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妻如云-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他比一比,看他有什么才学。”
跪坐在一侧的国学院司业石伦淡淡含笑道:“比自然要比,陛下已有旨意,明日朝会,请沈傲入宫,老夫与李祭酒偕同前往,要和那狂徒比试行书。此外国学院博士周凯、王让二人与他比试作画,其余经义之类,也派出了人选。我西夏尊国学数十年有余,岂能让一竖子恣意妄为,不分较个高下,岂能与他罢休?”
下首的几个博士个个颌首,纷纷道:“敢不尽力而为。”
国学生们听到国学院精锐尽出,纷纷道:“看那狂徒还能跋扈多久。”
沈傲在龙州的事,早就传到龙兴府,又受到国师憬悟的推崇,自然引起国学院的反感,据说宫里传出消息,那憬悟与陛下奏对,陛下连问李重和石伦与他相比如何,憬悟只是含笑,这意思再明确不过,是认为国学院大儒们与沈傲相比多有不如。李重和石伦的面子哪里能搁得下,他们二人主掌国学院,凭的也是真本事,靠的是满腹经纶,现在倒是说连个毛头孩子都不如了。
轻视李重和石伦,便是轻视国学院,西夏国学院有大儒十数人,国学生数以千计,除了汉人,党项贵族亦是多不胜数,都是国学佼佼者,当然要出这口气。
“我听说那沈傲在鸿胪寺闭门不出,莫非是心怯了?”有个博士捋着稀须洋洋自得地道:“这样久负盛名的人物,老夫见得多了,能名副其实的却没几个。早年大宋还有王介甫、司马君实这样的风流人物,之后又出了个蔡符长,都是行书、诗词、经义的大家,只是如今一代不如一代,大宋上下,竟是推崇一个毛头孩子。”他顿了顿,笑道:“早闻当今的大宋天子昏聩,竟是将此人引为腹心,总揽大宋权柄,只怕也正是如此,那些趋炎附势之人才如此推崇吧。”
众人哄笑,皆是面带得色,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李重压了压手道:“勿论其他,明日就有分晓。诸位安心进学才是正道。今日的诞讲便说到这里,各自散了吧,后日交一篇经义上来。”
国学院的消息传得极快,这里本是西夏群英荟萃之地,最受龙兴府上下推崇,便是朝中的官员都要时刻注目,李重虽然只是放了只言片语出去,也足够引起一番热议了。
李乾顺即位以来,歇养生息,又崇尚汉学,多次拔耀汉人入朝,颇有些天下归心的味道,反观大宋传来的消息一个个让人皱眉头,先是花石纲,后来又是修筑万岁山,此后又是一次次大狱,昏君当道,奸佞手执国器,西夏这边的汉人虽多,却都一个个摇头。这个时候西夏的汉人都认为蛮夷之君君中国者,若其有道便为中国之君,这句话是当世大儒石伦的高论,倒是很受人西夏汉人的认可,都是巴不得国学院的大儒教训教训那狂妄的大宋才子。
至于党项贵族,亦早已对沈傲傲慢无礼生出不满,更加恨不得国学院那边教训一下。
一时之间,整个龙兴府从上到下,都在期待次日的朝议,坊间的赌档也都开出了盘口,几处官营的青楼,也都有这样的议论。
这些议论,沈傲并不知道,鸿胪寺这边也没什么消息,自从住进鸿胪寺,他一下子像是乖巧了起来,并不去惹是生非,只是几个西夏的鸿胪寺官员大受折腾,每日奉陪着嘘寒问暖,也抠不出一句好话来。
到了翌日清晨,鸿胪寺寺卿过来将沈傲叫醒,沈傲稀稀拉拉地穿了衣衫,从房里出来,满是倦意地道:“大清早不让人睡觉,这就是你们西夏人的礼仪吗?”
寺卿知道沈傲肚子里有火气,也不说什么,只是道:“宫中已备好了车驾,请郡王入宫觐见。”
沈傲呵呵一笑:“这时候倒是想起我了。”想了想道:“不去。”
这寺卿心里想,他若是不去国学院那边怎么办?昨日还在赌档压了重注给国学院呢,若是他不去,岂不是白花了银子?立即劝道:“王爷,这是我国天子亲自下的旨意,非去不可。”
沈傲淡淡然地道:“可是本王不喜欢坐车,喜欢骑马。”
寺卿松了口气,不就是骑马:“王爷若是想骑马,便是骑马去也亦无不可。”
沈傲双手一滩道:“在汴京的时候,我都是骑马入宫的,到了这里也可以吗?”
寺卿一时呆住,这是什么东西?真把龙兴府当成你自己的家了?这种事他也做不得主张,只好道:“王爷少待,下官去问问。”出去和外头宫里的来人商议,那边也是无计可施,若是不把这姓沈的请去,不知有多少人要失望,于是立即派人飞马去宫中,李乾顺听了,双眉一皱,重重地哼了一句:“好无礼的小子。”
他正在早膳,准备着要上朝,这时也是踟蹰不决,不让沈傲骑马入宫,今日的朝议也没什么乐子可瞧。让他打马入宫,这等尊荣,便是当世大儒和党项勋贵都极少给予,实在心有不甘。
一边的淼儿抬起眸来道:“这个人真是胆大,到了西夏还这样放肆。”
李乾顺含笑道:“也罢,便让他打马入宫吧,朝议上再和他算账。”
淼儿道:“父皇,我听说国学院要和他切磋比试,我倒想看看此人有什么本事,为什么敢这般无礼!”
李乾顺沉吟一下,道:“好,你一同去。”
西夏的规矩毕竟少了一些,女人的地位也比寻常高了许多,公主临朝也是常有的,此前也都临朝了十几年,也无人非议。倒是大宋那边,对这种事很是忌讳,便是太后要干涉政务,也都是居于幕后的。
又一路西夏宫中的使者飞马去鸿胪寺,沈傲得了西夏国主的许诺,这一下也不挑剔了,笑吟吟地带着一队校尉出来,骑马径往西夏皇宫。
到了宫门这里,正要打马进去,却被门口的西夏武士拦截住,沈傲脸色冷然,道:“怎么?这可是你们国主许诺的骑马入宫,你们瞎了眼,也敢随意阻拦?”
为首的一个西夏武士冷笑地看了他一眼,道:“请王爷解剑入宫。”
沈傲这才醒悟,自己的腰间还挂着一柄五彩琉璃的尚方宝剑,却是中气十足、理直气壮地道:“此剑名曰尚方,乃是天子亲赐的御宝,上斩五品窃国大员,下诛九品害民贪吏,此剑也要解?”
为首的西夏武士吓了一跳,随即问:“可是我大夏天子赐予的?”
沈傲呆了呆,才是道:“是大宋皇帝陛下赐予的。”
西夏武士立即恼羞成怒地道:“大宋皇帝的赐剑,和我西夏有什么干系?”
“非也,非也,按宋夏盟约,贵国国主唤我大宋皇帝为兄,既然西夏是大宋的兄弟之国,又是我大宋皇帝陛下的弟弟,他的赐剑,为何不能在这里用?你这人当真无礼,莫非是要破坏我宋夏友好,要置你们国主薄情寡义的境地吗?”
西夏武士胸口起伏,怒道:“我不和你们汉人争这个,你们就会耍嘴皮子,不解剑,就不准踏入宫门。”
沈傲呜呼一声,大叹西夏果然是蛮夷之地,西夏人更是刁蛮成性,颇有秀才遇上兵的无奈,只好解下剑来,交给李清,嘱咐道:“好生在外头等候,我去一去便来。”
李清颌首点头,沈傲已打了马,直入西夏皇宫了。
……………………
第一章,最近天气比较冷,码字手冻得厉害,一章码完,发现手都麻了,还是夏天好啊。
第六百零五章:伟丈夫
等进了宫,便有个内侍安排沈傲井到偏殿就坐,说是国主正在问政,且等政事理完了,再来召见。
沈傲撇撇嘴,坐在这偏殿里喝茶,清早起得太早,这时候也有些疲倦,这时候一坐,便打不起精神了,仰躺着闭目养神。
不知不觉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听到有个声音道:“睡着了?进了宫他也能睡,真是大胆。”
是一个银铃的声音,夹杂着几分奶气,沈傲轻轻地阖开眼,便看到一个绰绰的人影远远地在一边张望,一时也看不清来人,索性假寐。
那人影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好奇地打量,道:“也不是很粗鲁的样子,生得挺俊俏的。”
沈傲心里大是腹诽,比你们这些西夏人当然要白嫩一些,可是俊俏这两个字,小王实在不敢当。
那人越看越是好奇,继续道:“听说他在龙州打了人,还和人动了刀子,就他这个样子,也是我们西夏武士的对手?”,她说着说着,很是不惑地咬着唇,觉得不可思议,或者是在她的理解之中,沈傲这样的小身板,应该是被魁梧的西夏武士像小鸡一样的揪起来左右扇耳光的才是。
身后有个人拉扯着她的裙摆道:“该走了,待会儿殿下还要上殿呢。”
这少女噢了一声,脚步轻快的走了。
沈傲张眼,一头雾水,摸摸自己的鼻子,发现原来自己的大名连宫里都传到了,大是振奋,心里说,这是个好现象,到时省得和他们寒暄介绍,糜费时间。
又等了一盏茶功夫,才有个内侍过来,道:“请大宋蓬莱郡王进崇文殿觐见。”
沈傲站起来,随这内侍前往不远处的一处大殿大殿之前是一台舍石阶,两边是白玉石护栏,每一级石阶上,都有穿着金甲的西夏武士手指着刀尖枪矛金锤站立,显得很是肃穆。
沈傲一步步拾级而上,入了崇文殿,才发现这里也和大宋的讲武殿差不多,连立柱的多少、排列都无二致,心里唏嘘,以为金殿上的仍是赵佶抬头一看,却看到的是一个戴着暖帽,额前镶着硕大玛瑙,身上穿着龙服的李乾顺。
那一丝暖意立即化作冰凉,再看李乾顺身边,同塌而坐的是个少女,少女的身材依稀和方才在偏殿中所见的类似,只是她的头上带着一顶流苏暖冒,一条条珠链儿垂在前脸看不清样子。
沈傲走到殿中,抱拳道:“小王钦命来西夏,代天问西夏国国主安好。”,李乾顺愣了一下,别人都是说陛下,或者皇帝,他直接叫个国主算不算是失礼,此人一来便咄咄逼人竟是欺到他的头上,着实可恨,目露凶色,厉声道:“堂堂宋使,就这般不知礼吗?”,沈傲朗声道:“陛下这般说不知是什么意思,还请示下。”,李乾顺正色道:“朕与贵国皇帝以兄弟论之,何以你不称陛下而称国主?”
沈傲笑呵呵的道:“小王熟读四书五经,据说陛下最是崇尚周礼,周礼有言:万乘之国可以为君,千乘之国者为侯。这是先贤圣人的高论小王以此类推,大宋自然是万乘之国,西夏却是未必古之一乘,有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25人,共计100人。西夏之兵,至多也不过二十万,不是千乘之国又是什么?是以小王以理推之”犹集再三,才如此称呼国主,请国主降罪。”,沈傲说的有理有据,李乾顺哑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辩驳,同塌的公主双肩微微一颤,也是看不出表情。
崇文殿里已是一阵乱糟糟的,西夏群臣窃窃私语,有人站出来道:“古理岂能生搬硬套,大宋是万乘之国,何故与我西夏旗鼓相当?”,沈傲看了来人,不屑的望了他一眼,朗声道:“这么说齐国强盛,却为什么不能灭鲁,莫非鲁国与齐国一样强大吗?”
有人冷笑道:“齐国富强,还不是为燕国灭之,若不是有田单,早已灰飞湮灭了。千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何以齐国屡战屡败,不能克制?”
沈傲淡笑道:“燕国欲效仿蛇吞象,最后还不是灰溜溜的被赶了回去,结局如何,不必细说了吧。”
“。萝,清谈之徒,和他辩驳什么,庆历和议明明白白,白纸黑字,难道还要抵赖吗?”
沈傲正色道:“庆历和议确实明明白白,为何西夏屡屡叩关,西夏人能抵赖,我大宋为何不能抵赖?”
这般争论,大致和鸡生蛋、蛋生鸡差不多,边境上的摩擦,大哥不说二哥,都不是好鸟。崇文殿中一阵哗然,纷纷道:“大安七年,贵国遣童贯领军十万入寇,却又是什么?”
沈傲道“那是因为建中靖国四年时贵国李奉朝领军犯边,袭掠萧关的报复。”,“在此之前,夫安元年,宋军校阅军马,有不法军勇窜入我境,劫杀商队,又如何解释?”
“元丰四年西夏乱兵冲入三边为何你不说?”
喧哗了一阵,连李乾顺都暗暗皱眉了,真要这样争吵下去,非得从西夏太祖皇帝元昊开始算起了,立即喝道:“沈傲,你是来争吵的,还是与我西夏言和的?”
沈傲倒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立即道:“回禀国主,小王是来做西夏驸马的。”,话音刚落,殿里群臣霎时安静,纷纷不屑,心里都在想,我大夏招了这么个国婿,这日子还过不过?
与李乾顺同塌的少女咯咯一笑,额前的珠帘因为身体的颤抖也不禁哗啦啦的颤动起来。
李乾顺板着脸,也是无可奈何,换作是他自己的臣子,早就打发出去了,这一次招婿,面子要紧,若把这人赶走,到时候倒是被人指斥为失礼在先,因而道:“既是如此,就该摒弃前嫌,不要恣意胡为,我大夏也是有国法的地方。来,给蓬莱郡王赐坐吧。”
人家既然赐坐,就有点优渥对待让沈傲闭嘴的意思,沈傲也就不再声张了,心里还洋洋得意,还好在鸿胪寺的时候把宋夏之间的冲突记牢了,否则铁定要吃亏,晚节不保啊。
这一番冲突,总算让人对沈傲有了一个认识,一时之间,殿内鸦雀无声,李乾顺慢吞吞的道:“朕听说你是大宋第一才子?”
沈傲坦然笑道:“惭愧惭愧,大宋第一谈不上,不过小王若是第二,这天下也没有第一了。”,先是让大家以为谦虚,好不容易生出一丁点好感,年轻人嘛,虽说混账了一点,牙尖嘴利了一点,鲁莽了一点,至少还知道惭愧二字,孺子可教。后面那句话就实在欠揍了,起先还是大宋第一,后头就是说老子不是大宋第一,是天下第一。天下二字囊括宇内,自然也包括西夏,这已算是赤裸裸的挑衅了。
“小儿狂妄,吾鄙人倒要请教!”,班中一个国学博士站出来,就差捋起袖子打擂台了,遇到这种人,真真是想揍他一百遍的心思都有。
沈傲看都不责他一眼:“请教高姓大名。”
“鄙人朱子彦,国学馆教授一些经义。”
沈傲漠然道:“朱子彦?没听说过。”,随即款款起身,笑吟吟的打量他,道:“经义文章做起来太费事,不如就来出题破题吧,不过有言在先,小王输了,这招婿大赛再也不参加,自动退出,可是先生输了呢?”
朱子彦一时皱眉,没想到一场请教,居然还要有赌注,愣了一下,道:“你要什么?”
沈傲哈哈一笑,道:“这个简单,先生这个样子,一看就不是腰缠万贯的人,你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小王也看不上。不若这样,本王吃点亏,若了先生输了,便当着这殿中这人的面,大叫三声,如何?”
“大叫什么?”
沈傲呵呵笑道:“大叫:蓬莱郡王沈傲沈才子年少多金,风流潇洒、玉树临风,貌若潘安、才高八斗,伫立天地伟丈夫,浊世清流美少年,天下第一大才子,西夏国的好驸马,如何?”,朱子彦呆了一下,望向四周,一时脑子如浆糊一样,咬咬牙,这人当真可恨,无耻,无耻之尤。
崇文殿里的西夏群臣也是目瞪口呆,一时消化不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李乾顺微微皱眉,低不可闻的冷哼一声。倒是同塌的公主却是扑哧一笑,接着道:“坏透了。”,沈傲步步紧逼,道:“怎么,先生怕了?”,朱子彦拉回神来,道:“我会怕你?”,沈傲道:“那么先生是答应了?”
朱子彦心里想,这狂徒,如此无礼,肚子里能有什么货色,不过是个投机取巧的纨绔公子罢了,咬咬牙:“好,请先出题。”
沈傲虚怀若谷的道:“不,不,不,还是先生出题。
朱子彦恼羞成怒:“还是蓬莱郡王先出题的好。”
谁先出题,便可从对方的题目中试探对方的实力,一般情况之下,实力越强之人,出的题目越难,朱子彦便是怀着这个心思,先试一试再说。
沈傲只好道:“既然如此,我便出题了。”!~!
第六百零六章:斗法
地六百零六章:斗法
剑拔弩张的气氛,随着沈傲的出题,渐渐缓和下来,所有人翘首以待,想要看看这沈傲到底有什么本事,何德何能,敢夸下这番狂言。
沈傲忘我的在殿中举步,徐徐抬眸:“子曰。”
“子曰什么?”朱子彦一时呆了,等沈傲继续出题。
沈傲笑吟吟的道:“子曰就是子曰,子曰也是题目。”
朱子彦呆了一下,怒道:“胡说八道,子曰岂能引出经义?”
殿中之人也是哗然,纷纷道:“此人是在胡闹,休要理他,赶出去就是。”
沈傲正色道:“这是什么话,既是经义,便是从四书五经中摘抄句子出题,这一句子曰,在四书《论语》现最多,为何不能做题?”
沈傲的理由理直气壮,想起来倒也没错,但凡是经义,都是摘抄四书五经的句子,尤其是四书居多,论语更是重中之重,是一切大儒必看的经典,至于这子曰二字,在论语之中可谓是多不胜数了,还真没有违反正统经义的出题。
朱子彦脸色涨的通红,他平生所做的经义多不胜数,偏偏这个子曰该如何引申,如何破题,却是一头雾水,子曰只是两个字,没有任何道理,意思只是说孔圣人说,可是孔圣人说话这一句该拿什么破题,就令人一头雾水了。莫说是他,便是在场之人,只怕也想不到破题之法。
朱子彦愕然,随是不忿,知道中了沈傲的奸计,却也无可奈何。
其他人也都在苦思冥想,想靠这两个字破出题来,便是李乾顺此刻也一时呆住,沉思不语。
沈傲呵呵笑着坐下,等了许久,见无人回答,便不耐烦的道:“怎么,还想不出来?这样把,本王是个讲理之人,既如此,你们便群策群力,谁能破题,便便朱先生过关。”
众人面面相觑,也纷纷暗暗摇头,这样的怪题,真真是想不到,只拿一个动词来做文章,其难度可想而知。
朱子彦怒道:“这么说,你能破题?”
沈傲淡笑道:“如此简单的题,怎么破不出?”
殿中更是哗然,纷纷道:“好,你来”
连李乾顺心中都期盼此题的答案,道:“破出题来,便算你厉害。”
沈傲离座,在殿中旁若无人的踱步,一边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破题出来,众人都是愕然一下,随即忍不住点头,这是不露题目一字而把孔子孔子所说的至理名言二字说得不但非常透彻,而且绝对不能移到别人身上。
明明在沈傲口中破题轻易,等沈傲把答案说出,众人也觉得这破题简单,可是方才大家一时深究,竟是做不出。
朱子彦一时茫然,咀嚼了沈傲的破题,忍不住道:“如此简单?”
沈傲笑道:“方才就说过,这题并不难,是小王让你,你却偏偏答不出。”叹口气,摇头道:“真教人无奈。”
朱子彦为之气结,只好道:“换我出题了。”
方才的试探,已经让朱子彦大致清楚了沈傲的实力,此人在经义上的功夫极深,且思维极为敏捷,实力不容小觑。这时也不敢再有轻视之心,想了许久,才道:“不以规矩,此题如何破?”
不以规矩这一句出自《战国策》,全文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这一句也算是偏题,因为经义出题,往往都是以道理为主,即所谓大道,这一句话虽然由孟子说出,却并非是儒家主要思想,便是在经义课上,教授的博士也大多是规避这些文章。
朱子彦心里,他出偏题,我也出偏题,看他如何应对。
若是他知道沈傲最擅长的便是偏题,一些正统的经义反而不及,只怕非要吐血不可。
沈傲沉吟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手指着朱子彦道:“朱先生,方才小王让你,你这一道题是不是故意要承让于我?”随即笑道:“噢,小王知道了,朱先生也是汉人,虽然委身为贼,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故意要放小王的水。”
这一句话,算是把殿中的所有人都骂了,汉臣拐弯抹角的被骂做了汉奸,便是党项人也成了贼,不过沈傲这人嘴里吐不出象牙,大家早已习惯,连李乾顺都懒得和他计较,只当作没有听见。
朱子彦却是不同,被人指着鼻子这般说,勃然大怒,道:“你若是有了答案,说出来便是,鼓噪什么?”
沈傲笑呵呵的道:“这个简单至极,破题就是:规矩而不以也,惟持此明与巧矣。朱先生,我说的对不对?还有,若是破题不够,我还想到了承题,承题便是:夫规也、距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持此明与巧矣。”
朱子彦万念俱灰,沉默了一下,随即叹口气道:“蓬莱郡王高才,朱某不如。”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沈傲的破题、承题规整,且寻不到一丝瑕疵,若是再不知好歹,只是自取其辱。
沈傲笑道:“那么就请朱先生放开喉咙叫吧。”
朱子彦呆立在当场,脸色不断变幻,虽是想认赌服输,可是那些话实在喊不出口,更遑论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脸色惭愧之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