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行-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宾世乾和齐武明两人却是面带忧色暮然不语,他们可是和大壮这些草根出身的穷军户不同,虽然只是六品的百户,但至少对青州城里那些商贾士绅的能量还是有所了解的,但凡能称得上巨富士绅的人,他们的背后无一不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谁要是贸然触动了这张关系网谁就会受到这种力量的疯狂反扑,其他书友正常看:。这种能量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连一地的父母官都要让他们三分。
庞刚把宾世乾二人的神色都看在了眼里,不过他并不打算解释什么,这两人虽然在他当上千户之前和他的关系尚好,在他当上千户侯也是第一批向他靠拢的人。但他们并不像是大壮、王志这种属于死心塌地跟着他走的这类人,此次之所以带着他二人前来也因为他手下能干的下级军官实在是太少的缘故。
因此对于这两人的反应庞刚并不感到奇怪,而且明天的行动才是重头戏,如果此二人的表现不能让他满意的话庞刚虽然对他们也不无好感,但也只能把他们调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去担任闲职了。
身为庞刚手下幕僚的华严此时也把众人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并暗暗记了下来,华严很清楚,此时的庞刚担任千户的时日尚短,灵山卫里的那些原本的百户尚未对他归心。自己的责任就是要替庞刚仔细观察好这些人里哪些是可用之人哪些是不能用的人,日后好向千户大人禀报。
华严心里深深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庞刚给的,如果说庞刚是一颗大树的话自己就是依附在树上的藤枝,若是大树倒下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就全都烟消云散了,因此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自己都必须要牢牢的紧跟在庞刚的身后,无论庞刚要干什么自己都要义无反顾的跟着去做。
庞刚却没有心里理会这些,他端起碗来就是一顿胡吃海喝,吃饱了之后他放下了筷子才说道:“大家吃饱喝足之后立刻回去休息,明而一早兄弟们都跟我去干一票大的。既然有人说我让他们捐粮食不如去抢,那咱就真的抢一回给他们看看”
庞刚的话里带着浓浓血腥味的话,慢慢的透过了身旁的窗户飘散到了空中。
兄弟们,今天上强推了,但是成绩依然不太好啊,兄弟们请帮忙给个推荐吧,还有看书的时候请登录了再点击章节!阿顶拜谢了!
第八十八章 开始抄家
青州是个大城,人口多达数十万,这数十万百姓每天光是吃的粮食数量就非常庞大。尤其是城里那些不事生产的人为数也是非常只多,这些人用后世的说法就是非农业户口的人,这些人可是没有田地的。
这些没有田地的人所吃的东西的自然需要购买,在哪里购买呢,自然是在粮商开设的米店里。而青州城里最大的粮商有四家,分别是郑、王、洪、孙四家,他们不一定是青州府里最有钱的人,但他们却一定是青州城里粮食最多的人。
而这四家粮商在接到了庞刚发来的请柬后全都采取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把手中的请柬都扔到了废纸篓里,对于这位新晋的灵山卫千户他们是从打心眼里看不起,虽然说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但凭借着他们身后那纵横交错的关系网和庞大的人脉关系,区区一个卫所的千户他们需要放在眼里么,其他书友正常看:。或许把请柬上的名字换成了青州知府或是都指挥使衙门那还差不多。
嚣张吗?是的,就是这么嚣张!在明朝末期,资本主义的雏形已经悄然诞生,有明一朝他们依仗着自己雄厚的财力,给家族中的子弟请最好的老师、提供最优秀的读书环境,让他们学有所成后参加朝廷的科举,凭借着赢在起跑线上的优势和一百多年的努力,这些商贾士绅已经在朝廷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
连同那些内阁的首辅们也成了文官集团代言人,他们并不是对皇帝负责,而是在客观上已经成为了文官集团在政治上的最高代表,如果为了迎合皇帝而违背大部分文官的意志,就必然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的商贾士绅集团已经变成了整个国家非常庞大的一股力量。他们打着“不与民争利”的口号买卖私盐、垄断商业市场、厂矿,为了达到敛财目的他们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任何事情,因此在他们看来庞刚这么一个小小的卫所千户竟然敢让他们打开自家的粮仓放粮救济那些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蝼蚁一般的泥腿子,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全天下最可笑最滑稽的事情。
但是事情真的是可笑和滑稽吗?今天庞刚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当权力和财富遇到了军队和钢刀时会发生什么后果。
天色蒙蒙亮,青州城里的居民还在沉睡,一支全副武装的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位于青州城东南区域的一所住宅前,这所住宅光看外表就非常华丽,青砖绿瓦砌成的高大围墙,朱红色的大门和曾亮的铜环以及摆放在府前的两只大石狮子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府役主人的权势和财富,在这座大门上的牌匾上用金漆写着“郑府”两个斗大的金字。
这队士卒领头的就是我们那位昨晚吃了瘪的庞刚,此时的庞刚和所有士卒一样全身都披挂着铁甲,手上持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弯刀。
庞刚缓步走到这座大宅的大门前,冷眼看了看悬挂在大门前的两盏气死风灯,转头问身后的人道:“大壮,士卒们都准备好了吗?”
身后同样穿着一副锁子甲,手持腰刀的大壮闷声道:“启禀大人,兄弟们把这座宅子给围住了,俺保证他们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庞刚低声喝道:“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本官把门给砸开!”
“是!”
大壮应了一声把手一挥,立即就有十六名膀大腰圆的士卒扛着一根海碗粗的圆木走到了大门前,随着站在旁边的小旗一声令下,士卒们喊起了号子开始了撞起了门。
“轰轰轰”
巨大的声响在这清冷寂静的早晨犹如一声声怪兽的巨吼传遍了整条街道。
老王头已经今年五十多岁了,原本在乡下给人当佃户的他借了在郑府中当管事的远房侄子的光得以在郑府里头当了一个门房,说实话,自打当上这个门房后他的日子可比以前给人当佃户强多了。郑府可是青州府最大的粮商之一府里自然不缺粮食,老王头在这里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不时有那些要求老爷办事的小商户的孝敬,光是这些孝敬他每个月就有不下五两银子的外快入袋,这日子别提有多滋润了。
昨晚老王头和几名郑府的吓人一起喝了一夜的酒,直到大半夜才回到自己的门房里迷迷糊糊的睡着,没曾想天还没亮府前的大门口就响起了一阵地动山摇般的撞击声。被惊扰了好梦的老王头气得胡乱批了件衣服就从门房里冲了出来,走到大门口刚要破口大骂,还没等他骂出口呢那扇用坚硬的铁木制成的大门就轰然倒塌,在一阵尘烟弥漫当中一队人就冲了进来。
看到这样的情形酒意未醒的老王头气得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混蛋,知道这是谁家的府邸吗,这是郑老爷的家,你们竟敢弄坏咱郑府的大门,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大的罪过,我告诉你们只要我们老爷一张名帖送到府衙你们一个个全都得蹲号子,其他书友正常看:!现在还不全都停下来向向”
突然,老王头原本嘹亮的叫嚣声一下子小了起来,原来是一把冰冷的刀尖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刀尖上传来的冷意仿佛传到了他的心里,把他满脑子的酒意化成了冷汗从脑门上流了下来。
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身前传了过来,“你给本官闭嘴,现在本官且问你,你们郑府的老爷住在什么地方?”
随着声音的传来,老王头原本略带老花的眼睛接着开始蒙蒙亮的晨光也看清了眼前所发生的事情。此时在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身材高大全身披甲外面罩着一身红色鸳鸯战袄的大明军官,此刻他正冷冷的看着自己,而架在自己脖子上的那把刀的刀柄正掌握在他的手里。从他那冰冷的眼神里老王头毫不怀疑,只要从自己的嘴里说出半个不字,这把刀下一刻就会毫不犹豫的像杀小鸡一样把自己的脖子给割断。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我们家老爷正在后院歇息呢。”已经被黄土埋到嗓子眼的老王头对不吃眼前亏的道理领悟非常深刻,立即就做出了回答,并且还用手指明了方向。
这位把刀架在老王头脖子上的军官正是庞刚,听了老王头的话他把手指向了东南方向命令道,所有人都给本官听好了,把这座府邸统统包围起来,一个人也不许逃脱,如若遇到反抗者格杀勿论!
“是!”
聚在庞刚身后的数百名士卒齐齐应了一声,立刻持着刀枪火器及冲着内院开始冲了进去。
很快,这座原本宁静肃穆的府邸里立刻就响起了一阵阵尖锐的惊叫声
感谢夏~日~冰凉同学的打赏,感谢孤雁=死、一剑飘123、钱塘景色童鞋的打赏,谢谢大家!
第三更来了,同志们推荐有木有,收藏有木有!
第九十章 劳动改造
众亲兵拥着庞刚走向了内院,一路上看见一群群的奴仆下人被众军士押解着往前院而来,当然其中还包括许多虽然衣衫不整但看起来无一不是绫罗绸缎的少爷小姐模样的人。
这时,大壮押解着一名年约六旬衣着凌乱但精神却异常健硕的老头走了过来,一看到庞刚后大壮就兴奋的叫道:“大人卑职抓到了,这个郑家的家主被俺抓到了。”
庞刚听了顿时心中一松,走了过去嘴里却笑道:“哦?大壮你可不要骗我,要知道谎报军功可是大罪哦!”
“大人,卑职真的没骗您,刚才还有几个公子哥叫他爷爷来着,不信大人可以亲自问这个老头嘛!”大壮不知道庞刚在逗他,在一旁叫起屈来。
庞刚摇头失笑道,“好了,本官这就问问他,书迷们还喜欢看:。”说完庞刚转向这个老头问道:“你就是郑家的家主吗?”
老头傲然道:“你这狗官听好了,老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正是郑家的家主郑宏达,老夫可以明着告诉你,你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是死定了,不过你若是肯收手悔改,老夫可以做主饶你家人一死。”
周围一片寂静,良久才突然爆出了一阵大笑,旁边的众士卒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个老头现在自身都难保了竟然还敢威胁他们的前胡大人,这不是寿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众人里头尤其以大壮的笑声最为响亮,这个性情憨厚的汉子捂着肚子笑得直打跌。
边笑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你这老头忒忒有意思了,俺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事,你一个卖米的竟然敢这么跟跟俺家大人说话,你知道俺家大人是什么人吗?”
郑宏达没有理会大壮,只是轻蔑的看了庞刚一眼:“看你这样子最多也不过是个五品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而且还是个粗鄙的武夫,况且老夫也不需要知道你是谁,无论你身居何职,老夫只要一封书信送至京城等待你的就是撤职查办甚至满门抄斩的下场。”
听了郑宏达的话后众军士笑得更厉害了,这个老头快死到临头了还在装大尾巴狼,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信心。
众人当中只有庞刚没笑,他神色带着一丝悲呛的看着这位昂着头看着自己的老头和周围正斜着眼睛用不屑目光盯着自己的几位公子哥模样的年轻人,心里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商贾的傲气。
他们自诩为国家的精英,拼命的依附在大明的身上吸允着大明朝廷和百姓的血肉来壮大自己,但他们却只会索取而不会付出,他们把持着文官集团拼命的向皇帝夺权,在他们的内心里其实是把皇帝当成傀儡,自己却在暗地里拼命的搜刮者财富。
他们打着“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的旗号,背地里却行着喔龊的勾当,而这个旗号也几乎成了他们无往而不胜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意思仅仅是你国家要加税就只能打农业的主意,你要增加农业赋税,可以商量,你如果想要增加工商业税收,那就休想,其他书友正常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些富户士绅,他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他们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人口却占据了整个大明朝王朝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有明一朝的工商业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但是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穷的一个朝代之一,因为这些把持着占据了社会百分之八十以上财富的人他们死死攥着这些财富,却不舍得拿出来哪怕一丝一毫来回馈这个社会和百姓,这才是造成明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因素。
这些表面上地位卑微的商贾们实际上却拥有着巨额的财富和权势,这也是这个郑宏达看到庞刚后还敢轻蔑并藐视他的原因。
庞刚慢慢的走到了郑宏达的旁边,轻轻的说道:“你知道本官今天为什么来找你的麻烦吗?”
郑宏达昂着头轻哼道:“老夫需要知道这些吗?”
庞刚也不生气,只是微笑着感慨道:“是啊,你不需要知道这些,但是本官觉得你有必要知道,因为你昨天很不给本官面子,所以本官生气了。而本官生气后通常脾气都不会太好,所以本官今天就要给你们一个教训,一个让你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教训。”
“哼,是吗?老夫倒要看看看你能给老夫什么教”
郑宏达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觉得一股凉意从自己的脖子上掠过,突然间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能看到自己的背后了,这个发现让已经活了六十多岁的郑宏达惊讶不已。而且它还发现自己的视野竟然是前所未有的高,竟然能从上空俯视到地面上,这让他有些惊愕莫名,直到他看到一个无头的身体以一种奇怪的姿势在地上扭动。看着那熟悉的身形和衣裳时他这才仿佛意识到那句无头的身体好像是自己的。
“啪嗒”一声,郑宏达那六斤半的脑袋从空中砰然落地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在地上滚了几圈后才停了下来,一双瞪大的眼睛仿佛还不敢相信这刚刚发生的一切。
“爷爷,你杀了爷爷!”周围的几名虽然衣衫不整但却异常华丽的年轻人不敢置信哆哆嗦嗦的用手指着庞刚,身体如同打摆子般不停的晃动,一名年轻人甚至受到惊吓后一股恶臭从他身上传了出来,原来这位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惊吓过度竟然失禁了,黄褐色的屎尿从他的裤管流到了地面上。
庞刚微微看着这些打着摆子公子小姐,心里一阵蔑视,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年轻人或是经商、或是做官,可在他们的眼里却从来没有把这个社会和民众放在心里,也从来没有国家的这个概念,他们只是这个社会吃得闹满肥肠的蛀虫,或许把他们全都杀了是最好的选择吧。
不过一想到这里庞刚又摇了摇头,要是把郑宏达一家人都杀掉的话恐怕全青州的商贾和士绅都会和自己拼命再也没有一丝和解的可能了。现在的自己可没有力量和整个青州的富户士绅阶层死磕,自己来青州也只是敛财和收拢流民壮大自己,可不能把自己也搭上去。
想到这里,庞甘伸手招来了大壮郑重的吩咐道:“大壮,这里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为防止那些富户士绅出幺蛾子,你立刻带领四百名军士在城里维护治安,若有人煽动或领着人作乱了一律格杀勿论!”
“是,大人您就瞧好吧!”兴奋得满脸通红的大壮迅速领命去了。
想了想庞刚又喊道:“华严!”
“卑职听候大人吩咐!”今天也穿了一身戎装的华严连忙走过来行了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
庞刚的面无表情的吩咐道:“华赞典,你马上派人把这些郑府的公子小姐都送到灵山卫开荒去,老子也要让他们尝尝劳动改造的滋味!”
求推荐!
第九十一章 青州震动
华严出身贫寒,虽然考取了秀才功名,也算是属于读书人的行列,但对于那些娇生惯养从小就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却不是很感冒的,书迷们还喜欢看:。上次要不是被王志所救他说不定就要饿死在路上,因此他对待这些富家公子和小姐的态度颇有些后世人们常说的仇富心态,此时他一听到庞刚的吩咐后眼里闪过了精光,嘴角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容后说道:“大人放心吧,卑职会好好伺候这些富家公子哥和小姐的。”
说完,华严正要转身离去,却又被庞刚叫住吩咐道:“还有,你马上派人向郑家人逼问郑府的粮仓位置,找到后立刻向我禀报,此为当前第一要务,切不可因小失大。”
说完庞刚意味深长的看了华严一眼,这个眼神华严自然明白,那就是告诉他迅速找到郑府的那几个大粮仓才会死最重要的。
“是!”
华严自然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朝庞刚拱手施礼后兴匆匆的带人去了。
嘱咐完华严后庞刚缓步走进了内院深处的一座大厅里,这座满是刻画着仙鹤祥云、飞禽走兽,边上摆放着名贵的瓷器古董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厅。
这座大厅是是郑家族人聚会以及招待贵宾时的所在,装潢自然极尽豪华奢靡,庞刚随手拿起一个海碗大小的瓷瓶仔细瞅了瞅,但是对于他这位浑身上下没有半根雅骨的人来说也就是觉得这个瓷瓶除了做工精致,花纹艳丽点之外就没有什么特点了。
这时,负责登记查抄物品的林峰兴走了进来,看到庞刚手里拿着的瓷器后随口笑道:“大人,您对瓷器也很感兴趣吗?”
庞刚失笑着自嘲道,“本官只是个武夫而已,对这些瓷器可没有什么研究,只是随便看看而已,可本官看了半天却愣是看不出这玩意到底是什么。”
林峰也笑了凑到庞刚手中的瓷器仔细看了两眼后随口说道:“大人,此种瓷器釉色透明、青花色泽鲜艳,图案花纹精细,应该属于元青花瓷;这种瓷器虽然不甚珍贵但也颇为少见,大人若是喜欢不妨把它拿回灵山卫所收藏,书迷们还喜欢看:。”
林峰这随口一说不打紧,我们的庞大官人拿着瓷器的手顿时就是一抖,差点把手中的元青花给摔地上。
“什什么,你说它它是元青花?”庞刚努力强装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他的心情。
“是啊,若是卑职没看错它确实就是元青花,您看它的颜色是蒙古人喜爱的蓝色和明显有元朝风格的饰物,这就是元青花的特征嘛。不过此物虽然少见,但在我朝却不怎么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也就只有郑家这个商贾之家才会喜欢。”在明朝时期,元青花的名声还名声显赫,喜欢这种瓷器的人也不是很多。直到后世的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卖的那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以2。3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之后,青花瓷的名声才真正的享誉世界。
说完林峰撇了撇嘴以示不屑,却不知他身边的庞刚同志早就激动得热泪盈晃了,尼玛的还能在坑爹点吗?这个罐子在后世可是能在北京买一栋四合院啊。
紧抱着这个青花瓷的庞刚已经下了决心,回去后就把这个罐子收藏好,以后得当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激动过后的庞刚把这个在后世价值亿万的罐子仔细放好后才问道:“林典吏,你找本官有何事?”
林峰赶紧禀报道:“大人,卑职适才负责查抄郑府的账房和搜查郑府内的银库,直至现在已经从银库里查抄出来了三十万多两白银和一万多两黄金,其余的金银细软由于太多还未清点完毕,不过据卑职估计此次从郑府查抄出来的东西价值不会少于六十万两银子。”
说到这里,林峰的语气里也是略带颤抖,对于金钱有一种特殊爱好的他在谈到这方面时心情就会自然而然的火热起来。
不过庞刚却摇了摇头道:“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查抄这些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金银细软,而是要尽快找到郑家的粮仓所在,虽然我们已经查封了他们的十几个米铺,但里面的粮食并不多,可见他们的存粮另有地点,我们必须要尽快找到才行。”
看到庞刚有些担心的神情林峰安慰道:“大人不必担忧,他郑家即便把粮食藏得再隐蔽那些数目庞大的粮食总不能凭空藏起来吧,如此庞大的粮食数额相信咱们很快就能找到的。”
两人在大厅里闲聊了好一会,又过了半个时辰后华严就兴匆匆的赶了过来:“大人,郑家的人已经招了,他们的粮仓就在城西一家偏僻的一处仓库里,根据他们交代里面的粮食足足有两万石的粮食,这下咱们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庞刚闻言后大喜,“好!有了这些这些粮食咱们就可以放心的安置那些流民了;这下一直到开春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华典吏你这次干得很好!”
“谢大人夸奖!”华严拱手谢过后又问道:“大人,咱们还要接着把剩下的那几家粮商都抄家吗?”
庞刚摇了摇头:“咱们今天这是杀鸡给猴看,可不能真把所有的富户士绅的家都给抄了,要知道这些富户士绅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可不是咱们区区一个卫所能挡得住的。所以咱们今天查抄个一个郑家威慑一下那些墙头草就够了,华典吏你立刻去把组织人手把那些粮食留下一部分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