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辉煌三国-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得不是刘晔,却是袁绍人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领兵来此地正是袁绍长子袁谭,他于今年接得袁绍命令,着他领大军再攻青州,将全境拿下。而这次当他接到探马回报北海国战事时,有幕僚分析告之此为天赐良机,正可趁着孔融与黄巾两败俱伤之机一并拿下。
    那时袁谭驻军于南皮,而太史慈则并不知晓,故而错开反在清河遇上郭图,被其指使前往幽州求援于刘晔。
    急于建功的袁谭并未等大军齐备,自认为“凭着里外夹击先破黄巾,尔后等后续三千人马赶来,再趁孔融开城谢礼之时索性拿城降之。”——
    这便是袁谭打的如意算盘!
    可是,当亲自坐镇前军的袁谭指挥与黄巾交战时,却发现自己好像太过想当然,不仅未料到黄巾早有防备,更是趁着他立足未稳时大军来攻,在广阔的平地上发挥人多优势蜂拥而至,顿时让他陷于颓势之中!
    这时的袁大公子才发现自己好似太低估了敌手,高估了自己……
    正在他想着立即撤军,等到自己后续部曲来到后再来攻击时,便听得有探马回报:“身后两里处发现大批骑兵疾驰而来,打着刘这旗号!将军请早作打算!”
    “这?刘字?难不成是刘晔来了?”
    袁谭惊讶之极,想着他们袁家与刘晔之间似友非友,似敌非敌,表面上虽为友盟,实际上却是互不来往,颇有敌意。他袁大公子现今突然发现被夹在了中间,进退两难,顿时后悔自己真不应该如此冒失……
    思虑半晌,袁谭也只能硬着头皮下令道:“先使人报知刘幽州吾军情形,请其助吾等一臂之力!”
    想着刘晔是精明人物,应该不会此时同他们袁家翻脸,一边下令整军后撤,一边使探马送信的袁谭如此想道……   
【18】贼众怎敌骑兵勇 孔融开城迎援兵
    “袁谭也来凑热闹?”
    以刘晔原本就打算的趁机奇袭黄巾速度,袁谭的探马发现了他们,那他的斥侯当然是更早的发现了袁谭以及前方黄巾的具体情报。对于袁谭会出现在这里,刘晔稍一思索,结合出发前得到的袁绍动向信报立时便恍然知其中细节,见到身边的太史慈面上存着疑惑不解神色,刘晔便开口解释道:
    “哼!这却是他袁本初野心够大,现时便作起了分封诸子,以备立储的大事!他自己带着二子袁熙,侄子高干攻打并州,若有成则并州归袁熙主理,高干辅助。自然这青州若长子袁谭能打下,那便归他统领!”
    解释得如此清楚,太史慈顿时恍然,对于袁绍这位披着“四世三公”光环,行止却是处处显露出叛汉自立的家伙,心目中原本高不可攀的形象立时转为鄙夷不耻。
    正待说话间,便有探马来报:“袁军派人送来口信,请将军发兵一起攻打黄巾,他在旁一齐发力助攻,则贼众轻易可破!”
    轻轻一挥手示意知晓,教那探马退下后刘晔面上也显出几分鄙视神色:“他袁大公子倒还真和他父亲学得够好,这死要面皮方面却是一般无二!明明是支撑不住想退,却又怕吾突然攻击断他后路,于是便放出这话来试探警示于我,哼!”
    “主公,慈以为现时确非与袁家翻脸时刻。而且现时围城之黄巾方为最大敌手,莫如便先破掉黄巾再作打算,想他袁谭便算上后面赶来兵员,也非吾等三千精骑对手!”
    太史慈此时关心地依旧还是先前承诺的解围孔融之事,于是便如此进言道。
    “子义放心,轻重主次吾还能分辨清楚,先破黄巾再与诸人周旋本就为既定方略。”
    刘晔的这句话语,便注定了今日都昌北门的邹完黄巾大军要倒霉……
    午时的日头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袁谭这愣头青由北而来。=③Z中文网…首…发=布阵攻击恰好便面对着烈日,稍一抬头入眼便尽是耀眼的光线,一时间看向对方的黄巾尽是有些模糊不清。再减少了几分战力。
    而对面的黄巾也是一鼓作气,原本看到对方有撤退的迹象更是加力狂攻,却不想半晌后敌人们却是稳扎严密阵形守了起来,虽然死伤颇多,却是一步不退,这自然让他们奇怪之余,久攻不下后士气渐衰。
    便在这种相持之下,交战双方皆是消耗了不少体力,在阳光直射下拼杀得都有些有气无力时。
    忽然,他们感到了地面地微微震动。且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稳而愈发明显,隐约间更能听到不时的马嘶声传来,顿时所有不知情况地双方普通战士皆是心中骇然急想着——“竟然是大批骑兵?不知是来帮咱们的还是要来打咱们?”
    当然,黄巾方显然自觉得想着骑兵来帮他们的可能性实在太低,毕竟他们是贼,而拥有大批骑兵的必然是官!于是纷纷发出一阵阵骚动,要知道便是他们其中有幸见过官军骑兵围剿来攻的,也能清楚的分辨出此次所来队伍比之于那种最多五百骑,便能发挥出惊人杀伤力的官军数量只怕庞大了不少!
    当探子连滚带爬地回报于邹完。让他大惊失色下还未及反应过来该如何应对时,与袁谭军队缠斗的黄巾们已然看清了地平线上拉长的一片黑线正带起大片尘烟汹涌而来,不过片刻间便要来到近前,最前方还有三个持着三角令旗的骑士,与大队隔着约有四百步距离,到达袁谭后阵时便敞开喉咙喝道:
    “天兵降临,请将军速速让开道路于我军!稍迟若有误伤请勿责怪!”
    “赶快!速将队伍压缩至左侧,给他们让开冲阵之路!”
    袁谭坐在高头大马上,眺目间已将所有情形看在眼中。::3zcn.com首…发③Z中文网::看到如此众多骑兵排成倒梯形锋阵狂奔而来,他立即感到若他手下兵卒不让开,只怕对方真会毫不犹豫地从他军队中犁破出一条血路冲过!
    “正好保存实力,让刘晔与黄巾去拼命去……”
    为自己找了个好理由地袁谭如此想道。听到校官们下令,袁军士兵顿时感到心中大石终于落下,来得原来却是盟友。只是刘晔与袁谭,或者说与袁家那种注定是敌手,却表面上先要维持盟好的微妙关系。不是他们这等小兵能理解和知晓的。
    与他们相对的。黄巾士卒们终于落实心中猜想,看着那一眼数不清的骑兵们身上盔甲闪亮。不出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日光,更是低头控马疾冲,从不东张西望;再近些更能看清因为行军原因极少洗脸,黑白相间、脏物尘士布满的面上却只有一片冰冷无畏神色,他们皆是持着长约一丈斜垂于地的长枪,锃亮的枪尖反射出地光芒更是带上了一股冰寒的杀意,直欲让人心惊胆颤……
    便是平时饱食过后,精力满当时逢得如此强兵都只有败阵一途,何况现今士气低落,未战胆先寒、片刻后接战心更怯?
    “他们不是人,是地府索命的恶鬼!”
    无数的黄巾们口中喃喃的念道。
    于是,在不出所料的被大军犁开一条血肉铺成的口子,如林的刀枪上纷纷染成红色后,黄巾们终于忍受不住,不知谁先丢掉自己手中根本不算武器的武器,喉咙发出一声变调地呼喊便往后逃去,众黄巾皆是受到感染,丢下所有牵累自己行动的物件,拔腿便逃——
    逃,还有一线生机;不逃,就等着成为滋养大地的肥料中的一份!
    谁都会明白应该怎么做,大溃退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原本旁观的袁谭军队,心情也从刚开始的兴奋变成了诧异,看到接触不到短短半刻黄巾便全线溃散,更是纷纷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猜测自己面对这支军队时又能支持多久,再看向依旧从身边飞驰而过的骑士们,眼神便纷纷从感激化为了敬畏……
    黄巾军撤退往哪里逃?当然是大营!也许只有坚固地营垒才能给他们少许安全感,毕竟两条腿想要跑过四条腿,那实在有些白日做梦。
    “快,跟上攻击黄巾大营!”
    袁谭见得如此情景,盘算着此时北边大营中应当并无多少人马,否则定会出来接应,而不是只派出百人左右在营寨门口接应。猜测刘晔必会趁势直接攻营地他顿时不甘落后,立即便指挥步卒们向数百步外的黄巾大营冲去。
    可是,刘晔地打算岂是他能摸清楚的?
    只见袁谭军队刚冲到半途,便见得刘晔骑兵大队阵形变化,在旗令调配下缓缓停止,然后便调转马头向着依旧在围攻北城的黄巾们冲去!
    “我……”
    袁谭见得此种情景,直感觉脸上臊红一片,看着黄巾们纷纷逃回营寨,更有胆大的对着只能看着刘晔骑兵又形成一股洪流从他们眼前经过,而他的士卒冲也不是,退也不是东张西望的尴尬模样指指点点。
    面皮抽动了好几下,袁谭才将自己想破口大骂的冲动压下,下令部曲稍稍后退整军待命同时,便是将刘晔在心底腹诽了好一阵,大骂刘晔竟然一点兵家常识都不懂,如此半晌方才自我感觉良好,转过头来这才发现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攻城正急的黄巾们后阵突遭袭击,匆忙间哪能排开阵势抵挡?顿时被铁骑冲得七零八落,不到半刻又是四散而逃,直往东西两处盟友的大营奔去!
    而这时城门上的将士们看着黄巾溃退,他们终于等来援军得以幸免后,顿时拥抱成一团,喜悦的泪水汩汩而下,看清楚谁是真正救援他们的队伍后,更是在口中心里表示出自己的感激——
    “天幸这位刘将军来助!”
    “外面的弟兄们请稍等,已有人去通报孔北海消息,孔大人应会很快前来!”
    冲散了黄巾,刘晔也不命令分散追敌,只是收拢好队伍,静静排成方阵等候。冲阵当然不可能尽带那些带着粮食补给的战马,前来冲击的只有两千骑兵,其余的则在六里之外设立营寨,将补给辎重等留于营中教赵云领一千兵马防守。
    正说话间,便见得城楼上一片响动声,而那十丈多高的吊桥也在吱吱的绞索声响中缓缓落下,最终平搭于地,激起一片尘埃飞扬。而城门也缓缓被从两边推开,当先一人峨冠朝服领着数十位官吏从人迎出城门甬道,不是孔融又是谁人?
    “有劳列位相助,不知刘将军是何人属下,请出来搭话!”
    孔融显然不知道来得便是刘晔,想他前一刻还心灰意冷,正准备接受走向人生终点时刻的来临;后一刻便闻得“袁”,“刘”再个旗号援军先后到来,“刘”家骑兵更是直接两破黄巾,完全解了北门之围,使得他能立即调派一千人增援吃紧的南门,情势已然稳定。
    当然心中百味陈杂不已,对于这位刘将军,也是感激不已。   
【19】各怀心思三家主 管亥鸣金收下属
    “孔大人,吾主乃刘幽州是也,前番慈往冀州求援不得,只能只身北上径赴幽州,幸得主公仁义,立时决意发兵来救!”
    听闻这个熟悉的声音,孔融顿时面上一喜,看着太史慈正与另一个年轻人拨马从将士们让开的通道中来到前列,稍稍转念才完全明白其中意思,顿时眼中一热,躬身一礼道:“原来却是刘幽州亲临,融不知此节,有所失礼,还望刘幽州勿怪。”
    “无妨无妨,孔北海宇内知名,奉身正职,正是我大汉官员楷模,吾来救之实属份内之事,何必如此客气?”
    刘晔也不需要亲兵扶,敏捷的跳下马来,几步走到孔融面前将他扶起,语气中颇有几分真挚地再问道:“黄巾之围依旧未解,多谈这般客套却也无用,不知孔北海可还有事需我效劳,请尽管开口便是。”
    “刘幽州高义!实乃北海百姓之福也!不瞒刘大人,南门黄巾贼子攻城甚急,虽有一千兵员增派,但实难肯定稳妥无虞,融正欲求请大人再派勇士前往救之,却不想大人却先自问出,实让融心中敬服,难怪子义如此勇将甘奉大人为主!”
    孔融是个是非分明的人,刘晔如此公私分明,先问忧患差遣而不说客套话语当然值得敬佩,同时对于自己来不急招揽的太史慈投身于刘晔属下,倒也有一丝嫉妒。“嗯……”
    刘晔点点头表示知晓,也不再往下客套便转身肃容下令道:“典韦何在?”
    “末将在!”
    本就担任先锋的典韦便处于前四排中,不是身先士卒,这也是刘晔再三强调训示的,如今见得刘晔再下令,他立时排开众人策马上前,躬身一礼大声回答。
    战时不用尽全礼。有任务在身更不必如此,于是便在孔融一干人奇怪的注视下,刘晔就地面仰视自己将属下令:“命汝领兵一千五百立即驰援南门,破去贼众攻势即可,不可穷追!”
    “得令!”
    典韦微一欠身一礼后。(③Z中文网&;首&;发)然后便回声大吼道:“儿郎们,吾等连日奔波,竟全功便在今时,随我一起破贼建功,不胜不还!”
    “是!不胜不还!不胜不还!”
    众多骑士一起大声应命,声浪传得极远,然后便在典韦和一干亲卫统领下除却太史慈以及刘晔亲卫的五百人,其余全部呼啸着跟上,一股冲天的杀气四面往回,便是不是正面迎上而仅为旁观的孔融一干人都感到一股寒气由心底冒起。
    他们是不可能理解刘晔手下这些骑兵们训练之久、参加战事之多;领得是让步卒们羡慕地双倍粮饷、功勋更是一次次杀伐用血汗积累而成!以至于其中什长以上官职尽为跟随刘晔最久。杀敌众多的老手,何况有典韦这位勇将带领。自然是雄兵悍将,气势高昂。
    “刘幽州属下儿郎勇哉壮哉,实令融大开眼界!此时府中宴席已然摆好,这便请刘幽州进城让融一进地主之谊,为将士们接风洗尘,聊表心意……”
    孔融待与刘晔直到目视一千五百铁骑一齐远去后。这才上前诚恳地说道。
    “呵……不忙,孔大人不必如此见外,请直呼晔之表字子扬即可!却不知大人欲如何安排袁显思一军?好像袁大公子却也打着救援旗号来此。”
    刘晔淡淡一笑,眼睛余光早将袁谭大军正收拢渐向这里开来动向瞧个分明,便转过头来对着孔融问道。
    “袁显思?这……只怕其来者不善,还望子扬有以教我!”
    孔融居于北海如此之久,先前袁家势力与公孙瓒势力缠斗交锋。实际上他心里是向着袁家多一些的,虽然他没看出袁家此时早已存着不臣之心,但北海十数万百姓前途,他却不能草率决断,于是直觉地对袁谭此时赶来觉得不大对劲,想不通索性便问计于刘晔。@③Z中文网@@首@@发@
    “青州乃黄巾之乱破坏最严重之地。十室九空。田地荒芜,生灵涂炭……晔实不忍见此情景长久扩展下去。便欲借此机一清匪乱,欲收编大部黄巾,使之归于田野,孔大人以为如何?”
    刘晔并未回答孔融之问,反而提起自己想法,倒令众人颇有些奇怪。
    “如此甚好!正巧融亦有类似想法,总归如此对抗,一味剿杀却也非正途,何况听闻黄巾军中亦有不少人才,这几次险些攻下南门的管亥便是其中之一。若能招安,的确可算了却一处大患!”
    孔融内心真正地想法真的如他口中所说这般好听?当然不是!所谓逢人只说三分话,便是刘晔此来是救了他,可他本来出屯于都昌便是为了对付愈加猖獗的黄巾。招安想法他的确是有,但成功后怎么处理,这却不足为外人道出……
    孔融毕竟只是孔圣人的二十世孙而已,他的才能品德也成不了第二个孔圣,仅此而已。
    “孔大人即然已有打算,而晔之目的也已道出,何不便问问袁显思所为何来?这大军却也不用入城,孔大人可明示于他,教其与晔一般,只能带不超过一百随从入城,其余大军安营于外,如此自可万无一失!”
    刘晔这时又顺势轻轻将话题引到了孔融先前所问,转圜自如,先表自己来意,再说如何布置以消孔融戒心,顺势再教孔融如何应对袁谭这位背后有着一个庞大靠山的士家公子,不得不令众人佩服他之光明磊落。
    “子扬高见!亦不需太过客套,请呼融表字文举即可,请稍待吾作安排,然后便领子扬入城款待!”
    孔融再次一礼拜过,见刘晔淡笑回礼后,便呼亲信过来,吩咐其请往袁谭处传话。尽问其来此目的,以及请其扎营城外,互为犄角,如此破贼易也……
    不过半刻后,便见得袁谭亦是领着百名亲兵向城门处而来。其余兵士则在副将带领下就地将辎重车上营帐等物卸下,开始安营扎寨;布置防守等等。
    至于刘晔,他早先便已吩咐过他们不需进城,等击破黄巾后,便由典韦直接领兵回到六里外的大营中与赵云会合,再护卫辎重到城下安营便是。
    骑兵本就应当在开阔地平地上才能发挥出其机动力以及杀伤力,便是孔融大度许他们进城,那也反是丧失了主动权,宽仅四米左右的城门洞显然不能让大队骑兵迅速涌出,自陷于被动并不是刘晔一贯地作风。
    袁谭个子不高。只怕刚有七尺,大约二十五岁光景。其父袁绍长得相貌堂堂,可这袁大公子显然并未继承到其父一半好样貌,却是高颧骨,尖下巴,一双细眼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难怪他拥有在这个时代立嫡极大优势的长子身份,却依旧不为袁绍所喜。最终立了长得貌美地三子袁尚为继承人。
    不喜归不喜,但这客套话还得讲……刘晔在所有人中身份最为尊贵,倒是别人都需得给他行礼,反正没营养的话混迹于官场刘晔也是习惯了,随意夸奖了几句袁谭“相貌不凡,将来成就必定不小”便唬弄了过去,下面便由孔融对付上。
    “不知袁公可还安好?显思不在河北。却恰巧来到青州解吾之围,实是感激有加,却不知显思此来意欲何为?”
    “父亲大人身体康泰,有劳孔大人记挂,而谭此番前来,正是为解大人被围之厄。以及为平青州匪患而来!稍后吾自有五千精兵前来。便可荡平青州,还此地百姓安宁!”
    袁谭除了对刘晔稍稍有些恭敬。对着孔融这位货真价实的名士却是有些不放在眼里,嘴中话语说得满满当当,好似这青州便是他袁家之私物,他袁谭此来也仅是为了清扫自家院门罢了。
    “来者是客,何况子扬与显思皆是为救吾而来!便请城中赴宴,有话其中细谈……”
    孔融倒也算沉得住气,立身于城外这一段时间颇有些累了,毕竟他这连日来休息得并不好,又已有四十多岁,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步入老年,索性也不管太多,先将各怀心思的刘晔和袁谭迎进城中,尽了地主情分,只需牢记不许两人大军进城,等破贼后再作打算便是。
    管亥地部曲地确比其余三门的强很多,但他们终究也只是黄巾而已,前一刻许多黄巾卒子都已涌上城楼与孔融军士激烈搏杀,将其杀得步步后退,眼见破城有望便各自士气高昂,战力勃发;
    后一刻却先是见到有援兵前来将局势稳住,然后便听得援兵皆高呼——“援兵即将来临,弟兄们再坚持一刻便可保全性命!杀啊!”
    得此消息,孔融军士顿时奋起余力,将黄巾们反而压得步步后退,眼见便要逼下城墙,便在这时——
    先是大地颤抖,稍后便眼见大量铁骑疾驰而来,先锋一杆不下五丈高的“刘”字大旗迎风招展,刺目显眼之极。
    “是骑兵?!”
    黄巾们面面相觑,许多人一辈子都未见过如此之多的战马一起奔腾,更有人好奇的问身边之人这些军队是否好打……
    不用他们多作迟疑和好奇,大营中已然响起了急促地鸣金声,这些黄巾们直觉地感到一阵不妙,立即丢下对手没命地往大营逃去。
    这几乎将金鼓敲破的凄厉响法,以前从来没有过!
    “刘?还是骑兵?难道是他?!”
    管亥从接到探报后,毫不迟疑地下了鸣金收兵命令,而他心中稍稍转念间便浮现起那个刻骨铭心地影子……   
【20】付兵子义迎家母 细教子龙统帅谋
    “面上言笑晏晏,心中各怀鬼胎。不知何时起自己也这般套路熟悉,耍玩得纯熟无比?”
    刘晔在端起酒杯送到嘴边,只是浅饮一口的空闲,脑海中忽然划过这个念头。但也仅此而已,无论怎么感叹——路,该怎么走,就还得怎么走!
    “晔实不胜酒力,这便告辞了!也不劳文举费心,吾自归城外营中安歇便是。”
    见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刘晔索性便起身稍作一礼道。
    “子扬何必如此麻烦?便如袁将军一般,就在城中安歇如何?”
    孔融见刘晔起身告辞,忙立身热情的问道。
    “军务在身,不便久离,何况贼众终是未退,并非庆功时候,晔还是坐镇军中,择机与文举互为支援,乾坤局定后再来叨忧!”
    袁谭能留在城中,不论是他自认身份够特殊,不怕孔融对其不利也好;还是本来没什么大脑,不想太多也罢。反正刘晔是不习惯将自己命运交由未知决定,哪怕这个可能性再微乎其微也不行!
    “子扬如此重义,实乃年轻一辈中少有之君子也!吾若强留,却反显得轻重不分了些,便恭送子扬一程,请……”
    孔融名声之大,在士族中其实比刘晔高出不少,若非此次情况特殊,他刘晔又非什么名士清流,想得这个礼遇只怕想也别想……
    “恭敬不如从命!有劳文举!”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