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逆天-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彬带着人马,再往前走了一会儿,就可以听到阵阵的战鼓声和厮杀声,看楚军已经是追上来了。而唐军则有些慌乱了起来,不管不顾的只知道朝着清湓山逃窜。他赶紧指挥人,换了服装,迎着楚军的方向冲杀了过去。将朱元的动向禀报给了马云。
    马云立刻派人骑着战马通知了申屠从坚和钱清,自己带着大队人马继续从正面掩杀过来。
    巳时两刻(11点),穿过清湓山不久的李景遂,现在情况很不妙,一方面,**楚军追杀过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据说先锋已经到了清湓山前;另一方面,李景的圣旨也已经传来了,他大哥又派了五万人马过来援助他,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他死守富江。可是自己已经从富江撤下来了。
    陈觉见李景遂很是犹豫,劝说道:“王爷,咱们还是赶紧撤退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大军已经开拔,在停下来,被楚军一阵掩杀,恐怕就是溃败了。咱们的军队已经有六万人穿过清湓山了,您现在要回富江,这兵力可就不够了。”
    “那……那我们不在清湓山防守吗?”
    “清湓山可是死路啊。这山不大,可以被楚军团团围住。眼下又是冬季,天气干燥,再加上楚军有黑油这攻城的利器,如果他们在清湓山放起火来,咱们可就全完了啊!”
    “那……那我们怎么办?”
    “留下还没有过山的那三万人,让他们防守清湓山,咱们赶紧向都昌撤退吧!”
    陈觉的话音刚落,就有探子禀报道:“报大帅,那……那两翼,两翼有大股的楚军冲杀而来。”
    “撤……向都昌撤退。”李景遂浑身吓得一抖,连忙说道。啥也别说了,保命要紧。
第105章 会战(4)
    新兵部队有两个最大的毛病:第一,经验缺乏,没经历过厮杀的大场面,打起仗来很难适应,心里波动大,很容易就受到对方气势的影响,对于顺风仗,打起来还能做到令行禁止,在受到打压的情况下,怎么很容易惊慌失措;第二,耐力不足。倒不是说新兵的力气都不行,是说新兵们不会合理的分配体力,打仗全靠一口气,最开始的时候气势正盛,壮着胆子一通砍杀,可是却极容易疲倦,疲倦之后,很容易就产生了厌战心理。有这么两条原因,一般的军队都是老兵带新兵。可是唐军那还有什么老兵。福建之战、宿州之战、英州之战,三场大战打下来,唐军那还有那么多的老兵啊。
    清晨的富江南岸,喊杀声震天。在1102团从侧翼包抄过来之后,**的军队登时就溃败了。**在军中,一会儿指挥军士,一会儿奋不顾身的亲自冲锋做示范,可是,他不怕死,他手下的军士心里可就很含糊。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断后,掩护主力军队撤退,可不是死守富江。而且,现在富江已经失守了,对方的大军已经上岸,把自己团团给包围了。
    楚军一个冲锋杀过来,刀盾手掩护,长枪兵猛冲,还用弓弩手偷偷射击,一个个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士气极其旺盛。这喊杀声犹如滚雷一样,从天边“轰隆隆”的直奔过来,而富江里面,楚军犹如水中蛟龙,那真的轻伤不下火线,一个个悍不畏死,玩命般的往南岸游泳过来。上了岸之后,有些人肩膀受伤,也仅仅是撕下衣袖简简单单的包扎一下,便拿着武器冲了过来。
    有人说一只狮子带着一群绵羊,就足以变成一群饿狼。这话不太准确,这狮子和绵羊前面最好都要有个修饰语,狮子应该是“宇宙超级无敌的大狮子”,绵羊应该是“羊角很硬、悍不畏死的大绵羊”。这**也算是个猛狮子吧,可惜,这绵羊却是连羊角都没长好的小绵羊。
    从来没见过如此战争场面的唐军,一下子懵了。唐军弓箭手一下子手臂陡然想拉伤了一样,这弓箭射出去或者摇摇摆摆,或者飞出去一丈开外,“啪”的一下直接掉地上了。枪兵们的双腿想焊在地上一般,一步也迈不出去。至于刀盾手,把木盾高举着,挡着自己的视线,直接当上了视而不见的鸵鸟!
    自己占据人数优势,而且还训练有素。楚军就这样开始了单方面的屠杀,杀的唐军哇哇直叫,抱头鼠窜,终于唐军忍不住了直接就丢了兵器,投降了。这投降风,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让**怎么不也拦不住,他家伙也算生猛,拔出佩剑准备自刎,也不知道是亲卫们关心他,还是亲卫们想捉了他轻功,反正上去几个人,七手八脚的将他生生的控制住,向楚军投降了。
    富江之战从强行渡江,到**被俘,还不到两刻钟。
    接下来,周行逢部作为追杀唐军的主力,配合从申屠从坚师和钱清师调配过来的两个团的人马。朝着清湓山方向直追了过去。
    一个时辰之后,已经狠狠的咬上了正准备穿过清湓山的唐军。
    唐军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富江那边**部撤退回来了呢,等两军距离近了一样,竟然是楚军。战斗再次打响。这个时候的楚军已经是出于杀红眼状态,见唐军就砍,碰到唐军就杀。而唐军人数虽多,可是大家原本都在等着赶快穿越清湓山,没想到楚军竟然杀过来了。这个时间点,把握的极好。就和半渡而击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军队在河边,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乘船撤退的时候,突然受到攻击,那么在船上的人,巴不得赶紧开出,逃到对岸去,而在岸上的人,则会蜂拥的挤上船去,进而导致整个军队的彻底溃败。
    现在唐军的情况,就和半渡而击的情况类似。大部分的人已经穿过了清湓山,而没有穿过的人,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过山,而不是拿其兵器抵抗。而且,就算他们想抵抗,也来不及了。李景遂、陈觉他们组织的这次大撤退,主要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比如说留下断后的人马,而且还是一员猛将。由于清湓山山道狭窄,为了避免拥挤,他们定下了过清湓山的先后顺序。而且还在主力军队的两侧,放了些斥候,来侦查情况。
    可是,这么安排还是出了纰漏。为了集中军队,避免绕路,唐军的主力是全部都要过清湓山的,可这速度相对那么多军士来说,就太慢了。
    这么无聊的情况下,谁愿意列队在哪里等着,军官们非常通情达理的让军队散开,百八十人聚在一起,各找地方休息,等轮到自己了,在鸣金集合。
    这下一子,等楚军冲过来的时候,唐军的整形是混乱的。楚军当然不会想三国演义上写得那样,等着唐军摆好阵型,然后进行主将单挑。他们直接先是箭雨开道,然后长枪兵就开始了冲锋。
    如果李景遂这个时候,突然命人把清湓山山道给彻底封死,让没过来的那些儿唐军没有了逃窜的道路,那么唐军说不定就会和楚军殊死搏斗。可惜李景遂只顾这自己逃走,没想到这样的狠招。
    而遗留在清湓山前的唐军自己的指挥也出现了争执,剩下的三万人,分别属于筠州、建州、吉州三个地方。其中已经轮到洪州的人马过山了,那么洪州军自然不愿意留下来死战。而排在最后过山的建州军则要求洪州的流下来,咱们三万人一起和楚军作战。而位于中间的筠州军则要求建州军留下来断后。
    这三拨人这么一争执,打起仗来都不肯出死力,都想先逃走。没有组织的抵抗又怎么能挡得住楚军的进攻呢,于此同时,藏在唐军中的楚军奸细,则是四处释放谣言,有些人跳出来一惊一乍的大喊:“楚军来了”,有人哭爹喊娘的大叫道:“唐军败了。”有些人趁人不注意,四下放火。导致唐军惊惶不定,在楚军的拼命进攻下,节节败退。
    终于,有人看着清湓山官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再也忍不住了,嚎叫着慌不择路的开始徒步爬山:老子不走官道了,老子自己翻山过去。
    一个带动十个,十个带动一百个。军心就这么垮了。
    清湓山前的军队垮了,过了清湓山的军队。正准备列着阵势向都昌开拔呢,没想到楚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两翼绕过清湓山夹攻了过来。李景遂和陈觉吓得一哆嗦,他们心里同时浮出一个念头:这……这楚军是想把自己的大军全部包围啊。这后有追兵,两翼又有夹攻,自己在不往前走,那可就被人包了饺子了。
    李景遂在现实面前,没有了一丝犹豫,他立刻带着亲卫队,就朝前跑了。陈觉还算挺负责任的,逃跑的时候还布置了一下先后顺序。可是,他忘了这是新军啊!这是心里承受能力最低的新军。清湓山前,凄厉的惨叫声不断的传来,这些新兵蛋子本就有点怕了。现在一通说“风紧,撤呼”,他们可分不清什么叫撤退,什么叫败退。各个撒丫子拼命往前跑,阵型乱了。
    两翼追杀的申屠从坚和钱清,本就是力战型的猛男,见了这种情况更是异常兴奋,他们并不往唐军里面冲杀,而是从两翼保持平行状态,赶鸭子一样把唐军朝着都昌方向赶去。
    一路上唐军跑得快,楚军追的急。等到了下午,唐军还不容易跑到了都昌门下,才赫然的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都昌竟然被楚军给功课了。抱着进到都昌就是胜利,这样的想法的唐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一个个大口喘着粗气,一下子感觉到身子极为疲惫,两条腿微微发颤,有点打摆子,肚子也咕噜咕噜直叫。
    唐军无奈之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时候都昌城门打开,楚军从城里杀了出来。陈觉面如土色:“王爷,咱们还是绕过都昌,直奔洪州吧,就算在都昌城下,咱们的军队有些损失,可是能安全的到达洪州,也……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他本想说“也算是胜利”,后来想想,这一路突围,能活着到洪州的,恐怕不会剩下多少人了。
    李景遂看来对地形了解的很清楚,他否定道:“不行,这……这怎么能去洪州呢,洪州离都昌还好远呢,咱们这么一路退下去,被楚军尾追堵截的,可不一定能到洪州啊。咱们,咱们还是去江州吧,江州近啊!”
    “王爷,江州一没粮食,二没战船,去了可就出不来了。”陈觉否定道。
    他们还在争论呢,唐军已经彻底的溃败了。如果说两翼的楚军和他们一样跑了一路没有休息。就算勇猛,这攻击力也不强,可是都昌城里杀出的楚军,可是休息了1个时辰,各个龙精虎猛的,在以逸待劳之下,就像割麦子一样,齐刷刷不费功夫的收割这唐军的脑袋。新成立的唐军崩溃了,降者无数。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06章 会战(5)
    “杀啊!”
    由清湓山到都昌城,一路上,喊杀声整天。唐军败了,刚开始只是蜂拥而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紧接着,随着屁股后面喊杀声越来越近,半路上开小车的人就多,最后,好不容易跑到了都昌城下,结果,都昌城变成了楚军的地盘了。最后的希望破灭,足以让很多人丧失了斗志,在“投降就不杀”的口号下,纷纷选择了投降,而不是战斗。
    两翼的楚军毕竟只有7000多人,这包围工作也只能是抓住重点。而钱清、申屠从坚这两人,实战型,而不是技巧性的,他两个的部队跟了唐军一路,竟然精神奕奕的冲杀了起来。这不能不说钱清、申屠从坚对部队体力和耐力的训练成果很好,可是,也就是他们的这一阵冲杀。打乱了马云关于两翼施压警戒的布置。使一部分唐军,趁乱从两翼,逃之夭夭。而李景遂等人也偷偷的换了军士的服装,竟然在钱清的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了。当然,这种溃逃是极惨的,到了洪州城下的时候,身边跟着的卫士不足300人。
    更惨的是,洪州竟然已经被林仁肇给拿下了。这不是什么奇袭,这是堂堂正正的进攻。毕竟胡则他们一发现楚军水师进入鄱阳湖,就立刻向洪州示警了。可是,洪州刺史方钠直接投降了。由于方钠的识时务,林仁肇得以兵不血刃进入洪州,得以轻松的在洪州城下捉住了败逃而来的李景遂等人。楚军的十万大军至此,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楚军5万,唐军10万。表面上看楚军是以少胜多。其实,唐军虽多,战斗力是远远不上楚军的。就像20世纪,法国有人研究过,一般情况下,两个克罗地亚军人,能够很轻松的打赢三个法**人,可1000法国兵,却可以很轻松的战胜1500的克罗地亚军队。战争的胜利,并不是仅仅取决于参战人数的多少,它往往体现出了整个军队的综合实力,楚军是百战精兵,而唐军却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新兵,而且,这些新兵还是从各个州县临时抽调在一起的,互相之间,并不信任,再加上乡土情重,在楚军全面进攻的谣言中,很多人都不太乐意在富江打仗,都想回去保卫自己的老家。
    从将领上来看,楚军的将军,要么向朱元那样富有韬略,要么像申屠从坚那样勇猛异常,曹彬的胆大心细,林仁肇的锐意进取,周行逢的穷追猛打,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看唐军,大元帅李景遂根本不懂军事,监军陈觉,是未战先怯。再加上陈觉这人,有识人之明,而无用人之德。从用人上来说,陈觉还不如查文徽,他总能辨别出谁是人才,可是对这些人才却总不能物尽其用。先是朱元,后是卢绛,这些都是被陈觉发现的,可惜,都不能被他用。朱元早就投靠了马云,卢绛也在清湓山投降了马云。卢绛本来是雄州刺史,因为英州之败,被降成吉州牙将。在富江前线,卢绛多次提出建议,多派军队巡防幕埠山,不能抽调江州的人马,还有,拦住富江的水,把永兴一带给淹了。这建议,一条条到了陈觉哪里,全都被陈觉否定了。
    陈觉这个人很复杂,他也不是嫉贤妒能。如果真的嫉贤妒能的话,他发现了人才,也不会向朝廷举荐的。或许是陈觉想慢慢培养人才,或许是陈觉想多磨练磨练人才,他总是把这些人才给压着,然后按部就班的逐渐提拔。他全面没有意识到,这人才想要什么?当他觉得温饱就能满足需要的时候,那人才心里早就想着奔小康了。生逢乱世,有本事的人,谁愿意在犄角旮旯里一猫就是三五年,也不见升迁啊!
    而马云则完全不同,听说卢绛投降了,他立刻接见,而且当场提拔他做了申屠从坚的副手,当上了副防御使的职务,而且命他跟着申屠从坚进攻江州,很明显想让他先混个军功,站稳脚跟,一边将来再提拔。
    都昌惨败的消息传到虔州,虔州刺史汪仁义立刻向楚国投降,并且接应楚军的第五军进入虔州,马光猛进了虔州之后,立刻分兵,一个师进攻汀州、剑州、建州,一个师攻击吉州、袁州,而他自己则带着本部人马进攻抚州准备和马云在洪州东面的余干县回合。继续朝着金陵进军。
    由于都昌之战,李景把江南半壁的军力抽调一空,楚军西线和南线的军队,进展神速,半个月的时间,两支军队已经攻克了江州、洪州、鄂州、袁州、筠州、吉州、虔州、抚州、建州、剑州、汀州等地,打下了相当于今天的半个福建省和几乎整个江西省,俘虏了包括江文蔚、胡则等在内的江南名臣,对于这些人,马云干脆利落的斩杀了陈觉等几个臭名昭著的人,安抚了江文蔚、胡则等人。
    他在洪州呆了7天之后,拔营出发和马光猛在余干县回合。楚军的军力达到了万人,而100里之外的饶州,有新赶到的5万唐军。这5万人马本来是进驻洪州的,来保护李景遂大军的后路的,结果,还刚赶到饶州,就听到都昌打败的消息,统军大将边镐等人一商量就把军队停在饶州,等候朝廷的下一步指示。这边镐本来是在大牢里关着的,可是楚军一进攻,李景感觉手下没人,又把边镐给放了出来,让他统领兵马作战。
    饶州城里,边镐还没有等到朝廷的指示。马云就指挥大军将饶州为了个水泄不通。马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消灭唐军的有生力量,如果攻克了饶州,那整个个江南,唐军就不剩什么人马了!
    等长驱直入到了金陵,自然就可以像在鄂州一样,围城打援,把江北的唐军吸引过来,一举歼灭。
    算盘人人都会打,可能不能实现,要看机会,更要看实力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07章 巧妙的战略
    “王先生,现在楚国进攻李唐,你觉得最后会怎么样啊?”凤翔城里,西南行营总管郭荣对自己的掌书记王朴说道。
    王朴喝了一口,慢悠悠的说道:“李唐必败,楚军必胜。只不过,楚军能够赢多少?占多大的地盘这就要看朝廷的意思了。”
    郭荣苦笑了下:“想让朝廷出兵牵制楚军,这恐怕不太可能吧。哎。我这结拜的兄弟,还真是未雨绸缪啊,当年,他在唐州称臣,我还以为是他的失策呢,现在看来,他竟然早就料到有今天,竟然准备了这么一手好棋。现在他是臣子,每年都有东西向朝廷进贡,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这意思毕竟是尽到了,比吴越都殷勤得多啊。朝廷要想出兵牵制楚军,可就出师无名了。”
    “朝廷又何必出师楚国呢?楚国完全掌控了邓州、唐州,那地方易守难攻,而且楚军在邓州、唐州的兵马也多,将近30000人。他们只用死守上一年半载,到时候,朝廷就只能退兵了。如果朝廷南下进攻淮南呢?”
    郭荣一愣:“淮南是李唐的根本,淮河一线的军队很多,而且还有刘仁瞻这样的江南名将镇守,这……这岂不是减轻了楚军的压力了吗?再说,现在长安赵思绾和河中李守贞的叛乱都还没有平定,再加上契丹人进来蠢蠢欲动,大有再次南下的意图,朝廷就是想出兵,恐怕也没有多少人马吧。再者,朝廷的精兵现在都在关中、河中,这要调拨好,从西北调到江南去,恐怕也需要不少时日啊。而且这时节也不好。江南是小阳春,咱们这里冬季还没有彻底过完呢。天寒地冻的,也不利于大军行进啊。”
    “呵呵,郭将军,你问题考虑的很周全,可是,你反过来想,楚军为什么挑这个日子出兵呢,这个季节在长江边,也还是很冷的。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再缓一个月,或者直接等到七八月江南的梅雨季节彻底过完了之后,再出兵啊。”
    郭荣眉梢一挑,会意了过来:“先生的意思是,楚军对在担心我们出兵干扰,所以才提前发动。就是想利用季节的因素,让我们无法出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不用出兵,就可以达到朝廷的目的了。”
    王朴点了点头:“楚国手段,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对朝廷来说,北面已经有契丹这样的一个强敌了,难免最好不要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割据势力。特别是马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统一江南,又怎么肯偏安于一偶,到时候肯定是要举兵北上的。他们再和契丹有勾连的话,那朝廷可就真的举步维艰了。可眼下我们的情况,也不理想,地方上有三镇叛乱,朝里还是暗波涌动。王章诸位大人,以军令管理天下,对读书人没有半分的尊敬。这军人管理地方,他们又怎么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又怎么会了解百姓的困难呢,只是一个朝令下来,就按令执行而已。这……长此下去,恐怕会有激变发生啊!”
    郭荣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史大人管理这禁军,王大人、杨大人管理着政务,朝廷上下对他们不满总是有的,至于激变应该不至于吧。而且这和楚国又有什么关系?王先生意思是,楚国会从中挑拨朝廷官员?”
    “难说啊。前阵子,汴京市井上突然出现流言,说郭大帅围河中,名为国家,实为私利。用国家钱粮,肆意赏赐,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培养自己的势力。这谣言虽然后来被打压下去,可是,说不定就会被有心人给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去。王大人他们忠心耿耿,那自然是不用怀疑的了,可是陛下登基,大权却基本上被他们这些托孤的大臣们给掌握了,他心里未必就没有想法。在加上这些托孤的大臣们,只用军士为官,对读书人很是鄙视,这么一来,朝廷上下的那些读书人心里肯定是十分不满的,如果,有人再从中挑拨,这事情就更加难以预料了。”
    “你是说有人故意制造谣言。明面上,这矛头对准的是父帅,事实上却是十足十的冲着王大人他们而去?可朝廷里的大员们都是在河东就跟着先帝的开国元勋们了。这些人怎么可能……要是楚国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只手通天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便是身居高位,也未必能逃出名利的圈子。更何况,那些人或许心里还以为,自己所做的,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呢!不过,这谣言是谁制造,是谁利用,那就要好好分析分析了。”
    郭荣眼睛转了转,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王先生看看这封信,这是今天刚刚收到的。”
    王朴接了过来也没有谦让,直接打开一看,原来是郭威写给郭荣的书信,书信里命令郭荣抓紧时间,整顿军队。书信里还说,自己在河中也开始准备筹划作战事宜,准备早日击溃李守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