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兵在来的时候,已经得到嘱咐,今天干活,许慢不许快,目的只有一个,要让张掌柜认识的,他的银子,huā的是值得的。不过再慢,短短一里来地,这么多人动手,能需要多少时间,中午时分,已经干出大半。
    饭口的时候,大家伙就席地而坐,在这里用饭。
    眼下正值夏天,天气闷热,虽说靠着城墙,也有些吃不消。这个时候,张重安手下的一个伙计突然说道:“掌柜的,大家伙忙活了一上午,累的不像个样子,很是口渴呀。能不能赏给大家一些酒吃,等喝完酒,大家伙干活也有jīng神,到时一鼓作气,把剩下的活全都干完。”
    张重安听了这话,显得很是不高兴,说道:“你们这些酒虫,整日里就知道喝酒,在太原的时候,多喝点倒也无妨,可是现在,这些酒是要运到关外,卖大价钱的,怎能随便喝。”
    “掌柜的,您就通融一下吧。瞧大家伙累的,要是不喝点酒,怕是下午都没力气干活。我们也不多喝,一人一碗,也就行了。”
    这伙计把话说完,其他的伙计,也都跟着说道:“是呀,掌柜的。若是不喝点酒,下午真的没有力气做活。这些酒我们也不白喝,下午不仅多卖力气干活,等到出关之后,我们也加紧脚程赶路,争取早日到地方,您看行不行呀。”……
    所有的伙计,一起哀求,搞的张重安也没了法子,只好说道:“好了、好了,真受不了你们这些人,整日就知道喝酒。好吧,这次依了你们,不过有言在先,下午你们可要加把力气,说过的话可不能不算。还有,每人只许喝一碗,不许多饮。”
    “放心吧,掌柜的,我们保证说到做到。”……
    一时间,伙计们沸腾了,兴高采烈的跑到骡车旁边卸酒。很快两大缸酒搬了过来。将酒缸的封口一打开,真是酒香四溢。
    从古到今,当兵的人,都喜欢喝酒,一旁的士兵闻到这酒香,立刻是神魂颠倒,哈喇子直流。看到酒坊的伙计,用瓢一碗碗的盛酒,更是羡慕不已。
    有那嘴馋的士兵,实在忍受不住,开始央求长官,是不是能够向张重安讨点就来。这次干活,是收了银子的,而且也知道这些酒是要运出关卖大价钱的,怎好意思上前讨要。说实话,千总、把总现在还在昨晚的酒香呢。
    侯英一向好酒,酒虫作怪,无法控制,最后只好厚着脸皮,走到张重安的面前。
    “张掌柜呀,小弟……唉……这酒……”
    侯英的表情尴尬,说话也是吞吞吐吐,但是张重安岂会不明白他的意思。犹豫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侯将军,您客气了。来人啊,还不快给将军取四坛酒来。”
    一听这话,侯英是高兴不已,连忙道谢。伙计从车上卸下来四坛酒,送到士兵堆里,见到美酒送来,一众士兵开始欢呼雀跃,拿起饭碗,挨个打酒。
    城上能有二十来个士兵,是专mén负责瞭望的,有什么事,就点烽火。此刻下面分酒,他们也看的是清清楚楚,军营里其实也有酒,但是他们发现张掌柜他们的酒似乎是好酒,肯定比他们喝的酒强上几倍。人都有凑热闹的心理,下面分酒,怎能不下去讨上一碗。于是,城上的士兵,也都纷纷跑了下来。
    这一幕,张掌柜看的清楚,他瞧了眼自己这边的酒缸,见还剩下小半缸酒,便说道:“王四,你带几个人,盛几碗酒,给城上的总爷送去。”
    “是,掌柜的。”
    叫王四的伙计,立刻招呼了几名伙计,跑到酒缸之前,几个人一下子就将酒缸给围住。王四右手抓过瓢,而他的左掌之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瓶子。
    瓶子里装的是白sè的粉末,因为旁边都是自己人当着,所以官兵不会发现。他将粉末倾倒入酒缸之内,然后用瓢在里面搅和了一下,粉末瞬间溶解。
    紧跟着,王四开始盛酒,盛了十几碗酒,一众伙计,送到城上。城上还剩下六个士兵,没有离开岗位,见到他们他们来送酒,那是感动万分,说了好几句拜年的话。
    过了一会,所有的士兵,都喝过了酒,稍微休息一会,便开始继续干活。
    可是,刚一开工,还没干上一刻钟,便听到有士兵说道:“这酒可真有后劲,我怎么觉得晕乎乎的。”
    “谁说不是,我也有些晕。”
    “噗通!”“噗通!”……
    说话的功夫,就有士兵支持不住,摔倒在地。倒下的还不是一个,可以说是成片栽倒,没出片刻,所有的士兵全都倒了下去,唯有张掌柜他们这些人,没有办点事情,仍然站着。
    张重安瞧了眼身边的人,说道:“王四,到城上看看。王六,你快些出谷报信,速度越快越好。”
    “是!”……
    王四和王六两个伙计,分头行动,一个上城上查看,城上的士兵,也已晕倒在地。王六是撒tuǐ疾奔,用了能有半个时辰,也出得山谷。
    在左侧的山后,此刻正有一支人马,在那里等候,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多铎。
    王六见到多铎,当即跪倒在地,大声说道:“启禀将军,城mén已然夺下。”
    王六称呼多铎为将军,显然是没见过多铎,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多铎并没有见怪,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做的很好,等我攻下三道关,迎接皇上进城之后,皇上一定重重有赏。”
    “多谢皇上、多谢将军。”
    “好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先起来吧。”待到王六起来,多铎也不去理会他,把手中马鞭一挥,大声说道:“勇士们,随我进城!”
    峡谷之内,走路都费劲,更不要说是骑马了,沟沟坎坎数不胜数,马匹根本冲不起来。怪不得城上守军如此悠闲,放着这般天险,哪怕是天下间最jīng锐的部队,也无法破关。
    可惜,贪心使人丧命,在坚固的堡垒,也有可能被人从内部打开。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从陕西送来的六百里加急……”
    通常来说,六百里加急是可以直接送进内阁的,一名灰头土脸的士兵,在禁军的带领下,仓惶朝内阁跑来。
    今天的岳肃,心情很是不错,日本方面,刚刚送来捷报,吴思南在千叶取得连胜,打败伊达政宗,彻底拿下千叶全境。不过,德川家光正在调集江户川的兵马,准备向千叶反扑,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岳肃相信吴思南、蒋杰、吴家省、邢鹰他们的本事,相信他们一定能够顶住倭人的反扑。等到倭人的士气衰竭之后,大明再一增派援军,胜利便尽在掌握。
    正在他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从陕西送来六百里加急,着实令他大吃一惊。陕西自流寇受抚之后,一直很是太平,从没听说有什么事,怎么今天能有六百里加急送来。
    岳肃连忙起身,冲着外面大声喊道:“是什么六百里加急,快拿进来给我看。”
    禁军和送信的士兵,已经来到岳肃mén外,一听到岳大人的喊声,赶紧推mén而入。士兵上前几步,跪倒在岳肃面前,城上带有羽máo的信函。
    岳肃接过来,拆开观瞧,上面写的内容很是明白,鞑子已从三关口杀入,现在进取三道关,兵bī银川,在银川城周边大加抢掠,好在城内有所准备,城池未被攻克,现在鞑子,已经朝长安方向杀来。
    看过这道奏折,岳肃只觉得是天昏地转,脑袋嗡嗡直响,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说道:“你们下去吧。”
    “是,大人。”
    禁军和士兵马上退下,岳肃哪敢耽搁,是立刻走出自己的值房,请旨入宫面圣。
第四十八章 岳帅出兵
    第四十八章岳帅出兵
    “怎么会这样,这……这可该如何是好……卿家,你看……你看这得怎么办呀……”
    岳肃御书房见驾,将加急文书呈给张嫣过目,张嫣看过之后,吓得是huā容失书^网^e^看
    别说张嫣有些慌了,其实在岳肃看过这加急文书之后,也有些慌。可他是男人,是托孤大臣,当朝首辅,朝中的擎天柱,现在张嫣没了主意,要是他也表现出慌张的样子,那还不得把这对孤儿寡母给急死。
    当下岳肃拿出一副镇定的神sè,说道:“皇上、太后,莫要惊慌,鞑子即便入关,也算不得什么,有臣在,绝不会让鞑子踏入京师半步。不仅如此,他若现在速速离去,还能全身而退,倘不识好歹,臣定叫他来得去不得。”
    “爱卿,你真能有此把握……”现在的岳肃,已经成为张嫣的主心骨,岳肃能够如此说,张嫣的眼睛为之一亮,张嫣的心,也放下许多。
    “臣绝对有此把握。”岳肃肯定地说道。
    “那就好,有卿家的话,哀家就放心了。其实,只要能保住京师,那就比什么都好……”张嫣可是知道鞑子的厉害的,上次鞑子入关,可谓所向披靡,在北京城外转了好几圈,朝中兵马,无人敢战。所以,对她来说,能够保住京城,那就足够了。
    “臣不仅仅是要保住京城,还要保住我大明朝的亿兆黎民,鞑子入我河山,若是让他们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臣还有何面目面对皇上和先帝,同样也是对不起大明朝的百姓。不但如此,倘若我大明不给鞑子一点教训,鞑子还真以为我大明只会仗着长城防御,不会进攻呢。甚至他们还会变本加厉,再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好说。所以,臣有意请命,亲自统军,前去和鞑子一决死战。”岳肃坚定地说道。他说的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而且现在统兵和鞑子决战,还能占据主动,要是日后被迫决战,便很有可能落后手。眼下鞑子内部没有粮食,资源困乏,这次入关,也是绝对不可能轻易离开的,正如岳肃所说,会做出什么事来,都很难讲。
    “爱卿,哀家素闻鞑子骑兵在平原jiāo战,十分厉害,咱们想要对付他们,只有固守坚城,这次主动出兵,怕是把握不大呀。一旦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张嫣这话,也有她的道理,她是害怕,岳肃这次出兵,万一打败了,不仅会折损士气,更为要紧的是,朝廷的主力不多了,一部分在日本,一部分在辽东,眼下能拿出手的,也就那么多。如果一下子被鞑子给灭了,鞑子趁势来攻打北京,如何防守。
    “太后放心,臣之所以敢主动请缨,也是有一定把握的。而且,眼下的形势,也容不得臣不出兵了。”岳肃说道。
    “那……那好吧…卿家此去,一定要小心,倘战局不利,切记要快快返回京师。京师这边,还指望着卿家呢。”别看以往张嫣会偶尔算计一下岳肃,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她是谁也不放心,只相信岳肃。
    “微臣遵旨。”岳肃欠身领命,跟着站起身来,来到当中,躬身说道:“皇上、太后,所谓救兵如救火,此事事不宜迟,还请皇上立刻下旨,令臣出兵。”
    “好!哀家这就传旨。”
    下圣旨的事情,对于御书房里的这几位来说,就和写张书签没有什么区别。讨来旨意,岳肃返回内阁,虽说一众阁臣没有看到六百里加急上的内容,不过刚刚那士兵的声音那么大,早已将诸位大人给惊动,向人一打听,便知大概。
    眼下这些人急的是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看到岳大人回来,连忙寻问,该当如何。岳肃告诉他们,现在已经讨来旨意,自己决定亲自出兵,抵御鞑子。听闻岳大人亲自前去,他们才算松下一口气。
    阁臣们治国倒是还可以,但是打仗,那可就没什么本事了,岳肃也不用和他们商量,不过蒋杰去了日本,一切的方略就得自己来定了。
    岳大人这一次,重掌六省军务,并挂上兵部头衔,他思量一番,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调兵。内阁拟旨,令máo有见将水师全部调回,现在不必再去辽东sāo扰了,赶紧去黄河,扼守住黄河各个渡口,禁止鞑子渡河,而且速度一定要快,务必抢到鞑子北上之前赶到,倘若晚到一步,让鞑子渡河,立斩不赦。
    这是第一道旨意。第二道旨意是,令宣府总兵司马乔禹调兵四万速速前往黄河北岸,倘若遇到鞑子,哪怕是死,也要将鞑子给拦住。第三道旨意,给山东巡抚吴如梦,让他率军五万前往山西,速度越快越好。第四道旨意,给的是镇守潼关的将领,闯塌天刘国能,让他拼死扼守潼关,绝不能让鞑子进到河南。而且旨意上写的清楚,领旨之后,潼关不得再开,不管是谁想出入,都不可以,这是为了防止被鞑子hún进城内,里应外合。
    刘国能本是流寇降将,而且是最早接受招抚的,乃是当时熊文灿招安来的。在与流寇作战期间,这家伙是兢兢业业,对于这种将领,岳肃是不会亏待的,不仅让他管理陕西的流寇兵马,还把潼关jiāo给了他,由他来镇守。因为要镇守潼关,他就没去日本。
    四道旨意发出去,岳肃也不闲着,立刻在北直隶这边,调兵遣将。他集合兵马五万,又从都督府选了一干将领,这里面,李定国是必须要带上的。对这小子,岳肃很是喜爱,当初袁崇焕造反的时候,就曾经让他打头阵,这次照旧如此,岳肃让他为先锋,统兵一万,先行出发,赶往山西,与司马乔禹汇合。
    紧跟着岳肃亲统四万大军,赶往山西。
    再说皇太极那一边,那日靠着里应外合之计,夺下三道关,大军入城之后,是席卷三关口。长城虽险,也只是对外,鞑子从里面打,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夺下三关口,皇太极并没有将关口放弃,自己来一趟多不容易,这道关口,自己必须先守着,谁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他让贝勒硕托,率兵七千,分守三关口,自己率领满méng联军,攻打银川。
    坐镇银川的宁夏巡抚赵廷璋已经得知三关口丢失,他不敢出兵和鞑子正面jiāo战,只好调集兵马,固守城郭。宁夏的兵马也不少,能有六万多人,虽然有些分散,但很多就在银川汇集了四万来人。平原和鞑子决战,他们没那个本事,但是守城,还是没有问题的,银川城当年在宋朝时期,就西夏的国都,城高墙厚,后来虽说曾被méng古人血洗,但大明开国之后,将银川定为九边重镇,重新修建了城池。眼下的银川城,可谓是固若金汤,鞑子虽然彪悍,怎奈攻城不是强项,几番攻打,都没有拿下。
    皇太极可没时间在这折腾,见无法攻下,便率大军东进,一路烧杀抢掠,进入陕西境内。皇太极这次带来的大军,是着实不少,自家的部队,满méng汉八旗的兵马都算上,能有十万众,méng古方面,各部也不敢正面违抗他们的命令,都纷纷出兵,也凑上了将近十万人。一开始的时候,méng古军队的士气都很低,认为不可能突破长城,这一次,怕是不仅会白跑,皇太极带的粮食少,到时候,无法攻下城池,还不知要死伤多少。可是,当他们进入三道关之后,jīng神头马上就来了,前路之上再无阻拦,这一次,看来又要大发横财。
    满méng联军二十万,不管到哪,都好似风卷残云,除了房子带不走,其他的东西,人也好、物也罢,只要能带走的,全都被抢了。哪怕是带不走的,能烧也要给烧掉。可以说,就是这般残忍。
    这一日,大军来到延安府,延安周边的百姓,已经得到消息,能进城的是纷纷进城,不能进城的,也是去别处逃难。可鞑子行军,和上次一样,派济尔哈朗率轻骑在前,负责抢掠,大军在后接应,tuǐ脚慢一点的,都逃不出他们的魔掌。
    济尔哈朗的部队席卷了延安府周边村镇,能抢的都被他抢了之后,才命令在城外扎营,等候皇太极的大军。
    皇太极大兵到来,少不得要发兵攻城,延安府的兵马不多,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府城,几千人还是有的,整整坚守了七日,最终城破。进入延安城,鞑子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延安抢了个底朝天。延安算得上是陕西的重要地方,南可下长安,东可进山西。
    延安城的知府衙mén里,皇太极召集手下的一众王公贝勒,在此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计划。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进入山西,然后北上,打到北京,另外一个,是南下长安。
    众人商量一番,一致认为,陕西太穷了,实在抢不到太多的好东西,长安是重镇,而且现在肯定有了准备,想要攻打,难度比较大。和攻打长安相比,东进过黄河,进入山西,然后北上去北京,应该才是最好的选择。
    见大家都认为,前往山西比较好,皇太极下令,让济尔哈朗率领兵马继续充当前部,东进山西。
    郑亲王济尔哈朗领命即行,率领本部镶蓝旗以及一万五千méng古兵向东tǐng进。正常来说,从延安到黄河,也就一百多里地,要是急行,有一天的功夫,就能赶到。但是,路上不抢点东西、抓点俘虏,还能算是鞑子么。
    两万多人,一路烧杀抢掠,所过之处,也就剩下老鼠什么的了,速度自然快不了。而且,抢完一个地方,他都把俘虏和财物留下,命令少许兵丁看守,等到皇太极赶来,jiāo给皇太极。就这样,用了三天,才抵达黄河岸边。他的另一个任务,是搭设浮桥,以供后面的大军通过。
    这种工作比较容易,经常行军的人都会做,忙活半天,一共搭建了六座浮桥,他的这点人,其实有三座浮桥就足够用了,但是皇太极人多,少了绝对不够。
    浮桥搭好,兵马过河,并派人给皇太极报信。渡过黄河,济尔哈朗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就地安营扎寨,等待皇太极的大军。
    士兵们搭建浮桥,忙碌了大半天,晚上吃过饭,少喝了点酒,就全部躺下休息。济尔哈朗也算是比较谨慎的人,但大军一路前来,没有遇到半点抵抗,难免有些轻敌,料想明军不敢和他作战。不过,话说回来,确实也是这么回事。上次入关也好,这次入关也罢,基本上都是他们主动攻击明军,明军只是被动守城,丝毫不敢野战。
    还有这次渡黄河,简直是轻松无比,看来一口气打到北京,都不成什么问题。夜里他安排了一些méng古兵巡逻,其他的兵马,该休息就休息。
    深夜里鞑子大营一片安静,只有营mén口站了几个méng古兵在闲聊。
    “这nv真人也太欺负人了,白日里搭建浮桥,基本上都是咱们的人忙活,他们的人,找yīn凉的地方歇着。***,到了晚上站岗,竟然也是咱们,他们的人去睡大觉。怎么好事都成他们的了。”一名méng古兵很是不满地说道。
    “兄弟,这话可别让nv真人听到,要不然,咱们的脑袋非得搬家不可。咱们méng古部落各自为政,nv真人统一号令,不管是哪个部落,也不是nv真人的对手。没有办法,只能听人家的。不过,说是夜里巡逻,也没什么可巡的,明人都是懦夫,也就能在城里猫着,哪敢真的和咱们在平原上打。里面的人好像都睡了,明天也不知要不要赶路,我看咱们也chōu空睡一会,省的明天没有jīn一个méng古兵说道。
    “说的也是,这地方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哪来的明军。何况,就算真的有,我就不信他们还敢过来打。要是敢打的话,也就不用等现在了,咱们渡河的时候打,岂不是更好。”
    “就是。坐下睡一会,忙活了一白天,困死我了。”这méng古兵说了,打了个哈欠,然后坐下,靠着栅栏,真个开始睡觉。
    其他的几名士兵,也都困了,大半夜的哪个不想睡觉。一时间,一个一个的全都坐下,靠着栅栏睡了过去。
    三更时分。
    有三支人马,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偷偷地向这边mō来。
    这些部队,全都是骑兵,每路能有三千人。东路这边,领头的是李定国和铁虬;东路那边,是司马乔禹;南路那边,是金蝉、虎子。
    这三支人马,都是人衔枚,马摘铃,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三支人马行军速度差不多,且说李定国那一路,在距离鞑子大营,还有二里地的时候,停了下来。
    今晚的星星很少,月亮也不是很明亮,加上是深夜,目视距离十分的短。李定国小声说道:“现在大约是什么时辰。”
    “应该是三更了。”一名小校说道。
    “好,想来另外两路,也应该到了。大家伙做好战斗准备。”李定国用不大的声音说道。
    在他身边的人,没有回答,都是点头。
    随后,李定国催动坐马,又是缓缓向前,尽量不发出声响。距离鞑子大营越来越近,守夜的méng古兵睡的正香,根本没有发觉,有敌人到来。等到距离大营还有百余步的时候,李定国已经可以隐约看到敌营所在。他微微一笑,将手中的亮银枪举了起来,大声说道:“弟兄们,杀敌就在今夜,跟我冲!”
    声音落定,他双脚一磕马腹,胯下白龙驹“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铁虬紧随其后,其他的明军是争先恐后,向前冲去。
    明军速度一快,马蹄声立刻响了起来,méng古兵这才听到声音,可刚睁开眼皮,就见一条明晃晃的打枪刺了过来。
    “啊!”
    随着这第一声惨叫响起,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也跟着响了起来。
    “冲啊!”“杀呀!”“杀光鞑子!”……
    明军呼啸杀入大营,跟着点起火把,见到帐篷,把将火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