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如云-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克淡淡一笑,道:“这样也好,今日那姓沈的杀了王直,也可以让那些首鼠两真个官儿看清楚,平西王是来杀人的,谁也不要抱什么置身事外的心思,不是姓沈的死,就是我们一齐死。”
    文仙芝颌首道:“不错,不拼命,就只有死了,想必大家都明白。”
    炭火噼里啪啦的烧得通红,文仙芝拿着火钳去搅了搅,热气扑面而来,刚刚吃了姜汤,这时候就开始流汗了,他慢悠悠地道:“其实灾民入城,对我们也有好处,沈傲开放了太原的府库,可是这么多张口,这米还能吃多久?用不了几天,等粮食都吃完了,灾民们没有了吃的,看他如何收场?”
    郑克双目一阖,眼中闪过一丝杀机,道:“傍晚的时候施粥的消息传出来,米铺这边排起的长龙立即一哄而散,如今米铺里居然只卖出一百三十多斗米,若是放任他这样施粥,郑记米铺非要关门不成。不过……”他悠悠地继续道:“都督说的也没有错,等府库的粮食没了,看他如何收场。”
    小婢已经上了茶来,郑克端起茶轻饮一口,双手抱着茶盏继续道:“不过话说回来,姓沈的一向狡猾如狐,他会不会还有后着?”
    文仙芝寻思了一下,道:“应当没有,没有粮食,任他神机妙算也无可奈何。不过……”他冷冷一笑道:“我却是想到了一个主意。比及府库里没米的时候,各家的米铺暂时也不要开业,先饿他们几天,到时候再叫人居中煽动一下,城里的灾民已经人满为患,只要肯有人打头,到时候叫姓沈的吃不了兜着走。”
    郑克呵呵一笑,其实这算盘他早已筹算好了,两贯一斗的米如今卖得还真觉得有些吃亏,等除失落了沈傲,这价钱还可以涨一涨,即是五贯一斗,十贯一斗也不怕没人来买。在这之前,等府库的粮食发完了,饿一饿那些刁民也好。
    郑克对着文仙芝点了颔首,又和文仙芝寒暄起来,再三慰问了文仙芝的病情,郑克才笑吟吟地道:“天色不早了,老夫就告辞了,文相公也好好歇一歇,这几日咱们暂时忍着一口气,有什么账等过了七八天再说。”
    文仙芝起身相送,挽着郑克的手道:“郑国公慢走。”一直将郑克送到了中门这边,看着郑克上了马车,文仙芝才踱步回去,叫来一个主事道:“人手准备好了吗?”
    这主事道:“老爷安心,都准备齐全了,万事俱备,只欠春风。”
    “春风就要起了。”文仙芝说着,悠悠地看了看这阴霾的雪夜
第六百八十一章:决定生死的米
    第六百八十一章:决定生死的米
    郑记的米铺一下子空闲下来几个闲下来的伙计无精打采地搬了条长凳坐在门铺边,雪已经停了,风却不小,太原地处边疆,天气卑劣起来连眼睛都难以睁开。
    原本几万人入城,米铺的生意应当不会差才是,可是谁知,这第二日清早刚刚开张,居然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一个伙计出门去探问,才知道原来城中各处都设了粥棚,每天两顿,虽然当不得饱,可是相较这米铺的天价米来说,但凡不是大富之家,宁愿去领顿粥来果腹,也不肯来买米了。
    “这样下去可怎生得了?”伙计已经开始埋怨开了,没了生意,就是坐吃山空,比及水路通顺了,汴京的粮食运了过来,郑记米铺岂不是要亏个底朝天?他们这些做伙计的,只怕日子也欠好过了。
    几个人相互埋怨了几句,帘子掀开,掌柜走出来,怒喝道:“都坐在这里做什么?不消做事吗?”
    “二掌柜……”一个伙计嘻嘻笑道:“眼下这光景,哪里有什么活可以干?这粮价是不是该降一降了?再不降,只怕到了明天连一个买米的都不会有了。”
    二掌柜阴冷静脸,看了这外头门可罗雀的萧索样子,心里也不由在想,是不是该和老爷商量一下,米价吊得这么高,这么多米囤在这里,比及开春朝廷平抑粮价的时候,可就悔之不及了。不过这些话他固然不会对伙计们说,只是冷哼一声道:“你们做你们的事去,实在没事,就去货栈把米都过过称,不要闲着,平时把你们养得肥头大耳的,还想偷懒吗?”
    几个伙计听了二掌柜的话,也不敢辩白,立即搬了长条凳回去,灰溜溜地去做事了。
    二掌柜看到这街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不由吁了口气,叫了一辆车来,上了马车,叫人去郑家的别馆。
    只一炷香功夫,马车就稳稳停下,这座宅院很是幽深,门前的雪已经扫了干净,门房的人二掌柜是认得的,他通报了一句,里头便叫他进去。
    二掌柜一路穿过重重的院落,终于在一处偏厅停下,通报一声:“小人胡克安给老爷问安。”
    从里头传出一个慵懒的声音:“进来。”
    胡克安步入厅中,看到郑克正坐在炭盆边上暖酒喝,便笑呵呵地过去,道:“老爷难得有这雅兴,可惜这里没有梅林,否则梅林煮酒,就更雅致了。zzzcn。coM”
    郑克板着脸孔,道:“米铺里没有事吗?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胡克安苦笑着将今早的变故说出来,最后道:“老爷,是不是该降一降粮价了?眼下官府施粥,再不降粮价,只怕咱们要吃亏。”
    郑克将一壶暖酒倒入杯中,再小心翼翼地将杯盏捧起,这杯子一看就是古物,青铜的纹饰轴线清晰,轻轻饮了一口,全身都冒起了热气。喝完了一杯酒,郑克微微抬起下巴看了胡克安一眼,道:“你特地跑来说的就是这个?”
    胡克安期期艾艾地道:“是……是……也是怕老爷不知道这消息,特地来知会一声,好让老爷心里有个数。”
    郑克颌首道:“很好,尽心竭力四个字用在你身上也没有差。好好做,有朝一日叫你去汴京那边。”
    听了郑克一声赞许,胡克安lu出感ji之色,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小人该当作的本份,当不起老爷的赞誉。”
    郑克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捏着颌下地稀须淡淡道:“不过……话说回来,粮价不但不克不及降,还要升,从今日起,郑记米铺的粮食,每斗十贯。”
    “十贯……”胡克安眼珠子都要失落下来了,十贯已经相当于许多人一年的岁入了,眼下连两贯都卖不出,这价格怎么越来越高了?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由道:“老爷……”
    郑克已经不耐烦地打断他:“就是十贯,你没必要再问,按着这个价钱去卖,一文都不克不及少。”
    克安点颔首,他心里有许多疑问,却都不敢问出来,不管怎么说,米还是郑家的,老爷怎么说他怎么做就是,其他的事他不敢问也不克不及问。
    郑克轻轻地站起来,慢悠悠地在厅中踱步,口里喷吐出淡淡的酒意,道:“还有一件事要叮咛你去做。”
    “请老爷叮咛。”
    郑克一字一句地道:“放出一个消息去,就说官府的粮食已经空了。”
    “空了?”胡克安终于明白了,难怪老爷敢把价钱提到十贯,官府都没了粮食,这价钱还不是郑家说的算?于是喜滋滋地址颔首道:“小人这就叫人去放消息。”
    郑克道:“记着,每日清早,都要放出这消息,一天都不克不及落下。”
    ……………………………………………………………………………………………
    太原的官仓,距离知府衙门其实不远,拐过了几条街就到,这里如今已经换上了校尉戍守,原来的差役全部负责运粮、施粥,这两日的天气陡然转好了一些,可是冷风还是飕飕的,门口的几个校尉ting着刀站得笔挺,脸上已经结成了冰霜,却是一动不动,只有一双眼睛,如刀似的警惕地看向过往的路人。
    这里是最紧要的所在,干系着全城的生计,所以卫戍比之钦差行辕还要森严。时不时还会有一队队校尉按着挎在腰间的刀柄走过,每隔一刻钟,各队的校尉要敲一下铜锣,以示平安。
    而到了正午的时候,就会有一辆车队过来,带头的是押司宋程,宋程是个老吏,一家三代都在公门中讨饭吃,年轻的时候还中过秀才,不过几次科举都名落孙山,也就心灰意冷,在这太原仍旧操起了祖业。好在衙门里总算还有几分人情,他又是个念书人,因此才让他顶替了父亲的位置,在这任上,宋程已经足足做了十几年,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算是薄有身家。
    车队停到了官仓的门口,宋程拿了腰牌出来给校尉们验了验,校尉们看过了腰牌,朝他点颔首,示意他进去。
    宋程朝身后驾车的小吏打了声招呼,赶着车进了官仓,临进去的时候,宋程不由看了这些校尉一眼,心里忍不住想,这些人都是木头人吗?怎么站了一天也不累?
    胡思乱想了一会,就到了一处仓库,这里已经有个老吏等着他们了,朝他们努努嘴道:“今日怎么来得早了一些时候?”
    宋程苦笑道:“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城里突然出了许多谣言,说是官仓已经没米了,眼下已经人心惶惶,所以及早来把米搬出去,好让大家看到,把谣言平息下去。”
    这老吏世故地笑了笑,道:“八成是米商们放出来的消息,宋押司想想看,只有让人知道官仓没了米,大家才肯去米铺买米不是?只是不知会有几多人上当。”
    宋程却是绷着脸摇头道:“我看未必,他们骗得了一次,难道能骗第二次?城里的人听到了谣言,多半要看粥米会不会放出去,若是认真没有了粥米,才肯去米铺买米,他们放出这谣言来,并没有什么好处。”
    老吏颌首,惊奇道:“这就怪了,既然如此,是谁放出来的消息?放这消息又有什么意思?”
    宋程呵呵一笑道:“殿下在知府衙门正在想这个事呢,我们只是做跑腿活的,哪里想得了这么远,米都准备好了吗?”
    老吏道:“五百斗都已经装上了麻袋,你叫人装上车就去。”
    宋程颔首,叫随来的小吏去搬米,他的脚却不肯挪动,低声道:“老朱,你和我说句实话,这官仓里的米到底还能吃几天?”
    这老吏苦笑道:“一天要放出一千斗去,至多也不过六七天光景就没了,如今已经施了四天,再多三两日,官仓就要空了,再不想想另外体例,到时候天知道会出什么事。”接着,他压低声音继续道:“米铺那边的米都卖到十贯了,怕是早就收到了消息,这是要拆平西王的台呢。”
    说起平西王,宋程不由肃然起敬,本意天良上来说,他也是念书人,圣贤书他也读过,里面的事理他也懂。这平西王放灾民入城,施放粥米,不管从哪里看,都是一个好人,那些坐地起价的jin商,怎么看都是丧尽天良。可是他也知道,官仓里没了米,平西王就是有再大的本领,也无可奈何,到时候会产生什么,也只有天知道了。
    宋程皱起眉,冷冷道:“这些jin商,早晚有报应的。”接着道:“平西王文治武功,在泉州、西夏、京畿北路都不曾吃过亏,在这太原,想必也早有了妙策,一定不会让那些jin商得逞。”他虽是这样说,心里却是一点掌控都没有,吁了口气,摇了摇头道:“不说这个,庸人自扰做什么?还是留着精气施粥去吧。”
    ……………………………………………………………………………………………………………………………………………………
    第一章送到。ro
第六百八十二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六百八十二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等宋程带着差役将米送到了施放粥米的棚子这边,流民们巴巴地看到了米,霎时欢声雷动。
    这一大清早就有人传出消息,说是官仓里已经没有了米,许多人将信将疑,一日两碗稀粥虽然不顶饿,却能包管饿不死,若是连粥都没了,这可怎么活下去?因此许多人焦灼地期待,要看看这谣言是否真实。如今见到官差运了米来,才知道那谣言是假的,自然是欢欣鼓舞。
    宋程听到这欢呼声也不由笑起来,可是想到官仓中的米也坚持不了几多时候,又不由暗暗皱眉,叮咛差役将米袋搬下来,开封、下锅,自己则抱着手在一边若有所思。
    领粥的步队排得老长,一直用了两个时辰,粥米才放了干净,正在这时候,宋程看到一支步队正往这边赶过来,都是全副武装的校尉,拥簇着平西王,很是威风凛凛。
    宋程觑见,连忙小跑着去看,见那平西王穿戴蟒袍,披着绒毛披风,戴着一顶翅帽,很是鲜明出众。他像是急着赶路,身边的几百校尉都是快马而行,可是到了这里,恰巧被灾民堵住。
    灾民们见了平西王,纷繁拥簇过来,都道:“平西王公侯万代。”
    沈傲微微一笑,不克不及不驻马,心里在想,难怪他们是灾民,连拍马屁都不会,本王已经是亲王,长子也都是藩王,称孤道寡绰绰有余,这些人却说公侯万代,岂不是说沈家要被削失落王爵吗?
    心里虽是腹诽,看到那人头攒动,万千人欢呼的场景,沈傲还是决定原谅他们。
    此时,有人在人群中高呼:“平西王哪里去?”
    沈傲坐在马上朗声道:“去接粮!”
    “接粮……”
    许多人一头雾水,粮食不是应当在官仓吗?怎么接粮接到这里来了?往这边是去太原西门,莫非西门有粮食。
    正说着,宋程已经带着两个差役过来给沈傲问好,沈傲坐在马上,道:“宋押司,难为了你,这粥都放下去了吧?”
    宋程想不到沈傲还记得他的名字,受宠若惊地道:“都放了,一粒米都没有留下,殿下要去西门接粮吗?”
    沈傲呵呵一笑道:“这是自然,你可莫忘了,太原离西夏其实不远!”说罢打了马,带着长长的步队迤逦而去。
    宋程回味着沈傲的话,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突然眼眸一亮,不由道:“是了,一个月前就听说西夏要运粮食来救灾,只是从西夏到太原沿途多山,如今天气又骤变起来,原以为西夏的粮食不到开春也不会运来,谁知道来得这么早。
    看来这燃眉之急,居然这么轻易就化解了。
    宋程喜笑颜开地叫差役们收了摊子,忍不住对差役们道:“太原认真有救了,西夏来了粮,只要能熬到开春,十几万人就能活下去。”
    差役们便来问,宋程也不避讳,这些差役都是消息灵通之人,过了一会儿功夫,西夏的粮食运来的消息便传遍了全城,之前听了谣言有些摆荡的人,先是看到了粥米按时发放,又听说西夏运了粮来,一时间也是欢欣鼓舞,嬉笑开颜。
    西门这边,已经戒严了,数百个校尉将人群隔开,沈傲带着一队人在城外的长亭处等待,这长亭里有几只矮墩子,上头的雪水被人抹干,沈傲一屁股坐上去,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
    西夏的粮食自然没有运来,究竟结果要运粮其实不是勾勾手指头这样简单,要先张罗,检验,过称,之后再装车、开路,西夏和太原之间欠亨官道,隔着许多山路,如今北地又是大雪漫漫,莫说是一两个月,若是这天气再这样卑劣下去,即是一年也未必能运来。
    不过在昨天夜里,沈傲就叫了亲信的校尉乔装出城,这计划自然是他早已谋划好的,就等人上钩了。
    沈傲好整以暇地坐在这矮墩子上,看到远处的山峦上千层的白雪,林木枝头上凝结的冰凌,心里不由感叹:“好一幅江山如画,只是可惜……”可惜之后就没有了,他这时候觉得自己像是一名画匠,手里提着笔,以太原为纸,以这山峦、林木、城郭为底色,他的每一笔,画出来的江山是人间地狱,还是四海升平,都在他的转念之间,在他的笔锋之下。就像下棋一样,每个人都是棋子,万物是棋盘,而棋手决定着棋子们的命运。
    沈傲最讨厌做操盘手,可是冥冥之中,恍如有一只手在推着他到这风口浪尖,他不站出来,这里就是人间地狱,他漠不关心,这里将是饿殍无数,赤地千里。
    “他娘的,人格又升华了。”沈傲不由莞尔一笑。
    看了看日头,这时候地平线上果然呈现了一支车队,沈傲如释重负,站起来,道:“带着车队入城。”
    车队从城外进去,那一辆辆大车,车轴碾过很深的痕迹,头上是油布抱着的袋子,聚积的像小山一样,连绵数百辆大车,像是看不到尽头。
    众人见了,更是欢声雷动,许多人远远地尾随着粮车拍手,校尉们小心翼翼地拱卫着车队,却是没有出什么岔子。
    之后车队到了官仓,卸了米袋,许多人才轰然散去。
    西夏的粮食运到太原的消息传得也快,更有人煞有其事地说这一次粮食共运来十万斗,若是省着点吃用,吃上两个月总是不成问题,太原城算是有救了。
    也有人将消息送到了一处别馆,只和门口的门房知会一声,便仓增进去,郑克事先也听了消息,马上脸色铁青,趿着鞋,披着一件衣衫便急仓促地出来,二人恰好在门楼这边相遇,郑克劈头盖脸的就问:“城中有什么消息?”
    来报信的人道:“西夏的粮食运来了,数百辆大车,上头聚积得像山一样,只怕有十几万斗之多。”
    郑克的脸色霎时冷了下来,道:“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一点过失也没有。是平西王亲自去押的车,数百个校尉据守着,直接送到了官仓去。”
    郑克冷冷地道:“知道了,你下去吧。”随即又对人道:“拿着老夫的名刺,去请文都督。”
    郑克径直到了偏厅里喝茶,满腹的心事。若是真的运来了粮,这可真要糟糕了,十几万斗,说多认真不多,可是真要省着点用,熬过这寒冬最冷的时候应当不是问题,比及河道上的冰一解冻,那么无数的官船就会运来粮食,到了那时候,郑家不但偷鸡不成蚀把米,并且此前对沈傲的计划也要全盘落空。
    “真是奇怪,太原是两个月前地崩,西夏那边获得消息,张罗粮食,再运到太原来,岂能两个月就能送到?就是从汴京到太原,也未必能这么快才是。”郑克呆呆地坐在椅上,阖目寻思。
    究竟结果汴京往太原和西夏往太原不合,汴京和太原之间有水路、有官道,水路却不说,如今河水结了冻,肯定是不通顺的,可是官道究竟结果还在。可是西夏与太原没有官道相连,要翻过丛山峻岭跨河过来,就算这雪天不会拖慢行程,也不该来得这么早。
    “莫非……”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泽,整个人突然ji动起来:“是这样,一定是这样,哼哼,瞒天过海,真当老夫是蠢物吗?”
    郑克冷冷一笑,随即抓起几上的茶盏慢吞吞地喝起来。
    正在这时候,文仙芝来了,他法度仓促,还未等人通报,便大剌剌地进来,劈头便道:“国公,城里最新的消息你知不知道?”
    郑克不紧不慢地放下茶盏,淡淡笑道:“文都督且先坐下说话。”
    文仙芝冷笑道:“火都烧到眉毛了,还坐下说什么?国公爷,你到底还有没有主意?城里有了粮,我们就是被人捏了七寸的蛇,那沈傲是钦差,又是亲王,到时候空下手来,要收拾你我还不容易吗?”他森然道:“来的时候我已经想过了,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自然不克不及束手就擒,实在不可,我叫上人,今天夜里去官仓放一把火,把粮食都烧了,没了粮食,那姓沈的就是没牙的老虎,先机自然还握在我们手里。”
    郑克淡淡笑道:“烧粮?你可知道,那官仓里有几多校尉据守?”
    文仙芝冷笑道:“让边军扮作抢粮的灾民,他的人手再多,也是在明处,三更起事,突然一涌上去,难道他们还是铜墙铁壁吗?”
    郑克摇头道:“去的人多了,就会走漏风声,身为都督去烧官仓,这消息要是传到了宫里,你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敷赎罪的。去的人少,那里有数百校尉镇守,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不克不及全身而退都是未知之数,这个体例欠好……欠好……”
    文仙芝叹了口气,一屁股坐下,道:“脱手是死,坐以待毙也是死,倒不如脱手的好。”
    郑克微微笑道:“文相公认真以为西夏的粮食运来了吗?”
    “怎么?那运粮的车不是这么多人睁眼看到了吗?”
    郑克呵呵笑道:“运粮的车确实是看到了,可是里头装的是什么工具又有谁知道?就算他装的是沙子,也没人知道。”
    文仙芝一点就透,先是一喜,随即又皱眉道:“只怕未必,若是沙子,他费这么大工夫做什么?”
    郑克淡淡道:“或许是引蛇出洞,文相公想想看,若是官仓里的粮食已经施放完了,平西王会怎么做?”
    文仙芝皱起眉:“巧fu无米,即是平西王有天大的能耐,也无计可施。若真的没了米……”
    “嫁祸于人!”郑克打断他,应机立断地道:“这人狡猾如狐,满肚子都是阴谋诡计。他这么做,就是要做出一个假象,要我们以为官仓里的米已经聚积如山,要让我们自乱阵脚,lu出破绽。”他继续徐徐道:“若是真如文相公刚刚所说,今夜就叫人去烧粮,到时候那姓沈的若是在官仓附近埋伏一支军马,等我们把粮烧了,再杀出来,结果会如何?”
    文仙芝不由道:“结果自然是人赃并获,全太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4 2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