾注国财民力换购毫无用处的奢靡器物,离析其严格的种族体制。”
深吸了口气,范增胸有成竹地淡淡一笑,目光一转,又停在了杨枫脸上,“商队的生意手面既大,外交、军事方面的作用也可就此凸显出来。借助商旅,结好月氏,专力经营北疆,威掯东胡,代郡即避免了数面受敌。商队行迹所到处,人情风土地理气候,皆能洞察入微,各部备细均在握中,公子异日用兵,诚收事半功倍之效。以商贾交结月氏上层贵胄,投其所好,进珍奇厚赂,旁敲侧击,渲染秦人屡拔西戎各国,以诈术蚕食鲸吞义渠,对月氏怀叵测之意,复以秦长城内肥沃土地、丰盈庄稼、繁华富庶城镇蛊惑诱之,撩拨胡人占据掳掠的贪婪之心,何难挑动月氏大规模南下寇犯,秦国边境从此多事矣。贩卖至胡地的铜铁器,适足于增强月氏对秦人的消耗,有助于将战火烧得更大。战祸连结,秦国固疲于奔命,消蚀国力丁壮,月氏的损耗势必更加惨重,一点铁器,何足抵偿成千累万悍勇男儿的生命。通过秦人的手,日后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打通西面的草原通道,自河西亮出插向秦国背部的一把尖刀。公子可一面戮力经营北疆,于代郡养精蓄势,一面慢慢收拢赵国权柄,待机而动。时机成熟,应天命而起,乃以武灵王遗下的秦地形势图为导,遣一员大将,提一旅偏师,取路云中,自九原而南,卷甲而趋,疾走竟袭秦之咸阳。奇正相生,以正合,以奇胜,大功可成。”
杨枫微一皱眉,轻咳一声,嗔怒地瞪了范增一眼——说得未免太露骨了些。虽说迭历风波,此时的他对赵王室已经失去了任何敬意、好感,不愿赵国如真实的历史那样,被几代昏聩无能的赵王轻易断送,对于在必要时取而代之也没了什么心理障碍。但此时两手空空,纵是入主代郡,以区区边塞一隅,一点人力兵马,想要逐鹿中原,谈何容易!稍有不慎,难免有覆巢无完卵之虞。在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前,他却是不愿意就开始做这么一个梦。
尉缭鹰一般的眼睛瞅了杨枫一眼,声音低沉地淡然道:“公子亦可仿效当日李牧将军创立锋镝骑,设不在籍之精锐,一手选训擢拔人才,凭商队所分润之利豢养,以立根本。再令马骋之流熟识塞外草原生涯的军将,乔扮以马贼之身,游曳于草原大漠之上,补军用不足;;;;;;便是挑起月氏和秦国的战争,亦可着落在这旅身份可变幻莫测的游骑身上。”
范增笑笑,“假冒胡骑突击秦边境,乔装秦军剽掠月氏。火上浇油,燃得更快!”
杨枫一声不响,似乎很安慰,又似乎有些意犹未尽的怅惘,更由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手指轻轻叩着案几,只是静静思忖。

第二百四十六章 群策(六)

一阵沉默,大家都沉浸在各自的思考中。
“公子,我请公子固定划拨一部份商旅利润与我使费。”尉缭缓缓出言,脸上没有显露出任何形色,只眼睛闪着睿智阴冷的亮光。
杨枫眼里划过一份很认真的惊疑,心中微微一动,仿佛悟到了什么,敏锐的目光静静看着尉缭,等待他的下文。
尉缭神情沉着,冷幽幽一笑道:“公子,而今天下列国,国政多握于豪臣之手。其人总揽国之权柄,揣摩奉承迎合上意,出言必中,国家军政大计,实则乃决于豪臣。然豪臣岂尽忠智之辈,甚至无为国之心,不过以多得财物田宅自足为乐。若齐国,宵小惑上,政治昏昧,韩国,韩非有才而为诸公子嫉,不得见用,燕国,昭王黄金台所求贤才或死或走,群小绕于燕王侧;;;;;;诸般情形,莫不如是。缭为公子计,可以源源不绝财帛厚赂各国宠臣用事者,使为我喉舌,扰其不利于我之国政决策,以求不致乱我稳定战略计划。”
杨枫的脸上漾起了一层极淡的笑意,眼里流露出了赞许。用间!好一计杀手锏!
“好!好一条间谍之计!尉缭,毕竟我身在代郡边塞,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他压住内心的兴奋,目注尉缭,思忖着慢慢道,“记着,在交欢贿赂任何一个宠臣权奸前,最好了解到他尽可能多的情况,投其所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必须做得巧妙,金钱方面毋需吝惜,先养着他们,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入彀。后有事,自能相求。”
无可奈何地轻轻一叹,杨枫苦笑道,“商队的每笔收入,我调拨三成归你使费。资金财帛,是目前我们最虚弱的一环,我却也无法再多交付,恣你用度。你自己也想想办法,敛聚一些。”
尉缭很难得的也苦笑了一下道:“此事一经铺展开,用度极广。若论军政刑名术势之道,于我而言倒不为难,只可惜我手下未曾觅得工于财赋会计的人才,时下赋税艰难,国库空虚,却又教我从何抉、摘、爬、罗得出金钱呢。”
杨枫听他言下犹有对三成分润未足之意,蹙着眉一脸苦涩地道:“款项一事,我再无能为力了。非但代郡发展、扩军、练兵、征战、建设要塞,处处要钱;;;;;;便是用间一项,就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了。”
“用间,不当只把目光盯在朝堂上的有力者。诚然,那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一个国家中的绝少数,但他们的破坏力在某些时候却是颠覆性的。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此所谓也。就象长平之战,秦人施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赢取了辉煌的胜果。但我认为,用间,便要无孔不入地铺展到整个敌对国家的各个阶层中,水银泄地般地主宰一切。”转首瞅了瞅眼神有了微妙变化的尉缭和范增,杨枫沉了脸,讲得很慢,仔细搜寻着辞句,“心急喝不了热粥。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糜费金钱精力的工作,或许得要几年、十几年才见其成效,目前,我们必须着手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放在这项大战略上——一日不可缓!”
他目光炯炯,凝视案上摇曳的一点烛光,沉吟着续道:“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至理也!我的意思是,用间,分为不相关联的五步走。其一,即尉缭你所说的结好厚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