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逆天-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要救。不救萧县,中原危矣。
郭崇迫于无奈,只好被动出击,率领军队去救援萧县。不过虽然是化主动为被动,他的心里却并不怎么担心。因为,楚国围攻萧县的军队并不多,这让准备救援的郭崇心里也安心了不少。作为楚、周边境上的统兵大帅,他对楚国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楚国走的是精兵的道路,军队战斗力很强,可是军队总体数量上还没有大周的人马众多。从东边的海州到西边的邓州,楚军在淮河一线上的军队不过十数万人马,比之大周人马要少上一些。另外,五六年前,他曾经跟随者皇帝郭威南下,和楚军在邓州交过手,楚军的军事实力不弱,可也不比周兵强到那里去。最后,郭崇作为边防大将,他自然参加了多次对楚国的军事施压行动,他对于周、楚之间的形势,认识的也算清楚,他觉得现在楚国和大周一样,虽然视对方为死地,可自己内部都是矛盾重重,眼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重大的战争的。
于是,郭崇安安心心的带领着宋州八万大军,从宋州城出发,准备去萧县巡逻一圈,让楚军知难而退。可惜,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次楚国竟然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和大周真真正正的掰一下手腕子。在萧县城外的土山初具规模之后,马云就秘密命令东线行营总管朱元将淮南的军队除了在寿州留下10000人马之外,全部调到了萧县附近。
郭崇取道砀山,准备赶赴萧县增援。可是,刚刚过了砀山县,在汴河之边、磨山脚下,中了楚军埋伏。八万大军战死、被俘了五万余人,就连郭崇也在战场上丢了性命。楚国在东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大兵压境之下,宋州不战而降,马云亲自率领8万大军直逼汴京。
第53章 围困汴京
第53章围困汴京
楚军在砀山击溃郭崇的主力部队之后,紧接着又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宋州,汴京翘首可望。www。首发楚军统一全国的形势一片大好。这让马云大喜过望,这好事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原本楚军只是希望拿下西陲偏远的金州,却没有想到竟然能在砀山将伪周主力击溃。
砀山之战对于楚国来说,并不仅仅是消灭了伪周的8万人马这么简单。由于宋州是郭崇的大本营,宋州囤积着数不胜数的军粮、军械,这一下子就解决了楚军连续作战的问题,本来楚国的粮草并不充足,现在一下子得到了保证。马云的自信心也随着这如山似海般的粮草极具的膨胀了起来。
在宋州郭崇的大帅府中,马云兴致勃勃的召见了参战的有功将领,大肆的鼓励他们一番,又颁布安民告示,布置人手接受、检查被俘的伪周士兵。紧接着又下令在徐州、海州、泗州、宿州等地的百姓中扩军五万人,然后又从降兵中吸收2万人马。在宋州屯兵十五万。
等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之后,大帅府中只留下了大皇帝马云、捕风房老板刑部尚书赵普、东线行营总管朱元、副总管徐海都统倪可福四人。
马云心情极好,对军队战斗力的了解,对军事变动的掌控,这一线的将领们比中枢的官员们要清楚一些。在金陵,马云、李骧他们分析来分析去,都是觉得伪周实力强大,不像南汉、南唐那样容易对付,基本上都认为楚周的斗争将是长期性的,只有将伪周给彻底的调动起来,让伪周疲于应付四处的军队,自己则慢慢的蚕食伪周。这才是王道。中枢的官员们一致认为现在还不到和伪周决战的时候。
可是,从砀山之战可以看出来,这伪周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横。楚周之间是完全可以一战的,楚国是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击溃、战胜伪周的。
马云眉飞色舞的看了眼朱元、倪可福,正是这两个人提出的“萧县攻略”,让楚军如愿以偿的调动了郭崇的部队,从而创造了击溃伪周的大军的机会。马云为自己能有这么出色的手下而非常的高兴,而更让他高兴地则是,自己能够在中枢多人的反对之下,竟然乾坤独断,异常明智的同意了“萧县攻略”计划,这说明自己也是有很高的军事造诣的。灭南平,平南汉、破李唐,那一次少了自己的身影啊。这大楚上下都说“马光猛、朱元”是楚军的两大常胜将军,可是自己率军作战,好像也从来都没有败过啊。他们是常胜将军,自己岂不是常胜皇帝了?
马云笑盈盈的问道:“朕倾尽淮南、淮北之军,欲借砀山之胜,进而与伪周争夺天下,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建议吗?”
赵普说道:“陛下,自从楚蜀联合出兵以来,特别是咱们大楚中线、东线一齐出兵,伪周军事压力极大,原本屯驻在汴京的军队已经纷纷南下,或者增援蔡州、申州的王殷部,或者增援徐州、宋州的郭崇部,而汴京只留下大概三万人马。而现在郭崇兵败身死,汴京军民振恐,大河上下恐怕是一片恐慌。如果陛下统领大军直击汴京,那么,如果能一鼓而下击溃楚国,那么自然是万事大吉,如果不能,咱们的军队围困住汴京,让伪周内外消息不通,时间一久,伪周必然内乱,再加上,河东的刘崇和伪周是世仇,他们必然会趁势南下,到时候,河北也是乱作一团。伪周想不灭亡都难了。”
赵普得意洋洋的分析道,在他看来,楚军既然能够消灭郭崇的八万人马,那么北上围困汴京自然是易如反掌了。伪周的兵力分布在三个地方,淮北、河北、关中。淮北是为了对付楚国,河北是为了对付河东和契丹,原本关中地方军队最弱,不过因为都督关中的是唯一的皇子郭荣,为了增强郭荣的威望和实力,郭威有意的增强了关中的军队。使得关中也成了大军云集之地。可是,眼下淮北的军队大损,关中的军队受到牵制,而河北的军队面对契丹、河东也是不敢乱动的。这种情况下,进军汴京那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马云频频点头,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这伪周虽然有三个拳头,可是三个拳头都各有对手,中间地带自然就空虚了下来。自己又怎么可能不趁虚而入呢?
不料,一旁的朱元劝说道:“陛下,赵大人的话虽然有理,不过对于攻打汴京是不是太乐观了。伪周的郭威绝非平常皇帝,王峻等人也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砀山之战对于伪周来说自然是一场大败,可是,却远远没有到达伤筋动骨的地步。这个时候,臣因为咱们应该把消灭伪周军队放在首要地位。再加上汴京一带地势虽然平坦,可是汴京城却城高难攻,大军顿于坚城之下,恐怕被敌人所趁啊。”
朱元是砀山大捷的第一功臣,他的话,马云还是很重视的。马云沉思着问道:“朱爱卿,依你之见,眼下应该如何是好啊?”
朱元踌躇了一下,说道:“臣有几个建议,请陛下圣裁。第一嘛,臣觉得陛下在宋州留下一些军队驻防,自己则率领大军南下,和丁思瑾丁大帅合兵一处,将王殷部彻底消灭。王殷部一旦消灭,淮河防线,在无形中已经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到时候,咱们集中军队攻击洛阳。一旦攻下洛阳,那么伪周可就被咱们斩成东西两块,这么一来,伪周就再也没有实力和我们争夺天下了。至于汴京,咱们只需要派遣少量的部队骚扰一下,汴京是伪周的都城,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伪周绝对不敢轻易迁都的。只要咱们派军队骚扰,伪周就必然会想尽办法来保障汴京的安全。汴京就成了伪周的包袱了。”
这条意见,显然不太符合马云的胃口。大胜之下,马云恨不得立刻消灭了伪周。可是,朱元的这个策略实施起来,可是耗费时间的。王殷又不像郭崇这么冲动,丁思瑾狂攻申州,可是蔡州的王殷就是纹丝不动。由此可见,大军南下的结果,必然是一场艰苦的攻城战。攻城可是最耗时间的,也不知道关中的情形如何了。
第54章 商讨
第54章商讨
见马云一脸的犹豫,朱元又说道:“陛下,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个办法:可分兵两路,一路配合丁大帅,南攻王殷,一路则出兵兖州,进攻京东一带(即今天山东省,在汴京的东部,被划为京东)。这么一来,至少可以夺取伪周军队较少的京东,从侧翼威胁河北。为将来一统天下打下基础。”
朱元的第二个策略,显然也是不符合马云的想法的。砀山一战,充分证明了楚军的强大战斗力,就像赵普说的那样,正好利用砀山大捷、伪周震动的机会,挥兵汴京,一举攻克汴京,将伪周彻底搞乱!从后梁开始传承到伪周,中原在短短四十多年里,已经经历了五个朝代,十一个君主,这还不算曾经割据凤翔的李茂贞,称雄幽州的刘氏父子。如果把郭威给干掉了,伪周恐怕立刻就会土崩瓦解,到那个时候,楚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就会提前来到。
满怀着革命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马云,扫了眼朱元和赵普,沉思了片刻,说道:“诸位爱卿,都言之有理啊。朕是这么打算的,我亲自率领8万人马,进攻汴京,朱爱卿率领5万人由此东进兖州,经略京东地区,而倪爱卿则率领2万人马南下配合丁思瑾进攻王殷。”
在征求了赵普和朱元的意见之后,马云一锤定音的说道。他这个法子让朱元听起来直皱眉头。www。首发马云的这个法子看起来像是和稀泥一样,把两个人的三条意见全部综合在一起。可惜,综合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丁思瑾出唐州的人马并不多,就算加上倪可福的2万人,估计也仅仅7万军队,能打得过近十万人的王殷军吗?至于经略京东地区,5万人马倒是够了,可是,这有一个前提啊,这要确保徐州、海州的安全,同时要防止河北军南下。
朱元踌躇着,准备劝谏。马云一笑:“朕自都督岳州一来,征战无数,朱爱卿大可放心。其实,朕自然也知道汴京不好打,不过,汴京好不好打,我们都要试一试。这仗嘛,打到了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战争的问题了,还有政治的问题。楚军兵临汴京城,对整个伪周的震慑力要远远大于砀山之战,对观望中的河东来说,就算是苏秦、张仪复生,这说服力也没有兵临汴京来的清楚明了。只要河东一出兵,那么伪周黄河以北的军队就会被牵制住,那个时候,除了关中,伪周是再也没有什么军队了。可是关中呢,就算蜀军不可靠,别忘了李爱卿还在均州,他总会想些法子来拖延白衣军的。打汴京朕觉得把握极大。刚才,朱爱卿也说了,攻占洛阳能将伪周一分为二,可是要是攻克汴京,那么伪周就有可能彻底的分崩离析了。”
年轻的皇帝脸上挂着喜悦而又自信的微笑,这指点江山的气概,让朱元也仍不住一阵敬佩,不过,朱元犹豫了一下还是坚持说道:“陛下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臣自当竭尽全力。可是,陛下率军进攻汴京,有几件事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呵呵,朱爱卿但说无妨。”
“第一,砀山大捷,对伪周的打击是很大的,可是伪周带甲之士三四十万人,区区砀山一阵,对伪周来说,只可能让他们感觉到肉痛,还远远不到元气大伤的程度。汴京是伪周的国都所在,想必伪周也是极其重视的。陛下大军围攻汴京,臣以为伪周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么一来,援军进汴京,那是必然的。如果抽调河北军队,那么,河北空虚,如果刘崇趁势南下或者东进,缺兵少将的河北,万一不敌,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河东。更何况,这河东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契丹人,如果河东实力强劲起来,岂不是给我们自己流下了后患。如果,援兵来至于关中,恐怕新建的灵州骑兵就会出潼关东进。而汴京一带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是利于骑兵而不利于咱们的步兵。更可况,咱们虽然有对付骑兵的一些军械,可是,由于郭崇进军神速,咱们迫不得已也是快速行军,大批的军械滞留在淮南。对付骑兵来,咱们恐怕不占上风啊。至于王殷,由于蔡州事关重要,王殷是绝对不会轻易回援汴京的。”(Эzcn小说网wap。Эzсnp;“恩,朱爱卿言之有理啊。”马云笑道。事实上,朱元说的这些事情,马云心里也是有数的,马云其实并不担心什么刘崇占了河北,对马云来说,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将三代明君给扼杀,或者削弱掉,就算丢了河北,也是一种胜利。如果能够趁着这次机会,将潼关以东的土地给平分掉,让伪周龟缩到关中去。就算郭荣再厉害,恐怕也没有什么用了。因为基础太薄弱了嘛。
“这第二嘛,恕臣直言。虽然现在形势是一片大好,可是,从咱们出兵的根本上来看,咱们原先的计划是围城打援,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围城打援的效果居然这么好,打掉了郭崇的大军不说,伪周在东线的粮草囤积地宋州竟然也不战而降。咱们现在在这里讨论攻伐事宜,更大程度是是由于在宋州获得的这些粮草。反过来说,从战争的最开始,咱们的准备不足,咱们并没有打大决战的意图。更何况,咱们中线还在申州一带,迟迟没有什么进展,当然,他们没有进展,也是因为咱们在中线的主要目标是金州,而不是申州。陛下,现在为了配合北伐,您突然命令丁大帅想办法击溃王殷军,让佯攻的丁大帅,实打实的进攻。臣怕他没有什么准备啊!”
“第三,如果陛下进攻汴京,那毫无疑问是摆出了一副大决战的姿态来。十五万军队,看起来数量极大,可是真正训练有素的,也不过七八万人而已。更不要说,陛下还要分兵,自己直率8万军队攻城。就算是八万精兵,可攻打的地方却是粮草充裕,城墙高大,援军不断的边境,8万人能应付过来吗?”
第55章 强弩之末?
第55章强弩之末?
自入秋大病一场之后,郭威的身体就一直不太清爽,不是伤风感冒,就是头晕气喘。如果是平头老百姓,此时心中的想法无非就是退下来,安享晚年了。可惜,作为大周的皇帝,他却是只能勉力支撑。皇帝这个职业,自从产生之后,似乎就是终身制的,活到老干到老。自古帝王,只有被逼迫禅让的,甚少有自动退位的。就连唐顺宗,不也是在儿子和宦官的逼迫下才不得已退位的吗?
当然自己的义子郭荣不仅是自幼就跟在身边,而且向来恭顺孝敬,爷俩的感情很深,郭威倒不担心郭荣搞什么小动作。他怕的是自己手下的那群骄兵悍将啊。大周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靠的还不是当年邺城老兄弟们的竭力支持吗。
自己在一天,这些人自然恭恭敬敬的,可是万一自己尘归尘、土归土了。郭荣能不能驾驭他们呢?王峻、王殷……一个个名字在郭威的脑子里闪过,郭威不禁摇了摇头,别的人倒也罢了,这王峻、王殷恐怕绝不是那种甘为人下的。
可是,让郭威狠下心里,下黑手,下辣手,他又有点拿不定注意,毕竟这些人都是跟了自己好多年的好兄弟,好哥们。如果不是今天,自己当了皇帝,有了这层身份的限制,和这些人恐怕是要经常的喝酒谈天,打猎郊游。可惜,黄袍一披,很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
郭威使劲的摇了摇头,这些事还可以再放放,再看看,眼下最关键的,却是如何应付楚军了。www。两天前,砀山大败、宋州投降的噩耗就接踵而至,这对于老皇帝的打击也是极大的。这才几天功夫,那原本就因病而消瘦的身体,显得更加的单薄了许多。那沉寂的表情里,偶尔也会流露出点点的犹疑。皇帝毕竟老了,这内心的憔悴,恐怕比外在表现更要深上几分。那年轻时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似乎也顺着时间渐渐消退了。曾几何时,当李从珂的大军几度攻上太原城头,当石敬瑭屠刀几度举起的时候,郭威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那些时候,他的心里都有着明确的主意,有着坚定的立场。可现在,楚军大举入境,几乎要兵临城下的时候,朝廷内外也是吵闹声一片,是战是和,是死守还是后退,商议了许久,也商议不出来。
“砀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枯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御桌前,放着一首新诗,是大周的细作从宋州带过来的,在宋州已经开动了自己的宣传机器,在做全面的军事动员来。郭威嘴角流出一丝苦笑,马云?自己纵横中原的时候,他恐怕还在穿着开裆裤吧?可现在竟然气势汹汹的直逼了过来。可惜,自己身体实在是经受不起军旅的折腾,不然的话,还真想亲自率兵去和这个从未谋面的后辈较量一番。
“陛下,王枢密使求见。”在郭威神游四海,胡思乱想之际,一个心腹宦官在屋外低声禀报道。
“哦……”郭威清醒了过来,他勉强的定了定心神,说道:“请王兄进来吧。”
不大会儿功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挺着大肚子,优哉游哉踱着方步走了进来,他见者郭威,只是微微一弓身子道:“陛下,身体可好些了吗?”
“来人啊,给王兄看座。”郭威微笑着说道:“敌军深入,天下震荡。王兄次来,想必是心中有良策了吧?”
“哈哈,实不瞒陛下。自臣出任枢密使一来,无不殚精竭虑,以保我大周的江山。这些天,朝廷上下议论纷纷,臣以为都是迂腐之言。臣请陛下将那些妄言迁都者尽皆处斩!”
看着王峻老当益壮、意气风华的样子,郭威不禁有些羡慕,他默然沉思了一会儿:“听王兄之言,想必是要死守汴京,以待援军了?”
“这个自然。”王峻瞪着两个大眼睛扫了郭威两眼,继续道:“陛下,现在楚军声威虽大,可臣以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郭威瞥了王峻一样,那样子似乎是第一次见过王峻一样。郭威自己也是久经沙场,可以说是当年汉高祖刘知远麾下第一大将,现在年纪虽然大了,身体差了,可脑子还不糊涂啊。自楚军围攻萧县到现在的砀山大捷,相距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如何有“强弩之末”的说法呢?现在恐怕是楚军军心最盛的时候了。
王峻摇了头,说道:“陛下,您以为楚军的下一步行动的方向在什么地方啊?”
郭威笑了:“王兄,你又在考校我了。如果我是马云的话,有两个选择,第一,南下配合丁思瑾,攻取蔡州等地了,依少量部队,骚扰汴京;第二嘛,集中全力攻取汴京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楚国很有肯定要围攻汴京了。”
“呵呵,陛下高明。所以,臣才因为应当死守汴京也不后退。”
郭威脸上还是挂着微笑,他当然知道楚军要攻击汴京,如果他是马云,在如今这形势之下,也会忍不住要试一试汴京的情况。楚军攻击汴京,不但郭威自己看的出来,王峻看的出来,大周朝廷上下基本上都看出来了,不然,这几天怎么会议论纷纷,或者要战,或者要退呢?
“王爱卿,你有何破敌之策吗?”
“陛下,现在争夺的焦点,就在于汴京了。如果汴京失手,不管是咱们主动放弃的也好,还是楚军攻克的也好,咱们大周的实力必然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到时候,不过河东的刘崇会不会趁机攻取河北,单单是河南蔡州的王殷恐怕也坚持不住了!如果河南、京东一带都被楚军给攻取了,大周就没有可就危险了。所以,汴京是必须要死守的!而且,臣以为,守汴京咱们是必胜无疑!”
看着郭威疑惑的样子,王峻再次笑道:“还是那句老话,楚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看着王峻卖关子的样子,郭威心中难免有些不爽,嘴上却求教道:“王兄,此话从何说起啊?”
第56章 专权
第56章专权
“陛下。单从砀山一战上看,楚军出动时间不满一月,应该是士气正盛的时候。说楚军是‘强弩之末’的话,似乎有点异想天开。其实不然,陛下,您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了,您也知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嘛,全凭着一股子勇气,所以,咱们练兵的时候,不仅仅是锻炼武技,培养军士逞强斗狠,却又不让他们私斗,让他们心里永远憋着一股子劲儿。陛下,您说这是为了什么啊?”
郭威笑了:“这是因为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让他们把心中的狠辣之劲,用到战场上去啊!”
“对啊。陛下,这才是统兵之道。可是,楚国却是截然不同。自马云即位一来,八年时间里,征战不休,地盘虽然一扩再扩,可是军队没有得到过较长时间的休整,军队厌战啊!所以,臣才说楚军是强弩之末。”
如果是太平时节,王峻这些话很可能就蒙骗了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君主们。可是郭威是谁?他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常年的疆场厮杀,让他对军队和军士非常的了解。郭威犹疑的瞥了眼王峻,只见王峻滔滔不绝,颇为得意的说道:“马云以疲敝之兵,发动砀山之战,虽然胜利了,可是那也是险胜。如果他们不是占有了地利,想击溃郭崇的部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他们要进攻汴京的话,只要我们固守上一段日子,楚军厌战情绪强烈,时日已久,士气低迷,等咱们的援军到了,楚军是必败无疑的。”
望着王峻有些期盼的眼睛,郭威沉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