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辉煌三国-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文此言虽有道理。但若事出万一,将袁术逼急了却是害得主公之兄长遭劫,岂非反而不美,使我等愧面于主公?敢在此冒天下之大不讳时称天子,袁术此人疯狂起来却并无半分理智可讲,真若玉石俱焚,却是我等难为矣!”
    孙乾一直以来便持着稳重对待看法,他的出发点自然是袁术性情分析。在前面他便提出了不同意见。言及不需表态,反而可采取回避态度消磨对手锐气。待得其余曹操,孙策,以及吕布大军取得相当成果后,坐不住地袁术多半会乖乖将刘涣送回。
    先说明陈群之计太险之处,孙乾重提旧话,却是再次分析了袁术从出仕以来所作所为,从其会与其兄袁术翻脸,在汝南时更是与其一贯以来稍偏向于袁绍的堂兄击杀,于此而论,实无半分情感因素可以影响其人态度。最终决定的,还是实际地需要罢了!
    “公佑所言同样极为有理,两者如何选择,忘诸公表态说明,吾自作取舍!”
    赵云自己其实已经有了想法,但他并不想独自一人主事,便真正一人说话,其余人听命行事而不进言上策。这个处事方法,自然也是从刘晔那里得来。
    “末将以为以稳妥计,则公佑之计可算万全,毕竟现时四方势力分不同方向齐攻,凭借袁术作为,想告顽抗渡过此次危机只怕是痴人说梦!而以见效极快,可能更有机会完成主公最早布置,择机将敢于称帝之袁术贼子击破,扬我徐州军威同时,却又可宣示于天下主公之立场,各有长短之处,便看将军如何取得……”
    张辽也是带着他所训练的八千新兵随同参战,他投于刘晔之事,无论是吕布麾下还是刘晔属下,在刘晔悄无声息的运作下,已默认此事,基本上无人注意这位名不在“八健将”之内的“小人物”去留问题。
    但有才无才,只需一试便知。如若说张辽在出征时获得一次破格重用机会,担任刘晔新设军师将军职位还有人不服,只从随后新兵行止如一,扎营各项事宜熟练之极,丝毫不弱于久经战阵之老兵,再有此次一针见血之见解,只怕无人再有任何不平之意。
    “文远一方尽道其中关键,令我等汗颜,主公识人善用之名又一次体现,可谓幸事!而对于此事态度,某以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策于此并非是贬意。我等几乎皆受主公破格提拔重用,且信任有加,从无那等见不得光的控制手断。只为报答此恩,施加适当压力于袁术,使其放出主公之兄长,若能成刚我等依约撤军,无论是民意还是其它,在袁术败势明显之机都不会对此指诋太过!便算有得诋毁,那也可由我等为主公属下者担负!”
    管亥作为黄巾降将,与赵云,太史慈以及后来归顺地臧霸可勉强算同为一类人,他们地关系也是极好的,正如早前分析之说,派系划分是无可避免地,管亥是“彻头彻尾”地黄巾余孽。对于他自然有许多人持着厌恶以及疏远态度的。而张辽却不在此列,故而管亥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并附上自己意见。
    “子智之言不错,全数无所作为,却反而会使袁术贼子得意忘形,我等派出部份军力对其施加压力并拖时间。再教温侯合适时机下越成德而直扑向寿春,那时便是最为恰当地谈判之时!功劳在此乱局之世中,总会有不少,却也不必急于此时……”
    臧霸的归顺与管亥是极为相似的,两者都是军力强盛,于别处在考虑招安之后,只怕不见得会如何重用。原本臧霸在赵云受命领大军兵压于琅琊之时,却是清楚地发现自己无法抗争。这才选择了投降。而他自己对于同样能得到重用这一点却是并未抱着极大期望,只求能得个善终即可。
    而他与管亥同样也是在刘晔抛开心腹们对于两人地置疑第一时间的重用,只是教他们淘汰掉其中纪律素质极差之人。个中滋味如何,只怕真正体验过之后,方能完全体会。以稍作统合!”
    在众将纷纷表态。各有理由支持情况下,赵云见基本上都已表示出了自己意见,意向于采取就地制造强大压力,用兵力迫使袁术妥协占了多数,而他自己却是口出如此惊人之语,只见得场面中本来你言我语的热闹局面终是安静了下来,这时赵云再续道:
    “不能无所作为,只等袁术逆贼亲来表示换人之议。更不能迫其太急,以免狗急跳墙。这其中度量把据如何,便是诸公所争论之两种结论了!故此,从今日午时后起,便分出部分军士向县效活动,与温侯配合,将县效所有袁术势力扫除,而后再作出将兵压于寿春态势。依着时间论。此时江东孙伯符,以及兖州曹丞相皆应距离寿春不远。到了那时,这等几乎必败境却可使得袁术早作打算,先退实力最强地我等便是最为合适之计!”
    “或许袁术贼子现时便有以主公之兄换我等退去想法,终是顾及于天下人耻笑他不敢与我等交战,故而作些姿态罢了!”
    最后一句话,却是赵云自己的猜想,对于这点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只在于袁术在败于刘晔之手,并因与他势力相临故而对刘晔多有所研究之后,他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判断只待“沽价而售”。
    与赵云他们的计策却是正好不谋而合,那么其结果若不出意外,却是再难有所更改——
    以刘涣换取赵云领大军撤退,并许下短时间不来相攻承诺,如此而已。
    但是,凡事不可能尽如人意,袁术的想法没错,赵云他们地应对之法更谈不上有误,那意外还是出现了!
    四月十九日,下过一场阵雨之后,烽烟频起的淮南之地经过短暂的宁静,再次掀起了战争烽火。就在这一日,合肥被孙策所攻克,张勋退回寿春,颖上郡亦为曹操所克,正在稳定地逐城击败渐次退守,纪灵所领之袁术主力部曲,虽然伤亡略大,但当地百姓们皆是恨袁术其人,故而多有选择加入曹操紧急蓦兵之列,哪怕明知道自己进入军中只怕终将沦为攻城先锋地“敢死队”也毫无怨言——
    与无衣食只能坐等死亡来临相比,从军至少可以将肚皮哄饱,只为这点,吃过树皮,草根,甚至于观音土,几乎皆有死里逃生经历的百姓们如何选择,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故而曹操看似每战伤亡都大于纪灵主力部曲,但依着刘晔先前计略,每攻城前必有弓箭手趁夜将劝降,并许以好处的书信射入城中,几乎连克十余城皆有投诚之百姓自发组队作为内应,为曹操开城门,放火骚扰等等无所不用其及。
    战到现在,纪灵三万余大军仅剩下两万余,而曹操却总共只损失了原本部曲约五千人,加上补充充数地百姓,却同样有将近三万之数,明面上看来几乎全无损失……
    如此两面取得重要进度地消息分别来到了与赵云以及吕布大军僵持地袁术双方手中,袁术大惊之下,认为其所行之策略,无论是劝退回刘晔大军,以及前往南匈奴请援军,都需得至少一月半时间,如今三方攻战进度太快自然全盘打乱了他地信心。
    还未与属下心腹商量出个所以然来,袁术便闻听吕布全军与赵云一部直接绕过成德县城,向寿春进发消息。
    方寸大乱的袁术,并未发现他属下在此等本就是勉强委于他之麾下,接受称帝之事的属下们,已经开始活动起了心思。
    当夜,看守刘涣的营中,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人还是袁术一贯以来的亲信……   
卷八:刘曹联盟 第三十章 暂时落幕
    “长史杨弘昨夜依天子之命取刘涣于宫中……”
    四月二十日一早,袁术就接到了这个报告,顿时大惊失色——他何曾派过杨弘去召来刘涣?
    长史之职并不算低,再加上杨弘一向得袁术信任,在其表称帝之意后,也是第一批表示赞同之人,故而无论是袁术自己,还是其余的军士,都认为其必为袁术之绝对心腹,毫无异心可言。3Z中文网
    但早时“朝议”未见其人,再接到这个信报,袁术大惊之余立时派出军士往为杨弘在成德县城中安置的居所中查看,结果依旧如一,却是空无一人……
    再问于守门四方校尉,袁术终于得到了杨弘的准确行踪——于晨时坐于马车中,借有“天子之命回寿春”而出西门。
    只从这个消息,再看袁术那惊怒交加的表情,谁都知道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
    他们所料的不错,在这个时候杨弘已绕城来到赵云大营之中言及将有大事禀报。
    “弘久闻于安平王之高义,向往以久,却终是因为所限良多,故而未能及时相投。也幸好如此,方能借机将安平王之兄救出,使得安平王兄弟得以重聚,如此,弘之心愿足矣!”
    杨弘也并未将自己来意藏着,见到赵云后便是如此说法,最后再加一句问道:“却不知安平王回于北地之事,究竟如何?”
    言下之意便是如此大事。若是刘晔在此,却应当亲自来迎了。
    “主公回于幽州之事千真万确,而吾主一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今其不在此处。便由吾来多问几句:不知杨先生于袁术属下却是深受重视,为何会选择归降这条未知祸福之路?”
    既然杨弘到了此处。话又说到了这份上。那么刘涣被其假借上命调出之事应当千真万确。赵云倒也不急于立时请其将刘涣带上“验明正身”。反而是先问起杨弘地动机来。
    “袁术称帝之事。实际上群臣中没有一人赞同。主薄阎象更是引以周文王天下三分据其二。尚且服侍于殷商之故事劝谏。只可惜其一意孤行!总计年余时间内。原本其麾下臣属十去其四。留下地或是身份不重要之辈。或是受限于早前便投于其人。天下再难有容身之处。甚至未必没有待其称帝之后。会有所改变奢望。可惜只从现今局面。便可知其在如此危机关头。同样是我行我素。不顾及于其它影响。吾立时醒悟再随其走下去。终究是条不归路而已。故而选择将安平王之兄救回。为安平王解决一件棘手之事。同时也为自己找寻一条合适之路……”
    杨弘能够在原本有众多士族支持袁术之时脱颖而出。自然有他地不凡之处。一席条理分明话语道出。使得众人皆感受到他选错主子那等无奈心情。心底对其排斥也立时少了许多。
    “德文如此选择自然使我等佩服万分。只是未知汝之家小却如何安排。万一受得拖累。岂非使得吾主心有愧疚?”
    赵云对于杨弘地回答是颇为满意地。他自己就曾亲自经历过所托非人。浪费时日。不知前路地那多般滋味。对方弃暗投明本就是明智之举。赵云当然也不会存着故意为难心思。所以不再问其动机。而是话锋一转。问起杨弘家事来。
    “有劳赵将军挂心。至于弘之家小。则先有人派出将其从寿春迎出。绕路先至于徐州。便算是弘不能再尽心力。却可依旧有安平王保护下使得家人不受连累。如此已算弘投身非人之良好结局……”
    说杨弘没有一点想借此功劳得到刘晔器重,谋个一官半职想法,那却是自欺欺人。但他却想有过最坏地打算,若实在不成,哪怕是至于徐州只为平头百姓,略有积蓄的他却也可安度余生,这比诸于跟随必败迹象明显的袁术来说,已是天壤之别,如此一想,杨弘当然也就看开了许多。
    “德文心思周密,更难得是识得大体!不错,吾主一直为其兄长之事忧心,我等属下也是小心谋划而求得能够顺利保全于主上之兄,今有德文之助,使得我等不费吹灰之力便已解决最大忧患,可谓居功至伟!有才且有功,在主公眼里,这等人却是任何时候都会需要!只因主公回转幽州之事,故而德文不能第一时间接到封赏,却有些委屈你了。”
    赵云对于杨弘德行方面,并非如他话语中所透露出地那般赞许之意,但他却明白长久以往,刘晔想重新统一天下,像杨弘这等“知情识趣”之人却是必不可少,否则便会使得自身伤亡损失数字大增。故而赵云将个人好恶置于另处,却是好言宽抚道。
    赵云作到的这点,也正是一位作为统帅者必须具备的品性,这表明无论实际行动还是心性上,他都距离实质名归的统帅之位并不遥远……
    “非常之时便行非常事,弘先将安平王之兄交接于赵将军,然后便乘车马至于徐州与家小会合,便待安平王回转也无不可,赵将军却是不必如此客气!”
    杨弘却也是知情识趣,在话题基本上重点论述完毕后,不等赵云开口他便主动说道。
    “如此甚好,有劳德文!”
    赵云轻轻点头,然后便派人去将刘涣请来,要“验明正身”,先前赵云等众将皆随于刘晔身边,自然是见过刘涣的,故而在其被请入营中后,皆是心头一喜,进来的不是一脸迷惑神色的刘涣又是谁人余日的刘晔水军两条蒙冲大舰到达辽西郡境内海阳县渡口登陆之后。再用五日时间终于回到了一别年余地蓟县。
    琐事不提,除去安抚于别离日久地妻子外,刘晔重理幽州大权第一件事便是建立海阳水军大营,并在此处征用民夫建起港口,使得即使将来船舰更大。null3z中文却依旧能畅通无阻。
    至于前时所提之“异族寇境”借口,本就是常事,在主守之时无论如何加强戒备。终究只是能减少一些损失罢了,想完全避免便只有将所有心怀敌意,没有归顺之意异族全数平灭!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
    由于袁绍与公孙瓒已开始小规模作战,所以刘晔在任命于张飞更加严加戒备之余,也使得新老兵换防夹编于长城,使得新兵能够在不时面对敌方骚乱之时,在老兵的带领下迅速成熟。便在此时。刘晔就已经开始作将与袁绍争锋的正式打算。
    当时间进入到五月之时。早就退于寿春强征民兵固守地袁术在也感觉到了自己终将败阵于此,只从刘涣被杨弘救走后,袁术实际上便有了这个觉悟,只是自欺欺人的不愿相信罢了!
    而在四月二十三日起,整顿好大军的赵云也在解除后顾之忧后,立时齐起大军与吕布军配合攻击成德,只在两天时间便将有近两万人防守地成德拿下,使得袁术狼狈的逃回寿春。
    而后更是不断有四家攻战于淮南其余地方消息传回,至于到得五月四日之时。整个淮南便基本上只有寿春一座孤城固守。
    “内无多少粮草,外不知援军在何方。”
    如此境地,袁术手下将士之士气能有多高?这种不选择一鼓作气攻击其主城,反而蚕食其属地作法,也是在曹操,代表刘晔地赵云,孙策以及吕布四人商议之后作出的决定。
    现今除去边远地区城池因道路原因大军不再前往攻击,再留下需得分守之关键战略城池后,其余四家军士总计四万七千人便围拢于寿春城下。四面围城摆明了要将袁术一网打尽主意。
    “四面围城”这个战法却并非是赵云所赞同的。若“围三缺一”,则敌不存死战之意。不留后路只会致使两个结果——要么敌方战意崩溃。不战而降;要么便是要拼个鱼死网破,存死战之心不与妥协。
    但其余包括曹操都被一直以来的胜利,以及行至各处百姓们的夹道欢迎所激得士气满满,认为无论是寿春的军士还是百姓,同样也会如此行事,则寿春虽然坚强,却依旧抵不住内外夹攻!
    此次联军是曹操作为盟主,他地意思发下,再加上孙策与吕布也认为其所说之言语在理,故而赵云虽有不同看法,却并未多言,只是小心命令下属们防备,攻城之事也不需得太急。与其余部曲不同,刘晔所领军士是极少有如其余诸侯那般战前招收,多用来充当炮灰减少敌人火力输出,并消耗其守城物资,这才是真正地“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说“慈不掌兵”,但刘晔同样是作不到如此藐视于生命程度,这也是他在攻城器械未能研究大成之时,不准备与其余诸侯早早翻脸相攻原因了。战争就像一个深深的泥潭,如若陷进去了,没有外在因素地帮忙,便只有自身与泥潭作抗争,基本最终都是以一方胜利而告终。
    有如此想法,在赵云负责地东门,便是与其余三门不同,极少有正面攻城之事,反而佯攻次数不少。有最多的军队在此,指挥守城地张勋又不明白赵云实际上是为了保全实力的考虑,当然同样起到了最大的牵制作用,使得东门守备之一万五千士卒从不敢懈怠,只在小心观察,随时防备而已。
    如此一来,其余各门攻城进度自然一切顺利,再有五日时间,时间进入五月中旬之时,寿春北,西,南三道主门以及城墙皆是残破不已,其中西门兵员充足的曹操更是使军士以及民夫整日轮换挖掘地道,意欲将城墙下方挖空后,再去掉支柱,使得地面塌陷,达到一举损坏城墙目地。
    经过八日时间。约有六千名军士以及民夫日夜开工下,终于在五月十二日功德圆满。
    在曹操凝视着寿春城墙,然后轻轻一挥手示意,再如属下将命令传下,以绳索连结拉掉支撑地基之木桩。只片刻后,原本未曾交战,故而略显平静地战场上便先是听得一声巨响。整个寿春城墙中段似乎都瞬间矮了半尺左右。
    而城楼上以为是地震发生的袁绍士兵则是惊恐万分的乱成一团,将官都无法喝止。
    没留给他们反应过来时间,再是一连片的轰然居响,中段城墙终于从中裂开几道大口,陷落约有两丈余到地,然后垮塌之处极多,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攻城方军士只需越过去的一个小土堆便可直接入城,宽约有一丈地大口子。
    “进攻!”
    见到一切顺利。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直接便挥手下令属下军士大军趁着敌方动乱不已之时攻击,意欲将其一鼓而拿下。当守城方丧失了高城优势,而需得与攻城方短兵相接之时,便意味着一般处于弱势的他们,借助守城之利来调平甚至可以使对手伤亡比例大增的优势不保。
    “西门城墙被破??”袁术不敢置信地惊问道。
    原本他认为凭着尚有三万兵力,并且紧急征兵后再得万余人,实力以及强征地粮草已经足能保证至少再支撑十日,而能居于寿春城中地,不是士族中人便是对他并不算排斥。未被其外放属下恣意祸害到的百姓,实际上对于袁术虽然不满,却对于曹操他们如此不留后路,摆明赶尽杀绝感到极为地愤怒。
    这愤怒不是没有原因的,想原本徐州之事,曹操杀人屠夫之名便已流传开来,只怕此次行如此死围之法,定是要在战后屠城!——
    这些百姓以及士族们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是统一的。如若真正“围三缺一”。或者让他们接受一位新主的统治并非是难事。
    “诸位爱卿可有言教于朕,现今情况却是如之奈何?”
    袁术此时方显出他未登位前。以及刻意做作时显露出地谦诚之态,此时他倒是真正没主意了。虽然算下时间,若请南匈奴寇于兖州之计较成功,那么现时南匈奴骑兵定然已至于兖州境内,再过得数日,或许曹操便会接得消息回报。
    “陛下需得立下旨意,趁夜集中兵力突袭一门而舍弃寿春,以后再作计较,迟恐不及!”
    陈纪也是惊骇万分,原本他同样对于若曹操主力去后,无论是本就没有硬拼损耗心思地赵云大军,还是吕布,孙策,都不可能将寿春城在短时内攻克,但城墙如此之快被破坏,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思来想去,却也只有这等金蝉脱壳之计有用。
    原因便在于,寿春是为袁术所定之都城,对方将其攻破以后,便已算得将敢于称帝的袁术势力全数击败,而本就不可能一心纠集一处,比若于吕布与曹操,他们便各有着自己和利益冲突以及往日矛盾,当然不可能再去追击于狼狈奔逃的袁术。故而选择撤退不仅能保全性命和部份实力,更能使得联军之势有由此瓦解机会。
    由此便可以看出陈纪也并非是无用之辈,他的确有着几分真才实学……
    “正当如此!”
    “寿春不可久守,陛下请早作决断!”
    “文武百官”们纷纷进言,此时尚未离开袁术的,已算是与其一条船之人,故而性命前途交关情形下,先劝袁术不作意气之争,保全实力是最为紧要之事,故而他难得地意见统一,皆是劝袁术听从陈纪之谏,立时在今夜领兵择一门而冲出,趁对方未及反应之前逃于别处。
    百官皆表示同意,袁术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意思,结果自然是君臣同心,开始商议从何处突围。
    “陛下,臣以为当从北门!”
    在众人皆言及从南门孙策,或者是从未派出大军参战的东门赵云部曲中“借道”而过时,陈纪却又是口出惊人之语。见得众臣皆将目光转汇,袁术也示意可以尽言后,陈纪再道:“首先,北门吕布可谓四人中最短智计者,他此时只怕还未知道我军在城破之后立时便会突围打算。而曹操与其有隙,未必会选择告之!故而在其无防备之时从此处突围,几有必成之效!吕布更不会第一时间报于曹操知晓。如此一来,我等去远之后,他们更会忙于分赃而无追击之心,至此吾等难处尽解!”
    “妙!陈爱卿此言大妙!朕若无陈爱卿,只怕又会走错道路!此计几为万全,便依此行之。张勋、纪灵,你二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