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李自成迅速举了手中的宝刀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划,一股鲜红的鲜血喷薄而出,直到此时他尚直直的盯着汤百总。然后慢慢的倒在了地上。
    李自成的动作非常迅速,周围的骑兵们也阻止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一带枭雄自刎在自己的跟前。
    周围一片寂静,没有人发出声音,就连战马也停止了嘶鸣,所有人都静静的看着倒在地上的李自成默不作声。
    不知过了多久,回过神来的汤百总将目光投到了同样呆滞在当场的读书人模样的中年人身上,心中为李自成的死暗叫可惜的他目露凶光的问道:“你又是何人?”
    被这声厉喝回过神来的牛金星这才高声哭叫道:“别杀我,别杀我,我是大顺丞相牛金星,你们若杀了我,你们的王爷一定会怪罪你们的”
    天色慢慢的黑了下来,北京城紫禁城内外往日穿着红色铠甲巡视的明军已然不见了踪影,一队队身穿黑盔黑甲,肩上扛着米尼步枪的大周军军士已然代替了往日的守城军士。
    紫禁城内廷的坤宁宫内灯火通明,一名名宫女太监正如流般的穿梭在坤宁宫内外。
    由于坤宁宫是皇后的住所,因此会客的大殿并不像乾清宫那么大。可尽管如此,让数十人一同进餐依旧是绰绰有余的。
    此时大殿上,庞刚、崇祯、周皇后、袁妃以及包括太子朱慈烺在内的五名子女都在座。
    今天晚上是崇祯请庞刚赴宴的日子,可在这里无论是太监宫女还是崇祯一家人都没有什么欢乐的迹象,崇祯一家人只是默默的吃着饭菜,这让坐在崇祯下手的庞刚感到这顿饭如同嚼蜡。
    终于,崇祯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叹息道:“这顿饭是朕这些年来吃得最为安心的一顿饭而来,既不用担心前线送来的战败的军报,也不用看催粮催饷的奏折,这都是庞卿的功劳啊!”
    听着这不知是褒奖还是讽刺的话,庞刚却恍若不知般,从容的放下了碗筷淡然道:“皇上过奖了,臣愧不敢当,皇上忧心国事了半辈子,也是时候享享清福了。”
    庞刚满不在乎的态度却激怒一个人,只听见一个尚带着变声期的少年声音轻轻的哼了一声。
    这个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大殿上却清晰的传到了众人的耳朵了。
    庞刚那个循声望去,原来是坐在自己下手的太子朱慈烺,这名年方十六的太子此刻用不忿的眼光盯着庞刚,嘴里还一张一合的。
    这名少年突然冒出的话语让大殿内众人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他们都担心的看着庞刚。
    看着这个少年气鼓鼓的看着自己,庞刚却没有生气,反倒饶有兴致的看着少年笑道:“你就是太子朱慈烺吧。”
    “是有怎样?”
    少年脸色通红的瞪着庞刚,在这位少年的心里。就是眼前这个人,带兵包围的紫禁城,将自己全家人都软禁了起来,也是他夺走了祖宗传下来的的朱家的江山。
    庞刚问道:“既然你身为太子,那你知不知道为何你朱家的江山竟然会落到如此地步?连李自成这样的贼寇都能攻入京城,若非我率军来救援,你们一家早就没命了!”
    庞刚的话说得很不客气,把朱慈烺这个少年气得两眼冒火,可他偏偏却有无法反驳。只能等着犹如蛤蟆般的眼珠子气鼓鼓的看着庞刚。
    不说朱慈烺,此刻大殿内崇祯等人也被庞刚的话说得既是气愤又是尴尬,但是庞刚并没有惯着他们。而是继续对崇祯说道:“皇上,臣以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皆有因果。大明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固然有别的原因,例如天下大旱,百官无心做事等等,但皇上有没有想过自己做错了什么呢?”
    “你”崇祯指着庞刚怒声道:“庞刚,今天朕请你来可不是请你来说教的。”
    看到崇祯发了怒,周皇后、袁妃两人都有些担心的看着庞刚。担心他会突然发怒喊来兵丁将自己全家捉起来,而坤兴公主朱媺娖更是吓得险些哭出声来。
    岂料庞刚只是微微一笑,朗声道:“皇上既然如此说了,那臣自然不会多言,不过臣却想请皇上过五年再来看看。我汉人的江山在臣的手下会焕发出什么样的光彩来。”
    说到这里,庞刚的脸上焕发出了一股异样的神情,他大声说道:“不知皇上相信与否,只要给臣五年的时间,臣不但能平息国内的匪患。形成初步的平定,而且还能会师北进,收复辽东,将满人一扫而平!不知皇上信否?”
    听了庞刚这句豪气干云的话,崇祯却是迟疑了,庞刚麾下部队的战斗力他可是看到过的,他说五年内收复辽东,说不定还真能办到。
    迟疑了一会,崇祯才说道:“庞刚,朕今日召你赴宴,不是与你斗嘴。而是要问你,朕若禅位与你,你能将坤兴公主册封为正宫吗?”
    崇祯此话一出,却是将朱媺娖羞得将小脑袋埋在了一旁周皇后的怀里,她此时的心里却是又羞又气又是担心,一时间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不同于坤兴公主朱媺娖的害羞,周皇后和袁妃的神情却是有些凝重,她们可是听懂了崇祯潜在的意思。虽然庞刚已经向崇祯保证过,只要崇祯能够禅位,他们一家的安全就有了保障,但这个承诺却太过于脆弱,可若是庞刚能将朱媺娖册封为正宫,那么就足以保证朱家的安全,而且日后若是朱媺娖生下了皇子,日后就有可能登基称帝,那么这个江山还等于是落入他们朱家的手里。
    在众人的目光中,庞刚迟疑了一下后才摇头说道:“皇上,请恕臣不能办到,臣已经有了正室,岂可将公主封为正宫!但是臣知道皇上在担心什么,关于这点皇上可以放心,您禅让之后,您一家的安全臣来负责,而且臣也不会禁锢你们的安全,你们想去哪里定居都可以。”
    听了庞刚的话,崇祯闭目轻叹了口气,这才说道:“好吧,朕相信你的诚信,你放心,朕禅位之后就在京城定居,也不会乱跑的,朕只盼着你能好好的善待媺娖,这个孩子是朕看着长大的,她是朕和皇后的心肝宝贝,秀外慧中,你娶了她后必然是你的贤内助,望你日后能善待于她,这样朕和皇后也就放心了!”
    看着羞涩的低下了头的坤兴公主,十五岁的她此刻脸上还带着一丝担心的神情,庞刚心里不禁暗骂道:“该死的包办婚姻!”
    庞刚知道若想和平的从崇祯手中接过权力,联姻是最好的办法,而这也是崇祯一家保证自己日后平安的最好保障。
    以前庞刚对于政治联姻总是充满了鄙夷,没想到今天也落到了他的头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九十章 出大事了
    看着含羞不语的朱媺娖,庞刚只感到一阵头疼。
    说老实话,庞刚不是什么食古不化或是忠贞专一的正人君子,在他刚来到这个时代时,对于三妻四妾的生活也是十分向往,并也是以此为目标而奋斗的,这点从他把陈圆圆、灵儿、巧儿等人不断的娶入他的家门就能看出来。
    但当目标一一实现,并讨了五房媳妇的时候他对于家里增加新成员的事情已经没有当初的激情了。
    此时看着朱媺娖,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位美丽聪慧的公主了。
    最后,庞刚还是一咬牙,低声说道:“皇上放心,臣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绝不会让公主受委屈的。”
    这已经是庞刚不止一次说过类似的话了,但当着人家父母以及家人当面这么郑重的说出这样的话却还是第一次,说完了这话之后,饶是庞刚的脸皮已经厚到了一定程度,也觉得脸上一阵微热。
    看着庞刚微微变红的脸色,崇祯点了点头:“好了,朕相信你的诚意,只要你能好好对待媺娖,朕和她母后也就别无所求了。”
    此时的崇祯看起来像个慈祥的父亲更多过像一个皇帝,其实不止是崇祯,就连周皇后也用一种期盼的目光看着庞刚。
    “尼玛的,说得哥好像是个负心郎一样,至于么?”
    正当哭笑不得的庞刚此时有些不知如何应付这队父爱母爱泛滥的父母时,一名亲兵匆匆的走进殿内来到庞刚身边低声说而来几句,庞刚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潮红并失声叫道。
    “李自成授首,牛金星被活捉了?”
    随着庞刚的话音落下,殿内的众人都惊呼起来。
    前两日险些将大明打得亡了国的李自成被庞刚的人马给杀死了?
    只见崇祯那惊讶的眼神直愣愣的盯着庞刚问道:“庞刚,你适才说什么?那贼首李自成竟然已经授首了?”
    庞刚很快就从刚才的失态中恢复过来,点了点头苦笑道:“皇上勿怪,臣也是刚收到的消息,其真实性尚未得到证实。因此,臣还需”
    庞刚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负责守卫整个内城防务的程凯匆匆走了进来,他快步走到庞刚身边说道:“王爷,宾士乾在殿外求见,并声称带来了李自成的首级。”
    程凯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殿内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
    崇祯的脸上更是迅速的变换着神色,良久才叹息道:“庞爱卿。没想到你竟然能这么快就取了李自成那内贼的首级,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是的,此刻的崇祯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了,他辛辛苦苦,调集了小半个大明的人力和物力来对付的流寇,就这么被庞刚轻易的剿灭,最后连贼首都被砍了脑袋。两下这么一对比,无地自容的崇祯感觉自己无能得就像个笨蛋和白痴。
    庞刚也反应了过来,他了解宾士乾此时将功赎罪的心情。但此时并非验看首级的好时候,再说此事作假的可能性太小,也不必急于一时。因此他低声对程凯道,“先让宾士乾回去,首级明日再看也不迟,还有,你出去转告宾士乾,让他不必有什么负担,只要那那首级是真的,那我的承诺就会有效。”
    “是!”
    听了庞刚的话,程凯也暗暗替宾士乾松了口气。这一关宾士乾总算是过去了。
    程凯出去后,崇祯看了看庞刚叹息道:“胖爱卿,朕说话算话,既然答应了你禅位,就不会反悔。这样吧。待到下个月,也就是八月十五,朕就召集百官,举行禅位大典,你看如何啊?”
    “禅位大典!”
    一听到这句话。庞刚的眉毛情不自禁的动了一下,现在崇祯亲口定下了日期,那也就意味着距离自己距离那个宝座又迈进了一步。他在心中默默的算了一下,现在距离八月十五还有四十天左右,虽然匆忙了点,但也足够自己做好基本的准备了。
    心中一边快速的盘算,庞刚也没忘了站起来向崇祯施礼,“臣谢过皇上恩典”
    大明天子要禅位于庞刚的消息就像擦了翅膀一样非一般的飞向了四面八方,一时间,天下震动,无论是辽东的满清还是九边的边军,亦或是以洪承畴为首的江南残余势力,全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禅让是华夏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华夏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禅让制”是从舜开始的: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治水英雄禹。“禅让制”成为孔子以降托古改制的最佳借口,至今还堂而皇之地在历史教科书中享受着美誉。
    而禅让又分为“外禅”和“内禅”,外禅是指君主将权力让给异姓,内禅是指将权力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禅让更是不把权位当作一家人私有,把他让给贤能的人,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由部落推选出来,因此禅让制度也为古往今来的士大夫们所津津乐道。
    但是这种制度自从禅让制只是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之后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从夏朝后,禅让制度就再也没有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此后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无数的尸体和鲜血。
    庞刚之所以放低了姿势迁就崇祯,就是希望用一种更为和平而不流血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毕竟此时的大明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济宁府的江面上,上百艘舰船在江面上紧密的拥挤在一起,而这些舰船的上面都统一打着大明的日月旗。
    在这些船只当中,有一艘体积较为庞大的铁楼船,在这艘铁楼船的船舱内,洪承畴和曹化淳两人正愁眉苦脸的相对坐在一张矮几两旁,此刻洪承畴的手中正拿着一张刚从京城传来的驿报。由于此时大明国力已经消弱到了极其微弱的地步,这种太平时期很平常的驿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行天下了,现在这份驿报还是庞刚特意通过自己的渠道发放到各州府的。
    驿报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但上面写的消息却是将洪承畴和曹化淳二人几乎打入了深渊。大明的崇祯皇帝竟然禅位了,禅位给庞刚这个和大明没有一丝血脉关系的外人。这个消息足以将他们这两个以忠臣自居的人给吓傻。
    “皇上竟然禅位了”
    一句恍若从九天之外飘来的话语从曹化淳的嘴里飘了出来,作为已经伺候了崇祯二十多年的老人,曹化淳对崇祯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在看到这份驿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庞刚的阴谋诡计。
    但回过神来后,曹化淳又隐约觉得这不像是阴谋,因为没有谁会这么蠢,以为发一份驿报就能坐江山,没有绝对实力的人发出这种驿报只能是找死的行为。
    但回过神来的曹化淳心中又是充满了怒火。他认为一定是庞刚挟持了皇上,逼迫皇上退位的,他红着眼睛痛哭道:“好你个庞刚,竟敢作此大逆不道之事,胁迫皇上禅让退位,你罪该万死!洪大人,你我应该迅速调集兵力,打通这条通道,赶紧赶到京城救皇上于水火啊!”
    曹化淳最后这句话是对着洪承畴说的。但是洪承畴却没有如曹化淳那般激动,久经宦海数十年的他对待事物的看法却是更加直指本质。
    只见洪承畴皱着眉头道:“曹公公,你先稍安勿躁。即便是诚如你所言。皇上是被庞刚所挟持,被迫下了禅位的旨意,但此刻京畿的情形已经和十数日前不同,李自成已然授首,此刻京城已然是那庞刚的天下,它和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已然连成了一片,那庞刚手中更是握有二十万精锐大军,此刻的咱们别说和他们大军抗衡了。即便是想冲过眼前的江面都不容易,您说,咱们怎么救皇上。”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皇上受那逆贼的胁迫,将这大好江山让于那乱臣贼子吗?”
    看到洪承畴的态度后。曹化淳急了,声音也大了起来。
    看到曹化淳如此不理智,洪承畴不禁皱着眉头道:“曹公公,事已至此,咱们应该仔细的商议对策。而不是在这里胡乱的发脾气。”
    曹化淳尖着嗓子道:“好好既然你说咱家乱发脾气,你洪大人见多识广,那你来说说,咱们应该怎么办?”
    洪承畴并不答话,只是皱眉头不语,良久才道:“曹公公,依本官愚见,现在皇上在京城尚无危险,咱们最重要的也不是赶赴京城,而是应该赶紧赶回南京。”
    曹化淳不解的问道,“为什么?你能给咱家一个理由吗?”
    “为什么?因为左良玉!”洪承畴冷笑道:“若是本官所料不错,现在左良玉必然也收到了这份驿报,左良玉此人原本就桀骜不驯,素有野心,此刻本官又不在金陵,而他又掌控着江南十万大军,曹公公你想,若是他得知皇上要禅位后他会如何做呢?”
    “嘶”
    曹化淳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为东厂提督的他自然不是笨蛋,自然听出洪承畴此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很有可能的事情。若是左良玉真的得知了皇上退位的消息,依左良玉的野心,自立为王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而自己和洪承畴却被拦在济宁府的江面上,若是再过个十天半月,待到粮食用尽,己方的数万大军必然一哄而散,届时
    曹化淳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此时他突然意识到,若是自己和洪承畴手里的数万大军没有了,那么这支忠于大明的最后的武装力量恐怕就会灰飞烟灭,大明江山也就真的要玩完了。
    想到这里,曹化淳的语气也软了下来,他软弱的说道:“那依着洪大人所见,咱们此刻该如何是好?”
    洪承畴沉吟了一下后才说道:“皇上蒙尘,本官也是心急如焚,但咱们此刻却不能自乱阵脚,否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坏了大事。依本官愚见,咱们此刻应该立即返回金陵,重整江南兵马。待到兵强马壮之时就可以挥师北上,救回皇上,匡扶我大明江山!”
    洪承畴的这番话说得很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曹化淳听后也深觉有理,他轻叹了一声道:“也好,既然咱们一时难以救皇上于水火,那也只能暂时退回江南积蓄实力。以图将来挥师北上了。”
    洪承畴看到曹化淳同意了自己意见,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既然曹公公也同意本官的话,那么事不宜迟,咱们就立即返回南京!”
    金陵守备府
    金陵守备府门外是两头威武的石狮子,六名铠甲鲜明的明军士卒一手叉腰,一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看起来甚是威风凛凛,他们都齐齐的瞪着前方。
    突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一名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士卒骑着马从远到近迅速来到了守备府前,只见他在守备府大门前停下了马。一刻也不停留,迅速的府内奔去。
    而府前的明军士卒也犹如没看到般并未阻拦,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名士卒的背上背着一面小旗,小旗上写着一个“令”字,凭着这面小旗,谁敢拦这名士卒,等待他的就是砍脑袋的下场。
    这名士卒一路畅通无阻的一直跑到了大堂前,并大声的叫了起来:“报京城驿报!”
    “进来!”一声低沉而沙哑的声音从大厅里传了出来。
    士卒来到大堂里后。就看到一名年约四旬,身穿一身二品武将服饰的粗豪的中年人坐在大堂正中的首位上,凌厉的目光向他看了过来,这名中年人就是如今金陵的实际掌控者,“平贼将军”左良玉。在他的身边坐着他的大儿子左于亮和二儿子左于青。
    这名士卒赶紧快步上前大声禀报道:“启禀将军大人,京城传来了驿报,请您过目。”
    说完,这名士卒解下了身后背着的小包裹,双手高举过头顶。
    这时。立刻就有一名军士接过了包裹,然后交给了左良玉。
    左良玉接过包裹,挥手让前面的士卒让他出去,随即解开后拿出了驿报看了起来,只是他越看脸上的神色就迅速变换了起来,似惊似喜,似青似红,看起来十分的精彩。
    看道左良玉脸上不断变换的神色,坐在他左边的左于亮急忙问道,“父亲,朝廷不是早就撤裁了驿站了吗,怎么又有驿报过来了呢?”
    左良玉没有回答,默默的看完了驿报后他才说道:“朝廷出大事了!”
    说完,他将手中的驿报随手交给了右边二儿子左于青。
    看到此情此景,左于亮心中不禁有些气恼,父亲对于老二也太过偏爱了,要知道他才是长子呢,只是长期以来对于父亲的惧怕,使得左于亮习惯性的将即将出口的话咽了下来。
    很快,左于青也看完了这份驿报,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了和左良玉相同的神色,长长的吁了一声,说了一句和左良玉相同的话,“朝廷出大事了!”
    “到底是什么事!”
    一旁的左于亮急了,终于忍不住喊了起来。
    左于青转过头来对左于亮笑道:“大哥,朝廷出大事了,皇上要禅位了!”
    “禅位?”左于亮愣了愣,只觉得头部一阵发麻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的问道:“皇上要禅位给谁?”
    “就是那个庞刚!”这回是左良玉回答了他的问题,“这份驿报里说,李自成围攻了京畿,眼看危在旦夕之际,幸得庞刚率军赶到,先是全歼了贼寇二十万大军,后来又将贼酋李自成给杀死,将我大明匪患铲除。而皇上感念自己无德无能,为了天下百姓,特将皇位禅让于那庞刚。”
    说到这里,左良玉嘴边浮现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冷笑道:“呵呵禅让啊,这可是上千年来都从未有过的大事啊,没想到当今皇上还有这般心胸?”
    “呵呵,这不过是那庞刚的一块遮羞布罢了。”一旁的左于青也冷笑了起来,“正好,既然大明没有了,那咱们在江南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咱们父子的大业了,父亲大人,依孩儿愚见,此刻正是您大展宏图之机,没有了朝廷的制约和名份,咱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江南揽入咱们的怀里。只要能将江南数省收入咱们囊中,再苦心经营上数年,咱们就可以打着勤王的旗号挥师北上,只要将那庞刚打败,咱们左家也未必不能坐上紫禁城里的那个位子!”
    左于青的话充满了诱惑,它就像一个火种,将左家父子心底的野心给点燃了起来,进而变成熊熊的烈火
    PS:不好意思,今天回娘家了,六点才回到家里,匆匆码了一章出来,请大家见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九十一章 拔钉子
    听了左于青的话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