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辉煌三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河对面尚有许多争相上船欲渡河的士卒,不时有太过拥挤而掉入河水中,转瞬便被冲走者。如此皇急,自然是因为他们后方已然听到了敌手追兵们那喊杀的声音愈发的近了……
    “明公可是在担心断后的高顺将军?”
    见到吕布久久不语,他身边一位文士打扮中年人骑于马上问道。
    “公台,你说说为何某会有今日之败?先是刘子扬与曹孟德,后是长安之战,再有今日又败于曹操之手,皆为先胜后败之局,这是否便为某之宿命?”
    日头西垂,很快便要步入黄昏,残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触景有感而发的吕布,语调中也少有的透出一种落莫与沧桑。吕布今年已有四十一岁,曾经饱尝过贫穷困苦生活地他,到丁原手下时已有二十余岁,成家更是极迟。
    一败而再败下,吕布有此失落情绪,并不奇怪。
    “明公英勇无敌,长于战术,可比于昔时楚汉争霸之霸王项籍,然时机不予,昔时霸王百战百胜,却逢一败而失天下。这已足够说明问题,虽其百胜,然则只是局部战争胜,每胜则必损一分自身实力,愈战愈弱,怎能与愈强之高祖抗衡?濮阳非久守之地,明公需得早作打算……”
    原来这文士便是陈宫,他见得吕布于此,也是默然半晌后,方才应答。至于吕布能听进去多少,他这种灰心情绪又能保持多久。便非其所能尽知了。
    “公台不若他人认吾为主,可便是因某不仅难比于无所不用其及之高祖。更是连项籍亦多有不如?”
    目光闪动间,看着对面大部份军士已安全渡河,而高顺也领着渐具战斗力地“陷阵营”七百将士缓缓与后军主事的张辽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始撤退,担心放下大半地吕布也开始反问道。
    “宫为才学浅薄之人,难登于大雅之堂。至于明公听需多听张,高二位将军善言,而非是李丰,薛兰等只知空话之辈,又岂会有败局之事?”
    吕布的回答,显然是让陈宫极为失望的。||首…发www.3zcn.com||他心中也更加坚定了对于吕布的那个评价。
    至于他所说的李,薛二人,正是在此战中轻敌冒进。给了曹操机会,大败后,两人皆在乱军中被斩。而斩杀他们之人,正是关羽以及刘备!
    也正因为关羽的加入,配合夏侯渊,夏侯敦两兄弟,乱战之中敌住了吕布,使得局势一直稳稳掌握于曹操手中。想起当年被张飞与夏侯兄弟伤及之事,吕布稍试过发现无法战胜后。便立时退回。这才免了再一次出现“三英战吕布”事迹。
    而夏侯兄弟虽然对于关羽地武勇心中敬服,但前时与刘晔的那点不愉快。使得他们并未在短暂地会合过程中与关羽说起那段往事……
    回到谈话的吕布与陈宫处。
    陈宫直斥过失的性子,一年相处下来,吕布也是极为清楚地。但清楚不代表着接受,或者说可以完全不在意。
    再次被点到痛处的吕布同样是满脸的不高兴,也未答话便下令大军再次开拔。
    此次离间计施行过后,与吕布失和地张邈,并未随同一起渡河,想到了曹操与刘晔那不清不楚的关系,将袁绍得罪彻底,同样也是恨其入骨的张邈,最终还是带着残兵往南而投袁术。
    二袁失和,这是天下尽知之事,也正因为他的南逃又带上了大批从曹操处叛归之人,故而曹军追击主力却是冲他而来。最终到得淮南,张邈手下也仅剩下了不足四千人,被袁术打发守备于庐江县。相合,终于绝大部份主力撤退成功的吕布有了黄河天险协助防守,总算能缓得一口气来。
    吕布再使大将分守大河沿线,以求先御曹操,同时再加征税收,多征兵员,欲以后再择机相攻。
    哪里料得他如此作法,更是使得治下的士族们对他不满,百姓对其怨气到达顶点,多有以书信报于曹操,内容尽是求其发兵来攻,收复失地,其愿响应等等。
    如此大规模地“通敌”行径,吕布当然不可能一直不知,大怒下的他立时便以杀立威,再严令各处详加盘察,不许信件流于外处。
    六月二十日,白马县官道之上,一名身着便装之骑士被设卡处军士拦了下来。
    为首伍长喝道:“吾等依温侯之令盘察各处,报上姓名,户引,以及所为何事出关,再经过搜身无误自会放汝离去!”
    “大胆!某是为陈军师亲兵,奉其令渡河送家书回东郡,尔等莫要不识时务!”
    骑士满脸怒色地斥道,顿时令众小兵面面相觑,只眼巴巴地望着伍长,看其如此处置。而伍长也是面色一变,接过那身份腰牌确认无误后,立时为难地说道:“温侯有严令下达,却是不论何人皆得遵守,虽军师身份尊贵,却亦不应脱此之列……”
    “某事急需行,汝等耽误时辰,使吾不能准时渡河往返,到时军师怪罪下来,看你等可能担待得起!”那骑士满面皆是傲然神色,显然不将这些小兵看在眼中,只是给他们验过身份已算极大让步了,若是再让其搜身,那岂非太掉面子了?
    “这……”
    伍长本想说让其拿出家信他们查看,无误后也不用搜身便可放行,但考虑着只对一向眼高于顶的这些亲兵不卖他帐,顿时犹豫起来,正当他想挥手示意放行时。正巧得有一大队骑兵从后方行来,一看旗号,伍长如蒙大赦地说道:“此为白马防务主将高顺将军。其执法严明之名传于军中,还望兄弟能配合行事。莫让吾等难为。”
    正说话间,那骑士已是面上有些微微色变时,大队骑兵已到得近前。见到这处纷扰,后面已有数位等着过关之人,顿时一位相貌极其威严将领模样人物停马问道:“何事如此纷扰?”
    “禀高将军。却是由于查验之事……”
    原来这正是将防备交托于副将,准备回濮阳报告地高顺!这伍长见其亲问,也只得硬着头皮将情形详述一遍。
    “有此纷扰时间,足可查验完毕,主公将令如此,严格执行便是。若是尚论人而施,又要此令何用?”
    高顺那平淡的语调却是直接让众人听得面上冷汗频出,想高顺治军极严。不仅自己以身作则从不饮酒,完全恪行。若遇犯错军士,不论其有多大功劳,必然严惩不殆!
    而那名骑士显然也是清楚这点,只得乖乖下马接受检查。
    高顺见得如此,他倒也未存着故意与陈营为难心思,便是要打马欲继续行路。突然那名伍长的轻咦一声令他停了下来,再问道:“又有何事?”
    “回禀将军,这……这家书好似太奇怪了些。”
    见到高顺并无怪罪他的意思。这名伍长也是放下了心事。认真的回禀道。
    “哦?呈上来我来看看!”
    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高顺只是随意地接过信书翻看。刚开始并不见得有可奇怪,可越到后来,高顺便脸色欲是变幻不定,最终将三面的信纸一合,直视那名陈宫亲兵道:“军师教汝将此信交于何处,付于何人?”
    “付于东郡城北街祥和珠宝店,由其转交……”
    这名亲兵面对高顺举动间散发地威势,当然没有半点面对普通小兵的嚣张模样,虽然心中感觉到了不对,可是还是老实交待道。
    “来人!将他拿下,随吾回濮阳面见主公!”
    高顺冷声所下命令,顿时让随从骑兵们稍稍一愣后反间过来,直接便将惊愕当场地那名亲兵押下。
    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连声喊道:“高将军为何拿我?此种书信已送过数次,吕将军亦是知晓地,为何不见得动问?”
    “休要多言,汝是否知晓细节并不重要,只在于此信是何内容,又是何种作用罢了!”
    高顺面色在这短短时刻内,已恢复了平素的冷厉,淡淡地说罢,便直接示意起程,只留下这个小小关卡处呆滞莫名地众人。
    吕布将那信纸狠狠拍在案上,起身大怒看着下方那直立的身影道:“公台!布先时感汝来助之恩,要你将母亲从东郡迎往濮阳,你却以老母多病,不利多迁,又恋故士,不忍远离为由拒绝。汝为孝子,多有家书来往,吾亦不过问,而先时败阵太急,汝于东郡亲族,吾亦忘于使撤退之将代迁。若有他人说汝背吾通敌,某必不信,然今汝之手书在此,其内尽是此次我军战败经过,尚有不少军力配置,虽未明说,然岂有如此巧合数据,而家母亦对此种事情甚感兴趣?”
    吕布的怒意勃发姿态,令得堂下众人皆是感到如直面虎视,纷纷噤若寒蝉,何况更有真凭实据在前,平素与陈宫交好者,亦无人敢于此时进言。
    “明公请暂息雷霆怒意,听宫将话说明,那时若明公依旧怪罪,要杀要剐宫自无片语怨言!”
    傲然直立地陈宫毫无畏惧地与吕布那似欲择人而噬的眼睛对视着,平静道出的话语更是让众人为他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吕布在愤怒之时,若顺其意思求饶,念着旧情,未必不会放其一马。但若显得自己理直气壮,岂非是嫌自己命太长了?
    “汝之言语,却已承认此书为实,平日也非狡诈之人,吾便给汝这个机会,说罢!”
    强压下拔剑杀人的欲望。吕布终是理智地觉得其中必有隐情,片刻后终是坐回位置冷冷说道。
    “多谢明公宽宏……敢问一句:宫前后表现。算不算得为得明公尽心尽力?所谋之计,又可尽为致明公遭逢败阵之元
    陈宫拱手躬身一礼后,便如此问道。
    “公台长于军略。于内政之术亦有所长,每有所谋,吾善用则必胜。且能得兖州之地,全赖汝劝先说服张孟卓,后亲招降各郡士族功劳。逢得败阵,确也是吾错听意见,不从汝之谋见……”
    陈宫如此一问,吕布回想起过往事来。与堂下其余众将一样,心中那疑惑感更加强烈起来了。
    想陈宫原本就因为投曹操最早,故而是其手下最得信任之人。叛其来助吕布也可见其心,现今再去叛投,就算曹操再如何心胸宽广,只怕也容不下他这等“首恶”!
    “即有此答,想必明公与诸位已知宫无通敌于曹孟德之必要!时至今日,宫亦无需隐瞒于诸位。想前时明公与诸位同僚曾数问我为何不认明公为主,宫未作明言回答,想必猜测者众多。原因其实很简单,但却非是明公才德不足。亦非吾不识趣。自命清高!要令诸位意外了——陈宫早有所属,只因主公之命。故而委身左右而已!”
    陈宫环顾左右,再看向吕布,终是轻轻道出了这番话语。
    而等他说完,果然众人齐齐哗然,便是一向喜形不露于色的张辽与高顺二人,也是微微露出惊容,眼神闪动间,皆在猜测陈宫这话真实度如何。
    “有此一说,算为吾解一疑惑,然而这又与汝这等通报吾军底细书信有何直接关联?”
    想到近前在黄河岸边与陈宫那一番对答的吕布,看着陈宫那极为认真,一直处变不惊地脸色,已然有把握认定此话为真。但想起当今之事,此时已渐渐冷静下来的他便如此平静问道。
    “当然有关联——吾主便是当今入主徐州代为牧事之幽州牧、安平侯刘子扬!”
    陈宫依旧平静说出的话语,却有如一股飓风吹过,惊起一片惊涛骇浪,引得堂中数十位吕布手下大小文臣武将们惊呼出声。
    刘晔地威名,他们这些混迹于官场上之人又怎能不清楚?
    除袁绍外,惟一的一位势力遍及三州之人;身份为皇室贵胄,比诸于“四世三公”地袁绍,在名望上并不低;两州相加,虽然总体可用步卒不多,但手中拥有骑兵约为九千之数,冠于天下诸侯;再有算上辽东之地治下共有六百余万百姓皆是生活安定,士族得利,占当今天下将近两成人口在手,综合实力居首;更重要的是,从其作主亲自指挥战事便从无败绩,他们地主子吕布,曾经不可一世的公孙瓒,嚣张跋扈的袁术,甚至将吕布打得节节败退地曹操都在他手上吃了败仗……其百战百胜之名已渐传于四处!
    “刘子扬?”
    吕布虽然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刘晔,但真正确认后,还是感到一阵不信,面色变幻间再问道:“公台居于曹孟德属下时,刘子扬方为代郡太守而已,且当时应刚及弱冠,难道公台便在那时认定刘子扬比于曹孟德更强不成?”
    “明公所语虽不中,却也不远矣!中平年间,黄巾大乱被平后,宫流落于冀州,恰逢听闻有一奇怪队伍四处尽找名声极大之人,号称北地有一汉室宗亲愿效周公之礼,尽邀天下有才之人共治边郡,保大汉一方平安。昔时好奇之下,再思及无甚出路,便主动投身其中,后随钜鹿郡名士田元皓等一同北上,其行约有四十余人。归于代郡,所见所闻者,都现出吾主昔时虽然年轻,但却一心为民,是真正求贤若渴之人。”
    陈宫回忆起那段往事,面上不自觉有了一丝笑意,却是想到了当时赵明的胡作非为,以及李政地冷静处理,具体细节不讲,他却只说起关键之处,稍稍停顿后再讲道:
    “主公一力秉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态度,又有真正识人之明。田元皓初归时,只经两语主上便知其才能。立即委以重任。吾知吾名姓,更是惊喜称善,虽仅两语之间。却称吾于谋略之术并不弱于田元皓!宫当时本以为主公会亦委吾重任,尽施才能,不想却与吾细谈十数个时辰。语句恳切,尽述当时代郡虽然难治,亦紧缺人才,但却比于汉室之危,天下之动乱太过渺小!”
    “主公并不愿以权谋私,他想到地依旧是如何能够迅速结束乱势。使天下重回一统!为此,甚至愿意不要所有权势,只求能够辅佐之人!中原之地尽出英杰。主公为吾尽散钱财谋于中牟县令,使吾尽观天下英豪,若其有可为之处,则无论他身份如何,只要能尽力施展才能,保全亲属,便可直接相投!宫深感其诚,当今天下有此心者可有二人耶?”
    “后来遇上名声久传之曹孟德,宫自以为其是为雄才。故而依主公之命弃官相投。怎料得其人疑心极重,性格多变。难以猜度,并非能久侍,得到善终之主。更有任性妄为之事,屠城杀士之实,故宫自行其事,请明公入兖州。从吾自出任于中牟,主公从未有过明确指令,只是间或吾自派人通过单线联络报告情况而已。”
    “尽述已毕,若吾主支持曹孟德,明公会是何等情形,不需吾来分析。此些情报,也只是宫自作主张,为主上分忧,通报一隅情势而已。方今天下无比主公更英明之主,宫自然使命无法达成,此次虽然尽述缘由,但于明公泄露机密之罪却也无法摆脱。吾最后尽言一句,完后无论明公如何发落,宫亦无有怨言。”
    一席长话道出,陈宫数次停顿调整,方能说完,到得最后见吕布虽然依旧表情变幻难定,可却是轻轻点头许可,他便再深吸一口气说道:
    “明公为真英雄,然则性格决定成败,便如明公前时所言,论武勇军略终不及于项籍,然其最终也只是落得自刎乌江下场……明公若能清醒自身,真正效于明主,身为一军名将则为最宜,强势争霸天下,只怕有若于项籍下场矣!”
    这一句直言心中对于吕布评价话语,可算真正的诛心之辞。陈宫也是算豁出去了,反正他自认无愧于人,吕布这等认定之后便难于劝回者,便算没有这种不给面子地评价,他依旧不会留手!
    “公台意思是为,现今便算是拥有大河天险,吾亦必败于曹操之手?”
    眼神闪动的吕布也不听下面那些嘈杂的议论声,却是如此问道。
    “由河内至济北,大河流经千里之地,又属于水势渐缓之时,如此广阔之地,怎可能尽数守御?何况濮阳后方谁人?袁本初难道是易与之人?”
    陈宫朗声道出话语,顿时再让场面一片宁静下来。
    前有强敌,后有随时会翻脸,不可能结成友盟的袁绍,谁敢明言必定不败?
    “各为其主,公台算是恪尽职守,内人与刘子扬也有些亲近关系,既然无与交战对手曹孟德报信之实,吾自不会责怪,便先下去休息罢。”
    吕布并非不识时务,在清楚知道自己很可能会再次面临败局后,若杀了陈宫,不仅于貂蝉那里不好交待,更重要地是得罪了刘晔这个极为强势,偏生现时又无明面上与他为死敌之势力,那他便算是直正的再无后路可走。
    假若真地无法争霸下去,选择投靠刘晔,有貂蝉以及陈宫关系,他也不会落得太惨下场。
    有如此考虑,作出这个让步地选择,并不奇怪。但有了这个纠葛,面子上过不去,从这时起吕布便不过问陈宫意见,而陈宫同样也是非问则不多言,这也是必然之事了。
    兴平二年七月初,果如陈宫所料,经过短暂休整后,曹操纠集大军于东平郡从吕布防守空隙处渡过黄河,大军直接便向濮阳挺进……   
卷八:刘曹联盟 第九章 献帝还都
    时间进入到兴平二年七月底,经过一月时间的鏖战,逢得危急关头,吕布也放下面子数次求问于陈宫,得其施计,故而与曹操激战虽处于劣势,却相持不下。
    就在这时,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从冀,青由北至南,兖州,徐州,扬州多受其影响,本已成熟的麦类庄稼,此时却遭受了灭顶之灾,飞蝗过境,余者寥寥。
    原本就指望着夏收粮食以资军用的曹操,在得到原本庄稼十不余一,难以调集军粮,并且百姓闹饥荒、动乱处处消息,而正面作战之上又难以拿下吕布后。攻到濮阳近效的他,也只得无奈撤军。
    “这次侥幸守住,下次还行么?”
    吕布的心头,不停的徘徊着这个问题。虽然他地盘小,但蝗灾却同样影响到了他。现今总共军粮储备不足三月之用,何去何从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吕布的面前。
    徐州在这次蝗灾中,受影响也不算小,受灾地区是西面原本在与曹操作战中被其攻占的任城,鲁国,沛国等郡。
    恰巧这一年是刘晔全面实行屯田制,与徐州本土士族们约以“合同计划”,如今三郡之地受灾,但刘晔依旧按前时约定,在八月初决定先从州府库存中送与这些签订合同的士族们粮食,这个消息顿时让从徐州逃出地士族。以及有些少数观望怀疑,并未签订计划,使得在此次蝗灾中几乎颗粒无收的士族们红了眼。
    而刘晔的作法,也明白宣示了一点——
    只要与他签了文书,就一定会“旱涝保收”。
    有如此明显的示例,又引发了一次争相“补签”,以及扬州。冀州部分逃难的原本徐州士族回迁后,立时拿着地契与当地郡县负责此事的官员请求加入“合同计划”的浪潮。
    刘晔以他地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诚信,使原本是受损极大的一次蝗灾,却转而成为刘晔借机收拢人心,稳固统治基础的一次机遇。
    福祸之事,并非注定。能够随机应变,不坐等尽是好运降临。而使坏事变为好事,这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
    “主公要建水军?”
    这一日,在赵云等将再次被招来议事不久。当听闻刘晔所说意思,顿时齐齐惊讶地问道。
    “不错!水军必须建立,子龙可知军中有合适之人?”
    借着蝗灾之机,刘晔果断地将原本是年底付给士族们的粮食,直接便在夏季供给一次,使得徐州无论百姓还是士族都对他完全心悦诚服。现在是八月初五,刚刚忙完发粮之事的刘晔,现今便将自己筹划极久的建立水军之事拿出与众将细说。
    “末将等大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性者居多,遑论操习水
    赵云虽然为难。但还是如此回答,最后更是奇怪地问道:“末将以为,只需陆军强盛,则可雄据天下,主公为何又欲另令水军一部?”
    现时地造船业并不发达,多为走舸小船,而如同蒙冲,斗舰这等作战利器,却是在后来水军本就发达的东吴率先研发出来。故而大多数人的普遍印像中。在只能坐上最多十五人地走舸小舰之上。除却划桨操舵之人,余下用弓箭又能为陆上作战提供多少支援?
    毕竟现今是陆上作战为主。便算得一处有水路阻挡,迂回寻机越过便是,水上大规模交战此时也是没有概念的。
    “围棋对弈讲究走一谋十,现实中谋略同样如此!成练一军,使其足够精锐,是需要不短时间的,而水军现时作用也许并不明显,但若加上利舰与投石器,再习练为常,可纵横于海域,则成一支可随时越过敌方正面防守,从敌之后方薄弱处施行登陆或劫掠,或斩首计划的海军,不可谓不强!此为长远之计,虽现时可能困难重重,但却不得不早为之!”
    见到不仅是赵云,连同太史慈以及管亥,臧霸,典韦等人也是一脸的迷惑,故而刘晔也就详细解说道。
    “某将故居于海边,水性倒是通得,只是水军操练之法却难以通晓,实需主公为之指明。”
    太史慈现在是统率骑兵作战的副将,主将便是典韦,他只听刘晔稍作解释,立即便眼前一亮,敏感地觉察到这个可从水军转化为“海军”的分部,极有可能将来会一家独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见其余众将皆是默然不语,知道他们都是不太识水性地,对于水军这个陌生的兵种自然更是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