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叛军的士卒,这时已经发现后面的粮草车仗,有人大声喊道:“弟兄们,后面是明军的辎重,大家快点去抢呀!”
这一嗓子还真管用,原本围杀岳肃这边的人马,不少掉过头朝粮饷车辆冲去。跟在牛乾身边守卫的士兵只有五百人,看到敌军冲来,都聚到牛乾身边,等候命令。
牛乾现在也管不了许多,咬牙喝了一声,“弟兄们,跟我上,一定要顶住,援军片刻就到!”
第三十四章 烽烟四起
金蝉现在已经赶到贵阳城,五里地的距离,快马行进,不过片刻功夫。
来到城下,只见城头已做好战斗准备,看来百姓的话一点不假,张彦芳兵败,敌军很快就要攻打贵阳。
金蝉在城下通报姓名,说了来意,守城的官兵一听说是粮饷来了,是异常兴奋,马上去禀报巡抚李枟。李枟赶到城头,正好看到五里外岳肃的兵马正和叛军厮杀。他当即下令派兵接应。
城内的兵马已经是战备状态,调动起来倒也不难,可即便这样,也用了一刻多钟,算上金蝉等候李枟的时间,都已经有小半个时辰。
总兵张彦芳亲自率军出城,前部马队能有一千多,后边步卒五千。龙里战败,这家伙憋了一肚子气,今天看到敌军不是很多,哪能不趁机会报这一箭之仇,也让李枟瞧瞧,自己不是脓包。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贵阳城内已经没有多少粮草,眼前的军粮要是不抢回来,敌军一到,困都能给他们困死。
张彦芳的战败,倒不是他贪生怕死,纯属是指挥失误,那日两军交锋,战到酣时,叛军突然全线崩溃,张彦芳误以为敌军是乌合之众,久持之下没有战力,便下令追击。不料这是安邦彦的诱敌之计,追到半路,叛徒掉过头来,又和官兵死磕,左右树丛里钻出伏兵,将官兵杀的是落花流水。
这次一为粮饷,二为报仇,张彦芳是卯足了劲,兵马直冲城外,不一刻功夫赶到两军交兵的地点。
援兵一到,守卫粮车的士兵是勇气倍增,拼命杀敌。叛匪原本以为城内的官军已是惊弓之鸟,不敢出城,想抢走粮草,所有没有放火焚烧。现在对方的援军一到,才知明军不像军中宣传的那么不堪。安邦有见势不好,大喊一声:“风紧,扯呼”,拍马后撤,一众叛匪也跟着撒腿就跑。
张彦芳率兵急追,岳肃则在后面整顿人马,一场激战下来,四千多人的队伍阵亡两成有余,伤者过千人。不过叛军比他们也想不了多少,扔在这里的尸体也有千余具。
大家收拾阵亡将士的尸体,放火焚烧,是各个洒泪。清理过战场,才相互搀扶着伤者向贵阳城走去。
进到城里,李枟亲自接待岳肃,并给士兵安排住处。
巡抚衙门内,粮饷交割完了,岳肃又提起龙泉县令庞白与松桃县令郑光友、印江县令钱直的事。并将证词、口供上交,那万人状更是少不了。
李枟听完岳肃的讲述,不必观看证词,已是勃然大怒。连庞白的人都不见,立即下令,以横征暴敛、激起民变论处,砍头祭旗。至于郑光友与钱直二人,也是一律批准斩刑,只是还要上报刑部,需等到叛乱平息之后。
厉浩然、厉浩荃兄弟俩,本事还真不错,一场大战下来,都未丧命。岳肃代为求情,李枟也准了,念二人杀敌有功,无罪释放。
公务办妥,李枟留岳肃用饭,算是接风。住了一夜,清晨起来,岳肃打算辞行,返回铜仁,然而却晚了,早上一醒,就听士卒禀报,安彦邦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随同李枟站在城头之上,只见城下是旌旗飘展、人喊马嘶,密密麻麻的叛军将贵阳城围的是水泄不通。不用去数,光看阵势,也能瞧出兵马不下于十五万。
“秉严,现在你想走恐怕也走不了了。”李枟笑眯眯地说道。
秉严是岳肃的字,在明代,关系不错的朋友之间,才称呼对方的字。岳肃和李枟仅仅是初会,没想到李枟就开始称呼他的字了。这既是对岳肃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品行的一种肯定。
岳肃也是一笑,说道:“既然走不了,那下官就不走了,留在这里,助大人守城。”
李枟字长孺,不过岳肃可没资格去称呼人家的字,上下级关系在这里摆着,关系也实在没近到那个地步。
李枟似乎就是等岳肃的这句话,笑道:“你的官声我已听说,昨日那一战的表现,我也知晓,很不错。既然你愿意助我守城,我是求之不得。秉严啊,城内能担重任的人不多,这北门由我亲自来守,西门交给了张彦芳,南门交给了这里的守备胡天垂,东门嘛,我打算交给你。你可有把握胜任。”
岳肃一拱手,说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叛军若想攻破北城,也要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他没想到李枟会交托如此重任,虽说自己没有多少把握,但到这个时候,也绝不能退缩。他明白,如果城内真的有将才,李枟也不会自请守本门,更不会将东门交给他这个文官。为了城内的数十万百姓,他也义不容辞。
“很好,老夫没有看错人。我这就调拨你二百火铳、四门火炮,随你一同前来的人马也归你指挥,东门就交给你了。”李枟说完,拍了拍岳肃的肩膀。
贵阳城内的兵马主要是由张彦芳的败军,巡抚行辕的兵马,以及守备衙门军队组成。其数量也不少,能有万八千人。李枟先后调拨,各门守将先后就位,岳肃也带着人马赶到东门,交接了防务,亲自坐镇城楼。
且说安邦彦在北门下列开阵势之后,一见城头上的大旗,写的是巡抚李枟的名号,不由得大喜。他欺李枟是科举出身,没见过战阵,立即派兵攻城。
不料李枟可没有他想的那么窝囊,马上给了他迎头痛击,城上火炮、火铳一顿打压,一上午的功夫,叛军死伤上千余人。
见识到李枟不是好惹的,安邦彦又打听起其他各门都是由谁来守御。张彦芳把守的西门是万不能去的,那家伙的本事不弱,上次交战用计谋赢了,攻城的时候可没那么幸运。
得知镇守东门的是铜仁知府岳肃,一个文官,安邦彦的精神头又来了,将主力部队移至东门,下令狂攻。
岳肃这边有火炮四门,火铳兵二百,远不如李枟那边的火力,叛军冒着炮火,抢过护城河,搭起云梯,开始攀登。但岳肃的办法还是比较多的,他就是在等敌军爬城。
在叛军主力移到东门时,岳肃在城头看的清清楚楚,下令让人准备好较长的铁链,上面固定好把手,用火烧红,顺着城墙放下,士兵在上边握着把手,左右甩动。爬到一半的士兵,一被火链碰上,死是不会的,但肯定会被烫的一激灵,抓不住云梯,掉落下去,不死也是半残。
岳肃还用棉被将火药包裹,外面浇上火油,点燃之后抛下城去。这东西好比燃烧弹,威力大得很,尤其是棉被里面被油浸过的棉花絮子,燃烧后被风吹的到处乱飞,只要沾到身上,想拍都拍不掉,衣服登时着火,烧成什么样也可想而知。
石头、瓦块不停地向下砸自不用说,岳肃后来又别出心裁,仿照后世手榴弹的做法,将火药用厚纸皮紧紧裹住,里边加上铁钉、铁屑,留出引线,点着后往城下扔。这炸药包只要一爆炸,铁钉铁屑是四处乱飞,杀伤力也是不小。
一连攻了六天,城下堆积的尸体足有万人,尸体密密麻麻,堆得能有一米多高。到了第七天,岳肃干脆图个省事,等敌兵攻城时,把柴草火油倒下去,一把大火,烧的映红了半边天。叛军吓得急忙后退,再也不敢上前。
等到第八天,安邦彦再下令组织叛军攻城,没有一个人再往前冲,城下便是白骨,阴森的骇人,好似修罗场一般,见识到东门城上守军的厉害,谁还敢上去送死。
安邦彦一见连续攻城非但没有拖垮守军,反而自家的士气大大折损,一怒之下,下令“尽掘城外坟冢,遍烧村寨”以示报复。
在城外又折腾了几天,安邦彦发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无用功,守军凭借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斗志,坚守一段时间绝无问题。
“如何才能攻取贵阳呢?”安邦彦沉思许久,终于想出了个主意,“断其援军及粮道,使其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时间一长,城中必然会发生动乱,那时李枟自会乖乖出降。”
打定这个主意,安邦彦立即采取行动,他先后派兵扫荡贵阳的周边地区,并扩大战果,占领更多的州县。其军先后攻陷广顺、普定、威清、普安、安南诸卫,致使贵阳以西千里之地沦于其手。
安邦彦在贵州闹腾的时候,四川发生叛乱。永宁宣抚司、彝族酋长奢崇明手握勇敢善战的彝兵,他与其子奢寅等人久有“复兴彝族国”之心。见辽东努尔哈赤闹得沸沸扬扬,朝廷将目光全都对准那里,而贵州的安邦彦攻占大片土地,朝廷竟无暇西顾,这么好的时机怎能不去利用。
奢崇明当即起事,率军直取成都,这就是明代历史上有名的“安奢之乱”。当时成都只有守军数千,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布政使朱燮元忙召集周边各府与宣抚司出兵援救。在这个时候,明代唯一一名女性名将、石柱宣慰使秦良玉横空出世,率领赫赫有名白杆兵力挽狂澜。这位女英雄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靠自己的战功封侯,成为一品诰命夫人的女中豪杰。
奢崇明久攻成都不果,但他的起事极大鼓舞了安邦彦叛军的士气,甚至在贵州这边已经开始传扬——成都已被攻克。
这个消息一传开,新任巡抚王三善带着他的援军赶到“黔滇门户”怀化府时,竟然不敢前进了。
叛军四处为虐,又先后有土著土司响应,安邦彦威势更甚,此刻兵马已过二十万。贵阳城仍被围困,好在叛军比先前大幅减少,只是锁住各个关隘、要塞,切断你的粮道。
秋去春来,半年过去,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幸亏有岳肃及时送来的粮草,否则大家已经饿肚子了。这一日,李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想要一个妥善的对策,总这么困着,实在是不行啊,再过不久,城里就再也坚持不下了。
第三十五章 求援
“下官认为,应该立刻出城搬请援兵,里应外合击溃敌寇!”
军事会议上,岳肃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的话一说完,马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领头发笑的是贵州总兵张彦芳。
“哈哈哈哈……。岳大人,你管理地方、办案是有一手,但讲到行军打仗,还差得远。敌军现在占据周边要塞,严格对贵阳城进行监视,一旦有军队出城,他们马上可以调集人马加以围攻,出城和寻死有什么区别。”
“张总兵说的不错,若是有军队出城,人多眼杂,肯定会被发现,到时敌军调动部队,马上能将我军歼灭。但要是只有零星几个人出城,配上轻骑快马,想要围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岳肃说道。
“笑话,现在敌军把贵阳围的不说是水泄不通也差不多,各条路上都有敌军的营寨,想要出去,谈何容易。还零星几个人,估计都不够敌人砍的。”张彦芳争论道。
“好了,你们两个不要争辩了,岳知府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当然,张总兵也是依实事说话。”李枟先是打了个圆场,随后说道:“现在我们的粮草已经用不了多久,军队倒是能撑上三个月,可百姓呢。现在内城没有粮食了,再过几天,我打算派发军粮赈济,这一来支撑的日子便要缩短了。”
“巡抚大人,您说用军粮赈济百姓?下官不敢苟同。军粮是军队的命,要是分给了百姓,我们还能支持多久,怕是等不到朝廷援军到来,我们就得先饿死。”张彦芳马上表示反对。
“张总兵,您这话就不对了,百姓是朝廷的百姓,国家军队其职责就是守土安民,如果城内的百姓都死光了,我们护卫着一座死城,还有什么意义?”岳肃当即反驳张彦芳。
“你……”张彦芳一看岳肃敢顶撞自己,拿大道理压人,哪能不火,眼珠瞪得老大,“我看你们这些读书人是读书读傻了!要是没有我们守卫城池,城里的百姓早被叛匪杀光了。上去拼命的时候怎么不见百姓出来?”
“难道百姓就没有出力吗?没有他们纳税,军队哪来的粮饷,你我吃什么?”岳肃大声争辩。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说的都对。”李枟再次当起和事佬,说道:“我今天召你们来,不是让你们争辩这个问题的,城内本部院最大,是否将军粮分派给百姓,是我说的算。今天的主要是商议破敌之策,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意见?”
这话一出口,张彦芳再不做声,在他下首的武将,也没有一个吭声的。现在的局势明摆着,敌众我寡,主动出击是自寻死路,只能坐等援军到来,然后内外夹击。但问题是,援军什么时候能来。
岳肃沉吟片刻,说道:“大人,下官认为,首要任务还是要和外界沟通,找到新任巡抚王三善,请他调集援兵前来解围。时日拖得越久,对我军越是不利。”
“你的对策倒是不错,但你也看到了,城外大小道路以及要塞全被叛匪占据,想要出去,谈何容易?人一出城,还不是自寻死路。”李枟摇头叹息道。
“下官这几日日夜观察敌军布防,发现南去大路较为松懈,兵马也少,要是趁夜从那里突围,也不是没有可能。”岳肃郑重地说道。
贵阳的南部当然松懈,因为那里是安邦彦的地盘,再往南走,最南方是罗甸,安邦彦的老巢。
岳肃的话再次换来张彦芳等武将的嘲笑,但是李枟却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才说道:“你的意思是从南面突围,然后迂回出去。”
“下官正是此意。”岳肃大声答道。
“你的想法不错,但是派谁去呢?”李枟喃喃地道。
“下官不才,愿亲自前往。”岳肃拱手说道。
“这可使不得……”李枟连忙说道:“你是朝廷五品知府,又是文官,这种危险的任务,怎能让你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主意是下官想出来的,是否可行尚不知晓,怎能让他人犯险。下官已打定主意,愿今夜动身,出其不意,突出敌营。如侥幸不死,定立刻联络新任巡抚王大人带兵来援,解贵阳之围。”岳肃再次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这种事,虽说派几个伶俐的信使也能完成,但到王三善那里,除了送信之外,怕是一句话也说不上。贵阳之危,他难道会不知道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不来驰援,那是因为不敢来。派一个说话有点分量的人去,或者还能说动王三善,普通的信使,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岳肃明白这个道理,所有才亲自请缨。
李枟当然也晓得这个道理,犹豫好久,突然站了起来,冲岳肃拱手一揖,“老夫谨代贵阳全体军民拜谢岳大人。”
看到李枟如此,岳肃连忙站起来还礼,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幕,也赶紧站起来,冲着岳肃也是一礼。既然你岳肃敢玩命,我们给你作个揖又算得了什么。
会议结束之后,岳肃回到自己的寓所,召来金蝉、殷柱、铁虬,让他们做好准备,晚上随自己出城突围。
三人一听完岳肃的话,连忙阻止,表示请岳肃留下,他们愿意替他前往。岳肃讲明其中利害,说出自己一定要去的理由,听了这话,三人也不再多说,自去准备马匹干粮。
厉家兄弟这些日子一直跟在岳肃身边,因为是直爽汉子,和金蝉等人处的关系很好,大家时常在一起说笑、闲聊,练习武艺。二人发现他们在准备干粮、行装,怎能不好奇,上前一问,得知其中缘故。
厉浩然连想都没想,大声嚷道:“我们现在也是跟随大人的,怎么只带上你们,却不带上我们哥俩。难道是嫌我们兄弟本领低微吗?”
见厉浩然发起牢骚,金蝉笑道:“大人也是为了你们好,此去突围九死一生,你们才刚刚追随大人,丢了性命可不值当,所有大人才没叫上你们。”
“这是什么话,我厉浩然既然敢跟着大人来贵阳,就早把性命豁进去了。大人法外施恩,饶我兄弟性命,我的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难道只有你们不畏生死,我们兄弟便是贪生怕死之徒么!”厉浩然不满地说完,又道:“兄弟,咱们去见大人,让他带咱们一起去。省的日后被金蝉他们嘲笑咱们哥们,就算死,也得让人知道,咱俩是条汉子!”
一边的厉浩荃连连点头,喊道:“大哥说的对,咱们也不是孬种,既然敢跟大人来,就没想着回去。走,大哥!”
“好样的!”“是条汉子!”“也不枉我们兄弟交你们这个朋友!”……金蝉三人看到两兄弟如此豪气,都是竖起大拇指。
厉浩然、厉浩荃两兄弟憋足了劲来到岳肃的房间,一进门便跪倒在地。只听厉浩然大声喊道:“大人,我们俩要跟你一起出城突围!”
“对!带上我们兄弟吧!”厉浩荃跟着喊道。
岳肃摇头一笑,料想是金蝉他们告诉这二位的,只好说道:“二位壮士,快快起来。此去突围危险重重,怕是有去无归。你们不是公门中人,不必冒这个险,等到贵阳解围之日,你们就回家去吧。”
“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以为我们兄弟是贪生怕死之徒么!”厉浩然仍然跪着不起,倔强地嚷道:“大人公正廉明,为国为民,我兄弟二人以追随大人为荣。大人将我等救下,我兄弟的命就是您的,哪怕是刀山火海,大人吩咐一声,我俩也敢跳下去!”
“我大哥说得对。大人,您就带上我们吧,只要跟着大人,哪怕是死,我俩也心甘情愿。如果大人嫌弃我兄弟二人,我俩就跪在这里不起来了!”这厉浩荃也是个犟种,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执意跟着哥哥来贵阳。
见他兄弟如此,岳肃忙上前搀扶。这两位还是硬跪着不起,厉浩然问道:“大人,您让我们起来,是答应带我们去了吗?”
岳肃拿他俩没辙,心中对这两个直率的汉子也是喜欢,笑道:“好!既然你们不怕死,那就跟着我一起去吧!”
“多谢大人!”二人喊了一声,这才爬了起来。
到了深夜,岳肃等人三更用饭,快到四更的时候才从南门出发,带上干粮兵器一路向前,直奔叛军大路上的营寨。
六个人穿的都是黑色的衣服,脸上还带着一个黑色的鬼脸面具,这是岳肃白天特地从内城百姓人家掏弄来的。马匹选的是黑色,铃铛也摘了,马蹄用棉布包裹着,跑的再快,也发不出什么响声。
今夜天公也是做美,天上连星星也没有,明天应该是个雨天。按照白日里计算好的路线,一路来到叛匪营寨之外。
这条路上的敌军最是懈怠,以为明军不会从这里突围,整日都是懒懒散散,黑夜里,望台上的巡逻士兵都依着栅栏睡觉。
快到近处,岳肃仔细观瞧,见没什么响动,示意金蝉和殷柱慢慢上前,将拦在营门口的拒马鹿角挪开。
这两位做事是干净利索,悄无声息地上前,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便将拒马鹿角移开。随后六人溜溜达达地进了营寨,这才打马急行。
为感谢广大书友的支持,小翼决定趁周六休息之际,全力在家码字,以求大爆发。各位同学的支持,就是小翼码字的动力,小翼一定会写出精彩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第三十六章 要闺女(今天第二更)
武昌李府。
卧房之内,李文彰一脸深沉的按着茶杯,心中若有所思,茶水早已冰凉,他似乎并没有察觉。
他的妻子王氏坐在对面,脸上尽是焦急之色,紧紧盯着丈夫。过了良久,才颇为不满地开口道:“老爷,咱家闺女跟你去了躺京城,人丢了你也不去找,还跟没事人儿一样,现在竟然有脸一个人回来,今天晚上你非得给我一个交代不可。”
李文彰这一去京城,便是一年,他带了不少杀手去北京,暗中将一些被免官回乡的东林党人杀了不少。现在事情了解,才返回武昌家中。回家之后,屁股刚坐热,老婆就来兴师问罪,朝她要女儿。可李文彰现在,心思都放在贵州叛乱的上面,寻思着怎么能在趁机发点国难财。
面对妻子的喋喋不休,李文彰终于说道:“你那闺女跟人私奔了,她的脾气你还不了解,要是我把她追回来,肯定得寻死觅活。估计现在孩子都有了,过不了多久,自己会带着姑爷回门的。”老头子对自己的女儿是了如指掌,在京察之时,他也听说岳肃被提拔为铜仁知府,手下的家丁还查到李琼盈和兰儿女扮男装在湖广会馆出现过,很显然,是跟岳肃私奔了。
当时他也曾派人沿路追踪,结果在旱路上一无所获,本打算派人追到铜仁,可后来一想,到知府衙门抢女儿,这事一旦传扬开,自己的老脸往哪搁。考虑的岳肃的仕途也可以,索性没派人去,料想女儿早晚会回来,到时遂了她的意,光明正大的让她和岳肃完婚就是。默认了岳肃这个便宜女婿。
“私奔了?她……”王氏先是一愣,很快回忆女儿以前总想溜出家门的情景。李文彰这次上京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就是怕她趁自己不在家,偷偷溜走,谁想女儿太也神通广大,能在京城找到岳肃。老太太马上说道:“就算她跟人私奔了,可以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