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大与最小-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勃勃,法国和苏联的结盟,就像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齐国和强秦的结盟,对其他实力弱小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一条约对德国显然是不平等的,在当时动乱的局面下,没有任何欧洲国家可以真正保证邻国的安全,法国对德国的防范和仇视也使它没有意愿去保证德国的安全。但法国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安全要求德国在对法国的边界建立非军事区,一方又和俄国结盟,消除了东欧各个国家在德国东部的战略屏障的作用。这使得德国面临大战以来最害怕的两面作战的噩梦,而德国还受到凡尔赛协议对军队规模的压制。”烽火激动地总结到。
尧明感到有点好笑。烽火自然是具有侵略野心的,但大英帝国和法国也绝非“和平爱好者”。尧明故意问道:“法国人不是以东欧警察自居吗,那他们一定会承诺德国西部同法国交界处的和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收回这片非军事区呢?”。
“爱好和平是在邻国都弱小,属于‘法国人势力圈’的前提下的。”烽火冷笑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国家对工业基础强大的德国一直虎视眈眈。在1919年-1921年,受大英帝国和法国庇护的波兰人在Silesia策划了三次起义,最后在国联(LeagueofNations)的干预下,夺走德国在这片地区的大部分工业资源。根据法国人的理论,波兰人要得到这些地区,才可以全面工业化并弱化德国。”这件事情烽火已经唠叨过很多遍了,是德国人心中的最痛。在大战已经结束,签署了倍受委屈的《凡尔赛条约》的情形下,在国土被划分、财富被掠夺、经济被摧毁、人民被欺辱的情形下,还要被趁火打劫。这件事情上法国作得既缺德、又蛮横。当时德国自愿军浴血奋战,已经保住了国土。而法国是靠国联出面,压制德国人屈服的。这就好比家里被抢劫,主人保住了财产,法庭却将财产判给了强盗。
听完烽火的啰嗦,尧明笑着帮助他总结道。“欧洲乱局的真正症结早在凡尔赛合约签订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这个合约瓜分了德国的土地,极尽可能地侮辱了德国人民,却对怎样建设欧洲的和平毫无建树。大英帝国在欧洲采取了它对付印度的政策,这种政策和日本对付中国的政策非常相似,即引起无穷的政治混乱,而让自身高高在上扮演上帝的角色。由于法国在大战中伤亡惨重,再加上高卢雄鸡的高傲,自然很不理智地被当作英国政策的打手!可怜的法国不自量力,还一直以欧洲警察的地位自居。”
“哇塞!不愧是二十一世纪来的!我对你的景仰如莱茵河的流水,滔滔不绝。”,烽火故作欣赏地说,“我说了那么多的细节,却不如您三言两语的总结精练。”哈哈!为了让尧明支持他的行动,烽火竟然对尧明拍马屁。
烽火在当时还是很理智的,他一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抵制苏联和法国签约。烽火虽然脑袋中有很多战争的YY狂想,但在这个时候他还一直是在小心翼翼地为德国寻找着和平。烽火1935年5月在国会发表的“和平”演说,曾使全世界,尤其是英国,得到很深的印象。在这篇演说中,烽火曾提到,俄国和法国签订的互助协定是和洛迎诺公约互相矛盾的,使洛迎诺公约有了“一个在法律上不安全的因素”。俄国和法国签订的互助协定直到1935年年底还没有被法国议会所批准。为此德国外交部在一个致法国政府的正式照会中促请巴黎注意这个“因素”。1935年11月,法国大使弗朗索瓦—庞赛和烽火进行过一次会谈。在这次会谈中,烽火特别对法苏协定进行了长时间的重点批评,规劝法国。
烽火显然认为,法国众议院或者参议院很有可能拒绝批准同莫斯科的联盟。但是,这个协定终于在2月向众议院提出了,而且在27日以353票对164票获得通过。
3月1日,感到被欺骗的烽火作出了决定,让德军准备和执行占领莱因兰的计划,这次计划只派了3个营的兵力进行试探性占领。在1936年3月2日,德国陆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发出了占领莱因兰的正式命令。他告诉武装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们说,这必须是一个“突然的行动”。勃洛姆堡预料这是一个“兵不血刃的行动”。如果法国竟然为此而战的活,他将保留“决定任何军事上反措施的权利”。实际上,为了和平的愿望,这些反措施就是赶紧从莱因河对岸毫无颜面地撤回来!
今天——1936年3月7日,行动计划终于正式开始了。首先,外交部长牛赖特召见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大使,把德国占领莱因兰来的计划通知他们,交给他们一个废除洛迎诺公约和提出新的和平计划的正式照会。自食其果的法国人非常尴尬。法国大使弗朗索瓦。庞赛苦笑说:“希特勒打了我们一记耳光,而他在这样做时还要说,‘我向你提出了和平的建议!’”
在牛赖特正式结束照会以后,德国一只象征性的小部队穿过莱茵河,进入非军事区,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两小时后烽火站在国会的讲坛上,向一群兴奋若狂的国会议员讲演,说明他对和平的希望和他的保持和平的最新想法。这次场面让人永生难忘。烽火在大谈了一通凡尔赛和约的坏处和共产主义的威胁后,不慌不忙地宣称,由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定,洛迦诺公约已经失效。
“德国不再认为受到洛迦诺公约的约束。为了德国人民维护他们边界的安全和保障他们的防务的根本权利,德国政府已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德国在非军事区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烽火说。
这时,600多名议员同时昂首挺胸的地站起来,右臂作出纳粹式举手礼,口中高呼“万岁”
烽火举起他的手,表示要他们安静下来。他以沉着而宏亮的声音说:“德国国会议员们!”全场鸦雀无声。“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在德国的西部各省,德国军队此刻正在开进他们未来的和平时期驻防地,在这个时候,让我们一起用两个神圣的誓约团结起来。”他不能再说下去了。对所有的议会成员来说,德国士兵已经在开进莱因兰还是新闻。他们日耳曼血液中的那崇高的精神立即得到鼓舞。所有的人欢呼了起来,他们再次的举手敬礼,眼睛闪耀着狂热的光芒。
烽火的形象就像一个新的上帝,一个救世主。这个救世主扮演他的角色精彩极了。他低垂着头,极其谦逊地,耐心地等待着他们安静下来。然后他仍然以低沉而抑制着感情的声音说出了这两个誓约:
“第一,我们宣誓:在恢复我们民族的光荣的时候决不屈服于任何力量!第二,我们保证:我们现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努力地求得欧洲各国人民之间的谅解,特别是同我们的西方邻邦之间的谅解,我们在欧洲没有领土要求!德国将永远不会破坏和平!”
尧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定。所有的德国议员们这种激动的心绪绝不可能假装。这些议员是人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真的代表着德国人民的声音吗?
答案是肯定的!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此一致的声音,让原时空的西方学者不能理解。于是他们提出了希特勒独裁,国家主义是群体主义,希特勒愚弄德国人民,德国人民愚蠢地,心甘情愿地选择让独裁者统治等解释。还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详细地剖析了德国文化,说这样的文化最容易诞生独裁政权。
所谓的群体主义是指在对待某一个具体人时,先强调这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如先定义一个人为犹太人,资产阶级等,而忽略个人本身的特色和价值。群体主义的最大问题是容易造成群体间的极端对抗,因而破坏社会的稳定性。
德国作为一个国家,他的人民作为一个群体,在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面前受尽羞辱和压迫。这种羞辱和压迫并么有区分哪一个具体的德国人,没有区分这个德国人是一个农夫,还是一个医生,或是一个政府官员。这也自然地把人民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也自然地让德国的意识形态具有群体主义的特征。现在这个伟大的民族并没有被击垮和压倒,在烽火和他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奇Qisuu。сom书,他们以空前的团结和坚强意志重新战起来了。和平进驻莱茵兰只是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他们应得的尊严。
夜晚,消息传出,柏林的人民纷纷走向大街小巷,他们举着烛光,唱着《德意志高于一切》,和平地在柏林游行,那雄壮的歌声让人心潮澎湃,激荡不已——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扞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Maas)到默默尔(Memel),
从埃施(Etsch)到贝尔特(Belt),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遍及世界,却永远保持
他们古老而高贵的名声;
激励我们从事高尚的事业,
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统一、主权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象兄弟那样团结起来,献出我们的双手和真心。
统一、主权和自由,
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为了实现这使命的荣誉,
为了德意志祖国永远的繁荣昌盛!
亚细亚的孤儿
深夜,举着烛光游行的人群被缓缓地引导到了柏林中心广场。戈培尔显然对此作了仓促的安排,他是绝不会放弃这个“造神”机会的。在广场上的一个简单地搭起来的台上,柏林市长站在麦克风前等待着大家。
柏林市长发表了简单的讲话后,向群众宣布“我们伟大的元首将发表演讲。”
万众重新欢腾起来。在巨大的欢呼声和在如林般举起的手臂所表达的敬意中,烽火风度翩翩地走上讲台。他简略地重复了在国会讲坛上发表的演讲。再一次,他赢得了热情的拥戴,再一次,他再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尧明也许是在这片狂热的海洋中唯一宁静的人。这一切对尧明来说太熟悉了,在原时空无数的纪录片中尧明看到过类似的场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烽火,莫斯科红墙上的斯大林,还有其他独裁国家的领袖,他们都曾经接受过人民最热忱的拥戴……这种过度的狂热往往意味着人民放弃了理智,把他们的希望和未来交给了一个扮演着救世主的人。而这位救世主却把人民赋予的巨大权力当作私有财产和压制政治对手的工具,反过来为信任他的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按海德里奇的安排,这时候宋依华静静地站在了尧明的身旁。她和在场的大多数人一样,深深地沉浸在无限地激动中。她美丽眼中含着晶莹的泪花,无限深情地忘着尧明。
接下来安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飞行员演讲,退伍残疾军人演讲等。演讲结束后,悠扬的音乐响起,一个个着名歌手给欢乐的人群免费演唱。人们随着音乐节奏整齐的挥动着手持的小蜡烛,完全沉浸在幸福好喜悦中,像一片欢乐的海洋。
宋依华被安排走上了歌坛,她用清亮的德语向人们说道:“我衷心祝福德国人民寻找到了你们盼望已久的自由、主权与尊严。在遥远的东方,一个叫中国的土地上,我的同胞们正在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反抗着一个残忍的侵略者。请允许我带给大家下面这首歌。”
她优美而又哀伤的语气使欢乐的人群安静下来。在一阵清脆的钢琴声中,她幽婉地用中文唱道: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面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许多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什么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泣,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尧明在台下看着她苗条美丽的身姿,像一朵百合花在夜色中静静地绽放。听着那无比熟悉的哀伤的中文歌曲,不由得心都痴了。(尧明,你怎么又流鼻血了)。
在钢琴持续的音乐声中,宋依华用优美而又哀伤德语将歌词轻颂了一遍。接着她用德语重复地唱出了最后一段歌词,晶莹的泪水终于从她美丽的大眼中夺眶而出,像美丽的珍珠衬托着歌词里无限的哀伤。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泣!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广场所有的人都被这首歌深深地感染和震撼,这让他们回忆起来从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痛苦的内心挣扎。于是大家都跟着唱出了最后一段歌词,在内心中感应着另外一个遥远的民族的悲伤。在音乐停止后良久,才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宋依华走下歌台后,对尧明露出了一个美丽的笑容。尧明轻轻移步上前,很自然地让她挽住了尧明的胳膊。她像轻叶一般依偎在尧明身边。她的心情显然还沉浸在那巨大的激情之中,尧明能感觉到她柔软的温热的身躯传来一阵阵悸动。
广场上大多数德国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它却深深地落入了一些有心人的眼中。
上帝会安排一切的
烽火一直没有能从成功地进驻莱茵兰的兴奋中解脱,他一直在各种场合向人夸夸其谈地讲他如何坚决地让部下执行这一计划。同时他对那些对他的决定表示犹豫的将军进行了批评:“如果照陆军总部的建议去办的话,我们根本就不敢渡过莱茵河。”
烽火跟他的老朋友们在大本营吹牛皮,提起进驻莱因兰时,他大声说道:“如果不是我,而是别人当德国的领导人,会发生什么情况!随便你们说谁,他都会吓破胆的。我不得不说谎,但是我的无可动摇的顽强和惊人的沉着,挽救了我们。”但他的老朋友们发现烽火张着大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尧明已经忍无可忍地把他的废话掐断了。最后,烽火只好憋红了脸说:“一口痰堵住了我的嗓子。”然后装模作样地看医生去了。
其实这个赌博是很危险的。烽火实际上得到了英国搞外交平衡策略的帮助(虽然他也预见到这一点了)。法国外交部长皮埃尔。艾蒂安。佛兰亭3月11日飞往伦敦,请求英国政府支持法国在莱因兰采取军事上的对抗行动。他的请求没有生效。英国以不愿冒引起战争的危险为借口推脱了这一请求。实际上英国已经不满意法国充当东欧警察的角色了,英国人更不愿意欧洲国家与苏联来往。英国人说:“德国人终究不过是进入他们自己的后院而已”。英国外交大臣的安东尼。艾登还在3月9日告诉下院说,“我们没有理由假定德国目前的行动有引起敌对行动的危险”。
烽火对英国人的支持感到满意。但尧明一贯不信任他们。尧明分析道:“其实英国一直把自己当作欧洲的主宰,他们在欧洲玩弄的外交政策和他们在世界各地,包括中东和印度大同小异。面临苏联的崛起,害怕战争的法国显然不能帮助英国人实现欧洲警察的职责,法国却又因虚荣而特别贪恋这个位置。德国的崛起固然有自身努力的结果,但英国显然也为此提供了空间。”
“对英国人来说,德国的作用显然有两个:反对共产主义和在欧洲制衡法国。”尧明说。“所以我们的成功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英国人会想办法在法国和我们之间形成平衡。”
果然,很快地传来了波兰和法国签署合作协议的消息,这也变相地取消了波兰-德国的互不侵犯协议。烽火苦笑着说:“看来英国和法国也给了我一记耳光。周恩来还告诉我说英国人很畏惧我们!”他很沮丧,因为波-德建交使得德国在东方有了一道安全屏障,现在就这样消失了。他有一种非常无奈的感觉,因为光靠外交显然不能为德国寻求到安全保障。
“外交中各种扑朔迷离的试探性词语不足完全取信。况且周恩来也只是为了帮助我们下决心。”尧明解释道,同时尧明心中一动:“但我担心的却是蓝带计划的进展。”
蓝带计划是尧明第一次操作的大规模外交计划,其中还有很多拼凑在一起的阴谋。整个计划好像一个实验室产品。由于策划的时候忽略了一些因素,出现了麻烦。
日本方面一开始感到很郁闷。在1936年初,他们从希姆莱身上找到和德国合作的感觉,并且过渡到颇有一分像度蜜月的样子。最近却突然发现各种情报线被掐断,平常打惯了交道的德国要员也被纷纷撤换。他们开始怀疑德国的外交政策有所改变。
根据希姆莱的汇报,日本情报部门主动找上门来,向希姆莱了解事件的背景。希姆莱自然告诉他们纳粹党在亚洲政策上出现分歧。希姆莱还暗示日本人,如果自己能完成“租借台湾”的话,将能取代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第一人。
日本人对德国的内耗很有兴趣的。一个国家的内耗,往往意味着其他国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操纵该国。至少台湾问题对日本来说,实在太敏感了。日本方面的回复很明确,租借整个台湾绝对不可以,但可以考虑将一些港口租借给德国。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日本人还提出要希姆莱笑纳两位日本艺妓。
据希姆莱吹嘘,他的私生活非常严谨。为此他勃然大怒,几乎马上与日本翻脸。
烽火开始怀疑希姆莱。希姆莱与日本关系太近,他怕希姆莱假戏真做。尧明也在其中作了很多挑拨。在原时空,希姆莱不仅是党卫军的头目,还在1936年,接替了戈林,监管德国秘密警察。据说他生性凶残,惯用恐怖统治治理德国占领区。他还是残害犹太人的元凶之一。
尧明一直怀疑希特勒背后另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左右德国的局面。希姆莱很可能就是这股势力的代言人。尧明深受毛泽东“党指挥枪”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的影响,总觉得烽火现在手上没有军队,有点像个精神领袖。尧明对造神运动也有点犹豫不决,有时又想将造神运动继续下去。烽火只是一个“半仙”,手中又没有枪杆子,出去Pk,很容易被人干掉。
为了稳住希姆莱,尧明让烽火出面劝说。希姆莱在这件事情上很可能并没有撒谎。这是日本人的惯用伎俩,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控制满洲皇帝溥仪的。希姆莱惺惺作态,坚持不能以家庭破坏为代价。烽火不得不亲自出马和希姆莱的夫人交谈。这位夫人对丈夫的这种“艳遇任务”非常不满,但为了国家利益,只好勉强答应了。
为了挑拨离间,尧明故意大肆夸希姆莱,说他比烽火还有头脑,又能顾全大局。其实这是希姆莱的一个最大的弱点,他过于聪明外露。尧明还假惺惺地劝烽火,在蓝带计划后,不仅不免除希姆莱的职务,还要将他提升为副元首,并在党章内将他列为“元首接班人”。
烽火是属狼的,没事还怀疑别人三分,被尧明这样一提,更是疑心大起。
也不知道希姆莱是私下是靠什么样的功夫取得这位日本女士信任的。总之,希姆莱很快得到了日本方面的口头回复,答应租借台湾的多个港口给德国,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要求。这种顺利进展,让尧明又“赞不绝口”。烽火的疑心反而更大了。
尧明一面策划着离间希姆莱的阴谋,一面更觉得自己像魔鬼。在这个时空,希姆莱并没有犯下什么罪行,他完全可能具有与原时空截然不同的秉性。尧明这样处心积虑地谋算他,更多的是收拢权力的欲望。
而英国方面一开始显然把这件事情当成了德国人心血来潮,采取了拖延的战术。后来情报部门发现尧明和宋依华频繁地却“隐秘地”成双入对地出现在一起。该情报部分为了夸大其能力,提供了一些照片,还特别夸张地描述了他们的关系的亲密程度。这才引起了英国外交部门足够的重视。
英国情报部门立即发觉到德国政局的一系列不寻常动向。首先,中国体育代表团增加了奥运参赛名额,德国组委还特别地向奥运会组委申请了显然为中国人准备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很快,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德国的秘密训练基地被英国情报部门“碰巧”发现,而且还发现烽火和宋依华不时成双成对地出入此秘密训练基地。
同时日本体育代表团的秘密训练基地也被媒体曝光,根据线索,英国情报部门很快地发现了希姆莱与另一位爱鞠躬和跟在男人身后一路小跑的东方女士也经常出入日本秘密训练基地。希姆莱还在家中和一些纳粹党内的支持者秘密聚会。
在希姆莱与日本的秘密联系的同时,烽火对英国的“缅甸租借”攻势很快就变得正式和猛烈起来。这一计划在初步与英国外交部磋商未取得答复后,很快变成了正式的外交提议。而且德国也动用了一切可以在英国游说的政治力量。印度总督,Burmah公司的政府代言人,以及爱德华八世逐渐都表示了对此事的支持。
5月,德国对英缅甸租借提案通过正式外交渠道通报了法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都未表示任何反对意见。这件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